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承教育

传承教育范文精选

传承教育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教育,导致其一直得不到发展,甚至逐渐走向灭亡。虽然有部分音乐教育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在努力改变当下的状况,但收效甚微。要想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长远发展,必须将传统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结合起来。本文主要对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及传统音乐的传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承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以西方音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几乎所有音乐学校都将钢琴作为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而中国传统的古筝、琵琶等乐器却没有走进必修课堂,即使部分学校开设了也是作为选修课程。这样的现状给人们做出了错误的引导,高校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去中小学或高职类学校任教,又给下一代的学生们灌输了重西方音乐轻中华传统音乐的观念。在高校的音乐课堂中,教师给学生们讲授音乐知识往往以西方音乐为例,而中国的传统音乐已经离国家的高校音乐教育越来越远。部分传统音乐研究专家曾经呼吁将传统音乐文化置入高校教育之中,呼吁国家重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但是收效甚微。传统音乐的社会地位不高,注定了它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不会高。要想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就必须要提高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少数音乐教育家已经认识到了国家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缺失,并且有部分音乐教育家也提出了发展传统音乐的观念,但是一直未得到人们的认可。直到现在,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传承在目前仍是研究中的难点。笔者认为,将传统音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去,让传统音乐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改变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理念,将传统音乐纳入到高校音乐教育范围内。很多高校在音乐教育中都忽视了传统音乐的教育,无论是在教材的选取或编写中,还是在课程的设置上,都没有真正重视传统音乐教育。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关注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并且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而国内却还没有对自己的文化给予必要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理念,重视传统音乐的教育。学校要对本校的教师开展培训工作,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他们将传统音乐教育放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在教学中将这种理念传输给学生们,让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学习传统音乐,在他们以后的音乐研究中,或在参加工作后,都能够保持这一理念,并且再将这一理念传输给更多的学生,从而实现传统音乐的传承。

(二)改变音乐教学内容,编写新型音乐教材。各高校要选取新型的教材,或重新编写教材,增加传统音乐的内容,减少或压缩西方音乐的教学内容,在乐器一章中要着重介绍中国传统乐器,可以开设传统乐器必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一门课程并能熟练掌握。在刚开始改革的过程中,必定会面临着一些阻力,国家可以选取教学试点进行传统音乐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补充教学要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试点成功后再进行全国性的改革。

(三)结合实际,改变教学方法。除了让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必要时聘请外界知名传统音乐家来校任教或者做客座教授;针对不同地域的学生,可以开设不同的音乐课程,比如浙江地区可以开设越剧课程,陕西地区可以开设秦腔课程,北京地区可以开设京剧课程,这样能够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发展各个地区的特色音乐文化,从而实现传统音乐的继承。

三、结束语

总之,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需要加入传统音乐元素,发展国家传统音乐文化。在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传统音乐教学;改变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编写或者购买新型音乐教材,同时要设置传统音乐教学课程,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一门传统乐器;结合实际,改变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针对不同地域侧重教授不同的传统音乐课程。让学生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国内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培养出传统音乐人才,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作者:刘武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歌剧音乐剧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静.论多元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市场,2012(49).

[2]王文俐,赖涛.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普通高校的传承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0(11).

传承教育范文第2篇

传统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由于诸多原因,许多传统技艺正濒临消亡。上海文广局的调查显示:能够演唱南汇锣鼓书、青浦田山歌和能够掌握松江顾绣技艺的民间老艺人大多年迈体弱。在2004年的普查过程中,南汇区就有四名锣鼓书老艺人相继去世。这种青黄不接的情况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第一,这些技艺难度高,年轻人望而却步。古老的松江顾绣,被誉为鲁绣、苏绣、湘绣的渊源,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著称于世。刺绣时,以针,以线为墨,画绣不分,要求绣工会看画、懂画理、认得画家笔势,难度很高。现已退休的顾绣传人朱庆华告诉记者,刺绣时,要先将蚕丝撇成二十四份,然后用12号小针穿上已经剖成1/24的蚕丝,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完成一件作品。她年轻时视力很好,现在已经带上了三百度的老花镜,平均每日工作八小时。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令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被誉为“中华一绝”的福建漳州木偶,以樟木为材料,经过开坯、定型、细雕、裱纸、磨光、刷泥、补泥、上粉、开脸、盖蜡等十道工序制作而成。漳州木偶传人徐强告诉记者,刻木偶要注重五形三骨,其最高境界是达到人物的性格表情惟妙惟肖,让人觉得美、飘。在雕刻的过程中,手心往往沁满了汗水,这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很多年轻人难以承受。第二,收入较低,传统技艺难以相传。老一辈艺人对自己的艺术作品怀有钟爱之心。当看到自己雕刻出来的木偶神情生动、线条流畅时,当自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的表演博得观众掌声喝彩时,就已感到莫大的满足。然而,这种伴随着清贫生活的精神富足,对在物质充裕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很难获得共鸣。由此可见,保护、传承传统技艺已经十分紧迫。

职业教育与传统技艺传承的关系

教育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态,其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技艺的传承、发展。传统技艺作为一门技艺、一个行业,自古以来一直通过学徒制得到传承、发展。多年以来我们强调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中、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发展。这里所强调的服务主要指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还应该为传承民族传统技艺服务。在今天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保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性,已经成为国际上的共识。技艺的传承需要教育,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使其应当也应该承担起这项责任。反过来,传统技艺的传承也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民族技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的传统技艺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设置传统技艺课程的现实意义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设置传统工艺课程,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河北省衡水市的内画鼻烟壶、武强年画自古就名闻天下,为了发展这两项传统工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这两个地方就在职业教育中心开设了内画鼻烟壶和年画制作课程,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经过2~3年的学习、实践,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传统工艺的制作技巧。现在,衡水市的内画鼻烟壶畅销国内外,已经成为一个产业,武强年画也在当地得到了大力发展。另外,我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技艺,通过专门的学习,传承、发展本地的特色工艺,可以提高当地的人文素养,促进劳动力转移,并为发展当地的特色旅游做出贡献。如农牧区青年通过当地的职业学校,学习到了制作唐卡、藏毯和银饰等传统手工艺品的技艺。传统工艺在农牧区的职业教育课堂上得到了传承,不仅培养了传统工艺的接班人,还拓宽了农牧区群众的就业渠道,不少青年通过职业学校的培训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设置传统技艺课程,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新课题。

设置传统工艺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设置传统工艺课程,扶持、传承传统工艺,需要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市场法则对有关资源进行配制和利用,培养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从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一种活动。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有优势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市场经济表现出的盲目性,容易导致教育部门急功近利、盲目发展。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是正确的,但教育的发展不能以市场为主导,要有相对的独立性。政府不能只看到市场经济发展对教育作出的贡献,更应看到教育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保护传统技艺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注意传统技艺和当地经济的结合,注意传统技艺传承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相结合,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在职业教育中设置传统技艺课程给予政策倾斜,资金支持。

其次,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实施传统工艺教育,需要解决师资问题。良好的师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要发展传统技艺就必须解决师资问题,必须依靠这些掌握传统技艺的老艺人。由于掌握传统技艺的人员分散在民间,秉承着独门秘籍不轻易传人的古训,因而寻找、挖掘传统艺人、转变其观念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些老艺人虽然经验丰富,但都已年近古稀,文化水平低,教学方法仍然依据古法,很难适应教学的需要。因而,要想使他们能够将技艺讲出来,并且能够使人听得懂,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将自己掌握的传统技艺形成文字,最终成为“手艺师傅”。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再次,传统教学模式、方法需要改进。自古以来传统技艺都是依靠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得以传承,当前,要发展传统技艺继续依靠老办法是行不通的,需要在继承传统传授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传授模式。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艺友制”方法非常适用,即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教学形式不拘泥于课堂,大家像朋友一样相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形式要求学生数量不能过多,一个教师所带学生不超过10人,否则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重复、再现的功能,利用录像、录音的方法采集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提供给学生作为教学参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给学生再创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承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术教育;文化传承;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1—0099—04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reasoning, the paper researched and discussed the inheritage of Wushu culture。 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of Wushu’s connotation and values, the paper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reconstructed the cultural levels of Wushu and deconstructed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Wushu culture inheritage。 It is concluded that culture is the premise of Wushu'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that Wushu culture inheritage helps to amend the alienation of Wushu and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Wushu in cultural transmission。

Key words:Wushu; education; culture; inheritage; connotation; value

在当前武术教育过程中,人们过多偏重于技能传习与理论传授,对武术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承还远远不够。实质上武术技能、理论只能作为武术文化传承的载体,虽然可使习武者直接受益,同样容易导致武术教育异化,异化现象必将阻碍武术运动的长足发展,乃至直接影响武术文化传承的质量。我们在传承武术文化过程中,应注重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及其对人自身修养的影响。“人们应该警醒,武术之内在文化涵养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西方体育所不及的,保持这种艺术修养和和谐的“天人合一”价值观是武术真正的不朽文明”[1]。在这种背景下,以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内涵和价值为起点来探讨武术传承显得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武术教育文化传承内涵作一辨析,重新定位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价值,有助于我们对目前武术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合理解释,并可为未来武术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内涵

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教育本身具有双重的文化属性,既传递与深化文化,同时又构成文化的本体。“任何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2]。由此可见,教育在传承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与文化并重是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武术价值实现的先决条件。

1。1武术教育释义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武术教育并没有给予一个准确的概念,只是站在某一角度阐述了一定的观点。“武术教育由来已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生存条件是严酷的,为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生存,人们必需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当人们把在集体劳动中发展起来的格斗和捕杀技能和经验积累下来,并传授给年轻的一代时,武术教育就已经开始萌芽。[3]”这是对武术教育起源的说明。“武术教育,不仅仅指武术教学,它的研究范围更广,是指通过武术教学过程,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得到教育塑造。[4]”这是国内学者对武术教育下的第一个定义,说明了武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武术教育是武术文化保存、传递、改进、创新的重要手段[5]。”这个定义阐释了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 “武术教育不仅传播给下一代武术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人们对武术文化的选择和评价能力。[6]”更是明确阐明了武术教育的目的、意义及其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武术教育的概念、内容、思想、内涵、形式正处于探索阶段,但武术教育的存在却属事实,并在几千年武术文化传承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武术教育是武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主要表现在继承和延续方面。武术教育是对人进行一种有形的技能、体能训练与无形的人格修炼的综合教育过程。武术教育的理念是通过运动去培育出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文化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武术教育思想是提高武术文化传承质量的关键。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将会产生巨大推动力、凝聚力和生命力,不断推进武术教育发展。有了理念才能使传播者和学习者建立共同的信仰,并不断付出实践,才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武术这一运动形成高品质的追求。在传承武术文化过程中应使受教育者全面掌握武术的知识、技能(即科学),精神文化与道德哲学(即人文精神、伦理思想),做到“授技”更重“育人”。因此,武术教育思想、理念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武术文化传承质量与未来发展。

传承教育范文第4篇

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音乐中非音乐技能的重要体现,既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民族音乐,如汉族的快板、琴书、大鼓、蒙古族的长调、维吾尔的木卡姆、苗族等邵族的民族音乐,这些都是民族音乐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

二、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1.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音乐艺术的浓缩与精华,体现了民族审美情趣。民族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各民族生产、生活情况的体现,也是各民族风俗、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体现。因为我国传统文化是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得以传播和发展的,如音乐、书画、舞蹈等,这些艺术形式都以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传播并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聆听民族音乐,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更能感受到根植于民族音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能够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

2.民族音乐文化是培养音乐人才、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多地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加之西方文化入侵,导致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严重影响了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国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学校教育作为当代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将民族音乐文化纳入中国教育体系,是培养音乐人才,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搞好学校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深入理解民族音乐文化,感受民族音乐中的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当以民族音乐文化为传承基础,以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达到教育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三、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途径

1.构建良好传承环境

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仅需要良好的学校环境,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因为社会环境是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起到主导作用的重要外部力量。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需要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传播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力度,增强人们的传承意识,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构建良好的传承外部环境。此外,学校作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场所和重要载体,应当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开展讲座、比赛、歌舞剧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接触、理解民族音乐文化,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包围在民族音乐文化氛围中,自觉地学习、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2.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

虽然中国民族音乐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形成了一套包含特定创作方式、音乐理念、形态特征和表现形式的体系,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而且中国民族音乐体系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重西轻中、重技轻论的现象,很难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面对当今社会的巨大变革,建立起一套涵盖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美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与西方音乐体系具有相同价值定位的、完整的、独一无二的中国音乐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中国音乐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为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3.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

学校音乐教育应当积极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构建完善的音乐教学体系。学校音乐教学体系应当建立在完整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基础上,以系统、完整的音乐课程设置完善学校音乐教学体系,加强民族音乐课程建设,重新设置民族音乐课程体系,逐渐摆脱中国民族音乐教学对西方技术理论的依赖,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音乐特征的教学体系,构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根基。

4.加强民族音乐教材建设

我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庞大的分支体系,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缺少优秀教材一直是困扰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阻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自编的教材,缺乏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无法教授学生系统完整的民族音乐理论,无法有力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为了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应当重视民族音乐教材建设,加速优秀民族音乐理论教材化,在统一民族音乐教材的基础上,丰富地方民族音乐教材建设,以达到既不失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又能体现当地音乐文化的目的。此外,在教材内容编写方面,应当选择具有积极向上的民族价值观的音乐素材,使学生在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体会到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和内涵。

5.加强师资力量培育

教师是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是呈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主要载体,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键。提高民族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学校应当积极构建一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民族音乐教师队伍。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演唱、创作民族音乐作品的能力,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对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和表演,缓解讲解理论知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之余,应当多思考、多学习、多考察、多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不断创新教学活动,促进民族音乐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6.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校音乐教育效率,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最自然的呈现,音乐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真正感受音乐、感知音乐,推动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和传承。

7.突出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

民族音乐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因此民间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土壤。民间的民族音乐仍旧保留着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是理解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虽然很多民间的民族音乐在传承中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但是其中的民族音乐文化却是永恒的,仍能够展现出惊人的魅力。因此,学校音乐教育中应当突出当地特色,拉近学生与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学校音乐教育应当根植于地方文化,突出当地民族音乐特点,使学生感受当地民族音乐,体会当地民族音乐文化,感受当地文化。

四、结语

传承教育范文第5篇

儿童应接受文化传承教育

教育是一项理想的事业。任何国家、任何文化的上一代向下一代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都是上一代人认为值得和应该传递给下一代人的,都确信对下一代是有好处的、有用的,不仅当下有用,而且对他们将来也是有用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培养孩子时,应面向世界,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在全球化浪潮袭来时,他什么都可以改变,但他的民族情感和特征应该永远不变。我们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不强求其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是想让他们长大后,在闯荡世界的同时,对民族、对国家、对家乡更富有眷恋和热爱之情,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乡土的热爱,使其成为富有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的人。

对儿童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自然需要对内容有所选择。因为,在民族文化的通俗形态——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非科学的、唯心主义的内容,甚至成为民间生活中的迷信和禁忌。那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我们就要分辨出哪些是科学的、积极的,哪些是迷信的、不健康的。既不能一股脑把文化内容原封不动地全部端来,更不能一提传统就视之为陈旧、过时。我们要梳理、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健康的、有益的、美好的内容继承下来,用我们的理想,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把文化建设做到实处,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为我们教育理想的实现尽到力量。

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构想

对儿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采用什么内容、形式、方法呢?这个问题,可以说需要从教育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中进行认真研究和实践。利用现存的民间艺术资源开展对儿童的文化传承教育不失为一个全新的构想。这一构想并不单单因为它新,重要的是它与我们的目标更接近,与所走的路径更有效,尤其是当这一全新的教育构想与其它文化传承教育的形式相组合时,它们将会共同构成一个更完整的文化传承的教育体系。

如果把民间艺术纳入儿童教育的内容之中,民间艺术在语言、文学、历史、美术、音乐之中的各个形态都可以成为儿童教育的资源库,甚至是实物形态的民间玩具也可以在儿童教育中担当重任。民间文化的这诸种形态虽然各有独立的属性、特点和形式,但是又并不相互替代或排斥,它们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共同汇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我们在对儿童进行文化传承的教育中,应将这些不同的文化类别汇聚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交融、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力量,发挥教育的威力。

民间艺术中的教育内容

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族文化内容。它从一个侧面记录和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的历史、文化、信仰、生活、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情趣、聪明智慧和道德习俗,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刻的人文精神,达观的人生态度和纯朴、乐观、平和、幽默的乡土风俗与民俗事项。

多年来,通过民间工作者、艺人、专家学者的努力,在对民间艺术研究的方方面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如它们的起源、产生、发展;它们的民俗特征、分类、价值,其中包括历史学的价值、社会学的价值、文学的价值、审美的价值。不仅如此,民间艺术还同时传递着民间文化的相关

知识,如:中国的岁时节令“春风起,风车转,四时顺,兆丰年;五月五,是端午,香包香,五毒除”就不仅仅是关于节气的民谣,更蕴涵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信息。

传承教育范文第6篇

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对保护与传承音乐的贡献

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省并不因其偏远而在文化积淀及文化根源上有丝毫逊色,黑龙江流域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这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是我们应该认识并深入了解的。可是,就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整体而言,仍是沿袭了学堂乐歌以来的“西乐”之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对种类繁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就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更极少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故此,这对推动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幸曾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观点,但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不知道”“没兴趣”现象严重。这一答案把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意识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认识和了解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和功能?通过本土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此音乐,并从中了解、体验这种文化,是当前国内外贯彻于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仅民歌这一种音乐类型就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的、宗教的、游戏的、爱情的等。在如此浩如烟海的音乐类别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种类,进行收集、学习、研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音乐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积累,更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音乐与追求,进而在音乐实践中归纳完善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建立一套研究型学科体系,把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定位在研究型课程上,使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区别。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田野采风、分组学习、资料分析整理、分类汇总等多样学习方式。在师生共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去认识各民族音乐的类别与其表现形式的各异。

2.积累素材,发展创新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发展创新本土音乐。将本土音乐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加强本土音乐与其他相关教育课程的联系与结合,创作出一种将音响作为传播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响,把音乐的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自由转换,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戏曲的舞台局限。

传承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美术 教育 兴趣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美术教育有着独特的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因此,美术教育应该本着引导和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教学理念,承担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更要加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民族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吉祥漂亮的布艺制品“布拼贴”、“虎头鞋”;妙趣横生的“大阿福”、“泥泥狗”;虚实相生的“皮影戏”、“剪纸”;工艺精湛的“瓷器”“刺绣”以及更多的食品、服饰、生活用品、文字……而在现代文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民族观念日渐淡化,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受破坏,传承延续困难,甚至濒临失传或消失,众多的民间艺术图式随着老艺人生命的终结而消亡,即使其中属于美术的物质性表述还依然存在,但属于文化的那部分已缺少了原生态的味道和生命力。传承问题不是少数人的呼喊与大众的肤浅表现,作为美术教育者理应担负文化传承的责任,如何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的文化,认识到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并传承和发展我们祖先留下的民族母体文化,任重而道远。作为美术教师,笔者多年来进行了辛劳而又充满乐趣的研究探索工作,现就几点研究体会拿出来与大家一同探讨。

(1)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抓起,众所周知,儿童、少年时期喜爱接受的事物,往往一辈子都喜欢。从小在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普通的艺术爱好者亦是如此。文化与人共生、根深蒂固。中小学生在学期间是一个人、一代人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的关键时期。而且模仿能力、接受能力极强。对于其中的技艺一学即会。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以想象,表达内心情感、形象,实际上,这一过程包括了很多东西,如对艺术的感知、实践能力的培养、语言的表达、个性的体现、动手的能力、民族感的增强等,对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2)通过中国画的学习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画凝聚了数千年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的成分,对整个东方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传承传统并非仅仅指某一方面、某种技法,更重要的是把握传统的艺术本质和精髓,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中国传统易于掌握的梅花、荷花、竹、兰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学过书法掌握中国画基本用笔相对临摹效果较好较快,笔墨意境、意趣是浑然一体的,加上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多媒体等方式展示中国画的特点,名家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审美情趣。文化不是干巴巴的知识,它可以有多种诠释:可以是“招贴画”的祈福小故事、可以是“农民画”式的民间色彩规律、可以是“小人书”式的连环画创作,更可以是魅力祖国的祝福、和理想生活的期盼;在美术教育中,我们需要丰富而多元的文化理解的同时,更需要平实朴素的文化传承精神。关注美术即是对人类自身生命过程和创造精神的理性关注,真正体现着一个国家不能缺少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相反,它是一种“交流”,一种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社会的交流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交流!心灵与智慧的交流!

(3)因地制宜把本土艺术融入课堂,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教师要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实际需求出发,选取贴近学生情感生活与认知的地方美术资源,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凸显民间艺术的价值。因此从本土文化的融入与引导,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从本土文化的收集与积累,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从本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从本土文化的创作与拓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定期开展民间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不仅丰富课堂更保证民间艺术的传承。

传承教育范文第8篇

传统教育的一个主旨,就是培养“大我”、修养“小我”。对培养“大我”,用宋代思想家张载的话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先生也持类似观点,认为教育应“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同时,顾炎武也重视修养“小我”,常用“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八个字勉励后辈。

顾炎武所说的“行己有耻”,简言之就是不做那些被认为可耻的事情,具体而言,是指恪守传统道德价值,即“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四维八德”。这是传统教育对个体生命修养的一个标准。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修养“小我”,是培养“大我”的必由手段。

传统教育使用的教材是独特的,其中最经典的教材当属《道德经》与《论语》。传统教育讲究的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材也是不断地发展、完善,后来逐渐有了统称为“十三经”的《易》、《诗》、《书》、《礼》、《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等一系列古代文化典籍,几乎是被作为教材使用。

可以说,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不断得以创新、发展、进步,这其中传统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历史上的文化传承,孔子编修典籍而存周礼,秦代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承秦制,都离不开教育的作用。甚至,我们今天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子孙、龙的传人,都有赖于传统教育对文化传承的维护。传统教育也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使儒、释、道三教并行不悖,使新儒学产生并传衍,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中华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与传统教育水融,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无论是道德上的“四维八德”、文学上的诗词歌赋,其发展与繁荣,追溯起来无一不是与传统教育的发展相互依存。文化发展的周期性与教育发展的周期性常常是同步的。在这个问题上,中西教育都有迹可循。比如说,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既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期,也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期。以中国为例,那一时代,老庄、孔孟以外,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一个文化爆发期。究其原因,当时私学兴盛,孔子等人开门办学,广收门徒,使知识得以广泛传播,为文化大发展做了充足的教育准备。

因此可以说,文化的发展,是教育不懈推动的结果。而文化,同时也是教育的结晶。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育也具有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胡适就曾指出,中华文化属于阴性文化。这是什么意思呢?以中国艺术为例,文人墨客向来喜欢以风花雪月为题材,作品中常带着几分柔美与忧伤。在创作方法上喜欢含蓄地表达自我,或借景抒怀,或托物言志,多用典故,讲求意境美。这就是一种阴性文化特征。这一文化特征也影响了传统教育,不仅表现在教育的内容上,也表现在教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比如,传统教育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注意把握教育的契机。传统教育还提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认为事物具有共通性,人们可以通过“此”来认识“彼”。

即便在今天,传统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仍然对现代教育产生着持续的、深远的影响。

传统教育思想认为,在学生启蒙阶段,要学习天地万物是怎么一回事,要学习从开天地到历朝历代沿革的历史,要学习尊老爱幼、互谦互让等道德伦理知识。这构成了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几千年来都这样讲。从现代教育学的视角来看,让学生从小接受基本的世界观、历史观、道德观教育,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根本上保障了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和谐。这是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在现代教育中仍被强调和重视。从这一点来看,传统教育是具有超前性的。

传统教育的超前性还表现在,它的很多思想观念,至今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比如说,《道德经》和《论语》,既是传统教育的讲义,也是传统教育的教育观、人生观、方法论的集大成者。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深入探究下去,会给我们很多教育的启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教育思想,至今熠熠生辉。

传统教育秉承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追求人类社会与世间万物、社会现实相适应,与生命发展规律相适应。这种来自于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比如说,传统教育非常重视背诵,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离开了背诵,就没有知识的宽度与厚度,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也缺少了纽带。因此,传统教育中,有一个可以称之为“登堂入室教学法”的重要途径,那就是在背诵的基础上释疑解惑,使学生循序渐进,最终学有所成。这个传统教学法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源自于生产生活的常识。背诵,就像是沤肥。释疑解惑,就是施肥浇水、整枝打叶,帮助植物生长。

为什么说背诵像沤肥呢?我们知道,沤肥,就是把草木燃烧成灰,与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沤上十天半月,就会变成很好的有机肥料。沤肥的过程,就是发酵、变化的过程。背诵的过程也与此类似。一方面,通过强化记忆,把必需的文化知识积淀在头脑中,为知识的融合奠定基础,进而转化为思想与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大声诵读,不断地刺激接受感官,加速知识的转化与更新,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传承教育范文第9篇

文化是人类的胎记,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它承载着人类的命脉与灵魂。著名人类学家蓝德曼指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正如我们历史所探究的,没有自然的人,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

在我们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多元性是文明创生、演进的重要特征。多元文化意味着平等共存,同时也意味着自由选择。而平等共存和自由选择,正是世界和谐的基础。进入新世纪,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挑战。信息化与数字化将整个世界连缀成一个地球村,通用的技术标准正以强大的力量整合着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范式。经济全球化撼动了文化多样性的根基,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被纳入到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中。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与全球范围内的交往和交换的发展,民族的历史越来越被“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所取代,相应地,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文化的冲击。世界文化则是人类在普遍化的交往中越来越自觉地共同追求的一些文化精神和基本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带有民族性、区域性的多种文化体系必将受到巨大冲击。

我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的宇宙和文化观中,一贯倡导“和而不同”。“和”是中华文化的底色,正所谓:和颜悦色的态度,和风细雨的方式,和气一堂的准则,和衷共济的精神,和光同尘的境界。同时,中华文化也特别强调“不同”,从先秦经典主张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到现代社会倡扬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都把对差异和多样的尊重视为文明进步的基本前提。

如何做到和而不同?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我们不应追求某种关于文化的精确的理性定义,而在寻求一种基于深刻的感悟而形成的文化印象。每一种文化都把自己的影像印在它的材料,即它的人类身上;每一种文化各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生活,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在我看来,我们一方面当全力呵护文化存在方式和话语体系的多元性,一方面又当超越具体的文化形态,构建充盈着人本精神、代表着共同利益的人类理想。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教育有义务保留各自优秀文化的本真面目,将其作为传统,作为财富,更作为生生不息的前行动力,真实地传承下去。

二、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今天的时代,新技术革命浪潮滚滚,新经济形态浪飞潮涌,教育在各个方面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甚至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未来世界的看法以及未来社会的走向。在传承文化、推广知识方面,教育担承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育精神。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教育本身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育汇集了我们的文化和丰富的思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类学家爱德华·萨皮尔指出:“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晰或含糊地涉及传播。”那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何价值呢?通过教育传播多元文化,可以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扩大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与现代文明相联系的优秀思想文化。教育应强调“差异性”的价值以及“相互尊重”的必要性。以差异为核心,呈现文化的多样性,包括个别差异、群体差异与文化差异。学习不同文化团体的历史、文化及贡献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与认同自己的文化,并能欣赏及尊重他人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要求在教材中反映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当下的教育应从多元文化中汲取养分,向学生展示世界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技能与技巧。

传承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水族 音乐 民间传承 教育传承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文化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音乐在各种文化因素中最能标示出族群性;在当今复杂多元的社会关系中,文化单元、民族乃至社会阶层和阶级、年龄与性别,往往可以靠特定的曲目和表演风格来进行认同,即强调自己与其他群体的差异而形成文化界限。少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界限的标示,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储藏库和民族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向全球的扩张,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入侵,各少数民族音乐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然而,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传承问题一直是困扰音乐学者的难题。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保护与弘扬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21世纪以来,贵州水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问题逐渐得到水族地区部分学校教育的重视。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职能部门,有其自身一整套完备的系统保障,可以有效实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的文化战略。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水族音乐,将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法运用到学校音乐教学体系当中,结合民间传承方法与学校音乐教育方法是新时期水族音乐得到传承的有效保障。本文以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法以及水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实地考察为基础,梳理水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的特点,试图结合二者各自的优势资源,更好地促进水族音乐的传承。

一、水族音乐的学校教育传承现状素描

2007年开始,黔南州水族地区部分中小学校成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的试点学校,水族音乐作为水族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各中小学学校相关课程的一部分。据已有研究资料显示,这批试点学校在水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如开设了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课程,举办民族特色的课外活动等。①

2014年5月,项目组成员针对水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进行调查与采访。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水族地区的小学相 对较好地延续水族音乐在课堂以及课外活动中的传授与实践;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水族地区的中学几乎已经很难在课堂中传授水族音乐。现阶段,三都鹏程学校、水龙民族小学,都匀阳和中心学校出色地贯彻水族音乐进校园项目的计划,分述如下。

三都鹏程学校是一个设置有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学校,学校主要在小学部开设水歌与水书文化课程,采取单双周制安排课程,隔周有一节水歌教唱的课程。该校还利用课余活动时间聘请三都县文化馆专业演员教授学生演奏铜鼓、芦笙等技艺。水龙民族小学没有在音乐课堂教授水族音乐,该校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大约半小时)开设有若干课外活动小组,其中就有一支35人组成的水歌队,在没有特殊事务的情况下坚持每天排练。学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活动中,与水族音乐有关的节目数量达到总节目量的一半左右。都匀阳和中心学校几位热心水族音乐进校园的教师分工合作,开设有芦笙、唢呐、铜鼓课外活动小组,几位教师现学现教,乐此不疲。

从上述三所学校以及其他学校的调查情况来看,制约水族音乐进校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族音乐教材缺乏:教师们教唱的水歌来源于个人创作和民间艺人的传授,芦笙、鼓吹②等乐器没有现成的乐谱;2、师资力量短缺: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或不是水族人或不懂水族音乐,水族音乐的课程教学由其他课程的教师担任,而这部分教师没有受到过音乐专业的系统训练,影响水族音乐的教学质量和进度;3、授课时间不固定:初中、高中学校因为升学压力很难保证水族音乐的课堂、课余传授时间,小学虽没有升学方面的压力,却也由于对水族音乐进校园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足,同样导致授课时间的不固定;4、音乐知识的制约:更多的中小学生在功课的压力之下,不愿意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认真学习音乐基本知识,学生不会识谱、不懂节奏等方面的因素被认为是水族音乐进校园的阻碍。

二、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现状概要

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两种。民间艺人一般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授技艺,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间艺人同样也不可避免地采取“剽学”的方法增进技艺。水族民间音乐大致可分为民间器乐和民歌两种。水族民歌的旋律音程以级进为主,较少跳进。水族民歌中的古歌、调词以及单歌、双歌的主体部分旋律音程的走向与水语语音的调值之间有着程式性的联系。③水族民歌以耳濡目染的方式进行传承,水族人认为会说话就会唱歌,掌握水语的水族人几乎都能哼唱几句水族的民歌。

水族民间乐器包括铜鼓、木鼓、芦笙、鼓吹。这几种乐器不属于水族独有,然而在水族日常音乐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水族民间器乐的传承较之水族民歌的传承要复杂,水族民间器乐传承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学习任何一种乐器前需要掌握乐器的“老母”。④虽然水族铜鼓、木鼓的演奏方式和具体节奏型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但是各地铜鼓、木鼓的学习还是存在一个核心的基础节奏型即“老母”。水族芦笙、唢呐用拟声词调形成“老母调”,“老母调”将音高与按孔一一对应,掌握了“老母调”意味着掌握了芦笙、唢呐的音阶,同时也为即兴创作演奏做了基础性的经验准备。水族各类乐器的“老母”极为简单、精炼,“老母”的提炼体现了民间艺人传承民间音乐文化所展现的智慧。水族各类乐器的“老母”是初学者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入门钥匙,是形成民间乐器海量曲库的基础。

从传承情况来看,水族音乐在民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传承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水族民俗节日和水族民俗活动中往往伴随着音乐的表演,从而使水族音乐的传承有所依附。水族民俗节日主要有卯节和端节,过这两个节日的水族人几乎占水族人数总量的90%以上。这两个节日的共同点是节日中要敲铜鼓、木鼓,唱水歌,部分村寨还组织芦笙队伍、铜鼓队伍进行演奏和比赛。比如都匀阳和水族乡连续几年组织芦笙、铜鼓比赛,并设立千元左右的奖金对获胜者表示鼓励和肯定;三都水族自治县廷牌乡连续几年聘请水族歌手在端节活动场地演唱水歌,一名歌手一天的报酬在千元以上。水族重要的丧葬仪式活动“开控”,尽管各地水族“开控”仪式所用音乐存在一定差异,但“开控”仪式中的音乐表演仍然犹如一场水族音乐的集中展演,其中包括水族铜鼓、木鼓、芦笙、筒、鼓吹,甚至在大型的“开控”仪式场合中有花灯以及小鼓、小锣、镲和鼓吹组合而成的小型乐队组合表演。

这些民俗节日以及民俗活动的存在催生了对水族音乐的需求。从对水族音乐传承人的田野调查中可知,这些水族音乐技能的承载者们中,50岁以上的大多较少接受过学校教育,50岁以下的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均在初中文化程度及小学文化程度的水平。正是这批“不喜欢学习”的群体(这里的不喜欢学习只能是针对习惯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反而担负着水族音乐兴衰的重任。

三、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对学校音乐教育传承的渗透

音乐教育由两大模式构成,一是学校规范教育,指国立、私立的学校教育;二是自我传承教育,是一切在民间以口传心授、民俗活动方式进行的传承教育。自我传承教育因其口耳相传的模式、不确定的传授时间与空间、民俗活动的消失导致传承载体的缺失等方面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学校规范的音乐教育因其固定的时间与空间、系统的教学体系等优势应该成为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

从以上论述可知,水族音乐的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式与方法系民间自然形成,自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将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运用于学校音乐教育中,使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与学校音乐教育方法形成合力,有效促进水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下面以都匀市套头山区水族民间乐器为例进行论述。

套头山区水族乐器的民间传承方法均涉及一个叫“老母”的概念,是套头山区水族民间艺人称呼学习铜鼓、木鼓、芦笙、鼓吹入门曲调的俚语。

如铜鼓、木鼓的“老母”:

铜鼓、木鼓“老母”利用象声词帮助初学者掌握敲击部位;掌握基本节奏律动;掌握铜鼓与木鼓之间基本的配合原则。在学校水族音乐教育实践中,可以不向学生灌输节奏、节拍、速度等概念,让学生熟读“老母”口诀,掌握敲击部位。通过“老母”的练习,引导学生将“老母”与实际演奏中的铜鼓、木鼓节奏进行联系,从而用“老母”口诀的形式对整段铜鼓、木鼓节奏谱进行记忆。这样就能够在没有任何音乐理论知识的引导下,仍然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水族铜鼓的演奏。

我们再以水族芦笙“老母”为例,来说明民间传承方式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芦笙的“老母”如下:

芦笙“老母”是通过拟声词帮助初学者在芦笙上寻找到相应的按孔,熟悉吹奏芦笙的指法。芦笙“老母”中的旋律片段是形成一部分芦笙曲调的基础,通过芦笙“老母”的吟诵可以掌握固定的旋律片段和节奏律动,有助于形成个人即兴演奏的风格。在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中,可以不向学生讲授音符、休止符、时值等概念,通过拟声词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指法。让学生熟读芦笙“老母”并熟练吹奏。选取一部分芦笙曲调采用“老母”口诀加以背诵,将芦笙曲调与芦笙“老母”旋律片段进行对照,帮助学生理解芦笙“老母”旋律片段在芦笙曲调中的使用原则,有助于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自身的演奏风格。通过在中学的芦笙教学实验中,运用“老母”的教学方式掌握芦笙演奏的同学,相对于通过音符来掌握芦笙演奏的同学,他们的即兴演奏能力更强。

水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方法是水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应该引起学校音乐者的重视。当然,肯定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不是否定已成体系的学校音乐教育方法。之所以将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融入学校音乐教育方法之中,是针对学校中一批不喜欢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那部分学生。不能因为学生不喜欢音乐理论的学习而致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或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在学校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该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传承方法,广开民间音乐传承渠道,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只要能让民族民间音乐正常地传承与传播,无论是已成体系的学校音乐教育方法还是民间自然形成的音乐传承方法都应该在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得到运用。

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地都在积极进行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水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也已经提上日程。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水族音乐的传承面临着诸多的音乐教学方法问题,利用水族音乐民间传承方法,采取水族民间艺人百年以来形成的民间智慧,可以成为学校水族音乐教育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注释:

①杨俊、蒙锡彭、王思民著:《贵州水族艺术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229页。

②鼓吹,形制同唢呐,乐器正面七个按孔,背面无按孔。

③赵凌:《水族民歌音调特征分析及传承研究》,《歌海》2013年第3期,第35-36页。

④老母,也称“老母调”、“老母歌”,相当于音乐术语中的核心节奏或核心音调,起着熟悉音位、旋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12月,广西・南宁。

[2]纪念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14年7月,贵州・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