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教育辅导

初中教育辅导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团体辅导在初中生涯教育中的尝试

〔关键词〕团体辅导;生涯教育;初中生

一、引言

生涯(carrier)统合了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由个人对工作的投入而流露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式。而关于职业生涯教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其是生涯教育的从属概念。国内有学者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与优势、兴趣与潜能的基础上主动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对职业以及人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制定出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根据自己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

相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国内中小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基本处于尝试甚至是缺失的阶段,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中小学生不需要生涯教育;有人认为,忽视中小学生的生涯教育,使大部分中小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笔者认为,初中毕业是人生的第一次分流,学校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主阵营,应该帮助他们开展对生涯的思考。

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初中生处于生涯发展中成长期向探索期过渡的阶段,发展任务是发展自我认识以及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开始了解工作的意义,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本研究旨在以团体辅导的形式,配合学校生涯教育课程,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更详细深入的生涯探讨,并对该辅导方式进行一定的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

二、对象与过程

1.对象

本次团体辅导的成员为初二年级九名自愿报名并已参加过生涯规划课程的女生。

全文阅读

中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初探

【关键词】中学生 生涯发展 教育与辅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05-02

生涯,英文名为career,来自罗马文viacarraria及拉丁文carrus,均有古代战车之意,后来引申为道路。现在常指人生的发展道路,也指人或事物所经历的途径,或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和职位等。

生涯发展教育强调个体全面地发展和发挥个人的特色,其目标在于使每一个个体能认识自我,从而选择一种合适而有意义的工作的决策能力的教育,在整个教育历程中进行生涯的认知、试探与准备。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贯穿人的一生,在学龄各阶段都不能忽视,青少年的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尤为重要。本文在借鉴西方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生涯教育与辅导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学生生涯辅导现状,以生涯发展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模式的初步构想,以期对中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实践有所启发。

一、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理论概述

1908年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强调:职业选择必须与个体的兴趣、能力、个性特点和客观条件相结合,只有正确认识自身素质和潜能,同时对个体局限性和自身条件作客观评价,才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搭配,从而做出恰当的职业选择。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理论使职业辅导转变为生涯辅导,将生涯辅导引向个体连续发展历程中,扩展到终生发展的领域,使之成为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重要部分。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从幼儿园到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生涯教育进入台湾后,延续了西方的理论体系。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于1999年9月公布的《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确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为国民十大基本能力之一。在同年10月召开的“九年一贯课程分科纲要小组召集人联席会”上增加生涯发展议题,将生涯教育课程设置在《公民》课程中,由专职公民教师担任和提供生涯咨询指导。香港则将就业指导机构设为学生事务处下属的一个具体职能部门,将生涯教育纳入“全人教育”的总体理念框架,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协助学生开拓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业指导机构的专职辅导人员通过公开招聘的程序,从社会中直接选拔,具备相关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

全文阅读

探究心理辅导在初中教育阶段实施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教育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体,家庭问题的复杂化,以及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心理教育,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阶段;心理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16-01

目前,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由此我认为,我们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把心理疏导放在教学的首位,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作为一名初中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心理辅导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心理健康应该重视环境因素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很是重要。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同时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各年级的学习特点,分别制定心理素质教育的年级目标。例如对于初一的同学。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而对于初二的同学。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而对于初三同学,要求也随之提高,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有了目标,下一步就该实施内容了。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学习心理教育。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妨碍他们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学习心理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考试心理的调适和训练、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2)反应适度教育。人的行为反应,无论敏捷与迟缓,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反应适度教育包括:正视现实,正确对待现实;认识挫折的双重性;增强学生的自制力;提供多种情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不断进取。(3)健康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感学习是中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情感与一般疾病关系密切,更是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健康情感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了解感情活动产生、发展、形成、表达的规律,初步培养健康的高尚情感;学习并掌握"制怒"的方法,培养幽默感等。

全文阅读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合理指导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新颖有趣。但是,并非所有的数学教学用到多媒体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我就将生本教育理念贯穿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予以探讨,以供商榷。

一、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和弊

(一)利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先进技术引进教学中,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形象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从而突破难点。

2.创设逼真情境,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和发展。

全文阅读

在高等学校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初试团体心理辅导

摘 要:聋生入学后,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陌生的人群,大多数聋生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团体辅导将具有类似共同特征和需要的人组织在一起,团体活动的特点和氛围使参加的学生容易找到共同性,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从而充满希望和改善的力量。

关键词:高等学校聋生; 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56-001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20世纪初起源于欧美而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疗法,即将具有相同问题的人或相似经历的人组成小组,通过活动的形式给予辅导。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二、聋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透视

1.聋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由于生理缺陷,使聋生表现为认知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听力的丧失和交流方式的局限造成聋生适应行为低下。严重的听力损伤也影响了聋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由于听不到或听不懂人们的语言,聋生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较少,有时难以理解人们许多复杂行为的实质,容易对别人的行为产生误解或猜疑,从而引发出某些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如自卑、焦虑、自制力差、攻击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猜疑、胆怯、退缩、自我封闭等倾向。

全文阅读

提升辅导员“谈心”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有效性初探

摘 要: “谈心”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手段,本文就辅导员如何做好谈心工作,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等问题,作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 谈心 思政教育工作 辅导工作

“谈心”是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一种形式。谈心的目的在于沟通思想,解决矛盾,增进团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先生不应该只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谈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线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工作的良好开展,因此,在工作中,“谈心”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工作中,“谈心”存在时间长与效率低的问题,是困扰和限制辅导员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谈心”工作的效率,本文就这问题做以下论述,供大家一起讨论与提高。

一、“谈心”的有效性是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谈心”方式的特殊性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谈心的针对性比较强,可以达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目的。人是情感的动物体,当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矛盾与问题不能及时化解时,就可能造成思想和情感障碍。思政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化解矛盾、疏通障碍。谈心这种工作方式,是通过研究分析个别问题,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谈心”的有效性是辅导员改善与学生关系的必然要求。

首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辅导员,作为有情绪的动物体,工作内容杂而碎,不免在工作中会出现烦躁情绪;其次,现高校辅导员大多是“80后”,缺乏人生经验,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学生对他们缺乏必要的信任感;再次,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度与学校教育建设的高度有时会出现脱节,难免会出现一些思维的碰撞。因此,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会与学生产生这样与那样的摩擦。“谈心”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可以化解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效率。

全文阅读

在辅导员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摘 要:本文从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然后从召开主题班会、关注重点人群、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开展团体心理训练等方面提出了辅导员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退学的比例逐年上升,各种应急事件接连发生,甚至多次出现大学生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恶性案件,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青年学生的重要问题。据统计数字显示,现在大学生因为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人数的64.4%[1];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达到轻度及以上者有28.08%中度及以上者3.35%,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等症状[2]。笔者所在的学校对3682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SCL-90结果显示有1362人(占总人数的36.99%)至少在一个指标上超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321人(占总人数的8.72%)的学生存在中重度困扰;UPI结果显示有617人(占总人数的16.75%)的新生需要重点关注。

大学生中如何运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来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作为一名处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同时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辅导教师,我对此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此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原因分析

新生在这三个方面症状突出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处于适应期

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对环境的适应问题。大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环境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也能自然而然地跟上这种转变。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指所学专业、学校所处地域及生活环境等,软环境指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人际关系及个人因素等。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新奇而又完全陌生的环境,从相对单纯、熟悉的环境进入到复杂、多变、要求高的环境里,个体必须在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个体与环境变化相脱节,就会产生适应上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学生会出现因某一方面不适应出现心理问题而导致连锁反应的情况。事实上,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由于长期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的独立性都不强,中学阶段对家长、老师有较大的依赖,对社会了解有限,思想较为理想化。一旦跨入大学,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有些学生就容易产生对自我的认知摇摆不定而不能准确定位,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不平衡,带来不适感、焦虑感、压抑感等消极心理。如果这些消极心理得不到及时消除,就会演变为心理疾病,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发展。

全文阅读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辅导模式,以其感染力强、效率高和咨询效果容易巩固等特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团体领导者运用团体动力的作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依据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理论进行的不同层面和深度的心理辅导,以促进团体成员心理障碍的消除、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成长与发展[1]。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深刻,大学生处在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世界里,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日益增强,同时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部分学生道德缺失,集体意识淡化 大学生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疑惑依然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重大问题认识模糊,理想信念不坚定,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差,集体主义意识淡化,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具有较强的功利意识。

1.2 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热情 当前,一些高校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文化知识缺乏探索热情,以致混混度日。这部分学生的疲软情绪直接表现在其行为方式上,比如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玩手机,甚至习惯于逃课。

1.3 部分学生心理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产生 由于学生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压力,心理调适能力较弱,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自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更有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出现自杀、他杀等严重现象。

全文阅读

试析初中生青春期常见问题与辅导对策

摘要:青春期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伴随着性的成熟而发展和变化的一个时期。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是否健康,将直接影响到人的一生。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还不能适应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由此诱发了许多心理行为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初中生青春期的教育和指导,认真地分析初中生青春期的常见问题,并悉心地加以辅导,让初中生对自身身心的变化有正确地认识,促使初中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关键字:初中生 青春期 常见问题 辅导对策

前言

青春期是指个体12至16岁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大多都处于初中教育阶段。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对自身的身心变化大多适应不良,加之家庭教育的弱化、学校教育的局限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大多数初中生都存在着青春期的困扰,并由此诱发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加强对初中生青春期的教育和指导,认真地分析初中生青春期的常见问题,并悉心地加以辅导,让初中生对自身身心的变化有正确地认识,促使初中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一、初中生青春期常见问题

(一)初中生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

1、负面情绪。初中生在青春期时,情绪强烈、多变、失衡,初中生难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初中生由于生理急剧变化,加上学业压力、情感挫折、家庭矛盾等因素,常会产生郁抑、焦虑、烦恼和孤独等负性情绪,如果这些负性情绪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就将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初中生产生自杀心理和行为。

2、人格冲突。初中生在青春期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他们在心理的发展上出现了许多矛盾,不能很好地整合人格,从而产生了人格冲突的问题。比如大多数初中生都会出现反抗和依赖、勇敢和怯弱、闭锁和开放、高傲和自卑并存的矛盾现象,这就是初中生人格冲突的表现。

全文阅读

小议初中聋生人际的交往现状

摘要:本研究首先对河北省初中聋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调查,然后重点运用班级心理辅导对初中聋生的人际交往进行了干预研究。

研究目的:调查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展开团体干预。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切实可行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验证其成效。

研究一: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随机抽取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201名初中聋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结果与健全初中生研究结果相比,在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两个维度上均显着高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明显差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自尊关系密切。可见有必要对初中聋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研究二:被试为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初二的两个自然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组接受规范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实验前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数据,团体辅导结束后,收集其后测数据。在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验。研究采用的工具为,《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团体咨询领导者领导效能评估表》和自编的《同学间互动检核表》。

研究结果: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聋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效果显着,并且具有持久效果。本研究中设计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方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聋生人际交往干预方案,经过修订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广和应用。论文网

关键词: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自尊

引言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人际交往可以影响人的发展。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了解、认识社会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他们的人际交往现状如何,将极大地影响其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但现实生活中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却不容乐观,而聋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更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项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大量实践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本研究在调查了解初中聋生交往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团体辅导方案,通过实施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让聋生学会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改善聋生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体现对该群体的人性关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