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镇化工作思路

城镇化工作思路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区城镇化建设工作发展思路和目标

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精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巨大的发展动力。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战略机遇期。__区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时间内,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分类指导,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区、乡两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大力发展经济,注重民生保障,确保城镇化建设健康、高效、持续发展”。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__区城镇化进程和全国一样,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这其中困难重重、情势严峻,主要是__区人口多、底子薄,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因此,我区在实施城镇化建设工作中,立足于“三坚持、三防止”。

__区位于__市中心城区,地理位置对我区城镇化工作进程非常有利。而城市与小城镇比较,城市接纳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十分明显:城市有资金来源,镇则很困难;城市比镇人均占有土地可节约一半左右;城市公用设施比镇好得多;城市环境建设比镇投入多、容量大;城市比镇能产生更好、更大的集聚效应,更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更便利于生产的协作、配套;城市比镇交通便利,往来方便;城市比镇更有利于发展教育事业,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城市比镇扩容要容易得多。因此,城镇化中接纳农村劳动力应以城市为主,镇辅之。同时对少数有条件的镇重点发展,突出重点,做好规划,使之产业集中、功能配套、服务完善,成为新兴的商品,集散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乡镇企业集中之地,在此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进镇才有事做。而一般的集镇经济容量不大,进而限制了各项工作、生活、教育、交通指标的建设投入,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为了单纯的城镇化数据而引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极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之所以要坚决防止城镇化转移模式全面开花。

作为城市(镇)管理者,我们要坚持作好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镇)功能,扩大城市(镇)容量,做好宏观调控,使城市人口的机械增加与城市公用设施、教育、服务、生产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坚决防止在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机械性的过快增加,造成道路不畅,交通堵塞;学校不足,学位短缺;供水、供电紧张;垃圾处理不了,浊水横流,河流污染,环境破坏;社会治安恶化等大城市病的发生

在实施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稳步推进,把发展经济做为第一要务,积极开辟就业渠道,给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条件,让城市(镇)有能力接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让农民能进来,能过上同比更优越的生活。坚决防止不顾条件盲目扩大乡镇的建设。特别要防止打着城镇化的旗号,忙着圈地,从农民手中拿得廉价的土地,侵犯农民利益,并使农民永久性失去土地,从而引起不稳定因素的增长;防止在追求政绩的驱使下,大兴土木,建什么大广场、大公园、大草坪,什么喷水池,什么标志性建筑,什么商业一条街等等劳民伤财,脱离实际的举措;防止为建镇,大兴举债,大兴集资,大兴施工单位带资建设。结果是债台高筑,无力偿还,三角债拖累,纠纷、诉讼不断的情况发生。

全文阅读

对铜梁农民致富与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对铜梁农民致富与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铜梁农民如何增收、如何致富、如何实现全面小康。为此,提出以下粗浅思考,企望斧正之。铜梁属城乡二元结构的农业大县,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农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较少。“一亩地经济”带来的就业不充分、经营规模小、成本较高等问题。单位土地产出率和种植业增长的空间都有限,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风险制约,与二、三产业比较效益十分低下,农民致富难。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走农村城镇化之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核心在思路。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顽强地从山地丛林走向平原,从乡村走向城镇的演变史。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说过,250万人集中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这就是城市效应。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指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从传统的农业中释放出来,重新配置到城市工业部门,这即促进了工业化,又促进了城镇化,还解决了农村失业的问题。我们往往在思路缺失中的无助、迷茫中的徘徊都告诉我们,开放、超前、切合实际的思路是城镇化得以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亦步亦趋,缺乏开拓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城镇化=空话。思路决定出路,城镇化是铜梁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推进农村城镇化重点在走工业化之路。兴工才能强镇,城镇的扩张繁荣,必然依靠独具特色的产业来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气不旺,空城一座,所以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支撑。工业化需要集聚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工业化城镇化就失去支撑、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县的行政区划布局不利于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应该以县城为中心,建成区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在30万以上的具有引导和辐射功能的中等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应该把三十二个乡镇归并为旧县、安居、平滩、虎峰、少云、大庙、蒲侣、西河八个镇,每个镇的人口在7万人左右,城镇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常住人口应在3万人左右,这样全县城镇人口达到50多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在增加城市人口。现在城乡划分和地域限制的二元户籍制是一种限制城市发展,歧视农民的不合理政策,读书、就业、参军,享受城市待遇等方面剥夺了农民的权利,迟滞农转非,阻碍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失去了奋斗的希望,使城市失去了扩张的基础,使二、三产业失去了活力。废除户籍二元制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也有的人担心,农民进城多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配套投资多、失业问题、城市治安问题不好解决。一般规律是,城市总是先有人后有工作,工作是人创造出来的,有了人才能有工作,没有人就一定没有工作。城市是靠人气繁荣起来的,开上出租车就会觉得城里缺人,开了饭馆、旅馆、商店才体会到城里人太少。世上从来不是先有城后有人,永远是先有人后有城。先有车,再堵车,后有路,不堵车谁会去拆房子扩路修路呢?不修路,不搞城市水、电、气,不修学校医院,不建银行、百货大楼,不盖居民楼又那来的城市呢?所以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谁吸引的人口越多,谁的城市化步伐就越快。建议有关方面尽快组织力量研究户籍制度改革,出台政策引进大批人口,给他们政治、经济、就业、读书、当兵、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允许农民以地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来交换城市住房,鼓励农民在政府主导下参与城市建设。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农民白手起家,并没有资本,确把空地迅速建成了城市。我县条件比那时候的美国好很多,如果有相应的城市规划和统一的环境标准,加上县里有计划的建设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并对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投入,农民就会进入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70的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把70的农业资源留给30以下的农民,城里人赚了钱反哺于农业,农业要为城里人提供大量的工业加工原料和生活必需品。这样一个城乡双赢的良性发展格局,就是农民增收的发展方向。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是产业带动。工业小区、农业特色园区的发展,将使大量的工业企业、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的龙头企业进入园区,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批的农民就会进入工厂、企业做工,为了做工方便就会在附近买房,子女就要求在这里读书。大量的农村专业市场就会涌现,成为工业品、农产品、生活资料、生产物资的集散地,交通运输、包装、仓储、保鲜业就应运而生。商业、饮食服务业、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就会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农民城”。农民进城通过学技术、学文化、学文明,逐渐成为新市民,这一进 程就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进程。所以我县农村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好八个乡镇的工业园区建设、农业园区建设、商贸园区建设、文化体育园区建设,把当地的幼儿班、小学、初中学校建在园区,让园区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支撑,让小城镇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逐步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小康社会。

[1]

在百度搜索:对铜梁农民致富与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全文阅读

海西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两个重要的战略部署: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与小城镇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战略部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高度重视小城镇的地位。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是实现城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海西一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州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有序推进的原则。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为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了示范作用。

一、海西小城镇建设现状

(一)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

海西州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始终牢牢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线,将加快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牧区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合理规划,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与村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定位。在加快村镇建设的过程中,海西州主要在四个层次上强化规划工作。第一层次是编制了海西州域总体规划。第二层次是修编完善城镇总体规划。第三层次是编制城镇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按照“村庄集聚、环境优美”的思路,海西州到2011年基本完成了全州乡镇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有序推进小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海西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始终做到认真落实规划,突出各阶段工作重点,分步有序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

一是城乡一体化路网建设工程。实施过境公路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完善一级公路。

二是城乡一体化公交工程。城乡公交通达率达170个(总204个),以连村通组道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缩小城乡空间距离。

全文阅读

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调研和思考

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调研和思考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强势发展

一、建设概况

97年__乡与__镇合并之后,镇区内的几条主要道路,如__路、__路、__路等,因年久失修,道路破损严重,大小车辆难以通行,严重影响了__镇的对外形象和经济发展,市场建设有场无市,经济发展徘徊不前,乡镇企业年产值常年维持在18亿元左右,财政收入始终在500万元上下波动,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没有大的增长。20__年,新一届镇党委、政府上任以后,紧扣区位优势,广泛听取民意,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振兴__经济的突破口,提出了“三横六纵”道路建设和两个新区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我镇充分借鉴和宏扬经营城镇的理念,多方融资,积累原始建设资金。20__年以来,我镇共多方筹措资金20__多万元,对__路、__路、__路等8条道路进行了整修改造,建设里程达20多公里。镇区面积由原先的不足2平方公里,扩大至现在的5平方公里,增幅达150;镇区人口由原先的不足1万人,增至目前的2万人左右,增幅达200;新增个体工商户524户,同比增长13.2,其中从事第三产业者419户,占总新增户数的80;年可新增产值800多万元,上交利税60多万元,拉动全镇经济上涨1.5个百分点,已成为__镇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

一年来,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1、形象变了。以前脏、乱、差的现象没有了,道路坑坑洼洼的现象不见了,区位优势增强了,__镇的对外形象提高了。

2、威望高了。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落到了实处,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明显提高,政府的号召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3、民气顺了。环境得以改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经济景气上升,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群众看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没事找事、为难政府的行为没有了,有事找政府,有事问政府,有事靠政府已成为我镇群众的自觉行动。

全文阅读

群众路线视野下的城镇化路径选择

摘 要:在城镇化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担心的是脱离土地后的从业问题,而城镇化自身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新兴城镇的就业容纳能力。群众路线视野下的城镇化需要将群众之思与城镇形成的自然规律相结合,以拓展和增强就业容纳能力为抓手、以引导产业聚集为动力,以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为后盾进行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和布局规划。

关键词:群众路线;城镇化;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群众路线是我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传家宝,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是其基本工作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其基本工作方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其现实工作要求。在当前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之际,作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的新型城镇化,用群众路线的视野来思考其道路与路径选择,既对群众路线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又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提供启发,成为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的重要法宝。

一、城镇化中的群众之思

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目前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城镇化的一些看法与说法。“实施城镇化让你住上了小区,住的虽然好了,但没了地种,你吃啥喝啥?”“说得是你可以把自己的土地租赁给承包商,人家再给你土地出让的租金,但那一点租金够你一家子人吃喝吗?”“还说你可以到承包商的农田里打工赚工资,租金与工资拿双份钱,但你想承包给人家后,人家承包商大规模种植必然是进行机械化生产,还需要几个人去给人家种地啊?”……同时,目前已率先进入城镇和在城市中打工的所谓“农民工”大多抱的想法则是:“我一旦在城市中打工混不下去了,我还可以回去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己还是有活路的,还不至于饿死”,“到我年老在城里干不动了,没人用我的时候我还可以回去种我的地,养活我自己”。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当前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土地征收补偿时,常常由于一些农民群众嫌政府的补偿金不能满足自己的补偿要求而发生冲突,或四处上访,或暴力抗拆,这一现象背后看似某些农民贪得无厌,而静下心来换位从群众的视野来想一想,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农民群众对害怕脱离土地,失去生计来源而做出的应激反应。现在他们想的是能多要一点就多要一点,为自己未来一旦脱离土地这一从业基础做出充分的生计打算。因为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广大农民曾因没有自己的土地而受地主的盘剥与压榨,命运悲苦,这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与心理阴影。对他们来说,土地是其从业之基,就业之本,生计之源。所以,在城镇化中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脱离了土地之后自己怎么办,做什么,吃什么,怎么活。虽然当前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一部分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形成了所谓的农民工群体,有些地方农村的一部分土地也因此出现了荒芜,但由于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在农民的心中土地对他们的从业与生计意义一点也没有缩减。更不容忽视的是,目前还有一部分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或者其他原因仍然留在农村,形成所谓的“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这一部分人还在用自己的力量在土地上耕耘,养活着自己,土地仍然是他们的生命之根,他们对土地仍有着深深的眷恋与依赖。综上可见,在城镇化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之思、之行表面上看是对脱离土地的担忧,实际上是对自己生计之源、从业之本的担忧,是对自己就业的担忧。在当前我国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从群众路线的视野来思考城镇化,要减少其阻力,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在非农民转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就是要努力提高城镇化中新型城镇的就业容纳能力。

二、群众之思与城市形成规律的切合

从历史上来看,城市的自然形成过程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高度相关。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靠刀耕火种的生产和相对过于分散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过于依赖而城市并没形成。从奴隶社会开始劳动产品有了剩余,才有一部分人(一般是统治者)转换从业方式,组建城邦,将之作为政治中心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和防御外敌的入侵。近现代,从各国城市的大规模形成来看,也是先有工业化带来工商业的大规模发展,工商业带来企业群的聚集,进而就业容纳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进而各类人员汇集,然后才逐步形成了城市。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要以产业发展和企业的聚集为支撑。再看近现代城镇化发展中成功与失败的正反面的例子,以英美等城镇化较早、效果较好的国家来看,无不是先有工业化、商业化形成区域中心的就业容纳能力增强才进一步地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巴西、阿根廷等国由于在城镇化过程中没能较好地扩大与增强新兴城镇的就业容纳能力,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伪城镇”和“空城”,贫民窟成为了这些国家城镇化给他们带来的沉重的社会问题与包袱。从以上对城市形成的历史回顾与分析以及近现代城镇化正反面的例子验证来看,城镇化的自然规律性卓然可见: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变革——就业容纳能力增强——各类人员汇集——住房等各方面得到保障——城市形成。城市形成如此,城镇形成亦如此,而这也应该是当前城镇化要遵循的必然规律。其中,就业容纳能力是城镇化成败的关键,是推动城镇化顺利实施需要解决的关键一环。就业是民生之本,城镇化的形成规律与当前城镇化中的群众之思无疑有着极大的切合之处。可以说,没有就业容纳能力的城镇化,不仅会引起群众的不满与抵制,也必然是“伪城镇化”,建设的城镇也必然是“空城”,带来的也将是“贫民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与包袱。

全文阅读

统筹城乡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从××年月我市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至今,已近两年。两年来,全市各镇(区)紧紧抓住新一轮区划调整的机遇,积极破解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加速磨合,加快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六个特点:一是综合实力实现了新提升;二是发展后劲有了新增强;三是城镇建设拉开了新框架;四是资源整合产生了新成效;五是老百姓生活质量有了新提高;六是镇村干部队伍展现了新风貌。但是,回过头来看一看,在同样的形势、同样的条件下,镇与镇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宏观调控期、社会的加速转型期、矛盾的累积凸现期,镇级经济社会如何科学发展,新的思路是什么,重点抓手在哪里?这是全市市镇两级干部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金港镇召开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现场会,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在新的形势、新的目标、新的要求下,推动乡镇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创新思路,加大力度,全力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可以讲,这是在关键的时间,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意义非同一般。

最近一段时间,我短平快式地对各镇进行调研,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区划调整以后,面对严峻的宏观形势,面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艰巨任务,作为镇一级党委、政府、总公司,应该如何面对现实、着眼未来,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和经济国际化,切实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奋力开创乡镇工作新局面,再创新辉煌。今天我把这个问题带给大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发动大家一起研究、思考并解决好这个问题。

刚才,我们看了金港镇的工业投入、服务业项目、标准型厂房和社区建设,听了根法书记的专题发言,通过实地“看”、“听”、“议”,大家一定感触很深,震动很大,启发也很多。并镇之后的两年时间里,金港镇在以根法书记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创新思路抓发展,在“富民强镇”的大原则和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大前提下,不断瞄准更高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金港特点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金港镇的实践证明,新思路,才有新出路、新作为;重实干,才能有实效、出实绩。本着“破解难题,寻找答案”的目的,今天会议的总要求,就是要突出“一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个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下面,我就各个镇在破解难题抓发展,迎接挑战抢机遇的过程中,如何学习借鉴金港镇经验做法,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提五点要求,然后再请各镇(区)党委书记谈谈感想和下一步的思路打算。

一、进一步激发率先发展的动力,要争先进位,攀高比强。

乡镇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政区划调整后,工作范围更广了,群众期望更高了,发展难度更大了,但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就越是要弘扬张家港精神,树立率先创业之志,谋划率先创优之策,闯出率先创新之路,努力使乡镇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要解放思想,把率先发展的干劲鼓得更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地方发展的速度。我们张家港每一次大发展都印证了这个道理。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我们既较早地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也先行进入了“矛盾凸现期”。总的看,在压力和挑战面前,全市各镇始终保持了拼搏争先的锐气,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放松,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为全市的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挑了重担。特别是金港镇,把区划调整作为一次规模、实力、名次“重新洗牌”的良机,始终把争先进位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敢想,敢试,敢做,保持了发展的强势。当前,各镇要深入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努力冲破一切有碍于发展的思想观念,变革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摒弃一切落后于时代的陈规陋习,支持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创新实践,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率先发展的干劲。

全文阅读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路径构想

摘要:基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和城镇化现状,思考与探寻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并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路径,指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迫切性和路径方向以及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基于各地区产业集群优势,走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城镇化产业路径构想。

关键词: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化

一、中国当前城镇化进程所处阶段

(一)中国的城镇化现状分析

自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快速提高,从1980年的19.4%提高到2010年的46.59%,2014年达到54.77%,显示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仅与全球平均城镇化率52%相当,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相差甚远,说明我国的城镇化仍处于初中级阶段,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正好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借鉴各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留下空间。

(二)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的内在要求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模式属于“粗放式”增长,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同构和过度竞争现象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这严重制约了地区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本投资回报率降低,产业资本正在逐步转移,因此,经济发达地区正面处于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内涵质量的重要时机。

十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副总理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之一就是城镇化,要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换言之,城镇化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

全文阅读

全县城镇化工作会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城镇化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一年来我县城镇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我县今年城镇化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对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最后江县长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估计成绩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资金、土地、能源、环指等因素的制约,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城建工作者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五金汽摩重镇、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奋斗目标,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城镇化水平提高1.7个百分点、达32.6%,组团城市规模扩大到18.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3.2万人,挤身中等城市发展行列。

——一年来,我们坚持规划提档,城乡规划取得新进展。进一步确立了规划“龙头”地位,规划的调控作用得到了加强。规划体制进一步理顺,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实行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模式。编制了全县城市发展规划、宝邮路城乡总体规划、组团城市控制性规划(4平方公里)、龙水镇城乡统筹、万古等6城镇总体规划,修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完成了一小时经济圈**交通发展规划,完善了其他各专项规划,查处了1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基本搭建了“以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带动东西两翼城镇发展”的城镇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城乡、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管理到位的规划体系。

——一年来,我们坚持建设提速,城乡面貌展现新景象。突出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在交通设施上,县城海棠路建成通车,五星大道罗汉桥改造投入使用,南环二路棠香段顺利完工,省道渝隆路纳入改造,渝大高速公路、成渝城际铁路前期和争取工作不断推进,新建、改造乡村公路275公里,205个行政村通上客车,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在环境建设上,稳步实施生态县工程,启动了宝邮路景观线建设,不断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成了龙水市政广场,围绕创建提档,扎实建绿造绿,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县城。在项目开发上,一大批县外实力派房地产企业相继进驻**(已初具规模的高档楼盘香榭雅筑、五星华府深受群众好评),启动了南环二路新区建设,布局了商务中心、体育运动中心、急救中心、遗产中心等重大公建设施,实施了蓝湖丽都、御墅林枫等高尚小区,续建了一批名盘靓盘,全年开工房地产项目面积65.4万平方米、竣工29.7万平方米。在村镇建设上,不断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建设,建成10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龙水镇列为**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示范镇,邮亭镇、万古镇成为全市重点扶持中心镇,三驱镇列为全市重点规划中心镇;加快推进“1133”工程,顺利实施了10个康居示范点建设,建成159公里农村便道,完成85个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4万人,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一年来,我们坚持管理提效,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一方面,通过管理改善直观形象。积极开展“市容三创”活动,深入落实城管理目标责任制,市容市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全面完成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数字城管提供科学依据;大力推进环保四大行动,强力整治突出环保问题,全力落实农村公路管理责任制,发展环境更加有序。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提升内在素质。不断深化创建对人的引导,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规范了不文明行为,改善了人居质量,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纽带联系;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提升了业务技能,干部职工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不断宣传教育,规范了行业风气,公务人员执政为民思想更加牢固。

——一年来,我们坚持能动提质,产业水平跃上新台阶。围绕宝邮路特色经济带率先发展引领全县的目标,加大了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工业方面,坚持发挥优势,做强园区。2007年,实现工业总值120亿元,其中,1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5亿元,吸引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旅游方面,与广电集团合作,投资40亿元,共同打造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7亿元,旅游间接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在生态农业方面,通过互动发展,建成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和较高档次的农家乐30多家、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培育市级龙头企业40家、创造年产值10亿元以上。同时,加速发展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过去的一年,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一是得益于始终坚持领导牵头、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一年来,各级各部门对城镇化工作高度重视,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同时,社会各界对城镇化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给予了充分的关心和支持,为城镇化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二是得益于绐终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办法。在缺乏国家投资,财政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市场机制引入建设中,运用民资搞城建,走出了一条具有我县特色的城镇化路子,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对建设的“瓶颈”制约。三是得益于始终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方针。我们坚持以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发展引领全县建设,以实施组团城市战略带动全局发展,以壮大重点中心镇作为发展支撑,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同时,在不同阶段根据实际需要,明确几项工作重点,以这些重点工作的突破性进展,推动整个城镇化工作再上台阶。

全文阅读

城建局统筹城乡发展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从20*年11月我市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至今,已近两年。两年来,全市各镇(区)紧紧抓住新一轮区划调整的机遇,积极破解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加速磨合,加快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六个特点:一是综合实力实现了新提升;二是发展后劲有了新增强;三是城镇建设拉开了新框架;四是资源整合产生了新成效;五是老百姓生活质量有了新提高;六是镇村干部队伍展现了新风貌。但是,回过头来看一看,在同样的形势、同样的条件下,镇与镇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宏观调控期、社会的加速转型期、矛盾的累积凸现期,镇级经济社会如何科学发展,新的思路是什么,重点抓手在哪里?这是全市市镇两级干部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金港镇召开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现场会,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在新的形势、新的目标、新的要求下,推动乡镇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创新思路,加大力度,全力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可以讲,这是在关键的时间,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意义非同一般。

最近一段时间,我短平快式地对各镇进行调研,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区划调整以后,面对严峻的宏观形势,面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艰巨任务,作为镇一级党委、政府、总公司,应该如何面对现实、着眼未来,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和经济国际化,切实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奋力开创乡镇工作新局面,再创新辉煌。今天我把这个问题带给大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发动大家一起研究、思考并解决好这个问题。

刚才,我们看了金港镇的工业投入、服务业项目、标准型厂房和社区建设,听了根法书记的专题发言,通过实地“看”、“听”、“议”,大家一定感触很深,震动很大,启发也很多。并镇之后的两年时间里,金港镇在以根法书记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创新思路抓发展,在“富民强镇”的大原则和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大前提下,不断瞄准更高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金港特点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金港镇的实践证明,新思路,才有新出路、新作为;重实干,才能有实效、出实绩。本着“破解难题,寻找答案”的目的,今天会议的总要求,就是要突出“一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个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下面,我就各个镇在破解难题抓发展,迎接挑战抢机遇的过程中,如何学习借鉴金港镇经验做法,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提五点要求,然后再请各镇(区)党委书记谈谈感想和下一步的思路打算。

一、进一步激发率先发展的动力,要争先进位,攀高比强。

乡镇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政区划调整后,工作范围更广了,群众期望更高了,发展难度更大了,但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就越是要弘扬张家港精神,树立率先创业之志,谋划率先创优之策,闯出率先创新之路,努力使乡镇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要解放思想,把率先发展的干劲鼓得更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地方发展的速度。我们张家港每一次大发展都印证了这个道理。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我们既较早地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也先行进入了“矛盾凸现期”。总的看,在压力和挑战面前,全市各镇始终保持了拼搏争先的锐气,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放松,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为全市的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挑了重担。特别是金港镇,把区划调整作为一次规模、实力、名次“重新洗牌”的良机,始终把争先进位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敢想,敢试,敢做,保持了发展的强势。当前,各镇要深入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努力冲破一切有碍于发展的思想观念,变革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摒弃一切落后于时代的陈规陋习,支持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创新实践,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率先发展的干劲。

全文阅读

城镇化现状问题思考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代表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从其涵义上讲,就是一个地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近些年来,*旗城镇建设采取“政府策划,财政支持,市场运作”的办法,走出了一条“土地生资,招商引资,社会出资,金融融资”的经营城市之路,城镇建设亮点纷呈,极大地改善了城镇面貌。但是由于*旗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等原因,目前*旗的城镇化水平仍远远低于全国、全区和全市平均水平,并成为制约*旗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旗城镇化水平、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探索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旗城镇化现状及问题

*旗总土地面积8300平方公里,下辖7个建制镇、21个乡、1个苏木,*年末全旗总人口5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0万余人;全旗城镇化率为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06元。几年来,*旗委、旗政府进一步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建立了城镇土地储备制度,有效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镇供水普及率、供热普及率等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镇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河东新区建设进展顺利,新州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河东新区的建设为新惠镇中心城区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新惠镇旧城改造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实现了硬化、亮化、美化。全旗其它建制镇建设速度也进一步加快,长胜、四家子、金厂沟梁、贝子府、下洼等小城镇功能不断完善,雏形初具。目前,*旗已基本形成了以新惠镇为中心,以其它建制镇为辐射,以乡苏木为补充的小城镇建设体系。全旗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旗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旗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旗是农业大旗,城镇人口较少,*年全旗城镇化率仅为1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旗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相对较慢,每年仅以3个左右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这样与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到*年全区城镇化率要达到48%以上,到2010年达到56%以上,到2020年达到70%以上的目标差距还很大,加快推进*旗城镇化进程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中心城镇聚集效应不强。城镇经济在全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推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旗城镇经济还相对薄弱,城镇经济占全旗国民经济的比重相对较低。*年,*旗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旗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20.9%和32.6%,城镇经济对全旗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就*旗新惠镇中心城区而言,缺乏产业支撑,缺少具有拉动力的大工业,还没有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同时也缺少具有辐射和带动力的大市场。其它建制镇大多数都以小摊小贩式的集贸经济为主,并且集市规模小,成交量小,因而城镇发育层次较低。

(三)城镇规划相对滞后。截止目前,旗政府所在地新惠城区仅完成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履盖率仅为50%左右,因此,导致个别地段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另外,全旗其它6个建制镇只有四道湾子、长胜、四家子等3个镇完成了城镇总体规划工作,其它3个建制镇预计今年底能够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同时,由于受观念、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镇规划水平较低,缺乏超前性,特别是缺少特色规划。

(四)城镇建设资金筹措困难。一方面,由于*旗近年来连续的自然灾害,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旗财政和乡镇苏木财政比较困难,用于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建制镇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城镇土地价值增值较慢,以地生资额度有限。再一个方面,就是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少,民间投资未充分调动起来。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当前制约*旗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在城镇经营理念上缺乏创新,城镇管理不到位。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缺乏对城镇的长远规划和准确定位,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跳不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往往在城镇建设中,就某一项建设说某一项建设,思想不够解放,缺少长远规划和打算,不能大胆探索和创造性工作,缺乏对城镇的准确定位,发展上有很大盲目性,有的个别小城镇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在城镇管理上,由于受管理体制、资金、人员和城镇居民素质、思想观念的影响,城镇管理水平还较低,除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镇以外,全旗其它各建制镇在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