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红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主席强调指出,“要把握新形势下军队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在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会议上,郭声琨部长强调指出,公安现役部队“要大力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切实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郭声琨部长的讲话要求,为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建设设定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如何搞活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官兵理想信念筑魂补钙,作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一、传承红色基因,掌控理想信念“总开关”

红色资源是具有育人和激励人心作用的历史文化遗产,这种资源会潜移默化的规范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用“红色资源”补足广大官兵精神上的“钙”,传承我党我军优良“红色基因”,对于铸牢部队生命线工程,掌控官兵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意义深远。

一是传承我党的先进理论。“古田会议永放光芒”这是这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传承红色血脉的集中反映,也是我党先进理论的集中体现。党的理论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容着丰富的知识营养,闪耀着思想智慧的光芒。譬如,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承和发展。因此,要引导官兵充分认识学习党的理论的重要意义,把理论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事业根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党的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到手、用起来,打牢对党忠诚、坚定信念的理论基础。

二是传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古田会议作为革故鼎新的分水岭,在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上矗立起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伟大丰碑。这样的例子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比比皆是,三湾改编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科学论断,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名族统一战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则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因此,我们一定要珍视和用好这些革命的“传家宝”,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因地制宜,教育引导每名官兵通过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四有”革命军人。

二、挖掘红色资源,提升红色教育“渲染力”

在我国各地有一大批红色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浓厚的文化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这种红色教育资源与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使官兵深受红色精神的启发与激励,对于凝聚强军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借助驻地红色资源教育官兵。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所特有的厚重文化和鲜明特征,对于提高教育渲染力效果显著。通过参观驻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促使广大官兵去认识驻地、奉献驻地。邀请革命老前辈来队讲英雄故事等教育活动,传承先辈的优良作风,凝聚警心,打牢官兵的思想政治基础。充分利用清明节、“五一”、“五四”、“七一”等重要节点联合地方开展道德讲堂、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方式,向官兵传授革命文化知识、进行形势政策分析、交流生活哲理等,让官兵切身感悟学习党的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坚定爱党爱国爱军的政治信念。

二是利用内部红色资源引导官兵。将红色资源融入到警营文化建设之中,以文化长廊、红色书籍、荣誉室等为载体,建设凸显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为官兵提供持久有力、生动朴实的警营文化环境,使官兵时时受到红色文化感染和熏陶。例如建立流动图书室,专门设立的红色书柜,鼓励官兵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时间读红色书籍,观红色影片,用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官兵。

三、丰富传播载体,拓宽红色教育“主阵地”

传统“填鸭式”的红色教育方式与基层年轻官兵的实际需求已格格不入,变以往“集中式、灌输式”教育为“互动引导式”教育,充分利用手机、电脑等“微载体”,开展小课堂、小活动等“微教育”,润物无声,点滴渗透,最终能实现由小到大,量变到质变的教育效果,拓宽红色教育的“主阵地”。

一是小课堂,提升红色教育趣味性。结合边防部队特点,将“小课堂”融入到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利用早操前后、饭前十分钟、睡前十分钟等闲暇时间,以“小课堂”形式向官兵传播当前时政热点、革命精神、英雄故事等,并让官兵积极进行讨论,将“小课堂”贯穿于一日生活制度中,在地点上灵活多变,在内容上化整为零,在时间上聚零为整,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红色经典歌曲;高校音乐教育;传承创新和弘扬

1 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红色资源和民族文化根据地域的不同拥有截然不同的内容,实现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中教育中的传承和创新,对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学校的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具有很大的意义,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能够有力的开采不同地域的红色经典音乐教育资源。为了弘扬红色经典音乐教育的时代特点、名族特点以及艺术特点,就应该对不同地域的红色经典音乐资源进行不断的开采、整理与演示。在这些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意义的红色经典音乐创作,充分的发挥红色经典音乐在体现先进文化建设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观念价值观的作用。

(2)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红色经典音乐不仅仅对民族特色、红色革命文化和先进艺术的艺术类文化人才进行培养,还能够为高校红色经典音乐教育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此外,对重基础、强素质人才的重点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提高所有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素质和爱国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进一步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品德的全面健康发展。

(3)帮助重新发现高校进行红色经典音乐在教学中的价值。合理的利用红色经典音乐进行教学,对在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教学和爱国思想学习都具有相当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在校大学生民族自信息的养成,以及对学生坚定信仰和进取思想的养成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 红色经典音乐教育的现状

红色经典音乐是历史遗留的重要资源,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它包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与此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发扬我国红色革命的精神。但是,目前红色经典音乐教育却存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红色经典音乐传承方式比较单一。红色经典音乐在理论教学和现实演唱革新价值结合存在许多问题,理论研究往往采用旧的观念,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就导致了在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活动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传播受到影响,苍白无力的表演形式,为喜爱新鲜事物的高校学生对红色经典音乐的学习失去兴趣,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红色经典音乐在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出现种种的问题。

(2)没有对红色经典音乐进行传承和弘扬的意识。许多高校进行红色经典音乐活动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应付口号,并没有真正地将爱国教育思想应用的实际文化活动中,仅仅采用上台了就唱一首、下台后全忘记的思想。因此,如何将红色经典 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总有效的传承和弘扬,并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3)随着社会化、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浪潮不断的推进,传承着传统文明的少数民族经典文化以及红色革命精神的红色经典音乐正在逐渐的消亡中,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老歌,已经逐渐地淡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这种现象正在更加明显而迅速的进行中,作为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高校,应该承担起民族红色经典文化的创新传承和弘扬,让大家爱上红色经典音乐,提高人民对红色经典文化的认同。

3 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创新和弘扬的方法

红色经典音乐的教程应该和当地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结合,传承和创新具有特色的红色经典音乐。文章主要提供下面几种方法,为高校中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创新和弘扬提供帮助:

(1)对红色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行为、学校精神、学习目标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学校通过设定合理的教学课程、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得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具有深厚红色文化意义的遵义,这是中国红色革命中最明显的转折点,红色经典文化氛围浓厚,是中国红色经典文化中重要的音乐文化遗产,结合高校当地的红色背景,创建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所以高校音乐专业的定位,应该传承和创新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经典音乐,努力的培养更多、更高的全面型音乐继承者。

(2)红色经典音乐的教育方向。高校的教育方向是根据高校教育基本原则进行设定的,学生们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政治常识以及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红色经典音乐进行学习,其中包含对红军历史文化、红军成立史、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背景进行专门的学习,为学习红色经典音乐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高校还应该投入专门的科研机构对红色经典文化进行研究和探索。

(3)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师资力量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力量,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途径,为学生们传播经典的红色音乐,还应该结合学校如历史和中文等专业,甚至的聘请专门的红色经典音乐专家,对学生们进行红色经典音乐以及红色革命文化的宣讲。将师资力量和其他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并进行实践,促使学生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红色经典文化,使之在红色经典歌曲的表演中,更好的阐述红色经典音乐,为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做出贡献。

(4)红色经典音乐的资料整理。在高校教育中,应该在教学大纲中强化红色经典音乐的教育。一方面教师应该把自己对红色经典音乐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编撰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音乐教材;另一方面还应该引进各种渠道的红色经典音乐教材,其中以遵义红色革命精神创作的经典音乐最为重要。通过对红色经典音乐资料的整理和实践应用,更好地将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弘扬。

(5)科研教学与师生共同参与,将红色经典音乐进行传承和弘扬。在创建专门研究红色经典音乐部门进行研究的同时,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参与进来,根据本校的红色经典音乐特点,创造属于本校的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氛围。特色的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出许多不同的音乐人才,提倡与激励广大老师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中。

(6)对红色音乐进行全面的解析,创造更好的艺术形式,以此更好地对红色经典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和弘扬。将红色经典音乐和时代精神进行结合,依据形势的进展以及学生们的需求对红色经典一跃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进行不断的艺术创新,更加全面清晰的红色经典文化进行研究和诠释,并且将创造的新型艺术形式和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红色经典音乐文化。

4 总结

红色经典音乐是在红色革命的暴风骤雨当中产生的,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每一首红色经典音乐都承载着不同的革命精神,其优美的旋律、高亢嘹亮的形式能够鼓舞人心和催人奋斗,作为一种力量源泉生生不息。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该对红色经典音乐进行重视,通过不断的创作和实践,将红色革命精神与艺术文化的红色经典音乐进行传承创新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覃金盾.红色音乐资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百色学院学报,2013(3):135-137.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 红色文化 推广

常州工学院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简称“秋白社”)成立于2013年10月,由一群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的学生倡议发起建立。3年来,秋白社始终秉承“学习科学理论,传播正能量;投身实践创新,共筑中国梦,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新途径,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造新平台,促进全体成员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的宗旨,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2016年暑期开展的《映山红―常州红色文化寻访》实践活动,为推广常州红色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助于“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通过实践活动,让广大社员和民众深入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积极推广了常州地方红色文化,展示常州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

2助于摸清民众对常州红色文化的认知现状

在《映山红―常州红色文化寻访》实践活动中,秋白社全体成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在武进区、新北区等区域,随机选取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层次、籍贯的民众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的常州民众对常州红色文化只有粗浅的了解,而且年龄段在30岁以上。

以“常州三杰”为例,调查发现:有90.1%的常州民众是知道的;9.9%的外地民众不知道、甚至根本没听说过。而在90.1%的常州民众中,有38%的民众只是有所耳闻,不太了解;58%的民众比较了解、知道关于“三杰”的一些事迹;而只有4%的民众是非常了解、知道其深刻内涵和意义的。

不同年龄段的常州民众对常州红色文化的了解,同样以“常州三杰”为例,经过调研,发现:18岁以下的人群只占10%,19~30岁占17%,31~51岁占24%,51岁以上占49%。

当前,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很多城市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然而,对常州红色文化的调查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常州三杰”等名人故居、纪念馆及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常州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并不明显。

3助于精准常州(地方)红色文化推广的施策

基于上述的调查结果和现状,不难知道,常州红色文化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必须在广大的青少年群体中加大推广进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发扬光大,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

红色是中国革命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颜色。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t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有很多优良的元素,比如民族献身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等,这些是值得后人去纪念和继承的。

(1)多媒介并用,达到广泛宣传的效果。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人认为可以通过讲座、志愿讲解、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尤其要利用如网络阵地、影视作品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人们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熏陶。

(2)顶层布局,开放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系列红色文化主阵地,打造宽广的红色文化宣传平台。

(3)发挥学校职能,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红色文化的系统教育。调查结果显示,68%的人认为传承红色文化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系统的教育。而高校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消化、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期待并不是十分强烈,红色文化对他们所起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渗透收效甚微,更多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保持着理性距离:54.55%的大学生不愿意了解红色文化;62.18%的大学生并不清楚红色文化的内涵;45%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主动了解一些英雄事件。

学校作为宣扬红色文化最重要的阵地,就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加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激发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

(4)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在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广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可以通过筹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纪念、娱乐活动,开展红色旅游,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开展大学生红色运动会,身临其境地体验革命时期艰苦的革命生活,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和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红军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红军或老红军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5. 形成以科研促教学的课程建设机制。为了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学院非常重视科研促教学,通过科学研究为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及时融入到文化育人中,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研究、育人、传承创新一体化。学院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建设的导向政策,建立了教学科研双重考核制度,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机制;创造科研成果促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主编出版《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十卷本)、《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学简论》等专著,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50多篇教研论文。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在教研与科研的带动下,文化育人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教材,“校园文化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教学改革成果“传承地域优秀文化 创建特色文化课程”获江西省第十三批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传统文化;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01-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灿烂的华夏文明孕育着我们的希望。当科技的发展带我们步入了新的时代,摩天大楼取代了小桥流水的意境,高科技挤走了我们久违的曲径幽幽。当我们感受着时代的气息时却发现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我们的根基,它是我们从事平面设计活动的基础和支持。

1.中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传承

1.1形象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其中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多种元素组合而成的纹样。这些图形元素形象简练,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形象元素逐渐受到设计者的重视并巧妙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给设计作品带来一缕全新的气息。

最典型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结合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巧妙地将标志幻化为一个向前奔跑的运动人形,同时人的造型近似现代汉语简体"京"字。整个标志在精准表现丰富内涵的同时,既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又蕴含了浓重的中国韵味。再如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自在》系列,将如诗般的水墨元素与表达主题的物体一同安排在画面中,使其画面元素风格各异,或行云流水般自在,或憨态可掬惹人怜爱,或自由自在洒脱,或木讷若拙,处处契合“行”、“坐”、“睡”、“吃”、“玩”等生命之真谛,把真景化成意境,将精神注入画面,情景交融,相映成趣,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给人以气韵生动之感。

1.2传统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传习。提到传统的色彩,第一想到的恐怕就是红色了。红色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颜色,看到红色就会想到娶媳妇,想到过大年,想到一切与"喜"有关的事宜,总之红色就是洋溢着幸福和喜悦的色彩,是一种积极快乐的色彩。上古人把红色分为红色、朱色、赤色,三者都是指鲜艳而浓重的色彩,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上古人认为赤为正色,朱和红都为间色。《论语・雍也第六》说:"子谓仲尼曰:'犁牛之子U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U就是赤色的马或牛。这句话就是说:杂色毛的牛,如果其孩子是红色,而且很周正,即使人不重用,鬼神也会看中的,会把它作为祭祀的礼品。说明在古代一头赤色的牛被认为是最好的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红色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特殊。当然,我们现在已经不能很好的去区分红色、朱色、赤色,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严格区分了,因为不论是哪种红色都是中国人喜爱的色彩,都是吉祥美好的代名词。在平面设计中,红色依然备受青睐,凡是表达喜庆的意味,设计者第一想到的就是红色的应用。

1.3思维方式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中华文化自古以来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以和为贵”的顾整体、求中和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承认和包容,进行沟通、协调以求达到和谐统一。“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强调人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2.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

经济全球化和随之产生的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到,面对这种境况,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全球一体化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同时也会抹杀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失去民族个性。现代设计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在符合文化发展要求的条件下,现代设计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的同时,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理解本土文化中的精髓,做到有的放矢,融会贯通,争取将自己民族的文化个性融汇于国际潮流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实践。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打破"照猫画虎"全然照搬的层面,也不能一味摒弃传统,认为传统的就是落后的,这两种行为是极端的,我们应本着有取有舍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在进行设计时,挖掘传统元素的精神所在,要不断创新,避免停滞不前。目前很多设计在借用中国传统元素上,只在形式上本身做文章,不去学习中国文化的精髓,认为是在发扬中国文化,殊不知这种流于表面的吸收对文化的传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像无根之树,没有营养的供给,迟早会枯死。正如靳埭强先生所说的,"中国设计师偏好用中国的形式符号,这本身没有问题,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我希望这不应是一种表面上的搬用与模仿,而是要有真正的思考。这些元素应该在你的思考之下有所变化,变成你自己的语言。"确实,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参考文献: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理论创新、科技传播和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具有学科综合、人才密集、技术先进、信息畅通等优势。因此,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深入研究民间女红文化、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女红工艺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将民间女红资源导入服装课程教学,增加地域文化优势,以教育的方式去传授传统民间女红文化,一方面可以使传统民间女红文化和技艺得以传承,另一方面能拓展原有的服装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空间,为学生的设计增加灵感资源。

(一)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我国的女红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传承女红文化女红技艺的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造成我国民间女红理论教学研究流于局部缺乏宏观性和深度的局面。其实早在清末丁佩就完成了中国刺绣史上的第一本刺绣理论专著《绣谱》,而百年之后,由张謇亲笔、著名刺绣大师沈寿合著的《雪宦绣谱》,不仅补充了《绣谱》在针法应用上的遗缺,更在传统的刺绣基础上糅合西画的理论而自成体系。这本绣谱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第一部刺绣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的专门著作,也是中国女红文化教育传承的第一本教科书。反观当下,对女工技艺尤其是女工的现代技艺发展理论研究少之又少。受经济和地域等因素限制,目前我国民间女红理论教学研究多流于局部性的研究,缺乏宏观性和深度。为拓宽理论研究的范围,高校急需设立专门机构对我国的现存的女红工艺如纺织工艺、织锦、染织、刺绣等进行研究与保护,收集相关的实物作品、制作工具以及相关的声像资料,让中国独特的女红技艺得以传承。同时需要打破地域限制,将各地资料数据归纳整理建立资料库并在网上建立共享平台,将女红的资源分享给世界,让世界欣赏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值得欣慰的是一些院校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创办了设计工作室或研究机构,对民族服饰以及女红文化与工艺进行保护。北京服装学院就在“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基金会的支持下与武汉科技学院、清华大学服装设计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合作,对传统女红工艺中的冀鲁地区民间传统割绒纳绣手工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保护与开发、民间手工蜡染技艺的传承与应用、关中蒲城土布纺织工艺研究等项目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获得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二)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建立实践基地等形式,在服装设计课程中传承、开发传统女红技艺,使其散发出时代风采

1.通过校内工作室建立社会培训、职业培训开始培养现代绣女传统女红技艺传承多是口传心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理论性不够,传艺者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让学艺者领会其精髓。二是学艺者因缺乏系统的学习,成长非常缓慢。现在许多国内艺术院校建立了制作实验室和工作室,在教学上注重将设计思想变为现实产品,完成从理论讲授到具体实践的全部过程。这种重视实践与动手能力的课程理念,恰好与传统女红工艺中师傅与徒弟的传承模式类似。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从职业培训角度培养现代女红文化的传承人。共同拟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计划并设置课程,企业派出有经验的高级技师担任专业教师,经过绘画、刺绣等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传统女红技能,技艺掌握较好的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企业中,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鲜血液。

2.与当代设计理念融合,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吸纳学生参与到传统女红各类产、学、研活动中,提高学生服装创新能力受“闺阁文化”和女红技艺的代际传承和师徒传承方式限制,传统的女工作品用于家庭内部的自产自需或亲朋相赠,从产品形式到制作工艺都不适合产业化生产。学习女红文化与技艺,不能仅仅停留在泛泛的“数家珍”和简单的照搬上,而要将传统民间女红技艺与当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创新,使开发的女红作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首先,通过创建各类科研创新平台,研究民间女红工艺方法与现代服装设计、纺织方法的结合创新,吸纳学生参与各类产、学、研活动,让学生直接与企业对话,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大限度地使女红的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生存和发展。教师将要将现代设计的理念、设计手法、新技术来引导学生探究女红工艺与现代染织、电脑绣花、彩绘图样的相互结合,通过“借用”和技能“转化”丰富创作素材,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例如传统剪纸、刺绣直接在服装设计中使用会显得土、旧、生硬,但运用电脑绗缝与刺绣等工艺手段对传统剪纸图案处理,与近年流行的波普影图案、卡通图案综合使用使得它在服装上独放异彩。其次,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可以与服装设计公司合作,进行概念性小样设计,如果效果理想,将优秀的学生的作品进行小规模试验性生产,然后投放市场或在学校的试验商场售卖。例如在一些大学的大学生创意园中,设计专业的同学就利用上课所学的手工编织、刺绣、染织等女红技艺制作设计服装、T恤衫、围巾、包袋等产品。这些产品既造型新颖又富于传统特点,在艺术市集上很受欢迎。这种方式多渠道培育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性。现在许多国内艺术院校建立了制作实验室和工作室,在教学上注重将设计思想变为现实产品,完成从理论讲授到具体实践的全部过程。这种重视实践与动手能力的课程理念,恰好与传统女红工艺中师傅与徒弟的传承模式类似。传统女红独特的服饰加工技术如:镶拼刺绣、扎染、编盘打结技术并不适应成衣大规模生产,可根据工作室教师的研究方向加入到课程中去,引导他们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概念性小样设计,如果效果理想,则对相关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室还可以与传统女红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实际设计与生产项目,保证设计工作室的教学贴近实际,落实“真题真做”,实现专业技能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在为学生掌握服装技能、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鲜血液。

3.通过艺术考察课、开设讲座和普及性鉴赏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些学生认为,民间女红艺术的乡土气息与现代时尚格格不入。为了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就要使学生认识民间工艺的历史,了解民间工艺生存的社会环境,明白它的来历与形成过程以及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等。要教育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掌握艺术品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了解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和发展方向,提高文化创新的自主能力,提升人生的境界。在教学上,首先聘任本校教师或专家学者进行专业指导,定期开展民间女红讲座、学习、观摩和制作活动,增加学生兴趣。课堂上聘请专家及民间艺人来校进行实际授课,辅导老师和专业绣娘、艺人的亲手教授,可以让学生熟悉女红材料,了解并掌握女红的基本技巧及其要领,为之后的设计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成立学校民间女红学习的学生社团,同时有选择地收集和整理民间女红作品,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女红作品展览,多视角地展示民间女红的历史、制作工艺及现状。除了请专家、艺人进校,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采访,进行人文内涵的考察,了解民族民间服装设计的文化渊源、风俗礼仪和,通过感受环境、观察民情、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依托地域优势,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女红教学内容文化的传承是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工作的核心之一。目前,我国艺术类高校实行的服装设计教育理念多偏重于西方服装教学体系,而对我国民族传统服装的结构、材料、制作过程讲解运用却少之又少。即使是民族风格的服装设计作品多注重形式的美感表达,而对实质性的文化内涵的把握力度不够,导致服装设计作品中传统文化与形式的脱节。因此可以在服装设计教学内容上要增加如传统服装制作解析、传统服装结构分析、蜡染手工艺、编织、纺织、刺绣等女红课程等,让学生掌握传统女红文化精髓。特别是将一些具有地域优势的传统女红的特色工艺如:苗族的锡绣、贵州水族的马尾绣、冀鲁地区的割绒纳绣等工艺引入到当地高校的服装专业课程中,重点进行这些技术学习与传承,使得传统技艺在不离开本地土壤的情况下完成自我发展,达到文化传承的低成本、高效率。这也利于各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形成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传承文化技艺的双重效果。

二、结语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红;原始崇拜;崇尚红色;平面设计;国际化视觉语言

“中国红”色彩是随着中国历史文化逐渐成长的色彩。它的视觉功能是基于人的哲学观念的多层次、多角度,并有鲜明文化特征和人为等级的视觉符号。因此,这种简单的色相在繁复的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中,在经过世世代代人的沿袭与承传后成为了负荷中国人复杂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重要符号。

一、“中国红”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从小孩子的红肚兜到中式婚礼;从本命年的红带红袜到老寿星的大红寿服;从大红灯笼到春联窗花;从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红鞭炮;从“红、绿、黄”唐三彩到景德镇的“祭红”瓷……从古至今,红色是中国人的魂,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尚红”习俗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的继承、沉淀、深化和扬弃,逐渐演变成为中华文化的底色。

二、“中国红”色彩的历史文化探源

对于每一个社会文明来说,一部色彩发展史,其实可以阐释为世界人文表达的进化史。“中国红”色彩与历史文化相互推动,从而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后,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依托。

1、原始崇拜。“中国红”色彩的文化传承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起源和脉络里,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自然界的膜拜和原始人的尚红意识中。“中国红”色彩文化内涵最初与血崇拜、火崇拜、日崇拜等自然崇拜有着密切关系。在原始人类的想象中认为血是人的精华,具有避邪、祛除妖魔和超度亡灵的威力。为了“取悦”神灵,人们拿动物甚至人的血祭祀神灵,体现了血液有着避除不祥的神力;狩猎时把杀死的猎物的鲜血涂抹在自己的身上,以显示成功;部落之间争斗,用敌人的鲜血涂抹自己来提高作战士气。随着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原始人认为太有使万物复苏生长的超能、是丰收的赐予者。我国古代祭祀的东君,实际就是“太阳神”。因此,原始人对太阳又敬又畏,顶礼膜拜。“火”被认为是天神力量的象征,这种崇拜与人们信仰血代表着力量同样古老。具有驱邪逐魔、消灾去污的能力,于是火红的颜色渐渐为古人所崇拜,被视为圣洁的象征。

2、古代巫术、占卜、祭祀。中国学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中发现了一万八千年前的人骨化石、石器、骨角以及穿孔饰品,这些饰品上都有红色的痕迹且集中在孔眼部位,很明显是用赤铁矿粉染上的,所以现代人推断史前人是以用赤铁矿粉染过的带子将那些饰品穿在一起的,由于山顶洞人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工艺条件极为低下,人类生活还基本上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运用红色做装饰追求视觉审美的可能性很小,而用来驱邪祈福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从考古学家发现的撒有赤铁矿粉山顶洞人的尸骨上来看,在尸体上撒赤铁矿粉,应该是从巫术角度出发的,是一种巫术的迹象,认为用红色的粉末可以补充死者业已枯竭的血液,使其在另外的世界里复活。

3、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历史统治者崇尚的颜色对今天人们的用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夏朝的统治者崇尚青色,商朝的统治者崇尚白色,周朝的统治者崇尚红色,秦朝的统治者崇尚黑色,西汉的统治者崇尚黄色,东汉的统治者崇尚红色。秦汉时期,随着“五色五行”理论的出现,红色被人富裕了神圣、尊严、高贵的含义,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汉人以红为尊,不论皇袍还是祭服,乃至戎装都是红色,此时红色已成为生命力、权贵的象征。汉朝以后,崇尚红色的风俗基本上趋向一致,经世代传承、约定俗成,一直沿袭了下来。

4、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儒家的“比德”思想影响到“中国红”在我国的色彩观念,孔孟赋予色彩以社会伦理道德的意义,把五色定为正色,并予其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人逢喜事用红色;朝廷官员住朱门,坐朱轩,穿朱衣,朱者红也;古代称美丽女子为“红颜”等等,都是受“比德”思想的影响,从而使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

由于以上的各种因素,逐渐奠定了我国崇尚红色之风,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颜色文化和吉祥颜色。实际上,不仅在中国,在许多其他民族的意识中,红色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偏爱。例如,在古罗马人的心目中,红灯等同于圣火;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红色是一种享有崇高地位的颜色;古代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欢庆“春太阳节”时,把鸡蛋染成红色,寓意大阳,祈求生活美满等。红色还是西方圣诞节常用的一种颜色。

三、“中国红”色彩应用的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眼睛内含有的感应红色光和黄色光的锥状细胞特别多,数量超过了感应蓝光的细胞。这就决定了人类对波长大约为630到750 纳米的颜色会较其他颜色更加敏感。因此,许多警告标记都用红色的文字或图像来表示。同时,红色被认为能激起人雄性荷尔蒙的分泌,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进血液循环,给人以激情,所以红色是表示爱的颜色。其实,在人们的意识中,红色是除了黑色和白色之外描绘最多的颜色的词汇。英国的尼古拉斯?汉弗莱说,“‘红’毫无疑问是首先进入人类词汇表的颜色单词。”

四、“中国红”色彩是国际化视觉语言

研究红色的传统意义是为了将其更好的应用于现代设计,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语言的障碍给生活在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们带来了交流的不便,而色彩这一重要的设计元素,能超越国界、超越语言,使生活在不同背景下的人们达到心灵的沟通。国际化视觉语言是指人类共性的,不用转换语言文字的,容易辨识的符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当某种色彩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化语言时,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提升了制造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随着中国奥运会的举办,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红,这饱蘸着中国民族色彩、民族感情的颜色,将会更加广泛的被全世界所关注和应用。而“中国红”这种色彩语言也渐渐地为各个民族以及国家所接收,成为无形的国际化视觉语言。

五、结语

色彩是视觉的载体,是一种最容易感染人们情绪的视觉要素。古老儒雅的“中国红”世代相传走到今天,已深植于我们心间。“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代表了赤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国红”既是人们实现吉祥、幸福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鸿鹤志向。只要中国存在一天,红色就像空气一样自然,因为中国人目光所及,心灵所感皆是“中国红”。

【参考文献】

[1]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92.

[3]周至禹.设计色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邓福星.色彩心理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电视媒体承载的不仅仅是大众娱乐,更应该作为一种文化引导、普及和交流的平台来彰显传播的价值。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省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收视和经营的单纯竞争,它被扩大到舆论和话题的范畴,从一个娱乐八卦的传播者,慢慢变成了制造者,这其中媒体责任的缺失无不令人隐忧。

从2008年至今,重庆广电集团以重庆卫视为平台,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主流文化的探索之路,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着电视媒体的文化转型。虽然这条文化回归之路我们走得有些孤独和悲壮,时常要面临文化传播与经济收入的博弈、媒体的传播意志与市场意志的博弈,但是我们还是要矢志不渝地把这条路走下去。

责任与需求推动电视文化的转型我们为什么要在探寻主流价值观、传播红色文化的回归之路上坚持,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当代媒体的责任,更是当下时代的需求,是当今国家的战略。

电视是现代传媒的主载体,也是文化建设的主平台,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承担主流文化建设的责任。但是纵观中国的电视我们有时不免失望——全国卫视竞争愈演愈烈,低俗化之风、泛娱乐化之风,一风高过一风。

2008年,当时的重庆卫视虽然提出了英雄频道的定位,但在内容上也主要是靠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支撑。尽管在市场竞争中排在前位,但是我们仍深深地感到失职。如果中国的媒体都按照这条路走下去,谁来承担国家文化建设的责任?谁来承担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责任?在由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教授等人提出的“第三极文化”构建研讨会上,我们深刻地感觉到了整个社会对于文化传承和塑造的追求。国家正处于一个向小康目标迈进的社会转型期,需要强大的智力和精神力量支撑,特别是在有国际文化竞争的前提下,我们中华民族应当有自己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操守。

于是重庆广电集团在书记提出“坚持主流、提高品位、别开生面、异军突起”的要求中,不断地向文化回归之路进取。

重庆卫视的实践之路重庆卫视在坚定文化回归这一信念后,在编排结构和传播内容上发生的变化,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增大新闻传播力度在原来只设一档新闻联播的基础上,增开了早间、午间、晚间新闻,《特别关注》和经济类新闻、新闻评论等节目。新闻传播总量达到了205分钟,占播出内容比例由原来的6%增加到14%。

增大文化节目规模从2008年7月开始,重庆卫视开办了《唱读讲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记忆》、《纵横天下》、《龙门阵·现场》、《爱行中华》、《中国红·青春中国心》等栏目,文化专题类节目的播出量达到23%,在全国卫视中高居第一位。

降低电视剧的播出电视剧由过去占传播总量的68%,下降到现在的40%,包括晚间《雾都剧场》,仅保留了三个影视剧栏目,其余时间全部是自办节目。电视剧的比重在全国卫星频道中数量之少,位居第一。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立德树人;红色网站;德育机制

在青年学生“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今天,高校红色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成为推动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新平台。可以说,构建高校红色网络德育机制,已经成为一项事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性任务。党的“十”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将校园网建成立德树人的新阵地,秉承“育人为先、德育为先”的宗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红色网络德育机制,已成为当今高校贯彻、落实“十”精神,提升德育成效的迫切要求。

一、高校红色网站的发展及其作用

(一)高校红色网站的发展

我国高校的第一个红色网站是1998年清华大学汽车工业71班自发建立的网站,该网站的宗旨是:宗马列之说,承毛邓之学,怀寰宇之心,砺报国之志。随后,各个高校的红色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这对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大学生德育工作在网络平台下思路更开阔、内容更全面、手段更丰富、速度更便捷、效果更突出。2004年,“中国大学生在线”的开通运行,标志着高校网络德育进入了深化拓展的新阶段;而2005年以来涌现出的博客、网摘、微博等红色网络传播新载体,则使高校德育对网络技术形式的应用进入了一个主动创新的探索新阶段。

(二)高校红色网站的作用

红色网络文化具有先进性、思想性、知识性等多重特点,承载着我国主流价值观的灵魂,也体现着现代网络技术在传播文化、传授知识、传送理想、传承文明、传递正能量等方面独特的优势,它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构建先进的网络文化贡献了力量。首先,红色网站是传承红色文化的新型载体,具有继承、传播和发展红色文化的作用。其次,红色网站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型模式,为我国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定准了方向、确立了目标,引领网络文化向高品位、高层次健康文明地发展。再次,红色网站是“青马工程”的培训基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红色网站宣传先进思想、传播先进文化、传递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教材和学习平台,成了培养红色青年的摇篮。

二、当前高校红色网络德育机制的困境

(一)红色网站管理权责归属不明,导致网络德育工作机制不能有效发挥

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主要倾向于选择由党委组织部(28.32%)或由党委宣传部与网络技术部门共同负责(21.17%);学生主要选择由学生工作部门(32.76%)或由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与网络技术部门共同负责(19.45%)。这反映了当前高校红色网站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管理权责归属不明的问题。这种状况直接弱化了红色网络德育工作机制效能的发挥。

(二)网站建设不健全、网站内容更新缓慢,导致德育工作缺乏可持续性

部分红色网站的建设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有的红色网站与其说是网站,还不如说只是几个简单的网页,内容寥寥无几;有的版块则是有标题无内容;有的则出现“死更新”,网络内容多年没有更新。这些情况都显示了当前红色网站发展的动力不足、难以维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症结。

(三)红色文化主体单一、形式单调,导致德育工作缺乏足够素材

目前,我国高校红色网站在内容设置上过于强调政治教育功能,有的只宣传党的政策、理论,或是只转载马列经典著作和文章,或是只刊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红头文件”,普遍存在着对大学生的精神现状把握不准、网站内容与大学生的“红色精神文化”诉求难以有效对接的问题,这也大大削弱了红色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实效性。

(四)红色网站线上线下缺乏有效互动,导致吸引力不足

有的网站虽然设立了《在线交流》版块,目的是能够提供一个让学生与老师、师生与领导互动交流的平台,但是没有发挥实质作用,往往流于形式。

综合上述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当前高校红色网站虽有“红之形”,但缺乏“红之实”,红色网站的影响力和教育的实效性明显匮乏。“有意向无动向”“有传播无拓展”“有学习无体会”“有过程无内容”俨然成为当前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通病。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网络德育机制困境的突破

(一)在管理机制上明确红色网站管理权责的归属

秉承“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各高校应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中心。该中心应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与教学科研任务,负责对网上思想文化和舆论信息的监控与管理,从而最大化地发挥红色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效能。

(二)准确解读“红色”内涵,提高网络德育的科学性

对于“红色”,我们要准确解读它的内涵。“红色”应该包括符合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切思想和风格,而不应当仅仅被误认为只有党史、党政教育才是“红色”。当前,高校红色网站既要避免全是枯燥的党政教育,又要避免完全偏重点击率而忽视价值文化方面的引导,应当特别注重当前红色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倡导以多样化和开放灵活的方式来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强化德育服务理念

一是开设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网络模块。首先,开设丰富多彩的网上党校专栏。开设网上党校,为大学生提供入党导航。其次,运用网络传播优势,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再次,创建大学生择业教育专栏,培养他们正确的就业观。二是创办特色栏目,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利用红色网站将内容和形式的定位指向本校的学生,关注他们身边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着眼于本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之所需。把严谨的思想政治理论、严肃的思想道德修养等德育的核心内容,变成深入浅出和生动活泼的网络文化形式。

(四)利用网络优势做好红色教育和文化传承

一是增加影音比重,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多媒体性。因此,红色网站在建设中应该特别注重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加影音资料的比重来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实时更新,增加互动性,提高参与的价值性。首先,紧跟社会热点,报道新闻时事,让大学生自由地参与讨论。其次,关注学生身边事、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改变传统的“政治说教”的教育方式,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道德教育扎根于学生生活中,从而使红色网站建设从限制向发展转变。三是设立并积极运用网上论坛、在线交流等互动模式,架设师生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五)大力宣传红色网站,打造品牌效应

对学生来说,红色网站依旧是新生事物,要想吸引他们“长期注意”,“首次注意”的形成是必要条件。高校红色网站的受众是本校学生,因此在校内媒体上宣传是必要和必需的。高校可以举办会,推介和宣传红色网站,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海报、广播、报纸等进行大力宣传,来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张泽伟.“红色网站”为何缺乏吸引力[J].瞭望,2002,(9).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叶桉、刘琳在《职教论坛》2015年34期撰文,肯定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呼唤,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逻辑关系和模式机制入手,着力阐发红色文化的精神动力、普遍价值和特殊意义在培育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开拓了新思路,创造了新途径。

当代工匠精神的塑造一方面要从传统时代的工匠技艺与民间文化吸取营养,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匠精神的内涵精华。然而传统的工匠文化和西方的工匠精神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在对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的继承和扬弃的同时,培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工匠精神刻不容缓。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作用,既与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同条共贯,又呈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哲学品质,红色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使之具有时代精神、红色烙印、民族特点和社会责任,继而成为普世的观念;另一方面,为职业院校的育人模式、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拓展了新空间、新理念、新方法。以此为桥梁纽带和平台管道,可以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支撑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径。

从理念层面上作者指出:1.应在“文化时代”以红色文化凸显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中心地位,用红色文化弘扬创建职业院校文化氛围;2.应通过红色文化内涵与当代工匠精神的科学对应分析,找准和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对接点和融合面;3.应把握红色文化促进当代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创新的正确路径,将红色文化纳入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

在操作层面作者建议:1.首先要在红色文化引导下建构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理论模型。2.要加强红色文化推动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证研究。3.要坚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当代文化思想发展规律和把握文化理论研究的前沿,基于当前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建立健全存在的问题和当代工匠精神缺乏的状况,凸显红色文化在革新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和形成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等方面对培育当代工匠精神的巨大影响。4.要遵守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善于适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与方法,将红色文化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内容之中,有机地与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党政工作共同部署、协同进行,在制度层面、在载体层面和表现形式上发挥红色文化作用,为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当代工匠精神提供良好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