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出纳岗位工作计划

出纳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事业单位税收筹划的探究

摘要:税收筹划是纳税主体为达到节税、递延纳税项目等目的,而对自身各项涉税事项作纳税前的整体策划和安排, 达到进一步优化发展的作用。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一些事业单位也步入了纳税行列。本文结合本人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事业单位税收筹划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税收筹划 对策

税收筹划也称节税,是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和差别待遇,纳税人对自身的经营活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规划,从而减轻纳税负担,实现整体税后收益最大化的活动。国外税务筹划几乎家喻戶晓, 许多企业 , 公司都聘用税务顾问或设置了专门的税务会计从事税务筹划活动,已形成了财务决策活动中税务筹划先行的习惯性做法。在我国企业的税收筹划意识在不断提高,税收筹划主动性也在不断增强。但由于税收筹划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在税收筹划的意识、税收筹划能力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事业单位的纳税筹划现状分析

(一)事业单位体制影响较强

事业单位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本身不以营利为目的,只要完成了国家赋予的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即可,不存在经费紧张,资金出现缺口的问题,其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也都来源财政拨款,正是因为事业单位的性质和传统计划体制,预示着他们普遍认为纳税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造成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税收筹划内在动力不足,大部分人对于纳税筹划更是觉得多此一举,没有必要纳税。对依法纳税感到不适应,不能够理解和适应国家的依法纳税政策,消极待税思想严重,税收筹划能力较弱。

(二)事业单位集中核算的影响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大多数事业单位纳入了财政统一核算的范围,形成了财务核算中心,财务机构也进行了削减,下属行政事业单位都撤消了计财处,纳入财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有的单位甚至只保留了一名会计人员。但是,财务集中核算一方面导致原单位财务人员的大大减少,使得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对分离,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原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而另一方面,节约税金支出与会计人员自身利益和所在单位利益没有关系,财务核算成为了会计人员主要工作职责,从而使他们的纳税筹划的意识变得更加薄弱。

全文阅读

基层税务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基层税务部门税收征管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税源管理比较薄弱,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仍然存在,“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夯实基础”,“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等系列措施。我局试结合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要求,就基层如何找准管户与管事制度的最佳结合点,从而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管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征管状态的动态性难以跟踪。在“管事”制度下,税务机关在每月申报期结束后,由催报催缴管理岗负责对未申报户进行催报催缴,但是,由于催报催缴管理岗日常与企业接触较少,一旦企业有意逃避税收管理,税务人员则会四处寻找企业,这无疑将加大管理人员在查找非正常户时的工作难度。

(二)纳税申报的真实性难以判别。纳税人申报的质量如何,实现的税款是否如实申报,是申报征收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当前,如果纳税人主观上存在着偷税故意,那么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申报资料也就不可能真实,而税务机关申报征收岗在受理申报时只要其财务报表与申报表相关数据的逻辑性符合,则难以判别其纳税申报是否属实,纳税义务的履行是否完全。

(三)税源预测的科学性难以把握。税收预测作为税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按照执法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工作流程要求,各岗位人员对涉税事项的办理处于分段式,缺乏对纳税人综合信息的全面提炼、加工、整理、分析,客观上造成对税源控管责任不清,底数不详,税源分析及预测浮于浅表层次。

二、对管户与管事制度的设想

初步实现基层税务分局内部征收、管理两分离:即以“办税服务厅”为征收前台,围绕“一窗式”管理,强调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主的管事制度;以“税收管理员”为管理后台,围绕“纳税评估”,强调以全过程的税收服务及税源监控为主的管户制度。

(一)以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设置为立足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全文阅读

浅谈出纳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出纳岗位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企业的发展,应当不断改进自身工作,运用出纳岗位的特殊性,拓宽工作思路,提高业务技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关键词:出纳 发展 作用 服务

传统意义上,出纳的工作范围仅仅包括现金收付和银行往来帐款的结算,现金、票据、有价证券的保管等业务。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企业飞速发展,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三大运营主角之一,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出纳工作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必然对出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以便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服务。

出纳岗位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是特殊的,不可缺少的,我认为出纳岗位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尤其象我们水务集团这种大型企业,有独立的财务结算中心,会计与分公司、基层厂所之间的关系和传统小企业有很大区别,它更倾向于指导和监督的功能,因此基层出纳要承担部分以往由会计负责的工作量,如年度财务计划的编制,经营业绩的测评与分析等,这对出纳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纳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法和现行的财经纪律并严格执行,凡违反规定的开支有权拒绝受理,其次要对出纳工作有热心,爱岗敬业,运用本岗位掌握的经营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其最大作用。出纳工作关键在于认真、细心,遇事不慌,要讲究工作艺术,要有高度责任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才能避免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出纳是否能够合理安排、调度资金,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单位货币资金活动信息,是否能够保证资金安全,都会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出纳的职能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收付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管理职能。这四个职能环环相扣,前两个职能是基础,后两个职能是延伸和运用。由于出纳岗位的特殊性,其掌握了本部门所有经济运行数据,因此可以承担一些与公司运营有关的材料编制,如年度财务计划,工资测算与统计,经济运行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与自评报告等。这些工作其实并不难,只要你对公司的生产运营有一定了解,日常工作业务熟练,再通过统计报表、财务报表的数据比对分析,就可以对原水公司生产完成情况、经济运行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有助于财务计划的制定及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的正确性。我担任出纳一职已有十五年,从基层到管理部,对公司的生产情况、经营情况、人员分配情况、岗位安排情况等很熟悉,除做好出纳工作外,还负责原水公司全年工资总额的测算与分配,每月绩效工资的分配,原水公司财务计划的汇总编制直至下达分配,参与公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编写,负责原水公司经营业绩自评报告的编写。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第一,财务计划主要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变动项目进行调整,每年年底我们会先由基层厂所上报新年度预计调整的项目和费用,管理部进行审核,通过实地检查,多方了解,以及参照各部门上年度指标完成情况确定其上报的项目是否需要保留或变更,该剔除的剔除,该调整的调整,综合整个原水公司完成情况,各部门之间部分费用由管理部统一控制、调配,做到更科学、更合理使用资金。如低值易耗品中的活性碳,现各管理所都配备水质化验室,水质管理日益重要,活性碳作为必备材料,各所都备用会存在浪费资源的情况,我们协商后决定由江东泵站贮备,其它所需要时随时从江东调拨,吸油毡则由北引所统一保管,这样可避免浪费,节省资金占用。水、电费定计划时,我们根据上年度各站点使用情况,根据本年度实际情况相应做一些调整,使实际数与给定预算数尽量一致。劳保费用作预算时,根据各部门人员编制、岗位编制情况可以测算出当年防暑降温费、劳保费发放数,每个部门每年为倒班人员购买的绝缘鞋、棉大衣,机修人员穿的工作服、手套、防暑药品都要逐笔登记、备查,这些费用全部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参考依据,平时都必须经管理部进行审核方可购买使用,严格控制每笔支出,差旅费及职教费的使用也同样由管理部统一管理控制,确保各项费用不超标。

第二,每年二次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有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差异的分析也由我来编写,这些都可以从统计报表、财务报表中提炼得出数据,主要有供水量、动力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营业利润等指标,二份报表中的相关数据应当是一致的,如供水量,动力支出必须吻合,报表中还有与上年度的环比值,可查找本期产生差异原因。

第三,每年年初根据企管办要求各公司要上报经营业绩考核自评报告,报告主要根据上年度主要生产指标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计算,主要生产指标有:原水供水量、综合抽水单耗、管道综合漏失率,设备完好率;主要经济指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利润等,考核分的计算主要由七个指标组成:可控费用(15分),单位电耗(15分),管网漏失率(20分),设备完好率(10分),安全保卫、安全生产、供水事故各10分,指标的计算主要由当期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值得出,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其次,还要对安全保卫和、安全生产、供水事故等进行自评,最后将各项指标得分汇总做出自评报告并上报相关部门。

全文阅读

基层税务干部岗位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摘 要:针对如何科学评价基层税务干部岗位能力问题,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以基层税务干部为研究对象,设计岗位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旨在构建一套覆盖全面、科学合理、操作性强且符合税务单位特点的基层税务干部岗位能力评价体系。最后,针对基层税务干部能力的评价结果,提出应用建议。

关键词:胜任力;能力素质;评价体系;基层税务干部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47-04

一、研究背景

(一)经济新常态决定税收新常态

经济发展逐渐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变,是经济新常态的实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稳中趋缓、税收结构明显转变、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并对税收征管产生持续性影响。经济新常态决定税收新常态,新常态下的税收应更加明确服务纳税人、依法治税以及“分级分类+专业协作”的税源管理等税收管理的新秩序和新态势。

(二)税收专业化改革

面对税收征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税务机关需要调整纳税服务机构设置,规范纳税服务岗位职责,实现纳税服务职能转型;同时,强化技术支撑,规范专业化管理业务流程,全面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从而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全文阅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出纳实务》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按照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步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对《出纳实务》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与内容重构。通过实施“理实一体,学训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情境;典型业务;任务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80-02

《出纳实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所对应的会计职业岗位是出纳岗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出纳岗位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操作流程,具有正确处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能力,胜任出纳岗位工作。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按照“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的理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运用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首先,分析出纳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出纳岗位的职业能力;其次,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内容。根据以上思路,将本课程分解为3个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对应出纳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

全文阅读

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为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作者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的教学中尝试分岗位教学,旨在引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一系列的变革,对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转变职业教育方式、增强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会计专业 《财务会计》课程 分岗位教学

一、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浪潮正迅速向前推进,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为农业与农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一决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依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调整、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并通过这些优质服务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壮大,即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突出服务功能、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这一课题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沿袭会计准则框架下的要素体系讲授和学习,将会计知识和会计实务、会计岗位职责和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割裂开来,学生往往学完了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却不能有针对性地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现如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正发生深刻变化,以工作过程引领和规划学习和所教授内容已逐渐成为职教工作者的共识。为此,我尝试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教学中尝试分岗位教学。

二、分岗位教学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由于《财务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再加上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底子相对较薄,接受理论知识有一定困难的实际,因此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打破原来体系和框架,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尝试分岗位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能力培养,根据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思路,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目的是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岗位“零距离”对接。

三、分岗位教学的具体操作

全文阅读

地方税务局风险监控局工作报告

一、总则

第一条本规范所称税收风险是指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未能按照税法的要求,及时、准确履行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以及其他纳税义务,而导致税款流失的可能性。

第二条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针对不同的税收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依法通过服务和管理措施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水平的过程。税收风险管理以省局税收风险管理平台为依托,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及计划制定、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及推送、风险应对及反馈、风险应对复审、绩效评价六个步骤。

第三条县局税收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税收风险管理的统筹指导、协调处理重大风险管理事项、指导和督促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四条税收风险管理实行“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的集约化运行机制,统一风险规划、统一风险识别、统一等级排序及推送、统一监督评价,实施递进式、差异化风险应对。

二、工作职责

第五条风险监控局的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大集中系统基础数据审计及数据标准制定,涉税数据加工、产出;负责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风险计划的拟定和组织实施;负责税收风险管理制度的拟定和管理流程的优化;负责全县各级税务机关的税收风险管理需求的统筹实施;负责组织和参与建立、验证、维护风险识别模型和风险指标;负责组织开展税收风险状况分析;牵头负责风险特征的管理;牵头负责第三方数据的管理工作;负责按户归集风险点,根据排序规则确定风险等级,并推送给相应的风险应对机构;牵头对全县风险管理状况进行绩效评价;负责总局定点联系企业风险管理;牵头负责重点税源监控工作,组织重点税源调查,编写重点税源风险分析报告;负责大企业管理工作;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风险监控局设立局长室、综合股、风险识别股和风险推送股。

全文阅读

绩效工资制度下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筹划探析

摘 要:随着高校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教师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收入总量也得到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税负在不断提高,因此,相应的税收筹划作用凸显。税收筹划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程,找准切入点很关键。以绩效工资制度下高校教师的收入构成为切入点,结合最新的税法政策相关规定,提出筹划思路,具有现实可行性,能够达到较理想的筹划效果。

关键词:绩效工资;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0.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096-03

从2006年开始,国家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逐步建立体现岗位职责、能力和业绩的薪酬体系。高校实施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教师收入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部分高校教师由于科研、社会服务能力教强,还有来自于稿酬、讲学、培训、兼职等各种劳务报酬所得,这些工资外收入甚至成为部分高校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面对收入增长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可喜局面,高校教师个税贡献越来越大,高校教师一度成为“高收入”群体,被国家税务总局列为“重点监控”对象,高校教师面临“收入增长的烦恼”,部分教师甚至陷于名义收入增加,但税后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尴尬境地。因此,高校教师通过税收筹划合理减轻税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显就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其纳税遵从度,实现征纳关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绩效工资制度下高校教师收入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受雇或任职于高校而获取的所得,即岗位绩效工资,其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另一类是非岗位绩效工资收入,主要是教师开展社会服务获取的所得,常见的有劳务报酬、稿酬等。本文就这两类收入的个税筹划方法作探讨。

一、岗位绩效工资所得个税筹划

根据岗位绩效工资构成情况,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福利水平,降低名义工资

全文阅读

探究出纳岗位实训教学的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出纳岗位实训教学作为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根据我国出纳岗位实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会计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本文将根据我国出纳岗位实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出纳岗位;实训教学;问题

一、前言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做好会计工作,节约自身的经营成本,从而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作为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会计工作人员的出纳工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根据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出纳岗位实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出纳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影响人才就业的同时还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对出纳岗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显得意义重大。

二、出纳岗位实训教学

出纳在企业的财务印章、票据、有价证券、库存现金的保管、财务管理、银行支付结算现金收付等方面有直接的责任,所以其会对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出纳岗位实训教学就是通过对出纳岗位工作环境的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了解出纳工作的基本流程,知道其实际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事,这对会计整体教学而言极为重要。所以,在开展会计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出纳岗位实训教学进行强化,保证会计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满足行业的标准和企业的需求,从而促进人才的就业。

三、出纳岗位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本技能掌握不足

全文阅读

基于以岗导学的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探讨

摘 要: 文章按照职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的划分、学习领域开发、构建课程体系这几个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步骤,结合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特色,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有效促进专业课程的建设,进而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以岗导学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构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道的飞速发展,铁路部门对电气化铁道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因此,作为和铁路行业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融入铁路行业特色,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体现与时代特色相符的理念实施和完善。基于“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将高职教育与企业特色及需求紧密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

二、基于以岗导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步骤

(一)企业岗位调研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受教育者通过专门的训练使其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内容成为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因此,构建基于以岗导学的课程体系时,课程的内容必须来源于企业岗位的调研和分析。企业岗位调研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划分岗位群。划分岗位群是构建以岗导学课程体系的基础工作,为后面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确定学习领域提供依据。经过调研后得知,一般适宜电气化铁道专业毕业生在铁路系统就业的主要工种有:接触网工、电力线路工、牵引变电所值班员、电气值班员、变电检修工、继电保护工、电气试验工、轨道车司机八个岗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