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歉信格式

道歉信格式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化解过度歉疚感

如果朋友没有给我指出来,我不会意识到自己在跟别人谈话时有多喜欢用“对不起”这个词。

有次因为公司加班,我无法确定跟她约在什么时间能够共进晚餐,所以我对她频繁地道歉。当我第N次针对这件事跟她说对不起时,她很疑惑地问我:“你到底有什么好抱歉的?”仔细一想,这又不是我的责任,我既没撒谎也没虐待她,确实没有必要针对这件事反复地对她道歉。自那以后,我会有意识地反省自己有没有道歉过度,但是“对不起”还是难免会从我的嘴里溜出来。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只是意识到存在着问题而不刻意去采取行动的话,效果难免不甚理想。在我周围,有不少人,特别是女性朋友,会被过度的歉疚感所累。在不需要的时候说抱歉,或是针对同一件事反复地说抱歉,这都会给别人留下软弱没主见的不良印象。那么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改掉这一习惯呢?

什么能特别引起我们的歉疚感?

我专程咨询了享誉国际的精神治疗专家贝芙莉・英格尔,她有超过25年的心理治疗师的从业经历,并写下了畅销书《道歉的力量》。在书中,她分析了过度道歉背后的几个动机:如果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对任何问题或麻烦负责,孩子就会认为道歉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形式,从而养成过度道歉的习惯;或者孩子经常看见父母对别人道歉,他们也会进行模仿;曾经有过被伤害的经历,不管是肉体还是精神上的经历,都能导致人们走不出过去的阴影,养成频繁道歉的习惯。

为什么许多人,特别是女性会在不合适的时候道歉,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们潜意识里希望避免可能出现的冲突。英格尔说:“男人善于竞争,产生冲突并化解冲突。可是女人则更倾向于进行合作和交流。”这就是为什么女性会比男性道歉次数更多的原因。根据英格尔的说法,女孩想要营造的是和谐良好的氛围,一切以和平解决为上。而家长们教育男孩子的方法则更为宽松,他们可以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愤怒,甚至是在该道歉的时候也可以不道歉。道歉在他们的世界里,与彬彬有礼是不画等号的。当冲突或意外出现的时候,女性的自责程度也往往要甚于男人。

为什么说太多“对不起”是一件坏事?

说“对不起”就好像说恭维话,表明你是一个关心别人的好人,可真的是这样吗?事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只能说明你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很容易被人支配。英格尔说特别是在职场上,过度道歉会让我们看起来很谦卑,等于在向其他人宣告,你无法与其匹敌。如果你对工作上出现的每个小瑕疵都说抱歉,你的同事们也许会失去对你的尊敬,并把你的这种做法归结为这是你的一个弱点。类似地,在处理私人事务的时候,过度的抱歉就等于向你生活里的每个人传达出你是个缺乏自尊、无关轻重的小角色的信息。英格尔警告说,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招致别人对你人格的肆意侵犯。

怎样做才能只在恰当的时候说抱歉?

全文阅读

“道歉日”彰显教育智慧

在北京十一中,每年都有一个特殊的节日——“道歉日”。“道歉日”缘起一次管理者的道歉,学校因植树影响了部分住校生的晚睡,总务处勇开先河,主动向学生道歉,于是学校顺势将那一天确定为学校的“道歉日”。每一年的这一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都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短信的形式主动向学生道歉。

人孰无过?知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北京十一中的管理者们,敢于正视错误,敢于主动发掘错误,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也体现了管理者极大的教育智慧。“道歉日”道的是一份歉意,表达的却是一份真情,其间蕴藏着教育者对学生深沉的爱,也蕴藏着教育者的自觉反省意识,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学习借鉴。

首先,“道歉日”是“师生平等”教育理念的落实与践行。每一位学生都是个性独立的精神个体,他们拥有自己人格的尊严,与教师具有同等的人格地位。尊重学生的基础就是将学生看成平等的生命体。然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口口声声念叨“尊重学生”,其实在心底深处却潜藏着不平等的“身份观”。教育者常常对学生指手划脚,却对自己的行为无所顾忌;教育者常常对学生的做法吹毛求疵,却常常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不以为然。骨子里的“不平等意识”常常左右着教育者的行为,“道歉”永远属于学生,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却悄然消失。显然,这样的做法不是真正的教育,也注定不能让学生从心底深处产生认同与敬佩。北京十一中学的“道歉日”,所彰显的就是师生平等的教育观,管理者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让教育者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传达给学生民主平等的价值信息。这样的教育活动,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的尊重,感受到学校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而这种平等的价值观也将深深地植根在学生的心中,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道歉日”可以促动教师积极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具有反思力的教师。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全班几十位学生,同时,也是几十颗晶莹剔透的心灵。因而,稍有不慎,一不留神,或许是因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言语,就可能伤害其中的一颗脆弱的心灵。 “道歉日”给予了教师一个弥补自己教育过失的平台,教会教师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错,从而,让教师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呵护学生,保护学生,让自己的学生不受伤害。

再次,“道歉日”可以教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宽容地面对世界。信任成就信任,坦诚催生坦诚。教育工作者主动地“道歉”,本身也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此番道歉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让学生明白“错误并不可怕,改正值得称道”的道理。因会,教师的道歉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处事待物,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错误,妥善地处理自己的错误,从而正确处理自己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用宽容之心看待广阔的世界。

小小“道歉日”,教育大舞台,“道歉日”不仅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正确导向,更是对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引导。笔者认为这一举措值得广大学校推广借鉴。

全文阅读

“道歉日”彰显管理智慧

在北京十一中,每年都有一个特殊的节日——“道歉日”。它缘起于一次管理者的道歉:学校因植树影响了部分住校生的晚睡,总务处勇开先河,主动向学生道歉,于是学校顺势将那一天确定为学校的“道歉日”。每一年的这一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都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短信的形式,主动向学生道歉。

人恒无过,知错而能改之,善莫大焉。北京十一中的管理者们,敢于正视错误,敢于主动发掘错误,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也体现了管理者极大的教育智慧。“道歉日”道的是一份歉意,表达的却是一份真情,其间蕴藏着教育者对学生深沉的爱,也蕴藏着教育者教育的自觉反省意识,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学习借鉴。

首先,“道歉日”是“师生平等”教育理念的落实与践行。每一位学生都是个性独立的精神个体,他们拥有自己人格的尊严,与教师具有同等的人格地位。尊重学生的基础就是将学生看成平等的生命体。然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口口声声念叨“尊重学生”,但是在心底深处却隐藏着潜意识不平等的“身份观”。教育者常常对学生指手划脚,但是,对自己的行为却无所顾忌;教育者常常对学生的做法吹毛求疵,却常常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不以为然。骨子里的“不平等意识”常常左右着教育者的行为,“道歉”永远是学生的义务,却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悄然消失。显然,这样的做法不是真正的教育,也注定不能让学生从心底深处产生认同与敬佩。北京十一中学的“道歉日”,所彰显的就是师生平等的教育观,管理者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让教育者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传达给学生民主平等的价值信息。而样的教育活动,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的尊重,感受到学校民主、平等教育理念,而这种平等的价值观也将深深地根植在学生的心中,对学生的长远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道歉日”可以促动教师积极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具有反思力的教师。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全班几十位学生,同时,也是面对几十颗晶莹剔透的心灵。因而,稍有不慎,一不留神,或许是因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言语,就可能伤害其中的一颗脆弱的心灵。“道歉日”给予了教师一个弥补自己教育过失的平台,教会教师常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错,从而,让教师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呵护学生,保护学生,不让自己的学生再受伤害。

再次,“道歉日”可以教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宽容地面对世界。信任成就信任,坦诚催生坦诚。教育工作者主动地“道歉”,本身也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此番道歉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让学生明白“错误并不可怕,改正值得称道”的道理。因此,教师的道歉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处事待人,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错误,妥善地处理自己的问题,从而正确处理自己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用宽容之心看待广阔的世界。

小小“道歉日”,教育大舞台。“道歉日”不仅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正确导向,更是对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引导,笔者认为值得诸多学校推广借鉴。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

责编/齐鲁青

全文阅读

学会道歉,赢得职场好信誉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曾受到这样的谆谆告诫:犯了错误就要道歉;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但只要表示出了歉意,多数矛盾便可得到化解。而在职场中,道歉也是一门学问,好的道歉能及时化解矛盾、冰释前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所以它是每个职场新人的必修课。

案例点击:

美国新英格兰州的一家公共事业公司NSTAR承认曾经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将近24 000家的用电客户的服务级别改为“默认”级,而选择这一级别的客户须额外付出很多费用。该公司向客户轻描淡写地表示:“如有不便,谨表歉意。”如此道歉你能想到会带来什么效果吗?

消息一经证实,客户和公众想到的是含糊其辞的空话和毫无诚信可言的欺骗,NSTAR的信誉一落千丈。而这种不着边际的道歉只能使它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低下。

不仅是对公司企业,对于个人,恰当正确的道歉也意义重大,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职场人际关系中解怨释嫌,修好关系。

道歉,要大胆表达

许多职场人士,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没能正确地认识到道歉的重要性,大胆地表达歉意,往往带来了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小时候,我们就被父母和老师告诫犯了错误就要道歉。但是,很多人还是难于说出口,或是沉默不语,或是一味掩盖,甚至抵赖不认账。

道歉其实并不难,它是一种承认错误,表示对过失的忏悔以及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与其等别人提出批评、指责、还不如主动认错,道歉,更易于获得谅解和宽恕。凡是坚信自己一贯正确,发生争端总是武断地指责对方大错特错,从不认错、道歉的人,根本交不到朋友,或难以在职场中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甚至,有些职场新人有错就千方百计抵赖,谩骂敢于提醒他注意的人,这不是理智的行为,非但不能化解矛盾,还会失去同事和领导的好感。

全文阅读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

[摘要]道歉语使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语言行为,道歉是一种关德。有学者称我们处在道歉的时代(the Age of Apology)。道歉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语言在使用场合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人们为了到达交际目的,在交际中会不断调整使用不同的道歉语,以符合自己的语言使用特点和社会身份。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133-03

引言

由于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中美社会生活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有较大的区别,本文所研究的道歉语就是其中之一。英国语言学家John Austin在他的《如何以言行事》一书中率先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在他的理论阐述中将道歉语表达为一种语言行为,并且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态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矛盾或是不经意间引起的误会等,这时候需要使用道歉语来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树立谦虚、友好的个人形象。

一、道歉语研究

全文阅读

沟通之术:道歉之道非常道

大多数人都曾受到这样的谆谆告诫:犯了错误就要道歉;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但只要表示出了歉意,多数矛盾便可得到化解。然而,要想做出正确的道歉,尤其是在商业社会,可不像说一句"对不起"那么简单了。

道歉为什么重要

道歉如果得当,对个人名誉和人际关系均有促进作用。但如果方式欠妥,反而会错上加错,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举个例子。在某公司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年资较浅的副总裁对管理团队中一位高级总裁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固执己见,引起这位总裁的强烈不满。这位高级总裁于是当着团队其他人的面对副总裁进行了攻击,对她冷嘲热讽,指责她智商有问题,批评她在公司遇到困难时动摇决心等等。当团队的其他成员向他指出应该为此道歉时,他却不予理睬,说什么:"她不高兴我很遗憾,可我并没有错。她应该学会如何承受压力。"结果,事态更加恶化。

当一个人因冒犯他人而倍感尴尬并担心会失去颜面时,往往会这样避重就轻、闪烁其辞。实际上,道歉并不表示你的软弱,也不等于你就退缩了。相反,道歉是挽救名誉的一剂特效药。

道歉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它可以修补关系。当双方的关系因其中一方的冒犯而产生裂痕时,道歉可以弥合这种裂痕。其次,道歉还可以挽回冒犯者的威信。但凡发生冒犯的事情,总会有人(不光是受害者,还有所有知情人)对冒犯者产生担忧和疑虑,甚至会怀疑他的人品。而有效的道歉会使人们相信冒犯者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无礼行为,它不太可能再发生了。

道歉为什么艰难

然而,公司和个人都经常会错失道歉所能带来的种种好处。NSTAR是美国新英格兰州的一家公共事业公司。它承认曾经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将近24,000家的用电客户的服务级别改为"默认"级,而选择这一级别的客户须额外付出很多费用。该公司向客户轻描淡写地表示:"如有不便,谨表歉意。"

全文阅读

说给职场的4个对不起

没有无矛盾的职场。无论你张扬强势,还是内向害羞,很多时候都逃不掉得说一句“对不起”。说得好,前嫌尽释;说不好,互相添堵。怎样道歉,是职场的一门重头课。

句式1:对不起,我会承担责任

把道歉的重点放在承担责任上,能够将焦点迅速引领到解决阶段。如果你希望通过道歉,不仅能赢得对方在这次争执上的原谅,同时还能塑造一个长久的良好形象,那么主动表态承担责任是最好的选择。

他们这样说“对不起”:2012年初,佛山万科所使用的安信地板被查出甲醛超标后,万科总裁郁亮迅速做出反应,亲临新闻会公开道歉:“此次对客户造成的困扰、不安和麻烦,我代表万科集团道歉。同时我也代表万科集团再次重申,对于因此而给客户造成的问题,我们承担全部责任。”郁亮的这一表态成功化解了公众对万科的质疑。

好用的职场道歉经

A. 反应要迅速,最好在问题出现后的第一时间就表达歉意,这样能够给人真诚的感觉。

B. 选择自然简洁的道歉场所,如果有装饰物,那么也要简单明快些的(比如放些绿植就比浓艳的鲜花要好),减少给对方造成的压迫感。参考郁亮的会现场,其实就是个普通的办公室,者坐在一张简单的折叠椅上接受采访。

C. 道歉时眼神尤其重要,要跟说话频率相结合,间歇性地凝视对方的眼睛,让他感受到你的坦诚。尤其注意的是,当双方对视时千万不要主动将视线移开,那样会让人觉得你言不由衷。

全文阅读

浅议赔礼道歉责任的适用

摘 要: 赔礼道歉兼具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属性,但正本清源,其仍是一项具有法律外壳的道德,是一种必须依靠加害人自身行为完成的身份行为,不可由他人替代,也不能强制执行。若完全不尊重加害者的意思自由,强迫一方向另一方作出赔礼道歉的意思表示,则与社会所尊崇的意思自治原则相悖,社会也因此可能会陷入法律信仰的危机。因此,本文认为,赔礼道歉必须是加害人自愿的,司法实践中需格外慎重地使用。

关键词: 赔礼道歉责任 心理基础 法律依据 适用条件 话语内容

“赔礼道歉是指加害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受害人承认过错,表示歉意”,该种民事责任主要适用于侵害人格权的行为。“赔礼道歉”原本属道德价值范畴,却被我国《民法通则》创造性地上升到了民事责任方式层面,其强制性及其产生的威慑作用,使它不再表现为生活中轻松的“对不起”。

一、赔礼道歉责任的心理基础

赔礼道歉源自以恻隐之心和羞耻之心为基础的人的良心。良心是人们在从事违法的或非正义行为时感到自责或不安的心理感受。行为人因其过错行为经自我反省而产生内疚感和悔恨,由内疚感和悔恨召唤而至的良心在行为上表现为赔礼道歉。孟子认为,人人有良心,良心有“四端”,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良心是人的道德自律的体现,是人内心的道德法庭,在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心应得到尊重和鼓励。

赔礼道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过错方的内心思想活动。当过错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评价,认为自己违背了法律和公认的道德规范,侵犯了无辜受害方的合法利益,对自己形成否定性意见后,内心发生良心不安和自我的良心谴责。为了减轻这种不安或谴责所造成的痛苦和折磨,希望向受害方进行道歉,以请求对方宽恕和原谅,摆脱负疚感,使自己的良心得到安宁,内心恢复平静。第二阶段是过错方向受害方的语言表达阶段。过错方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受害方承认自己行为的过错性,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悔并表示愿意承担责任。由此可见,赔礼道歉是过错方把内心思想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行为,是过错方主观上受良心驱使,为减轻自己良心痛苦而自觉自愿所做的一种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一种思想活动和基于良心的心理活动。

二、赔礼道歉责任在我国的法律依据

“在基本法中规定赔礼道歉的责任形式,是我国的首创”。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国家赔偿法》等均对赔礼道歉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与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全文阅读

职场道歉5原则

职场道歉是一门学问,好的道歉能及时化解矛盾、冰释前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所以它是每个职场新人的必修课。

美国新英格兰州的一家公共事业公司NSTAR承认曾经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将近24 000家的用电客户的服务级别改为“默认”级,而选择这一级别的客户须额外付出很多费用。该公司向客户轻描淡写地表示:“如有不便,谨表歉意。”如此道歉你能想到会带来什么效果吗?

消息一经证实,客户和公众想到的是含糊其词的空话和毫无诚信可言的欺骗,NSTAR的信誉一落千丈。而这种不着边际的道歉只能使它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低下。

不仅是对公司企业,对于个人,恰当正确的道歉也意义重大,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职场人际关系中解怨释嫌、修好关系。

道歉,要大胆表达

许多职场人士,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没能正确地认识到道歉的重要性、大胆地表达歉意,往往带来了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小时候,我们就被父母和老师告诫,犯了错误就要道歉。但是,很多人还是难于说出口,或是沉默不语,或是一味掩盖,甚至抵赖不认账。

道歉其实并不难,它是一种承认错误、表示对过失的忏悔以及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与其等别人提出批评、指责,还不如主动认错、道歉,更易于获得谅解和宽恕。凡是坚信自己一贯正确,发生争端总是武断地指责对方大错特错,从不认错、道歉的人,根本交不到朋友,或难以在职场中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甚至,有些职场新人有错就千方百计抵赖,谩骂敢于提醒他注意的人,这不是理智的行为,非但不能化解矛盾,还会失去同事和领导的好感。

学会用心道歉

全文阅读

中日美道歉文化异同 面子人格面面观文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道歉”习惯自然并不相同,这背后所蕴涵的差异所反映的正是它们所指向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政治诉求。中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迥异的国民性格在“道歉”这一日常人际交往行为中体现无遗。

面子对抗宪法

目前的中国,官员向百姓道歉已经不再鲜见,但一些细节证明官员选择道歉经历着巨大的精神困惑,这种困惑往往并不来自于他们是否认为自己做错了。2004年8月1日晚,银川市市长刘学军因为该市爆发出租车停运风波发表电视讲话向市民道歉,在部分官员如银川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刘福祥认为这应当算作“一次进步”的同时,“在多数银川官员看来,政府的妥协使其颜面尽失”。“颜面尽失”一语道破了“道歉”背后所隐藏的中国人的“爱面子”集体人格。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何况是高民一等的官员,不道歉原是为了要面子。自 1894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出版《中国人的素质》,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人“面子要紧”这个观点以来,“面子”便成为研究中国社会的一把秘钥。按照鲁迅的分析,面子是分阶层的。每一种身价,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不怕“丢脸”,便是“不要脸”。一一即便现在是法治社会了,但让我们的父母官们“不要脸”,这成何体统?其实“体统”也被鲁迅归作“面子”的一种。官员如果低头,不但“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且还会造成“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的乱世。而“面子文化”的另一位研究大家林语堂说过:“在中国,脸面比任何其他世俗的财产都宝贵。它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更受人尊敬。”

鲁迅把那些死要面子爱做戏的人士称作“体面的虚无党”。“一做戏,则前台的架子总与后台的面目不相同。但看客虽明知是戏,只要做得像,也仍然能够为它悲喜,于是这出戏就做下去了;有谁来揭穿的,他们反以为扫兴。“‘面子’一词以表面的虚饰为主,其中就包含着伪善的意思。把自己的过错加以隐瞒而勉强做出一派正经的面孔,即是伪善;不以坏事为坏,不省悟,不认罪,而摆出道理来掩饰过错,这明是极为卑鄙的伪善。”这种以“表面的虚饰”隐瞒实际,就是精神胜利法,他手中的工具便是“瞒和骗”。一一你瞒我我瞒你你骗我我骗你,如此往复,谁信你,你又信谁?如今诚信危机成为我们社会的第一大痼疾,还是基于鲁迅早巳骂过的国民劣根性。

既然是痼疾,鲁迅和林语堂那个时代就已经为有识之士所深恶痛绝了。林语堂说:“在每个人失掉他的面子以前,中国将不成其为真正的民主国家。平民无论怎样,总没有多大面子。问题是到什么时候官僚阶级才肯放弃他们的面子?等到街巷闹市之间消失了面子,我们才有安全的交通。等到法庭上面消失了面子,我们才有公平的裁判。等到内阁各部之间消失了面子,而以面子统治的政府让给了法治政府,我们才能有一个真实的民国。”这番良言放到今天仍旧振聋发聩。

道歉确保面子,在制度上是主动认责,在道德上则是向“仁义礼智信”的“信”靠拢。无论是深处社会重大事件中的官员还是那些因为某些个人问题而公开道歉的知名人士,除去通过道歉公开承担责任这一制度性的进步外,对于我国目前遭遇的“诚信危机”都可谓是有利的弥补。

鲍威尔的用语和立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