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三期中总结

大三期中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市税收超GDP增长的研究

摘要: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现象,税收增长率远超生产总值增长率,且税收收入弹性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本文在产业结构视角下,以上海市为例,用VAR模型研究三大产业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发现GDP增长是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且三大产业中对税收收入影响程度最大的为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影响程度不大。这对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新的税制改革具有比较重要的解释意义。

关键词:税收收入;生产总值;VAR模型

一、上海市税收超GDP增长现象的概述

1994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此后伴随着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税收收入也保持着高速增长,税收收入弹性从1995年的0.87到达2011年的1.45,17年的弹性均值高达1.25,出现了税收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现象。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每年纳税数额巨大,从1994年到2011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且税收收入增长率大于生产总值增长率,税收收入弹性基本大于1,呈现上升趋势。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国内学者多将其归纳为制度、经济、政治等因素。本文将从产业结构视角下,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二、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我国税收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现象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兴趣,并从各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陈东等(2013)从税收征管角度,建立随机生产前沿模型,认为税收超长增长的根源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且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安体富(2002)从经济、政策、管理和税款虚收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税收的超长增长和减税问题。乌兰(2010)认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税收的增长,从分税种角度看,工商业增加值,企业效益等因素也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谷寒梅(2008)对税收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协调税收增长和GDP增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罗春华等(2010)用两种方法测算了税收征管因素对税收超GDP增长的贡献率,认为符合实际的税收征管对税收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应该居于4.1%和4.4%之间。古丽娜尔 (2010)认为税收超GDP增长的原因有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税收结构优化及税收征管水平提高。陈修玲(2010)运用因素分析法对税收增长的经济因素和宏观税负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速度是合理的,但长期下去是有害的。

本文研究上海市税收超GDP增长现象,不同于国内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将在产业结构视角下进行研究。

全文阅读

基于SSM的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变迁分析

【摘要】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福建三次产业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把福建省“九五”、“十五”、“十一五”的产业结构变迁综合联系起来发现:福建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符合产业变迁的一般规律,即产业发展由“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三次产业 产业结构 变迁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分析的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简称SSM)由美国学者丹尼尔·B·克雷默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当时主要应用于区域就业方面的预测,其基本思想是分析地区和全国水平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是由所有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还是由地区专业化发展最迅速的部门决定的;1972年Esteban对该模型进行标准因素分解,20世纪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在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变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先从统计学角度对福建三次产业进行简单回顾和分析,初步了解福建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然后用SSM分析法把福建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全国经济为参考系,将福建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并据此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SSM法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数据的特点,从而让我们更深入了解福建的产业发展状况。

二、模型的构建

该模型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都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o(可用总产值或就业人数表示),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同时,依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o和bij,t(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和末期经济总规模,并用Bo和Bt分别表示所在大区或全国的初期和末期的经济总规模,并用Bj,o和Bj,t代表所在大区或全国在初期和末期时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rij=(j=1,2,…,n)(1)

全文阅读

基于SSM模型的天津市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SSM模型的构建及其原理

(一)基本原理

1942年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克里默提出偏离――份额法(shift-share method, SSM),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变动提供了有效方法。该方法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标准区,将所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的经济增长联系起来比较,将一定时期内的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解为三个因素,即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三个因素。本文利用此模型把天津市作为研究区域,把全国作为标准区域加以研究分析。

(二)模型构建

设天津市基期的经济规模为b0,把天津市分为n个产业部门,bij,0,bij,t分别表示区域i(本文中代指天津)的j产业部门在基期和t年后的经济规模(其中j=1,2,3……n)。B0,Bt代表参考区域(本文中代指全国)基期和末期的经济规模,

Bj,0,Bj,t分别表示参考区域(全国)j产业部门在基期和末期的经济规模。在[0,t]时间段区域i内任一部门j的增长量可表述为:

Gij=Nij+Pij+Dij (1)

Nij=bjRj (2)

全文阅读

电力行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十五”时期,电力行业的发展有了长足进展。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能源需求迅猛膨胀的大背景下,电力生产出现了两个超前增长的局面:电力增长的速度不仅明显超前GDP的增长速度,而且超前于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就电力行业投入而言,为了尽快缓解电力“瓶颈”,电力投资建设逐年加速膨胀。“十五”期间,电力投资年均增长21.6%,超前于电力生产与能源投入的增长(见表1)。“十一五”时期,我国应当继续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电力“瓶颈”制约,保障电力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

“十五”时期电力行业结构变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

“十五”规划提出了优化电力生产结构的构想。国家“十五”规划提出,到2005年末期,总发电量要达到1730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5.08%,其中火电发电量要达到13142亿千瓦时;水电发电量要达到3558亿千瓦时,增加115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38%;核电发电量要达到600亿千瓦时,增加43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9.67%;新能源(主要指风力发电)发电量要达到120万千瓦时。但从计划执行来看,电力生产在总量高速扩张中,过度依赖火电贡献。2005年总发电量达到24624亿千瓦时,年均增速13.5%,完成“十五”计划的142%;火电发电量2036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4.03%,完成“十五”计划的154%;水电发电量361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47%,完成“十五”计划的101 %;核电发电量64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8.5%,完成“十五”计划的107%;新能源发电量330万千瓦时,增速42.5%,完成“十五”计划的275%。可见,三大电源中还是火电生产增长最为迅猛,超“十五”计划程度最高。与此相联系,从2005年发电量贡献率来看,2005年火电占82.4%,水电占14.6%,核电占2.61%,新能源仅占0.1%左右。说明电力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火电发电量的增长实现的,火力发电占绝对主角地位,优化电力生产结构目标并没有实现。“十五”电力新增装机结构优化目标没有实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力投资建设过度向火电倾斜。从2005年实际看,火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77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72%,水电、核电与新能源装机容量仅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4%左右,过度向火电投资现象十分明显。

“十一五”至2020年电力行业供需总量展望

需求预测 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很多,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电力利用效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及其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等。未来电力需求主要受以下三大因素影响:

从经济增长拉动来看。在国家提出降低GDP能源消耗20%的条件下,预计“十一五”至2020年电力需求弹性系数与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将逐步下降。预计“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速将由“十五”时期的9.5%降到8.8%,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将由1.32降到1.1;“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速降到8.0%,电力需求弹性系数降到0.75;“十三五”时期,GDP年均增速降到7.5%,电力需求弹性系数降到0.5;预计未来十五年GDP年均增速为8.12%,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8。

从人均用电水平增长来看。我国的人均生活用电量比较小,2005年仅为1866千瓦时。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我国居民人均用电量将逐步提高,预计2010年达到2916千瓦时,2015年达到3790千瓦时,2020年达到4396千瓦时。

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工业将保持快速发展,特别是高耗电行业将快速发展,使得2006―2020年用电增长趋势仍然继续,这决定了我国“十一五”时期电力消费系数也将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电力消费强度将会逐步降低。

全文阅读

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研究

[提要] 本文对劳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从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增长效应分析它们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三十年中,产业结构变迁曾经对内蒙古经济的增长贡献明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增长效应取代了结构变迁效应。而2002-2011年期间,结构变迁效应继续提升,说明近年来的深度市场化改革,可以继续延续结构变迁效应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迁;劳动生产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促进我国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13XJY01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创新驱动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NJZX15)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研究——内蒙古的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7日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代表罗伯特·索罗认为,在技术和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中,技术创新能产生80%的贡献。他提出的索罗增长方程,能够从中看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美国经济学家Stigliz指出,经济增长有四个要素源泉,为资本、劳动、技术与结构。资本的投入、劳动的投入、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的促进作用共同带动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Salter认为,由于在各产业之间,技术创新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不同,因此产业结构的转移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率的增长。Fagerbert采用份额变化分析方法,分析了世界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认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变对生产率增长有影响。Hulton分析了美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物化的技术进步导致了约20%的生产率增长。黄先海、刘毅群分析了物化性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认为设备资本投资仍然是我国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原因,物化性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约为45.31%。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率增长的影响中,产业结构的变迁和技术进步因素更加重要。这里主要分析劳动率增长中的劳动力结构转移效应和技术进步带动的增长率效应。

一、劳动生产率的分解

全文阅读

中国碳强度波动的区域影响研究

摘要:文章运用完全分解模型研究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的碳强度区域影响,从省级区域、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等三个角度对我国碳强度波动的影响进行分解。分解结果显示:“十五”期间碳强度上升,对碳强度下降起较大负作用的是山东、江苏、内蒙古等地区、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组;“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碳强度下降,对碳强度下降起较大正作用的是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江苏等地区、东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组;要促使碳强度下降,需要加大对山东、内蒙古等地、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组的监控力度。

关键词:碳强度;区域影响;完全分解模型;强度效应;结构效应

一、 引言

近年来,碳强度波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碳强度的文章相继在各种学术期刊出现。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碳强度因素分解方法的研究,主要有拉式因素分解法(Greening et la.,1997)、迪氏因素分解法(Ang et la.,1998;Ang et la.,1997;Lee et la.,2006)、完全因素分解模型(Sun,1998);二是利用多种因素分解法对碳强度进行研究,如Wang(2005)、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2006)、宋德勇、卢忠宝(2009)、朱勤、彭希哲、陆志明、吴开亚(2009)等运用因素分解从产业结构、人口、经济等角度分析碳强度变化的影响,王铮、朱永彬(2008)、李国志、李宗植(2010)、仲云云、仲伟周(2012)运用不同的因素分解方法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现有研究对揭示我国碳排放的区域特点和制定区域减排政策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现有区域碳强度分解模型大部分是运用拉式因素分解法和迪氏因素分解法,存在对残差项的忽视而造成的估计误差;②碳排放的核算精度有待提高,现有文献大部分是根据能源消费的三大结构(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进行碳排放量的粗略估算;③现有研究中较少体现省级区域碳排放的时间和空间变动,绝大多数是对整个时间段进行因素分解,忽视了国家相关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对碳强度的影响。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探索:①基于IPCC《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方法,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成9类,运用9类能源的标准量转换系数和碳排放系数对各地区碳排放量进行测算;②运用Sun(1998) 提出的完全分解模型,将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为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来进行剖析;③从省级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三个层面和“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间段进行因素分解,动态定量分析我国各类区域经济发展对碳强度变化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差异化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当前推进经济结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碳强度分解模型及数据处理

本文运用Sun(1998) 提出的完全分解分析方法,将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分为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来进行剖析,强度效应是反映不同区域碳强度变化引起的全国碳强度变化量,而结构效应是反映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比重变化引起的全国碳强度变化量。

设C为碳排放量(万吨碳),C=■Ct,G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Gt,由碳强度定义,碳强度c=■=■=■ctgt,即 (t=1,2,…,30)。其中ct为第t个地区的碳强度,gt为第t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设cn为第n 年的碳强度,c0为基期年份的碳强度,则从基期到n期的能源强度变化为:?驻c=cn-c0。而碳强度的变化是由于区域碳强度效应(cTeffect)和区域结构效应(cSeffect)引起的,因此碳强度完全分解后的强度效应cTeffect=■g0t?驻ct+■■?驻ct?驻gt,结构效应cSeffect=■c0t?驻gt+■■?驻gt?驻ct,?驻c=cTeffect+cSeffect,区域t的变化对碳强度总变化的贡献为:cst=g0t?驻ct+c0t?驻gt+?驻ct?驻gt。

由于统计年鉴上没有各个地区的碳排放量数据,因此在进行碳强度分解之前,需对各个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根据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因此本文利用各个省市历年终端能源消费数据进行碳排放量测算。计算方法基于IPCC《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第t个地区的碳排放量 计算方法为:

全文阅读

产业结构变迁对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将劳动生产率分解为增长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分析它们对生产率的贡献情况。文章以内蒙古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被以技术为核心的增长效应所取代,说明市场化改革导致的资源配置正趋于合理,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低效转为正常的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在逐步减弱,科学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正在增强,而2002-2011年期间,结构变迁效应再次提升,说明深度的市场化改革正在延续。

关键词:产业结构 变迁 劳动生产率

资本的投入、劳动的投入、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的促进作用共同带动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张辉、王晓霞(2009)认为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距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刘伟和张辉(2008)研究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情况,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在1998年前显著,在1998年以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显著。Fagerbert采用份额变化方法,对全世界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化促进生产率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对生产率增长有影响。库兹涅茨研究了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总体增长的影响,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导致的劳动力重新配置对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在10%-30%,并研究了世界多个国家的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关系,认为结构变迁推动劳动要素的再配置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影响显著。张翼、何有良(2010)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要素重置效应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这种变动呈现三个阶段,轻工业和服务业要素重置的效应最为明显。本文针对份额变化方法,分析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研究方法选取

Fagerberg(2000)、Timmer(2000)和Peneder(2003)提出了“转换份额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将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从劳动生产率中提取出来,这种结构方法较为清晰地表述了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刘伟、张辉借鉴该方法,分析了中国近30年来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认为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在早期的时候确实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劳动生产率的分解过程如下:设Lpti是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t表示时期,i表示三次产业部门,Lpti表示产业i在t时期的劳动生产率,Hti是t时期产业i的劳动占总劳动的份额。

(1)

从基准期到观察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就可以表示为:

(2)

全文阅读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14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胆囊管胆道探查术(胆囊管组,26例)、胆管切开胆道探查并胆总管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65例)和胆管切开胆道探查并胆总管T管引流术(T管引流组,57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F=36.789,P

[关键词]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2-0139-03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aparoscopic bile duct explo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both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

LI Minxian1 XING Renwei1 LU Baochun2

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Taizhou 318000,China;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Shaoxing People's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operation safety of laparoscopic bile duct explo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both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 Methods A total of 148 patients with both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 were respectively performed the transcy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with choledochoscope (TCBDE) (TCBDE group, 26 cases), primary duct closure group (65 cases) and T-tube drainage (T-tube group, 57 cases), the operation situati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mong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F=36.789, P

[Key words] Laparoscopic bileduct exploration; Cholecystolithiasis; Choledocholithiasis

全文阅读

高中学校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主持词

高中学校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主持词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2011年5月4日、5日,我校组织了高一、高二年级的期中考试。今天,我们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召开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本次会议共有五项议程:第一项:开会第二项:由刘玉东校长宣布获奖教师名单并颁奖第三项:由刘梦一主任做期中考试分析和总结第四项:刘树利校长讲话第五项:闭会现在我宣布:新集中学2011-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现

高中学校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主持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2011年5月4日、5日,我校组织了高一、高二年级的期中考试。今天,我们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召开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

本次会议共有五项议程:

第一项:开会

第二项:由刘玉东校长宣布获奖教师名单并颁奖

全文阅读

我的期末总结表

随着时间推移,高三第一个学期就快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王羚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的进步大,有几门功课还退步了一些。一想到成绩退步,王羚顿时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该怎么办呢?

王羚说:

每天埋头学习,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学了些什么,有多少进步,别人不知道,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一天是这样,一个月也是这样,眨眼就到期末了。粗粗一想自己好像有很多问题:语文的基础知识需要强化;复习数学时急于求成,总想做大题,结果小题失分;英语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都有问题;化学老是审题不清,基础也不扎实……啊,这么多问题,看来是没救了!

爸爸妈妈说:

高三第一个学期马上要结束了,我们问了孩子几个问题:你觉得这一学期收获了什么?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制定的目标为什么没达到?下学期又有什么计划?我们希望孩子空下来的时候,总结这一学期走过的路,为下学期的学习找到方向。

心理老师建议: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会时常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收获启发感悟。对同学们来说,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发现不足也不气馁,据实总结得失经验才能更好地学习。期末已至,对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作一个客观的评估尤为重要。让我们和王羚一起来填一张“期末总结表”吧。

首先,成绩和不足是总结的中心任务。表中有期末成绩、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三项内容,同学们可以对每一门功课的成绩作出评价,列出进步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