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播学硕士论文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硕士生培养下的新闻传播学论文

1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中的作用

1.1为专业硕士生的“实践性”要求提供了平台实验室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生的重要性,是由其培养目标决定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强调“理论性”,重点培养其认识世界、探究规律的能力,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培养教学、科研的理论研究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强调“实践性”、“应用性”,重点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新闻传播媒体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这样,仅仅有高深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的现代化的实验室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实践性要求。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环境和平台,专业型研究生可以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拍摄和剪辑、网页的编辑与制作、平面与视频广告的设计与制作等。

1.2完善实习机制,弥补媒体实习资源的紧缺状况专业型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一名校内的理论型导师,一名校外媒体实际部门的实践型导师。校外实践型导师大多是资深的编辑、记者和管理人员,虽然其在本单位人脉广泛、“控制力”较强,能够为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但媒体的容纳量毕竟有限,再加上权威媒体“喉舌”的“特别重要性”,实习学生也只是看得多,做得少,很少能真正上手,对实习岗位只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学生实习回来后多有一知半解之感。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可以“模拟”并“重现”媒体工作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消化实习中的问题,化解困惑,弥补媒体实习的不足。

1.3充分发挥实验室教学、科研、服务的三大功能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生更重视实验课程。虽然学术型研究生也有一些类似的实验课程,但教学效果的优劣往往不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重视程度甚至低于本科生),有些甚至流于形式。原因在于其更重视理论和学理性的探究,技能性的课程只是了解一下而已。专业硕士生则不同,学会技能是其就业的“看家本领”之一,因而学生和教师都格外重视。实验室精良的设备、完善的服务、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课堂演示、操作和学生实际模拟、操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实事求是地说,良好的实验教学是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型硕士的重要硬件之一。实验室也是完成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承担或参与媒体或导师的部分课题,并在实验室完成。教师的涉及实验的课题也可以在实验室完成,甚至本科生的有关传媒的课题绝大多数也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传媒实验室是学生和教师科研成果的重要出产地和科研的基本场所,为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验室也同样很好地发挥了服务的功能。除了服务师生的教学科研以外,至少还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服务。对内,专业型研究生可以在本校的新闻中心兼职做主持人、编辑、记者,通过策划、采访、摄像、剪辑、制作、播出等环节,展示了学校的风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服务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外,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把实习岗位的部分工作转移到实验室来做,或是承担的媒体的课题也拿到实验室来完成,这既缓解了社会媒体的资源紧张状况,又使社会媒体受益,同时也达到了服务社会的目的。

1.4专业硕士生有研究成果,增加了学生就业前自信心相对于学术型的硕士来讲,专业硕士生似乎更容易在媒体找到工作。这是因为媒体固然需要学有专长的研究人员,但更需要上手快、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且这部分人占媒体聘用人的大部,如编辑、记者等。专业型研究生在实验室制作的作品,可以参加省里组织的“DV作品大赛”、“专题片大赛”、“图书装帧设计大赛”、“杂志封面大赛”、“广告创意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等,获奖作品可以作为就业求职的成果,用人单位自然愿意录用有成果的应聘者。也就是说,在学校就实现了由“校园传媒人”向“社会传媒人”的转变。专业硕士生有自己的获奖成果,就为求职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命中”的可能,从而缓解了以往许多研究生由于手里没有“过硬的成果”,面对用人单位的种种提问,倍加忐忑的尴尬状况。

1.5倒逼了导师的实践能力专业型研究生的实验课一部分由校外实践型导师来上,但大部分实验课是由校内理论型导师和一部分非导师来上。校内导师一般理论水平较高,但媒体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相对缺乏,带学术型的研究生还能凑合过关,带专业型的研究生就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因此导师必须适应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要求,强化技能。新闻类的实验课要掌握电视片的拍摄、剪辑、配音、制作等全部技能。传播类的实验课要掌握广告的设计和制作,图书的装帧设计、排版和印刷等技能,报纸、杂志的排版,杂志的封面设计,网页的制作等相关技能,这对学术型的导师来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虚心学习并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倒逼理论型导师强化自己的实践技能,使导师自身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赢。

2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中的实施方案

2.1实验室的配备要实现全媒体模拟培养职业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没有装备精良的实验室是难于奏效的,实验室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一是从规模上看,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模拟。也就是说媒体有什么设备,实验室也要有什么设备。媒体大体有哪些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实验室也需要具备同样的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只是程度、精准度不同而已。二是从水平上说,实验室设备的型号、参数、配置要与现代媒体同步,至少要不低于当下媒体的水平。具备了这2个要件,学生才能把媒体的工作拿到实验室来做,才能实现媒体与实验室的“兼容”。实验室的全媒体模拟,为相关高校提出了硬性要求,相关高校要高度重视,舍得投入,要像建设工科实验室一样建设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如果仍然沿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方法来建实验室,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便无法实现。

全文阅读

专业硕士生培养的新闻传播学论文

1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中的作用

1.1充分发挥实验室教学、科研、服务的三大功能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生更重视实验课程。虽然学术型研究生也有一些类似的实验课程,但教学效果的优劣往往不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重视程度甚至低于本科生),有些甚至流于形式。原因在于其更重视理论和学理性的探究,技能性的课程只是了解一下而已。专业硕士生则不同,学会技能是其就业的“看家本领”之一,因而学生和教师都格外重视。实验室精良的设备、完善的服务、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课堂演示、操作和学生实际模拟、操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实事求是地说,良好的实验教学是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型硕士的重要硬件之一。实验室也是完成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承担或参与媒体或导师的部分课题,并在实验室完成。教师的涉及实验的课题也可以在实验室完成,甚至本科生的有关传媒的课题绝大多数也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传媒实验室是学生和教师科研成果的重要出产地和科研的基本场所,为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验室也同样很好地发挥了服务的功能。除了服务师生的教学科研以外,至少还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服务。对内,专业型研究生可以在本校的新闻中心兼职做主持人、编辑、记者,通过策划、采访、摄像、剪辑、制作、播出等环节,展示了学校的风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服务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外,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把实习岗位的部分工作转移到实验室来做,或是承担的媒体的课题也拿到实验室来完成,这既缓解了社会媒体的资源紧张状况,又使社会媒体受益,同时也达到了服务社会的目的。

1.2专业硕士生有研究成果,增加了学生就业前自信心相对于学术型的硕士来讲,专业硕士生似乎更容易在媒体找到工作。这是因为媒体固然需要学有专长的研究人员,但更需要上手快、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且这部分人占媒体聘用人的大部,如编辑、记者等。专业型研究生在实验室制作的作品,可以参加省里组织的“DV作品大赛”、“专题片大赛”、“图书装帧设计大赛”、“杂志封面大赛”、“广告创意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等,获奖作品可以作为就业求职的成果,用人单位自然愿意录用有成果的应聘者。也就是说,在学校就实现了由“校园传媒人”向“社会传媒人”的转变。专业硕士生有自己的获奖成果,就为求职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命中”的可能,从而缓解了以往许多研究生由于手里没有“过硬的成果”,面对用人单位的种种提问,倍加忐忑的尴尬状况。

1.3倒逼了导师的实践能力专业型研究生的实验课一部分由校外实践型导师来上,但大部分实验课是由校内理论型导师和一部分非导师来上。校内导师一般理论水平较高,但媒体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相对缺乏,带学术型的研究生还能凑合过关,带专业型的研究生就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因此导师必须适应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要求,强化技能。新闻类的实验课要掌握电视片的拍摄、剪辑、配音、制作等全部技能。传播类的实验课要掌握广告的设计和制作,图书的装帧设计、排版和印刷等技能,报纸、杂志的排版,杂志的封面设计,网页的制作等相关技能,这对学术型的导师来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虚心学习并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倒逼理论型导师强化自己的实践技能,使导师自身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赢。

2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中的实施方案

2.1实验室的配备要实现全媒体模拟培养职业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没有装备精良的实验室是难于奏效的,实验室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一是从规模上看,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模拟。也就是说媒体有什么设备,实验室也要有什么设备。媒体大体有哪些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实验室也需要具备同样的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只是程度、精准度不同而已。二是从水平上说,实验室设备的型号、参数、配置要与现代媒体同步,至少要不低于当下媒体的水平。具备了这2个要件,学生才能把媒体的工作拿到实验室来做,才能实现媒体与实验室的“兼容”。实验室的全媒体模拟,为相关高校提出了硬性要求,相关高校要高度重视,舍得投入,要像建设工科实验室一样建设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如果仍然沿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方法来建实验室,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便无法实现。

2.2完成平时作业、结课成果和社会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专业硕士生考查的重点,因而教师在布置平时作业和结课成果时,一般是选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题目供学生选择,既可以是媒体或导师课题的一部分,也可以自拟题目完成一项应用性的成果,而这些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室又为专业硕士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必备条件。学术型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个别研究生找个单位开个证明蒙混过关。专业型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就不能敷衍了事,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依托实验室这个平台可以很好地完成社会实践的任务。实验室既是学校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专业型研究生可以在学校的新闻中心兼职,担任主持人、编辑、记者,通过在实验室拍摄制作节目,为校报、杂志社排版,承担校报和杂志社的部分编辑任务,设计、校园公益广告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研究生亲身感受校园传媒的实际情况,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为进入社会媒体岗位实习打下基础。

2.3完成毕业论文专业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大致分为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2类。其中毕业设计可以采取“作品+报告”的形式,如新闻学专业的可以是“新闻调查片+报告”,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可以是“专题片+报告”,广告专业的可以是“广告设计+报告”,编辑专业的可以是“图书装帧设计+报告”等,这些离开了实验室是难于完成的[9]。调研报告可以以媒体在工作中或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选题,重点考查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报告不仅要有调研采访,更要有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这些内容也离不开实验室。实验室是毕业论文的出产地和加工厂。

全文阅读

对美国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摘 要】目前,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实践缺乏和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并针对我国专业硕士的教育特点,提出具有密苏里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模式:增加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考核机制,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

【关键词】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全文阅读

小议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教育

一、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起点及研究进程

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程为依托,学界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探讨随着其学科地位的提升而逐渐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但总体而言,其关注度仍然较低,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向“内涵式”方向发展的培养目标显然还有相当的距离。研究中,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支撑平台,以1979-2012年为考察时段,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和翻阅。笔者首先输入“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关键词,结果显示该时段此类研究文章仅有5篇。接着,笔者分别输入“新闻学研究生教育”和“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搜索结果分别显示为8条记录和2条记录(为避免重复计算,此处笔者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剔除在外)。随后,笔者再输入“新闻学硕士”和“传播学硕士”,搜索结果显示关于新闻学硕士教育和传播学硕士教育的研究文章分别为5篇和1篇。然后,笔者又分别输入“新闻学博士”和“传播学博士”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关于新闻学博士教育和传播学博士教育的文章分别为3篇和3篇。最后,笔者又输入“新闻传播学博士”,结果显示关于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的文章有1篇。另外,笔者还分别输入“跨文化传播学教育”、“跨文化传播学硕士”和“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生”,检索结果显示没有关于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类的文章。大致可以看出,自1979年至2012年,国内关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文章仅有28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仅为15篇。

从研究进程上看,根据大量的文献调研显示,迄今为止,我国最早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发表见解的学者乃我国新闻学界泰斗人物温济泽先生。他所撰写的《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是有史可查的最早、最有分量的关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文章。该文章登载于1984年《中国新闻年鉴》,对1918年至1983年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轮廓式的勾勒。随后,在时隔15年之后的1999年,北京广播学院的张玲、金洪海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大陆新闻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及发展》的文章,对1983年以前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脉络和曲折进程做了深入而细致的梳理。同年,北京广播学院的另外两名学者赵玉明与郭镇之发表的《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八十年》也简明了介绍了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2000年,金洪海、张玲、贡爱强发表了续篇《中国大学新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着重描述了自1983年至2000年间的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2001年,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教授郝勤在该院学报上发表文章《我国首届体育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教学的探索》,第一次把体育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纳入教学研究体系。2001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博士生陈嬿如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发表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首度开始将视角移向海外,为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国际化的参照。这是我国学者对国外新闻学研究生教育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开端。2002年,陈嬿如继续发表文章《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从办学方向、专业管理、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考察了美国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这也是我国第一篇研究国外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文章。2005年12月7日和8日,新华网与《新华每日电讯》相继刊发《新闻教育的失败: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和《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首度披露新闻学博士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当时的新闻博士素质培养提出了质疑,先后被数十家媒体转载和评论,在舆论界引起重大反响。

2006年,《今传媒》记者木东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新华社湖北分社高级记者、博士方政军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就“新闻学博士素质培养”、“新闻学博士教育”及“新闻传播学者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发表文章《新闻博士不会写消息,谁之过?》。这是学界和业界首次以集体呈现的形式,来探讨新闻学博士教育问题。同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培爱在《今传媒》上发表《突出特色锐意创新———对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建设的思考》一文,首次以论文形式针对我国新闻学博士点建设提出策略性的意见和建议。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20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结束后,复旦大学博士生张晓锋、马汇莹撰写《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中国社会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高层圆桌会议综述》,以数据为支撑,以会议要点为大纲,对新闻传播研究生的问题进行了直观地解剖,系统地汇总了与会人员的发言精要,大胆地提出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并对设置新闻学专业硕士提出了设想。2007年,由吴廷俊教授指导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侯建军将其硕士学位论文定位《英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首次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英、美三国的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对比分析,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学高端教育领域的文献资源。2008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春阳在《今传媒》上撰文《直击中国传播学博士教育困境》,第一次严肃地针砭了我国传播学博士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七大严重问题。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的方洁、郑保卫、雷蔚真、李玉洁等经过大量数据调研和统计,发表《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情况研究报告———关于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考察与论证》,再次明确提出将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划分为专业型和学术型两种不同取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2010年3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春阳在《新闻大学》《美国传播学博士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随后又于5月在《国际新闻界》发表另一续篇《中国传播学博士课程设置的关键问题———以美国为参照系》,把美国的传播学博士教育模式引荐到中国。同年,专业硕士首度获批在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院试行。为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约请了牵头和直接参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论证的4位学界重量级人物童兵、郑保卫、徐弘和张昆,组织了一次笔谈,并发表文章《专业硕士: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大变局》。该文章对囊括了4位学者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同视阈的分析,高屋建瓴而又切合实际,为2011年即将招生的48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提供了重要的办学思路。2011年和2013年年初,又是我国学者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的空窗期。期间没有这方面的学术型理论文章呈现。

因此,从学者们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进程来看,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走过的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学界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曾经出现过两次断层。第一次断层出现在1985年至1998年之间,即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正蓬勃发展的时候,学界忽视了对其的跟踪关注和研究。第二次断层出现2003年至2005年间,即研究生扩招的初期阶段。第三次断层出现在2010年以后,即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是我国学术型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和专业型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双轨并行”的培养时期,第一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也进入了毕业阶段。应该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段,学界对于我国新采取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应有一个探索式的研究,但目前依然没有这样的文献资料呈现。

二、未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2013年1月5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郭新立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学习贯彻十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文章指出研究生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走在教育现代化的前列,发挥高端引领作用,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全面提高质量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以推测,未来研究生教育将是国家人才战略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而研究生教育改革也将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具体到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领域,未来的研究焦点或将着眼于对现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解剖,包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研究、对研究生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科研项目的审批和管理的研究、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的研究。同时,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并行培养的效果研究,也将会是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此外,未来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的改革也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而在研究方法上,以定量研究为依据的实证研究将会更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中去,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

总之,随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加大以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界和业界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将会有更大改观,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也将会向着推动学科发展、推动行业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行进。(本文作者:张瑜烨、杨海洋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全文阅读

试论我国高校体育传播(硕士)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对比等方法,在分析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传播学异同的基础上,将体育传播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体育及传媒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体育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化洞察力,适应媒体业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以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为调查对象,分析体育传播学科的发展现状,并探讨高级体育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1-0110-04

研究背景

1978 年传播学正式传入中国,至今已有 20余年。多年来,中国传播学从推介基本概念,到 1996 年学科地位被国家教委认可,再到 2002 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的成立,传播学在中国由引入普及逐渐走向独立深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早已出现了拓荒者,并开展研究,形成新的学科。随着中国体育事业、传媒事业的发展,以社会发展需要为背景、以学科发展必然趋势为前提,形成了传播学、体育学交叉研究领域的体育传播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还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体育事业管理者、体育产业经营者、体育信息传播者等大量的应用型人才。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率先设立了体育新闻写作班, 标志着中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诞生。1997年,成都体育学院按照国家招生计划,正式招收体育新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正式招收这一专业方向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体育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二级学科“新闻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下属的“体育新闻学”硕士点在我国普通高校已初具规模。

体育传媒的巨大发展迫切需要与之适应的体育传播专业教育。因此,对体育传播专门人才(即体育传播主体)的培养和教育就愈发重要。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二级学科传播学”下的“体育传播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也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传播理论和高级体育传播人才培养体系。2012年初,中国传媒大学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增设了“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向”,标志着“体育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以此为前提,本研究以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视角。

全文阅读

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摘要:近年,新闻传播学成为考研的热门学科。本文通过对新闻传播学硕士培养的内涵与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析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高等教育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新闻传播学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要求本专业硕士具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最早开办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专业涉及新闻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学分制,学时为三年,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求职。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78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招收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层次的新闻教育人才。经过几代新闻人数十年的努力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逐渐规范化。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多元化。近年来,跨专业报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跨专业学生在接收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理论方法与自己本科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与分析。在学科交汇处提出新的理论设想,进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当前,业界需要这样既具有新闻专业素养又拥有其他领域专业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近几年状况来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也开始选择读研深造,他们的加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案例资料。

(二)课程设置重应用性

全文阅读

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问题分析

摘要:今天的媒介传播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媒介融合引发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需求的新变化,对高校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提出新要求: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新闻传播类硕士;媒介融合;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一、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中的问题探析

1.培养目标不明确。2010年,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MJC)成为新增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高校开始明确定位以学术型硕士及专业型硕士为两种培养目标:培养重科研的学术型人才和重业务的实践型人才。但就实际办学情况来看,各培养单位依然沿用以往学术型硕士的教学方式统一培养两类硕士研究生,最多在原则上按照新闻传播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执行,可实际执行中却是教学偏重于学术理论教授,实践部分常常被忽略。从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分制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出,在必修环节中,课程学习所占比例较大,而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的比例只占极少部分,该学分制方案的实施使得学生难以了解传媒的真实情况,缺少与现实媒体的沟通,增加了毕业后的工作难度。

2.培养模式单一。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推动着媒体不断更新换代、融合互通,以往的传播领域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几大领域,高等学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也主要是以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专业为主,如新闻编辑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等,课程设置也仅限定于这几个专业,专业之间、学科之间没有联系与互通,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对媒介融合的新动态知之甚少。另外,在授课模式上,各培养单位只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少,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思考、实践的积极性。面对来自媒介融合的挑战,高校应革新单一的培养模式,做出切实的解决措施。

二、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中的对策研究

高校教育作为新闻传播类硕士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面对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着重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交叉型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体系。

1.以学界和业界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新的培养体系应以学界研究和业界需求为导向,清晰定位培养目标,使专业型硕士走出传统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准确的说,是让学术型硕士更学术,让专业型硕士更专业。①因此,在培养目标上,新闻传播类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要有非常明确的边界,学术型硕士应以培养高校的学术研究者和科研后备军为方向,注重强化学术训练,培养学术能力及科研水平,其培养目标是具备从事规范的学术研究的能力;专业型硕士则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强化专业训练,提升实践操作的能力,其培养目标是可以应对新闻传播实务中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各高校应有区别地设置课程、选择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尤其要考虑到设置较晚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功能齐全的实践平台,包括课堂教学实践平台、校内媒体为主的综合实践平台和业界为主的实习实训基地,让研究生有机会进入实践基地参与实习、实训、实战,真正落实“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人才培养目标。②

全文阅读

浅析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现状

【摘 要】本文选取了七所有代表性的开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院校,从建系历史、所属学院、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新闻传播学地位得到提升,基础理论内容得到了充实,相关的研究方向得到了扩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新闻传播学与广播电视学、公共关系学、编辑出版学和大众传播学等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向等没有界定清楚;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和媒体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需求存在矛盾,亟待解决。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 传播学教育 985高校

新闻传播学因其研究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本文根据2012年收集到的资料选取了中国不同地域的高校对中国的新闻教育发展进行分析。

具体选取办法是:在东北地区选取了吉林大学,华北地区选取了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地区选取了兰州大学,华东地区选取了复旦大学,华中地区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地区选取了中山大学,西南地区选取了四川大学。以国家985建设大学为主要选取对象,旨在研究质量高、具有一定实力的传播专业来做主要分析。

一、专业发展历史

所选取的这七所高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新闻传播类高校的发展现状,从它们的发展历程上看,新闻传播学专业起步较早,许多是在中文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3年,许多院校纷纷调整建系,之后逐渐成立新闻学院。(见表1)

在这些院校中除了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在人文学部下属,其余六所院校以“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或“文学与新闻学院”作为院系名称,且属于独立的二级教学单位,表明其新闻传播教育已经趋于成熟。

从所选取的院校来看,均为“985”重点高校,除了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山大学没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外,其余院校都有着悠久的新闻教育的历史积淀,均属于较早开展新闻教育的学校。

全文阅读

我国大陆组织传播研究现状调查

【摘 要】组织传播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大陆后发展较为迟缓,本文主要针对组织传播在高校开课情况、相关(含硕博论文)及教材专著的出版情况三个方面做调查,发现组织传播研究在我国已有较大发展:开课学校逐渐增多、呈递增状态、专著多元且个性化本土化,但这背后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重实务轻学理等。

【关键词】组织传播 研究现状 调查

组织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此后组织传播在美国获得长足发展,“是美国传播学所有分支学科中影响最大、研究者最多、学习者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① “在西方,组织传播大学专业教育比较完善,有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学历教育阶段。”②

组织传播学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大陆,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交叉学科研究背景的限制,我国大陆组织传播的研究和教育相对滞后。顾孝华教授就曾感慨到“就以冠有‘传播学’一词的著作来看,以组织传播为论述对象的……数来数去就是这么几本,其他著作至多把组织传播列为半章,一般只有一节,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字的一段……再看论文,以组织传播为主题的寥寥无几。”“至于组织传播课程,从上述情况可以推断开课的学校不会多。”③胡河宁教授也曾说过“组织传播教育充其量只能说才开始起步。一直到2001 年才有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将之列为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开始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后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将之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国内一般大学均未开设组织传播课程。”④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将从高校开课、(含硕博论文)及教材专著的出版三方面来谈谈我国大陆组织传播研究的现状。

一、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组织传播学的开课情况

通过查询学校网站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并辅以电话访谈、电子邮件咨询等方式,笔者对国内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百余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国内已有13所高校开设了组织传播课程(详细开课情况见表1)。

有11所高校将其列为本科课程,其中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将其设为专业必修课或主干课程,天津外国语大学传播学专业甚至还将其列为本专业重点加以建设的核心课程;将其设为必修课的专业绝大部分是传播学专业。有四所高校将其设为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将组织传播列为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在此次调查中仅有一所: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学专业。因此,我国大陆目前已有一批高校开设了组织传播课程,并且形成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三个不同的教学梯度,有利于促进我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开展。尽管如此,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组织传播的开课率远远不及“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课程。

二、二十余年组织传播相关论文(含硕博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

全文阅读

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分析

摘要: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应用性是专业硕士的突出特点,为此,要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强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强化实验室建设,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严把毕业论文关等。要强化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细化职业道德规范,有些上升为纪律,使道德制度化。要基础理论与人文素养并重,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关键词:专业硕士;新闻传播;媒体;实验室;案例教学;职业素养;职业道德;道德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72-02

我国自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以来,仅仅走过了4年的路程,各个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的院校都处在探索过程中。根据国家的用人需要,专业硕士是一个较大的“缺口”,用人单位更愿意聘用素质高、懂专业、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新闻传播类专业更是如此,传媒大量需要的是不经过见习或经过短暂的见习就能“顶岗”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其培养的特点是什么?这是目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应用性是专业硕士的突出特点

与研究型的硕士相比,专业硕士更强调应用性。研究型的硕士重在认识世界、探究规律,即格物致知;专业硕士重在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即知行合一。因而,应用性是专业硕士最根本的特点,围绕着这一特点,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基本都是校内老师授课,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虽个别课程由校外导师来上,但授课内容和方式大多也是以理论研讨为主,重点放在学术创新上,与校内老师的授课大同小异,只是增加了一些实践经验和素材而已。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实践型导师不仅仅是校外指导,也要承担授课教师的职责),其主要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重点不是讲理论,而是讲实践,讲操作,讲应用。如“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电视节目的选题”、“图书的选题与策划”、“图书的装帧设计”、“广告的设计与制作”,等等。实践型导师授课增加了时代感,针对性强,学生学到的技能是与社会媒体同步的,更会受学生欢迎。

2.强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对于研究型硕士的培养,教师也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但不是硬性要求,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即使与研究型硕士名称相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即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不是简单介绍案例,重点要放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上。项目教学是说,把老师的应用性项目拿到课堂上来讲解,或是分给学生一部分课题,让学生完成。在理论教学中植入了这两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分析问题,而且学会了解决问题,这就符合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