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管理学论文

德育管理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德育管理措施论文

关键字:学校行为思想学生变化德育管理网络工作教育

一、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背景是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当前居民学生对职工下岗的困惑、农村学生对蚕茧价格的调控,学生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规范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他们施以正确教育,防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不至于论为鼠目寸光,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经济、文化生活己以“三个有利于”来判别,学生对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能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如何探求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4)其他环境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和职业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全文阅读

学生德育思考管理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广阔的开放市场,这种大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使其看到自己未来事业的前景。但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会在学生的价值取向上发生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方法上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定位,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形势的需要。

一、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对德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第三是劳动力市场及用人制度的变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质量要求。

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向质量要效益,应培养出觉悟高、能力强、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为适应商战竞争,还突出表现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变化,强调制度的执行与制裁要奖罚分明。培养人才与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培养的人才类型、规格、特点、素质及管理手段,必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则,我们的毕业生将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场经济给思想品德教育带来的困难。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同步的。

就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在校门内的教师要广、要快得多。因此,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当学生身上已反映出一定的思想问题时,教师才被动地去进行教育,这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造成对在校生思想品德教育滞后的局面。

二、对在校生进行德育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育工作的思路应是:

(一)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院校德育要坚定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在接触开放的文化环境时,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由爱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集体,最后上升到爱祖国。

全文阅读

特教学校德育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拓展,它不但具有内容多样复杂性,人际交往的虚拟隐蔽性等特征,而且呈现出使用对象日趋年轻化的特征,由此而增加了特教学校德育管理的难度。为此,学校、家庭及社会应协调一致,遵循导、督、防、诲四项原则对学生实施德育,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网络时代的德育困境,提高德育实际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特教学校;德育管理

据新华网北京5月17日报道,我国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44亿,其中宽带上网用户9700万户。由此可见,互联网在我国各地、各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各门学科争相占据这一互动交往平台。网络所涉及的内容除了科学技术外,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也逐步地丰富了起来,蕴涵于其中的价值思想也是多种多样。网络内容呈现出多样复杂性特征,对于普通的网络使用者来说,由于时间和地理的跨度,以及内容的信息符号化,网络交往的确是具有虚拟隐蔽性。而从网络使用者的年龄分布来看,18岁以下的用户2000年1月仅占2.4%,到2002年7月就达到了16.3%,到2006年学生用户已经达到了40%,这体现了互联网生力军年轻化的国际性趋势。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的特殊性格、心理往往使他们脱离集体,自我封闭,这使得他们更加愿意通过网络来倾诉自己的烦恼,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网络成为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最好渠道。但是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理性分辨是非的能力差,而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网络使得特教学校对学生德育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多样复杂的内容,多元的价值,虚拟隐蔽的交往将使特教学校的德育在网络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网络化时代,特教学校德育管理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网络时代的德育管理者必须对网络影响德育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不是一味简单地拒绝、抵制,而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网络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我们特教学校德育管理者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按照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适时地调整学校德育方法手段,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应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致的前提下,遵循导、督、防、诲四项原则。

一、因势利导原则

由于特教学校学生理性思维发展不成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较差,思想免疫力不强,学生主体行为容易失范。因此,要求教师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发挥德育管理的主导功能,优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实现自我教育和管理。而引导的关键所在是,使学生进行目的性学习、娱乐活动,提供有益的网络活动场所。为此,学校应给学生介绍一些有益学习的网站,并自觉建设形式灵活多样、轻松活泼的校园网站,满足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因势利导”,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放纵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流向非法网页或沉迷于游戏等,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品德。也不是一味的禁止,导致学生的逆反,或落后于时展的步伐。

为此,网络时代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基础。首先要有网络德育意识。在网络时代,增强教师网络德育意识是搞好德育管理的关键。在网络多元文化的价值冲突中,我们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党和国家既定的教育方针政策进行德育管理,保证德育管理的方向的可靠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其次,是网络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联网得以完整体现。为此,教师必须改变工作作风,认识到学生自主性对德育管理的意义,以“人本”关怀学生方能适应网络背景下的德育。第三,教师应有一定的网络资源意识。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只要能主动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选择信息提供指导。

全文阅读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论文

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现代社会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成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课题。要强化学校德育管理,一般而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背景,是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一)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学生对与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实施教育,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学生的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如何探求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让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二)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价值取向变化大。具体包括: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经济利益;思维方式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思想观念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集体生活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审美需求从他择转向自择;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极不成熟。

全文阅读

小学德育教育管理论文

1、以“趣”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

例如《走进市场》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尽早的学会一些选购商品的知识,培养他们独立选购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课始,老师问学生:“喜欢在超市购物吗?”(学生雀跃)

再问:“为什么喜欢在超市购物?”(学生纷纷说了自己的感受)

(随即播放超市里人们购物及一位顾客在仔细挑选商品的情景。)问老师:“这位顾客购买物品时在干什么?”

“在挑选商品,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在看产品使用说明。”

“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全文阅读

学校德育环境管理论文

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可以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类型及其作用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1.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环境,其特殊性已有不少研究。但许多研究往往只把家庭同学校环境相比较,且罗列有余,不及根本。家庭环境不仅不同于学校而且不同于其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即不同于宏观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及社会心理、社会文化,不同于中观环境社区和中间环境社会传媒)。作为学校德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环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殊性。

首先,家庭环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具基础性)。这主要是学校德育对象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依赖。前者构成其成长的物质基础,后者构成其成长的精神基础。而无论经济和情感上的纽带关系都对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恋感和“我们感(We-feeling)”等。失去这些正是许多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构成对青少年道德成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在时间上,家庭自觉和不自觉的德育也成为学校德育先入为主的基础。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道德观念和掌握模式。这将成为儿童在学校系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和最初的认知结构。虽然现代学校教育在幼教年龄上不断前趋,但是终究无法在时间上取代家庭环境的座标。而且由于儿童在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限制,学校德育的阶段性实施决定了学校不能不顾年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而家庭在无意识层面上对儿童的德育影响在年龄上是从0岁开始、内容上是无所不包的。在儿童各种道德学习的关键期尚未完全揭示之前,家庭道德遭遇的这种全面性往往不自觉地正好满足了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需求。这种先入为主性事实上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入学后的每一学习阶段。无论是作为先主性的基础作用还是家庭在物质、情感上的基础性都是既非社区、社会,也非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其次,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深刻性取决于家庭作为首属群体(primarygroup)的许多特征。首先是人际关系上家长与子女的接触频度高,具聚合性。社区、社会、学校中的人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往往是非直接关系的次属群体(Secondarygroup),甚至被视为异已的外群(out-group),即使是在学校中关系较为直接、密切的师生关系,也因师生关系的发散性特征,而不可能在频度和聚合度上与家长相比。这样,由于这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长和子女间对彼此的了解都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这种深刻的理解特征既易于家庭教育德育影响的“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又有益于子女对家庭德育影响的正确理解和深层吸收。其次是家庭环境影响的非正式成份较高。家庭影响中的德育自觉成份随社会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而增加,但与专门的学校德育相比较,家庭影响仍具有较显著的隐蔽特征、间接特征。在家庭中由于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因而家庭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是家长的榜样作用。由于子女与家长的接触频度高、具情感上的亲密性质,所以这种榜样作用的能量、深度远胜于一般社区及宏观社会环境作用。首属群体的特征决定了家庭环境的高频、隐蔽、亲切诸特征,从而奠定了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德育影响的深刻性。

再次,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互补性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同社区一样,家庭亦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而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往往重一般理论,而家庭环境重具体应用的分工。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学校德育内容有限,课程之外的许多伦理问题也主要在家庭环境中得以自觉补充。中国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其“教”的内容主要属德育性质。除内容外,家庭环境亦是学校环境之外的互补时空之一。同社区一样,学校德育影响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补充。与社区及社会宏观环境不同的是,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补充往往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2.家庭环境的类型及其作用

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只是说明了家庭环境对于学校德育的独立价值,而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具体作用尚需进一步分类说明。家庭环境依据主观可控性成份的多少可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

全文阅读

中学德育作用管理论文

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在一切时令或在一切较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下,经过长期努力潜移默化逐步实现的,体现长期性、阶段性、反复性和整体性。因此,全面贯彻《中学德育大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学德育大纲》的全面实施,学校形成以年级为主体的德育格局,要求年级组对《中学德育大纲》提出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分解,研制出分年级、分阶段的目标和内容系列,使目标的高度和内容的深度逐步递增,循序渐进。一、统一管理作用年级组是以同一年级学生为基础,同任一个年级的各科教师及班主任组成的集合体。年级组老师同在一个办公室办公,每天上课和同学们见面。他们生活在学生群体中,最了解学生,在各科教学中贯彻教书育人方针。因此《德育大纲实施手册》一书在“实施德育大纲的领导和管理”中指出:“年级组是实施德育大纲的重要环节一年级组应定期组织年级老师分析研究本年级学会的思想品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沟通信息,协调各方面关系,组织本年级老师共同贯彻德育大纲的要求。”学校为了更好地发挥年级组在德育大纲教育中的作用,健全了年级管理机制,强化年级带头人、年级组长的责任感,实行年级组长工作职责,加强年级组工作。

1、把常规教育管理落到实处。

各个年级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大纲实施,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有各自的重点。初一阶段,学生们刚刚进入中学怎样做个合格的中学生,初一是关健,纪律常规、学习常规、卫生常规、行为礼貌常规等各项常规教育,严格管理,并在落实上下功夫。

我们学校每天校门口都有文明监督岗,值日班级,他们把检查结果公布在校门口,关心此事的人,一见校门便能看到一块小黑板上的名单,作为有心人的年级组长一旦发现有本年级学生名单时就立即告知班主任。要求班主任查明情况,及时在班教育,给同学们分析此行为不仅是个人不遵守纪律,违反了校规,同时也影响了班级集体荣誉。个别同学认识提高了,其他同学也受到了教育,校门口小黑板上的名单少了,发展下去,再也看不到本年级学生的名单了。

2、便于及时抓、抓及时。

年级组长工作的职责不仅仅是抓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抓好全年的教学工作,初二阶段是分化的学年,常规不能放松,同时要注意学生思想变化,把一切错误行为控制在萌芽阶段。年级组便于常规管理教育,把工作做到了实处。初三阶段以各项常规工作带动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还要做个有文化、有道德的好青年,从年级组长到班主任到各科老师都统一认识,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随着学科的增加,学生们的作业量也随之增加,少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会出现不交作业、迟交作业、少做作业现象,任课老师怨声载道,班主任垂头丧气。

此时,年级组长应该及时把年级各班级的学习委集中起来开会,先了解各班级状况,立即布置任务,每天学习委把本班交纳作业情况加以统计、记录。每周由一个学习委值日,把全年级各班当日作业交纳情况记录在一块小黑板上,公布在教师办公室里。全体老师一目了然,班主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的教育。让班级学生成绩程度不同的学习专题发言,有的学生谈《我是怎样上好每节课的》,有的学生谈《怎样合理是安排时间》等。有的任课老师也来到班上和班主任一道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对待学习要有信心,学习要有毅力,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交流、教育,少数学生受到深刻教育,有了很大的启发。他们由感动到激动,由激动到行动,两个星期以后的作业交纳统计情况大不一样,老师们看了连连称好。

年级组可以做到及时了解掌握各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采取不同的较高形式,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全文阅读

课堂教学德育管理论文

首先,教师必须塑造良好的讲台形象。教师的讲台形象应当充分显示自己的德、识、才、学,表现出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学识。教师的讲台形象,可分为表层形象、深层形象两个层次。朴实大方、庄重文雅的仪表,舒展自如、文明高雅的教态,一丝不苟、扎实严谨的教风,生动活泼、因材施教的方法,准确精炼、富有感情的语言,条理清晰、工整优美的板书,深入浅出、熟练精当的讲授等等。

这些都是塑造教师良好的表层讲台形象的要素。教师良好的深层次讲台形象,则是通过教师表层的讲台形象及其课外的思想行为所体现的教师个人尊严、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人格力量。教师一旦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

其次,教师必须发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广义地讲,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都包含着德育的因素和德育的要求。教师备课,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以语文课为例,欣赏“景物记,教师要让学生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他们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诵读“英烈传”,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感染和鼓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爱我中华、卫我中华、兴我中华的理想信念;讲解“名言录”,教师要让学生在批判与继承中受到哲理的启迪;传授“道德篇”,教师要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的熏陶;评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要启发学生认识封建社会腐朽没落、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学习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世界文学的窗口,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识破资产阶级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本质,等等。

第三,教师必须讲究德育方法。文化专业课教学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往往是更多地在对某些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讲授中,暗示某种结论,传递某种道理,寄寓某种思想,渗透某种观念。虽然施教者也有明确的德育动机,但这个动机一般是隐含的。施教者愈体现出教育的无意识性,那么教育的层次就愈高,收到的效果就愈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育规律、学科特点及其学生实际,自然而贴切地渗透德育因素。尽管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讲授不同的文化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但是,下述一些基本原则却是共同的,不能违背的。一、是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没有发掘尽,十分可惜;生硬联系,随意发挥,又不免牵强附会。二、是要使专业教学与德育渗透自然结合,有机统一。即在传授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同时,结合专业课特点、自然而然地、机智巧妙地、适时适量地渗透德育因素。过重过轻都不恰当;机械切割更不可龋(山西韩士生)""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学德育工作""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学德育工作现在的中学生是下个世纪的栋梁之材,爱默森曾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它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初中阶段是人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探索育人新途径,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优秀的人材是学校工作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下,加强适应新形势于所需人才的培养,应重点培养以下几种能力和意识。

一、在学生中迫切需要竞争意识。

竞争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保证、促进了教育的高水平,也使教育过程充满了生机,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对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对学习成绩进行名次排列等等,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竞争感,实践证明竞争世市场机制是经济现代化的共同经验,不论是课外竞赛还是班干部、课代表的选拔,成绩排名都是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自强心理,这样才能使他们将来能更好、更快地步入社会打下坚实过硬的思想基础。

二、树立学生在科学上勇于向前人挑战的意识。

当今的科学日新月异,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一题多解,一问多思,培养他们敢于在科学上向前人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发前人所未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吝方面才智,以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解题的找最佳途径,在实际生活中注重观察找到事物中的不足.设法加以改进,对所学知识中的疑点深入研究,敢于提出不妥之处。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正是有这种向前人挑战意识,科学才不断发展,社会才不断进步,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再是墨守陈规、毫不创新的“本本主义’,而是能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跃的有用之材。

全文阅读

学校德育方法管理论文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全文阅读

学校教育师德管理论文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学样教育的经验不仅值得我们借鉴,其对师德问题的认识也值得我们重视。从一些资料来看,美国学校教育中关于师德问题的关注主要有以下特点:1.一般不作统一的规定,但一些教育家或教育机构对此提出了基本的要求;2.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问题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3.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问题,还体现在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提升和追求上。总之,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问题是与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密切联系的。下面主要从个方面对美国学样教育中的题德问题进行分析,以认识美国学校教育中题德的特质及其追求。

师德的基本要求

在师德的问题上,美国的学校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学生”。这一要求的提出与现代社会美国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对儿童研究的重视并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上有密切的联系。19世纪后期,被称为“美国进步教育之父”的美国教育家帕克在“昆西教育改革运动”中,就提出了教育应当“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主张,在教育观念和师德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在他看来,儿童或者学生应当成为学校的中心,教师应当尊重儿童,关注儿童的需要、兴趣,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直接参与了这一运动,并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杜威认为,儿童应当成为“教育的起点”和“中心”,“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1]。”20世纪以来,“尊重学生”的思想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美国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反对教师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教育和管理。在美国学校教育中,有许多对教师行为的具体要求。如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学生要和蔼,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伤害和身体伤害等。如果有教师对学生管教过严的,甚至任何对教师的不满,都可能构成学生或家长对教师的诉讼。这使得教师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管理上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美国学校被誉为儿童的“天堂”。

二是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能因为强调知识学习的重要而增加学生的负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十分注意活跃课堂的气氛,强调学生应当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课外,美国教师很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在他们看来,如果学生在课后花许多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就有可能占用从事其他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是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美国许多学校都有明确的校规来保证学生在校所应享受的权利。如美国俄亥俄州某学校的校规规定:学生在学校里“应当获得可能的最好的教育”;学生“作为一个个人而得到公平的对待”;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或者学校的代表组织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果有违法纪律的问题,应被事先警告通知[2]。”……同样,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喜爱某些学生,而厌恶另一些学生。

四是要求教师在道德行为和品质上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曾经针对教师的道德为提出一些要求。如教师应具有好奇心、耐心、诚实、正直、尊重多样性、重视文化差异等品质;教师应当具有推断能力、从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创造和冒险的能力、持一种实验性的和问题解决取向的能力等等。这个委员会认为,教师具有这些能力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3]。

总之,美国学校在师德问题上提出的关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反映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即“尊重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较好的氛围,才有利于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