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然而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澄澈了人们的思维,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迎合新世纪的需要,就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思想资料的继承和飞跃中,促使我国传统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诞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如何做人、怎样做事的道理。在古代和近代,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学,而某些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却提出了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这些思想虽然零碎,但是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当代仍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以佛道文化为辅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从根本上说,人类所受的教育就是文化的教育。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这可以说是孔门道德教育,亦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之一。在新加坡,政府不仅频频开展“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还邀集海外专家编写《儒家伦理》,用作中学伦理道德的教材。其主持者刘蕙霞博士在谈到开设这一课程的初衷时说:“新加坡在这二十多年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旧的传统观念被冲淡了,而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确立起来,加上新加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外国文化和价值观能够自由传播,容易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在这种环境里,不少关心年轻人道德观念的人,都深觉年轻人有过分西化的倾向。纠正这种偏差以及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念,便成为教导儒家伦理的一个特殊任务了。”与新加坡类似的还有日本、韩国等国,他们都不排斥儒家文化,反而都比较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矛盾,它可以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把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二、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

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讲,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袭,以及经济体制转轨所引起的价值观念的嬗变,挖掘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概括起来讲包括五个方面: ①强调为民族、为集体、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整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这一优秀传统加以改造与继承,必将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尤其是克服个人利己主义,抵制腐化堕落行为。②推崇仁爱,讲究礼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正是从这种“仁爱”原则出发,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强调“人和”、“和谐”、“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思想。“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美德,讲文明,懂礼貌,知礼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追求精神境界和高尚的理想人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千百年来激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积极进取,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安贫乐道、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进取精神。④勤劳质朴。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质朴的民族。“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有功,戏无益”等早已成为人们生活态度、审美标准、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⑤强调修养践履,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特别强调“为仁由己”的道德主体精神,一个人只要立志向善,就一定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并且强调“知”与“行”的统一。

三、传统文化中可资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法。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解决。孔子还提出”国之本在家”的思想,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孝悌忠信”的教育。因此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作用,使其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能。

全文阅读

困扰当代中国的特殊教育论文

一、办学模式问题

以苏州为例,在新建苏州聋盲学校以后,苏州市撤并了吴江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盲部及聋部,两校约50名盲聋生将全部转入新校区。这种从市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整体规划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相对学生数额较多,不宜寄宿等情况的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则由县市级特校进行招生教学。对新建特校如何布局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综合类特校的产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按照特殊教育的特点,从行政上予以主观干预,认为把这三类残疾学生全部放在一起便于管理。事实上,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鲜见综合类特校,多数为数目较多的小型的专一类特教学校。因此,就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模式来说,建议应该有地级市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统筹规划、落实,整合全市的特教资源,形成一定数量的有特色的多类型的特殊教育学校。

二、课程教材问题

特殊教育的课程与教材问题,这是制约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最大的问题。一个有着八千万残疾人的国家,一套国家授权颁布的课程与教材体系迄今尚未建立。聋教育方面,1997年出版了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但是,很多一线教师和专家认为此套教材内容陈旧、完全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所需。培智教育方面,几乎每个学校都在研究校本教材,几乎每个学校的老师都在编教材,比较著名的是上海版和浙江版。2013年,教育部在工作重点中提出,“印发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启动三类特殊教育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建设工作”。由此来看,特殊教育课程与教材的混乱局面还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然而在这种混乱局面下的特殊教育之教育教学、教科研等工作,让很多一线教师无所适从。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了我国特殊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因此,国家层面的课程及标准早日颁布并实施,以尽早解决特教工作者无课程标准、无教材的历史。

三、办学经费问题

提起办学经费,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有着这样、那样的难处。特校难办,难在公用经费缺乏。主要表现在:

(一)政府重视不够,主要靠校长自己解决问题。这种状况不是很普遍,但是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一个地区,如果县市级教育行政领导对特殊教育重视不够,就会导致特校办学经费异常紧张。特校校长的主要精力就是四处奔波,托人情,找关系,利用各种机会和场所,为学校正常运转筹措有限的经费。办学经费问题牵扯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过多的精力,导致学校管理松懈,办学质量低下,学校发展迟缓。

(二)特校按照普通学校标准,缺口待补。这在我国很多没有明文规定的地区所施行的公用经费政策。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发达或者领导不重视,没有确定特校公用经费的标准。学校缺钱了,打个报告,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拖。这是众多特校公用经费拨付的现状。

全文阅读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的哲理。如何挖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面。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91-0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该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

指植根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之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伦理倡道德、重和谐求统一、重理性求教养、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等特点。

全文阅读

后现代教育理论文化困境与出路

一、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文化困境

(一)以学习先进为最大价值取向的激进态度所造成的文化困境

在上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学者的态度都相当激进,他们主张对外学习,并对先进教育理论予以了高度肯定。然而,在他们充满热情地学习国外教育理论时,却陷入了文化困境。作为文化的产物,中国教育学者的文化属性必然带有中华文化的特色。也就是说,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是中华文化的“所有者”,特别是近代早期学者,其文化属性更带有明显的国学色彩。带着这种浓厚的国学色彩去学习西方教育理论和模式,难免会对西方文化教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偏差,面对这一困境,只能摒弃传统,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进行研究与学习,久而久之,就渐渐被西方文化“殖民”了[1]。对于广大中国教育学者而言,这种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歧出”对其研究和学习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首先,它分割了中国教育学者的日常生活与学术生活。关于这一现象,台湾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曾说过:“我们以西方的模式从事研究工作,以中国的生活模式生活。”其次,它容易使国人过分崇拜西方教育理论。由于西方教育理论具有情境性和临时性的特点,中国人一旦走出研究工作的“象牙塔”之后,就会失去生活的方向,甚至迷失自我,但是他们坚持向先进教育理论学习的精神又迫使他们陷入了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困境,这大大弱化了实践对理论的约束力。面对这种情形,自然会出现过分崇拜某种理论的现象。再次,它将教育理论的创新精神扼杀在了摇篮中,导致中国教育研究极其缺乏原创精神。

(二)以注重继承传统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态度所造成的文化困境

当中国教育学者穷尽自己的力量去承接教育传统和传统文化,或开始对传统文化特色予以高度重视时,尽管其价值取向是正面的,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如果他们不解决“破旧立新”的问题,就算多么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无济于事的。换言之,当代的中国教育学者一方面要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又不能因创新影响传统的继承。但是,我国教育理论本身就沿用了西方模式的大环境下,他们该如何厘清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传统教育之间的关系?当中国教育传统和传统文化与先进教育理论发生碰撞时,我们会发现,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所看见的东西均未超出“胚胎”、“萌芽”、“历史”的范畴。这难免会使广大中国教育者陷入理论困境中。由于无法在传统中找到可以与先进教育理论相抗衡的东西,教育学者们便只能徘徊于西方教育理论的框架中,同时也使得中国教育者即便是尽了最大努力去发展本土教育理念,但触碰到西方教育理论,却又被打回了原形[2]。其次,由历史原因引发的困境。受中国教育学者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他们在研究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因为教育理论中国化价值取向发生变化而陷入困境。他们熟知近现代教育理论的一切内容,而且可以轻松地阅读各种外文文献。在他们眼中,古文比英文更为复杂、陌生。目前,除了专门从事古文研究的学者之外,我国很多教育学者都不太了解古文,这已成为了我国教育学界的普遍现象。这种困境阻碍了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脚步,也切断了他们与古代文化典籍的联系。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研究教育传统和传统文化的效果。

二、后现代教育理论下中国化文化的出路

(一)改变先进和传统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

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强烈的排斥感。现代社会的发展轨迹表明,西方文化并非“先进”的代名词,现代化也并非西化。换言之,落后并非是“传统”的代名词。实际上,我们根本不应该用“好”、“坏”二字来形容传统,只是因为人们看待传统的观点不同,因此才会产生好与坏的看法。如果简单地把西化视为现代化,将先进文化视为西方文化的话,那么异质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就是坏的、落后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文化中的“礼”,就被视为一种落后的表现,因为它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礼教。尽管我们早就摆脱了传统礼仪的枷锁,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学校中、街道上、公共场合里,依然可以看到各种丑态百出、缺乏教养的行为。尽管在当代社会已经见不到“三跪九叩”这样的大礼,但见到长辈鞠躬、行礼也未尝不可。在教育领域中,已失去了用于划分传统与先进的界线,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特地对教育的范畴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了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严格来说,这种划分方式就是人们排斥落后,追求先进的一种表现,再进一步说,这种划分方式无疑是想让大家认同现代教育的先进性与传统教育的落后性。就教育而言,在不考虑社会因素的情况下,这种区分是很难明确的。就算可以根据时间区分这两种范畴,也无法明确教育观念的归属。如果再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尝试将教育分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成熟的表现。要知道,无论哪一个时代都在努力的寻求“教育是什么”的答案,如果早已对自己时代和社会的教育实质了然于胸,又何必将教育分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教育理论和实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既充满了时代性,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传承性。人们只有通过解释和补充上一代的教育观念,才能得到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新观念,如果没有上一个时代的教育精神作为支撑的话,这种解释与补充是无法实现的[3]。就拿教育组织形式来说,当今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乃班级授课制,这种组织形式是在个别教学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班级授课制却始终未得到现代教育史上几次大规模教育组织形式改革的认可。与传统教育相比,尽管现代教育中的个别教学在性质和复杂程度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承认,就个别教学来说,现代和传统是高度统一的。在历届教育改革中,人们用于取代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全文阅读

国内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现状综述

摘 要:随着音乐教育哲学这一交叉学科逐渐兴起,我国学者对于音乐教育哲学这一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均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也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逐步向前发展。笔者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试图从主要成果及成果特点两方面来依次介绍国内音乐教育哲学现状。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现状

近年来,音乐教育倍受社会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国内外,都对音乐教育这一专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而随着音乐教育哲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兴起,更是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意从文献梳理的角度对近二十年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的主要成果和成果特点两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叙述。

一、 国内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专著类

目前为止,对于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专著较少,最早涉及音乐教育哲学的书目是管建华老师编著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第一章内容,这部分从多元音乐文化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后哲学文化、音乐教育文化哲学以及德国音乐教育学的后现代转向,指引我国音乐教育哲学事业的发展方向①。

马达、陈雅先合编《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论稿》,本书为国内第一本有关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论著,书中收录了当今北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创始人――戴维・埃利奥特教授的两篇重要论文,以及国内该领域著名专家的多篇专论,对研究和学习音乐教育哲学理论有重要的帮助②。

覃江梅著的《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审美与实践之维》,对西方音乐审美哲学历史作了较详尽的梳理,特别是对北美音乐教育哲学作了细心的研究,其中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三个版本(1970,1989,2003)的对照以及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都有深入的解析③。

全文阅读

基于教育学的当代文化论文

一、《学记》的教育学意义及相关研究

纵观研究《学记》的文章,大多是拈取其中具体的一个或某几个论点,然后结合现状指出当代教育的一些症结,讨论当代教育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如关于素质与应试,主体的学与客体的教,各种教学方法、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以及学习的循序渐进,教育的因材施教,教师的专业化和师生关系等问题。高艳魁《谈<学记>中的教学方法》理出其中的讲授法、议论法、练习法、类比法;有的研究者在《学记》中总结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善教善喻、因势利导、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也有的则直接从教师资格、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张传燧、蒋菲《<学记>的教师思想与教师专业化》从“严师”“人师”“尊师”思想进行研究;张秋红《教育思想的变革应当以史为鉴———<学记>教育思想述评》(《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年第7期),葛蔓《试论<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第6期)则从教学、教育思想的角度对当代教育进行审视。这些研究都反映了当代教育的某些方面,并作了比较切合实际的探讨,有益于当今教育的改革和完善。但他们的讨论始终没有脱离当代教育的框框,只是在当代教育的范围内进行的探讨。这些研究虽然延伸到了古代的教育观念,并引用《学记》中的观点为理论支撑,甚至也对国外的教育理念有所涉猎,但对《学记》及其当代的教育意义有待深入挖掘。

二、中国文化的主题:关于入世问题的论争

社会生活的任何一方面都体现着整个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讨论域和独特的主题,有其一以贯之的精神价值。而把这种文化现象以语言文字记录下来,就会发现其实标志这种文化的正是某种特殊的话语体系。文化的范畴之所以是如此宽泛,皆因“文化”一词是一类人群,一个种族,一个国家在某一历史阶段上的特殊标志。它几乎涵盖了这个群体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每一方面,以及人们在这些方面进行过的论争。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由无数论争构成的,文化正是这些论争的记录。我们也可以说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一种价值不断论争着的社会文化的体现。这里,我们可以引入一种价值,因为可以发现,其实历史上每一种文化内部的论争,都有一个主题,或者说主要方面,其他任何一种想要回避或者摆脱这个主题的思想本身就是对这个主题的一种回答。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主题称为一种文化的价值内核,其他各种论争都在这个价值内核的统摄之下,最终形成一个属于这个文化特有的价值讨论域。先秦时期,各种思想体系层出不穷,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整合,最终共同构成了先秦文化的壮伟奇观。虽说《周易》、《尚书》、《诗经》等首开其源,诸子百家纵横论道,不可胜数,但我们很容易发现,诸子都没能摆脱一个论题,即关于“出世”与“入世”的问题。“出世”是对“入世”变相的回答,是“入世”的另一种形式的反映。通常观点认为老子是出世的,但通观《老子》八十一章,整个辩证法的机智最终还是归结于怎样使个体的人自在地存在于世,在于建立一个自在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是所谓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但它还是对那一时期的反映,是对当时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是一种变相的“入世”。庄子也是出世的,但所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逍遥游》)的想象,正是对“入世”的反面关照。如果没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解悟,庄子也不能虚构出与现实完全相反的另一种超脱境界。至于像儒、法、墨、农、纵横诸家,更是对“入世”的直接反映。所以,我们一开始讨论的一种价值,实际上就是关于我们和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入世”。再浓缩一下,可以说,直接地就是“世”,就是人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是这个现实世界在属于人的生命周期内的那一段历史的现状。文化就是围绕着这个“世”而生发的,而先秦文化其实就是围绕“入世”的主题展开的一场历史大讨论。

三、《学记》的入世精神

《学记》作为这场大讨论中的一个小问题,作为先秦文化的一个方面,其论述体系从总的观点,到具体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都浸润着这个先秦文化主题的因素。如果再把“入世”这个主题稍加剖析,会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入“”世”途径。统治者们,或心怀苍生的士大夫阶层,是要通过“入世”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让本阶层稳定和谐,同时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被统治的人们,包括广大没有太多想法,同时生存境遇也不容许他们有太多想法的人们,盼望的则只是后者,只是衣丰食足。通俗地说,都是立足于使现实世界更有利于人的生存,而且基本上人人都是从群体着眼,寻觅自己最后的归宿。西方文化的价值核心不是入世,而是自适。中国文化的精神着眼于群体,最终指向的也是群体,它的体系涵盖了个体观照。而西方文化着眼于个体,最终指向的也是个体,只在其过程中呈现着群体的形式。而另外一个事实,文化典籍绝不是由平民书写的,所以像《学记》这样一类文化著作,其中承载的思想是属于前一类人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反映了第二个人群的想法和需求。所以他们“入世”的精神实则包含了心怀天下,兼济苍生的历史主人翁意识。而这种意识,则是在先秦,甚至在历代中国文化里一直或隐或显存在着的主题。有人称中国古代文化乃是士大夫文化,是不无道理的。在《学记》里,这种入世精神体现得很明显。其开篇便以“动众”“化民”作为为学之端,所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种“君子”的“化民”之心,正是士大夫“入世”精神的反映。然后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言“教学为先”,总也不脱离“王者建国君民”。《学记》最后总结“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言不离君子,即不离士大夫,而且“德”“道”可谓是古人“入世”精神的固定表述,“信”是“君子”的人格体现,“时”是“君子”的机智准则。“不官”“不器”“不约”“不齐”其实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很深刻的辨证机智,它通过否定而达到更高的境界。这境界是不能以有形的“官”“器”“约”“齐”界定的,它是在无为中达到自然而然,毫不费力的有为有功。《学记》中“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者也”,直接提到“为君”,是为士大夫之道,也即学为士大夫“入世”之精神。《学记》最后再次提到学之本,所谓“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这个“本”就是“德”“道”“信”“时”,就是“为君”。所以《学记》最终是以士大夫的“入世”精神为统摄精核的,而这种心系苍生的“入世”精神也正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核。

四、文化整合中的当代中国教育

中国文化以先秦文化为源,确立了“入世”的文化主题,以及核心为儒家思想的士大夫精神价值,在以后的文化传承和思想流变中,这种话题和价值核心没有改变。在汉代,儒学被确立为官学,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这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使然。唐人意气风发,开放的文化心态,李家道教的普遍流行也未能取代“入世”传统的主导地位。韩愈的《原道》、《进学解》中即有体现。《原道》尾段“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是典型的儒家教化之意。《进学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也表明了唐代士子的为学境界。到了宋代,这一传统更是被凸显放大,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宋代大儒朱熹的教学思想便有着强烈的儒教精神。当时的教育制度,各种书院的设立,社会的教育观念虽然都是以“入仕”为形式,但“入仕”的背后始终有着强大的“入世”精神为支撑。到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社会面对内忧外患,传统文化发挥了它在历史转型过程中的作用。那时的“改良”“图治”,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抗战”“救亡”等呼声,正是传统“入世”精神在现实中国的回响。兴办西式学堂,白话文运动,新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的引入,无不显示了新旧文化的整合和某些尴尬不适。中国正是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较量中走入了我们的当代处境。而这个文化处境,却因历史现实的大转变而显得不合时宜,并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本文在开篇就谈到的我国的现实现状问题。

全文阅读

谈国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11中国广州第二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传统音乐教育高端论坛”于2011年11月11日至12日在广州大学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办,来自海内外的63所院校、音乐类核心刊物编辑部及研究机构的13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60余篇,论题涉及音乐教育哲学、传统音乐教育和其他研究论域。音乐教育哲学问题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继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举办的首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之后,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次会议除了延续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讨论,还提出了“传统音乐教育”这一近年我国音乐教育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论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既是进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的基础,也是探索传统音乐文化当代传承的路径。将音乐教育哲学与传统音乐教育结合进行探讨,是大会主办者探索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两天的会议议程包括:专家主旨发言、圆桌会议、博士论坛、研究生论坛四项内容。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 一、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为背景的多元社会环境下,中国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怎样看待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新的意义?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玛丽•麦卡锡(MarieMc-Carthy)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在其主旨报告《变迁世界中的音乐教育哲学:新视野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中麦卡锡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音乐教育哲学成为音乐教育的宣传、政策的主要知识来源。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础已经得到扩展,一些学者开始从多元学科来寻找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了心理学、女性主义、音乐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流行音乐的研究。针对这种新的研究趋势,麦卡锡提出当今音乐教育哲学要研究的五个问题:(1)音乐教育者怎样理解音乐的意义?(2)“认知”音乐意味着什么?(3)今天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是如何被重视、被宣传、被倡导的?它们的基础是什么?(4)全球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到底是“谁”的音乐?(5)从伦理的角度来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是“好的”音乐教育?以此提醒当代音乐教育者将他们听赏和看待音乐的方式重新概念化并考虑音乐存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麦卡锡所介绍的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新趋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启示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音乐教育哲学作为本研讨会的主旨议题之一,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参会代表们从音乐教育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对基于中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做了深刻的分析。 音教园地Education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理论化、系统化认识的总结,是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产物。西方的音乐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的“乐教”哲学的关系何在?中国传统“乐教”哲学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意义?如何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贯通中西?这些问题正是探索本土音乐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本次会议的目的所在。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一文以社会文化哲学、民族文化哲学、历史文化哲学为基础来探讨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的关系;该文尝试汇通中西哲学,提出建立中国文化哲学为基础的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周凯模《中土“乐教”哲学与民间音乐传承》提出中国自古就有基于中土宇宙论的乐教哲学体制,在近代引进西方教育分科体制后,中土“通才式”的教育体制断裂,中土优秀的乐教思想被忘却。而在民间“乐教”思想中,却依然坚守着中土“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是对古代优秀乐教思想的延续,因此对于中国民间乐教传统的丰富资源的调查研究任重道远。代百生《音乐美育: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主线》中认为以“美育”为发展主线的中国音乐教育思想既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审美”与“美育”观念的吸收,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提出正确认识音乐美育的内涵,将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在该论题中,“审美”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实践的关系尤其受关注。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王州《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刘倩男《“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指向》等文章,都以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为现实背景,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审美”和“实践”两种范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外,从哲学层面进行理论研究的还有张业茂《“音乐教育”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对“音乐教育”的语言分析》、朱玉江《从交往理论看音乐教育实践哲学》、韩忠岭《两种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哲学诉求》、柳良《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若干思考》、姬晨《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从课标修订管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等文,这些探讨对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三、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代表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分别从学校音乐教育和民间音乐传承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了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传统音乐民间活态传承的方式等问题。 学校作为专门、系统的教育机构,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当下学校中的传统音乐教育处于何种地位?如何推进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本次会议的代表们分别就不同层次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樊祖荫《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提出了当前音乐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为重视与衰减并存。提出今后应重点加强本科阶段的传统音乐学习,同时各院校应展开与传统音乐教育相关的学术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音乐教育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情与学习兴趣,把传统音乐教育从技能、音乐理论的学习提升到文化的层面。谢嘉幸《传统音乐教育———从理论思考到实践探索》以自己亲身的实践与研究“教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为例,提出建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既有助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多样化的保护与开发,又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同时有助于沟通多种类型的音乐教育。陈雅先《校园文化生态与岭南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提出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对于岭南传统音乐在高校传承的重要性在于:调节、维持高校音乐活动主体的群际关系,促进校园岭南传统音乐活动正常开展,并提出营造校园文化生态的具体途径。刘瑾《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的梳理与思考》认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关系;只有尊重民族和文化的个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交往,才能生成国际性。#p#分页标题#e# 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承的手段,是延续地方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如何推进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并在音乐教育中延续民族精神?围绕民间音乐传承主体在地方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及民间音乐传承的方式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代表们各抒己见。 马达《民间学术团体在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广东省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为例》论述了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在当地广东汉乐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并以实地田野工作考察资料的论证,指出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是保护和传承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策略之一。郭大烈、黄琳娜《利用儿歌民谣教学传承纳西族语言文化》论述了面对纳西族语言和传统东巴文化面临消亡危机,自1999年以来,两位作者在家乡古城丽江创办东巴文化传习所的经历,他们用自己的租屋建盖传习所校舍,利用纳西族传统儿歌、民谣在小学里进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教学,传承优秀东巴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张天彤《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模式研究———以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传承为例》根据其多年来的田野工作实践,总结出5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渠道、两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方式、4种民间音乐传承人。 此类的文章还有袁静静《文化转型下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与发展———潮州大锣鼓的田野考察与分析》、曾璐莹《大埔广东汉乐的活态存在与传承中的文化自觉》、焦皓华《广东汉乐声音景观评价与大埔汉乐文化区域的形成》、邹雪姣《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潮州大锣鼓声音景观研究》等。 四、从不同视角关注中国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除以上论题,参会代表还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与问题给予关注。如李岩《淬本而新———文化退潮现象研究》中,从近代史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近代诸方家如康有为、梁启超、曾志忞、李叔同、沈心工、王光祈等人与此相关的音乐言行,提出这些人物的所谓“落后言行”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性。潘妍娜《建国初期至“”前(1949—1966)潮州大锣鼓的发展与变迁》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以潮州市民间乐团为个案,叙述了潮州大锣鼓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变迁。仲立斌《广州粤剧传承与现状调查———以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通过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对生长在广州这一特殊社会文化语境城市中的传统乐种粤剧进行了考察。柳进军《在田野与乐谱间踱步》以一位作曲家的视角,讲述了其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改编与创作的心路历程。 此次会议对于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有益于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方面,能够客观地关照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当今音乐教育的现状,批判性地思考西方各音乐教育哲学流派,同时对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进行了思考。在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对从社会渠道的传承到学校渠道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归纳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从理论层面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进行了思考和论证。 本次研讨会意义深远,相信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会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全文阅读

当今音乐教育研究的新趋势

11中国广州第二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传统音乐教育高端论坛”于2011年11月11日至12日在广州大学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办,来自海内外的63所院校、音乐类核心刊物编辑部及研究机构的13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60余篇,论题涉及音乐教育哲学、传统音乐教育和其他研究论域。

音乐教育哲学问题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继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举办的首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之后,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次会议除了延续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讨论,还提出了“传统音乐教育”这一近年我国音乐教育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论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既是进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的基础,也是探索传统音乐文化当代传承的路径。将音乐教育哲学与传统音乐教育结合进行探讨,是大会主办者探索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

两天的会议议程包括:专家主旨发言、圆桌会议、博士论坛、研究生论坛四项内容。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

一、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为背景的多元社会环境下,中国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怎样看待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新的意义?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玛丽・麦卡锡(Marie McCarthy)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在其主旨报告《变迁世界中的音乐教育哲学:新视野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中麦卡锡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音乐教育哲学成为音乐教育的宣传、政策的主要知识来源。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础已经得到扩展,一些学者开始从多元学科来寻找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了心理学、女性主义、音乐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流行音乐的研究。针对这种新的研究趋势,麦卡锡提出当今音乐教育哲学要研究的五个问题:(1)音乐教育者怎样理解音乐的意义?(2)“认知”音乐意味着什么?(3)今天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是如何被重视、被宣传、被倡导的?它们的基础是什么?(4)全球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到底是“谁”的音乐?(5)从伦理的角度来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是“好的”音乐教育?以此提醒当代音乐教育者将他们听赏和看待音乐的方式重新概念化并考虑音乐存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麦卡锡所介绍的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新趋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启示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音乐教育哲学作为本研讨会的主旨议题之一,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参会代表们从音乐教育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对基于中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做了深刻的分析。

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理论化、系统化认识的总结,是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产物。西方的音乐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的“乐教”哲学的关系何在?中国传统“乐教”哲学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意义?如何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贯通中西?这些问题正是探索本土音乐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本次会议的目的所在。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一文以社会文化哲学、民族文化哲学、历史文化哲学为基础来探讨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的关系;该文尝试汇通中西哲学,提出建立中国文化哲学为基础的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周凯模《中土“乐教”哲学与民间音乐传承》提出中国自古就有基于中土宇宙论的乐教哲学体制,在近代引进西方教育分科体制后,中土“通才式”的教育体制断裂,中土优秀的乐教思想被忘却。而在民间“乐教”思想中,却依然坚守着中土“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是对古代优秀乐教思想的延续,因此对于中国民间乐教传统的丰富资源的调查研究任重道远。代百生《音乐美育: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主线》中认为以“美育”为发展主线的中国音乐教育思想既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审美”与“美育”观念的吸收,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提出正确认识音乐美育的内涵,将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全文阅读

对“以美育代宗教”之我见

摘 要:《蔡元培美育论集》中“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在我国艺术教育领域有重要的地位,也颇具争议。观点认为美学、艺术和宗教的关系从依附到并立再到取而代之,是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应提倡“美育”代替宗教,改造社会的弊端陋习。这一方面是受西方科学技术、艺术美学思想的熏陶,同时也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反思。研究《论集》内容和相关知识,发现其在普及艺术教和提升国民素养培养上,具有进步意义;但在分析艺术、科学与宗教关系以及社会实践方面有偏颇之处。

关键词:美育;蔡元培;宗教;兼容并包

蔡元培先生一生提倡美育,强调美学、艺术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自身深厚的国学功底,并对欧洲近现代科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多年从事教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中积极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今读《蔡元培美育论集》(后简称《论集》),对其中丰富的内容感触颇深,虽只有几十篇短小论述演说,但涉及领域之广、见地之深、与社会实践联系之紧密,令人叹服。除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与教育学的内容外,还有关于绘画、书法、音乐、戏剧、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的论述和观点。在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我对其“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很感兴趣,想结合多年来在艺术领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体验观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以美育代宗教”的基本思想

《论集》中有三篇文章题目为“以美育代宗教”,是专门论述这一观点的,互有重叠、补充。细读这三篇,基本思想已显轮廓,加以其它文章、日记、访谈作参考完善,可以大致把此观点进行归纳:首先,文中所提的“美”是包罗万象的。“我向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而引者或改美育为美术,误也。”作者认为“美育是广义的,而美术则意义太狭。”不难发现,文中“美育”的美,在涵盖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的同时,当然也包括音乐、文学、电影、园林景观、城市规划等众多广义的艺术门类,甚至“社会的组织,学术团体以及其他种种社会现状。”显然,这个“美”是艺术、美学、社会学等内容的大融合。其次,“美育”是借着将之前依附于宗教的美学和艺术从宗教中脱离出来,进而取代长久以来宗教在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和功能。“在最初的时候宗教完全是教育……;譬如基督教青年会讲智德体三育。”“以前都是宗教代教育”,但随着科学发展,宗教逐渐成为教育的“障碍”。故此可以用“美育”取而代之。可见,“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和实践是以教育为领域和目的的,用“科学”的方法改造社会,提升国民素养。再次,文中对“美育”与“宗教”的对比概括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在历史上,宗教一度把美学和艺术用作“诱人信仰之方法。”“及文艺复兴以后,各种美术,渐离宗教而尚人文”。可以看出,蔡元培先生对中外宗教之弊端和陋习相当了解,并在当时“科学”口号日益响亮的时代背景下,敏锐的把握住了中国社会和教育在审美领域的发展取向。

更为详细的论述,可参读《论集》,在此就不过多介绍。蔡元培先生的观点可概括为“古代的宗教代替美育,而现代的美育可以代替宗教。”①

2.“以美育代宗教”的积极意义

蔡元培先生一生践行美育,“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宝贵之处,就是以科学的态度,通过介绍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广一种与时俱进的审美价值观,对我国旧社会陈腐守旧的教育制度和国民习性进行改良。

全文阅读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与国家科技三大奖同级别的国家级奖励,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已经成为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首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布特征与培育策略 《关于做好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东北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采矿学》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成果总结 国家教学成果奖简介 会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和北京市优秀教师 中国联通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衢州中专喜获首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的关键环节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简介 2012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简介 数字化透视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全国开展首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 关于2015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公示 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获取科技成果奖的分析与对策 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征文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一)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二) “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二)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项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0XNE033)]

(上接第69页)

参考文献:

[1] 于光荣. 让多媒体技术走进“中国古代文论”课堂[J]. 邵阳学院学报,2008(1).

[2] 李建中. 古代文论教学的当代视野[J]. 中国大学教学,2009(5).

[3] 黄毅. 新时期古代文论教材的编写与出版[J]. 昆明学院学报,2008(5).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