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补习教育

初中补习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生教育补习影响因素探析

教育补习目前已成为家长为孩子投资的一种方式,此现象由来已久,据Mark Bray的研究,韩国家长在教育补习上花的学费竟是政府对教育投资的总和的1.5倍。这个例子多少有点极端,但也可见一斑。在我国,教育补习的规模也已不容小视。笔者以郑州市初中生为样本分析教育补习的现状及教育补习参加与否、教育补习支出的影响因素,并将分析得出的结果与国外的结论相比较,以期为教育部门制订政策和家长选择教育补习提供一些建议。

一、研究假设

假设一:学生参加教育补习的概率因家庭特征变量和学生自身变量的不同而差异显著。

假设二:教育补习支出因家庭特征变量的不同而差异显著。

假设三:教育补习支出因学生自身变量的不同而差异显著。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郑州市三所初中为样本,这三所中学一所是重点,一所是非重点,另外一所是重点校所办的分校。郑州市的教育补习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家庭教师面对面的传授,在教师家里或者学生家里;第二种是学校教师在课后提供的补习,对于这种形式的补习许多地方已出台规定予以禁止;第三种是以赢利为主的大规模的补习班,它们有固定的场所,聘用专门的补习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材料。本文所选取的学校代表了郑州市的初中学校类型的三种类型。共发出问卷960份,收回902份,回收率93.96%,其中有效问卷872份。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全文阅读

初中体育教学补偿性体能练习探讨

“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新时期各学科教师重点要完成的教育目标。初中体育教师在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时,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水平,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有效掌握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否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获得长远的健康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补偿性体能练习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因此,教师可围绕补偿性体能练习这部分内容,着重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教育视域下提高学生的体能发展水平。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近些年,教育界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体育教师也正在致力于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学生的体能依旧是一个薄弱项,体育教师可从补偿性体能训练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克服体能上的不足,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目标。

一、补偿性体能的基本概述

补偿性体能通常是一个人在体育锻炼中,能够保证自己准确掌握某项运动技术,或者完成某个体育动作所需的体能。教师在对学生展开体能训练时,一般可根据学生的这一体能需要,为其设计合适的训练计划,让学生相应的体能可以得到补充,促进学生体能的进一步发展。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的体能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开展补偿性体能训练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要确保学生获得的补偿性体能与自己的运动技能相辅相成。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补偿性体能训练的占比并不大。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这一体能缺乏足够的重视,将更多的教学精力都放在体育课程相关的体育训练项目上,对学生的补偿性体能缺乏关注。教师的忽视,会让补偿性体能训练得不到充足的发展空间,也让学生的体能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虽然发现了学生的补偿性体能问题,但是重视度依旧不高,采取的训练方法比较陈旧。学生虽然进行了一定的补偿性体能训练,但是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再加上体育教育改革的潮流对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较大,教师在补偿性体能训练方面的指导方法却缺乏科学性与创新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在“核心素养”这个热词进入体育教师的视野后,教师必须关注补偿性体能训练,正确认识补偿性体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接受补偿性体能训练。

二、补偿性体能练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补偿性体能与学生的动作技能、体质健康等方面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体育教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补偿性体能练习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能够发挥多个方面的作用,促进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可改进学生体能不足引起的动作错误

补偿性体能训练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补充学生的体能,让学生可以改进体能方面的缺陷,并锻炼学生因体能不足引起的技术动作错误。这是因为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补偿性体能训练时,一般是以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为基础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因自己的体能不足而出现技术动作不标准的问题,教师可通过补偿性体能训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技术动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二)可显著提升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全文阅读

影子教育: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初探

[摘要]课外补习我国已存在很长时间,俨然成为主流学校教育的影子,近年来,各种课外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的参与,这一教育现象值得探究。

[关键词]影子教育 补习 对策

一、补习教育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越来越富裕,又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高,只要能让孩子进步,家长愿意倾其所有。孩子的教育影响到一生的命运,家长对其重视程度可想而知,除了在校教育外,给孩子“开小灶”成了家长的一种最优选择。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问题已引起了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如此沉重的课业负担之下,补习教育却依然能够“欣欣向荣”,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国家经济繁荣及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发政策的实行,以及国家采取一系列鼓励经济发展的开发政策,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人民有机会更好的培养孩子。自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小孩。

第二,应试教育的压力。由于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选拔学生的标准依然是以分数为主,所以通过一切途径来提高学习成绩成为了中小学生在此大背景下惟一的选择。家长们形成一种普遍的共识,即除了完成学校教育规定的内容之外,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入补习学校或聘请家庭教师,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三,中国人高度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古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到现在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观点不难看出中国人对待教育的态度。

第四,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得大多数家庭承担得起补习教育得费用。有关数据表明,从相对比重看,学费占家庭教育支出的比例接近60%,补习教育费用占家庭教育支出的比例大约是11%。可见,补习教育费用是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还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家庭参加补习教育的可能性更大,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则更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不利境地。

全文阅读

假如初三不再补课作文600字

当我们升上初三之后,才会发现初三与初二的天壤之别,初二的轻松时光,在初三已不复存在了。初三对我们来说,就是意味着无穷无尽的作业和试卷,还有那没完没了的补课。在这个补课泛滥的时刻我们也时常在想:如果初三不补课的话该有多好啊!如果真的没有补课了,我们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

假如初三不再补课,那学生的喜悦肯定会与家长的忧虑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学生的雀跃不同,家长一定会在心里嘀咕:不补课了,这么能够保证学习时间呢?又怎么能保证学习成绩呢?到时候中考会不会考砸?三个问号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家长的心头。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就会孕育而生。可怜的学生刚从学校的补课阴霾中走出的时候,又会被家长以各种理由送入补习班,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知识轰炸,往学生的脑中灌输着他们无法消化的大量知识。

如果侥幸没被家长送入万恶的补习班,那我们空闲下来的时间又能怎么样安排呢?上网或许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现在的学生上网除了打游戏之外,就是聊天了。其他的事情现在的学生都不怎么会。而像我,经常坐在电脑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上网的时候感觉自己很空虚,但不上网的话会感觉到更空袭。可笑的教育制度,把学生培养成“模范”学生,离开了教室,我们什么都不会。到底是网络污染了教育,还是教育成全了网络?

假如初三不再补课,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憧憬啊。可惜它就想乌托邦一样虚渺。因为它与现行的教育体制相冲突,我们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我们只能在家长和升学的压力下,在一个又一个本该属于休闲的时间里,坐在教室之中听从老师的教导。

初三不再补课,那不现实,就让我们看清现实吧。一切依旧,补课依然。

全文阅读

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研究

课外补习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参加的旨在提高学业成绩的各种培优补差活动。课外补习广泛存在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这些国家有着厚重的儒家文化传统,并且普遍采用竞争性考试来筛选学生,因此学生读书升学的压力极大。学业竞争的加剧导致更多的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加补习。

研究表明,课外补习的规模在一些国家有不断扩大之势,如韩国的家庭补习支出占GDP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1.2%增至1998年的2.9%。通过研究以增进对课外补习的了解,一方面政府可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补习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也可改进教学服务,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相关研究

国外对课外补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主题也较广泛。限于篇幅,本文只概述几项较有影响力的研究。

Stevenson与Becker在对日本教育的研究中,首次提出课外补习是一种“影子教育”,并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得出结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子女要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的子女获得更多的补习机会。

Lee、Russell、de Silva、Tseng等人,分别对中国香港、日本、斯里兰卡和中国台湾的课外补习规模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课外补习规模相当庞大,中国香港有45%的小学生参加补习,日本有近70%的学生在中学毕业前参加各种补习,中国台湾有81%的高中生参加私人补习。其基本规律是:年级越高,离升学考试越近,学生参加补习的比例就越高,年级与参加补习的比例呈正相关;从科目看,外语、数学、科学是最受学生青睐的补习科目,极少有学生补习母语;从补习者的学业表现看,学生成绩与参加补习的比例呈正相关,即学生成绩越好,参加补习的可能性越人,这说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补习更多是一种培优。但研究并未发现补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也未发现参加补习的学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Bray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课外补习进行研究,并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得出结论:亚洲地区较高的教育私人收益率是家长热衷于让子女补习的重要原因;韩国家长在子女私人补习上的支出已是政府教育支出的1.5倍,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据。Bray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所有国家的可得数据作了系统化处理,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国内的实证研究中,雷万鹏对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高中补习主要为补差,而非培优;地区、城乡和家庭背景因素对补习支出有显著影响。卢阳通过对成都某小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学生都参加了旨在强化学校教育的补习(如奥数和作文),学生参加补习主要受父母决定的影响。上海教育信息调查队在对全市中小学课业负担的调查中发现,请家教的学生占到被调查总数的42.8%,请家教的原因主要为“自己想参加”(占73%)和“家长要求参加”(占15%)。

全文阅读

清华教育研究院调查:小学时课外补数学,到初中后劲不足

如今,课外补习已成为许多家庭绕不过去的坎。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卷入课外补习,强度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超前。

那么,小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的现状究竟怎样?它对学生个体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生态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亟须了解的事实,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盲区。从2012年开始,笔者依托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对北京市小学阶段校外辅导班做了专题研究,试图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解答上述问题。

小学生课外补习的时间越来越提前

笔者于2014年4月在北京市某示范初中进行问卷调查。该校七年级至九年级共1 798名学生,参加调研的学生有1 691人,其中有效问卷1 63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0.93%。有效问卷中,七年级学生552人,八年级567人,九年级516人。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过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程中至少一门课程补习的比例高达92.2%,并且样本中的三届学生进入小学课外补习市场的时间越来越提前。

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陆续卷入“补军”,总的补习人数也在小升初的关键阶段――五年级――达到高潮。

调查还发现,小学一年级时,学生参加英语课外辅导的可能性最大,数学次之,语文最低。到了小学五年级还没有参加过任何数学或英语课外补习的概率已经非常低,而语文略高。这与小升初重视数学和英语成绩的现象也是一致的。四到五年级之间第一次参加校外辅导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关于小学生参加校外辅导早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同伴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具体说来,女生比男生更早进入英语补习市场,而更晚接受语文课外辅导;某个小学生周围好朋友参与补习的人数越多,该生越倾向于更早进入补习市场;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越早参加数学和语文辅导,父亲学历则对其参与课外补习的早晚无显著影响;来自非重点小学的学生比重点的学生要更早进入数学补习市场。

全文阅读

美日“小升初”一览

教育部最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可见教育部门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小学升入初中制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做出的行动。那么,国外小升初的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

美国:压力在学校

美国的公立初中和小学是衔接配套的,在多数城市,只要学区不是太差,美国家庭一般都会选择让子女就近上免费公立学校。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学区内的小学生一般都能顺利升入初中。除了一些特殊的“明星”中学或门槛特别高的学校,美国多数学区内初中的教学水平差异并不太大。

而这平淡无奇的顺次升学程序背后,却反映着美国的教育哲学。洛杉矶阿凯迪亚学区的王老师说,美国初中和小学教育体系强调的是降低学生不必要的压力。就学生们参加的加州标准测试而言,其结果对学生小升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而是影响学校优劣的评估。这样,提高学生综合水平以及学业成绩的压力就从学生身上转移到了学校。当然,美国小升初也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一些特别的影响。在美国多数学区内,高中最少,初中多些,小学最多。每所小学都有对接的初中,每所初中也有对接的高中。各小区对应什么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师生基本情况,学生总体成绩水平等信息的学校报告都是公开的,真要“择校”可以参考这些数据信息。

这意味着小学同学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他们每天泡在一起,关系亲密。“小升初”时,几个小学的孩子都集中在一个初中,学校的规模一夜之间翻了几倍,与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相比,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陌生人,另外,从小学里的“老大”变为初中学校里的“老小”,孩子们心里也面临一定压力。

因此,从五年级(或六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不少学校会做一些准备,帮助孩子适应即将到来的环境转变和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身份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到中学参观,与中学师生见面,并听取对中学课程、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的介绍。事实上,如果选择就读一般美国公立初中,不要说小升初不成问题,就连新移民或新搬到一个学区的“插班生”也不成问题。

日本:“家长的考试”

在日本,小学升初中不硬性划片,但竞争十分激烈,被称为“家长的考试”。自从经济高速增长期以来,日语就有“教育妈妈”这一词汇,指那些热心孩子教育的家庭主妇,后来又衍生出“教育爸爸”一词。

全文阅读

四川省2010级藏区“9+3”学生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调研报告

摘要:为提高“9+3”学校文化课教学质量,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全面分析2010级“9+3”学生语文、数学、德育三门文化课学业水平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对“9+3”任务学校文化课教学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9+3” 文化课 学业水平 调研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36

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即:藏区学生在免费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被组织到内地接受三年免费职业教育)自2009年9月启动实施已历时近四年时间,“9+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取得显著实效,其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已在全省中职学校宣传推广,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如何有效提升“9+3”教学质量是当前各学校共同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省教科所“9+3”教育教学研究室以此为契机,以文化课教学为突破口,于今年4―6月开展了2010级藏区“9+3”学生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现状调研,旨在分析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和改进“9+3”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会和实地访谈。共发放“学生问卷”2265份,回收有效问卷2006份,有效率为87.22%。涉及13个市州36所“9+3”学校,涵盖城区和农村学校,职业院校、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涉及藏(57.62%)、羌(21.72%)、彝(4.25%)、回(2.43%)、汉(14.99%)五个民族的“9+3”学生。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1 过半数学生的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水平

被调查的2010级“9+3”学生中,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67.56%、74.69%、59.98%。语文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21.24%、23.55%、22.77%、19.79%。数学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36.21%、23.40%、15.08%、14.53%。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16.91%、17.42%、25.65%、25.33%。(见表1)

全文阅读

实施初中体育课堂补偿性体能练习中不可或缺的六因素

补偿性体能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体育教师有效设计出的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与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或相异的体能。其说法、做法是针对现阶段中小学生的体能状况而定的,实质是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进行的练习。是否拥有良好的体能,对学习运动技能有着广泛的影响。笔者一直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必须要有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和适宜的练习密度,否则学生上体育课就会失去意义。对于有些项目练习密度达不到,影响运动负荷,需要做补偿性练习来弥补,而在具体练习时涉及到的因素会很多。现根据自己的体会,梳理成文,尝试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1、要考虑到运动负荷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不够完善,骨骼所能承受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较弱。因此,在安排负荷的强度和负荷量方面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对于初中生而言,进行中长跑教学时,由于运动量较大,补偿性体能的练习可以不考虑;若是学习前滚翻,就要考虑补偿性体能的练习,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因此,运动负荷的安排一定考虑周全,不能死搬硬套。

2、要考虑天气状况(阴天、闷热天等)

每年开学,就个人而言,必定要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但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时遇到阴天或者闷热天气,必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应对不利的教学环境。在阴天或者闷热天气运动,体质稍弱的成年人还有些难受,何况是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呢?因此,体能练习既要按照计划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又要结合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

现在的学生体质状况堪忧,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现在的学生与以往的学生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过去的六年级学生升入初一年级,很快就可以适应初中的体育生活。而现在的六年级学生升入初一年级后,笔者发现两个阶段好似出现了一个大的鸿沟,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这些学生,必须要进行体能补偿。但在具体操作时,要实地了解学生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出科学的体能练习举措,做到循序渐进,初中阶段的体育教科书中也有详尽的阐述,这里就不再叙述。

4、要考虑练习的新颖、巧妙

全文阅读

减负路上要跨几道坎

日前,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提出:严禁违规补课。学校和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得在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记者日前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仍有学校教师暗示或明示学生通过辅导班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大量家长对课外辅导班、奥数班趋之若鹜。减负,怎么减?

孩子:成绩好与不好,补习班就在那里

“假如再给孩子报一个奥数班,那么小的年纪,承担这么多的学习压力,我们做家长的,真有些于心不忍。可是,老师的推荐也不能不当回事儿啊!”

秋高气爽,正是家长们带着孩子外出享受大自然的好时候,可是家住河南省郑州市东明路上的杨女士就是高兴不起来――前不久,她接到女儿就读的某知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老师的电话,让她速到学校领回她的孩子,理由虽不复杂但听起来却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孩子学习太差,跟不上!

新学期开学才一个月,女儿的学习怎么说下降就下降,并且下降到让老师往家“赶”的地步?放下手中的电话,杨女士愁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当初舍近求远,托熟人找关系把孩子送到这所她心目中的名校。原本以为孩子来到名校,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向朋友说起孩子在某某名校上学,自己也感颇为荣光,常常招来羡慕的眼神。可哪里知道突然就冒出这么一个问题!

杨女士紧张地敲开了班主任的办公室。老师数落完孩子的成绩之后,把孩子叫了过来,让她当场表态是否现在就随母亲回去。

“孩子吓得当场大哭,让我这个当母亲的也顿觉脸面扫地,当时真是恨不得找个地裂缝钻进去。”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做生意得心应手的杨女士至今还心有余悸,她说自己长这么大从没有受过这样的屈辱,而且是当着自己女儿的面。

除了不住地向老师赔礼道歉之外,杨女士没有其他的选择。班主任最终给了杨女士一个下台阶的梯子,答应再给孩子一段考察期,条件是本学期必须要把成绩赶上去,并建议她利用业余时间去本校的某某老师那里补课。班主任给学生推荐的补课老师,每天补习1个小时,每小时收费120元,一个月收费3 600元。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