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一数学论文

初一数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探究论文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仅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全文阅读

我国初一人教版数学教学论文

一、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分层次辅导”教学,实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与初中数学的衔接自如

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制约,在初一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多为“一刀切”,导致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困难的学生吃不下,且往往不重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太注重过程性评价。每节课中很少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注重“分层次辅导”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知识的血丝上,把一个数学知识的学习分成几个过程,并对每一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让学生渐渐从“我学”变成“我要学”,实现原有知识与初中数学的自如衔接。例如在学习ax+b=0(a≠0)的方程时,把它分成a为正整数、a为负整数、a为分数或小数的几个学习过程,并分别编写测试题,称之为分层测试卡。根据课堂教学进度,每节课编一张分层测试卡,并分层给分,每层100分。对合格部分给予鼓励,不合格部分当天进行补习及补测,通过这种“分层次辅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实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与初中数学的衔接自如。

二、依据初一学生认知特点,注重课堂问题的逻辑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初一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依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课堂提问。如,在教授有理数的绝对值时,举例小明的家在学校西边3Km处,小丽的加在学校东边2Km处,并提问学生“能建立数轴恰当表示他们的位置吗?”在学生建立数轴恰当地表示除了位置时,接着提问学生“假如他们步行的速度相同,谁先到学校?为什么?”让学生经过讨论,并听取学生的发言,并总结归纳有效信息。在此基础上得出: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这样通过层层设问,较强的逻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符合初一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假如,在课的开始部分,直截了当的说出“任何有理数都有绝对值”,“绝对值从字面意识理解就是负数(正数)与原来数的相反(相同)”。根本没有通过数到原点的距离顺利成章的引出绝对值概念。这样死板、生硬的、概念化的教学方式,不但不符合教学要求,严重影响学生的正确思维,不利于形成有效性思维。

三、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师生相互合作,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体会

要打好初一学生的数学基础,在教学中就须突出合作性,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提高认知能力;互评是师生间很好的交流机会,学生在评价同学的过程中,既可以发展自我,有学会欣赏别人;教师从反馈中积极汲取学生对自己教学的评价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如在讲初一下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收集、分析数据,不分课内课外,相互探讨,课堂上按小组展开讨论在合作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体会。

小结

四、结语

全文阅读

从数据分析《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载文特点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价值的体现。论文被二次文献转载或索引,表明该论文的价值得到再一次确认和提升。中国人民大学

>>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与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浅析对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思考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与学渗透 关于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与学 新课改初中数学教与学变化的探究 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新思考 摭谈初中数学教与学的矛盾 初中数学课“教与学的互动”之我见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浅谈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与学 初中数学教与学中的直观性探索 试析初中数学应用性问题的教与学 淡初中后进生数学的教与学 立足实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例谈反思在初中数学教与学中的作用 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tc=03,点击《初中数学教与学》,获取各期目录。经下载统计,2015年《初中数学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79篇。运用Excel软件从论文选题、论文作者、原载期刊、研究方法、被引频次和转载时差等6个维度对这179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由于被引频次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将统计截止日期定为2016年12月6日。通过对179篇论文的阅读与分析,所得统计结果如下。

1论文选题

按照中图分类法,179篇转载论文的选题主要分布于教学法、教育评价、教育理论、课程论等几类。其中,普通教学法类论文91篇(如“基于结构特征的模型思想教学探索”[2]等),占载文总数的一半以上;围绕具体知识点教学的论文35篇(如“无疑处生疑,有疑处释疑――国优课‘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片断赏析与思考”[3]等);教育评价与试题研究类论文26篇(如“一道中考压轴题的命制历程及感悟”[4]等),其中关于中考试题研究的论文占有较大比例;有关教育理论的论文18篇(如“数学教育的人文追求”[5]等);还有9篇论文是围绕课程改革或课程标准解读研究的(如“刍议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6]等)。

2论文作者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5年转载的179篇论文共有作者(仅统计第一作者)158人。其中15人有2篇文章被转载,3人有3篇文章被转载,后者工作单位均是教研室。由于179篇转载论文中提供作者简介的只有64篇,因此没有统计作者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

2.1作者单位属性

按照作者第一单位进行统计,来自中学的作者80人次,来自高校的50人次,来自其他单位的我们统称为科研院所,共有49人次,主要包括教研室、教育中心、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出版社和教科院等。中学教师的文章占比最高,他们的文章多围绕初中数学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法开展研究,这与论文选题部分的统计结果一致。

全文阅读

继续教育中加入初等数学论文写作课研究

等数学论文写作课,已引起我国从事数学继续教育同行们的注意和重视,国内很多学者明确提出应在继续教育中开设这一课程。90年第11期《数学通报》上吕连根、朱学志的文章“关于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结构问题”就指出: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应开设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研讨课程。杭州教育学院编制的继续教育大纲,也列人了这一课程,并计划30学时,但是这门课在继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框架、课程结构、开设方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得到一些浅见,在此端出,就教于同仁,以期其更快完善、成熟。

初等数学,作为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部分,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其基本理论己经成熟,世界各国的中学数学内容及其理论大致一样,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但就其教育理论,几以及其包含的思想方法、解题技巧还在继续深化、发展,初等数学的研究领域日益广阔,呈现十分活跃的状态。外国的情况姑且不说,就我国而言,每年二十八家而向中学数学教育的期一刊的出版,几千篇文章的问世。

初等数学研究蓬勃崛起、方兴未艾可见一斑。研究初等数学问题,除了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外,从事初等数学教育的中学数学教师也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处在教学第一线,对初等数学的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理解得很沉具有科研人员所不具备的教育实验环境,更易遇到具有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因而中学教师无疑是研究初等数学问题的丫支主力军。

然而,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长期以来,数学界形成了研究高等数学才是搞学问,研究初等数学就不是搞学问的偏见,使得每年进人中学当老师的大学毕业生,面对严谨而成熟的初等数学,往往误认为初等数学的问题已经研究完了,没什么研究头了,从而创造研究意识淡化,探索动力萎缩,迟迟进人不了科研之门。在中学,几十年的数学教师没写过一篇论文的现象并不鲜见。教学与科研的分离,_导致教学上的简单重复和机械模仿,教学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知识再现的僵化过程,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教学难有大的飞跃和突破。从另一方面看,教师本人不从事研究和创造,体会不到教育创造带来的激情和乐趣,得不到成就感的抚慰,也会丧失进取的精神和远大志向,导致工作效绩滑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们想使教育劳动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日常讲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把每一位教师引上科学研究的康庄大道,而最先成为教育劳动能手的人,就是感到自己是位研究者的人。”由此可见,强调中学数学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不仅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教师发挥自身潜能、展现人生价值、提高职业自豪感有重要意义。

搞科研,就要产生论文,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文字表述。而论文对疥个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每个数学系的学员一般都要作毕业论文,然而,毕业论文还只是科研活动的模仿和尝试,还难以称的上是真正的科研活动。因为一般大学生没有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实践活动,又寸中学教材不熟悉,初等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的并不深,难以遇到真正有价值的“困惑”,因此所选的论文题目或与教育实践结合的不紧,尸或者高大空洞,或者论述不深人,价值一般不大。

这是普通大专院校不易解决的问题,当然也平是继续教育同仁而临的任务和应解决的问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全有较长的教学实践,对中学教材熟悉,思维素质、创造能力普遍较好,所以在继续教育中给他们传授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知识,和他们一起剖析初等数学问题,帮助他们曾、结中学数学研究方法,激发他们的探索、研究意识,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他们感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人都有创造的天资和票赋,关键在于自身的执着追求和外界的激发与诱导。初等数学论文写作课就是遵循这条创造学的规律,从外界给学员以诱导和激发,使他们尽快上问题之路,人研究之门,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互相长进,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以促进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数学教育的发展。

初等教学论文写作课,它异于其它数学课的主要特征是:它并不是以完成数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的终止线,而是传授初等教学论文的基本知识,剖析总结初等数学研究的基木方法,展现初等数学主要研究方向及动态个貌,从而进一步引导学员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较强的研究、探索能力,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得到研究成果,写出论文,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的改革。这门课象继续教育一样,还是新生事物,其涉及的多方面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提出一些构想,就教于对此研究的同行。

我认为,这门课的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初等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文导读,论文写作训练。下面就这四大部分的内容、层次简述如下:

全文阅读

如何推进初中数学素质教育中的美学教育

如何推进初中数学素质教育中的美学教育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综观当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先”旗帜;智育在传统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体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动有声有势;劳动教育或许与生活实践比较密切,也相应受到越来载多的人的关注;然而,美育?……美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之最高层面上,在讨论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常谈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怀特海曾经指出,初中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初中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初中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初中数学的善;初中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初中数学的美。而这些观点在初中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初中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初中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初中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初中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1.初中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初中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初中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初中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初中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初中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初中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初中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初中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初中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全文阅读

初等数论的有效教学法探索

【摘要】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类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在初等数论的教学中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初等数论的有效教学法.

【关键词】初等数论;有效教学法

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类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而初等数论的最基本的内容一直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站在教学要游刃有余的角度上是必须掌握基本的初等数论知识的.为了在初等数论的教学中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本文根据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初等数论的有效教学法.

一、在初等数论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教学法

高等师范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将来要从事小学教育的数学教师.而初等数论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在初等数论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小学数学教育结合起来,渗透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与小学数学联系紧密的内容要放慢节奏详细讲解.

整除的数字特征是与小学数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许多时候需要学生直接借助概念进行思维,而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是难点.初等数论的教材中需要利用同余的知识来证明整除的数字特征,而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然是不适用的,小学生大多还没有接触过同余的知识,那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生来理解这些整除的数字特征呢?这需要教师对整除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比较扎实地在较高层次上掌握小学数学的一些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能力.

二、在初等数论教学中补充小学数学竞赛题

全文阅读

教学实践对学科团队建设的实用性

1、在反思中修炼品质

名师培养对象周芸佳老师的课题《初中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获得市立项,形成了两个观点报告《数学课堂教什么》、《学生参与式评价》、《授人以鱼的乐趣》、课题论文《初中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显性知识,隐性方法》、《关注差异,提高质量———抓好后三分之一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和策略研究》。2010年3月参加名师班展示课并作学校教学改革专题交流,2010年5月在省领雁工程奉化送教活动中上展示课,2010年8月给慈溪县骨干教师实践做讲座,2010年10月参加陕西省数学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名师风采展示活动,上展示课并作专题讲座,2010年12月参加嘉兴市海盐县骨干教师基地实践活动,上展示课并作专题讲座。潘云芳老师坚持素质教育,潜心教育科研,勤奋学习,勇于实践,锐意改革,敢于创新。5年来,潘老师执笔撰写的有《基于主题研修的教师作业能力提升行动的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二个成果分别荣获西湖区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和二等奖,文章《图示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于2011年12月在教学月刊发表。撰写的《初中数学导学稿的设计与使用策略》荣获西湖区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文章《初中数学导学稿的设计策略》2012年4月在浙江教学研究发表。课题《初中数学导学方式与策略研究》在市级教研课题立项。

2、在反思中引领团队

名师培养对象王丽丽老师教学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研究实践课堂教学的轻负高质,在教材教法上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简练有效的教学风格,赢得学生最爱,获得教学同行的肯定,教学成绩优异。她任教的两个九年级班级数学成绩在整个年级中名列前茅,2010年6月参加市中考,数学成绩远远高出杭州市平均分,在杭州市名列前茅。她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注重教科研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善于学习,主动阅读,勇于反思,及时提升,整理成文,并具合作精神,在团队中起辐射作用。本学年她撰写的两篇论文在区内获奖,一篇发表,一个课题在市里列为重点研究课题。管理科学,讲究方法,本着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进行教学,连续被学生推选为“我最满意的教师”。作为数学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上有更深的体悟,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带领学校数学教研组教师快速成长,团队精诚合作,在教学、科研、竞赛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和荣誉,得到市、区教研员的肯定。

3、在实践中破解疑难

名师培养对象李卫星五年来多篇课题和论文获奖,其中《挖掘人文放飞人性激扬智慧》获浙江省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有效学习:初中生数学学习指导策略的构建与推进》获杭州市第一届普教教研课题成果评比二等奖;《课题学习:基于浙教版教材的挖掘拓展与学教策略研究》获杭州市第23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论文二等奖;《教学生学:初中生学习指导策略的构建与整体推进》获杭州市第八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首届“浙、沪、苏”长三角地区教科研优秀论文……

4、在教研中凝练风格

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张娟萍老师,是上城区数学教研员,近年来系统地学习了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方法论》,顾泠沅《变革的见证:顾泠沅与青浦教学实验30年》,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研究文章《初中数学“图式”复习教学策略研究》2010年9月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初中数学课堂过渡性言语的设计内容》一文2010年10月在《中学数学杂志》发表;2012年又有《初中数学课堂过渡性言语设计方略》、《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出声思考的策略》两篇文章在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9年5月浙江省师训课题立项《初中数学课堂过渡性言语策略研究》,2009年11月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初中数学“出声思考”教学策略研究》已结题,参加成果评审,2010年5月杭州市第二轮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重点课题《初中学生函数思维方式调查及其教学对策研究》;2011年《中小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的衔接障碍分析及对策》获浙江省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出声思考》获全国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她还组织学校教师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语言等方面的研究,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全文阅读

及时总结得失,实时科学运用

摘 要: 教学小论文,是教师课堂教学心得、感悟的有效承载体和重要展示台。教学活动贵在总结、重在实践、精于应用。初中数学教师应提高自身“写”教学小论文的意识和能力,善于总结、归纳、研究教学活动,并将撰写的教学小论文内容“反哺”于课堂教学中,推进教学进程,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小论文 教学活动

教学贵在总结,重在实践,精于应用。“写”,作为学习对象学习文化知识、展现才能智慧的重要手段,成为学习对象必须具有的学习技能。笔者认为,“写”不仅是学生必备的技能,而且是教师必有的技能。但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写”活动的实施,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闪现的感触,不能及时“留档”,采用撰写教学小论文的形式及时记载,予以呈现,导致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得不到显著提升和增强。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学论文,为教育教学“服务”,应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指导”和“遵循”。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放大教学小论文功效,科学高效运用教学小论文,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效并举”。

一是反思课堂教学过程,记录课堂教学“点滴”。教学活动要实现“教”与“学”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切实协调好“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小论文的撰写过程,实际就是“回放”课堂教学过程、反思课堂教学实践的再现进程,将课堂教学进程中的实践感悟和体会,运用文字进行记载和呈现的过程。教学小论文的撰写,能够推动初中数学教师更深刻地思考和探究,促进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更贴近课堂、更贴近学生。但笔者发现,不少初中数学教师注重对自身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检查,但仅停留于“脑中”,没有及时将所思、所想、所感进行“记录”,形成文字材料教学小论文,导致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除,发挥不出指导、促进功效。因此,教学小论文运用课堂,首先要做好“记载”工作,也是课堂教学活动“实录”工作,第一时间思考自身教学活动过程,记录下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以便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课教学时,教师在平行四边形边、角、对角线等相关特性讲解传授基础上,利用初中生巩固练习活动环节,结合初中生巩固练习实情,自身进行教学举措的思考分析活动,并将讲授平行四边形性质感触体悟要点“记载”在备课笔记上,在课后教学感悟撰写时,围绕感悟要点,结合教学实情,撰写关于如何实施平行四边形性质有效教学的小论文,在记录自身教学“点滴”过程中,进一步反思教学实践过程,优化教学活动举措。

二是剖析教学实践得失,明晰教学整改举措。教学小论文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修正”、“整改”教学实践手段、举措的“重任”。初中数学教师撰写教学心得、教学感悟等小论文时,不仅仅“停留”在总结教学活动,归纳教学心得的“浅层次”程度,而是“上升”到自我检查、自我剖析教学得失,优化教学流程的“深层次”程度。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应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学习借鉴他人教学成果,学习致用,进行自我剖析、检查等实践活动,准确找出教学实践活动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将自身教学过程、教学实情、教学成效等方面,一一对比,进行分析,内心形成针对性、深刻性、实在性显著的教学举措,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提高教学活动实效。同时要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及时整理和归纳,形成更具实效性的教学小论文,为以后课堂教学提供科学参考。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教学中,教者以往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直接告知的讲授法,在教学心得、教后感等教学小论文撰写中,结合教学实情和学习实际,认真思考剖析后,认识到直接告知答案的讲授法存在的不足。在教学小论文教学设想部分写作时,经常深入思考研析,提出了师生互动式、类比法等教学举措,将初中生融入探究知识内涵要义活动范围内,引导初中生自己通过“已知、求证”的格式,进行性质定理1内容的书写活动,并共同合作进行初步分析活动。教师实时向初中生指出寻找判定两三角形相似应具备的条件,使初中生深刻认识到,其相似条件要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来。并在以后的教学举措中进行利用和实践,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

三是放大教学指导功效,推动教学活动进程。教学小论文的撰写,其目的之一,就是推进教学进程,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实效。实践证明,经验成果重在应用,贵在运用。教学小论文是具有深厚“底气”、科学“指导”特性的经验成果,教师不仅要善于“写”,更重要的是善于“用”,要由拿来主义精神,吸收其精华,应用于教学实践,最大限度放大教学小论文的指导功效,推动教学进程。如“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习题课教学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借鉴夏桂云老师所撰写的《关于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习题变换》此篇小论文,认真阅读体悟,认识到切实的判定和性质的条件变换主要有互换条件结论、角动线定、线移量变等形式,并借用该论文所提出的典型案例,在此节习题课讲解中,现对教材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讲解,然后采用变式训练的方式,对所讲案例进行条件或结果的变化,组织初中生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条件下或不同结论下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并且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策略套路,从而在多样变化的变式练习中,思维得到开阔,增强驾驭复杂数学习题的能力,提高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以及增强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教学小论文的运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课题,参考的资料相对较少,形成的成果相对较少,还望同仁积极参与此项课题研究,为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数学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

摘 要:新课程改革使初中数学教学呈现了崭新的面貌,使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初中数学小组讨论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造成初中数学小组讨论存在着看似热热闹闹却并不能够取得实际效果的不良局面。基于此,结合当前初中数学小组讨论的现状,来探索一下数学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小组讨论

一、引言

数学小组讨论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初中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根据某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来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听取小组之中其他成员的看法,从而加深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现阶段,对于数学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进行研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初中数学小组讨论的作用,切实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讨论小组,为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为了省事,都是安排全班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进行同桌之间的互相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初中生之间进行互相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部分小组学习能力强,而部分小组学习能力差的不均衡局面,不利于小组讨论的有效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特征来进行分组,科学合理地设置讨论小组,在建立分组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考虑到初中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到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讨论小组中的每个初中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保证小组讨论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讨论方法,保证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将题目展示在初中生面前之后就立即安排初中生讨论,在他们讨论了两三分钟之后,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这种讨论仅仅浮于表面,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效果。教师不应该为了节约时间而导致小组成员没有充分地进行交流就草草收场,而应该为初中生营造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

全文阅读

考虑初应力的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统一解

摘要:采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和材料拉压比的影响,对有初应力的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引入考虑长细比影响的折减系数,建立了考虑初应力的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解。将计算结果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良好,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推导出一个新的初应力影响系数,并对其各参数进行分析。该结果为研究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钢管混凝土;初应力;轴压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U39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764(2013)03-0063-07

Unified Solu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fo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with Initial Stres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