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概念教学 有效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概念是生物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要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也就是说,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概念,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方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达成预期目标,下面是本人在生物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有效做法。
一、有效运用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逻辑加工,生成新概念。
概念的生成,指的是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以辨别、抽象、概括等形式发现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如果这些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形成规律的揭示,那么就能领悟到知识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在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提供了很多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或以文字的形式、或图文结合,从科学发展史出发,从多个侧面提供证据,介绍生物规律的形成过程,如能恰当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但就初中学生而言,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归纳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相对较弱,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就尤为重要。例如:在《光合作用》这节课中,教材中就引用了大量在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经典实验,通过实验的层层递进,阐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发现过程,并力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但由于文字量较多,实验的数目也较多,学生整体看下来,往往会不知所云,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步阅读,弄清每个实验的做法,每个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哪些实验具有层进的关系?在把每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提取出来后,加以归纳提升,最终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在此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生成了新的概念,而且体验科学概念生成的过程,培养了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有效运用对比的策略,引导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1、重要概念教学的概述
概念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名称、内涵、外延和例证。一个概念的名称往往是一个名词,内涵则表明的是事务的特有属性,外延是特有属性的全部事务集合,例证则是在外延里选取具体的事务来支持概念的。重要概念教学的着重点是对概念内涵的传递。而生物学重要概念包含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及理论的理解,它对于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2、凸显重要概念传递对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意义
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对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基础的养成和迁移,有利于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养成发散思维,拥有良好的学习素养。如初中“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中重点是“调节的基本方式”而有关“反射弧及其5个环节”的内容不包括在初中的基本要求,应作为高中的“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的基础内容,这样有关“神经调节”的概念在初高中生物学中得以螺旋式的发展。
2.1有利于打好学生的生物学基础
学习就好比盖房子,没有良好的地基做基础,就不可能盖出高楼大厦。初中生物课本中有很多的生物名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重点可把握,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新的课改标准提出了五十个的重要概念,就给学生大大减轻了学习压力。
2.2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可以应用。重要概念的出现,给学生的学习打下了一个架构,学生可以在这个架构下自己进行添砖加瓦,学习就更有娱乐性。例如在将病毒、真菌和细菌的不同时,学生们会自发的联想到感冒有病毒性感冒等等,他们更愿意主动的去探究,而不是由老师督促着去学习。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中有了乐趣,就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摘 要: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之一,掌握生物学概念是学生获取知识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关键词:概念教学;生物;理念
一、利用生活经验,直观形象的引入概念
如:在讲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由于细胞体积小,肉眼看不到,那么怎样让学生形成一个重要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呢,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长时间不洗头,不洗澡的时候会发现有许多皮屑,这些皮屑是从哪掉下了的?”学生就会说“从自己的身上”,这时就引入这些皮屑就是由死亡的细胞构成,它们构成我们的身体,是我们身体的基本结构。
又如:关于细胞分裂、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这一概念中,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树木的年轮,理解细胞分裂数目增加,细胞生长体积增大使生物体由小长了。
二、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生物学中有些概念难以直观表述,如:“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一教学中运用旧知识“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人和动物食用了有机物后进行消化吸收,转化成各种能量,如:吃完饭后感觉有力量了,这样把不易直观表述的抽象的化学能表达出来,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并掌握。这样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新概念,又掌握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三、利用探究实验纠正学生的错误的前概念
知识,从其结构来说,是概念与概念间所形成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因此也可以说概念是知识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概念的掌握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学科也不例外。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抽象、概括,舍弃了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性,并据此把同类事物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事物的概念。从另一个角度看:概念和表象不同,表象是关于事物的形象的反映,而概念则是关于事物内在的属性或关系的反映。
初中的生物学让孩子初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系统的生物学知识。是让系统知识取代模糊印象的一个桥梁。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来说,生物学的感性经验很多,如何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如何在他们的大脑中绘出一幅比原来更加美丽的图画,如何让他们保持原有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甚至让他们日后成为一个有专业水准的研究人员,我认为应该从生物学基本概念入手。
一、生物概念教学两种方法介绍
本人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概念教学四步法,即教师直接将生物学的概念按步骤传授给学生;第二种是学生总结法,即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讲解,总结出生物学的概念。
从表面上看,第一种方法有些传统,但只要是合理安排,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第二种方法,则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挖掘学生已有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生物学概念的学习。
二、概念教学四步法的应用
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一章的概念教学,采用的概念教学四步法:
一、生物教学注重概念教学情境的引入,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生物学科的先决条件
在生物教学中注重概念教学情景的创设,简捷地导入教学内容。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概念,使生物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教学实例:冀教版“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节中的核心概念是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分裂,细胞的数目增多,通过细胞的生长,细胞的体积增大,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生物体由小长大。这个核心概念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如何把生物体是如何由小长大的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设计概念教学情境播放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动画,学生通过观看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观察细胞分裂的特点,可以自己总结出细胞分裂的概念,并能总结出细胞分裂最终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实验教学情境引出核心概念,例如,学生分组制作不同部位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课件展示不同部位的细胞,学生观察找出这些细胞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的观察可以总结出细胞生长的概念、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体积由小长大。
二、画概念图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概念的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讲授的概念内容在黑板上绘制成概念图。概念图的绘制,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体系一目了然,建构了知识的整体框架。概念图的绘制使学生更能清晰地分析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整合,促进有意义学习,最终达到知识的有效迁移。例如,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这节课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本节的重要概念。通过概念图的讲解,学生对本节的重要概念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网络,不再是死记硬背,机械的记忆,概念图还总结了前面章节中学过的神经系统的组成,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新的知识,达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三、动手制作生物模型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概念的形成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实物能最直观、最有效地表述生物的特征,能够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事物;一种好的记忆方法、好的讲解方法都能够让学生根深蒂固地记住事物。教学实例: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结构”一节,在讲细胞的结构时,我课前先准备好琼脂、培养皿、花生、绿豆、芸豆、小麦、塑料膜等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细胞模型,制作完成后,再由代表讲解所制作的细胞模型是哪种生物的细胞,其中所选的实验材料代表细胞的哪些结构。学生在亲自动手制作细胞模型的过程中,建构了细胞结构的组成这个核心概念,加深了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这个知识的理解。
四、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利用“归纳”教学模式,注重重要概念的建构
“归纳”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感性材料进行实物观察,科学想象,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其共同的重要特征以形成概念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呈现形成概念和定理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实例:冀教版七年级上册“双子叶植物”一节的学习中,我在教授双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这一概念时,首先向学生展现了一些根茎叶花比较齐全的双子叶植物的实物和图片,学生通过这些信息思考、探究、分析,讨论总结出这些植物它们主要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最后得出具有这些特征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只学会概念是不行的,还得活学活用,最终用所学的概念去判断一些植物它们是不是双子叶植物。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突出事物的有关特征,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实际上就是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因为概念一旦被应用到实践当中,学生就会感到更加真实,掌握概念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也有利于概念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当然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不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侧重点也就不同,所以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生物概念的理解对于概念教学来说是基础,学会运用才是概念教学的宗旨。总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学生及时掌握和学会运用生物概念,还需要一线生物教师的不断探索。
摘要:生物概念往往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第一步。教师要创设情景引入,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绘制概念图,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学会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概念;教学引入;区别;联系;概念图
初中生物课本中生物概念有很多,它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首要门槛。学生最初接触生物这一学科,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概念。接触学科之初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清晰的生物概念,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以后解答生物题的解题技能。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概念这样重要,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生物概念教学呢?
一、概念教学时要注重概念的情境引入
学生接触生物学科,首先接触的是概念。如何潜移默化并有目的地将概念引入学生思想意识,对学生非常重要。生物学概念区别于文学、哲学、数学等方面的概念,是在大量观察生物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细心的观察是引入概念的前提,首先要将学生日常生活熟知的事物与生物概念相联系,然后引导他们得出一般性的、小结式的概念。这种做法,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除了观察引入概念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问题情境引入生物概念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习动力,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概念的引入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生物学科的先决条件。
二、对概念进行分析和比较,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意思相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生往往存在难以分辨,模糊不清的印象,记忆时也容易混淆。但是,这些概念却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难点,也是学生极易失分的误区之一。所以,在生物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这类易混淆的生物概念进行网络式的比较、区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路,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这种做法还可使学生明确这些概念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能够将它们科学有效地区分,使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更清晰。
三、对生物概念进行系统整理——绘制概念图
一、概念教学要建立在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
课堂中的对话应该是师生双方的一种有效的探讨与共同的建构,良好的沟通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良好的沟通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质疑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质的提升,达到一个更高的思维层次。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一些错误的认识,也能够在师生的对话中得到及时的澄清与解决。要想开展良好的对话,需要教师对相关话题加以引导,在教学中,精心地设置一些真正有思维含金量的问题,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对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交流。
比如,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对“呼吸作用”与“呼吸运动”这两个概念比较容易混淆,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把双方间的想法交流出来,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沟通,让学生从本质上真正地去理解两者间的不同。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以后对该知识的有效使用。
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教学,巧妙地引出重要的概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学生的思维也才能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求知状态。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寻找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知识的材料,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生动的语言等提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夏天的时候食物为什么容易腐败呢?但是如果把食物放在冰箱里的话,则不容易腐败,这是为什么呢?有些酒为什么是越陈越香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层层递进、相互印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其中的道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水到渠成地生成了“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个重要的概念来,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积极性也随之得到提高,他们还会带着好奇的心理不断地去收集、查找一些资料,在求知中去探索问题的答案,这也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有效地推动了他们学习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生物学概念的对比教学策略来教学生物知识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教材中,有一部分概念在字面的表述和变化的过程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分析的话,很容易将这些相似的概念混淆,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是非常低效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概念间的相似性,结合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进行对比教学,强化两者之间的差别,加深学生的记忆。对比教学主要包括列表对比、图像对比以及概念图对比等方式。其中,列表对比是最为直观形象的,在教学相似概念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列表对比,将更知识点间的特征写出来,利于学生进行概念相似性的归纳、不同性的区别等。比如,学习“动植物细胞的基本机构、细胞分化与分裂”等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物学概念对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适宜的对比教学方式,让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生物学概念也逐渐地变得清晰明起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本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时,就可以通过类比教学法,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去学习、掌握这些生物概念。
四、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直观核心概念
摘 要:对于高中生物的概念来说,它是该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高中生要想扎实地学好生物,就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生物概念的重要性,很好地掌握生物的基础知识,训练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根据对近几年高考生物试卷的分析总结,我们发现,生物的基本概念的混淆是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加强概念教学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中生物 概念教学 障碍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攻破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而高中生物概念学习就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教师要确定概念教学的目标,将生物概念有效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加透彻地明白概念所要表达的本质内涵以及延伸意义,从而能对雷同的概念进行区分,对同类的概念进行无误的归纳,在不断的积累、整理、探索中形成自己的概念体系,攻破学生学习高中生物概念的障碍。
一、学生学习高中生物概念出现障碍的原因
应该说,学生接触到生物是从小学的自然科学课堂开始,由于这门科目只作为一门副科来学习,所以教师没有对此做深入的讲解,学生也没有养成进一步探究的习惯,缺少对一些生物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对一些生物概念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例如教师在讲动物和植物的时候会告诉学生,有腿有脚,会跑会跳的是动物;无腿无脚,长在土地上的是植物。由此一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一种片面、错误的生物学概念,他们会认为蘑菇是植物,会认为鸡鸭是动物。这样笼统的概念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各个阶段都有一个学习特点,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在适当的阶段给予学生需求的知识。但是教师与家长常常忽略了这一点,起初就没有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就以最为常见的现象为例,小孩通常情况下会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就涉及到了生物这一学科概念,但是父母通常的回答是捡来的,或是更为唯美地说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家长对这一概念的阐述会让孩子陷入迷惑的状态。虽然随着时间的迁移,学生不断接受一些新知识,纠正一些,不科学的旧知识,但是由于起初没有养成严谨科学的探索习惯,所以对于高中生物概念的学习会存在一些障碍,这对学生生物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学生如何破除高中生物概念学习的障碍
美国纽约州大学研究院的教育心理学教授奥苏贝尔提出一个比较有见解的学习理论,即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记住词句和内含的符号,还应理解这些词句乃至符号所代表的本质内容。而这一学习理论恰恰可以运用到高中生物概念学习当中。
摘 要:生物概念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对生物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影响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从概念直观化、生活情境化,构建概念网络等六个方面谈了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生物概念教学;直观化;情境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175-01
新版课标相对于旧课标最明显变化是更加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建立、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知识学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生物概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 “头脑中的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引导修正认识的错误与偏差,转化建立科学完整的“词典中的概念”。下面,我就如何有效进行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认真分析概念,了解影响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原因
概念是由内涵和外延组成的,它们是概念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教师只有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对概念做全面的分析,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概念讲解确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使学生能顺利地形成概念。生物学概念做为生物学知识的基本单位,只有当学生掌握它后,才能对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清晰、正确地表达生物学思想。
影响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因素有:1、概念本身的影响。有的概念比较抽象如基因;有的概念高度概括如生态系统、花;有的概念既抽象又概括如神经调节;有的则比较具体如生物圈等,学生对具体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快于抽象概括的概念。2、感性认识欠缺的影响。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 生活空间的限制,缺乏对复杂生物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会存在一定差异,甚至是难度。使他们对生物学形成片面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这样的错误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是学生接受正确概念之前的前概念――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是形成“词典中的概念”的障碍和阻力。3、日常概念和生物学概念性混淆。日常概念是我们生活中对一些生物学现象习惯性的概括和称呼,这些概念是不科学的,错误的。
二、针对不同的概念,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摘要:文章结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从通过实验强化概念教学、概念图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概念教学、探究式概念教学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94-02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其基本原理都以生物学概念为基础。可以说,生物学概念是生物科学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也是思维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学好生物学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基础。
新课改后,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活动”,而对基本概念的教学有所忽视,对于一些核心概念,有些教师干脆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这样死记硬背的教学不但不利于学生建构概念,领会概念的内涵,更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为此,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指出,“要防止轻视概念性知识的体验主义教学。”2011年审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也在原有内容标准的十个模块中,都增加了重要概念的描述,强调“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笔者认为,随着修订后的《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强化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教科书就会很快启用,概念教学法会进入初中教师的研修、备课和教学工作之中。据此,笔者根据征求意见稿的精神,结合生物教学实践,进行了概念教学的实践和探索,针对初中生物教材中的核心概念以及与高中生物衔接密切的基础概念,探索一些有效的概念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框架,掌握核心概念,为生物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通过实验强化概念教学的策略
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实验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知性,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使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充分感知所学内容,形成深刻印象,再上升到理论,形成概念,从而真正理解生物学概念。
1.学生动手参与教学。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往往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即知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别指哪些生物,甚至知道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规律,但却不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这就是对生态系统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面对该情况,如果在上课前教师能带领学生先动手做几个生态瓶,要求学生想办法尽可能让瓶中的生物生存更长的时间,让他们来考虑必须给其中的生物提供哪些条件。课上再让学生来介绍他做的生态瓶,以及其中的各种生物有什么作用,另外还需要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评出最成功的生态瓶。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理解一个生态瓶、一个鱼缸或是一个池塘都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最后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在主动理解和建构概念的同时,还深刻体验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