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课堂

德育课堂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重课堂,堂堂皆育人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抽象的思维也是初步的发展的。

低年级小学生大多喜欢跟同伴交往,但他们对友谊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认为平时就是能够一起玩耍、能够满足自己愿望的伙伴,他们还在探索与谁交朋友是比较合适的,但他们的择优标准又是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他们的同伴关系并不很稳定。他们对父母怀有深厚的感情,有一种明显的依恋感,而对教师充满了敬重和信赖,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基本学习技能、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和智力品质,能在成人的指点下展开思维;对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内容,能较好的理解。同时,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校园生活适应,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喜欢过集体生活,初步建立人际关系,知道要讲礼貌,遵守纪律,初步形成分享意识和合作竞争意识,并为学生的情绪陶冶、个性塑造和品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些控制能力,知道自己的某些优点,知道自己的某些地方不如他人之处,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能,克服胆怯心理。要做好低年级德育工作,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爱动,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大扫除活动”,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

二、在少先队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三、德育重课堂,堂堂皆育人

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方法、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学生在课堂上所耳濡目染的将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抓住了课堂,才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课堂中的德育应贯彻于每一个学科,贯彻在每一节课堂的始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实验中渗透德育,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备好课是基础,所有教材都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有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往往德育内容不在教材的文字表面,而孕育在教材内容之中,需要我们重点挖掘深层内容。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使德育内容寓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全文阅读

德育教育在课堂

【摘 要】在我国职业教育尤其特殊性,输出的人才必须有着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从容的应对毕业自后直接就业的现实。这其中品格的培养,道德良知的形成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这种特点,德育教育进课堂成为近几年中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我国大部分的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开展还不够深入,从而笔者立足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实际,分析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找到使得当下中职学校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希望对中职学校的德育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院校;课堂

一、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进课堂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中职学校致力于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这就导致很多中职院校只重视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德育教育,加之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大多数缺少丰富的知识积累,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以及价值取向认真的对待知识,没有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或者道德观去弥补学习能力的欠缺。所以,在中职的教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们缺少知识补给与价值观形成的缺陷,进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知识的丰富,由此学生们面对新的知识与挑战也会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精神境界也同时得到了提升。另外,我国各大中职院校对于课程的安排会根据社会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们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格以及完好的价值取向,就会不适应这种调整,不能很好的接受各种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所以,在中职院校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之势,有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促进学生就业

综合性人才是企业如今选拔人才的重要尺度,中职院校的学生们大多数学习时间都花在了专业技能上,而传统的中职职业教育也是为了技能性的培养。但是如今的企业为了适应大时代的要求,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品德要求更加注重。如果中职院校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文化,会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领会了先进的思想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自身行为的规范以及素质的养成,长此以往在就业的过程中相比较那些没有独立思想、美好情操的技术人才就会更加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锻炼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全文阅读

高效德育课堂

[摘 要]高效的德育课堂,离不开教师强大的气场,缺少气场的课堂教学,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经调查发现,部分中职德育教师对德育课堂教学气场形成要素认识不足,对气场的运用模糊不清,造成中职德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通过分析中职德育课堂现状,从气场“三要素”及其运用等方面来探讨提高德育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师气场;教师魅力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17-02

[作者简介]徐云峰(1978―),男,江苏泰兴人,本科,江苏省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中职校德育管理。

一、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德育课作为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然而,对当今中职德育课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存在明显的厌学情绪;教师的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够;部分教师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缺乏热情,底气不足,课堂氛围冷清,实际效果欠佳。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教学有效性明显不足。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需多方努力,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教师对自身“气场”的把握和运用。

全文阅读

德育与数学课堂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与德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数学课堂教育来开展德育;同时又可以让德育来促进数学课堂教育。数学课堂教育应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紧扣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通过宣扬民族文化、道德传统、爱国热情来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数学课堂 德育 相辅相成

教育学家赫尔巴恃曾经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与德育相辅相成,互为影响。通过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及道德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上这些和德育相关的内容,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逐步提升。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德育,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之中。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施以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最终达到数学教育和德育互相促进的作用。

一、数学课堂教育应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来开展德育工作

初中生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他们带着新的目光来审视世界,重视自己,处于一个很微妙的心理阶段。这时如果以成人眼光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只重视学生的“听话”教育,就会造成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脱节。所以我们在德育教育时要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来开展德育工作。

例如,在教授初中几何“圆”章节时,我发现该章节的知识点较复杂,于是便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教授该章节。首先引导学生按以优带差的形式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基本道德。同时因为是自愿分组,学生间彼此了解,之间的关系亲密融洽,一荣俱荣,一耻俱耻,为了小组的荣誉,互相协作,共同进步。这样便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其次“梅花香自苦寒来”。章节知识的难,恰好来用作锻炼学生的磨刀石。通过该章节的数学训练和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通过独立思考来克服困难的精神。该章节越往后知识点越多,学生开始知识混淆,频繁出错。错误的体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部分学生便开始慢慢放弃,当遇到一些难题,许多同学开始“置之不理”,失去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这时就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一味的批评,而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在课堂上帮他们鼓气,多表扬、少批评。可以给他们描述偷懒的后果、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可以耐心的帮他们分析做错题的原因,分析解题的思路,教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直至战胜困难的方法;还可以结合数学家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不以枯燥的说教,而是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真正理解学生,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来开展教育,学生也愿意向困难发起挑战。经过重重磨练,学生即培养了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又攻克了初中几何中学习难度最大的章节,一箭双雕。

二、数学课堂教育应紧扣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开展德育

“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上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简单来说就是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实德育、数学教学、素质教育三位一体,互不分离。可以说素质教育是目的,德育是方向,数学课堂教育是手段。

全文阅读

让德育“回归”课堂

“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前人都已经思考过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试图对这一问题重新思考罢了”,这句话是歌德的名言。谈起德育,我们也有此同感,无数先贤均有对德育的深刻思考,本文所谈的“回归”仅是从课程育德的角度对问题的重新探讨。

让德育“回归”课堂。回归就意味着缺失之后的重建;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一部分课堂育德环节的缺位。因此,首先要沥清德育中的“德”是什么,我想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哲学命题,而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即美德。如果这个立论成立的话,那我们的课堂就从未远离过美德,也就从未远离过育德。因为老师总是在传授知识,他们在主动或无意地进行着美德的传播,而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美德孕育的过程。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正是希望课程育德能够和课堂教学浑然天成,成为课堂教学中顺势而生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单独添加的额外环节,德育和知识传授不应该成为两个相互剥离的部分。基于此,我们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对课程育德进行了如下的尝试与思考:

一、在必修课中浸润德育

必修课中既有文史哲等社会科学,也有理化生等自然科学。文科老师作为德育的主力军是不言而喻的,但若加强和改进德育,就要靠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在德育方面,文科老师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因为人文知识的储备和人文素养的培育都是育德的基础。当学生对底线道德、审美体验、思维与存在、女权主义、货币政策、田野调查法等不再闻所未闻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可以欣慰地说:我们的课堂为培养合格的公民做好了准备。而浸润德育,理科老师也是其重要的传道者,他们在给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伦理、科学思维以及科学观念,使学生走入历史,与科学家“对话”,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愫。最终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实现了对道德的追问。

二、在选修课中传递德育

南开中学选修课的开设自1984年始,30年来,学校在“公能”办学理念指引下,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由起初的6门课程到现在的70余门课程,学科的发展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教师的授课强调知识、能力、道德情感、完善人格的和谐发展,强调课程内容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倡导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将知识升华为信念,溶入于情感,转化为思想,付诸于实践。

三、在活动课中体验德育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使学生在认知与实践的“融通”中,让知识“活化”为生活,最终形成关注于生命本体的道德情怀,这是南开中学活动课开设的目的。至今,南开中学的活动课已有进行管乐、自编操、智力运动会、数独擂台赛、棒球、板球、跆拳道、南开讲坛等37门。学生自编话剧,自办画展,实地采访调查,出版杂志,在交流与协作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与创作中体验硕果,在聆听与思考中感悟真谛。

全文阅读

将德育融入课堂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本身已经隐含了大量的德育信息,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将它们发掘出来,在结合课本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一些德育渗透。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围绕着德育融入课堂的必要性和如何融入课堂展开论述。

关键词:德育;教师;学生

G633.8

第一届山东省德育优质课选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笔者有幸参加了这场活动,对德育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了德育融入课堂的必要性,看到了德育融入课堂的威力和未来!下面就德育融入课堂的必要性和如何融入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教学有三维目标,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实际教学中,很多一线老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往往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没有把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入到课堂中去。

首先,将情感教育融于高中化学教学中是新课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必要手段。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就指出了几点,主要概括为:(1)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积极参与化学科学活动,将化学知识与社会和生活相连;(3)关注化学的相关特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4)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等。总之,情感教育成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需要以饱满的精神进行教学,学生要以端正的态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在化学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和操作,学生间和师生间彼此互帮互助,这种和谐、友爱、严肃、有序的情感气氛充溢整个教学过程。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除此之外,在高中化学中加强情感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情感教育是人的基本需求,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二者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情感,在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更有利于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友好互助,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的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加强情感教育能够推动教学改革。在高中化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如何将情感教育融于化学教学过程中

全文阅读

“无课堂不德育”

NBA篮球赛有句广告词,叫“无篮球不兄弟”,而在教学活动中,则“无课堂不德育”,即在任何课堂教学中,都可以进行德育渗透。作为体育专业的教师,我以体育课为例,谈谈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1.严格队列整理,培养团队意识。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对每一位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好习惯,培养严格的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2.组织分组比赛,培养竞争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在下一次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进行淘汰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的努力战胜对手,争取本组能继续比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3.进行反复练习,培养攻坚意识。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的不同,所以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单杠等动作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应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反复练习,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含义。

4.设计体育游戏,培养乐观精神。体育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各种游戏的要求不同,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也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可通过欢乐的气氛来愉悦学生的身心,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如做“踢球进圈”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和控制球的能力,更使他们能在欢愉中接受知识,保持乐观情绪。又如,做“胯下头上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

5.规范课堂制度,培养良好习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规范课堂制度,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在体育器械的管理中,每次值日的同学必须认真负责领交器材,上课时,不允许任何一位同学把排球当足球踢,应爱护公共财产,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中,对游戏规则严格执行,违反规则则将受到惩罚。

此外,在体育课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宣讲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努力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无课堂不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德育效果明显好于苍白无力的简单说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会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一阵地,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有预见性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炼之以意的效果。

全文阅读

英语课堂德育教育论文

1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德育教育

1.1发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实施德育教育

教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频率最高的材料。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材料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目前的教材题材丰富,包括历史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名人传记、人际关系等,为老师提供了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我们英语老师应该及时把握机会,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英语知识为载体,及时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1.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实施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活动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学生要在与他人模拟交际的真实环境中学习英语。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尽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境,组织交际的活动,使学生满怀兴趣地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际,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如在教材Unit5DangerandSafety中,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安全警示标志,让学生分组表演警示标志中的正确含义。更可以给出一些紧急情况的案例(如火灾、地震、流鼻血等),让学生展开讨论,学会如何处理并远离危险。这些课堂教学活动有助于学习形成正确的危险处理方法和安全意识。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学生被施以德育教育。

2在英语练习中实施德育教育

英语中有很多练习是暗含德育的,老师在评讲时可以及时地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在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任务型阅读中,很多文章都含有德育主题。例如下面这篇阅读理解文章,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er.”时,可以提倡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在英语课堂外实施德育教育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中的德育课堂

【摘 要】职业教育是跟工作最直接相关的教育,社会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职业院校的学生。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社会压力增大,心态浮躁。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创新德育课堂,吸引学生参与,使他们能以负责任的、进取的、平和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竞争。

【关键词】职业教育 德育课堂 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教育的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伴随近年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深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已呈现多元化的形势,社会阶层在不断流动重构分化,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分化也趋于加重,社会压力加大,社会心态浮躁。这些都对在校学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职业学校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职业教育兴起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至今,职业教育仍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培养技能型职业人才的重要方式。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言而喻。可以说,与经济发展最为直接相关的教育就是职业教育。

“十一五”以来,因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各类企业单位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在上述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下,加之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相对处于弱势,且处于思想不成熟、易波动的年龄段,使得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社会的冲突和竞争,容易形成复杂矛盾的心理,思想道德素质堪忧。而目的在于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以负责的态度面对工作、以进取的心态面对未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德育教育却难掩隐忧:一是只重视工作技能的传授,轻视甚至忽视德育教育;二是德育课程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生不感兴趣不愿意上。

为什么要强调新环境下的德育课程的创新?就如同志在2005年1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这句话说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同样适用于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如果说技能的传授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工作的内容,那么德育课程则是为了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思考成为怎样的人,为了什么而工作。

因此,在当前的职业教育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参与者应充分重视德育教育,培养符合时代精神和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中,德育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思考人生的环境,教师应主动作为,创新德育课堂,提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德育课堂的互动当中,引发他们的思考。

一、道德生活的当事人还是旁观者

全文阅读

课堂教育 德育的主阵地

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抓住课堂,才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才找到了学校德育回家的路。要抓好课堂德育,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德育主阵地,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应以育人为首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而学校的问题常常忽视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我们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可以肯定地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有人谈到创新,就会很快和那些天才联系起来,似乎与己无关,对一般学生更是望尘莫及的事。其实这是对创新的一种偏见。事实上,天才与平凡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绝大多数人先天的条件是相似的,有的人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而有的人却受到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二、高尚的师德是德育教育的灵魂,平等轻松的课堂是德育教育的基地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

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以及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 、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轻易伤害。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刻意保持课堂的纪律性,不能用命令式的语言训导学生,不要迫使学生违心地按教师的旨意学习和生活。在班级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对每个学生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形成生动活泼、团结紧张的局面,使学生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

数学教师沃兹绘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新课型——“自由日”。在“自由日”,孩子们可与老师天南海北地聊这问那,无拘无束。有人干脆跳上凳子手舞足蹈:“嗨,让数学见鬼去吧:干点有刺激的事。”沃兹老师平静地说:“问吧,说话算数,所有的问题,只要我能回答的,我都会回答你们这帮家伙。”一个调皮的家伙高高地举起手:“老师,你认为你是不是一个天才?”老师幽默道:“有什么天才会来到这里教你们这帮家伙呢?”同学们大笑。聪明的迈克慢悠悠问:“你知道怎么做核武器吗?”谁都没指望老师回答这个玩笑,但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边演示边讲解,把核弹的工作图及点火系统的示意图画了出来。还有一个学生想嘲笑老师:“嗨,沃兹先生,你一生中干的最蠢的事是什么?”老师反唇相讥道:那就是让你通过这次段考。”这个回答把全班同学笑得前俯后仰,矿矿说:“一个‘条理型’的老师,很需要像沃兹老师那样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小小的活动,让学生从平淡无聊的代数、三角几何中发现乐趣……还教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乐趣,这一发现定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