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学校工作思路

初中学校工作思路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做好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构架

【摘 要】以人为本是初中德育工作发展的核心,在具体的德育实施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效益。我国中学的德育工作的目标朝着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展开积极的素质拓展活动,并利用当前先进网络技术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构架。旨在为初中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学校;德育工作;思路构架

随着课程结构的不断改革,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初中学校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各个领域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其良好的道德素养,表现出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初中的德育工作要以社会标准作为培育人的准则,关注学生个体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甚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并且在课程教学和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文章就初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现状展开分析,探究初中学校如何有效展开德育工作。

1初中展开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家庭与社会关注存在偏离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展开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但是初中学校在在德育的工作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视的还是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和家长更多的是关注的文化课程的成绩。尤其现在学生升学压力在逐渐的增大,家长希望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利用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而不是德育教育中。社会环境也是更多的关注外显的升学指标,致使初中的德育工作一直处在停滞状态。

1.2德育的理念和实践存在较大的反差

从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现状来看,不可否认我国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际需求是不一样的,统一的德育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明显的差距,尤其德育实施的内容过于理想化和成人化,难以让初中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其次,德育教材更多的是注重道德信念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判断是非能力的效果不够明显,没有真正发挥的德育的实践意义。并且大部分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是被动的,在道德教育中遇到与道德观念相违背的现象,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会容易产生动摇,造成处理现实道德问题和学校德育内容的冲突。

全文阅读

分析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

摘要:素质教育的呼吁越来越高,对于我国初中素质教育而言,最为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同时也是开展的难点。从上个世纪开始,我国教学领域就有着对德育管理的改革,而直到如今其开展的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德育管理工作改革的投入越来越多,从人员、方案、资源上都有着很大的表现。但是在其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从初中德育管理的工作中开展的难点分析,探究其开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问题分析;思路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44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初中教学阶段的德育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初中阶段的学生属于一个半成熟的状态,一般都有较为成熟的思想观念,但是其价值取向却有着比较稚嫩的特点。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思想很容易走弯路,所以对于其德育管理甚至比教学管理更为重要,而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是目前初中德育管理工作中最大的困难。

一、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中的困难

对于初中德育工作开展而言,其困难大多表现在教师的工作意识、工作体制以及管理方式上。

1. 教师对于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开展意识不强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重视,而忽略其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根据教学任务的安排,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一定的知识就足够了,对于其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没有足够的重视。另外,就是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交给班主任承担,而同时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兼顾,并且在管理过程中由于思维的差异与学生产生冲突,初中学生正处于逆反心理比较严重的状态,久而久之导致其德育管理工作产生排斥。

全文阅读

中学校长迎接市规范化学校复检验收的汇报材料

中学校长迎接市规范化学校复检验收的汇报材料

现在,我把学校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建设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系统地汇报:

一、“创规”后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

1.硬件建设方面:

2.管理创新方面:

我们不仅重视物质方面的建设,而且更重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并使之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

我们创建了干部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实行“分管即主管”的管理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一线工作与后勤保障、教学区管理与生活区服务、科室与级部、级部与班级所担负的责任明确到人,做到“谁分管谁主管”,将管理权充分下放,给每一个领导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在整体工作上科学决策,适时指导,灵活协调,为各部门的工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二是实行“学校办公会提案制”。领导干部和教师就学校工作的某些方面,用提案的形式每周向学校办公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实行领导干部周工作汇报制度。在每周的学校办公会上,所有领导干部就所分管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下周工作打算向办公会汇报。同时,我们加大了领导干部值班巡查的力度和密度,设计运用了《班级上课人数检查表》、《宿舍餐厅管理量化表》、《课堂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表》、《干部值日情况记录表》、《日常管理检查汇总表》等可以全方位涵盖学校管理的运作方式,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尽收“眼底”,便于学校及时、准确地把握各方面工作的运转情况,保证了领导干部和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学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得到了上级及社会各方的瞩目和肯定。学校也因此以绝对优势荣获“**市十佳管理学校” 、“**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德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我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在胶南市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交流推广,也多次被《**教育信息》、《**新闻》、《现代教育导报》等新闻媒体报道。

3.教育教学方面

全文阅读

初中部德育工作方案5

一,指导思想

在北京市和朝阳区教委以及学校党政的领导下,抓住北京推进新课程改革,承办2008奥运会,召开第二次全市德育大会和我校进行首都名校建设的良好契机,按照贯彻先进教育思想,整合德育资源,固化德育模式的基本思路,重在德育建设和思路引领,巩固已经形成的德育模式和特色,改革创新德育管理思路和方法,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我校德育在市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素质教育在陈经纶中学落地生根.

二,工作重点

继续巩固和深化"三构建一加强"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框架;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两大系统思路,整合校内各种德育资源;

推出德育"四层次构想",实现德育内容模块化,专业化;

以奥运和课改为契机,提升人生远足综合实践课程,打造特色品牌德育活动;

以德育科研和培训为引领,分层培养四支德育队伍.

全文阅读

职初教师培养途径初探

职初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取向。我们在职初教师的培养途径作了有益的探索,引领着职初教师的专业发展。

拜师学艺,携职初教师跨出教育生涯的第一步

新桥小学一直都有着非常好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帮助职初教师走好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我们慎重推出了“青蓝工程”培养计划,让骨干教师与职初教教师结队,并拟定了师徒责任协议书,明确指导教师和职初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帮扶时间为三年,第一年为指导期,第二、三年为跟踪帮扶期。要求指导教师做到“四带”:一要带德,二要带才,三要带教,四要带研。职初教师做到“三要”:一要主动听课,二要接受评课,三要相互研课。

培训学习,助职初教师走好成长之路

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不仅是他们适应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期,也是影响其职业倾向的关键期,决定着他们是否会终身从教,还决定着其一生的专业素质。我们对职初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业务的专门指导,还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培训学习。

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做到“三结合”:常规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观摩现场相结合,单位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在培训方法上,我们注重“三主一辅”:自学为主,业余为主,短训为主,检查为辅。在对职初教师的培训学习方面,我们具体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本记载自己成长历程的《成长之路》笔记本,以供他们随时记载自己的学习理论文章的心得体会,记录自己教育教学所思所想所悟,每学期进行交流评比。

其次在借鉴了美国新教师上岗的十项指南述略的基础上,结合本校职初教师的特点,专门为职初教师打造了“给新桥小学职初教师的二十条贴心建议”,让他们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之初就收获二十条锦囊妙计。

全文阅读

巩义三初:教育改革正当时

寒风劲吹,满地金黄。踏着天然的黄金大道,记者与巩义市第三初级中学校长李继军探寻教育改革之路。

在李继军校长的带领,我们参观了明亮宽敞的选修课教室,布满崭新画架的美术室、陈列丰富图书的阅览室、配备精美乐器的音乐室、摆放整齐器材的体育室,不禁让人感慨“三初的学生太幸运了”。

说起改革的妙方,李继军苦笑着说:“我们的‘教改’是‘挤’出来的”。由于巩义市第三初级中学(简称:巩义三初)的“多彩课程”建设需要教室,学校的条件十分有限,所以李校长带领领导班子搬出了自己的办公室。而这只是巩义三初教改之路的一个缩影,但它更表明了巩义三初人将“教改”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思想转变,让“教改”走进三初

2013年10月,巩义市政府和巩义市教体局组织该市中小学校长到北京挂职培训,李继军校长就是其中一员。来到这里,“优秀的办学条件、丰富多彩的课程、生动活泼的课堂、幸福的教师、快乐的学生……”,不断冲击着他的脑海。李校长用近4万字的日记和《挂职京华东城,寻找追梦之路》的培训总结,记下了这里的一切。一个月的挂职培训,不仅让他认识到教改的必要,更把他拉进了“如何教改”的思索中。

就在李校长踟躇迷茫的时候,又一个喜讯传来。11月29日,市教体局安排李继军校长到河南师范大学参加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国培班培训。在国培期间,白鑫刚书记还利用课余做了《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报告。河师大培训让李校长确立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明确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让李校长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12月,李继军校长带着两次“北上”的收获,和校领导班子反复研讨,最终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改理念、“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学习”的教改目标、“多彩课程+生本课堂+和谐校园+绿色评价=魅力三初”的教改思路。至此,巩义三初的教改之路正式拉开了序幕。

课程改革,让“教改”深入课堂

全文阅读

技校物理课如何实施低坡度教学

低坡度教学,即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教学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学生的已知经验引入。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做精简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做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低坡度教学在技校教学中的应用,并对此作出对策分析。但目前的学术成果中针对“大教学”比较多,针对具体课程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特此对技校物理课实施低坡度教学进行探索。

一、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中和技校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技校物理课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主要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技校物理教学在整个技校教育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技校物理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中和技校物理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中和技校衔接,教师首先应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可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中和技校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中和技校物理知识体系,找出初中和技校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中和技校衔接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低坡度教学。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做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做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中和技校物理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力学概念、热学知识与电学知识等,到技校,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一些在初中物理成立的结论到技校物理便不成立了。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以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全文阅读

依托计划更进 促进管理团队提升

2010年8月,我校参加UDS学校发展共同体合作项目,在项目组专家的引领下,学校将“行为更进”式策略引进管理,依托计划更进,在不断改变干部管理思维方式和行为的过程中,促进管理团队发展、提升,努力打造我校“尊重、服务、高效”的学校管理文化。

UDS项目组组织“学校发展从我做起,从计划开始”的干部工作坊培训,给我们多年形成的根据上级部门计划来制定学校计划的习惯带来冲击;参与互动式的培训方式又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干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乘风借势,新学年,依托计划更进,促进管理团队提升,推进学校整体发展成为我们的工作思路。

■ 初步调研,引发思考

学期初,学校开展了新校长到学校及项目组进入学校的双向、初步的调研,在专家分析、指导下,清晰了学校办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初步了解了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学生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绝大多数教师感到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对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缺少期待。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调整调研策略,集中对这一现象进行重点调研,透过现象挖掘本质。

■ 重点调研,反思改进

我们采用“培训式调研”的方式进行调研,并针对“教师工作累”这一问题,用“问题树”的方式进行分析。在头脑风暴穷尽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校班额大,教师教学任务重;生均面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难,管理头绪多等因素,都是造成教师精神压力比较大的原因。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学校管理的深刻反思:作为干部,要充分理解教师,关心教师需求,努力为教师做好服务:要干有效的事,多沟通,精简事务性工作,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和压力。因此,我们提出了努力打造“尊重、服务、高效”的管理文化,不断改进管理行为,提高管理实效性的学校管理目标。

■ 改进行为,提高实效

新学期的计划持续更进。围绕管理目标,我们对干部管理行为转变提出”三变四多”。“三变”:变布置工作为培训;变检查工作为指导;变评价为引领。“四多”:多听、多看、多走、多思,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提高工作效率。

全文阅读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校园建设为直接目标之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完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体系、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综合育人氛围、切实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是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中学本身也是一个小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理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态势下,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作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初中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校园建设为直接目标之一。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们对校园和谐问题关注不够。反映到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在认识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比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则很少谈到。实践证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宣传媒介,必将起到良好的理论宣传作用。由于中学拥有较为活跃的宣传队伍,通过理论宣讲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将和谐校园的理论以朴实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初中政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和谐校园理论的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当代初中生,帮助学生对和谐校园理论进行解读,然后通过学生将教育的效果宣传到校园内外,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创造条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支持。初中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主体,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人才的培养上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作用。其实,“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

2.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为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要求和目标,如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等等,总之,和谐校园的构建必将为初中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在和谐发展的状态中。第二,构建和谐校园为增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根本保障。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培养学生的美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只有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全面调动初中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科技文化、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也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全文阅读

“初中进城”利弊辨

风起云涌的“初中进城”

近年来,“初中进城”在一些地方几乎成了一股潮流。

2009年7月30日《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平原县于 2004 年开始启动“初中进城”工程,就是把18处农村中学的初中教育全部集中到县城,让农村初中生全部进县城读书。到 2007年,工程全部完成。5年来,累计有3万多名农村初中生进城读书,进城率为100% 。

据《辽宁日报》报道,2008年 8月中旬,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城里,刚刚竣工的第三初中、第四初中门前,“参观”的农民络绎不绝,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从新学期开始,他们的孩子将告别山沟里的旧校舍,走进宽敞明亮、设施现代的新教室,实现“进城念初中”的梦想。散落在十几个乡镇的17所初中学校将撤销,学生全部进城读书。到2011年,全县实现初中学生全部在县城就读。

为统筹全县教育均衡发展,调整布局,改善结构,优化资源,提升档次,2011年,山东省陵县启动了“农村初中进城”工程,在稳定城区现有三处初级中学的基础上,利用两年时间投资两亿元,再新建三处初中,到2012年底,城区初中达到6处,可容纳学生近17000人,逐步实现农村初中生全部进城就读,并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科学管理,形成良性竞争局面,实现县域内部的初中教育均衡公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也正将这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或者正在逐步实施。

“初中进城”的正面效应

“初中进城”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事物,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地方的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