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物知识点总结

大物知识点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节点掌握思考

节点是各个章节知识点有效衔接的关键部分,对于知识点的相互衔接起着引导或者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知识点的节点,可以掌握整个知识的脉络结构,强化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单元教学为契机,抓住知识点中的关键内容,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点中的节点,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与记忆的效率,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借助知识结构图,指导学生明确知识的实际联系与结构关系,促使学生抓住单元知识的节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课程,缺乏物理基础知识的积累,进而初中物理教学注重基础性.虽然初中物理注重基础教学,其实际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并且带有显著的应用性,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机械化的讲授,以完成实际的教学任务,则学生很难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最终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也无法真正实现,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严重的阻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以物理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单元知识的节点,并进行有效的记忆,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声现象”时,教师可以尝试将单元内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并汇总成结构鲜明的知识结构图.通过知识的总结与教师的指导教学,学生就能够明确地抓住声音定义、声音特征以及特殊声音等知识的节点,并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继续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速,或者是声音的响度、声色、音质等知识节点,进而有效地对单元内的前后知识进行记忆,并凭借记忆框架把握好章节知识的实际排布,以深入理解物理单元的知识内容.

二、借助知识应用的推理过程,以难点映射出知识的节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外,知识应用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在单元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借助随堂的习题来对学生知识的应用进行有效指导.这一过程中,习题分析思路以及解题方法的有效掌握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点,而这些应用技能的掌握需要借助习题与知识点的密切结合.在章节知识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习题思路推导等方式,为学生查找出解题的难点与关键点,进而以难点和关键点来映射出知识应用的有效节点,指导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保障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有效应用.例如,在讲“简单机械”时,教师可以引入杠杆的表示、滑轮的设计、力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大小的计算等习题,让学生逐步明确知识运用的主要方法,并以解题的思路与难点来指导学生对杠杆三要素、杠杆平衡条件、定滑轮动滑轮的判断、滑轮阻力以及力的方向等关键的知识点,再借助知识结构图的有效总结来明确这些知识点作为简单机械知识运用时关键节点地位,促使初中物理知识的高效运用,并提升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三、借助物理实验的开展过程,以实验的注意点和易错点展现实践知识的节点

除了物理习题的有效解答外,初中物理教学中单元内的物理实验同样是物理知识综合运用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单元实验教学过程中同样会指导学生注意实验的重要步骤,并结合课程的实际知识以及实验的安全知识来进行实验,力求达到理想化的实验效果.整个单元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实验的重点步骤、实验成败的关键点以及实验的特殊注意点都是整个物理单元知识的节点,对于知识的系统化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以课标与教材目录作为大范围知识的节点,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

全文阅读

结合大学物理课程探讨小结课课型

【摘 要】分析了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开设小结课的必要性,结合实际的授课内容,从三个层面探讨了具体小结课要“结”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小结课的优势和作用,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学物理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物理;小结课

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开设物理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物理基础,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1]

目前大学物理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其中理论课常见的课型是以理论讲授课和习题课为主。通过讲授课程,可以保证教学计划顺利进行,完成基本教学进度;通过习题课,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并且可以进一步拓展应用,同时达到为学生答疑解惑的目的。除了传统的课型以外,我们认为,根据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在每一大部分内容结束之后,应该结合授课内容开设一次小结课,针对所学部分进行总结和梳理。

1 小结课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课型模式下增添小结课的意义在于:首先,大学物理课程总共可以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几大部分,在每部分内容结束之后,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体现整体知识体系的层次和结构,通过归纳和总结,可以理出一条主线,突出重点。其次,小结课开设在不同部分之间,在总结已学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引出与下部分内容的关系,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通过小结课的整理和归纳,会整体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印象,对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都有全新和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

所以,小结课是大学物理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小结课只是单一的罗列知识点,只是对之前所学内容的重复,反倒弱化了小结课的重要性。所以对如何更高效的上好小结课、如何充分发挥小结课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小结课要“结”的内容

全文阅读

浅谈提高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摘 要:高中生物总复习是高中生物学习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生物知识和必要的解答题能力是每个高中生物教师的责任。本文对提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有效性

高中生物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高中学习最重要的一环,学生马上就要面对人生最重要的考试――高考,做好高中的总复习,能够帮助学生把高中阶段的所学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每位高中老师关心的重点问题。

一、高中生物总复习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各科特别是生物而言,总复习尤为重要,因为高中的生物学习其实并不十分复杂,经过学习,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还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不少缺乏经验的教师认为,高中生物总复习只是帮助学生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只是一个回顾原有知识的过程。其实不然,高中生物总复习,是让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通过整个高中生物总复习,帮助学生回顾原有知识的过程,巩固和加强系统性和归类性,提高学生实际的生物能力;在解决原有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探究新的生物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

二、提高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高中生物总复习对提高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又应该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个人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1.要做到局部复习到整体复习

全文阅读

高中化学知识点如何系统化

摘 要: 在所有的高中课程中,除了语数外三大科有难度外,还有一些理科也存在很大难度。高中化学中就有很多的知识点艰涩难懂。但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对理科生来说,因此学好化学很有必要。同时化学也是一门相对抽象的科目,而且与数学这门学科之间也有密切联系,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比较零碎,物质的种类多样化,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各不相同。所以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考前复习过程中学生都难以做到对所有的知识点面面俱到,总是会出现知识点的遗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

关键词: 高中化学知识点 分类 系统化

高中化学学是离不开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因此知识点非常繁多,如果不能对这些各个方向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梳理,而是依照课本的顺序进行知识点的单个讲解,学生就很容易遗漏一些知识点,也就无法实现对知识的连贯学习。长久下去就难以跟上课堂的节奏,慢慢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了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对知识点做科学合理的归纳总结,将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化成一个整体,慢慢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把握,从而加深他们对各个小的知识点的印象,不至于在考试的时候因为对某个知识点没有印象而手足无措。教师要在每节课后做一个小小的课后总结,每个单元结束再做单元总结,必修一结束也要做一个整体总结。这样及时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将所有的知识点纳入一个知识体系中,把彼此之间的关系理清,就不会出现知识点混乱的状况,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进行知识点总结的过程中,先要大体上进行分类。分类总结更容易条理化,思路也会清晰。化学就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学科,所以对不同物质的研究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对不同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一定的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要对物质的分类做一个大体的论述,然后分解开来引导学生进行详细学习。例如物质总的来说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两大类,而纯净物又分为化合物和单质两类。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单质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画一个知识体系图,先对物质的分类有个整体解读,然后对具体的物质进行分析。研究任何一种物质都是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方面入手的,一般的物理性质只需通过观察就可以得到,而化学性质就需要化学实验才能得到。铁粉是黑色的,而固体的铁则是呈现银白色。铜单质是紫红色的。氯水是黄绿色的,F■则是淡黄色的。这些物质有的是固体,有的是液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观察然后从颜色、气味、存在形式等各个方面做总结,而不是单一地讲解传授知识点。而对有些物质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把握。以乙烯为例,首先总结它的物理性质,它在常温条件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轻于空气,很难溶于水。它的化学性质是具有氧化性,能使高锰酸钾容易褪色,也具有很强的可燃性。它可以进行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它经常被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也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和催熟剂。以有机物蛋白质为例,它是一种化合物,而且分子质量较大。它还可以与许多的化学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点燃还会散发出烧焦羽毛的气味,也可以进行水解形成氨基酸。通过对一种物质从不同方面进行总结、把握,就能把相关的知识点用一条线索串联起来,不至于零散难以记忆。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论,这些都是最基础且要求学生掌握的。对这些基本的概念性知识的把握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能理解最基本的理论,那么对其他知识点的学习都是徒劳无功的,也无法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和熟练掌握。例如分子的概念,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某些概念的讲解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起来记忆。例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而化学平衡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程度不变的状态。如果不能理解化学反应速率这个概念就无法理解化学平衡状态。所以总结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也会遇到一些理解起来很有难度的概念,例如阿伏伽德罗定律这种理论性的概念。在同温同压下,同一体积的分子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总结为“三同”定“一同”。这样不仅可以将知识简化还能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是单纯地对每个概念死记硬背,无法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在遇到相关的题目的时候就无法运用自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记得滚瓜烂熟却不会做题的原因。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对知识点的分类、归纳和总结。因为不管是对于一哪门学科来说,所有的知识点看起来好像无关,但其实彼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些知识点就像是链条一样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一个环节无法理解,就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性,对学生循循善诱。与学生一起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建立起知识体系,将一个个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理解记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云.谈高中化学教学难点.学习报,2013.09.07.

全文阅读

对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探究

高中物理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大多数学生认为高中物理学起来比较困难,做题感到无从下手。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还要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教师的角色是单一的。而目前,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应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物理教师应该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又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呢?

1 掌握好高中物理教育规律

高中生不是第一次接触物理了,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物理概念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也基本掌握了一些物理规律和概念,但是初中物理不同于高中物理,大多数的物理定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而且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掌握好高中物理教育规律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首先自身要弄清楚物理的规律。高中的物理教学内容相比以前来说增加了很多,这就要求教师熟练并且准确掌握物理教育规律。

教师要认真探究和摸索,平时多和学生交流谈心,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各自不同的学习以及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系统地讲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此外,物理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这也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生活化并且实际化,要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不仅仅是让学生在科研理论中使用物理知识技能,而且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中和工作中也有所用。

2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汲取知识、去发现知识,并学会用自己获取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热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到,学生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者,教师扮演的角色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还是学生的引导者与合作者,更是一个引路者和导航者。

高中物理课堂不应是死板的,教师不应只是让学生听课、记笔记和写作业如此机械式的结合。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逐渐理解物理规律,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并把其内在联系找出来,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让学生学会用探究性的思维来研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融会贯通。

全文阅读

谈如何培养物理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通俗的说法,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问题的精神活动;思维过程是指运用概念进行概括、判断与推理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科学的抽象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科学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培养物理思想能力的目标和途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从物理事实出发,进行抽象概括。

从物理事实出发,建立概念,这是一个抽象概括过程,物理学上的所有概念几乎都是这样形成的。例如,力的概念就是大量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事实的分析基础上形成的。马拉车,车由静止开始运动;磁铁吸引铁钉,铁钉由静止开始运动;手压弹簧,弹簧被压缩;大球碰小球,小球开始运动……其中所谓“拉”、“吸”、“压”、“碰”都是物体间的作用方式,这些被作用的物体包括车、铁钉、弹簧和小球,或者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者发生形变。可见,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作用的结果使被作用的物体发生运动状态改变(即产生加速度)或发生形变。力的概念就是这样从大量物理事实基础上,抽象概括而建立的。

物理模型也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建立的。例如,质点是一个具有质量的几何点,由于很多力学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影响可以不计,为了突出物体的质量这个主要因素,经过物理抽象而建立了质点模型。质点模型对力学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在质点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牛顿学的体系。建立物理模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的需要和可能,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将研究对象理想化,这是建立模型的原则之一。其次,在模型的基础上,能够建立该领域中的知识体系,如果一个模型不能提供一个知识体系,这个模型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是建立模型号的原则之二。

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是一种物理的思维,或者说是一种物理的思维模式,也是一种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物理学的各部分知识体系几乎都是建立在一些模型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该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模型的意义及其建立的过程,这是培养物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从己知推导出未知,获取新知。

由已知推导出未知,由实验事实经过推理总结出规律,是培养物理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推导或总结过程中,要注意物理依据的可靠性,推更换严密性,才能使推导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这种由已知推导未知,由实验事实总结规律的素材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例如,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材料。第一步就是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即:向心力公式F=mω2r和开普勒定律r3=kT2,以及牛顿第三定律F=F, 推导出太阳与行之间的引力规律为F=Gm1m2/r2。第二步可以假设地球与月球之间引力和地球与地面上物体之间引力本上是一样的力,且符合平方反比规律。利用这个假设可算出月球的向心加速度a=(R2/r2)g=0.27厘米/秒2,同时从运动学角度也能直接算出月球的向心加速度a=rω2=0.27厘米/秒,这就证明了太阳与行星之间,地球与月球之间,地球与物理学体之间的引力是遵从同一个规律的,最后将平方反比定律推论到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引力。

总之,处理好知识之间的新与旧的关系,从“旧”引出“新”,利用“新”来巩固和深化“旧”,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因此,从已知推导出未知而获得新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全文阅读

初中物理总复习略说

摘要: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复习时注重引领、反馈、矫正及知识网络性等。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物理 总复习 主动探究 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54-01

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技能、知识,总结学习规律,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初中物理知识技能的统筹概括过程。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为了使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来处理问题,提高初三学生总复习的整体效果,实现学习达标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教学体会。

1 运用教改模式,科学制定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物理总复习前,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总复习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中考说明为标准,以课本、指导丛书为具体内容,明确教材知识点的分布,全面进行系统复习。计划制定时一定要针对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保重点知识的重复率和基础知识的覆盖率,不同层次学生的共性要求要全面兼顾,突出分解难点、把握重点、质疑疑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教师对总复习目标制定和课堂设计,是中考关键的一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紧扣大纲与课本,切忌降低或拔高目标。

2 循序渐进,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复习前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合理布置自学复习预习提纲,要求学生提前看书,总结思路,回忆表象、归纳、概括回答问题。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联想,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记时深时浅时易时难,起伏过大的教学方式。

全文阅读

浅议高中化学章节知识,总结法

学习化学要考虑到化学学科的特点,认知过程的规律以及每个学生的差异去确定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学科。而自然界物质的种类十分纷繁芸杂,物质的变化现象形色万千,物质的应用又非常广泛,因此化学知识的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如果抓不住其规律就会感觉到多而杂,乱而无序。

怎样才能克服学习化学时普遍感到的多、乱、杂、理解不透、记忆不深刻和应用不好的现象呢?

在近些年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章节知识总结”法,并把这一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对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起了促进作用。

所谓“章节知识总结”法,就是每学完一章知识后,进行一次全章的知识小结。即把学过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知识的体系,相互间的联系,内在规律,用最简单的语言或文字表述出来,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成网。

总结知识的过程,可认为是整理和消化知识的过程,通过总结知识也可以检验自己学习这一章知识的效果如何,及时得到反馈,并得以矫正。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高一年级(我称此阶段为培养阶段)

在培养阶段,每章讲完后,主要是教师带着学生做总结,特别是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教给学生总结方法,一般向学生介绍三种方法。

全文阅读

浅谈高中生物的复习教学

摘要:高中生物进入复习阶段,教学也进入了一个较难的阶段,既要考虑全面复习已经学习的知识,查漏补缺,又要在基础层面上做提升,所以教学既要做到把握全局,又要掌握重点。本文我们将先分析高中生物整个知识体系的特征,再据此设计出全面的复习教学计划,最后针对个别重点部分提出提升教学的方案。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教学;教学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73-02

关于高中生物复习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平时的教学,先把整个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特征参透,再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方法。在本文中,笔者提出其特征包括人文性、逻辑性和实践性三方面,教学方法主要从大方面着眼,提出相关教学方法的提纲。

1.高中生物的知识特点

要进行全面的复习,了解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特点是第一步,要把握整体就要从整体进行归纳,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把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文性。我们常常把生物称为理科中的文科,一方面,因为生物理论知识多以文字描述,它的数理性不如化学、物理强;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学中,生物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最为紧密,它所包含的知识是我们在生活中甚至在自身也能有所体会,所以生物知识在某些方面正如社会科学学科一样带有主观体会性。以上两方面的特征就组成了我们所说的人文性,所以在复习中可以参考文科学科的复习方法,灵活地复习。

1.2 逻辑性。前文中我们谈到了生物学科的人文性,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它的科学逻辑性仍占主要地位。它所包含的知识点环环相扣,正如自然界中独立的生物个体看似毫无联系实际通过一个生物链构成整个生物体系,生物学科看似独立分散的知识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

全文阅读

2009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紧张忙碌的高一上学期结束了。回首半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这是第二次带高一,虽说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且也有了一点教学经验,但是有些知识总感觉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不是很顺手,有些内容在讲解时感觉不是很好。如何教学高一物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回顾一下这学期的教学,我把我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在教学方法上,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学生物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三、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