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冲压自我总结

冲压自我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模具专业《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标准探讨

【摘要】课程标准制定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根据我院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课程教学实际,从课程设计思想、课程目标、内容分配、课程考核方面探讨模具专业核心课程《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关键词】课程标准 冲压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是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冲压工艺设计和冲压模具设计相关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设计中等复杂冲压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和冲压模具,同时培养学生严格执行冲压模具设计等标准的职业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模具设计等技术工作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基础。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一、课程设计思想

本着“从岗位中来,到岗位中去”的思想,依托我院工业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再有针对性的企业调研基础上,校企合作分析、总结冲压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和模具专业主要面向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能分析、会计算、会设计、素质优”的课程总体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选取。以冲压模具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选取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为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序化。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顾及高职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基于各类型冲压模具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整合设计落料模设计、冲孔模设计、U型弯曲模设计、V型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复合模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6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选取1个典型案例作为工作任务,把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融入到每个工作任务中,围绕工作任务展开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讲练结合,并辅助适量针对性练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3.教学组织模式。基于冲压模具设计基本步骤,每个单元设计若干学习任务,其中冲压成形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模具设计工艺计算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冲压模具零部件结构设计在模具拆装实训室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分组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教师答疑指导,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最后总结归纳。另外在课程常规教学完成后单独设计60学时的《冲压模具设计训练》项目,一生一题、互不相同、难度中等,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教学场地灵活选用模具拆装实训、CAD/CAM机房和就近合作企业。

全文阅读

关于冲压模具设计的探究

摘要:虽然冲压模具设计中对机械运动的控制和运用各方面技术较成熟,在我国应用也很广泛,但是其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加强对该方面的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主要对冲压模具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B81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冲压工艺对整个钢材加工制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随着技术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总结,冲压工艺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在实际加工和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注重经验的总结,提高工艺水平,节约冲压工艺成本,提高其工艺性和经济性。

一、冲压工艺的种类及优势

1、冲压工艺的种类

在对冲压进行分类的时候,主要是按照工艺的不同进行,主要将其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这两类不同的工艺各有着自己的特点。分离工序又被称为冲裁,通过该道工序,能够使冲压件沿着一定的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还能够确保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成形工序与此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然后根据所需要的工件形状和尺寸完成加工,满足工件制作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事实上,在实际制作工作中,通常是多种工序综合运用于一个工件,每道工序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完成工件的加工制造,满足设计和制造的要求。冲裁、弯曲、剪切、拉伸、矫正是最为重要的几种工艺,必须做好每道工序的加工制作,以确保整个模具制造质量。同时为了提高制作质量,还要确保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良好,冲压材料厚度应该精确、均匀,材料表面光洁,没有斑痕,没有擦伤与表面裂纹,以确保加工制作工件的质量和美观。另外,用板料的屈服强度应该均匀,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服强度比低,加工硬化性低。只有所用的板料达到上述质量要求,才能更好的进行加工制造,提高工件质量。

全文阅读

仪表空气缓冲罐工艺设计论文

1仪表空气缓冲罐容积计算

我们以过去做过的项目为例,举例说明。某南方项目仪表空气用量最大量为2578.9Nm3/h,操作压力为0.6MPaG。温度为小于等于40℃,因为从空压机出口温度一般为40℃。在空压机出故障时,需要设计缓冲罐,保持供气半小时。装置使用的仪表空气最低压力为0.4MPaG。计算缓冲罐容积,方法一:首先设n为半小时仪表空气从缓冲罐流出量。通过计算说明,操作压力为0.6MPaG仪表空气缓冲罐,如果单个储罐容积是87.4m3的储罐ID3400×TL8500mm,总量大约需要8个。

2仪表空气缓冲罐工艺改进

2.1操作压力为0.8MPaG仪表空气缓冲罐的工艺

在空压机出故障时,保持供气半小时装置使用的仪表空气最低压力为0.4MPaG供气量,我们设计时应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使缓冲罐的数量降到最少。因此,我们设计空压机出口操作压力为0.8MPaG,先通过缓冲罐,之后调压为0.4MPaG供用户使用。通过计算说明,操作压力为0.8MPaG仪表空气缓冲罐,如果单个储罐容积是87.4m3的储罐ID3400×TL8500mm,总量大约需要4个。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阀1阀前压力是0.8MPaG,阀后压力是0.4MPaG。阀2阀前压力是0.8MPaG,阀后压力是0.6MPaG。

2.2操作压力为2.0MPaG仪表空气缓冲罐的工艺

由于受建设单位场地限制,需要减少空气缓冲罐的数量时,空压机出口操作压力为0.8MPaG,可以在空压机出口去装置的管线上,引一根管线,接到小型空压机上,小型空压机参数:进口操作压力为0.6MPaG,出口操作压力为2.0MPaG,进出操作温度:小于40℃,流量:350Nm3/h。空压机出口接仪表空气缓冲罐,仪表空气缓冲罐操作参数为操作压力为2.0MPaG,设计压力2.2MPaG,操作温度:小于40℃,设计温度60℃。在空压机出故障时,保持供气半小时装置使用的仪表空气最低压力为0.4MPaG供气量,缓冲罐调压为0.4MPaG供用户使用。通过计算说明,操作压力为2.0MPaG仪表空气缓冲罐,如果单个储罐容积是87.4m3的储罐ID3400×TL8500mm,总量大约需要1个。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阀1阀前压力是0.8MPaG,阀后压力是0.4MPaG。阀3阀前压力是2.0MPaG,阀后压力是0.4MPaG。

3安全保障系统

全文阅读

非全冲压外蒙皮中巴的车身制作工艺

[摘要] 论述了在客车制造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小型客车其非全冲压件外蒙皮的车身制作工艺。结合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不同,剖析了客车制造企业不同特点的车身外蒙皮开发模式,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 中巴;全冲压外蒙皮;非全冲压外蒙皮;车身制作工艺

中巴,特指车长范围为5 900~7 200 mm且发动机前置的中小型客车,它一般配置司机门和后行李仓门,其座位数一般为17~23座。该系列的旅游、客运及公交用车,在整个客车领域占有突出的地位。据统计,中巴车约占客车保有量的近三成比例,其重要性可见一般。

1 非全冲压外蒙皮中巴车身的特点

中巴的车身结构,按照其内外蒙皮的材料,大体分为全冲压件车身和非全冲压件车身2种。非全冲压中巴的车身,其外蒙皮为部分或全部冲压件,内蒙皮为部分冲压件,车身主要框架结构通常为矩形管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而成。因为矩形管的成型及拼焊工艺相对成熟,故其开发制作工艺难点在车身外蒙皮。

在车身造型一致的前提下,一般衍生出6 m和7 m(或7.2 m)两个长度系列的车身,其生产工艺相同,可焊装共线。

相对全冲压件点焊而成的车身,非全冲压外蒙皮中巴的冲压模具及点焊夹具投入数量少,工艺生产难度小,产品投放市场时间快(一般开发周期不到一年)。总体上看,其投资少见效快,所以为国内大多数客车厂开发新品时所采用。

2 非全冲压外蒙皮中巴(以下简称中巴)车身外蒙皮制作形式

全文阅读

《冷冲压成形模具》课程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冷冲压成形模具》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适应学生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本课程加以改革。采用两条主线同时进行,即教学过程中通过掌握知识技能点和冲压件、模具设计制造两条线,完成教学任务,其间特别注意有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在模具制造中得到印证,在模具制造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课程目标

《冷冲压成形模具》课程是我院模具技术系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核心课程,课程建设伴随着我校模具专业几十年的专业建设历程。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座谈,形成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开发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有力地指导了冷冲压成形模具课程的建设。

1.课程培养的专业能力目标

(1)依据冲压件图样或样件分析冲压工艺性;

(2)制定冲压工艺方案并选择最佳方案;

(3)确定冲压模具结构(模具设计);

(4)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具备机床操作能力;

全文阅读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探讨

摘要:《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详细探讨了《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学生特征分析及学习目标的确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确定学习评价方式。最后设计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知识与模具设计的各个环节之间建立联系,以核心项目为中心,以模具设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组织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78-03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运用前修课程的应用技术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从2002年在我院开设以来,为适应宁波地区的经济特色和产业分布,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历经本专业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并结合企业调研成果,最终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理论依据

知识、技能和能力紧密相连。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技能,指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学生形成技能与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系统的知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技能或发展能力。能力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轨迹道路,一般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启发讲解适度训练思考领悟巩固提高”,其中思考和领悟是关键,只有通过自身的思考和领悟,能力才能真正成为自身的能力。

基于这种能力发展轨迹的思路,我们设计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模式。由于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具有典型的过程性:主要过程包括零件分析(包括材料、精度、批量等)、冲压工艺分析、冲压方案设计与确定、模具结构设计(包括导料、卸料、推料机构等)到模具零件的制造、模具整体安装与试模等。从设计任务的提出到最终模具冲压性能的检验,整个工作过程清晰、明了。本课程按照冲压模具在企业实际的设计流程和制造过程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从冲压模具制造企业直接选取项目,但企业的实际项目在难度、知识承载、操作等方面不一定适合课堂教学,需要进一步提炼并再次加工,使其具有典型性、通用性,能承载本课程所要求的技能训练内容。最后打破传统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内在关系的知识结构,建立基于实际模具设计工作过程的知识结构,在知识技能训练与模具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之间建立联系,以提炼并加工后的课程项目为中心,以模具设计流程为导向重新建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完成课程项目的同时,自主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和发展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二、教学模式设计的指导思想

全文阅读

煤矿冲击地压的机理及未来的研究和治理技术

摘 要:文章总结和归纳了现阶段我国在研究煤炭岩体系发生冲击地压理论方面的成就,对于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积极研究了冲击机理在今后的发展趋势,对于如何做好预测和防治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冲击地压 未来发展趋势 治理技术

所谓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高地应力作用下,井巷或回采工作面周围的煤岩体出现了破坏的情况,并伴随着较大的声响,岩体抛起的现象。这不仅仅会对于采掘空间中支护设备造成危害,还将可能使得采掘空间出现变形,严重的情况下造成人员伤亡,井巷毁坏和局部地震。

1.我国国内煤矿冲击地压灾害以及理论研究情况

1. 1国内外煤矿冲击地压灾害评述

我国最早记录的冲击地压发生在1933年的煤抚顺胜利矿。在此后的60年间的时间内,矿井累计发生了四千多次的破坏性冲击地压,造成巨大人员伤害和财产伤害。

1. 2冲击地压理论研究现状的评述

我国对于冲击地压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是以结合实践冲击地压生产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探索的。首先系统化的对于煤矿冲击地压进行研究的是重庆大学和煤科总院重庆分院,以天池煤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的;随后全国性的煤矿冲抵地压调研工作顺利开展。与1987 年颁布实施由煤科院北京开采所和阜新矿业学院联合起草的我国第一部《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 已使我国对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 其中煤体注水与深孔松动爆破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及冲击地压的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煤岩体地应力场的测试和有限元计算分析、声发射技术、微震监测系统在防治冲击地压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对煤、岩体冲击地压和岩爆机理的研究。

全文阅读

公路路基处理冲击碾压技术试验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的道路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高速公路的数量迅猛增加,如何提高公路质量成了人们的研究焦点。公路的工程由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两部分组成,其中在路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弯沉和压实度两个控制指标。但是,由于近年来各种超载的车辆越来越多,导致道路塌陷的病害显现日益严重。本文通过试验并进行相关观测和记录,得出道路的塌陷病害主要是由于路基的压实度不够导致的,进而证实冲击碾压的技术对防止公路塌陷病害是有帮助的,旨在为我国的公路建设尽自己一点微力。

关键词:公路路基;冲击碾压技;探析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一、总体实验陈述

本次实验采取实地观测并记录的方式进行,通过观察记录道路经过冲击碾压之后沉降度、土质所含的水分和工程造价,进一步找到沉降度与冲击碾压的次数的关系,土质所含水分与冲击碾压次数的关系以及冲击碾压次数与日后经济效益的关系,最后分析试验的可行性并进行实验总结。

二、施工流程介绍

本次实验在施工流程上最主要包括八个,即: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施工的冲击碾压范围、实行冲击碾压、对施工进行监测、再次冲击碾压并观测、道路整平整形、振动碾压密实道路和总体验收。

1、准备工作,准备好道路冲击碾压机械和检测设备并做好机械和设备的调试工作,保证劳动力和材料的供应并组织分工。

2、确定冲击碾压范围,对某一完成验收的路基的一角标高处,精准地做出冲击的范围边角线,为了防止边坡失稳,同时要在路基的边部留出1-1.5m的宽度。

全文阅读

工业机器人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而机器人从出现到现今也是越来越普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人们将机器人引用到了工业生产中。本文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对工业机器人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冲压自动化;仿真模拟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049

1 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在增加,工业自动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工艺和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企业将机器人引入到生产中。而将工业机器人引用到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在原本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大大的提升工业的产量和效率,而且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2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及特性

(1)结构。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结构本体。其中机器人的结构本体是机器人的支撑基础,驱动系统是机器人的动力结构,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指挥机器人的操作。机器人的关节灵活度是非常高的,一般的机器人都具有6个自由活动的关节。在机器人工作前,操作人员对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设定,实现对机器人操作的指挥和控制。

(2)特性。工业机器人可以将机床和控制器进行信号对接,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上使用机器人,机器人一般需要增加外部行走轴,并通过安装在机床的传感器模拟人工的感知,从而来完成工作任务。另外,工业机器人的柔性是非常好的,对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简单的升级就能实现更多的功能。

全文阅读

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在肠外瘘中的临床护理策略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在肠外瘘中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出相应的临床护理策略。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3/54),死亡率为3.7%(2/54),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感染等相关引流并发症。结论 临床上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肠外瘘效果显著,且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减少相关引流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肠外瘘;护理策略

腹部创伤或手术创伤感染导致局限性或弥散性腹膜炎、腹内脓肿状况,当脓肿向腹壁切口或引流口穿破,形成长时间排出脓液、消化液或气体的创口时就称之为肠外瘘[1]。引流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治疗过程中引流不到位将会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内平衡紊乱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引流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此次研究中对患者采取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并总结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31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1.9±4.6)岁;包括17例小肠瘘,11例十二指肠瘘、7例胃空肠吻合瘘,9例结肠瘘,6例胃瘘,2例多发小肠瘘,2例盲肠瘘。所有患者均符合《肠外瘘》(第2版)中关于肠外瘘的相关诊断标准;均自愿配合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选取患者瘘口2 cm处,放置腹腔双套引流管,将负压吸收器与接管和输液管接通,固定后使用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冲洗,爆出滴速在50滴/min作用,同时发开负压开关,调整负压值,完成冲洗负压引流装置,使用装置将瘘出物吸出,完成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使用胶布将外管与腹壁固定、内管与输液管固定,引流管固定在床边后需保留一定的长度,避免患者因活动导致脱管的发生;其次,护理人员需调整负压开关,及时控制负压,使负压处于8~12 kPa;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控及时清理患者引流管中的残物,使内管保持通畅,保证引流顺利;然后,护理人员需及时记录患者引流液的情况,加强冲洗,出现异常状况时及时通知医生;观察患者引流管周围的状况,出现瘘液外渗时需及时吸除;当患者引流液变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即可停止冲洗并拔除引流管[2]。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1.3观察指标 治愈:患者经引流治疗后痊愈;有效:患者经引流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后无效或死亡。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