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首先,感谢组织部给我们创造了一次学习提高和沟通交流的机会,这次全市村干部培训班,从的外出参观到市委党校的集中学习,我想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下我对本次培训班的感受,即“精”、“实”、“全”:“精”在行程精心安排、课程精益求精;“实”在授课老师真情实感、内容注重实际;“全”在知识覆盖一应俱全同时学员听课全神贯注。通过参加这次系统而全面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学无止境,只有不断的充实提高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需要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带头人和实用人才,我们作为村书记,应该要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在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任务督促下,不断提高个人和班子的能力和本领,所以学习实践是非常必要的。此次集中培训,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在处理解决纠纷等方面的技巧,提高了农村政策的理解力,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战的训练。:
二是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农村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提升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管农村工作,是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实践充分证明,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开辟新境界、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因此作为村书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工作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
三是真抓实干,带领农村经济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前进。因地置宜、搞活经济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本村资源,在追求效益与公平之间作平衡,坚定不移地贯彻惠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创收点,发展现代农业新亮点,抓好生产、抓好经济。
总之,我们要把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努力成为一个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农民信得过的村书记。
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新农村建设学习体会)
十一五计划学习之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演讲稿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演讲稿
电脑前的遐想
9月19日,对一般的人来说,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可是,对于我这个农民“记者”来说,却是一个很特殊很兴奋的日子。因为,今天上午,我在电脑城花4000多元购回了一台“联想”名牌电脑,政府还给予520元的家电下乡补贴呢。兴致勃勃的我,电脑搬回家,一个电话,就将电信网络服务公司的技术员请上门,联上宽带,任我在网上世界傲游……看着崭新的电脑,让我遐想,让我思绪……
我的家,是个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的农民,今年已年近五旬的我,过去因家境贫困,书未读完便成了社会中的一员。1980年10月,我响应祖国的号召应征入伍。在部队里我勤奋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给部队广播站投稿。由于自已的努力,偶尔也有“豆腐块”见于报端。1985年底,我退伍返乡,与田为舞。家里条件的限制,却仍有在部队的那股创作激情。
曾记得,过去投稿,先在废旧的草稿本上打下底稿,经修改后再用稿纸套上复写纸,用元珠笔写好后,再用信封贴上八角钱的邮票,从邮局寄出去,到达目的地至少也得四至七天。有些时间性效强的稿件,待路途走上六七天,新闻也便成了旧闻,失去了意义白忙活一阵。有时,无论是广播里听到播音员播我的简讯,还是报纸上刊的“豆腐块”,我也乐滋滋的,这是我的成果呵,那甜美的声音,那油墨的清香比春天的鲜花味更香更美。到了九十年代,农村的电信厅有了传真机,我便将时间性强的稿件用传真机眨眼工夫就传到了新闻媒体,深感科技的发达。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指引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富起来了,大彩电、冰箱、自动洗衣机、微波炉、电磁炉已不再是稀奇之物了,有的农民还买回了小轿车、电脑。2005年,政府给我们村上配了一部电脑,向全村党员、组长、村民进行现代远程教育。一天,村上书记跟我说:“村上有电脑,你学会了用,对你发稿大有好处。”是呀,有这样的机会,何不去学呢!刚好,村上举办电脑知识培训班,我便成了远程教育的一员。学电脑,对我而言,一来基础差,二来好多同龄人都说年纪大了学不会了,因此信心不足。
村上有电脑,我的手也懒了,有时要写稿件就找年轻的朋友帮忙,有时人家有事,我就只好耐心等待了。久而久之,专找别人,弄个一两回还好,次数多了也不是办法呀!至此,我下决心开始认真学电脑。为了学打字我首先练拼音后学王码五笔,口读、背诵、手写、默写;反反复复整整练了半个月的时间,字根表记得差不多了后我就开始练打字。初学时一本五笔、拚音对照识别字码常放在旁边,我边学边总结经验教训,有时还做些笔记,反反复复练了一段时间,我不但扔掉了“拐棍”,还能利利索索的打小短文了,现在我基本上掌握了搞新闻写作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没想到,快50的我,还能学会操作电脑,上网发稿件、查资料,找信息,网上的世界精彩!
看,如今农民多舒服,免了农业税,种田有补助;读书不交费,看病又不贵;普惠新农保,60岁的农也有55元退休费。今天,9·19之日,电脑到家,使我这个农民“记者”告别了在稿纸上写稿、用信封寄稿的历史,真正地感受到了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伟大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和谐、富裕、安康。
1
记者过年家乡秀
江苏南京练红宁
读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媒体春节期间刊登的记者回乡过年的家乡秀报道,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新春走基层的好收成,也是走转改的全方位实践体验吗?
报社记者来自五湖四海,不少生于农村,这次记者春节回乡到农村与家人团聚,特别是年轻记者与父母一起过年。回顾儿时过年乐趣,展现当今的农村变化和家乡的风俗文化,描绘着一幅欣欣向荣的农村画图,让读者感受农村的节庆氛围欢乐愉快。
都说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经过几十年的农村改革,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通过记者回家过年的笔触,也看到了农村的薄弱环节,给人们特别是农村干部们、城市里的学者们提出更多思考和建议,无疑有利于农村的新一轮创新发展实践
何谓“人人有责”
湖北日报社巴晓芳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实施,对农村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始终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发挥其基础学科的作用。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严重脱离实际
农村中学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但实际上任务的重点在后一“为”上。
这种教育脱离农村实际,与社会需要脱节,使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如果升不上学,则所学知识在农村无甚大用,而有用的又学得少或没有学。最近对本校256名农村学生进行了一次“应用文”写作测试调查,取样统计数据表明了如下几点:
1.学生因缺少练习,未能掌握已学过的某些应用文的写法,如一般书信、介绍信、证明信等。
2.能写介绍信、合同书、说明书、电报、广播稿等8种应用文的学生均不超过被调查人数的17%,其中会写合同书的只有11%。
3.会写演讲稿、广播稿的人数占8%,能作对联的只占2%,会写调查报告的只占3%。
4.能识、会写“农村实用杂字”的,能写毛笔字的只有5%。
10年时间,仅上过3年小学的71岁山西农村老太太任俊娥,用摸了一辈子农具的手将自己的一生经历,写成了一本30万字的回忆录,并入选“全国农民百部作品”。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这样评价:“我们感受到她心中的人生滋味,感受到她日子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一颗淳朴、向善、热爱和劳动的心。这一切都令人心存敬意。”
10年前,大儿子和老伴突然相继过世,任俊娥遭受重大精神打击。在北京工作的二儿子、儿媳把她从山西永济县农村接到身边,希望给她换个生活环境,让她调剂心情。
过去,任俊娥是村里有名的女强人,但此时,她如同被抽去筋骨,失去了活力。来到北京后,虽然表面平静,但每天独自一人时,失去至亲的伤痛常常让她泪流满面。她不愿让孩子们看出自己的伤心,开始想方设法找事情打发时间。
儿子给她订阅了几份老年报。上面一些老人写的回忆文章激起了她的兴趣。任俊娥开始收集家里不用的纸片儿、快用完的圆珠笔,每天下午试着“写作”。对于只上过3年小学的农村妇女来说。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一个字就要查半天字典,查完了,又忘了自己要写什么。她索性用特殊符号代替不会写的字,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完了再查。
当然,这是一个秘密。写完的纸片,任俊娥偷偷藏在孙女的一大堆作业本和书底下。直到有一天孙女整理书桌时。偶然发现了奶奶的“地下活动”。不过,除了一开始的惊奇和鼓励,家人并没有太在意任俊娥的“创作”。写作毕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一位农村老太太。能坚持多久呢?
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任俊娥还是坚持写下去。慢慢地,从几个月写一篇,到有时一个下午就能写一篇了。有时她边写边哭,四五天写不下去一件事;有时写得美滋滋的:是自己的勤劳和胆识让日子越过越好,几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村里、甚至城里人中的佼佼者。纸片越积越厚,她细心保管起来,回老家时也随身携带。
农村沉重的劳动让任俊娥养成了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习惯,每天夜里12点就起床干活。如今,她的生物钟已经很难改变。每天夜里躺在床上,她脑海里回忆起许多往事,到白天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于是她就把纸和笔放在枕边,晚上想起来就趴在床上记。怕影响孙女休息,她从不开灯,可很多次,天亮时看自己的“杰作”,竟发现全是墨水点子,什么也看不清。
2007年,儿子胡冰决定把母亲的文章打印出来,作为家庭内部收藏。这下让任俊娥更认真起来,一改过去随手写写的习惯。每天固定写作至少3小时,一年内写下了差不多10万字。
说起《新闻爱好者》,我和她已有近30年的交情了。可以这么说,她对我是一朝相识,终身受益。
我1979年高中毕业,那时就有一个做记者的梦想。而最早接触这本杂志,是1982年。记得是刚过完春节,十八九岁的我正在连队训练,忽然接到通知,要我去团里的“通讯员培训班”报到。紧张的培训、实习结束后,我被师政治部宣传科新闻组留下了。从此,我可以在那里看到一些平时根本不知道、也看不到的新闻专业刊物。也许是我家乡观念太浓,也许是她的可读性很强,一本32开本的《河南日报通讯》叫我爱不释手,她――就是《新闻爱好者》的前身。我从这本杂志里吸吮了很多的“营养”,写作水平提高很快。随后,我的一些稿子开始在武汉军区《战斗报》等报刊见报了,年底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见报任务,团里还给我记了三等功。在1983年、1984年,我仍以较好的成绩分别荣立三等功一次,共达三次,这在当时也是少有的。
1984年年底,我在首长和战友的惋惜和祝福声中脱下了心爱的军装。和别的战友不一样的是,人家离开部队时带的多是被服、子弹壳等军品,而我带的则是两纸箱书籍,甚至包括几本经宣传股“特批”可以带走的《河南日报通讯》。
回到农村,我很快当上了村委会主任兼团支部书记。平时遇见好的新闻线索,我就及时采访、写稿、发稿。就这样,我时不时有稿件见诸报端或在广播电台播发,成了当地有名的“土记者”。不久,《河南日报通讯》从赠阅的内部刊物正式更名为《新闻爱好者》,并在全国发行,我毫不犹豫地自费订了一份。这时,一些喜爱写作的农村青年慕名找到我,一起探询写作的奥妙,提供新闻线索。我想,何不把他们组织起来办个学习班,一是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二是可以激发他们的新闻兴趣,三是可以给乡里培养一批通讯员,何乐而不为呢?我把这个想法给乡里的有关领导一说,立即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乡广播站广播了举办新闻培训班的消息,培训场地、黑板、粉笔、学员笔记本等,都是乡里安排的。谁知不几天,竟有30多人报名,他们多是本乡的农村青年,也有少数邻近乡的,其中还有一位50多岁的老同志。在这期学习班上,我根据参加部队新闻培训班的笔记,参考新闻写作教科书,给学员们讲了消息、通讯、言论等新闻体裁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还重点结合自身的实践过程谈了很多体会。由于是自身经历的、有很多例子是土生土长的,所以大家的感觉和反映还不错。我还给学员介绍了《新闻爱好者》杂志,并拿出几期存刊给大家品读。他们和我一样,对《新闻爱好者》竟是一见钟情,培训结束时,每人都自费订了一份。后来,在这批学员中,有10多人的作品经常见报,3人成绩突出,被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其中2人被县有关部门录用为干部或职工。
1987年11月,河南省劳动人事厅下发文件,录用一批社会闲散科技人员为国家干部,其中就有我的名字,理由是“写作成绩突出,荣立三次三等功”。我知道,这里面有《新闻爱好者》的一份功劳,因为我是靠新闻写作跳出“农门”的,而《新闻爱好者》正是我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1990年7月,我调入县委宣传部任专职新闻干事,后任新闻科长、县委外宣办主任、宣传部副部长等职,重点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其间,我发表了大量新闻稿件,市级以上约有1600篇,其中头版头题有30多条,多篇作品分获国家、省、市级新闻奖。2002年9月,我到县新华书店负责党务工作,尽管不再直接做宣传工作,但我一直没忘记《新闻爱好者》,我唯一订阅的一份杂志就是她,屈指算来,我已连续订阅了近30年。
我想,今生我以《新闻爱好者》为知心朋友,是我明智的选择,她也一直无私地帮助着我,我的一些写作体会、言论、新闻生活实录等也先后在杂志上刊出,得以能及时和大家交流,真是惬意。最后,祝《新闻爱好者》越办越好,帮更多的“爱好者”进步、成才!
【技法点拨】
广播稿是通过无线电波和导线,通过播音员用声音向广大听众传播消息的一种新闻体裁。换言之,供电台用声音传播的稿件即广播稿。同学们在课间通过喇叭听到的校内新闻,就是用广播稿形式写成的。因此,用声音传播也就成了广播稿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广播稿的写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俗化。广播稿读起来要朗朗上口。广播是一种作用于听觉的媒体,广播语言要具备可听性,要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念起来顺口,听起来省力。因此,写广播稿时,用词要通俗,尽量使每一位听众都能听得懂,还要避免同音词产生歧义;句子要短,多用人称名词,少用人称代词,以避免听众产生听觉混淆。标题应尽量选用一个能引起听觉兴趣,且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
二、情景化。广播稿所描述的事件,应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可以有适当的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甚至有适当的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等,尽量把新闻消息写得新鲜生动。
三、简洁化。广播稿应以短新闻为主,提倡多写二三百字的新闻,最多不宜超过五六百字。因为长新闻在多数情况下很难取得好的收听效果。报道过长往往会使听众记住这部分而忘了那部分,记住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从而产生听觉疲倦,失去继续听下去的耐心。
此外,广播稿的主题要单一集中,开头就要能吸引听众,主体部分最好设计悬念,结尾要不落俗套。行文中,不宜用括号、省略号,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便读出来;表示否定含义的引号也尽量不用。
【范文示例】
总理再赴湖南灾区
6月28日,我到莱芜市钢城区艾山街道下基层采写的最后一篇稿件见报。总计9篇下基层稿件中,有6篇被评为A级稿,3篇上了头条。“新闻是跑出来的,脚底板下出新闻”,这句话在“记者下基层”活动中再次得到了验证。
近年来,我积极参加《莱芜日报》组织的“记者下基层”活动,收获了一些好稿件,更重要的是对新闻的内涵、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体会一: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心声
新闻作品虽然不是文艺作品,但新闻佳作是有美感的。好消息简洁、明快,一语中的;好通讯细腻饱满,引人入胜;好评论逻辑严谨,力透纸背。它们无一不令人回味无穷,爱不释手。
但是,翻看现今报纸上的许多新闻稿件,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甚至连作者自己也不乐意读,“写稿子的目的只不过是混个工分而已”。这种“新闻”,脱离了新闻的本来面貌,离读者也越来越远。
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根源就在于记者没有深入基层,扎实采访。
现今,“一网知天下”,记者这个职业的难度降低了,但要当个好记者更加不容易。这是因为,随着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网络的发展,能够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多了,去单位采访,一般都会给记者提供水平比较高的总结材料,如果记者仅满足于工作说得过去,根据材料就写成稿件,或者从百度上搜索一下,把想要的材料取下来粘贴一下,写稿的速度会大大提高。但是,如此以来,稿件的“材料”味十足,甚至官话套话都搬了进来,语言不生动,人云亦云,没有记者自己的观点,写出来的稿件干瘪、生硬,没有灵气和生气。
记者要想写真正的新闻,就要铺下身子,到群众中去,用群众语言写普通群众,写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写出自己的得意之句、得意之题,稿件才能脱离“大路货”,为群众所喜爱。
《熔炉》,1928年12月创刊,主编徐霞村。大32开本,146页。
徐霞村(1907~1986年),原名徐元度,湖北阳新人,生于上海。1925年夏天,开始翻译欧美作家哈代、法朗士的短篇作品,同时也写散文、小说,初涉文坛。1927年5月,他去法国读书,因为经济上无法维持,年底回国。1928年夏秋之际,徐霞村经赵景深介绍,到复旦书店去做编辑。这家书店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附近。他为书店办了一个刊物,就是《熔炉》。
“在数不清的国内新出版的文艺刊物之中,我们现在又来加上了这个《熔炉》。”编者在题为《炉边的话》的“编后记”中说:“我们出版这个刊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在书店,不过想借此做做广告;在作文章的人,不过想借此支一点稿费。作家既不是同一方面的,各人的思想文风也不一致,美其名曰《熔炉》,其实就是杂拌的意思。我们没有什么大目的,只想各尽其力地创作一点,介绍一点,此外,如果可能,则最好不要使读者买回去太上当。至于这个小目的能不能实现,将来自有定评,用不着先在这里吹牛。”又说:“我们有时也选登外稿。虽然因为篇幅关系把一些热心的朋友们的心血之作退回去是免不了的事,但有一点可以请他们放心,那就是,我们不会抱包办主义,把不相识者的稿件不过目就退回去。”面对读者,编者的告白实实在在。
这期刊物的第一篇就是丁玲的《自杀日记》。早在1926年年初,徐霞村和丁玲、胡也频就在北京认识了,而且都是一个小团体的成员。那个团体叫“无须社”,无须取名字,无须存在的意思。徐霞村从法国回国后,在北京汉园公寓还和他们同住了一个多月。1928年春,胡也频和丁玲从北京南下,先在杭州,后到上海。这时的丁玲已经是蜚声文坛的知名女作家了。1927年12月《梦珂》以头条位置出现在《小说月报》;次年2月,《小说月报》又发表了她的《莎菲女士日记》。现在老朋友办杂志,她和胡也频给了很大的支持。《自杀日记》中的人物伊萨,让人想到那“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茅盾:《女作家丁玲》)。
在第一期上占了较大篇幅的是徐霞村译的《六个寻找作家的登场人物》,这是意大利剧作家皮蓝得娄(1867~1936年)的名作。这是一出剧中剧,一家剧院的舞台上,演员们正排着一出新剧,忽然六个不速之客跑了上来。他们是六个剧中的人物:父亲、母亲、儿子、继女、小男孩、小女孩,作家由此写出了他们的家庭悲剧。徐霞村专门作了一篇《皮蓝得娄》,介绍这位大作家。他说皮蓝得娄“善于用滑稽的情节和离奇的人物来表现某种深邃的思想”,在这篇震惊世界的剧本里,皮蓝得娄不仅充分放进了他的全部哲学,并且也惊人地表现了他的写剧的技巧。萧伯纳赞誉《六个寻找作家的登场人物》是“戏剧写作史上最具独创性的剧本”。
1929年,《六个寻找作家的登场人物》由上海水沫书店出版,当时知道皮氏的人很少,书的反响不大。6年之后,徐霞村极力推崇的皮蓝得娄以“对现代戏剧文学做出了意义深远的创造性贡献”荣获1934年诺贝尔文学奖。这自然显示了翻译家徐霞村的见识和慧眼。郑振铎先生约他译出皮蓝得娄的另一名剧《亨利四世》,将两个剧本合并为《皮蓝得娄戏曲集》,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的《热情之骨》,写金钱异化的爱情。女主人公最后对幻想着纯洁、理想爱情的比尔说:“你说我太金钱吗?但是在这一切抽象的东西,如正义、道德的价值都可以用金钱买的经济时代,你叫我不要拿向自己所心许的人换点紧急要用的钱来用吗?”她嘲笑比尔:“你每开口就像诗人一样地作诗,但是你所要求的那种诗,在这个时代是什么地方都找不到的。诗的内容已经变换了。”沉浮于灯红酒绿的是物欲性的诱惑与。
沈从文这时也在上海,正和丁玲、胡也频一起筹办《红黑》和《人间》两个杂志,忙碌中也忘不了为老朋友的《熔炉》添一把火。小说《阙名故事》对军旅生活的叙述,是从“我”由顽童向小兵转化开始的。“我”从一个大家庭的“少爷”被命运之船载向世俗,难能可贵的是一颗童心未泯。阿巧是“我”过去仆人的女儿,而童心超越阶级差别和观念对立,使“我”和阿巧无尊卑的交流,心灵晶莹,纯真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