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红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主席强调指出,“要把握新形势下军队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在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会议上,郭声琨部长强调指出,公安现役部队“要大力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切实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郭声琨部长的讲话要求,为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建设设定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如何搞活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官兵理想信念筑魂补钙,作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一、传承红色基因,掌控理想信念“总开关”

红色资源是具有育人和激励人心作用的历史文化遗产,这种资源会潜移默化的规范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用“红色资源”补足广大官兵精神上的“钙”,传承我党我军优良“红色基因”,对于铸牢部队生命线工程,掌控官兵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意义深远。

一是传承我党的先进理论。“古田会议永放光芒”这是这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传承红色血脉的集中反映,也是我党先进理论的集中体现。党的理论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容着丰富的知识营养,闪耀着思想智慧的光芒。譬如,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承和发展。因此,要引导官兵充分认识学习党的理论的重要意义,把理论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事业根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党的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到手、用起来,打牢对党忠诚、坚定信念的理论基础。

二是传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古田会议作为革故鼎新的分水岭,在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上矗立起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伟大丰碑。这样的例子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比比皆是,三湾改编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科学论断,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名族统一战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则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因此,我们一定要珍视和用好这些革命的“传家宝”,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因地制宜,教育引导每名官兵通过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四有”革命军人。

二、挖掘红色资源,提升红色教育“渲染力”

在我国各地有一大批红色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浓厚的文化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这种红色教育资源与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使官兵深受红色精神的启发与激励,对于凝聚强军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借助驻地红色资源教育官兵。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所特有的厚重文化和鲜明特征,对于提高教育渲染力效果显著。通过参观驻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促使广大官兵去认识驻地、奉献驻地。邀请革命老前辈来队讲英雄故事等教育活动,传承先辈的优良作风,凝聚警心,打牢官兵的思想政治基础。充分利用清明节、“五一”、“五四”、“七一”等重要节点联合地方开展道德讲堂、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方式,向官兵传授革命文化知识、进行形势政策分析、交流生活哲理等,让官兵切身感悟学习党的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坚定爱党爱国爱军的政治信念。

二是利用内部红色资源引导官兵。将红色资源融入到警营文化建设之中,以文化长廊、红色书籍、荣誉室等为载体,建设凸显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为官兵提供持久有力、生动朴实的警营文化环境,使官兵时时受到红色文化感染和熏陶。例如建立流动图书室,专门设立的红色书柜,鼓励官兵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时间读红色书籍,观红色影片,用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官兵。

三、丰富传播载体,拓宽红色教育“主阵地”

传统“填鸭式”的红色教育方式与基层年轻官兵的实际需求已格格不入,变以往“集中式、灌输式”教育为“互动引导式”教育,充分利用手机、电脑等“微载体”,开展小课堂、小活动等“微教育”,润物无声,点滴渗透,最终能实现由小到大,量变到质变的教育效果,拓宽红色教育的“主阵地”。

一是小课堂,提升红色教育趣味性。结合边防部队特点,将“小课堂”融入到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利用早操前后、饭前十分钟、睡前十分钟等闲暇时间,以“小课堂”形式向官兵传播当前时政热点、革命精神、英雄故事等,并让官兵积极进行讨论,将“小课堂”贯穿于一日生活制度中,在地点上灵活多变,在内容上化整为零,在时间上聚零为整,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这几年我团排演了《公孙子都》、《徐九斤升官记》、《西园记》、《虹霓关》、《十五贯》、《临川四梦》等剧目。这些剧目虽然是传统的昆剧,但创作人员还是希望有所创新。在舞美方面,由于现代科技材料的运用,舞台的视觉效果更多依靠灯光来体现。布景只要符合剧情中的规定情景,舞美设计都是按历史的、唯美的要求来设计制作。但在舞台上和演员最密切发生作用的人物造型最重要部分――服装,却受到传统和创新两方面的限制。

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我是怎样解决我团昆剧传统戏中服装设计这个问题的呢?我们知道昆剧可以说比任何剧种的传统都要根深蒂固。因传统程式性的规定,如果你离开传统程式,就会被认为不是昆曲了。但昆剧也是最能大胆创新和接受现代新事物的剧种。如五十年代创作的《十五贯》就非常明显体现出来,当时许多传统戏曲剧团在舞台上还是一桌二椅演出时,昆剧《十五贯》首先使用话剧的绘景布景,在舞台上用现实主义的舞美创作方法表现古老的昆剧艺术。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十五贯》重排了两次,一次是2007年的压缩版,今年版在压缩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润色。这次排演的《十五贯》对当年来说是创新剧目,但对现在来说仍是继承剧目。继承剧目就不能大动大改了,但继承的剧目还是可以小动小改,也有可创新的地方。我对人物的服装进行了调整,不管是对主要角色还是群众角色都进行了修改。如:对熊友兰的服装是色彩调整,帽子、领子、腰带、裤子的色彩统一一种色相,苏戌娟从人物出发,去掉大红大绿传统色彩属性,而是根据年轻少女、普通人家、经济地位来塑造形象。像娄阿鼠这样的人物,从头到脚一身黑,只是水袖白竹袜白。我把腰带换成深蓝并绣上剪纸图案,使人的身体中间有个过渡,并非坏人白即白、黑即黑的概念。群众演员在服装上也进行调整,增加江苏地域人物打扮。让况钟、过于执的服装更醒目,色彩对比更强,绣了领上的和下摆的图案,特别是在官服的谱子上按官阶进行定制,原来是官大的用鹤官,小的用太阳以象征为代表。服装总体调整后和新的布景、灯光揉和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谈一谈国家精品工程《公孙子都》。在整个创作中,我始终围绕着昆剧这一剧种的特色,围绕演员的表演,围绕整个舞台风格进行服装设计。对于子都这个人物没有花很大的功夫设计,因昆剧武生以穿靠、穿箭衣为主,改变会让他难受,所以款式不动,在色彩上调整好它的统一性。在结婚这一场我让子都穿了披,一般都会穿褶子,这样又会从武生一下到小生的感觉,穿披是老生穿得多,但武生有许多是文武老生,穿披也符合武生的穿戴法。另外在色彩上用的是桔红不是正红,一般戏曲中结婚的红都是很正的红,但子都的人物已经走形,就不让他穿大红这样和颖姝形成反差。在桔红的披上绣的花也是红里泛白,象征结婚不圆满不吉利,将会喜事变丧事。在《公孙子都》里我大量运用对比手法,色彩对比非常强烈。士兵的服装全蓝绣金就已经有色彩对比了,加上众多的士兵和子都全白的服装在一起又是强烈的对比,子都与庄公是红白对比;子都与祭足是蓝白对比;子都与考叔是白绿对比;仪仗与士兵是红蓝对比,总之在舞台上基本会形成强烈的对比色彩。这符合戏曲服装在戏曲表演中色彩三大规律:强烈对比、巧妙调和、表情达意。在子都与鬼魂一场戏里,鬼魂是一面红色兵服一面黑白的人体骨架,烘托此时子都已出现幻觉,鬼魂或红或白达到剧情的要求和表演的效果。

通过《十五贯》和《公孙子都》的服装设计,我认为作为舞台美术人物造型――服装这一部分,必须围绕本剧种的特色进行设计创作,也就是说必须深刻了解它的传统属性、传统基础、传统规律,把本剧种传统表演程式、传统舞美样式吃透,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在传统基础上的再创造。这样的创新和创作就不会离开传统很远,也能更好地把传统优秀的东西继承下来。所谓继承是在深刻了解传统的基础上的继承,不了解传统,不对传统进行去粗取精的整理、归纳,就不可能很好地继承,这样的创新就是把握住了创新的“度”。其实,创新的“度”很重要,有的戏创新的幅度非常大,当然我们不能一味说它不好,也不能一味说是创新的榜样,这与当时的经济状况、审美心理或市场运作都有很大的关系。但我认为还是要保持传统,也就是首先要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也不能为了继承而继承,一味继承老传统就没有新意,没有时代感。但一味老想创新,抛弃传统不去继承,那也会变成无源之水、离皮之毛,创新恐怕也不会被人接受。我始终把握这样的“度”,在继承和创新这条路上走着。可能有人认为太传统创新不会有新意,但我根据这些年来的创作实践,总结出只要贴近表演,和整个艺术融合在一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修改,这样的调整、修改也是一种创新,它会使古老的剧种不断绵延流长、继承发展着。

(作者单位:浙江昆剧团)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红色经典歌曲;高校音乐教育;传承创新和弘扬

1 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红色资源和民族文化根据地域的不同拥有截然不同的内容,实现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中教育中的传承和创新,对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学校的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具有很大的意义,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能够有力的开采不同地域的红色经典音乐教育资源。为了弘扬红色经典音乐教育的时代特点、名族特点以及艺术特点,就应该对不同地域的红色经典音乐资源进行不断的开采、整理与演示。在这些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意义的红色经典音乐创作,充分的发挥红色经典音乐在体现先进文化建设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观念价值观的作用。

(2)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红色经典音乐不仅仅对民族特色、红色革命文化和先进艺术的艺术类文化人才进行培养,还能够为高校红色经典音乐教育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此外,对重基础、强素质人才的重点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提高所有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素质和爱国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进一步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品德的全面健康发展。

(3)帮助重新发现高校进行红色经典音乐在教学中的价值。合理的利用红色经典音乐进行教学,对在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教学和爱国思想学习都具有相当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在校大学生民族自信息的养成,以及对学生坚定信仰和进取思想的养成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 红色经典音乐教育的现状

红色经典音乐是历史遗留的重要资源,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它包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与此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发扬我国红色革命的精神。但是,目前红色经典音乐教育却存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红色经典音乐传承方式比较单一。红色经典音乐在理论教学和现实演唱革新价值结合存在许多问题,理论研究往往采用旧的观念,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就导致了在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活动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传播受到影响,苍白无力的表演形式,为喜爱新鲜事物的高校学生对红色经典音乐的学习失去兴趣,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红色经典音乐在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出现种种的问题。

(2)没有对红色经典音乐进行传承和弘扬的意识。许多高校进行红色经典音乐活动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应付口号,并没有真正地将爱国教育思想应用的实际文化活动中,仅仅采用上台了就唱一首、下台后全忘记的思想。因此,如何将红色经典 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总有效的传承和弘扬,并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3)随着社会化、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浪潮不断的推进,传承着传统文明的少数民族经典文化以及红色革命精神的红色经典音乐正在逐渐的消亡中,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老歌,已经逐渐地淡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这种现象正在更加明显而迅速的进行中,作为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高校,应该承担起民族红色经典文化的创新传承和弘扬,让大家爱上红色经典音乐,提高人民对红色经典文化的认同。

3 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创新和弘扬的方法

红色经典音乐的教程应该和当地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结合,传承和创新具有特色的红色经典音乐。文章主要提供下面几种方法,为高校中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创新和弘扬提供帮助:

(1)对红色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行为、学校精神、学习目标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学校通过设定合理的教学课程、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得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具有深厚红色文化意义的遵义,这是中国红色革命中最明显的转折点,红色经典文化氛围浓厚,是中国红色经典文化中重要的音乐文化遗产,结合高校当地的红色背景,创建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所以高校音乐专业的定位,应该传承和创新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经典音乐,努力的培养更多、更高的全面型音乐继承者。

(2)红色经典音乐的教育方向。高校的教育方向是根据高校教育基本原则进行设定的,学生们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政治常识以及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红色经典音乐进行学习,其中包含对红军历史文化、红军成立史、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背景进行专门的学习,为学习红色经典音乐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高校还应该投入专门的科研机构对红色经典文化进行研究和探索。

(3)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师资力量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力量,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途径,为学生们传播经典的红色音乐,还应该结合学校如历史和中文等专业,甚至的聘请专门的红色经典音乐专家,对学生们进行红色经典音乐以及红色革命文化的宣讲。将师资力量和其他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并进行实践,促使学生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红色经典文化,使之在红色经典歌曲的表演中,更好的阐述红色经典音乐,为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做出贡献。

(4)红色经典音乐的资料整理。在高校教育中,应该在教学大纲中强化红色经典音乐的教育。一方面教师应该把自己对红色经典音乐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编撰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音乐教材;另一方面还应该引进各种渠道的红色经典音乐教材,其中以遵义红色革命精神创作的经典音乐最为重要。通过对红色经典音乐资料的整理和实践应用,更好地将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弘扬。

(5)科研教学与师生共同参与,将红色经典音乐进行传承和弘扬。在创建专门研究红色经典音乐部门进行研究的同时,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参与进来,根据本校的红色经典音乐特点,创造属于本校的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氛围。特色的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出许多不同的音乐人才,提倡与激励广大老师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中。

(6)对红色音乐进行全面的解析,创造更好的艺术形式,以此更好地对红色经典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和弘扬。将红色经典音乐和时代精神进行结合,依据形势的进展以及学生们的需求对红色经典一跃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进行不断的艺术创新,更加全面清晰的红色经典文化进行研究和诠释,并且将创造的新型艺术形式和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红色经典音乐文化。

4 总结

红色经典音乐是在红色革命的暴风骤雨当中产生的,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每一首红色经典音乐都承载着不同的革命精神,其优美的旋律、高亢嘹亮的形式能够鼓舞人心和催人奋斗,作为一种力量源泉生生不息。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该对红色经典音乐进行重视,通过不断的创作和实践,将红色革命精神与艺术文化的红色经典音乐进行传承创新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覃金盾.红色音乐资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百色学院学报,2013(3):135-137.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红色年代”的创意思路就是以这样的一个背景建立起来的品牌。通过“红色”这一主题元素,进而开发包装、书籍、唱片等个性化衍生产品,逐渐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红色年代”这样一个创新型的品牌。在“红色年代”品牌中由于引入“红色”这一经典概念,也使品牌自身的品位和价值得以提升。

一、“红色年代”品牌创建的文化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文化自觉,自尊,自信的增强,建立具有民族特性的有机设计体系的任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然而从设计实践来看,大多是把一些诸如中国结、剪纸、皮影、蜡染等符号引入设计画面完事,即停留在表面的拼贴层次,致使中国的设计的展现仅仅注重传统符号的添加,而缺少对传统设计精髓深入挖掘进而开创性展现中国设计独特神韵的大手笔。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它包括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其思想智慧和造物原则己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了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尊重传统结合传统才能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观。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之中,必定会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中国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成为中国企业形象标志,有方胜、云纹、如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这些纹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生活中。一切生命的需要已转换为文化的需要,现代设计不再是简单满足物质功能和精神需要,她有自身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种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红色年代”品牌的创建已经不自觉地担负起神圣的使命。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一些红色的革命老区对“红色革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使现在的人们对过去的那段“红色”的岁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然而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作为设计人要做的就是给消费者树立一个对“红色”这个概念的正确认识,并加以引导。使之形成一种健康的价值认识。于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创建了“红色年代“这样的饿一个品牌。内容上以革命,劳动,运动的形式诠释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这就是创建”红色时代“这样一个品牌的文化背景和原动力。

二、“红色时代“系列产品的设计及推广

从我国平面设计的现状来看,千人一面的设计既让人们感到审美疲劳,也使得设计界变得鱼龙混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设计意识的日趋成熟,建设民族性艺术设计的呼声开始不绝于耳。在设计思想不能满足审美需要的情况下,平面设计师们采用了从历史的元素中寻找灵感的方法。[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视觉语言也是独树一帜。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是“不似之似”、“迁想妙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不是拘泥于一时一地之见,而是致力于表达出作者的“意象”, 这种“写意”的审美特征,超越了自然与现实的界限,打破了现实物体对人们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禁锢,创造出一种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鲜活灵动的艺术真实。所谓艺术设计,其实就是人类有意识的、用艺术创造力所体现的造物活动。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和中介,它是人们审美的必要对象,体现创作对主体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艺术把握所达到的高度。近年来,这些中国特有的审美精神被再度挖掘,成为了激发现代平面设计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同时,许多传统的视觉元素也在现代设计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价值。

基于上述现状,便自创了“红色年代”的这样的系列个性化创新品牌。这一系列的产品的设计是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些海报中衍生而来的。在这一系列的品牌中,最主要的要继承了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和内涵。再用这种精神赋予这些品牌一种新的生命力和含义。

三、个性化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发展前景

在确立了“红色年代”的品牌理念和品牌方向的同时,同样也要确立品牌的形象。品牌的形象就像是一个路标,指引其前进的方向。从而使消费者认知和感受这个品牌所带来的品牌效应,才可以使这个品牌的产品销售和推广出去。品牌形象的确立象征着品牌效应的开始,消费者可以通过该产品多次出现的产品主要标志和产品元素进行识别认知。“红色年代”品牌形象确立后,可以逐渐应用到“红色年代”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中,这样也可以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性化的品牌形象。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许多人担心红绿色盲(弱)不能分辨红绿灯,其实,大多数红绿色盲患者同样能够正确分辨出红绿灯。因为,标准化的绿灯中是加有蓝光的,而且亮度上也会有所不同,加上一般他们会有固定的位置,因此,红绿色盲(弱)患者并不是不能完全识别红绿灯,只是不适合从事运输行业。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用15种不同深浅的黄褐色,让色觉正常的人和绿色弱的人分别进行辨别。经过测试,科学家发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15种黄褐色几乎没什么差别,而对绿色弱的人来说,辨别这些颜色就如同正常色觉的人辨别红色和绿色一样得心应手,虽然他们无法准确地识别绿色。

也许,所谓的色盲色弱不能算作缺陷,他们只不过具有跟我们不一样的眼睛罢了。他们的世界同样充满了色彩,只是这些色彩的种类与大多数人不同。

色盲色弱者的感光细胞

在视网膜里,有两种感光细胞帮助我们看到东西: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神经传入大脑中处理。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视杆细胞位于视网膜周边,它敏感性高,但不能分辨颜色,主要负责夜间视物。所以,在黑暗的屋子里,我们也能看到东西,只是有些模糊不清,缺乏细节和色彩。但是,如果缺乏了视杆细胞,人们在黑暗中将伸手不见五指,寸步难行。

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中央,承担着我们的中心视力及辨色功能。它分为三类细胞,与绘画的三原色“红、黄、蓝”不同,视锥细胞分别识别“红、绿、蓝”三原色。三原色就像一个调色盘,通过每种颜色不同的强度,组合成我们所能看到的13 000种不同的颜色。

可是,如果先天带有色盲遗传基因,视锥细胞无法正常工作,或后天因外伤、疾病引起的传递视觉信号的视神经通路受伤,致使完全丧失对三原色其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的识别能力,就称之为色盲。如果因为携带色弱基因,或偏食缺乏维生素A、动物性蛋白质,各种因素引起的营养不良,化学污染及药物中毒,眼底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等原因,使得视锥细胞虽没有被完全破坏,但功能有所降低,那么,这部分人群虽然能分辨所有的颜色,但是其对某种颜色指认能力较差,表现为辨别需要较长的时间,或者对接近的颜色指认迟疑不定或有失误,这种情况就称之为色弱。

色盲色弱细分型

色盲色弱又分许多不同类型:

全色盲:对三原色都不能辨认者称为全色盲,又称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全色盲非常罕见,美国的发病率约为1/33 000,我国仅有个别病例报告。

蓝黄色盲(色弱):

识别蓝色的视锥细胞缺损或功能低下,就会导致蓝色盲或蓝色弱,蓝色盲也称蓝黄色盲。蓝色盲也很罕见,在英国的发病率为1/13 000~1/65 000。

红绿色盲(色弱):

识别红色或绿色的视锥细胞缺损或功能低下,会导致红色盲(色弱)或绿色盲(色弱),临床上统称为红绿色盲(色弱),是最常见的色盲。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每种色盲遗传方式不同

色盲患者的孩子是不是一定也是色盲? 为什么许多色盲患者的父母都能正确分辨色彩呢? 原来,每种色盲的遗传方式都是不同的。

全色盲:全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的发病率没有差异。只有父母都携带有色盲基因,且后代必须同时从父母双方继承两条全色盲基因,才会成为全色盲;如果仅继承了一条,而另一条是正常非色盲基因的话,将与普通人无异。所以,全色盲的父母通常都是色觉正常的隐性基因携带者。

蓝色盲(色弱): 蓝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只要其中一条基因是蓝色盲基因,就会发病。也就是说蓝色盲患者的父母,至少有一人肯定是蓝色盲,但其后代也有可能不携带此基因而完全正常。

红绿色盲(色弱):作为最常见的色盲人群,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通常是女性携带,男性发病。所以,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得多。

色盲色弱者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

色觉异常患者在社会许多职业、工种的选择上受到一定限制。色觉异常患者如果从事某些职业,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危险性。

发生在1875年瑞典拉格伦的列车相撞事故,就是由于火车司机是色盲,他判断信号灯颜色失误而酿成惨祸。因此,自从那时起,色觉检查就成为所有从事驾驶工作人员的必查项目。不仅是从事驾驶的人员,还包括艺术、设计、印染、建筑、地质、检验、医药学、化工、刑侦等许多职业,也都对色觉检查有所要求。

但是,这并不是说色觉异常者就不能正常工作了。通常,文学、史学、语言、文秘、财经等不需辨别颜色的工作,仍是一些色盲(弱)者可供选择且可以大有作为的职业。

发现色盲的约翰・道尔顿自身就是红绿色盲,但他同时也是18世纪著名的英国化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创始人。人们为了纪念他,至今还把他的名字作为原子量的单位。

色盲者孕期可做基因检测

全色盲患者由于只有视杆细胞工作,而视杆细胞对光线特别敏感,暴露在强光下会瞬间暂时性失明,因此出门随身携带一副墨镜是十分必要的。饮食均衡、避免偏食与营养不良、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定期眼科体检,是避免后天继发性色盲的主要方法。

色盲色弱患者如何优生优育呢? 对于最常见的红绿色盲患者,如果选择同样是红绿色盲的伴侣,则孩子一定是色盲。如果伴侣是正常人,则男性患者最好选择生男孩,将会是正常男孩,如果生女孩则全部是基因携带者;而女性患者应当选择生女孩,因为生女孩一半的概率是色觉正常的携带者,如果生男孩则一半的概率会是色盲患者。

另外,各种色盲患者怀孕期间也可以在产前通过羊水做基因检测,以确定后代是否携带色盲基因及是否患病。

佩戴色盲矫正镜须慎重

近年来,色盲矫正眼镜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市场上的色盲矫正眼镜多种多样,价格也差别很大。它们主要都是用于色弱的人群,尤其是日常生活没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驾照考试无法通过体检的人。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色彩识别 保护 国际旅游城市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色彩的民族,纵览灿烂的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及构成城市的各种建筑历史资料,无论从色彩方面,用色方面都很大胆,鲜明,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城市色彩的特点是创造一个城市内在素质的外部表象。确定一个城市的色彩基调,并不等于说这个城市只能使用一种颜色,而是在一个主色调基础上进行色彩搭配,从众多的城市中间脱颖而出,突显城市性格。城市的发展历程均有其各自独特的城市景观色彩。由此可见,具有独特景观价值的城市色彩是识别城市形象最具感染力的视觉信号。

1城市色彩应用范围

“城市色彩”一词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所导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城市色彩的应用范围包含城市公共环境中所有物体外部的色彩,如土地、植被等自然色彩;建筑、公共设施等人工色彩。城市色彩不是单纯一种颜色,而是在一定明度、饱和度范围内的色调或色系。主色调在城市色彩比例中约占1/2以上,辅助调色约占1/4,点缀色约占1/10,遵循从整体把握城市色彩关系。通过分析、整合逐步地形成地区性的城市色彩系统。[1]

2城市色彩的基本属性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即城市文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形成具有时代和地域特征的色彩风格,并在不断的更新,逐渐融入城市内在的性格。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对城市进行研究。城市色彩直接体现城市个性,展示城市形象。首先,确定一个城市的色彩基调,不单纯使用一种颜色,需要总体上对城市色彩的把握。本文试以承德城市色彩为研究对象,从承德城市形象的角度研究城市色彩问题,寻找承德城市色彩识别系统的组成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操作。

3承德城市色彩发展三阶段

3.1原始社会时期

承德位于长城以北,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五千多年历史的“红山文化”是热河地域新石器时期的象征。在新石器后期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沿河流进入平原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交融,这一时期称为燕山文化,同时成为现河北的历史主体文化。奠定了近代承德城市固有的特色。这一时期城市主要色彩是红色+灰白色(见表)。

3.2清朝时期

承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两百年的陪都。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兴建避暑山庄,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结束。山庄建立后,清朝曾有7个皇帝在此居住。帝王们在此消夏理政,使这里成为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避暑避暑山庄景区是现存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建筑古朴典雅;金碧辉煌的寺庙群,满族皇家、藏传佛家、中原儒家及民俗文化异彩纷呈。融汇多民族佛教建筑艺术之长,气势磅礴。这一时期城市主要色彩是红色+黄褐色+灰白色(见表)。

3.3 2005―2015规划

从承德整体《规划》来看,2005~2015规划期间,承德市区将形成“以新区为先导,以双桥区为依托,以双滦区和城北旅游文化区为支撑”的功能分区布局。以市级、区级、居住区三级作为商业市场体系结构,将建成8条特色商业街:新华路(商贸服务街)、清风街(商业文化走廊)、陕西营街(休闲娱乐街)、裕华路(精品街)、武烈路(文化休闲街)、四条胡同(电子及通讯产品街)、普宁路(旅游文化商业街)、滦河古街(民俗商业文化步行街)。整体规划依山庄而建,并融于山庄,成为避暑山庄景观的外延。这一时期城市主要色彩是灰白色+自由色(见表)。

表1 承德不同历史时期城市主要色彩及其建筑物

历史阶段 主要色彩 主要建筑材料 代表街区

原始社会时期 红色+灰白色 砖+灰瓦 滦河古街

清朝时期 红色+黄褐+灰白色 砖+灰瓦 清风街

2005―2015规划 灰白色+自由色 砖+灰瓦+现代材料 普宁路

4 承德城市色彩自然因素的形成

承德是典型的寒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度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因受气候的影响,城市绿化树种色彩单调,基本上是以松、杨、柳、柏等树种为主。冬季环境色彩单调,草木枯萎,空气干燥,气温较低。仅有斑斑点点的常绿树,单调的色彩“暗淡”了绿化的效果。只有到了夏季,在各种花卉的搭配下才能展现出城市色彩的魅力。承德属历史文化古城,城市笼罩在一片没有色彩的灰暗之中,可选择用红褐调为主,灰色调为辅的色彩体系,使得冬季城市亮丽起来,同时能满足人们心理取暖的需求。

承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风格奇特。先有山庄,再建城市。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以及皇家寺庙建筑群。现有建筑风格仍有延续皇家传统的建筑形式,因而色调以红褐色为主,配有宗教形式的朱红色。红色系的应用不仅可以隐喻承德历史古文化遗址的特点,同时能保证建筑整体色彩的和谐与朴实。

5 承德城市色彩识别系统建设及其发展策略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其发展进行尝试性地总结。在基本色调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将红灰色作为主色调--红灰色代表历史古城搭配灰白色引申的银灰色是代表现代科技的颜色,符合现代人追求快速简洁。同时红灰色属于暖色系,可以满足人们在寒冷的天气中温暖心理需求。黄褐色和灰白色定为承德城市色彩的辅助色调--红、黄褐色、灰色代表宗教元素的建筑,其色彩纯朴、凝重。在商业建筑以及文化建筑中适当加以点缀,市区以维持和修复现有城市色彩为主,开发区域以塑造和发展城市色彩为主,共同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历史特征的城市色彩格局。

2009年12月,承德政府提出明确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目标。2011年1月省政协委员李雨浓先生在河北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中提出“城市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李委员建议,推动城市特色风貌、分析城市色彩因素,对城市色彩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要色调、辅助色调、点缀色。这些举措体现承德政府对城市建设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推动承德城市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可识别的国际化旅游城市。

6总结

承德城市建城的起点就是大气辉宏的皇家宫殿和皇家园林,这些是值得我们的骄傲。今天我们秉承这样的大气,提出城市色彩规划的思考。通过城市色彩基本属性和城市演变基本规律为基础,应用承德城市色彩设计为实践,结合承德城市自然环境、历史建筑形式,根据实践调查和研究,营造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氛,同时又能体现古风古韵,尽显城市风貌。把“避暑山庄、和合承德”的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今天,作为21世纪的设计师应该有能力有必要去推动我国城市景观中环境色彩设计的应用,更多地去寻找城市中失落的颜色,更多地发觉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并有效的加以保护和管理。这些都是在为营造美好的城市家园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春霞、汤浩.城市设计中的色彩规划-以苏州古城街景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3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7篇

因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名扬中外的赤水市,是全国“革命老区”和贵州第一个党支部“赤合特支”诞生地,历史上涌现出贾若瑜、秦川、段雪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着光荣的红色革命传承。“十二五”以来,赤水市依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立足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凝聚起率先小康的强大力量,取得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效益最好、改革开放活力最足、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个最”丰硕成果。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4.11亿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6%以上,生态经济占比突破70%。

“十三五”期间,赤水市将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以“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旅游兴市“三市”战略,集聚园区、城区、景区“三区”发展,千方百计做强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三块长板”,全力以赴补齐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全力在全域旅游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确保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切实在脱贫攻坚上精准发力。围绕“22668”目标,通过“六个精准”和实施“五个一批”,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扶贫,用2年时间完成3969户、15421人搬迁,今年确保2778户10718人全部脱贫、3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面小康达标验收。

切实在大数据产业上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大数据与信息产业、社会管理创新、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以配套成渝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积极引进电子信息终端产品配套企业,2016年力争引进电子信息企业30家、实现产值8亿元,2020年确保达到40亿元。以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引领“云上赤水”“智慧城市”建设,为推进全域旅游提供重要支撑。

切实在创建生态经济试验区上精准发力。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第一政治责任,以“四河四带”建设为重点,始终坚持“全景赤水、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实施“12345”行动计划。一是围绕全域旅游狠抓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生态市创建成果,精心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多彩、美轮美奂、色彩斑斓”的新赤水。二是围绕全域旅游狠抓新型工业化,着力打造竹木加工、特色轻工、新医药大健康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配套建设工业旅游网点6个以上。三是围绕全域旅游狠抓“三农”工作,高标准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群众成为全域旅游的参与者、受益者。四是围绕全域旅游狠抓山地特色城镇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贸商务等生产业,积极发展健康养生、特色餐饮、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等生活业。五是围绕全域旅游狠抓旅游产业化,大力提升景区品质、服务水平、品牌影响力,全面打造“丹青赤水”旅游形象主题品牌。力争到2020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0%以上。

切实在改革开放上精准发力。按照“打破才能得生机、创新才能有前途”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动旅发公司与通途公司深度合作,着力将旅发公司建成引领赤水旅游产业发展的实体公司、融资平台、龙头企业;牢固树立“与重庆同行,参与重庆市场竞争”的理念,努力在交通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共享、政府整合资源、企业转型升级平台、产业发展和市场培育上实现“五个互联互通”,确保“十三五”期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500亿元。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甘肃陇西 夹板舞 文化内涵

民间舞蹈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蕴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生活习俗,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及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了解夹板舞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了解甘肃陇西的风俗习惯、历史进程及生活状态。

一、甘肃陇西夹板舞概述

陇西夹板舞由六合枪中经典的武术动作改编而来,原有72套表演套路,保留至今有24套,以家族式、师徒式传承为主要的传承方式。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日,称作“浴佛节”,是陇西夹板舞的表演日。表演地点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仁寿山,表演路线为学祖庙――北坛――保昌门――清安门――静安门――仁寿山。

对于夹板舞的参与人员没有年龄和舞蹈水平的要求,只要感兴趣即可参加。不过,由于过去女性很少参与公共事务,因而夹板舞的表演仅限于男性,其扮相类似道家仙童。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分配的角色不同,分为表演队、乐队和仪仗队。各个队伍分工明确,以服饰区分。

旗幡表演人员和专业的领路人是仪仗队的核心成员。旗幡表演人员多为青少年,根据分工的不同穿不同颜色的短打服,有绿色镶红边短打服、红色镶金边短打服、黄色镶红边短打服。领路人大多是身高较高的中年男性,头上包着红黄相间的头巾,身穿红色镶金边的短打服,手持铜锣开道。

乐队的演奏人员大多是成年男性,不同乐器的演奏人员所穿戴的服饰不同,如唢呐手头系黄红相间的头巾,腰系黄红两色的绸带,穿黄色镶红边短打服。其他演奏人员头系红黄相间的头巾,身穿红色镶金边的短打服。

二、陇西夹板舞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夹板舞是陇西农民的舞蹈,参与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在农耕的闲时进行舞蹈训练。农民舞是中国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田间小巷。从某种层面上看,包括夹板舞在内的千千万万的农民舞与我们这个以农业为主的文明大国联系紧密,决定了这个农民人口占绝大数的现代国家的文化基因。我们所有的文化形式、思想著作无不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夹板舞更是如此。①

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进程是农民不断试图解释人与天关系的过程,是农民试图优化完善自身生存模式的愿望的体现。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过去生产力低下,自然因素对农业收成的影响很大。农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往往希望能有超自然的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这种世俗目的,所以他们信仰、供奉玉皇大帝、释迦牟尼等各路诸神,为他们修建仙台道馆佛庙,为他们穿红戴彩庆祝生诞,这也是农民舞大多是祭祀舞的原因。也就是说,农民对超自然能力的信仰是为了满足耕地、播种、收割、贮藏等基本欲求,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直接体现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舞有很多,有的直接模拟农业生产动作,有的以祈求不涝不旱为目的,有的还会进行家畜的献祭。夹板舞主要是为了庆祝释迦牟尼的诞辰,是一种献祭舞,同样是为了祈求不涝不旱、子孙安康、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所以说夹板舞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夹板舞具有中国民间舞的共性,借助于民俗活动,实现了农民舞与农耕文明下人们生产、生活愿望的有效结合,人们通过舞蹈表达自身的欲求、愿望。尽管由于人文生态环境的不同,天水与陇西两地的夹板舞形态各有不同,是两地人们不同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但也只是农耕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三、甘肃陇西夹板舞的的文化功能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夹板舞之所以能在农耕文化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其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②即农民的需要才是夹板舞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变迁而流传至今的原因。夹板舞不仅是身体素质锻炼,也是农民潜意识里弘扬、学习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不言而喻,它内化成人们自觉的行为。对夹板舞的传承是因为人们需要它来延续前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尽管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但这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因此,夹板舞具有传承传统文化、教化规范和调节娱乐的功能。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

传承包含传递和继承的意思,只有传递没有继承,文化不能得到有效发展;没有传递,继承也将无从谈起。既有传递又有继承,文化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传承强调民众的集体性,“传”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既可以由一方传给没有从属关系的另一方,也可以由上代传给下一代,如师父传给徒弟、父亲传给儿子;“承”不仅是接收、承担,还包含承前启后的意思。“承”的一方有责任和义务来发扬其所接收、承担的一切内在或外在要素,并确保不在自己手中断裂。传承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每一方既是“承”方,也是“传”方,彼此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断交叉甚至重叠,具有不可分割性,这也是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9篇

后来,他请了许多人帮忙识别,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说这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不解,为什么自己看上去是棕灰色的,而别人看到的却是樱桃红色的呢?

最后,他相信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于是, 他放下手里的工作, 开始仔细研究这一奇特的现象。

经过两年多大量的搜集实例, 并对许多人的辨色能力进行细致的鉴别比较, 他终于弄清了“色盲症” 这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 并于1794年发表了《视觉之异常》的论文, 为医学诊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如今,据道尔顿当初发现色盲症,已经有200多年了。

色盲色弱眼中的世界

全色盲:

患者看到的世间万物,只有明暗之分,没有颜色的差别。红色在他们眼里发暗,蓝色在他们眼里发亮。(图正常人,图全色盲)

蓝黄色盲(色弱):

在蓝色盲(色弱)患者眼里,蓝色和黄色都成了红色和绿色。(图蓝色盲,图蓝色弱)

红绿色盲(色弱):

红色盲(色弱)患者不能很好地区分红色与深绿色、蓝色、紫红色、紫色;绿色盲(色弱)患者不能区分浅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图红色盲,图红色弱,图绿色盲,图绿色弱)

许多色弱患者日常生活并未受到很大影响,他们的世界一样五彩斑斓,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自己的色觉障碍。而色盲患者,则会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分辨不出某些颜色的差别,而意识到自己与身边人的差异。

然而,上帝总是公平的,色盲色弱者的眼中虽然缺失了一些色彩,却也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看到了另一个我们所看不到的奇妙世界。

全色盲――敏锐捕捉明暗差异

全色盲患者看七彩世界,就像我们看黑白照片一样,充满了细腻的明暗层次。由于他们观察物体不是通过色彩,而是通过敏锐地捕捉明暗差异,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特殊情况下被应征入伍,因为,他们更擅长在树林里找出穿着伪装色的敌人。

在西太平洋上的平格拉普(Pingelap)小岛,由于近亲结婚,岛上全色盲的发病率特别高,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无法辨认色彩。然而,岛上的全色盲们是夜间捕鱼的高手,他们在黑夜中,拥有比正常人更加明亮的眼睛。岛上最精通织毯艺术的也是一位色盲妇女,她织出的毯子在黑暗中美轮美奂,但一旦拿到阳光下,正常人却分辨不出这些图案。

全色盲者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这是正常人所从未体验过的。

红绿色盲――分辨红绿灯

发现色盲病的道尔顿就是红绿色盲。

许多人担心红绿色盲(弱)不能分辨红绿灯,其实,大多数红绿色盲患者同样能够正确分辨出红绿灯。因为,标准化的绿灯中是加有蓝光的,而且亮度上也会有所不同,加上一般他们会有固定的位置,因此,红绿色盲(弱)患者并不是不能完全识别红绿灯,只是不适合从事运输行业。

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比女性高,或许也更有助于远古时代,男性在打猎时,发现草丛中躲藏的猎物。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用15种不同深浅的黄褐色,让色觉正常的人和绿色弱的人,分别进行辨别。经过测试,科学家发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15种黄褐色几乎没什么差别,而对绿色弱的人来说,辨别这些颜色就如同正常色觉的人辨别红色和绿色一样得心应手,虽然他们无法准确地识别绿色。

也许,所谓的色盲色弱不能算作缺陷,他们只不过具有跟我们不一样的眼睛罢了。他们的世界同样充满了色彩,只是这些色彩的种类与大多数人不同。

色盲色弱者的感光细胞

原来,在我们的视网膜里,有两种感光细胞帮助我们看到东西: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神经传入脑中处理。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两种感光细胞分工不同

视杆细胞位于视网膜周边,它敏感性高,但不能分辨颜色,主要负责夜间视物。所以,在黑暗的屋子里,我们也能看到东西,只是有些模糊不清,缺乏细节和色彩。但是,如果缺乏了视杆细胞,人们在黑暗中将伸手不见五指,寸步难行。

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中央,承担着我们的中心视力及辨色功能。它分为三类细胞,与绘画的三原色“红、黄、蓝”不同,视锥细胞分别识别“红、绿、蓝”三原色。三原色就像一个调色盘,通过每种颜色不同的强度,组合成我们所能看到的13000种不同的颜色。

可是,如果先天带有色盲遗传基因,视锥细胞无法正常工作,或后天因外伤、疾病引起的传递视觉信号的视神经通路受伤,致使完全丧失对三原色其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的识别能力,就称之为色盲。如果因为携带色弱基因,或偏食缺乏维生素A、动物性蛋白质,各种因素引起的营养不良,化学污染及药物中毒,眼底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等原因,使得视锥细胞虽没有被完全破坏,但功能有所降低,那么,这部分人群虽然能分辨所有的颜色,但是其对某种颜色指认能力较差,表现为辨别需要较长的时间,或者对接近的颜色指认迟疑不定或有失误,这种情况就称之为色弱。

色盲色弱细分型

色盲色弱又分许多不同类型:

全色盲:

对三原色都不能辨认者称为全色盲,又称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全色盲非常罕见,美国的发病率约为1/33000。我国仅有个别病例报告。

蓝黄色盲(色弱):

识别蓝色的视锥细胞缺损或功能低下,就会导致蓝色盲或蓝色弱。蓝色盲也称蓝黄色盲。蓝色盲也很罕见,在英国,其发病率为1/13000~1/65000。

红绿色盲(色弱):

识别红色或绿色的视锥细胞缺损或功能低下,会导致红色盲(色弱)或绿色盲(色弱),临床上统称为红绿色盲(色弱)。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色盲。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因为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最高,所以,通常的体检也主要是针对红绿色盲的筛查。下面几幅图就是摘自俞自萍的第五版《色盲检查图》。

(正常人:看到的是98;红绿色盲:看到的也是98。此图可用于验伪盲)

(正常人:看到的是6/0;红绿色盲严重:看不出数字;红绿色弱:看到的是6或者0;红色盲看不出6;绿色盲看不出0)

(正常人:看到的是羊;红绿色盲:看到的是鸡;全色盲或后天色盲:不能读)

(正常人:看到的是266;后天色觉障碍:看不到数字;紫色异常:看不到数字;红绿色盲:看到的是266)

(正常人:看到的是60;后天色觉异常:看不到数字;紫色异常:看到的是60;红绿色盲:看不到数字)

每种色盲遗传方式不同

色盲患者的孩子是不是一定是色盲?

为什么许多色盲患者的父母都能正确分辨色彩呢?

原来,每种色盲的遗传方式都是不同的。

全色盲:

全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的发病率没有差异。只有父母都携带有色盲基因,且后代必须同时从父母双方继承两条全色盲基因,他(她)才会成为全色盲;如果仅继承了一条,而另一条是正常非色盲基因的话,他(她)将与普通人无异。所以,全色盲的父母通常都是色觉正常的隐性基因携带者。

蓝黄色盲(色弱):

蓝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只要其中一条基因是蓝色盲基因,就会发病。也就是说蓝色盲患者的父母,至少有一人肯定也是蓝色盲,但其后代也有可能不携带此基因而完全正常。

红绿色盲(色弱):

作为最常见的色盲人群,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通常是女性携带,男性发病。所以,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得多。

例如:

1.色盲父亲与色盲母亲:儿子:全为色盲,女儿:全为色盲

2.色盲父亲与携带母亲:儿子:50%为色盲50%正常,女儿:50%为色盲50%为携带者

3.色盲父亲与正常母亲: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为携带者

4.正常父亲与携带母亲:儿子:50%为色盲50%正常,女儿:50%为携带者50%正常

5.正常父亲与色盲母亲:儿子:全部为色盲,女儿:全为携带者

色盲色弱者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

色觉异常患者在社会许多职业、工种的选择上受到一定限制。色觉异常患者如果从事某些职业,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危险性。

选择职业受到一定限制

发生在1875年瑞典拉格伦的列车相撞事故,就是由于火车司机本身是位色盲患者,他判断信号灯颜色失误从而酿成惨祸。因此,自从那时起,色觉检查就成为所有从事驾驶工作人员的必查项目。

不仅是从事驾驶的人员,还包括艺术、设计、 印染、建筑、地质、检验、医学药学、化工、刑侦等许多职业,也都对色觉检查有所要求。

色觉异常患者承受着色彩缺失的折磨,在生活、就业和婚姻等方面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不少人因此而被迫放弃他(她)所心爱的专业,在心灵上遭受莫大的痛苦。

取得成功的色盲患者

但是,这并不是说色觉异常患者就不能正常工作了。通常,文学、史学、语言、文秘、财经等不需辨别颜色的工作,仍是一些色盲(弱)患者可供选择且可以大有作为的职业。

发现色盲的约翰・道尔顿自身就是红绿色盲,但他同时也是18世纪著名的英国化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创始人。人们为了纪念他,至今还把他的名字作为原子量的单位。

更有一些色盲患者,甚至在色彩的艺术上也超越了正常人。

美国著名遗传学家斯特蒂文特(1891~1971),尽管他是红绿色盲患者,但它师从遗传学大师摩尔根(1866~1945)时,却专注于马的毛色遗传研究;他的传世之作――《果蝇6个性连锁因子由其关联方式所表示的直线排列》,绘有世界上第一张基因图,涉及的果蝇黄体、灰体、黑体,以及红眼、白眼、朱砂眼等性状,都是要色觉很灵敏的人才能进行观察的。

加勒比海上的小岛-库拉索(Curacao)遍地是五彩斑斓的房屋,它以蜡笔色般鲜亮的建筑闻名于世。然而,当色盲建筑师Carlos Weeber 的房屋落成的一刹那,当地所有的色彩小屋似乎都黯然失色。他以超感官的方式用力拥抱、亲吻色彩,饱满明亮的赤橙红绿犹如一道道彩虹,传递出他对生命的热爱。

色盲者孕期可做基因检测

全色盲的患者由于只有视杆细胞工作,而视杆细胞对光线特别敏感,暴露在强光下会瞬间暂时性失明,因此出门随身携带一副墨镜是十分必要的。

饮食均衡,避免偏食,营养不良,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定期眼科体检,是避免后天继发性色盲的主要方法。

色盲色弱患者如何优生优育呢?

对于最常见的红绿色盲患者,如果选择同样是红绿色盲的伴侣,则孩子一定是色盲。如果伴侣是正常人,则男性患者最好选择生男孩,将会是正常男孩,如果生女孩则全部是基因携带者;而女性患者应当选择生女孩,因为生女孩一半的概率是色觉正常的携带者,如果生男孩则一半的概率会是色盲患者。

另外,各种色盲患者怀孕期间也可以在产前通过羊水作基因检测,以确定后代是否携带色盲基因及是否患病。

而对于正常人群来说,避免近亲结婚是减少色盲后代出生率的最有效途径。

色盲色弱目前无法治愈

先天色盲,目前还没有明确可以治愈的方法;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后天的色盲,通过治疗原发病,可能可以恢复正常。

基因疗法带来希望

基因疗法是未来治疗的方向。将含有L-optin基因的病毒注入两只色盲的松鼠猴的眼中,24周后它们就能轻松辨别灰色、绿色和红色构成的图形。经过两年的观察,通过基因治疗的松鼠猴并无任何不良反应。虽然现在基因疗法还没有应用于人类,但是它为色盲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佩戴色盲矫正镜须慎重

近年来,色盲矫正眼镜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市场上的色盲矫正眼镜多种多样,价格也差别很大。它们主要都是用于色弱的人群,尤其是日常生活没有很大影响,但是驾照考试无法通过体检的人群。

因为色弱患者眼睛得到的色彩信号强度与正常人相比有所偏差,矫正镜的原理,就是选择性地过滤掉色弱患者吸收偏多的光谱,增强吸收偏少的光谱,使得光谱的组成比例与正常人相接近。但是,如果色弱程度严重,则纠正时需要过滤掉的进光量就会增多,使得戴上眼镜视物太暗而看不清楚。而有些相对廉价的色盲矫正镜,则是简单地压暗红色或绿色,使得体检图谱上的红、绿图案通过明暗的不同而显示出来。患者戴上这样的眼睛,只能通过考试,却不能真正地看见红色或绿色。

无论是哪一种矫正镜,都应该去正规眼镜店选购,因为色盲的种类不同,程度不同,所需要的镜片种类也不同,就如同近视镜一样,色盲镜也不是随便买一个就能适合所有的患者。它需要检测色盲类型,测定光谱曲线,进行个体化调试。如果同时有近视或远视,还需要在色盲镜的基础上加入近视镜片或远视镜片,才能达到比较好的视觉效果。

但是,无论是配戴哪一种矫正镜,都只是起到辅助弥补的作用,并不能治疗色盲色弱。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国红;元素;设计

色彩能最广泛、最生动、最直接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是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结果,并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色彩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是一种无声的表达、无言的标志。色彩世界是纷繁多彩的,但要说到最具中国特色的,就非“中国红”莫属了。“中国红”在表现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中更是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中国银行标志设计等都很好地运用了“中国红”的特殊文化内涵来提升设计的自身魅力。本文就以几个成功设计为案例,探讨“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我国,红色也称为赤色,源于古文字的大和火的组合,解释为“大明”“太阳色”。在中国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中,红色比比皆是,而人们更偏爱于鲜艳的大红色,逢年过节贴大红对联,传统的婚娶喜庆、大红喜字、红灯笼、红对联等都离不开红色,使得这一特殊的“红”深深地浸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纷繁的世界舞台中,特殊的“红”与中国文化是息息相通的,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脉络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中国红”这一名称也就应运而生了。

“中国红”是三原色中的大红,在数码显示屏中色彩数值为:RGB:R230,G0,B0;在可见光谱中是波长最长的色,空间穿透能力很强,对视觉的影响最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中国红”是红色中最具中国特色的颜色,以大俗而大雅的审美情趣,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尽情描画了出来,把祈福迎祥的民族心理表现得淋漓

尽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被越来越多充满现代气息的设计作品所包围,各种凝聚在这些作品中的世界文化也已经逐渐被我们所接受。在这样的形势下,表现本民族的文化内蕴、彰显本民族的特色魅力的设计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作品具有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大师在表现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中,经常会使用中国传统元素以及各种水墨技巧和书法文字,并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与现代设计艺术完美结合。但是人的感知能力,首先是色彩,其次是图形,最后是文字,人们对色彩的感知永远要比对图形和文字的感知要来得快,来得深刻。因此,色彩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色彩与文化很好地融入设计中,才能使作品更具有民族的格调。

二、“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及重要性

在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标志设计中,“中国红”是运用得最广泛的颜色,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中国联通新标志、中国银行标志等,都是运用“中国红”作为标志的主色调。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各种大众传媒迅速发展,使得现代人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信息,而“中国红”在可见光谱中是波长最长的色,空间穿透能力很强,对视觉的影响最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最引人注目的色彩,因此能更好地传达标志表达的信息。因此,在标志设计中采用“中国红”为主色调,不但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消费者对该标志留下深刻的个性印象,而且赋予设计的民族特色和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对本土企业的形象塑造以及企业文化的宣扬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众多的标志设计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典范,而且它抛弃了以往奥运标志五色而采用中国红作为标志的标准色,以现代手法表现中国历史文化的特色,更好地传达了北京奥运信息,更好地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特色。此标志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完美运用:在标志设计形状上把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基本都用上了,而且运用得颇为自然。标志几乎涵盖了所有人希望奥运标志所要承载的内容(北京的简称、甲骨文“京”与“龙”的近似、起舞欢迎的人形、奔跑的运动员、意味着承诺的印章、中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书法的Beijing2008……)。最令人震惊的是它颠覆了以往奥运标志以及其他众多体育盛会标志的色彩观念,采用大面积单纯而响亮的“中国红”作为标志色,使其更具中国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日益壮大,呈现出楼盘如林的繁荣景象。越来越多的楼盘,自然会随之产生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广告。这些广告不断地抢占消费者的眼球,而要想在这众多的房地产广告中出奇制胜,视觉效果的冲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红”因其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越来越受到从事房地产广告策划的设计师们的青睐。如在芙蓉古城的楼盘广告设计中,设计师就是采用了中国红为主色调的设计表现形式,完美地表现出中式房地产广告所要营造的古典而高贵的人文气息,向受众传达了一种古朴自然、深邃雅致的文化氛围。“承民族建筑精髓,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我们坚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芙蓉古城定位于中国特色人居,其广告设计中没有比“中国红”更合适的颜色能如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其民族文化的深沉底蕴了。

三、“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优势

象征性的色彩是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其在商业运作中也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要运用色彩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而中国红以其独有的特殊文化内涵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颜色之一,如2006年3月28日中国联通宣布全国启用全新红色主调的企业LOGO。

在强调科技、效率的电子信息行业中,蓝色象征着科技和理性,所以中国通信行业大多选用蓝色作为企业标准色,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网通等。而就在国内运营商清一色保持蓝色标志的时候,中国联通却另辟蹊径,创新性地使用了中国红和墨黑。“中国红”是热烈、活力、激情的象征,中国联通采用“中国红”为其标志的基本色,不仅可以让用户耳目一新,更突显了联通一直致力于塑造的“活力、创新、时尚”的企业形象。新标志的出现,让人们感觉到仿佛一夜之间信息行业传统蓝色中的中国联通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时尚的新形象。

中国联通标志由蓝色变为红色应该也有讨个好兆头的寓意,因为从玄学上看,红色为火,火代表人气和能量。在中国特色的现有通信市场里,拥有超级人气就意味着能财源滚滚,中国联通也是期望“中国红”可以庇护其财运亨通。

四、“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是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的表现

由于“中国红”能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特色魅力,因此将其运用到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平面广告设计中自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成效。

自古以来,红色就是欢乐、喜庆、祥和的代表色:红色的春联,红色的灯笼,红色的鞭炮,大红喜字等等。春节也是各厂家广告“轰炸”最为激烈的时期,很多厂商都针对这一节日推出了新的广告版本,但可惜很多都缺乏创意,很难得到受众足够的关注度。而中国移动却独辟蹊径,在春节期间推出春节贺年广告“信号篇”。这一广告利用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剪纸”来模拟信号图,将两个本不相关的事物完美地结合起来,再利用“中国红”更好地突出喜庆的气氛,令人眼前一亮。

中国移动的这幅广告,采用了剪纸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唤起消费者怀旧的感觉,同时也拉近了广告和受众的心理距离,营造出了一种亲切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对广告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而像中国移动信号篇这样的广告,却能很好地利用“中国红”与中国吉祥元素相结合:传统剪纸象征着美好期盼;“中国红”象征着生活幸福和吉祥如意,这样不仅不会使人反感,反而会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喜庆和欢快的节日气息。优秀的创意,加上巧妙的表现形式,使得这则本来现代气息浓郁的广告,成功地融入了传统的春节氛围。

“中国红”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沉淀与诠释,广告创意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灯笼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象征着团圆与喜庆,剪纸象征着美好期盼,设计本身可看作是特定文化符号的表达方

式,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将一些在民众心中约定俗成的东西应用到自身的设计理念中,可以创造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设计更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

“中国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一种文化的寓意,是几千年来传承不衰的民族传统。随着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不断提高,“设计本土化”意识的不断提升,“中国红”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设计作品中。这是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神韵融入现代设计,把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增加设计作品的文化附加值的重要表现。当然,世界是绚丽多姿的,色彩也是纷繁多样的,我们在注重设计本土化、突显民族特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与时代的融合,与世界的接轨。在广告设计方面,我们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将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展现时代文明。

参考文献:

[1]陈绘.民俗艺术符号与当代广告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艾雷(David Airey).超越LOGO设计:国际顶级平面设计师的成功法则.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西班牙MAOMAO出版社.色彩效应×平面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4]黄国松.色彩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5]爱娃·海勒.色彩的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达芙妮·肖.设计的品格:探索呈现进化的InDesign美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