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淡水养殖

淡水养殖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淡水养殖之我见

淡水养殖之我见

淡水养殖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论文联盟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鱼类,养殖的虾类有罗氏沼虾、海南大虾等,养殖的蟹类主要是河蟹。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其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一、淡水鱼类养殖的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2.1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2.2.单养、混养和套养

全文阅读

淡水水产养殖应对措施

我国北方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进行淡水水产养殖业,但是,由于各种问题的不断产生,致使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一直是裹足不前。因此,相关的研究者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对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尤其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重视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就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1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污染严重

北方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主要实施高换水率、高投饵率、以及高密度等模式进行养殖,虽然可以提升养殖的效率与产品的质量,但给周围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养殖地附近的水体,恐怕已经无法恢复以前的状态。与此同时,随着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

1.2爆发性疾病

在北方的淡水水产养殖中的繁殖季节,会出现很多爆发性疾病,已经严重阻碍到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北方的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爆发性疾病的危害极其严重。爆发性疾病具有治疗困难、类型广泛、以及时间短等特点,因此,这种爆发性疾病一旦出现,立即迅速传播,会导致淡水鱼大面积的死亡。

1.3养殖技术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技术比较落后,由于大部分的养殖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对于先进的养殖技术的要领也掌握不住,因此,无法在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融入先进的养殖技术,致使养殖业的产量低、发展也不稳定[2]。

全文阅读

淡水养殖水产论文

1机械增氧设备的主要类型及工作原理分析

1.1底部增氧方式

底部增氧方式是一种立体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从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的增氧式技术。底部增氧方式的典型机型是微孔曝气增氧机,该增氧机由风机与管道构成。微孔曝气增氧机主要是在水体底部进行增氧,而风机的功率和管道布管的密度大大影响这增氧机的增氧能力。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安装过程比其他增氧机要复杂许多,第一步是在水体底部铺设微孔管道,然后利用风机对管道进行加压,使微孔中冒出的微细气泡呈现弥散状态,这样微细气泡可以一边上升一边与低溶氧水体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水体底部的溶氧水平。

1.2平衡增氧方式

平衡增氧方式是在水体净化技术基础上进行增氧设计的。该设备的典型代表是耕水机,耕水机的缺点是功率小、转速低,增氧能力和瞬时增氧的效果也不如传统的增氧机好。但该种设备也具有传统增氧机所不具有的优势,该设备能够24h不间断地低能耗运行,以使表层的富氧水与底层的缺氧水进行不间断的置换,从而提高水体的整体溶氧水平,缓解水体底部的缺氧状况。

2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现状

2.1机械增氧设备的总量仍然不足

当前我国在增氧机方面增长的速度很快,但是总量不足,现有设备数量难以满足高产高效养殖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增氧机的数量是与淡水养殖的面积和养殖密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养殖水面越大、密度越高,那么对增氧机的需求量就会越大。但是按照我国现有增氧机的动力效率和有效的增氧面积计算,产量在15000kg/hm2以上的,每66.67hm2的养殖面积至少要配备3kw的增氧机134~167台,现有的设备数量是不能满足如此高产高效淡水养殖的需要的。

全文阅读

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水产养殖业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在逐渐增强,据统计,目前,在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0.27万余hm2,年产值达到3亿多元。但是一直以来,广大水产养殖户严重忽略了对养殖水体的清洁养护,底层水不能与表层水进行置换和循环,水底缺氧,污染物沉积,水质不断恶化,底泥坏死,生态链断裂,形成恶性循环,水体的生产能力下降甚至消失,大大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像农具耕作呵护土壤一样,对养殖水体进行“耕作养护”,把“死水”变成“活水”,本文介绍了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原理,分析了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性能和应用效益,阐述了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

【关键词】耕水机 淡水养殖 技术 效益

1 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原理

耕水,顾名思义,就是对养殖水体进行“耕耘”搅拌,耕水机的犁片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水塘的底层水向上提升,由表面中心向四周缓慢推开,然后下降回流到水塘底部,再上升到水塘表面,由此上、下层水形成一个大范围的环流回路,整个水塘变过去的“死水”为活水。在循环过程中,上升到表面的底层水通过与阳光曝晒和空气接触,利用大自然的光能风能,加速分解提升到表面的水底亚硝酸盐和有机沉淀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经过净化和“吸入”大量氧气的表层富氧水,从回流到水塘底部,实现了池塘溶氧和气温均匀分布,抑制厌氧菌而促进异养菌生长发育。水塘上、下水层通过长时间的循环对流,最终形成了一个水质清洁、溶氧水温和酸碱度上下均匀的、适宜鱼虾等水产物生长的水体环境,是传统“流水不腐”这一净水理念的现代体现。

2 耕水机淡水养殖技术性能分析

为探索总结适宜的水质优化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在项目进行中,课题组对实用耕水机的试点水塘和单纯使用增氧机的传统养殖水塘开展了试验对比研究,对比试验水塘选在我区石桥镇辛店村渔业养殖专业户赵传华养殖场内。

2.1试验部署

试验分3组:第1组为增氧效果试验,试点水塘仅使用耕水机,测定耕水机增氧效果;第2组为垂直分布试验,测定溶氧、水温上下分布均匀效果;第3组为水质优化试验,试点水塘使用耕水机和增氧机,与单纯使用增氧机的传统水塘,对比验证水质清洁优化效果。

全文阅读

淡水水产养殖论文

1淡水水产养殖如何影响渔业水域环境

1.1残饵、排泄物、分泌物

人类在进行水产养殖中,尤其是一些池塘养殖,水产养殖生物的营养能量来源是人工投饵,但不可避免的是人类投饵的食物并不能完全被养殖生物所吸收,就会导致无法被养殖生物所食的饵料排泄物及分泌物溶解出来的营养盐和有机质污染环境,这些有机物在淡水中进行分解转化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直接引起鱼虾贝类生长受抑、饵料系数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窒息死亡。有机物的氨化作用会产生氨,氨会转变成亚硝酸盐,这是导致水产动物发生疾病的重要因素,比如一定数量的分子氨会直接损失鱼鳃表皮细胞,降低鱼类的免疫力。

1.2化学农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在淡水水产养殖中,人类为了加快促进生物的生长,维持水体的环境相对稳定性,防治病害的发生,会使用一些化学农药、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这些是现代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人为主观原因,导致了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的滥用,加上没有合理和使用搭配饲料添加剂,也会导致是残留和积累的水产品在水域中。

2治理措施

2.1科学规划水产养殖面积

我国集约化水产养殖主要采取集约化形式是多余的饲料的一个主要原因,饲料大量过量的水远远超过他们的纯化,污染水环境,因此科学合理的养殖区规划。水产养殖部门可以根据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科学规划养殖水面。充分考虑水水产养殖和水承载能力的负载能力等重要因素,在保护海洋环境没有污染,水产养殖面积的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的前提。

全文阅读

如何养殖淡水龙虾

[摘 要] 从养殖前准备、放苗、投喂、饲养管理和敌、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淡水龙虾养殖技术,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淡水龙虾 高效 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77-01

在我国,淡水龙虾是克氏螯虾的俗称,由于其丰富的影响价值,口味独特,并以其优势在市场中有着广大的客户。淡水龙虾在成长过程中适应力强,较易饲养,进行人工养殖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然而,人工养殖淡水龙虾却受其养殖管理受限,导致人工养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广淡水龙虾养殖范围,精细管理能够保证淡水龙虾养殖的收益。

一、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在生物学科中,淡水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并且该龙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淡水螯虾属,属于个头较大的淡水虾。根据资料显示,淡水龙虾最早来自美国,并在上世纪30 年代由日本传入南京,在我国不断的推广,到达现在年产量8 万t~10万t。

1.栖息环境。淡水小龙虾居住环境较为广泛,对于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在我国江、河、湖、池塘均能发现其足迹,其居住与水文条件敏感性不高,能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自然越冬。在冬季淡水龙虾均转入泥洞,并通过泥洞的预留小孔进行正常呼吸。可以看出,淡水龙虾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生存条件,其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在进行淡水龙虾养殖中,人工养殖对于其生存环境不需提供太多的客观条件。

2. 食性与生长。小龙虾为杂食性的动物,对于小型动物有着独特喜爱。例如,水生蠕虫、水生昆虫幼体、小型甲壳类、鱼肉、螺蚬蚌肉以及屠宰场的下脚料,都能够满足其进食需求。此外,对于植物诸如小麦、玉米粉、菜饼、豆饼及植物嫩叶,这些都是其植物食物的典型代表。对于配合饲料,小龙虾要求不太高,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的配合饲料都能满足其要求。小龙虾能够进行快速繁殖和生长,在春季小龙虾经过三个月就可以带到市场出售要求。然而,秋季繁这需要生产到明年才能进行销售,并且个头属于大型龙虾。对于小龙虾生长温度,一般情况14℃~32℃均符合其成长需求,而18℃~28℃最适合其快速繁殖,对于长江中下游稳定均在此范围内。

全文阅读

探析淡水鱼养殖技术

摘要:淡水鱼养殖在我国养殖历史悠久,在具体的养殖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本文就从淡水水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的对策。

关键词:淡水鱼养殖;水质条件;解决措施

淡水鱼养殖就是将鱼投放在池塘或者水库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按照各种淡水鱼的生长特性,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提高淡水鱼养殖的经济效益,通常最常见的淡水鱼主要鲢鱼、鳙鱼、青鱼、鲤鱼以及鲫鱼,具有不同的习性,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共同构成一个的水体,形成共生共长的混合立体的养殖模式。

1 淡水鱼养殖的前提条件

淡水鱼在养殖过程中要有必要的前提条件,才能保证养殖工作顺利进行。第一,在选择鱼种过程中,很多的重视用户比较随意,没有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合理的选择,在采购鱼苗中,只追求价格上的便宜,很容易导致近亲繁殖的鱼苗进入池塘,使鱼苗产生夭折,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第二,饲料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中始终,要保证饲料的原材料的卫生,防止防腐剂和抗生素含量超标;第三,要加强水质管理,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淡水鱼的成活率,如果水质达不到标准,就会导致鱼苗死亡,甚至养殖失败。第四,要防止鱼病出现,提高鱼的成活率,要以预防为主。此外,还要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和控制,保证淡水养殖成功。

2 要做好养殖过程中施肥工作

高效的施肥有利于淡水养殖提高生产能力。通过补充水中的营养和有机物质,合理增肌腐屑食物群的数量,为各种淡水鱼提供饵料,通常池塘使用的肥料大致可以分为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其中有机肥肥效持久,营养非常全面,无机肥料肥效较短,但是作用比较明显;生物肥料没有污染,可以实现持续稳定的效果。对于淡水鱼的饵料要根据淡水鱼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在饲料中适量的添加无机盐、维生素和氨基酸等。

3 要做好淡水鱼养殖的水质管理

全文阅读

淡水鱼养殖的技术特点

摘要:淡水鱼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生产模式,同时也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优质蛋白质供应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针对淡水鱼池塘养殖介绍一些经验。

关键词:淡水鱼;池塘养殖;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 S9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5.049

1 淡水养殖概念

淡水养殖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鱼类,养殖的虾类有罗氏沼虾、海南大虾等,养殖的蟹类主要是河蟹。目前,中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鳊、鲂、鲮、非鲫等经济性鱼类。中国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2 淡水鱼的养殖技术

按照水温分类,淡水鱼养殖一般可分为温水养殖、冷水养殖和热水鱼养殖。其中温水养殖要求水温在15℃~30℃之间,如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冷水养殖的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鱼养殖要求水温在18℃~30℃之间,热水鱼主要包含罗非鱼以及白鲳鱼等。

根据其他条件淡水养殖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养殖方式:流动水养殖及静水养殖;采用混养、单养或者套养方式;稻田养殖、河道养殖、池塘养殖、水库养殖等方式。

全文阅读

淡水养殖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淡水养殖主要是利用池塘、水库等淡水区域来养殖鱼、虾、蟹、贝等经济性鱼类。淡水养殖的投资较少,养殖品种比较灵活、生产比较稳定,在鱼类的养殖中占的规模也比较大。我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本文分析了我国淡水养殖的现状,论述了制约淡水养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淡水养殖;发展;对策

1.淡水养殖现状

由于西南地区河流比较多,河岸附近的居民在湖泊进出水口或者部分河道修建拦鱼设施,进行鱼类养殖。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可以利用天然水质的物质,而且可以给人工辅料喂食鱼类,不但节省了很大一部分饵料,而且利用了天然水质,保持了鱼类的自然属性,使肉感更加鲜美,投资数目也较小。

在水稻中养殖,可以通过对水稻田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稻田中各种杂草和害虫对水稻的危害,而且还可以起到肥沃、疏松土壤的目的,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同对水稻的作用也使鱼产量得到了部分增加。但是在应用该种方式进行淡水养殖时,必须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流入稻田,而且必须要在稻田进出口等必要的部位设置拦鱼设备。需要在饲养过程中,对稻田进行必要的改造,还要保持充足的水分。

在池塘中进行养殖作业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水体养殖方式,一般水域比较小。由于养殖的面积也较小,对于技术要求比其他的方式较低的原因,使这种养殖方式成为大众型的养鱼方式。因为这种养殖方式具备了“静水养鱼”的特点可以对水和饲料进行管理,对于不同栖息习性和食性的鱼类可以进行交叉混养,所以这种方式很符合我国养殖行业发展现状。

2.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淡水养殖中,由于养殖的种类或类群单一,长时间容易造成环境的恶化。我国在养殖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某个水域适合某种生物的养殖,该养殖生物就会掠夺式生长,超出环境承载的负荷,生物的多样性低,食物链短,生态的稳定性低,造成该海域的循环过程紊乱和生态失调。因此强调多元化养殖,不同种类群的合理搭配,不同养殖模式并举的新型养殖技术。

全文阅读

淡水养殖新品种

一、康乐蚌的来源

康乐蚌是上海水产大学和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珍珠养殖场2000年至2006年历经7年时间共同培育而成,2007年1月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适宜在全国推广养殖的优良杂交种,它是以池蝶蚌选育群体为母本,三角帆蚌鄱阳湖选育群体为父本,杂交而获得。母本池蝶蚌从日本引进,取回后吊养于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珍珠养殖场的池塘进行保种,并进行群体选育,培育杂套系;父本三角帆蚌选用鄱阳湖群体,并进行群体选育,培育杂套系。鄱阳湖群体三角帆蚌是目前国内五大淡水湖中生长最快、遗传性状最好的群体。

二、康乐蚌的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康乐蚌在2龄前形态与三角帆蚌较为接近,至2龄后形态与池蝶蚌较为接近;其贝壳大型,壳间距较大,外形呈不规则的长椭圆形,前端钝圆,后端尖长;背缘向上扩展成三角形;壳质较厚、坚硬;前后有轻微的沟痕,后脊发达,略呈双角形;后背翼弱,2龄以上由此向后背壳呈斜截形;壳面青褐色或黄褐色,具有同心环状生长轮脉,轮脉在壳顶部较粗糙且排列间距也较小。

2.内部特征:珍珠层呈青灰色、乳白色,富有珍珠光泽,通常具有深色的大色斑。韧带较长,位于三角形翼部的前半段,外部不能发现。贝壳前端的一小块珍珠层比其余部分的珍珠层厚很多。壳顶腔浅,具有一排朝向贝壳前端的小坑。闭壳肌痕显著,前闭壳肌痕明显,贝壳前部的外套痕深且明显。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浅而光滑,后上侧有前伸足肌痕,略呈方形,下方有一前缩足肌痕,略深,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而浅,略呈三角形。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内脏大,晶杆体粗长。

三、康乐蚌的生长

康乐蚌主要生态习性同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杂食性,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当年4―5月繁殖的康乐蚌,9月可进行插片手术。

四、康乐蚌的养殖性能和育珠性能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