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淡水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技术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水产养殖业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在逐渐增强,据统计,目前,在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0.27万余hm2,年产值达到3亿多元。但是一直以来,广大水产养殖户严重忽略了对养殖水体的清洁养护,底层水不能与表层水进行置换和循环,水底缺氧,污染物沉积,水质不断恶化,底泥坏死,生态链断裂,形成恶性循环,水体的生产能力下降甚至消失,大大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像农具耕作呵护土壤一样,对养殖水体进行“耕作养护”,把“死水”变成“活水”,本文介绍了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原理,分析了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性能和应用效益,阐述了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

【关键词】耕水机 淡水养殖 技术 效益

1 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原理

耕水,顾名思义,就是对养殖水体进行“耕耘”搅拌,耕水机的犁片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水塘的底层水向上提升,由表面中心向四周缓慢推开,然后下降回流到水塘底部,再上升到水塘表面,由此上、下层水形成一个大范围的环流回路,整个水塘变过去的“死水”为活水。在循环过程中,上升到表面的底层水通过与阳光曝晒和空气接触,利用大自然的光能风能,加速分解提升到表面的水底亚硝酸盐和有机沉淀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经过净化和“吸入”大量氧气的表层富氧水,从回流到水塘底部,实现了池塘溶氧和气温均匀分布,抑制厌氧菌而促进异养菌生长发育。水塘上、下水层通过长时间的循环对流,最终形成了一个水质清洁、溶氧水温和酸碱度上下均匀的、适宜鱼虾等水产物生长的水体环境,是传统“流水不腐”这一净水理念的现代体现。

2 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性能分析

为探索总结适宜的水质优化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在项目进行中,课题组对实用耕水机的试点水塘和单纯使用增氧机的传统养殖水塘开展了试验对比研究,对比试验水塘选在我区石桥镇辛店村渔业养殖专业户赵传华养殖场内。

2.1试验部署

试验分3组:第1组为增氧效果试验,试点水塘仅使用耕水机,测定耕水机增氧效果;第2组为垂直分布试验,测定溶氧、水温上下分布均匀效果;第3组为水质优化试验,试点水塘使用耕水机和增氧机,与单纯使用增氧机的传统水塘,对比验证水质清洁优化效果。

全文阅读

淡水螃蟹养殖技术分析

[摘 要] 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前提下,在饮食上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现代水产品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量的人工养殖的海鲜产品逐渐增多,而且在养殖技术上也有了创新完善。淡水螃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而且它的饮用味道也十分的可口,受到了众多养殖者的关注,对于其的养殖也是一项技术性活动。基于此,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淡水螃蟹在养殖中的一些事项。

[关键词] 淡水 螃蟹养殖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197-01

螃蟹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产品,营养丰富,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它是一种节肢动物,从目前我国的养殖分布状况来看,主要聚集在长江的入海口地区,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像苗种的投放、饵料的配置以及后期的放逃工作等,但是,在近些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创新,这种淡水螃蟹养殖技术逐渐得到了推广,越来越多的地区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大规模发展起来。

1 螃蟹的生活习性及特点分析

1.1 生长环境方面

螃蟹一般是居住在较为潮湿的泥岸洞穴中,但也不排除在水中的石块或水草中。如果是江海湖波,那么它们喜欢生活在水质较为清洁、水草茂盛的区域,如果的池塘的小范围中则是池底的泥草中。它的生活特点一般是昼伏夜出,它的一个基本技能就是挖穴,同时这也是其防御侵害的一种方式,洞穴的挖掘一般是在较为松软的土层中。

1.2 食物摄取方面

全文阅读

淡水鱼养殖的技术特点

摘要:淡水鱼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生产模式,同时也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优质蛋白质供应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针对淡水鱼池塘养殖介绍一些经验。

关键词:淡水鱼;池塘养殖;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 S9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5.049

1 淡水养殖概念

淡水养殖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鱼类,养殖的虾类有罗氏沼虾、海南大虾等,养殖的蟹类主要是河蟹。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中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2 淡水鱼的养殖技术

按照水温分类,淡水鱼养殖一般可分为温水养殖、冷水养殖和热水鱼养殖。其中温水养殖要求水温在15℃~30℃之间,如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冷水养殖的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鱼养殖要求水温在18℃~30℃之间,热水鱼主要包含罗非鱼以及白鲳鱼等。

根据其他条件淡水养殖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养殖方式:流动水养殖及静水养殖;采用混养、单养或者套养方式;稻田养殖、河道养殖、池塘养殖、水库养殖等方式。

全文阅读

基围虾淡水养殖技术

摘要:基围虾是一个新品种,在淡水养殖中也是比较优良的品种,由于人们对养殖基围虾的认识都比较浅显,技术方面比较薄弱,这就造成了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池塘的选择不当导致育苗死亡,养殖中的病害,养殖产量低等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发展淡水养殖产业必须在基围虾养殖中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在养殖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更要加强科技投入,从而使基围虾淡水养殖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关键词:淡水养殖;发展技术;基围虾

基围虾是刀额对虾的学名,也属于对虾,这种虾主要盛产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带是广盐性虾的一种,1996年在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淡水湖中首次试验饲养成功,随后一年扩大养殖规模,在沿海地区养殖了大面积的基围虾并且得到了非常好的效益。这种基围虾的养殖对饲料的要求不高进食也多,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好、耐高温、对盐度适应范围广以及疾病抵抗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其成为很多养殖户的首选对象,加之壳薄体肥、肉质鲜嫩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环境要求低、成本不高、市场需求大以及市场售价高,适合我国大范围养殖,因此笔者通过养殖环境以及养殖方法等方面来分析基围虾的养殖技术。

一、基围虾对环境要求

基围虾只适合在沿海地区海岸线低的地方生存,对地质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它的生活区域必须是低海岸的沙地、泥沙地区或者湖泊沿岸浅水缓流、水草多的水域,在温度方面它非常喜欢生长在温和的水中,适应的水温为10~37℃,最佳温度为17~32℃,当温度低于10℃时它就会潜入水底,其活动规律一般是白天休息傍晚进行捕食晚上进行活动,在水质方面的要求是水质清澈,对盐度要求不高,高密度盐水中也能生存但是主要在淡水中进行生长,同时在稻田中也可以生存。在需氧量方面它对低溶氧忍受力比较强,也就是说基围虾在低氧的状态下也能存活,这是非常好的优点,尤其是对育苗的运输有很大的帮助,当还是育苗时基围虾的需氧量为0.867mg/L,长大时需氧量也随之增大,但是需氧量有一个极限最低值为0.21mg/L,当低于这个值时育苗就开始死亡。

二、基围虾育苗和运输

虽然基围虾生活在淡水中但是其生长环境还是在海水中,这就决定了基围虾在鱼苗分化阶段比较复杂,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会将体质不好的鱼苗淘汰掉,只保留体质矫健的来培养,如果这一过程没有分化好,就会给后期的养殖带来一定的影响,体质弱的鱼苗在后期的养殖中很容易病变,因此养殖户在选择鱼苗时一定要慎重,选择鱼苗时就要看鱼苗培育单位是不是更优质,在购买时也要仔细观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选择,同时问清楚育苗培育过程是否出现病变,最好是查看培育过程的详细记录,如果育苗在培育过程中没有问题就查看育苗的生长状况。人们在选择育苗时一般都是1cm左右、体格健壮、色泽光亮、整体表面整洁、体重相当以及弹跳力比较好的,达到这样要求的育苗才算是合格育苗,正规的育苗厂家都会对基围虾苗种进行淡化,这个过程也是必须要做的不然不能保证育苗的成活率,基围虾养殖的关键就是虾苗的淡化,淡化的过程就要求育苗厂家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不要急于求成或是简化淡化时间和过程。基围虾的运输也必须严格要求,在虾苗运输前要查看虾苗的活动力度,提前喂养好让虾苗能有好的体力提高运输中的成活率,考虑到基围虾虾苗的体质和光滑白嫩的外表,在运输时必须保障运输中存放育苗的密度,必须要留出适当的空间防止虾苗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伤害,在选择运输袋时也得用标准尼龙带,装水也要少于袋子体积的50%,大约30%为最好,温度方面一般保持在25℃左右,在长时间运输中要减少密度增大充发水量。当育苗运输到达目的地养殖池塘时要先把袋子按顺序放到池塘边,先检测好养殖池塘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要求时,将虾苗放到一个大容器中,再用比较小的容器慢慢地倒放到池塘里面,这样虾苗更容易适应池塘的环境和温度,在放苗时间上要掌握好,必须选择没有太阳暴晒的06:00—07:00,午后就不要选择放苗活动,因为午后的水温比较高,含氧量也比较高,含氧量高了就会引发pH增高,这时放苗会造成育苗死亡。

三、养殖基围虾的要求

全文阅读

探析淡水鱼养殖技术

摘要:淡水鱼养殖在我国养殖历史悠久,在具体的养殖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本文就从淡水水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的对策。

关键词:淡水鱼养殖;水质条件;解决措施

淡水鱼养殖就是将鱼投放在池塘或者水库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按照各种淡水鱼的生长特性,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提高淡水鱼养殖的经济效益,通常最常见的淡水鱼主要鲢鱼、鳙鱼、青鱼、鲤鱼以及鲫鱼,具有不同的习性,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共同构成一个的水体,形成共生共长的混合立体的养殖模式。

1 淡水鱼养殖的前提条件

淡水鱼在养殖过程中要有必要的前提条件,才能保证养殖工作顺利进行。第一,在选择鱼种过程中,很多的重视用户比较随意,没有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合理的选择,在采购鱼苗中,只追求价格上的便宜,很容易导致近亲繁殖的鱼苗进入池塘,使鱼苗产生夭折,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第二,饲料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中始终,要保证饲料的原材料的卫生,防止防腐剂和抗生素含量超标;第三,要加强水质管理,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淡水鱼的成活率,如果水质达不到标准,就会导致鱼苗死亡,甚至养殖失败。第四,要防止鱼病出现,提高鱼的成活率,要以预防为主。此外,还要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和控制,保证淡水养殖成功。

2 要做好养殖过程中施肥工作

高效的施肥有利于淡水养殖提高生产能力。通过补充水中的营养和有机物质,合理增肌腐屑食物群的数量,为各种淡水鱼提供饵料,通常池塘使用的肥料大致可以分为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其中有机肥肥效持久,营养非常全面,无机肥料肥效较短,但是作用比较明显;生物肥料没有污染,可以实现持续稳定的效果。对于淡水鱼的饵料要根据淡水鱼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在饲料中适量的添加无机盐、维生素和氨基酸等。

3 要做好淡水鱼养殖的水质管理

全文阅读

淡水鱼养殖技术论文

一、国内外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1.英国南安普顿郡TestValley虹鳟养殖场

该场年产虹鳟约600吨,每年的用水费用大约为2000英镑。养殖排放水需经环保部门检测总氮、总磷和悬浮物等指标,达标后才允许进入湿地净化处理。湿地和养殖池塘面积比例达到1∶1,经湿地净化处理,悬浮物总量明显下降,总氮和总磷降解80%。

2.荷兰Wangnigen大学欧洲舌鳎养殖试验渔场

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模式:以3个池塘为一组,1个池塘生产欧洲舌鳎、1个养殖贝类、另一个种植藻类。要求养殖用水达标排放,并按人的生活用水排放量标准核定排污费。该养殖场共有12000米2,每年收取相当于23人废水排水量的排污费。

3.匈牙利Jaszkiser现代渔场

是集养殖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精养渔场,主要养殖鲤鱼。整个渔场的生态养殖布局有11个3亩左右的养殖池通过独立的生态进排水沟渠与1个约360亩的湿地净化池相连,构成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

4.池塘高密度循环流水养殖

全文阅读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的应用

在开展淡水养殖工作过程中,需创新应用技术手段,探索行业发展道路。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促进了中国淡水养殖行业的绿色发展,调整了水产品结构,满足了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要求,因此需做好技术优化应用工作,探索绿色生态养殖工作的有效实施途径。

1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概述

在水产养殖产业过程中,通常使用淡水养殖的模式,传统的人工养殖方式虽可扩大养殖规模及数量,但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病虫害发生频率增加等。在传统养殖技术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极为普遍。需响应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实施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为水产品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优化水产品产业结构,合理控制养殖管理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改善产业发展模式[1]。在淡水养殖发展过程中,使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转变养殖工作策略,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优化养殖管理计划及方案,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升淡水养殖工作效率。

2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应用措施

在淡水养殖工作过程中,需探索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前做好决策管理工作,各个阶段的规划管理工作需立足于实践,在实地考察及规划管理后完善相关措施,优化技术方案,保证养殖工作顺利进行。

2.1明确绿色生态养殖工作要点

养殖户要具备生态环境意识,在保障水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探索提升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创建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提升养殖质量,提升水产品免疫能力,以便能更好地抵御外界环境的影响,生产出健康、无公害的水产品。

2.2养殖池选建

全文阅读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论文关键词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幼虾放养;饲养管理;起捕

论文摘要 阐述了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技术,包括对池塘条件的要求、放养前准备、幼虾放养、饲养管理、起捕等内容,以期指导澳洲淡水龙虾的科学养殖,发展生产,为提高养殖效益服务。

澳洲淡水龙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地区和新几内亚的溪流中,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试养,经过多年养殖证实该虾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开发价值。为了科学指导该虾的养殖与推广,提高养殖成功率,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对池塘条件的要求

池塘面积为666.67~2 000.00m2,水深1.0~1.5m,池型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长宽比为2~3∶1。池底要平坦、硬实,无淤泥,底质以砂壤土最为理想。池底由进水口向出水口处倾斜,坡比为1∶3。池塘的保水性好,具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和增氧系统,并要设好防逃设施。水源的水质必须要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无任何污染,而且水量要充沛。

2 放养前准备

幼虾放养前15~20d,用生石灰1.50~2.25t/hm2,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清池消毒处理,彻底消灭池塘中的病菌和微生物,给虾苗成长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幼虾放养前3d开始进水,进水口处需要用80目筛绢严格进行过滤处理。为了增加澳洲淡水龙虾的食物需要,池塘施发酵过的鸡、牛粪肥4.5~6.0t/hm2,分散堆放在池塘四周,或施生物肥料,培育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同时投施“活水宝”等益微制剂。需要在池塘四周水体表面浮植25%~30%的水生植物,并在池塘底设置竹筒、塑料筒、瓦片或废旧轮胎等,为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等场所。

3 幼虾放养

全文阅读

浅谈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论文关键词 淡水龙虾;高效;养殖技术

论文摘要 从养殖前准备、放苗、投喂、饲养管理和敌、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淡水龙虾养殖技术,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淡水龙虾是一种经济型淡水虾种,它具有6大特点:一是体大肥美;二是生长快、产量高;三是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四是适应性强,能在恶劣天气、环境中生存;五是食性杂,既能吃动物性饲料,也能吃人工配合饲料和腐殖质;六是经济效益高。经矶滩乡高乐村水产养殖场小面积试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初步摸索了一些养殖经验。

1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1.1养殖环境与水质要求

选择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饵料来源丰富、植被茂盛、溶氧量充足、排灌方便、交通和供电便利的地方建养殖场,可利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的水,井水和泉水也可使用,要求溶氧4mg/L以上,pH值6~8。

1.2虾池环境

虾塘面积大小不限,但以0.20~0.67hm2为好,要求长方形,长宽比为1∶3,水深0.7~1.5m,最好东西走向、向阳,池内四周略有坡度,池底平坦,向排水口一侧略有倾斜,便于排干池水。池的四周必须是泥土护坡,主要让龙虾打洞栖息,使其安全过冬;池埂高出水面40~50cm,池埂宽度要达到60 cm,主要是防止龙虾打洞滤水,如果池水面积超出0.2hm2,可在池中另建1~2条田埂,呈田、井、十字形均匀分布,主要让龙虾打洞栖息,产卵繁殖。淡水龙虾有怕光的习性,可在塘底多放一些纹瓦、旧轮胎、PVC管、竹排、砖头瓦片、旧筐等隐蔽物,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池上适当搭设遮阳棚。几种方法相结合,为龙虾创造一个半阴半阳、安静而舒适的栖息环境。

全文阅读

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澳洲淡水龙虾(Cheraxquadricarin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地区和新几内亚的溪流中,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试养,经过多年养殖证实该虾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开发价值。为了科学指导该虾的养殖与推广,提高养殖成功率,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对池塘条件的要求

池塘面积为666.67~2000.00m2,水深1.0~1.5m,池型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长宽比为2~3∶1。池底要平坦、硬实,无淤泥,底质以砂壤土最为理想。池底由进水口向出水口处倾斜,坡比为1∶3。池塘的保水性好,具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和增氧系统,并要设好防逃设施。水源的水质必须要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无任何污染,而且水量要充沛。

2放养前准备

幼虾放养前15~20d,用生石灰1.50~2.25t/hm2,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清池消毒处理,彻底消灭池塘中的病菌和微生物,给虾苗成长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幼虾放养前3d开始进水,进水口处需要用80目筛绢严格进行过滤处理。为了增加澳洲淡水龙虾的食物需要,池塘施发酵过的鸡、牛粪肥4.5~6.0t/hm2,分散堆放在池塘四周,或施生物肥料,培育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同时投施“活水宝”等益微制剂。需要在池塘四周水体表面浮植25%~30%的水生植物,并在池塘底设置竹筒、塑料筒、瓦片或废旧轮胎等,为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等场所。

3幼虾放养

一般在每年4月底或5月初,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进行放养。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自建暖棚,提早到4月初引进苗种,当培育到3cm以上的大规格虾苗后再全池放养。要挑选肢体完整、体质健壮、无伤、反应灵敏、活泼有力的虾苗进行放养。放养时,适宜的虾苗规格为2~3cm。有暖棚的可放养1.5cm左右规格的虾苗培育至2~3cm后,再进行全池放养。虾苗的放养量可以通过下式来进行计算:

幼虾公顷放养量(尾/hm2)=计划公顷产量(kg)/hm2×预计出池规格(尾/kg)/预计成活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