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7月8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广南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为期三天的“广南县20xx=9年中小学德育主任业务培训”的学习。三天来,我积极参加每一节课的培训,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顺利地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和培训,对于刚刚走上德育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的我,培训是及时的,收获是丰厚的,意义是重大的!本次我们一共听了五位老师的讲座,即刘老师的《师德教育论》、田老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玉老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讲座》、黄老师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和韦老师的《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学习完了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中小学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思想觉悟上来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会努力地开展工作,抓好德育工作,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二、德育工作的艰巨性

就像讲课的田老师讲到一样,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像文化教育课一样教什么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像其他工作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来说是因为德育是对人的心灵的教育和塑造,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导,是对学生心理的辅导等,换而言之,我们德育工作者既是对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成才的导师,也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种多角色的我们,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不下功夫,不从细微工作做起,不研究好工作方法,是不会取好的成果的。况且,在当今这种社会环境下:网络不断侵蚀着孩子们的生活,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家庭教育又滞后不前,等等,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更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除此以外,德育工作还包括有学校的安全工作等,而安全工作也是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要工作,并且学校的安全问题是随时随地都会面临的。

面对如此复杂而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而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又不利于开展工作,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是个艰巨的任务。那么,是不是我们就避而不谈德育工作和安全工作呢?我认为这是行不通的,正因为面临着如此多的问题和困难,才更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的工作来破除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全文阅读

德育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德育干部培训心得体会(一)

通过几天来的学习,听了专家们对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关问题的精辟分析,结合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两点:

一、要真正树立德育工作创新意识

1、要做到认识到位。认识到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现创新的首要前提。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改变“重智轻德”的应试教育思想,站在培养跨世纪“现代型”、“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实抓德育。避免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做法,保证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要树立效益意识。这是现代社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任何工作都要谋求和提高效益。那种单纯从“任务”、“要求”的角度出发,不注重效益意识和质量问题,凡是上级布置的任务,不论最终效益如何、质量好坏,只要完成任务便万事告终的不讲效益,不计利害的做法,只会给教育工作带来损失。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就要讲求效益。不讲效益,便无所谓创新。

3、要树立正确的超前观。作为一名现代教育工作者,应从发展、整体、改进、竞争的角度看待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丢掉僵化的形而上学观念,树立变化发展的观点;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超前意识和突破思想,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创造性,以逾越过去德育工作路子越走越难、越走越窄的困境。克服墨守成规,力求创新搞活。

二、要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如果把德育工作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德育工作的创新则是为它开掘新的活力和源泉。未来的世界充满着挑战和竞争。而这一切挑战和竞争都集中在“一种主要的决定因素──人的身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顺乎潮流,知难而上,携手共进,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极大发展找寻“水源”,贡献心智。

全文阅读

新八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立志、孝亲、尊师、友学、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与道德教育培训课,王局针就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孝亲和法治教育,讲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司法理论与实践的视角研究现代青少年成长方向目标、素质培养和道德与法制教育等问题。王局长全面透彻的讲解在会上大感人心,深受启迪和震撼。

一、感恩:一种朴素而深广的伦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朴素的,感恩的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感恩的心使我们能够与他人、集体、国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种良性、和谐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在危难之际,得到他人救护,那么他很自然地会对那个救他的人感恩戴德,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同样,一个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帮助,那么他对这个帮助自己的人必然有着一种感谢之心。当然也会有忘恩负义之徒,以怨报德,但他必定为世人所不齿,因为他已经失去为人的基本伦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感恩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或是一种朴素的伦理。

以上两种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种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实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无数的恩惠,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

首先是父母之恩。我们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给予我们以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了保护孩子,父母甘愿牺牲自己。

其次是师长之恩。父母给我们以血肉之躯,而教师和长辈给我们以知识、经验的传递和人生的教诲。没有师长的教导和引领,我们将何以成人。如果没有人传递知识和人生智慧,人类可能将永远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会。

其三是国家之恩。我们在祖国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这片土地上长成,所用之物取之于斯。因此,我们要感念国土之恩。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这有来赖于政府的管理,有赖于人民军队的护卫,因此我们理应感念政府的恩德,并在自己岗位上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全文阅读

双元制本土化成功与支撑因素探索

【摘要】创立于2004年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彰显“双元制”教育本土化特色,形成“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获得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我们总结成功的关键是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德国工商行会和德资企业的积极参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土化的支撑条件:更新职业教育理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组建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建立符合德国职业教育质量体系标准的“定岗双元”高职人才培养方案、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教师团队。

【关键词】双元制本土化 定岗双元 成功因素 支撑因素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定岗双元”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的探索与研究》(编号:09SJD880011)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14-02

创立于2004年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南小城太仓,学院大力彰显“双元制”教育本土化特色,形成“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获得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

一、“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定岗双元”培养模式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双元(学校元和用人企业元)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计划,确定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体系,开发和融合校企双方的教育教学资源,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组织教学,深度培养,最终使学生不仅能较出色地胜任岗位(群),而且知识层次、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均获得全面提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定岗双元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全文阅读

师德培训要实现三个转向

综观全球,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撇开师德要求、教师发展而言教育发展,而现实中师德建设遭遇的种种无力与挫败也让人们不得不对此问题一遍又一遍地老调重弹。在当前我国社会与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空谈师德该不该培训恐怕只会流于苍白的纸面讨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脚踏实地努力演绎出生动的培训实践。归根结底,现实中的师德培训之所以屡遭诟病与教师抵触,并非源于培训活动的无价值或不重要,而是源于各种培训活动本身因价值观、内容、形式等问题导致的严重低效。因此,要增强师德培训的有效性,目前至少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向。

一是培训价值观的转向。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尚未清晰确立、一定程度上还是“政治婢女”与“经济侍从”的现实境遇下,人们所欲的师德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政治主义服务价值观。教师被隐喻为“工程师”“春蚕”“蜡烛”等等物件供奉于高高的祭坛,却常常被忘却了他们也是存在合理欲求,需要常眼看待和人本关怀的凡人个体与凡人群体。因此,当前的师德培训首先要从服务于教育与政治的价值取向转向促进教师综合发展的关怀伦理取向,让教师走下祭坛、回归凡间,定位与着眼于教师作为一个“人”的自身发展与幸福。另一方面,正是基于政治主义的服务价值观,当前对师德的要求也往往从规范伦理的角度出发,认为讲师德、搞师德教育就是对教师划出种种道德条框、开出种种道德药方、提出种种硬性要求,却忽视了教师自身内心的道义与德性,忘记了德性可以被激活、从而照耀光辉的德行。诚然,在师德堕落、道德滑坡种种典型事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对教师群体系统提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无疑是必要的、及时的,但事实证明,这种降格以求并无益于问题的根本解决。再好的规范也只会促使牲口循规蹈矩,却注定难以唤起人内心的激越与崇高。倘若我们还认同雅斯贝尔斯的那句话“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何在师德教育领域就不能努力寻求视角的改变,从外在冰冷的规范、律令、条框转向内在的唤醒、摇动与激活呢?“吾欲仁,斯仁至矣!”

二是培训内容体系的转向。的确,以往的师德培训,要么空谈应该如何的道德性理,要么大表如何自我牺牲的戚戚悲情,要么历数劳心苦志的艰苦岁月,要么描述飞蛾扑火的雷锋人生。这种服务于教育与政治的、意识形态倾向明显的师德培训,显得偏窄、狭隘而畸形。这样的教育内容,给教师群体带来的感受是“处处见人却无人”。教师参加培训,身体在场却心灵缺席,内心产生倦态、存在抵触就是非常自然的结果了。实现师德培训内容的转向,就要努力推动清规戒律、奉献牺牲、鞭笞挞伐型的“小师德”培训,走向综合关注教师生存境遇、专业发展、教育幸福的“大师德”培训。这种“大师德”培训的内容,立足于教师自身,以关怀教师、促进教师发展为本,层次丰富、结构系统,它引导着教师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侪、教师与社会、教师与世界乃至教师与自身交往的不同场景中,增进知识、扩展智慧、提升能力、陶冶情感与彰显德性,从而综合提升他们作为一个“凡人”在活色生香、色彩斑斓的教育世界中的生活韵味。

三是培训活动形式的转向。性格要靠性格来塑造,道德要以道德来完成。同理,以善才能致善,美好的教师人格不会通过一个病态的社会来实现,完善的教师道德也要靠完善的社会道德来完成。因此,美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的营造,是促进师德培训有效性、提升师德境界的重要先决条件。而从具体的培训活动形式来看,当前必须实现从“规范”到“道义”与“德性”的转向。师德境界提升的根本路径,不是外在律令的规范、外部道德的灌输,而是内在德性的唤醒、内心世界的激活。正如北京奥运会口号“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所说的那样,如果一次教育活动能够激活教师沉睡、倦怠的内心,唤醒教师心灵最深处存有的那份火热、责任、担当、使命,照亮教师的职业梦想与教育人生,它必定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显然不能靠空头理论家的格物修道,而是要引导教师在活生生的教育生活场境中,努力去体悟、苏醒、感染、践行。

全文阅读

学校师德培训年终工作总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和文化,老师自己就必须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师德,永远是衡量一名教师的最基本的准则。一名教师可以教学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师德却是不能够缺少的,教师最不能缺的就是师德。师德是衡量教师价值的第一准则,师德培训是极为重要的,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就师德培训做出自己的最好的培训。

根据新的形势与要求,对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已是一项深入持久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我们袁花镇中心小学在坚持完善教师暑期师德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继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教育的成果,今年暑期,在国家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嘉兴市教育局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通知》精神的指导下,我校组织全体101 名教师参加了为期二天的暑期师德专题培训。与往年相比,此次师德培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求真务实。现将这次暑期师德专题培训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过程落实,成效显著。

1 、形式多样,过程落实。 这次师德培训,我校坚持重点突出、务求实效、不走过场。培训采取了大会学习(包括集中学习文件,观看录像片等)和小组座谈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的优良师德;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园丁品质;淡泊名利、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最伟大的人生价值。对学业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老师们讨论认为:作为教师要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有恒心。对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教师参与赌博等的看法是要极力遏止,要率先垂范,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等等。老师们推心置腹坦诚交流个人的实践经验,畅谈体会,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了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确努力方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在集中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我镇 101 名教师都撰写了学习体会文章。教师把此次学习同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老师们表示:要全心全意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 2 3 4

2、严格考勤,强调会风。 在本次培训过程中,我们严格考勤,采取了点到签名的方式,如没有参加学习必须出示相关的证明。两天的培训,老师们都能准时参加学习。这二天正值高温天气。在培训期间,虽然老师们大汗淋漓,但都能坚持学习,认真听取,是本次培训在会风、学风等方面都保持了良好的师德师风状态。

3、注重评价,落实行动。 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我校采取了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并把这次培训例如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年度考核中。确实,在这2天中,老师们认真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查找自身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使这次师德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统一部署,精心组织。

全文阅读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提高道德品质培养的实效性

【摘要】职业学校令人堪忧的现状决定了注重道德品质培养对职业学校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校通过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创设了道德品质培养的新途径,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力,培养学生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校园酒店式管理”;道德品质;实效性

The implement"campus cabaret type management" exaltation

morals 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al results

Zhuang Ze-Mei

【Abstract】The occupation school make person may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sorrow come to a decision to pay attention to morals quality's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meaning of very importance to occupation school, my school pass implement"campus cabaret type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ed morals 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path, stir up a student ego education of inside dint, development student aware of self of morals consciousness and morals behavior habit, obtain result of show the Zhao.

【Key words】"The campus cabaret type management";Morals quality;Real results

关键词解:“校园酒店式管理”(“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是我校为适应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自身办学的特点,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并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校园酒店式管理”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引入现代酒店式管理运作模式和理念,以职业学校学生为教育服务对象,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实训班级为管理者,以校园环境为载体,通过各种实训活动,达到“以环境育人,以载体育人,综合育人,育综合素质的人”的最终目的。)

全文阅读

德国社会参与职业教育论文

一、德国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基本保障

(一)培训传统保障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如行业协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既是德国优良的历史传统,也是战后德国职业教育演进的显著特征之一。在12世纪至13世纪,行会组织在德国许多城市建立。这些行会组织制定有各自的规章,明确规定本行业范围内的生产条件、劳动手段、产品质量和避免竞争等问题。学徒制度是中世纪手工业行会的显著特点之一。[2]德国行会学徒制最盛行的时期出现于14世纪至15世纪。该时期,手工业行会详细规定了手工业学徒的招收、手工业学徒合同的签订、手工业师傅守则和手工业学徒满师等事项以强化对学徒制度的管理与控制。[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社会各企业及其行业协会高度关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学校的设立,而且注意投身于职业学校的管理和运行,以提高德国公民对职业学校认可度。应当说,在提升职业学校的地位方面,德国社会企业及其行业协会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以后,行业协会和企业一直致力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二)法律保障德国以法律的手段来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起源于中世纪,而德国现代企业培训制度的确立,则以《行业条例法》于1897年在德国的颁布为标志。对德国企业实施手工业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详细规定的法律是于1965年颁布的《手工业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手工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详尽事项,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则是以《职业教育法》于1969年在德国的颁布为标志。该法是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基本法律。该法明确规定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详尽事项,包括初始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由职业进修教育、职业复职教育、职业改行教育和职业恢复教育等组成。《职业教育法》经过修改并于2005年4月1日予以颁布实施。[3]此外,德国还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并对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制度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决策制度、行业管理制度和协调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了德国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决策制度规定作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重要一方的、符合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任务的企业,拥有较大的决策权。企业不仅有权制定职业培训条例等重要教育教学文件,而且有权参与起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参与讨论、研究、制定各种职业教育政策,参与商讨、制定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大纲等。行业管理制度规定行业协会作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管机构,拥有监督、管理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职业培训事务的权力。尤其是该制度规定行业协会负责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结业考试。协调制度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项重要制度,这里的协调指的就是符合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任务的企业与负责进行职业理论教学的职业学校之间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工作中的协调,这是德国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前提,也是德国社会、尤其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实现所培养学生技能熟练、职业能力强的一大保障。

二、德国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表现

在当今德国,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行业协会、企业、劳动部门和工会等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着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迅速发展。

(一)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行业协会是德国的一个很重要的组织。德国行业协会的一个突出任务是参与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德国《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受委托的“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监督企业的职业培训。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的大多数的受委托的“主管部门”便是行业协会。依据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作为企业实践培训“主管部门”的行业协会,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的监督和管理职责具体表现在:制订条例以管理职业培训、监督企业职业培训的实施、以向培训企业主和受培者提供咨询的方式来促进职业培训、依据相关规定以判断职业教学场所及其培训人员能否胜任职业培训工作、审查职业培训合同、决定缩短或延长受培者的职业培训期限、制定和保管职业培训关系登记册、成立考试委员会和负责结业考试工作等等。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德国实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其最大的特点是企业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参与。由于历史传统、社会发展、企业利益等方面的原因,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很高,参与的方式也颇具特色,德国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参与具体表现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权和决策权的主要部分由企业掌握、“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招生从寻求符合条件的培训企业开始、“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学主要在企业内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考试以企业培训的成绩为主、“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生主要在本培训企业内谋求就业、“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费主要由社会各企业共同筹措、“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师资主要由企业提供和培养。

全文阅读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组织雇员代表、雇主代表和行会等单位共同制定。专业制定的同时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训大纲及考试要求。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体现职业教育专业特性、具有严格规范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

关键词 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训职业;德国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9—0083—05

职业教育是以从事某职业为明确培养目标的教育,是对该职业所需各项知识与技能进行传授的教育。专业设置明确了培养目标和方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首先保证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性,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具体培养类型和培养时间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其职业特点并结合国情制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的种类日益繁多,但并不是所有职业均需采用学校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德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及组织上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简介

目前,德国学校职业教育除了双元制类型外还包括过渡阶段职业教育和一部分全日制职业教育,但从学生数量来看,双元制职业教育仍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流培训形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以实践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至少有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培训场所(通常小企业的培训还会涉及第三方的跨企业培训中心,即企业委托行会下属的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专门的实践培训,培训时间视专业情况各有不同,但通常时间较短),学生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教育,在企业或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实践培训。第二,有两家主管单位,联邦政府负责管理企业的培养,主要涉及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包括职业的设置等,州政府负责管理职业学校的教学。第三,不同机构遵循不同的法律保障,企业的培训受联邦职业教育法保障,职业学校的教学受职业学校条例保障。第四,有企业培训条例(Ausbildungsordnung)和职业学校教学大纲(Rahmenlehrplan)两项培训规范,企业根据培训大纲培训,职业学校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其中,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负责制定企业培训条例,州文教部长会议(KMK)负责制定教学大纲。企业的培训条例与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第五,受政府和行会两方监督,州政府具体负责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监督,行会具体负责监督企业培训并组织最终考核。行会在德国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负责监督企业的培训,而且负责对学生进行最终考核,学生必须通过行会组织的考试,方可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加入相关行会,在德国涉及职业教育的行会主要包括工商业行会(IHK)和手工业行会(HWK)。第六,职业教育免收学费,由企业和国家共同承担培养经费。企业与学员签订培训合同,企业不仅承担其企业的培训费用,同时还给予学员培训工资。企业要承担学员企业培训设施与实践课教师的费用,或者委托第三方跨企业培训中心开展培训并支付费用;而国家则为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转包括教职工提供经费。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概况

在了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前,要明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开设的专业均有明确的职业培养目标。德国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以职业分类为导向,具有以从事某一职业为明确培养目标的特性。职业教育的专业即为职业工种,如房地产销售、电工、化学实验员、面包师等。因此,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即是研究其培训职业的设置,研究职业设置即是研究企业培训条例的制定。因为企业培训条例包含职业名称。培训条例是双元制培训中企业培训的培训大纲,明确规定了职业名称、培训期限、培训的职业描述、培训大纲和考试要求等相关内容,见表1。以工具机械工职业为例,该职业的培训条例于2007年7月更新,属于工具金属职业群,该职业群除工具机械工之外还包括设备机械工、工业机械工、结构设计机械工以及切削机械工等职业领域,培训时间为3.5年,均采用双元制培训[1]。职业是职业学校划分专业方向的前提和依据,根据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统计,截至2011年8月,德国共有344类职业。不同的职业根据其工作特点在职业学校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向,如电工(Elektroniker)是国家承认的一个培训职业,由于该职业涉及工作领域较广,所以该职业在职业学校又包括自动化技术、能源和建筑以及信息与通信技术三个专业方向[2]。学生最后获得的都是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在德国,一个双元制培训的职业必须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职业培训条例。培训条例的制定和施行,不仅规范了双元制培训的内容,而且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同时,规范的培训条例也是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工具。联邦《职业教育法》第二章第四条第二项规定,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必须根据培训条例培训;该法第二章第四条第三项规定,18岁以下年轻人只能接受国家承认职业的职业培训[3];第一章第五条和手工业条例第二章第二十六条则规定,培训条例包含培训的职业名称、培训期限、培训的职业描述、培训大纲和考试要求,见表1[4]。

全文阅读

国外职教经验在我国职教改革中的启示及应用

摘要: 本文通过作者在德国的培训,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水平,指出了改进的方向,并结合本校在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66-03

0 引言

为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好地进行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2012年元月27日—2月19日,学院派出21位教师赴德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在德国巴伐利亚州雷根斯道夫镇,参加了艾科特教育集团(Eckert)为期三周的职业教育培训。本人通过专心听取德国专家授课,观摩技能培训教学,深入艾科特学校教室、车间、雷根斯堡手工协会的企业培训中心、Stangl等企业的双元制训练中心和企业车间等实地参观考察,认真比较,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积极提问,并与德国职教专家进行了多专题的交流讨论,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切实体会到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了解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学习领域框架理论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实施、技术员培训中的项目工作等。感受很深,受益匪浅。通过参观各培训学校的教学硬件环境和教学观摩课,了解了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刻认识到政府、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

1 德国的教育体系

1.1 德国儿童6岁开始接受4年的小学教育后,可选择进入三类中学:主体中学(学制5年,约占毕业生的24%)、实科中学(学制6年,约占毕业生的40%)、文法中学(学制8年,约占毕业生的25%)学习,毕业后可进入对应的职业专科学校、职业专科高级学校、综合大学学习,也可以选择企业签约进入“双元制职业学校”进行职业培训。

1.2 德国的教育体系(学制)是呈网状的。虽然小学毕业升学就分流,但仍然可以交叉发展,实科学校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升大学,也可在第6年就读双元制学校,文法学校学生也可以不升大学就读双元制学校,双元制学校毕业后仍然可以继续深造,直至获得工程硕士学位,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