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社会效益,提高电视台收视率,各地电视台定期推出一些专题晚会节目,专题晚会策划与制作的创新使得电视导演面临更大的压力。电视导演作为整台晚会的策划者,对于晚会主题、风格的确定及现场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电视导演要对晚会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进而保证整台专题晚会进展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本文指出了电视导演对于专题晚会的重要性,分析了电视导演如何对专题晚会的策划和现场管理进行高效的把控。
关键词:专题晚会;电视导演;现场把握
引言:电视专题晚会与综艺晚会相比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晚会,一般专题晚会的都是为了纪念重大事件,是一种宣传性很强的是暗示节目。电视导演要根据专题晚会的主题和性质,做好晚会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尤其是对晚会现场的把握和控制。导演的组织协调能力是决定专题晚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做好现场把握有助于提升晚会的舞台效果,导演合理布置舞台、灯光、道具,做好人员组织协调有助于提升专题晚会的质量和艺术感染力,进而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
一、电视导演对于专题晚会的重要性
要想提升专题晚会的整体效果和节目质量,电视导演必须做好晚会的策划和综合管理工作。首先,电视导演要根据晚会主题制作整台晚会的方案,将晚会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体现的主题要与总目标相契合。其次,电视导演负责确定晚会的风格和艺术特色,通过提升晚会效果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及艺术需求。再次,在晚会主题确定后,电视导演要做好综合协调和组织工作,包括舞台布景、灯光使用、机位安排、道具布置、场景切换、背景搭配、现场调度,临时突发事件处理等等,电视导演对专题晚会现场的把握决定了晚会的质量和后期效果。
电视导演是一台专题晚会的制作人和策划者,从方案制定、节目设计到后期的执行都是由电视导演全权负责,导演就相当于一个总策划师,指导和指挥关于晚会各个环节的进展。电视导演要做好节目编排,通过电视导演的精心安排和策划,有助于将优质艺术效果的专题晚会提供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晚会导演拥有着晚会的决策权和处理事件的话语权,导演负责做好晚会现场的人员安排,包括后勤人员、场工、演员等,还要对拍摄机位进行合理布置,按照节目要求下达指令,要求后勤人员及时更换道具、切换场景等,通过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和控制,提高专题晚会的艺术效果。
二、专题晚会中导演的现场把握策略
1、明确晚会主题,准确定位晚会的风格与特色
项目概述
为深入、稳步推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合作的“绿色教育”项目,发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资源优势,为石景山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石景山区教委选出中学生100名、青年教师20名,双方联合开展了青年领导力提升项目,简称“飞翔计划——与北师大著名专家、大学生精英一起成长”。
项目举措及成效
“飞翔计划”的活动及成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领导力培训。结合中学生的实际,邀请北师大著名教授采用讲授、研讨、参与式等方式,进行中学生领导力培训,分为理论讲座、研讨、项目建设和户外拓展两场。
“社团活动设计”观摩及角色扮演。选派北师大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学生到石景山区某学校就某项社团活动决策进行表演,石景山学员进行观摩,并进行情景模拟表演。观摩及表演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专家以专业的视角进行点评。同时,要求所有学员回去后组建自己所在学校的团队,在进行团队建设的基础上,策划设计一项学生欢迎的(从学生视角出发的)有意义、重要的活动,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方式方法等),并对参与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并选择时间、组织专家进行答辩。
朋辈互助。选派北师大教育学部的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与石景山学员建立“大手牵小手,互助互学”结对子活动。选派的学生现场讲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学员拼搏奋斗,全面发展。同时,项目建立学员与北师大优秀学子的长期联系机制,进行互帮互助,深入个体解决学员平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协助、指导石景山学员完成“社团活动设计方案”。
社团活动设计方案答辩。在北师大大学生的帮扶下,石景山学员对团队建设、社团活动设计方案进行答辩,要求活动有创新、切实可行、参与人员合理分工、责任明确。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类工商企事业单位里,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市场营销专业应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为各类工商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现代营销理念和从事各类营销业务、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营销人才。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也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课程特点,积极尝试和探索适合自身教育发展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手段的改革。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相融合,体现专业教学改革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以系统的思想来看待专业建设,同时要不断总结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中重点核心问题,在改革方案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重点突破。
1.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选取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建设能够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2.重新审视教学计划,准确定位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突出重点、难点,制定完善的、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稳定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新型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大纲,体现专业特色突出的课程设置。
生态学工作方法的科学量化
恰逢其时,乔治•安格斯•希尔、菲利普•列维斯和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3位著名的学者、设计师、理论家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景观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其理论发现与设计实践成为轰动一时的创举,并且最终形成了生态因子评价与土地适宜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分类与土地重归排序1961年,乔治•安格斯•希尔运用数据信息叠加技术完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划,使之成为土地分类及适宜性分析的首个典型案例。1966年,乔治•希尔的生态学工作方法已经能够根据土地的潜力、适应性和可行性,对其合理利用提出建设性的规划意见。在指导编制安大略省自然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保护计划中,乔治•希尔运用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景观分类方法,以具有梯度变化的气候和地形特征为基础,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一系列连续的、具有相似地文特征的小尺度土地单元,并将每一种地文类型和相似土地单元与预先制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列表相比较,列出其针对每种利用方式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潜能与制约,从而将之前划分的土地单元重新归组为更大尺度的地理格局,即景观单元;最后通过排序确定其对于单一或复合土地用途的相对潜力;而对于每个景观单元来说,在其土地利用方式序列中排在首位且具有最高可行性的即为主导利用方式(图1)[3]。由希尔提出的这种“分解—比较—重归—排序”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基于对区域土地气候及地文特征的调查与分析,虽然简单甚至粗陋,却构成了生态因子叠加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雏形。地图叠加技术与环境廊道其后,威斯康辛州资源开发部的首席顾问菲利普•列维斯应用图纸叠加分析技术对该州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评价。与乔治•希尔关注环境的生物物理特征不同,列维斯更加关注景观的自然性、人文性及社会性。在进行威斯康辛州环境规划的过程中,列维斯将独立的景观元素叠加整合为一张综合地图,勾勒了威斯康辛州重要环境区域的基本轮廓和自然资源固有的土地格局,并结合土地的规划用途、发展潜能与制约,最终确定了220处自然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水资源、野生动物生境、历史遗迹,这些多样性节点连接成为线性的环境廊道(图2)[4]。在该规划中,列维斯首次大胆地提出了将景观感知和视觉特征与自然物理特征相联系的研究方法[5],他关注区域的景观价值、环境价值、数据收集和公众的参与,为生态规划理念更广泛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其关于信息录入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构想也为后期卡尔•斯坦尼兹的航拍照片分析、计算机制图及公众感性认识的分析提供了参考。千层饼模式与土地适宜性分析20世纪60年代,伊恩•麦克哈格清楚地认识到单凭直觉判断采取措施来挽救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和栖居的物理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科学分析的手段和数据采集的方法表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麦克哈格提出了“千层饼模式”,以阐述时间作用下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垂直流动关系,即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的性能,通过矩阵、兼容度分析和排序结果来标志生态规划的最终成果,确保土地的开发与人类活动、场地特征、自然过程的协调一致(图3)。里士满园林大路选线方案研究给予了麦克哈格提炼其生态规划方法的良机,也证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转换为社会价值体系的可能性。其在区域社会价值、资源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数据搜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明确的价值运用方法和选择方式,涵盖了道路实施中工程技术所要求的标准和自然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评价,运用图片叠加的方法得出了展示社会价值和自然地理障碍的集中图像,从而迫使交通运输委员会放弃了公路横穿珍贵绿带的决定,接受了社会费用最低且自然承载力较强的路线选择方案(图4)[6]。麦克哈格坚信自然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土地的发展模式。因此,其调查、分析、论证的过程始终立足于自然环境的积极反馈,而人的需求仅仅是建立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的附加参考价值。这种自然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关于景观生态规划范式的共识。至此,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表达为主体的风景园林设计范式逐渐转向了以科学与技术占据主导的生态规划范式。
生态规划方法的拓展与流变
令人遗憾的是,生态学观点将风景园林引导至无懈可击的设计流程和线性的分析结论,其结果无疑是必然的和单一的。然而,风景园林并不是静止的目标状态的呈现,而是一种演进过程和作用关系的阐释,且因服务对象和目标地区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和地域特征,因此设计的结果理应是多解的和综合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景园林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紧密结合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强有力支持使生态规划方法在方法论和操作技术层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对景观管理及生态系统水平作用关系的忽视,风景园林的生态规划也因此迈入了后麦克哈格时代。从单一结论到多方求解相比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中流露的激进的“唯自然论”“唯技术论”,以及对生态系统垂直过程的压倒性关注,卡尔•斯坦尼兹提出的多解生态规划方法致力于强调将公众的感性认识和设计师的主动性融入规划过程中。与前者认为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个基于生物生态学的适应性原理而被动追求最佳方案的理念不同,斯坦尼兹认为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决策导向和“自上而下”的影响和作用过程。因此,其更加关注规划过程的目标和即将解决的问题,并强调以此为导向,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案[7]。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斯坦尼兹于1990年提出了系统模式与规划框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作用模式的3次反复,最终得出多方面的解决方案(图5);且方案随着设计尺度、模型的复杂程度、公众的理解力和决策的组织方式而变化。斯坦尼兹认为风景园林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我们如何从目前(T0)到达未来(Tn)[8]”,而基于此问题产生的基本设计策略分为2种:一种策略表现为从设计的未来回溯到现状以找寻实现设计的最佳途径;而另一种策略则基于景观的现状,推导出未来的假设,并从多解的决策结果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图6)。方案的运用与项目的尺度、信息需求、决策模型、设计者、参与者和决策者的经验、文化学识、评判设计的价值观,以及赋予设计目标和价值的相对重要性等因素息息相关。斯坦尼兹提出的一系列关联模式将生态规划由单一目标、线性结论的思维方式引向了多解的途径,使其由单一的生态因子决定模式转向了多方面利益与因素综合的决策过程,从而使人类的规划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被动的牵制转变为主动的环境及城市问题解决及方法的决策。从线性过程到综合分析1980年,弗兰德里克•斯坦纳提出了包含11个步骤的生态规划框架,进一步探讨了生态规划的核心思想,即人类生态学、公众参与性和设计的重要性。与麦克哈格侧重于调查、分析与评价的线性模式不同,斯坦纳认为生态规划是运用生物、生态学原理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和约束的过程[9],其生态规划方法更加注重问题与机遇的确认、规划目标的确立、生物物理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概念的发展与方案的比较遴选、规划方案的确定、公众参与教育、详细设计的必要性,以及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图7)[10],并将反馈、影响与调整的机制引入到了生态规划的逻辑流程中,使原本单一的线性过程上升到综合分析与交互作用的层面,并呈现为一种循环的、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可不断重复的、不断获得信息反馈的非线性状态。与卡尔•斯坦尼兹的理论相似,斯坦纳也认为明确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而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始终是调节人、文化、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此过程也为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问题与机遇以矛盾体的形式出现,必将导致特定的规划议题,并为规划指引明确的方向,从而确立规划的目标,以清晰描绘景观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所有受到规划目标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均应该参与到目标的确立中来,目标的确立也应以对生物物理过程的理解为前提。由斯坦纳组织起来的综合生态规划法摆脱了麦克哈格“生态决定论”的束缚,将设计引向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全面综合,本着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参与充分负责的宗旨,为风景园林师提供了可参考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并以景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为科学基础和导向,将风景园林学上升到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从生态学途径到景观生态学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景观生态学的崛起极大地拓展了生态规划研究的领域,其理论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景观演化过程的控制和影响。作为对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的有效补充和发展,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更加关注物质流、物种流、干扰等水平能量流动、景观的功能性、健康性与安全性,而这种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生态关系的深入认识也为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拓展与流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11]。20世纪90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学家鲁兹卡和米克鲁斯在研究区域规划、开发及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LANDEP)(图8)[12]。其核心内容是区域景观生态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的采集及解译与景观利用最优化,前者是对样地的生物及非生物条件、景观结构、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后者则将各空间单元与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需求进行比较,就其适宜程度展开评定,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提出最优的土地利用建议。因此,这种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的宗旨是针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既定区域的生态能力来支持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设计,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囊括了景观生态特征的综合分析、景观构成要素的系统调查、景观样地的生态评价和优化的土地利用建议等方面[13]。与传统的生态规划方法相似,LANDEP的系统研究也同样立足于适宜性评价,同时又兼具系统分析、模拟与空间格局优化的研究途径,因此这种兼容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生态规划方法更具有综合性,更关注土地的生态性质与利用功能之间的契合度,更重视人为活动对区域生态稳定性的影响,也更强调面对负向干预的规避与减缓措施。与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理论相似,两者均关注景观描述的多重属性,强调对景观的优化利用和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与土地生态条件的协调与适应,从而确保景观格局的稳定发展。但是,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法压倒性地强调了样地生态条件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人文条件的影响,过分地关注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垂直作用与能量流动过程,却忽视了水平作用和物质之间的交换与影响。相较之下,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则探讨了从宏观的意识形态到微观的样地特征等诸多影响因素,同时关注生态系统中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作用过程,强调对景观演进过程的积极干预、景观格局的优化利用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并适合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生态规划方法的有效延续和补充(表1)。
讨论
具体表现为。1)地域性限制,如生态规划的主要影响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广人稀、自然环境破坏较少的国家和地区,这类地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风景园林规划的核心;而在欧洲和中国等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地少人多的国家和地区则应用不广泛,满足公众的需求是规划的重点。2)环境限制,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生态规划方法在自然生境敏感的地区应用的效果显著,而在自然景观退化或景观异质性低的地区则运用效果较差;此外,依赖GIS技术收集基础资料,很难了解地质、地下水等环境情况。3)尺度性的影响,生态规划的核心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尊重,以及对土地固有属性对人类活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的认识,适用于大尺度的、宏观的景观规划项目,对中观和微观尺度的设计方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也应注重生态规划中生态因子对中、微观设计的影响、指导和启示作用。4)可操作性低,生态规划通过地质学、土壤学、植物学等相关学科来收集数据,以认识和理解场地的演进过程,并反映各结构和属性之间的生态关系;然而规划前期的生态调查与数据收集工作艰巨而困难,当自然环境变迁剧烈或生态环境基础资料缺失的情况下,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规划方法难以应用;因此,强调生态规划作用的目的之一即为强化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工作。5)艺术性的缺失,生态规划方法超越了简单的方法论问题,演变为调查研究后对样地提出的一种因果关系或概率的理解与阐述,最终得到的是一种样地生物及非生物模型及关系的描述;科学理论的渗透使艺术的华彩黯然失色,但是风景园林的本质是艺术,其关注的焦点始终是自然、文化与生命体的作用关系,完全地以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知识为基础很可能导致风景园林艺术生命力的彻底丧失。此外,不同的尺度和环境条件往往决定了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还是“自然持续演替为先”,针对自然环境敏感地区、乡村、城郊、城市中心区等不同地域,其规划设计策略、原则和态度也不同,均不能单纯而片面地倚重生态或艺术性原则。因此,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多学科综合的学科,理应加强与地理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渗透与协作,并在尊重自然演替规律和科学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以协调人、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作者:于冰沁 田舒 车生泉
1 应急响应决策
1.1 应急响应决策
应急行动方案制定决策问题是指应急决策者基于当前态势,根据应急领域知识,为完成识别的应急任务目标集合所制定的落实到各具体职能部门和执行单位的操作层面的行动方案,描述了各具体任务的执行单位、执行时间和资源。
1.2 应急响应决策特征
应急决策的决策主体:由来自和代表不同单位的,具有应急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应急指挥团队。
决策主体特征:
人员动态组成,随着突发事件发展,团队成员动态变化;
团队成员来自与不同单位,具有应急决策知识和经验;
以景观设计方案的多媒体表现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以多媒体演示技术相关文献为依据,结合相关理论,对多媒体表现技术进行分析,以矢量格式(如Auto CAD)的设计文件为数据基础,通过数据的预处理、三维建模、纹理映射等技术的应用,进行动画表达,论述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景观方案的数字可视化实现方法。
1.多媒体演示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演示技术是综合集成二维动画、三维动画、非线性编辑等多种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有机整合,使演示效果不仅图、文、声并茂,并且运用动画演示技术,令演示更加生动活泼的一项综合性技术。
2.多媒体演示技术的优势
景观设计方案的多媒体演示是数字动画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传统的景观方案展示大多靠图纸表现,难以全方位的体现出设计者的构思和意图。计算机辅助软件引入到景观设计中后,设计方案的体现不仅有了三维效果,并具有了时间的概念。多媒体演示技术能将静态图像以及运动中的三维图像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下加以实现,模拟现实场景与设想,不仅能够直接提高方案表现的品质,同时在充分表达设计理念上也一定程度地改变着设计师的设计手法,即间接地提高了设计本身的品质,能够大大提高建设单位对于景观方案的理解程度。通过多媒体演示,使景观方案竣工后的效果在项目建设初期,就能清晰、完整、真实地展现给建设单位,从而有充分的理由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建设计划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在决策与设计阶段可以根据景观设计方案的多媒体演示来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多媒体演示技术是与景观设计的过程紧密结合,从任务书阶段、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施工图制作阶段等,设计者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并能够实时进行三维效果预视。其中包括各种设计必要的设计图、工程图、效果图等等,甚至是三维动画漫游的效果。景观设计最终形成的方案应该全面而丰富,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文字说明和模拟动画图像,特色的背景音乐、精彩的解说,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达到视听一体的效果,这样带给受众的是深刻的设计艺术氛围和身临其境的艺术场景感受。[1]建设单位通过观察、感受模拟空间的方案演示,与实景环境结合,与方案设计形成同步,便于设计师对景观方案进一步的设计和修改创作。设计过程结束时设计图纸也就相应地输出,在景观设计的表现中,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能将设计方案在现实环境中精确定位,考察加入设计方案后对现实环境的影响,论证方案合理性,提出修改意见等。
3.多媒体演示制作流程
3.1 确定表达方式及任务分解
摘要:数字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结构不同,其数据存储、管理、集成和分析也存在差异。在本文中,笔者分析并探讨了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城市规划模型,希望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的数字化发展。
关键词:数字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加先进、更加高效、更加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数字城市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数字城市不仅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充分利用,更加能够在整体上实现城市土地规划的科学合理,构建起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为了促进城市规划的数字化发展,笔者在本文中分析并探讨了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城市规划模型。
二、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城市规划模型
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城市规划模型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现代测量技术、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内部工程规划、城市整体发展布局分布情况、场地设计等等诸多因素,不仅需要各种高度专业的知识,更加需要能够在明确城市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城市规划的成功建模。在下文中,笔者以城市综合规划模型和城市工程专项规划模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以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一)城市综合规划模型分析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电力企业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对电力企业应急演练策划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大规模的应急演练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实践证明,系统化、信息化的演练策划有助于提高应急演练效果,降低演练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式也日趋严峻,国家对企业应急救援工作更加重视。开展应急演练,是各类事故及灾害的应急准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评估应急准备状态、检验应急人员实际操作水平、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中的缺陷和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于2009年颁布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作为指导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但是,纵观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应急演练工作,还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演练模式的创新,促进应急演练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地开展。
一、电力企业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电力企业开展应急演练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演练内容简单,信息化程度不高;
第二,对于规模较大的联合演练,缺乏系统策划,演练设计方案不完善,演练方案文件编写不规范,结果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演练效果和目的;
第三,目前电力企业开展的大型演练基本采用的是预拍模式,重演轻练,达不到演练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摘要:文秘专业就业竞争的激烈性引起其就业方向发生变化,公关行业是可能的方向。变革文秘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公关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公关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文秘专业;高职学生;公关能力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以及国际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由于专业性相对不突出,高职文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相对不理想,文秘专业的毕业生甚至被戏称为“草根白领”,工资待遇不理想,工作流动性大。2013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麦可思机构的跟踪调查综合整理发现,在毕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60%左右的文秘专业毕业生已经不在当初毕业时所填写交给学校的就业协议书上的单位工作了,有20%的学生表示正在寻找新工作单位,还有15%的学生有换工作的打算。而在此背景下,公关行业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公共关系业2011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共关系业2011年营业额达260亿元。2013年2月22日至3月29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对中国大陆境内主要公共关系公司进行了为期36天的行业调查。调查显示中国公共关系市场2012年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据估算,整个市场的年营业规模约为303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6.5%。《中国公共关系业2008年度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公关业年平均工资水平就已达到7920元。那么,文秘专业的学生如何才能顺应这个大好形式呢?虽然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并不是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文秘工作的本身却具有公共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公关员职业定义为:“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的人员”。一般公关专员的职位要求为大专或以上学历,良好的书写和对话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工作积极主动,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及责任感,能承受紧迫的工作安排和压力。这些能力也是一个合格的秘书人员所应具备的。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加强毕业生的公关行业竞争力与文秘专业整体培养方案并不矛盾。
一、结合文秘专业基础课程的公关能力培养
(一)情景模拟的公关写作能力培养
《秘书写作》是名高校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开设教学时数为96课时,分为两个学期,前期课程为《写作基础》。当前写作教学也较多地采取模块形式,基本分为公务文书模块、事务文书模块、经济文书模块等。《秘书写作》在不改变现有模块的基础上,可结合秘书实际工作中公关能力的需求,对模块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合理化选择。高职院校文秘学生的基本就业方向是中小型企业,因此公务文书中的请示、批复等在工作中使用的几率并不高,而事务文书中的总结、计划却是秘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还有像讲话稿、述职报告等经常应用的内容却不是原有的教学重点。因此可在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调整各模块的教学时间,同时采用拟真式教学法,有目的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通过实际公司背景的设置完成对应的写作任务。课程在教学之初可以先设立几家公司:由学生设立,教师最终确定;注意公司的规模和经营内容的区别;数量控制在四家之内。此后的写作任务结合公司开展。拟真式拓展教学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模仿训练的公关礼仪能力培养
秘书工作的岗位特征决定其礼仪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秘书礼仪》或《秘书口才》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行为的训练,可用模仿法。模仿是学习的主要方法,特别对于可视的行为语言的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培训目标,收集相关素材,精心设计示范动作,让学生在模仿中获得种种“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并体现在自己的行为语言上。也可通过视频欣赏,如影视剧中秘书工作画面选放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职业秘书的风度、气质和行为语言,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在以后实际工作中可以有所依傍。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模仿举止高雅、大方的人,学习他们表情、身姿、手势的运用,提高个人行为语言修养。
摘 要:本文旨在总结群众文化中大型综艺晚会实践成果,论述在大型综艺晚会执行过程中,导演作为晚会文艺创作的“首脑”及团队协作的核心中枢,如何增强现场把控能力。本文从大型综艺晚会导演的作用与职责引出论点,以晚会实际执行流程为主线,结出大型综艺晚会导演把控现场的五大要点:主题与艺术节奏、充分调动舞台艺术手段、激发团队共同协作、联排彩排明晰分工、灵活应变处理突发。本文采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案例作为论据翔实的论证分论点,为艺术同行提供经验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综艺晚会;导演艺术;现场把控力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225-02
大型综艺晚会一般是指投资与场面较大、节目形式多样、参演人员众多,社会影响广泛的文艺演出,包括联欢性晚会、纪念性晚会、庆祝性晚会、表彰性晚会、推广性晚会、展示性晚会、汇报性晚会、比赛性晚会等。作为晚会的策划、组织与指挥者,导演在大型综艺晚会执行中扮演着至为重要的角色。
一、大型综艺晚会导演的作用与职责
大型综艺晚会导演所从事的工作,是动用诸多视听表现手段,把那些思想深邃的、构思精美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新鲜活泼的、形式多种多样的节目,经过设计、加工、创造性地转化为舞台表现艺术,供观众欣赏、娱乐和审美。
导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制定演出方案并指挥实施方案。应对晚会的主题定位、整体风格、主要内容、舞美包装总体构思,进行具体的艺术创意和风格的把握,并在具体实施中体现出来。要达到这些要求,导演必须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否则难以胜任。它要求一个文艺晚会导演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实施执行能力。
从晚会的策划、撰写、筹备,到现场执行整个链条环节中,我们认为,晚会的现场执行是所有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现和最关键环节,而现场把控力的强弱则是衡量一个综艺晚会导演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笔者根据多年大型综艺晚会现场执行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导演把控现场的五点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