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祠堂对联

祠堂对联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说祠堂与民间的公共生活联系

1祠堂

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为化民成俗,统治者允许民间联宗立庙,从此各地纷纷建立祠堂。北方历代多战乱,宗族组织不够发达,宗族性血缘村落较少,祠堂建筑也不兴盛;而南方长期稳定,宗族势力十分庞大,各村多聚族而居,经济上也较为富有,大小祠堂遍及各村。除了祭祀祖先之外,祠堂也是宗族议事和婚丧大礼的地方,属于本宗族内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因此在祠堂内演剧敬祖兼及族人娱乐也成了普遍现象。祠堂演剧对于江南农村的宗族内部公共生活来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演剧是祭祀祖先的供品,而在祭祀盛典和修宗谱等宗族活动中进行戏曲表演则还有借演戏维持安静、满足人心的功能,以免人多序乱。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在各姓宗谱中比比皆是,余姚《沈氏宗谱》中提到“设筵演戏,首敦春祀之典。世世子孙,各尽诚敬”,绍兴《陈氏宗谱》中提到每年冬至的时候要在宗祠前演剧一台,宁海清潭孝友堂宗祠也有规定,每年十月演戏五台。宗祠演剧为乡民的生活增添了欢乐的色彩,也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除了四季祭祖以及族人娱乐的原因之外,祠堂演剧在江南乡村中被当做教化和家族管理的手段,在族人违反族内禁约时常常以罚戏作为惩罚手段。安徽歙县大程村的《受祉堂大程村支谱》中就提到“堆贮物件,纵放猪牛,作践宗祠社房者,罚戏一本”,在祠堂中演戏既惩罚了触犯村规的村民,也教育了其他族人。正因为祠堂演剧在宗族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明清以降,江南乡村宗祠中建设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2江南祠堂

江南一带现存明清时期的古中,属于祠堂的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江西乐平一地现存的400多座中大部分均为祠堂;2006年国家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浙江宁海有10座入选,其中7座属于祠堂;而嵊州现存108座古中也有一半以上属于祠堂。由此可见,祠堂构成了江南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祠堂的格局多采用中国传统合院式布局,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享堂、寝室,享堂是举行祭祖仪式的地方,而寝室则用于供奉祖先牌位。作为祭祖的供品,戏曲表演通常正对着享堂进行,因此修建的也是坐南朝北,设置于门厅明间之内,或者突出于门厅与享堂围合而成的天井之中,正对享堂。这样一来,天井、正厅以及两厢都成为观戏的场所。为了拓宽观剧场所和区分观众的身份,也时常会在两厢建设看楼,看楼上为女眷、儿童,看楼之下则为男性观众。宁海岱胡村的胡氏宗祠更是在与正厅之间设置勾连廊,以三连贯藻井覆盖与正厅之间的天井空间,勾连廊下成为男宾观剧场所。随着戏曲演出在宗族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祠堂的观剧空间也在不断扩大,甚至拓展到了祠堂之外。江西乐平的祠堂中有一种类型被叫做晴雨台,分为两面,一面向内对着祠堂的享堂,一面向外对着祠堂外的广场,晴日在露天广场看戏,而雨天则在祠堂内看戏。这种晴雨台的设计面向广场的一面装饰华美,而面向祠堂的一面则较为简单,显然以晴台为主要演出空间,这样一来祠堂也就不再受到祠堂内部观演空间的局限。乐平涌山镇敦本堂、浒崦都属于晴雨台这种类型。伴随祠堂公共活动范围的扩大,部分最终在建筑结构上脱离了祠堂,成为独立的建筑,江西乐平村落中常见的万年台就是从祠堂中分离出来的。嘉庆五年修建的乐平戴村谱堂是最早从祠堂中分离出来的万年台之一,与祠堂大门面面相对,中间隔着广场。虽然离开了祠堂,但是还具有身离魂附的特征,不过这种转变使得祠堂真正转变成了乡村公众的娱乐场所。

3祠堂用途

祠堂除了通过戏曲表演祭祀祖先、凝聚族人之外,其修建工程也是族中重要的公共性事件,修建经费或者通过祭田租金收入,或者通过人丁摊派。宗祠的修建象征宗族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关系着宗族的荣耀,作为宗祠中的组成部分也往往成了重点装饰的部分,因此乐平、宁海等地区不少的祠堂往往在修建中极尽工巧之能事。乐平浒崦程氏祠堂为晴雨台形制,采用传统牌楼样式,三间四柱三凤楼两硬山,明间升起三重楼,檐下斗栱五层,梁枋上有上百幅戏曲故事的绘画,内外通体敷金,极为华丽。而宁海岱胡村胡氏宗祠设有三连贯藻井,台面上的藻井采用螺旋式,以16个龙头状坐斗向上重叠,第二个藻井用八卦盘香式,以八龙八凤形的坐斗逐层升起,第三个藻井则是圆形,井口分为内外两道。三个藻井造型各异,不仅极具装饰功能,还能够起到拢音和扩音的作用,梁枋、雀替、斗栱、牛腿等部件也均有各色雕刻,刀法细腻,纹样生动。除了神庙、祠堂之外,江南明清还有街台、河台等多种其他形式,均在乡民的公共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村民娱乐、聚会、祭祀、议事的重要场所。而其楹联、雕刻、彩绘不仅增添了的华彩和生活情趣,也起到了劝导和教育的作用。

作者:薛林平 单位:安徽传统戏场建筑研究

全文阅读

大冶宗祠建筑的总体功能简介

摘要 宗祠建筑最主要的功能是供奉祖先神主,也是宗族祭祀的圣地,它象征着宗族的团结。同时,宗祠还是处理宗族内部事务、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祠堂功能的多样性,使得它外形高大、敞亮、气派,较为富足的族派祠堂还建有戏台。在有序的伦理中,功能又可以是无序的。

关键词 宗祠建筑 祭祀 族谱 家训

中图分类号:TU251 文献标识码:A

General Function Introduction of Ancestral Hall buildings in Daye

LI L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Wuh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ancestral hall buildings are consecrated ancestor and god, which symbolize the unity of the clan. Meanwhile, the ancestral hall also is the place to deal with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the cl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mily rules. The diversity functions of ancestral hall make its appearance tall, light and spacious, stylish, more affluent ancestral hall has a stage. In the order ethic, the functions can be unordered.

Key wordsAncestral Hall buildings, sacrifice, pedigree of a clan, Family instructions

全文阅读

湖北阳新祠堂建筑及文化特征初探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阳新县当地祠堂的形成过程、历史文脉、空间形态和独有特征的考察和研究,引发了对其保护和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阳新祠堂;宗族;移民;建筑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TU-098 文献标识码:A

阳新县属湖北省东南部,地处吴头楚尾,与湘鄂赣三省四县六市相邻相望,自公元前205年立县以来,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阳新县民间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厚重异常。由于阳新境内现居民的祖先多为江西等地移民,延续了典型的宗族社会特征,大多仍生活在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人群共同体之中,聚族而居,因此,当地聚集和保留了大量的古祠堂和民居,并多为明清时期建造。一种延续千年的古风在阳新乡土社会依然保存并流传至今,尽管其原始意义或有不少已模糊不清,宗族遗风仍可窥见一二。

一、概述

(一)祠堂的渊源

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祀祖宗,平民只能在家中祭祖,直到明朝伊始才允许百姓建造祭祀的家庙。家庙即祠堂,祠堂的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在乡村,祠堂一般也是私塾、学堂和家族聚集议事进行娱乐庆典的地方。到清代,民间祠堂开始大量出现,几乎村村设祠堂,有的村甚至有宗祠、支祠、家祠、神祠等几种不同的祠堂。

(二)阳新祠堂建筑概况

全文阅读

祠堂文化复兴的“道”与“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土生土长于岭南乡村的我,经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春风洗礼后,对岭南乡村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很浅薄。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深入思考如何促进岭南乡村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祠堂是什么?书院无声,独有民居,至今静谧又喧嚣。读完“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传统村落的形式与意义》,感受多家岭南祠堂后,今有一番史话道尽其古今之模样。

一、岭南祠堂史话

提起祠堂的由来,大有讲究。“祠堂”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最早的祠堂是在墓前建造的一种用于祭祀祖先或长期守考居住的享堂(享堂,就是祖堂,《佛学大辞典》解释为“安置祖之像牌以祭享之”)、石祠,称作“家庙”;到南宋时期,士大夫等人的家族伦理观念更加深刻,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其著述《家礼》中首先制定了祠堂的制度,由此开始,原来修建在墓地的家祠改称祠堂。祠堂和宗庙一样,是过去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帝王、诸侯、大夫、士各有不同数目的宗庙进行祭祖活动,而庶民只能在家里祭祖。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鼓励民间修建宗族祠堂,岭南祠堂便如雨后春笋般修建起来。《广东新语》载:“广之世,大小宗族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家,亦有词数所,其曰大宗祠,始之庙也。”广东的祠堂,就是在那时起,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祠堂,也主要是在明清时期开始修建的。

岭南祠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用来祭祀先祖,一类用来祭祀当地贤人。祠堂的大门上方一般写着“某氏大宗祠”或“某家祠”等字样的,是普通的姓氏家祠,其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祭祖来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宗族议事、维护宗族规法等的要求,像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这些都是宗族的任务,往往在祠堂进行。但祭祖这类活动内容严肃,能够直接参与的族人有限,为了让更多的族人能参与进来并接受教化,在祠堂里开展一些娱乐庆典活动的做法也逐渐普及。

广府的祭祖历史悠久,跟很多岭南民俗一样源自中原,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文公时代。据民俗专家叶春生介绍,以前广府有80%的人口是从中原搬迁而来的,经过四次大搬迁,广府祭祖风俗一代代传承下来,传承的也是中原的民俗。从现实传承上看,广府祭祖又是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祭祖民俗,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极具岭南特色的祭祖民俗。

二、岭南祠堂近现代的存在状况

全文阅读

我家乡的祠堂作文1100字

祠堂,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几乎每一条村都有,祠堂标志着村的历史渊源,最重要的是可以供村民举行宴会。在我村---蛟塘村的中央位置,有两座祠堂,其中最大,最有特色的是“周氏宗祠”我们叫“大祠堂”说起它已有一把多年历史了,历尽沧桑,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至今还不失青春,屹立在村中,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大家可以跟着我的思维,一起去观光,旅游一下这座祠堂。

在正门的两边有两个石台,有两米半长,听老一辈的人说“只要村中出个状元,秀才才能建造这两个石台”随着两根四方的花岗岩石柱往上看,上面的木雕十分生动,有舞着狮子的人、花、福、禄、寿三星等,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极了。木雕顶起上面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在传统的铺瓦技术下,工匠还在瓦顶上“养”了两条生动传神的龙,双龙各在一边,而中间有一颗夜明珠,两条祥龙很有灵气地卧在上面,双眼凝视着那颗夜明珠。和谐生动极了!

祠堂的门很大,高两米,宽一米,左扇门雕刻着“文丞”右扇刻着“武尉”门上面放着一块长匾子,有金色大字写着“周氏宗祠”。

走进里面,最显眼的是右壁的三块石碑铭,上面清楚地刻着祠堂的修建时间和重修时间及乐捐芳名。中间有一个天井,可以使祠堂疏风透气和采光,使其跟明亮,两侧有通上正厅的走廊,各刻着富有诗意,仙境的壁画,有“三星饮酒,八仙过海,学奕……”幅幅都生气怏然,活灵活现。行过走廊,穿过石门,就到了正厅,这里并没有那么多壁画,似乎缺乏了古色,但屹立着的两条石柱却很有神气,很宏伟,高有六米,上下两端却雕刻得很精致,有许多祥云缭绕在其中,再加上左壁刻画着“光宗耀祖”的牌匾,整个大厅就显得古朴而又雄伟,在举行宴会的时候在这里还可以摆上几十台哩。再往上走便到了后堂,这里也有天井。天井上面有许多灵牌,供奉着列祖列宗,这里、也没有壁画,却有一龙一凤在上面,三星也有,灵牌的两边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源远流长”下联是“枝繁叶茂”横额是“开枝散叶”对联用金色大字所写,笔法雄劲有力,极具神气!

整座祠堂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前堂,第二级未正厅,第三级为后堂。祠堂每一处都注重美,而又蕴含着浓浓的古色古香,充满着古朴的气息,把我国古代的风气。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浓浓的美感,又透现出古代建筑的高水平,前人的智慧的非凡想象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筑的高超技艺和精湛的技术!

近几年来,我村的文化有更大的发展,如狮艺文化。武术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促进蛟塘村的文化艺术的发展。

“周氏宗祠“不仅是体现历史的渊源,还是蛟塘村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

广东省高要市蛟塘镇蛟塘中学初三:周华达

全文阅读

东莞茶山南社村

南社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东部,距离东莞市区约15 km。原名“南畲村”,因为村名忌讳“畲”与“蛇”同音,而以“社”代替了“畲”。南社村始建于南宋末年,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初为戚、席、麦、陈、王诸姓聚居的小村。后因战乱,谢氏先人尚仁公徙居于此,经数代繁衍发展,至清末时,南社村除其他几户他姓外,全部是谢氏人口,建成以谢姓为主的村庄。

据谢氏大宗祠的《崇恩堂序》记载,南社村里大姓谢氏宗族源于南京乌衣巷的东晋名士谢安,为避战乱南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再迁至东莞南社开村。崇恩堂两侧的对联描述了家族的历史:“随父宦以至南雄想当年冠服翩翩玉树家声崇追两晋,避宋难而迁东莞迨四传孙曾勃勃乌鸡神梦兆报五雏。”另《南社谢氏族谱》载有,南宋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谢希良在广东南雄州为官,其子谢尚仁因躲避元兵南侵,几经周折于宋恭帝德乙亥元年(1275年)定居南社。

谢尚仁出身官宦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继承了良好家风,以勤俭仁厚教育子孙后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使谢姓逐步兴旺,从明朝中期开始,谢氏先后出了11位进士、举人。现存的祠堂、家庙、府第、旗杆石、墓碑等文物就是古村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实证。

古村处于东江与寒溪河的冲积埔田地区,周围荔枝林茂盛,每到夏至时节,蝉鸣荔熟,鲜果诱人。全村以长条带形的水塘为中心,有16座祠堂分布于两岸,构成南社村公共空间中心,过去这里是村里的宗族核心、祭祀核心。水塘被三座横跨其上的石桥分成四部分,分别称为西门塘、百岁塘、祠堂塘和肚蔗塘。水塘两边的祠堂,占村落现在保留祠堂数的70%以上。

当年水塘为低洼地,两侧是樟岗岭和马头山。南社村古建筑群根据村落的地势条件和水塘分布,因地制宜,形成一种以水塘为中心的船形状的村落空间形态。村东北祖坟高地为船头,高高翘起,四座水塘的地势微微下沉为船身,水塘上三座桥――庆丰桥、四通桥和丰收桥犹如船的分隔仓,桥旁植有高大的榕树,其中以四通桥旁的古榕树为最,是船的风帆,取其“一帆风顺”之意。

沿水塘两岸主街巷布置的建筑是祠堂,与水塘相垂直的若干条巷道向村内辐射,这些巷道随水塘两边的地势逐渐升高,民居建筑沿地势逐级而上,错落有致,层次丰富,与环境相得益彰。这种以长形水塘为核心、沿两侧逐级而上的古村落布局模式,对村落的局部人居环境也起到调节的作用。水塘边古榕广场,成为村民活动的空间场所。民居布局既利于排水,也有“众水归塘”的风水含义,同时也寓意“百支同宗”的宗族意识。

南社村外河道纵横,交通便利,也是东莞的重要墟市,经济非常繁荣,加之返乡华侨带来很多财产,因此南社村对安全防御十分重视。为确保全村的安全,南社村修建了围墙,全长968 m,环古村落周边封闭一周,墙高约5 m,宽近0.5 m,用红砂岩或夯土做墙基,墙体为青砖或红砂岩砌筑。围墙有东、西、南、北城门4座,小门2座,谯楼17座,现仅存村东门的一段城墙。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十七年正月至八月,山寇多次劫掠南社,杀人放火。在族人谢曜龄的倡议和族长的主持下,建造围墙,并制定相应的守卫和管理制度,其《谕乡人守围及巷战法》《守城歌》等规章,成为守村抗击者的行动指南,先后多次成功地抵御外敌围攻。

南社村古建筑群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原貌。有明清祠堂达30间,古民居250多间,庙宇旧址和遗址5座,古井40多口,古水塘7口,古墓葬30多座,还有古围墙及其遗址、门楼、谯楼多座。

全文阅读

祠主拜谒王母仙界使者

提 要:山东地区汉代祠堂后壁楼阁拜谒图的意义是内含在汉代墓葬的升仙仪式意义之中的。在这种终极性的信仰意义参照下,祠主受祭的传统观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检视楼阁拜谒图中包括双层楼阙、仙界符号、高大的正坐老者以及正在施行跪拜礼仪者的各种元素,可以肯定楼阁拜谒图的真正意义并非祠主受祭,而为“祠主拜谒王母仙界使者”,是祠主由人界进入仙界的重要仪式过程。

关键词:祠主;升仙仪式;楼阁拜谒图;王母仙界

在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中,有一批祠堂后壁画像石,其下层刻有非常明显的双层楼阁拜谒图。对于这些拜谒图,有英国学者布歇尔的“穆天子会见西王母”、日本学者土居淑子的“礼拜天帝使者”、1巫鸿的“汉代臣子朝见皇帝”、2日本学者长广敏雄的“礼拜齐王”3以及大多数学者所持的“祠主受祭图”4等几种不同的认识。其中“祠主受祭”被认为是一种主流的认识,国内学者大多认同此论。本文就此观点进行辨驳,认为此类图像的根本意义并非祠主受祭,而是祠主拜谒王母仙界使者。

一、以嘉祥五老洼、焦城村祠堂后壁画像石为中心的分析

祠主受祭观点最首要的依据是画像中的榜题。比较形象的资料来源于嘉祥五老洼祠堂后壁画像石上“故太守”(图1)、嘉祥焦城村祠堂后壁画像石(图2)“此齐王也”的题榜。5对于这两个题榜所指代的对象,“祠主受祭”持有者认为就是祠主本人,他坐在那里,接受子孙的拜谒。

关于“此齐王也”的意义,亦存在多种说法。日本学者长广敏雄认为是齐王,信立祥则认为齐通斋,王通主,齐王应为斋主,根据汉代祠堂亦称斋祠、食斋祠,认为斋主即为斋祠之主,祠主。受拜者就是正在接受子孙祭祀的斋主。3此幅图像成为包括信立祥在内的诸多学者将祠堂后壁画像定为祠主受祭图的关键性论据。对于此题榜的真正含义,笔者认为将其作为“斋主”的看法尚缺乏足够的论据,到底是齐王、斋王还是斋主还需要斟酌,似乎不能简单根据语义学中的王通主就断定为祠主本人。

祠主受祭的观点认为图像中躬身笼袖端坐4

者就是祠主本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如在四川简阳县鬼头山东汉岩墓3号石棺的左侧刻划的是天国景象。其中左上侧有题榜“先人博”与“先人骑”,这里的“先人”,赵殿增释为“仙人”,其依据是头戴长羽冠、身生毛羽的羽人图像,5笔者完全认同。但尚需解疑的是,为什么要称为“先人”,而不是直接称“仙人”?先人,通常指死去的祖先。那么祖先―先人―神仙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祖先死后最终是要成为神仙的。以此种思路来解释“故太守”与“齐王”,存在一定难度,因为从字面上显然无法明确得出二者与祖先之间的关系。但笔者以为,他们极有可能与上述“先(仙)人”一样是天国冥界的神仙。故太守,即为过去的或已故的太守,这个故去的地方官员被认为已经升为神仙;齐王,我们暂且将其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位称雄霸主,到汉代时也早已经列入仙班。故太守、齐王等仙人在祠堂后壁的楼阁中处于核心位置,他或许承担着某种极为重要的任务,可能是仙界的某一级官吏。联系祠堂乃为祠主升仙仪式空间,这个任务可能就是接引祠主升仙,所以也可以称为仙界使者。“故太守”也好,“齐王”也好,均是取其象征意义,他身为仙界使者,在此迎候祠主升仙。

全文阅读

衢州孔氏南宗:江南祠堂建筑艺术进程的缩影

摘要:座落于浙江省衢州市新桥街的孔氏南宗家庙是中国仅有两座孔氏家庙的重要代表,自南宋以来,历史中曾有三迁三建,十多次修葺经历,留下大量的文献、图片资料,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以及祭祀制度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孔氏南宗是居住、家祠、孔宙的综合建筑群,现存建筑及文献中的建筑形制发展不仅反映了衢州地方建筑艺术的发展,更是江南地祠堂建筑艺术变迁的缩影。

关键词:孔氏南宗;家庙;祠堂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054-04

1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建筑历史

孔氏南宗三迁三建,现址建筑起建于明代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现存建筑主要为清晚期遗构。

南宋菱湖家庙:绍兴六年(1136年)高宗皇帝下诏“权以衢学奉祀”、衢州郡守“孙子秀——得地于城之东北陬,浮屠氏废庐,撤而宫之——始于宝祜癸佑仲夏,落成于次年仲春朔”,由此可见,宋理宗宝祜二年(1254年)已有菱湖家庙。

全文阅读

祠堂重建背后的乡村治理

越来越多的祠堂正在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而另一些人却“逆流而动”,兴致勃勃地干起了重建祠堂的事

2015年3月12日,本刊记者来到绵阳市三台县黎曙镇旗山村油麻灯梁子脚下,顺着路边一块“萧家祠”的红色指示牌,沿着羊肠小道走去,拐了好几个弯,来到一座庭院。

“水有源,树有根,人之于世,必先有祖。问祖归宗,宗则有家,家者祠也……”这是萧氏大宗祠里的一段话。

青砖灰瓦、石阶地板、画栋雕梁、红烛青香……祠堂的正中间,摆放着“萧氏历代高曾祖考/妣之位”的神龛,两侧是对联“西汉宗功垂万古,南朝世泽著千秋”。墙壁上布满了列祖列宗中“成功人士”的画像,其中最耀眼的当然是萧何了。另有几处碑文,详细地介绍了重建祠堂的来龙去脉。

三台萧氏是汉丞相萧何的后裔。这里也是近几年来四川恢复得较好的祠堂之一。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祠堂正在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而另一些人却“逆流而动”,兴致勃勃地干起了重建祠堂的事。

贤者谋篇与族人捐资

带领记者参观祠堂的是萧家的现任族长萧家顺,78岁,精神矍铄。老人早年间搬离旗山村,住在中江县黄鹿镇,这次回来,是商讨春分祭祖时“宗族理事会”的换届事宜;与其同行的是71岁的萧清富,是宗族理事会里的会计。

20多年前,萧氏在省内外族人的推动下,成立了宗族理事会。设会长(族长)一名,副会长4-6名,常务理事若干名,会计和出纳各一名。“我们这个理事会,很规范,几名常务理事组成了监委会,专门监督账目。”萧家顺指着一块碑文上面的“组织架构图”介绍说。理事会3年一改选, 萧家顺和萧清富已经连任了两届。

全文阅读

祠堂建筑论文:孔氏南宗家庙与祠堂建筑研讨

本文作者:陆小赛、唐西娅 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清初修建活动:“康熙甲寅之变,兵燹为灾,庙屋几毁。制府邺园李公视师于衢,捐俸力谋鼎新。”[6]“国朝康熙二十一年,博士衍桢集资重修。”[7]晚清及以后的新桥街家庙修建活动:“合钱一万八百有余串,遂撤旧宇,起新宫—经起于元年十二月,讫工于三年四月”[8]。光绪八年金衢严道桑树勋饬三属官绅也对博士署、大成殿、大成门也作了一定规模的整修。1946年衢州绥靖主任公署借驻办公并对孔氏家庙略作修葺。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整修南宗家庙,于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衢州孔氏南宗与江南祠堂建筑功能延变与建筑形制发展

1宋代时期

赵汝腾在《南渡家庙记》详细记述了孔氏南宋家庙的主体建筑、规模及其布局,“规制比于曲阜”、“对庙门而中为玄圣殿,西为齐鲁,后为郓国,祠沂泗二候于庑之东西,又别为室,以祠袭封之得祠者。后为堂,日思鲁,俾之合族讲学,且以志不忘阙里之旧也。堂之东亭日咏春,以憩四方之士,仰止高山,低回而不能去者,为屋二百二十有五楹。”屋宇总数约为当时山东曲阜孔庙的三分之二左右,主体建筑包括有:庙门、玄圣殿(即正殿)、寝殿(即郓国夫人殿)和东、西庑等,称其奉指按“常定制”营建。《孔氏祖庭广记》有一“宋阙里庙制”图,反映了当时庙门规制:头门、书偻和仪门[9]。宋代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与山东曲阜孔庙相比,主要区别有二:一是山东曲阜孔庙有专祠奉祀孔子父母,山东曲阜孔庙的齐国公殿和鲁国夫人殿位于孔庙正殿的西面并自成一个院落;而衢州宋代菱湖家庙并没有设置专祠,只有配祀于西庑;二是衢州宋代菱湖家庙有思鲁堂,是“合族讲学”之场地,也取“思鲁”之名,让子孙世代不忘“阙里之旧”。值得注意的是,据《南渡家庙记》,孔庙西侧设计有“家祠”。“祠袭封之得祠者”,应该是祭祀历代袭封衍圣公神主之所,从当时的平面布局来看,孔庙在左、家祠在右前,族人居住区在右后,这符合宋代重文、重祠的营建思想观念(见图1)。

2元代、明初期

明初期崇文坊家庙由同知萧显修拓移,建筑有前殿(即正殿)、寝殿(即郓国夫人殿)及东西厢房,并“建大成之门与殿相称”。由于元代、明初期,衢州孔氏让爵后失去袭封待遇,也并没有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崇文坊家庙大殿前厢房“东以待渴庙之宾,西设教读以训孔氏子孙”,即将西厢作为私塾之地。崇文坊家庙具有祭祀、教育两重功能,是一种浓缩的文庙建筑:作为家庙,崇文坊家庙限于民间性建筑,规模较小,东西厢由传统的配祀功能转化为接待、家学功能。《礼记•中庸》称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诏令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庙学合一”成为后来的定制。从“建大成之门与殿相称”一话来看,大成门成为当时的流行俗词,与其对应的“大成殿”符合以下观点:正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唐代时称为文宣王殿,到了宋代,由于赵徽宗尊崇孔子,取“集先圣先贤之大成”之意,将其更名为大成殿。(见图2)

3明代中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