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社会学论文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精选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女性认识在城市化进程中萌芽

不同于乡村生活,城市生活更加具有选择的自由性,是人类生活的最佳社会形式之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大规模城市,这一过程中改变了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形态,并且也巨大地解放了人类自身。人们开始倡导自由思考,随着生活视野的不断拓展,人们的基本素质和精神境界也都水涨船高。伴随着这一过程,城市妇女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解放。女性的角色在城市的环境中也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如今的城市社会环境已经不再以体力决定社会角色了。城市中的女性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更多的机会与权利,更加积极地对待工作、参与时政,也对传统的社会观念进行挑战。由此可以看出,女性解放运动与女性主义是伴随着城市产生的。

(二)城市所引发的女性问题

城市化必定是把双刃剑,女性在城市中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女权意识不断觉醒,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化也发现了一些女性问题,使女性生活的部分方面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甚至使部分女性陷入困境。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女性并不是必定的受益者。在低端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自乡村的女性移民身体健壮、易于管理、工资水平低等特点使其相对于城市固有女性居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也伴随着一定的代价:健康问题、推迟婚姻等。

(三)性别歧视与城市化过程中女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性别歧视意味着不同的性别所拥有的待遇是有差异的。为了消除性别歧视,使女性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我们应在城市化发展中加入性别视角。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使她们往往对城市的一些问题更加敏感,更容易体会到城市社会的规划和管理中不合理、不人性化的地方。但是由于适当途径的缺乏,城市管理者接收不到她们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管理不善,而非财政资源、技术缺乏等原因。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加入性别视角,就会弱化不平等这样的道德问题,而且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接纳全体市民,特别是女性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城市女性的生活空间

(一)传统(古代)城市中女性空间的特点

在女性社会很低的传统社会,我们在大街小巷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因为世俗的束缚,不允许她们出现在公共场合,她们日常的活动范围基本只能在家中,甚至在家中的一些区域也是她们不能涉足的。在中国传统的居住设计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中国传统住宅中男女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区域,前堂后室,以“中门”为界,而“前堂”往往是女性不能涉足之地。这种格局看似保护妇女,事实上限制了女性的生活空间和人身自由,使女性完全脱离了社会生活。

(二)现代城市中女性空间的特点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7日

我国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丰富,研究领域涉及城市管理的主体、客体、管理手段体系以及城市管理理论的变革等内容,并且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但是在研究的深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方法较单一,诸多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均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分析应用较少。鉴于城市管理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密切联系,通过对相关样本的分析研究,本文进一步明确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城市管理理论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定量研究对于城市管理理论的改进所具有的现实应用意义,并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一、城市管理主体理论

(一)政府主体。城市管理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其最基本的主体无疑是政府部门。因此,诸多学者在研究城市管理理论过程中选择政府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如论文《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城市管理》。该文总结了北京城市建设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及,并指出以后努力方向,但是此类文章属于总结性文章,学术意义不大。又如王霞、蔡晓辉、李茜的《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探析》本文针对类似“9・11”、非典等一系列紧急事故,灾害处理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强调政府在处理此类事件应建立宣传、法律、预警、反应四种机制。对于各级政府在紧急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采取的措施给予了较为明确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政府无疑是城市管理的最直接的主体,起到基础(日常管理)和核心(突发事件)作用。日常政府活动都可以被认为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但是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发现,以城市管理为主题,研究政府主体的文章仍然不够丰富。

(二)参与城市管理主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公民社会的不断完善,许多学者开始另辟蹊径从参与城市管理的多元主体入手,研究诸如社区、NGO、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对于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其中参与城市管理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和志愿者参与两方面,对其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此外还有文章针对社区文化建设、民间组织等进行了探讨。城市管理多元参与主体的研究对于城市管理主体理论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对于城市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管理客体理论

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分析,笔者发现在对城市管理客体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中,有12篇以具体城市为例,对如何开展城市管理活动进行全面解析;涉及城市社会管理(主要内容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交通管理的各有1篇,涉及城市环境管理的和城市经济管理的各有3篇;此外,还有1篇涉及城市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及公平的内容。但是,有关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及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不多。

(一)在涉及城市管理客体理论研究的论文中,许多学者主要从城市管理具体管什么着手,对现代城市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具体研究。一方面包括专门管理职能,如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另一方面主要讨论了政府的一般管理职能,即城市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组织都具有的职能,主要包括城市经济的调控和城市社会管理。这些文章对于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忽略了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社会保障的研究。有关城市社会保障的研究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每一位学者的注意。

(二)以具体城市为例进行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此类文章有以具体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如上海市;有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如特区城市;还有文章从具体城市的具体区域进行研究。以上文章多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对具体城市的城市管理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但是仍然都是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研究的内容。

城市管理客体理论的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城市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仍有待增加。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定量研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

三、城市管理手段体系理论

城市管理手段体系涉及的是现代城市怎么管的问题,主要包含了城市法制建设和城市规划两个大的方面。

(一)城市法制建设。城市管理理论中所讨论的城市法制建设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城市管理过程中所依据的一系列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另一方面指如何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这一系列法律体系,保持良好有序的社会状态。笔者认为,城市法制建设若与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服务政府理论,或者与系统理论结合,将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城市管理手段体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城市的全局规划。此类文章主要从宏观上对于城市管理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此类文章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飞速过程中,城市管理难以同步发展的弊端提出宏观性的指导,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结论

通过对以上文献进行总结,笔者认为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以下的不足:

(一)当代城市管理研究缺乏系统性、宏观性。从选取的文献样本中我们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在研究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宏观性的理论结构框架,学者们往往针对城市管理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宏观性,理论研究多而实证研究少,并且城市管理的某些方面如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还没有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

(二)当代城市管理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够。在城市管理理论的变革研究中,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对于城市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自觉的将两者相结合,促进了城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但是这种结合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当代城市管理研究定性研究多,定量分析少。这一不足可以说是城市管理理论乃至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最大弱点,虽然在城市管理变革的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定量分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仅仅局限于将定量分析作为一种辅助研究手段。

总之,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但我们应该看到城市管理理论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相信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并且会与其他学科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主要参考文献:

[1]景星蓉,张健生.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J].城市问题,2004.6.

[2]隋鹏飞,国晓丽.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4.9.

[3]徐惠蓉.国内经营城市观点概述[J].现代城市研究,2004.7.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0-02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指导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被分离出来,并被设置为新的“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这被认为是“我国国情所地,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随着这一宏观形势的变化,原来以培养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为主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必然需要重新建构才能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相适应,才能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规划学的内涵

1.城乡规划学是对城乡统筹问题的认同与回应。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出路则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据相关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7.5%,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2.2:35.0,农业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数20%。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看,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条件。因此,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思想的有效实施。

2.城乡规划学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统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一直都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的主体,将城市看作为一个放大的建筑物,一直过分地强调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和审美意识。1960年后,欧美城市机体的高度复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规划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以致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等其他学科理论和交叉思想不断来调整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如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任致远研究员提出“城市科学”等。纵观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到芒福德倡导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正如尼格尔・泰勒所言: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方法变革和规划重心的转移,在不断地批判与反省中,城市规划早已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空间设计,而走向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道路[3]。

3.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到现代的城乡规划学,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研究范围的扩展问题,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统筹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不是工程技术应用面的扩展问题,而是涉及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安排、空间管制以及相互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与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

二、现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1952年开始设立城市规划专业至今,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是作为建筑学之中的“工学”门类来进行构建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4]。因此,相对于新的城乡规划学,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重视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始终强调“城市是扩大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2)重视规划技术手段和工具运用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政策理解、法律运用、沟通协商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的课程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训练或实践缺乏。(3)缺乏乡村自然、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由于学科发展长期以来都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为对象,不仅导致乡村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培养也局限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目前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就是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人才培养定位。以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构筑而成的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巨型系统,是在各自不同或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建设的龙头,无疑是要致力于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致力于城乡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因此,城乡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承担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宋绍杭等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态势,要求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要承担起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城乡社会服务与物质形态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制等重要工作[5]。

2.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人才定位,参照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划分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课程等三大类。其中,理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地理学、景观生态学、资源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环境和系统论等;文科类课程包括城乡住房社会学、土地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行政管理体与法规等;工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与交通、建筑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社区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上三大类课程体系中,理科类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文科类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工科类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从而达到培养城乡规划综合型、创新型、社会型人才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60年,新的城乡规划学站在了时代的起点,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和共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关于广泛征求《增设“城市规划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意见的涵[EB/OL].

http://www.省略.cn/news/shownews.asp?id=232

[2]杨俊宴.城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万民,等.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主要从人文学视角探讨城市规划对公民民主意识的影响,认为城市规划会影响公共空间的设置,影响人群的集

>> 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管理 论校园规划与城市规划 论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论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关联 论城市规划与施工测量 论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 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论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论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 论城市规划与精品城市设计 论城市化与城市规划之关系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 论城市规划的主体性与规划尺度的适宜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庞文治,于进海.政治对规划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规划师论坛,23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徐善登,李庆钧.论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民主价值.理论与改革,2009,(02)

[5]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

[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

[7]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8]学明,吴松,远东.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午印书馆

[10]对美国城市规划的新认识.http:///NewsShow6147.aspx

[11]Roland Martin.A. et J. Picard.古希腊城市规划.1974

[12]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内核与理论变迁.城市规划,2009,33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教学改革

一、 发挥城市社会学课程作用,顺应城市规划教育新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人材的培养,现在已不能只局限于工程建筑方面的训练,它必须加强对现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许多社会、经济和环境区域科学方面的知识内容,把城市规划工作者培养成‘具有一门专才的通才’,这应该是城市规划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目前作为工科培养体系的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过程中人文学科一直是薄弱的、被忽视的环节,导致城市规划教育体系下的毕业生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素养,最终影响他们参与决策的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原则性,这将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带来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应首先在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特色,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加强城市规划决策中的人文考虑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上强调该门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通过该课程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做到:重视规划方案前期的社会文化调查研究及方案的社会文化效益评估;认真研究和实践公众参与的规划路线;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等社会背景,将城市规划决策与政府有关决策相结合;学会应用社会科学工具分析国内外城市规划项目的正反经验等。

二、完善教学内容,实施“两个联系”

在城市社会学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通过联系社会现实和结合城市规划相关问题来提高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城市社会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发挥该课程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1、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突出课程实用性

城市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因而在教学内容的学习中也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同时将大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与教学理论知识相结合,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城市社会是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必须将社会现象中具有本质联系的内容以及具有权威性的学术研究新成果作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了解现实状况,而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解释和分析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比如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城市化相关理论知识来对社会实际进行解释。

其次,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融入教学内容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学会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对目前我国户籍制度是否对城市化具有阻碍作用问题的认识,可以结合2009年初上海户籍制度改革这一实例,让学生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经过自身的具体实践调查来了解目前户籍制度对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运用社会学理论知识认识分析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及改革的措施。

2、将城市社会问题与城市规划相联系,实行专题化教学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在动态中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它的魅力不只在于外在的物质特征,更在于和时间、人群、文化和自然这四种巨大力量的不断斡旋。对应“四种力量”可以将城市社会学的教学内容分为“城市和城市化”、“城市社会结构”、“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系统”四大专题。在每个专题的框架下不断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以“城市社会结构”为例,可以分为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载体、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等内容,重点掌握城市社会中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及其社会功能、社会角色、社会阶层的划分和社会流动所带来的相关问题,并结合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来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如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的变化所带来的居住分异等问题,如何在城市规划决策中解决。让学生明白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它规划的不只是城市中的空间格局,更重要的是城市中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并回答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用城市规划手段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将城市社会问题与城市规划相联系,不仅是适应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适应社会发展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要。如现实社会中许多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于实际生活需要,既有物质上的困难,也有认识不足的问题。从城市社会学中居民生活方式角度可以进一步发现生活方式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关系非常密切,可以把生活方式理解为“人们享用物质的劳务的方式”和由个人“支配闲暇时间的方式”,那么为实现这一消费和支配时间的方式,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就要做出相应的安排。人们既要有物质生活,又要有精神生活,这一切都要有活动基地或场所以及通畅的联系手段。在城市规划决策时,对信息中心、艺术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及其组成单位,还有宾馆、饭店、运动场、游泳池、公园、绿地以及城市交通工具等,是否有足够的认识,是搞好城市规划的先决条件之一。

三、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城市社会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推引教学和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1、推引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推引教学是就教师通过结构性地介绍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学生阅读教材并钻研相关实践、理论课题,从而作出大胆思考,引导学生彼此启发讨论、共享彼此成果的教学方法。它符合城市社会学课程理论内容多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推”学生在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阅读城市社会学方面的理论研究论文和相关书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如将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中搜集素材,学会分析包括自己在内的社会环境。如自己所生活的社区是如何建设的?社区中的人群有何共同点?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和观察笔记。

利用课堂讨论“引”学生探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每一章教学内容开始前布置相关的讨论题,讨论题的布置尽可能地有吸引力和争议性。例如:在讲授“社会阶层与流动”专题前向学生布置讨论题:“我国是否存在中产阶级?社会上的‘小资’人群属于中产阶级吗?”这样的讨论题引起学生的普遍兴趣甚至怀疑。讨论题的给出,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动力、方向和范围,促使学生努力寻找吻合自己观点的研究,同时留意与自己观点相反的研究,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这种探索中得到培养,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实际、思考社会现象。

2、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指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设置一个具体案例,展示并分析案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和管理能力的教学方式。

通过案例教学可使学生接触到第一手原始资料,贴近生活,接近社会。通过对案例的讲述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源泉所在,并举一反三。在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控制案例讨论过程,不仅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待定问题,使学生从案例研究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更要引导学生探索待定案情的复杂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空间;社会空间;空间伦理;内卷化

作者简介:郭强(1965―),男,河南虞城人,社会学博士,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知识行动论、区域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杨恒生(1978―),男,河南固始人,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文明与社会现代化研究;汪斌锋(1982―),男,安徽黄山人,华东理工大人文科学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2)01-0029-05 收稿日期:2011-10-12

有关城市空间和人居空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哲学层面空间和时间的维度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在根本性上不可回避――即当前存在表现的具体形式下行为和具体事物的存在方式――我们生活在其中,事实上有关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理论讨论和实践争论远远超越了单纯哲学“元本体”所讨论的现象与问题。与此同时,反思人类当下存在的状态和未来的生存命运已然成为主要话题。当下人所存在的空间结构的讨论已经超越单纯的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的固有学科领域,进入了经济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的交叉学科讨论与反思层面,成为一个人人是主体又具有被消解的“伪本体”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人类生存的空间结构讨论不能泛泛就城市空间拓展、生态空间挤压和社会空间结构流动与固化的单维度讨论,它需要围绕人生存的状态进行跨领域的互视,同时将内在的结构性关联呈现出来。

一、生存空间: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交互

无论是城市空间还是社会空间,都是作为人的生存空间而存在。生存空间所经历的延伸和挤压已经成为当下人所存在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在当今更加地和生活方式融为一体,这要源于城市空间提供的位域――人的位置与居住的环境――生活的空间与领地以及人的流动范围与影响范围――这个自孔德所建立社会学以来一直探讨的问题和社会学家不能回避的问题,只是今天把它放在城市的空间领域内探讨而已。它更加强调的是生存空间的内容,也即生存空间之上(内)的生活空间的问题,它才是连接着城市个人生存与社会生活的桥梁,从而引出城市社会空间的探讨。社会空间不仅是人所处在社会领域内的位置――财富、权力和声望的标准,同时在社会空间领域内能够活动的空间与流动的阶层。

对于人类的城市人格的塑造和人现代性的定义――人的城市性(英格尔斯)与城市的人性(简・雅各布)已经交织进了现代的城市空间与现代社会空间,并且这个过程还将不可避免地继续,同时既有的传统和文化都逐渐成为被卷入的对象,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马克思)。人的生存空间里拓展出了城市空间,而现代的城市空间消解了人的既有社会空间并引入城市空间生活的内容,完成了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交互。

(一)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对应

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异质性重构使得城市空间里同样重构着社会空间内容,社会阶层的异质性和分化进入到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的布局结构中兼具或者塑造出社会空间异质性与同质性的结构内容,不同的城市空间领域能够显示社会空间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的差异,城市地理空间与心理空间都标贴着或潜伏着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空间的点、线、带或圈状分布。城市空间领域内具有社会空间布局的标志性内容。简单说来,例如,不同的城市在空间布局里都不同程度地显示豪华区、富有区和贫民窟,同时在城市空间的社会心理上能找出同质性与异质性,并还能显示出各种符号区特点,以下是我国某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城市空间对应关系。

城市空间内社会空间的布局并非是城市设计的初衷,事实上城市的形成又都伴随着和社会空间的布局,图1以我国某城市为例,城市空间的布局与社会空间的布局呈现圆环形展开,以政府机关,外企国企高管、银行业等垄断行业为居民特征的中心区;以中小企业高管、技术人才、政府机关中层干部等居民形成的圆环过渡区,这个区居民的特点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地位的提高和声望的提高逐步向中心区过渡,而中环以外形成的是原住民区、企业员工区,期间还夹杂着贫民窟。每个区都用向中间过渡的趋势,而中心区的青年人则言必称港美、欧、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环向中环,中环向中心,中心向国外流动的社会阶层的空间流动格局,社会空间内的循环流动完全可以在城市空间的布局里得到体现和印证,并且形成城市空间的记忆和空间符号。

这种对应的空间符号关系――一种典型的社会空间领域内给城市空间定义标签。同样以这个城市为例,社会生活空间内容的符号对应关系,见图2。

这种符号的对应关系不仅表现为语言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同时还表现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当个人或者社会群体一旦提及某个符号的时候,处在社会空间的人很自然想到对应的城市空间,以及和此空间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这已经是社会空间与城市空间形成的标签关系。

(二)城市空间与社会异质性关联

对于城市空间的布局与社会空间的符号对应,体现着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领域内某种异质性关联,城市空间的布局,类似棋局,不但有着社会异质群体各自的位置,而且还隐含各自的路径。

城市空间既体现了传统城市初始化前提条件的作用(新兴城市除外),还体现了社会空间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

同样,城市空间的塑造与被塑造更体现为现代城市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在城市规划的社会设置功能作用下,城市被塑造出来。社会空间的异质性与城市空间的塑造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规划城市是在城市空间布局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主体本身是城市社会空间的异质性组成部分,城市空间布局的塑造既体现异质性的内容更体现对异质性的引导与控制。前网络社会城市空间与社会异质性在城市空间的规划与城市异质性流动缓慢的双重条件下呈现较为稳定的异质结构,例如,美国各城的黑人区。当下城市空间在网络信息的交互下产生新的现象――城市空间中的虚在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实在与虚在空间的交互,这种虚拟与实在的交互使得城市空间研究边界得到空间的扩展和补充,这种补充使得各学科的互视研究成为必要――网络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交织。

(三)城市空间的实在与虚在

实在的城市空间是以城市生活社区为特征的城市生存空间,虚在的城市空间指的是以网络空间为载体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现代城市作

为信息处理和流动的中心自然形成城市的信息网络的空间,这也为城市的虚拟社区生长和发育提供了条件,城市空间的研究领域不在是以城市社区为单位的城市地理空间,而是培育了纯粹以人的交往――而且是交往主体不在场的城市虚拟空间的生活,这种虚拟空间的存在突破了城市空间的研究领域进入到城市社会空间的视域。

城市社会空间的虚拟形式在理论上使得城市能形成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网络,只要信息的处理足够发达,城市空间的地理位置可以足够广大――它的出现是一场革命,它使得城市空间的决定性作用被消弱,社会空间的发育长上了翅膀,摆脱城市空间的束缚,并使得社会空间为城市空间的拓展注入动力,同时虚拟空间的存在为城市空间的发达与否提供了参照系,从而也为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可以想象提供了可能。

虚拟空间的匿名性和信息处理的加速,使得城市社会空间交往与流动加速成为必然。这种交往形成革命性突破:一方面,城市空间领域可以忽略不计,地球已然成为一个理论意义上的村落;另一方面,社会空间里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社会阶层的交流更加频繁。城市空间在理论上被瘦身,而社会空间被极大地丰满起来,进而在理论想象上社会空间的丰富能够填补城市空间的空白。而事实上,突破的效果并没有限制住城市空间的扩展,反而加剧城市空间领域的扩展,城市空间扩张的推力也伴随注入了虚拟空间的推动力――虚拟资本的进入社会空间――这个巨大的――理论意义上是无限的社会空间的合力。

这种空间力量的结合是城市空间“这个魔术师”所召唤出来的自己又无法驾驭的“魔鬼”,城市空间的变迁可能与社会空间赋予的新意义使得城市社会空间的传统管理面临挑战,当代城市面临的许多问题不但被制造出来,更有被加剧的趋势。

二、社会控制与城市空间控制

城市社会空间的匿名性特征加剧了传统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尽管社会空间在时空内的交流突破城市空间的边界已经成为必然,但是交流的匿名和对象的陌生使得传统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意义被大大削弱,交流信息的泛滥使得虚假信息充斥其中,各种社会问题和犯罪成为隐性。人性中的“自然秩序”(罗斯,1901)难以再对人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离轨、犯罪等社会问题大量出现,新的隐形的社会问题大量滋生。

这使得城市空间控制与社会空间控制交织,以此来面对新出现的挑战,结合城市空间控制的社会空间控制――网格化管理成为可能。

(一)网格化管理:“人”的因素抽离

城市的网格化管理的前提条件是:第一,现代城市人口加速流动,使得传统管理体制不能满足当下的管理需要;第二,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符号学对应,对应的空间内以标志性符号信息的流动和处理成为可能;第三,即时信息流通在现代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只有满足这三个前提,在以城市空间控制与社会空间结合为前提的情况下,信息高速传播与人口高速流动的社会虚拟空间控制城市人的多重角色的体制才能成为可能。

网格化管理的首要特征是将社会控制与城市空间管理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黏合剂是现代的信息网络对信息的即时处理,信息能及时反馈到相关的管理部门。网格化管理的潜在前提是定量化研究。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电脑信息处理上的方便与快捷,对于流动犯罪和社会问题的排查起着时空上非常精确的作用,短时间内能通过电脑信息的海量处理掌控全局,同时对日常工作的开展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网格化的管理体制是现代社会条件成熟下的产物,同时也是应对现代社会危机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典型的城市空间管理与现代城市社会管理(社区点、线、面、片管理)的有效途径。

但是,城市空间的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将“人”作为城市空间主体与社会空间主体的地位抽离出来,眼前的城市社会不再是活生生的人的社会,而是流动人口的中转站,整个社会抽离为对应的城市空间的点、线、面结构,城市空间因素占据城市社会空间的主导因素,现代城市的人在高速流动与超人结构的管理下成为死气沉沉的“陌生人”社会结构。

(二)城市空间伦理:传统伦理终结与重建

当城市陌生人社会成为必然的时候,传统熟人社会的伦理面临终结,城市空间新伦理的重建成为必要。

从古典经济学看来,城市空间的伦理学基础在于城市空间资源的有限性。人类对于空间资源的竞争历来就存在,当人口数量较少而生存空间资源丰沛的时候,竞争并没有成为一种显性的伦理学命题,尤其是生存空间伦理和现代城市与自然空间伦理以及城市空间中人的伦理还未成为焦点。

1.生存空间的伦理始终存在

相对于人类欲望而言任何资源均是有限的,传统社会秩序与伦理结构从传统生存空间到当下生存的城市空间都无一例外面临这样的问题,即:有限城市资源的分配――城市空间资源逐步成为有限的资源。因城市空间伴随城市产生而产生,城市空间的伦理也随之产生,但传统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与其兴亡更替频繁使得空间伦理问题并不突出。当今城市的空间急剧膨胀,同时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空间伦理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2.城市的空间生存伦理表现为城市“圈地运动”所滋生的众多问题

城市不断侵占周边传统的自然生态,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大量卷入城市空间。城市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原有自然生态破坏殆尽,工业污水、生活垃圾、废弃物大量向城市周边倾泻。城市的“灯红酒绿”与周边满目疮痍的生态形成了鲜明对比,生态伦理的危机成为现代城市重大弊病。

3.城市空间自身伦理存在于市民与城市共在的张力结构之中

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密不可分,人类对城市空间的生活状态向往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城市人的平等与正义被史无前例地提出当做问题来质疑了,城市空间本身成为象征不平等与不正义的典型标志,上、中、下阶层与大、中、小空间的城市生活和社会空间状态鲜明对立起来,高尚与卑微成为城市的代名词,城市自身由资本异化出来的空间域已经将社会空间内阶层与群体无情卷入。

城市的中心和边缘,城市的上层与下层,城市的美与丑、好与坏都被城市空间内的资本所结构化。

三、城市空间的结构内卷化与社会空间塌陷

资源的稀缺和人口的增长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一直是城市空间卷入与塌陷的前提条件,但是这种条件在资本的作用下被大大提速和异化。城市空间伦理问题在资本卷入下成为比显问题更激烈的潜在冲突,资本的卷入使得社会欲望在城市空间内显化,城市资源在资本的操控下呈现城市空间结构化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以资本多寡和资本结合权力大小为特征,而资本的大小与权力(资本的驾驭力)呈强相关关系,资本生产力成为少数人欲望的工具力。城市空间的资本卷入使得城市变成资本的战场,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成为资本战争的炮灰,人格被资本化扭曲,扭曲的人格继而成为城市空间伦理的恶的再生物。

资本卷入带来最直接的后果是现代城市空间

塌陷与内卷化。城市空间的拓展动力异化为资本的扩张力,资本的塑造力;城市空间的生存将个人的生活抽离出来,人们不再是生活于城市之中而是生存于城市之中,生活被城市奋斗替代。城市的非人化呈现城市空间的表面扩展与实质空虚(空巢)的并存,城市的发展变成资本的圈地运动,城市发展的目的性丧失。城市空间表现为城市空间内人的价值因素的塌陷,城市品质是资本的品质,城市空间的资本化控制越大,城市空间的真实人的空间越小,城市塌陷越剧烈,这种剧烈程度表现为强内卷化――城市空间的发展表现为有增长无发展,进一步退半步的徘徊;城市空间扩展表现为资本积累的土地财政和造城运动,新剥削不但在跨城乡之间进行还在跨产业之间发生;城市帝国主义殖民时代已经到来,并在资本的深度卷入下凝聚极大的力量,摧毁欲望的边界。

城市的进步并非创新发展,创新被束之高阁,一切随意的行为被冠之以“创新”的含义而流行开来,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问题纠结繁殖开来――强拆、城管暴力、污染、社会报复、急慢性社会病蔓延,城市生存空间被城市病传染,最终城市的精神污染扩散开来,各种扭曲的欲望结合体与人性的卑劣公开表现出来。

城市空间的伦理重建或许能够成为治愈当代城市社会空间塌陷与城市精神污染的良方。

参考文献

[1]任平,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J].城市发展研究,2006,(5).

[2]张晓平,刘卫东,开发区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科学,2003,(2).

[3]常勇,胡晋山,黄茂军,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空间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07,(1).

[4]洪忠,浅谈建筑空间与意境的塑造[J].福建建筑,1997,(1).

[5]何子张,城市空间生产理念下的城市设计[J].规划师,2004,(3).

[6]胡太平,社会批判理论之空间转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J].江海学刊,2007,(2).

[7]钱振明,走向空间正义:让城市化的增益惠及所有人[J].江海学刊,2007,(2).

[8]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2007,(2).

[9]殷毅,曾文,城市区域化与武汉城市空间布局[J].经济地理,2006,(1).

[10]汪原,亨利・列斐伏尔研究[J].建筑师,2005,(5).

[11]谢强,建筑空间水体语言研究[D].湖南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西方思潮;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在资本主义初期,城市环境恶化等因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伟大构想,揭开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序幕。

在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西方社会,伴随着文艺复兴思想的延续,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主流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对于西方社会各阶层思想的深远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上世纪90年代伊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全球变暖、全球沙漠化等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给寄希望用科技战胜自然的人类当头一棒。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寻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新的城市规划思潮,开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1 理论来源及阶段划分

1.1 规划理论来源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复杂多元的, 主要可以归结到以下几个基本事件:(1)田园城市;(2)城市美化运动;(3)公共卫生改革。

部分学者持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的观点。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 则应追溯到更早的欧文、圣西门、傅利叶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和社会平等传统的思潮。

1.2 按照历史时期划分

1.2.1 以时间的自然延续划分

如D.Kruekeberg采用年代分段法, 将过去多年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划分为三阶段:(1)1880-1910,有固定规划师的非职业时期;(2)1910-1945,规划活动的机构化、职业化时期;(3)1945-2000,标准化、多元化时期。三个阶段互不交叉,将某时段的规划理论或规划实践作为这一年代的特征。

1.2.2 以主流思潮为主线

以主流思潮为主线, 再划定年代的上下界线。如P.Hall采用思潮分段法, 以规划理论对待城市的观察角度作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七个阶段:(1)1890-1901,病理学地观察城市;(2)1901-1915,美学地观察城市;(3)1915-1939,从功能出发观察城市;(4)1923-1936,幻想地观察城市;(5)1937-1964,更新地观察城市;(6)1975-1989,纯理论地观察城市;(7)1980-1989,分别从企业、生态、病理学角度出发观察城市。

1.2.3时代和思潮相结合

先按照十年为一个时代单元进行划分。通过对每一个年代各类思潮的梳理,深刻认识挖掘各类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希望能从人类思想发展历程中认识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同时以人类当今社会的主流思维角度(包括经济、人文、环境)出发,主流思潮进行划分,从而构建其知识构架。

1.2.4 本文采用的划分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以时代和思潮相结合的方法,将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二战前:田园城市理论,综合规划的思想,带形城市理论,工业城市理论,城市美化运动,城市形态研究,城市艺术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城市发展空间理论,当代城市,广亩城,基础调查理论,邻里单元,新城理论,历史中的城市,城市社会生态理论,战后重建,历史城市的社会与人,都市形象设计,规划的意识形态,综合规划及其批判。

(2)二战后至1960年代末:批判城市规划, 公民参与, 规划与人民, 社会公正, 保护文化遗产, 环境意识, 规划的标准理论, 系统理论, 数理分析, 控制理论,理性主义。

(3)1970年代至1980年代:理性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 开发区理论, 现代主义之后理论,都市社会空间前沿理论,积极城市设计理论,规划职业精神,女权运动与规划,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

(4)1990年代后:全球城,全球化理论,信息城市理论,社区规划,社会机制的城市设计理论。

2 理论的演进纲要

2.1 二战前

2.1.1 人本主义思想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把城市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并在《明日:一条迈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提出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城市应与乡村结合”。他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等重要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

作为另一位西方人文主义大师,盖迪斯提出了综合规划思想,他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他强调城市规划不仅要注意研究物质环境,更要重视研究城市社会学以及更为广义的城市学,因此,盖迪斯事实上是使西方城市科学由分散走向综合的奠基人。

2.1.2 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以玛塔的“带形城市”、戈涅的“工业城市”为起点,通过高科技手段建设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后以建筑师柯布西耶为代表,通过巴黎城市改造的理想方案和其出版的《光辉城市》、《明日之城》两本理论书籍,系统的阐述其思想和理论体系。理性规划思想的巅峰之作是柯布西耶的《雅典》,其以功能理性主义为思想核心,提出了“生活、工作、交通和游憩”的城市四大功能,并以这种思想指导了世界上大量的城市实践活动。

2.1.3 其他规划思潮

美国建筑师赖特以自然主义、分散主义为思想基础,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规划思想,并在1932年出版了《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他反对大城市的集聚与专制,追求土地和资本的平民化,并通过新的技术使人们回归自然。但由于广亩城市以小汽车作为通勤工具来支撑极度蔓延城市发展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遭到“新城市主义”思想的竭力反对。

芬兰建筑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的折中方案,他在1943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详细的阐述了其核心的思想和理念。

2.2 二战后至1960年代末

2.2.1 系统论思想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三门学科诞生于1948年左右,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重大发展,并对人类自然、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系统论的思想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最为显著,将城市视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是不同土地使用活动通过运输或其他交流中介连接起来的系统,城市内的不同部分是相互连接和相互依存的,而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的建立是理性主义的巅峰,也标志着功能理性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

2.2.2 卫星城实践

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卫星城理论,在二战后的大城市开始发挥价值,并被广泛用于空间、功能疏散和新城建设中。并在1944年大伦敦规划等重大的战略举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1946-1955年期间的第一代卫星城,1955―1966年间建设的第二代新城,1967年后建设的第三代卫星城。

2.2.3 整体环境观

随着城市的扩张与蔓延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人们开始担心自然资源被粗暴地践踏,担心人类生存环境遭受灾难性的破坏。P.盖迪斯从自然生态观的角度论述了环境背景在区域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E.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思想,就是力图使城市“既符合人类工作和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环境”。1959年首先在荷兰桂花街产生了整体主义和整体设计的思想,提出了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环境,以全面地分析人类生活的环境问题。

2.2.4 人际结合

Team10提出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为了适应人们要争取生活意义和丰富生活内容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特性来研究居住问题。Smithson夫妇提出了簇群城市这个具有 “后现代”特征的,体现了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新城市形态的概念。

2.3 1970―1980年代末

2.3.1 转型期发展

二战以后,因为经济、社会、政治转型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传播媒介的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在城市规划领域,简.雅各布斯对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进行了极为尖锐的批判,其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引起了规划师对于社会公正、人性化等全方位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一部分人开始转向对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探索。

2.3.2 文脉主义理论

在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突出的是文脉主义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的内在、本质的联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整理、强化城市空间与这些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这一时期提出的“拼贴城市”受到了文脉主义思想的影响,此理论不赞同现代城市规划割断文脉、文化多元性和按照功能划分区域的方式,认为城市的生长、发展应该由具备各种功能的部分拼贴而成。

1960年K.林奇出版了《城市意象》,其提出了著名的“城市认知地图”概念,其独特的城市设计思想区别于传统城市设计的精英意识和傲慢的姿态,在于它真正关注人的心理感知,重视人的切实需求,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规划原则。

2.3.3 功能理性影响

针对在功能理性影响下城市更新存在的严重问题,1970年代后,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物质空间的改善,而且更注重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整合行动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为打开社会需求而开辟资源等等。通过大量的功能理性影响下城市更新的实践,新的社区理念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2.3.4 社会公正命题

在196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面临的尖锐矛盾导致 “规划的社会公正”的命题被广泛提出。在美国,“区划法”作为追求市场公正问题而出现。而社会公正命题的提出,导致了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思想的蓬勃兴起,“交往规划理论”、“倡导性规划”、“联络性规划”等理论都成为公众参与在规划领域的重要理论。

1977年,在智利制定了《马丘比丘》,其与雅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体现为几点:(1)从理性主义向社会文化主义思想的转变;(2)从空间功能分割到城市系统整合思维方式的改变;(3)从终极静态向过程循环的思维观改变;(4)从精英规划观到公众规划观的改变。

2.4 1990年代以后

进入20世纪19年代后,规划理论的探讨出现了新的面貌。约翰.弗雷德曼发表了《世界城的假想》,为世界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开创性的理论,认为各种跨国经济实体正在取代国家的作用,使得国家权利空心化,全球出现了新的等级体系结构,分化为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即形成了“世界城市体系”。

1990年后,针对美国无限制的城市蔓延引发的巨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J.康斯特勒提出了新城市主义思想,认为通过重新改造传统废弃的旧市中心区,恢复其居民集中区的面貌,并重建密切邻里关系。其后发展到对郊区城镇采用密集开发模式的探索。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了全面地阐述和发展。广义上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产生、生活方式,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从狭义方面,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3 结语

在百年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中,人本主义、功能理性主义、生态主义思想作为城市规划对于各类思潮在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应对之策,指导了全球各个地区的城市建设活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使城市规划活动向更严谨、深入、贴近实际情况的方向迈进,新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和成熟,并向着广泛分析、严格论证、柔性成果的方面发展。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有着大量的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城市建设工作。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沿着两个方向不断前进:一是要快速解决大量的小城镇的建设问题并对无序蔓延和向郊区化发展的大城市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二是探求一条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道路。

参考文献

[1]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J].城市规划汇刊,2000,(02).

[2]于海漪.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历史与反思[J].华中建筑,1999,(03).

[3] 周卫.城市规划体系构建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 1997(05).

[4] 胡俊.重构城市规划基础理论体系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 1994(03).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城市;田园城市;小城镇;新农民教育

在埃比尼泽・霍华德用一生撰写的唯一一本著作《明天: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1902年再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中,他提出社会城市理论,并对城市社会的生活信仰进行了卓越诠释。在后世,霍氏的社会城市理论及其城市乡村化的梦想恰巧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和代表,再也没有什么比小城镇更能表达霍华德对城市社会的伦理诠释。在霍氏的城市信仰中,让我们获得诸多有关我国小城镇生活及其新农民(乡镇市民或转移农民)教育的深刻启示。

一、霍华德的乡村梦及其伦理诠释

(一)从田园城市到社会城市――乡镇世界的文明与想象

霍华德,这位伟大的城市梦想家和规划师,为我们构想了展现人类未来文明的城市社会和生活形态。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传递给我们包含在这种生活方式之中的对人类本性和生活信仰的理解。在他的理论中,城市生活与人类道德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霍氏理论有两个关键词,即“田园城市”和“社会城市”。而贯穿始终的是沟通、交流、合作和平等。霍氏以田园城市为基础建构起社会城市的理想。同时,在提出社会城市理论之前,他首先向我们推荐了田园城市的规划。在他看来,理想的田园城市应当是人口规模在32000人,面积在1000英亩(405公顷)。他认为,田园城市应当是人和工作岗位靠近,家庭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他为田园城市确立了生活目标:“最大可能地保护我们现存的平静地区,应该成为一个基本的政策目标。”在此基础上,由若干田园城市通过城际轨道相连,就构成他所谓社会城市。非常有意思的是,霍氏所设计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结构、交通标准,尤其是构成社会城市的基本元素田园城市,就规模设计和生活理想看,与小城镇社会的许多典型特征非常相似。与此同时,在精神气质上,似乎又与中国的农家院落和古典城市的四合院想象形成无形默契――庭院、枣树、竹林、菜园和耕地――幽闲、宁静和安谧。正如学者朱海忠所言:“田园城市虽然起初在农村运作,但最终建成的是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小城镇社会恰巧是这一系统的一个典型形态。朱海忠进一步说道: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城市,特别是为农村所环绕的小城镇的同步发展。”事实上,只有小城镇才可能实现这一所谓“农村所环绕的”生态与环境。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霍氏的城市理论中,无论是田园城市还是社会城市,其核心都没有离开乡村元素的构想。对他来说,城市不是拒绝乡村的另一个世界,而是乡村世界的自然延伸。在他看来,纯粹的城市不完美,而纯粹的乡村同样也不完美。他既反对独立的乡村,也反对独立的城市,认为并不是“只有两种选择――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而有第三种选择”,即建立所谓“城市乡村”――田园城市。他认为城市应当“坐落于开放的乡村之中,结合了城镇生活和乡村生活的所有最好特点,而没有随之而来的不利。”而所谓社会城市则是以城际交通网络将这些田园城市连接成为一个巨大的多中心的巨型城市――社会城市。而无论城市在规模上如何扩大,其田园式生活方式及其生活信仰永远不能改变。在他看来,城市有乡村没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乡村却具有城市没有的宁静和安谧,这就是霍华德社会城市的理念――即田园与城市的联合体。霍氏的城市构想是乡村性的,其所要实现的理想是“城市即乡村”。

归纳霍氏的城市构想,所谓乡村背景,应当包含如下元素:第一,和谐、安谧和自由;第二,自然、生态和绿色;第三,人性、交流和沟通;第四,共同体验和记忆。霍氏认为,乡村元素是永恒人性的一部分,是永不过时的人类文明。他要用乡村来建构城市,用传统来建构现代。

事实上,霍氏对城市并不排斥,甚至认为乡村同样必须吸收城市元素。事实上,其田园城市就是吸收了城市元素并具有城市丰富性的乡村。比如,剧院、画廊、旅馆、茶社和咖啡屋等。学者朱海忠在评价霍氏城市理论时说到:“他力图将城市的发达与乡村的甜美相结合,构建一个功能自我满足的系统。”霍氏在展现其乌托邦梦想时实际并未拒绝生活的现实可能。比如,他主张田园城市应当具有产业的支撑,他设想,在田园城市的工厂地带,应当到处充满机器轰鸣的声音。因此,田园城市不是纯粹的乡村,而是吸收了乡村元素的城市。由此,霍氏被认为既是一位规划大师,更是一位社会改革家。他为人类展现了一个新生活方式。在霍氏的眼里,乡村因为缺少丰富性而不是一个理想社会,而城市可以有足够的丰富性,但却没有乡村的自由与和谐。因此,他只是希望城市能够“获得城镇的所有机会,乡村的所有品质,而没有任何程度的牺牲。”

(二)小城镇生活的伦理信仰:为乡镇生活设计道德标准

综合霍氏的社会城市理论可以看到,小城镇世界似乎是霍华德城市梦的归宿和典范――和谐、自由、舒适――完美生活的样板。从田园城市到社会城市,最终走向理想城市,原始的自然和现代的丰富完美结合在一起。霍氏为田园城市所作的规定,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生活理想,都恰好符合小城镇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伦理标准。在霍华德看来,田园城市的关键特征是:“有限的规模,中心广场,放射状的大街,的工业,环绕的绿带,以及一旦第一座城市已经填满,就开始又一个定居点的概念。”在霍氏看来,在田园城市中,人和工作岗位靠近,家庭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到,田园城市充满乌托邦想象和公社情结,是小城镇精神的完美体现和表达,再也没有什么比乡镇精神更能体现霍氏对城市社会的精神体验。

社会城市理论,从表面看是一种城市设计和生活方式,但其中包含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则不仅是这些,而是霍氏对人类生活的文化想象和道德信仰。在他的城市理论中,包含了对人类文明和伦理生活的理解和选择,而绝不是对城市结构和交通计划的设计。他在书中写到:“要创造什么样的社会,就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今天,人们越来越把这位规划大师视为一位伟大的社会改革家和人类生活的精神导师。在霍氏的思想中,城市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成为一种社会体制、政治制度和文明结构。在他的理论中,对所有城市规划的想象都可以视为一种伦理和道德的思考。他希望“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生命。”如果将其对城市规划的伦理想象应用于我们小城镇生活伦理的建构之中,应用于对小城镇新农民的教育之中,则是一笔伟大而用之不竭的伦理资源和文化遗产。霍氏对城镇和乡村的关系曾有过一段深刻地论述:“城市是人类社会的标志……乡村是上帝爱世人的标志。”即城市包含着社会的丰富性――科学、艺术、文化、宗教,而农村则包含着人类原始生活的本性。霍氏的这一论述,实际已远远超出对城市规划的策略,而是彻底的道德设计和伦理想象。这一精神和想象对我们探讨乡镇伦理或乡镇精神的独特性,无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比于田园城市,霍氏的社会城市理论已经远远超出对城市的生态构想和物理规划,而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人类本质的思考,她反映了人类在现代城市文明构筑的巢穴中试图自我解放的欲望和理想――乡村背景和田园生活――诗性生活的回归。正如另一位城市学家詹克斯,他以所谓紧缩城市的概念表达了霍氏田园城市的生活伦理和信仰。他写到:“便于人们之间的社会性互动”“体验城市生活的精髓及多样性的理想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说,田园城市是生活性的,而社会城市是精神性的。她已不仅是一种城市社区的生活规划,而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伦理性思考和文化性诠释,表达的是一种道德的信仰和对文明的理解。在霍氏那里,社会城市的“社会”,其意义代表一种社会改革,而不是城市规划方案,更不是工程技术,更不是要以田园城市去构建一个卫星城的计划。如果那样理解,则是对这位伟大的社会改革家和人类精神导师的亵渎。应当说,这恰恰是霍华德的城市理论的本质,也是诸多现代城市学家的思想。比如,芒福德等城市社会学家,把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形态来看待,试图从城市的变迁中发现人类文明和精神信仰的发展。

霍氏的城市伦理试图为城市生活确立生活标准和伦理信仰。其所要表达的已经不仅是对田园精神的渴求,而是对一种文明的留恋和热爱――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信仰和永恒价值――一种源于人类乡村经历和村庄记忆的华美之梦,一种既不同乡村又不同于城市的生活伦理。她既有乡村的宁静、安谧与和谐,又有城市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既有乡村的交流和合作,又没有城市的对抗和竞争;既有乡村的热情和互助,又没有城市的陌生和冷漠。事实上,霍氏不仅将乡村元素引入城市,同样也将城市元素引入乡村。甚至认为乡村建设必须要有城市构想。因此,霍氏城市理论的关键在于是迷恋乡村或是热衷城市,其核心在于生活价值的建构和小城镇生活的道德想象。霍氏是用道德的眼光重新审视城市、乡村和文明。在他看来,城市的丰富性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城市的一切应当是人性的自然延伸,而不应当成为对抗人性的城堡。过度竞争、自我封闭、自私自利、侈奢靡华等,都是不能容忍的。

二、霍华德的教育遗产:共同体意识与自治伦理

(一)合作公社与乡镇设计――共同体的教育精神

霍氏城市设计中的乡村想象,包含着人类对自我、对生活的理解,交流、合作和人性,完全自由和平等的人类理想。对于霍氏的城市理论而言,不在于庞大的社会想象,而在于他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状态的迷恋及其建立在这一迷恋之上的社会规划和政治想象,一种建立于人性自然基础上的社区方式和生活意义。他所提出的广泛交流和互助意识,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和礼让,似乎只有在传统乡村社会才能具有。在这种信念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同体意识。他试图建立的田园城市,不仅是一个城市社区,更是一种保留着浓厚乡村意识的社会共同体。因此,霍氏的田园城市的伦理本质就在于以另一种方式再现原始共同体崇拜和信仰,用一种“城市乡村”的信念为乡镇社会确立生活信仰。在这里,让我们更有理由坚信小城镇社会道德建构的独立性及其自我建构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保留共同体信仰就等于保留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及其对教育方式的选择。腾尼斯在其著名论著《共同体与社会》中说:“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是“相互之间的一种共同的、有约束力的思想信念,作为一个共同体自己的意志,在这里应该被理解为默认一致的概念。”在他看来,社会与共同体不同,“在共同体里,尽管有种种分离,仍然保持着结合;在社会里,尽管有种种结合,仍然保持着分离。”由此可以看到,滕尼斯所有这些论述,都是在描述传统乡村社会的图景,而霍氏的城市构想则与滕尼斯的共同体想象不谋而合,力图保留这些“城市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信仰。

对乡镇社会而言,霍氏的共同体想象不失为一种伦理态度和教育立场。许多研究者在论述小城镇社会时,特别强调小城镇社会的公共性、直接性和共享性,认为小城镇社会的生活方式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表现为在公共服务方面更为直接,社区生活为所有乡镇居民共同占有、共同参与和共同管理,社会生活的全体性、群众性也更为直接。这一描述,深刻体现了小城镇社会的共同体性质,用霍氏的话说,就是所谓“合作公社”和“自治社区”。在这里,霍氏的合作公社和自治社区,保留了古老村社共同体的浪漫想象和文明印记。乡村社会及其共同体意识对于小城镇社会来说,构成小城镇新农民的生活图景和教育构想,即依托并建立于古同体想象之上的新农民教育。

另一位霍氏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英国城市理论家霍尔,在评价后人对霍华德的误解时分析到:霍氏没有试图把人口迁往农村腹地,实际他在设想人口百万的“集合城市”;霍氏没有把人民当作棋子安放,他的梦想是建立“自愿的自治社区”;霍氏的理论不是城市规划,而是社会改革设想,是想通过田园城市建立所谓“合作公社”。在霍尔看来,霍华德用一生撰写的唯一一本著作《明天: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的书名就可证明这一点。在这里,无论是“自治社区”,还是“合作公社”,或是“和平之路”,都是对共同体信仰的描述。在他看来,霍氏的田园城市不仅是一幅城市蓝图,而自由和合作才是他所要表达的核心。霍氏所要的正是建立于乡村社会基础上的城市理想,这一切都体现了霍华德对共同体信仰所包含的自然人性的赞美。在他看来,只有这种共同体社会才是最完美理想的。他试图让他的田园城市保持古老乡村共同体的性质及其道德标准,并让乡镇市民接受这种共同体教育计划。

(二)村庄体验与城市乡村――自治伦理的教育构想

霍华德规定田园城市必须要有自己的极限,只允许田园城市一个一个的独立存在,而不允许她们真正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整体,在她们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距离。霍氏的这一社会城市构想,就是防止现代城市在生活方式上对乡村结构的破坏和瓦解。事实上,霍氏田园城市只是一种放大了的“城市村庄”。在他看来,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现代城市的发展必须完整延续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文明方式,只有限制田园城市的扩张和结合,才有可能做到既实现城市社会的扩张,而同时又能保持所谓“自治社区”和“合作公社”的共同体结构。为有如此,才能保持乡村传统在城市社会的延续、存在和发展。

霍氏的自治社区要求有自治伦理的支撑,这种自治伦理只能源于古老的村庄想象。在霍氏那里,教育应当是田园式的母性教育,而他所构建的田园城市恰恰是最适合这种无需国家干预的乡村社会及其田园式教育的典范,他希望依靠乡村共同体的文化与传统来承担田园城市的治理和教育任务。对于霍氏来说,田园城市及其放大的社会城市都可以继续延续乡村社会的自治传统。霍氏所谓平等、交流、合作,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乡镇自治的政治伦理,但其基本立场实际与另一位法国学者托克维尔的乡镇自治具有相同的政治态度和伦理信仰,只不过霍氏并未沿着这一思路去思考问题。古老的共同体信仰、合作社会和自治社区等包含在霍氏城市理论中的核心价值和元素,实际已经直接触及乡镇社会的政治态度和生活伦理等问题。

在这里,霍氏的乡村情结和城市概念,与托克维尔的乡镇精神似有不谋而合之处。托氏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新英格兰乡镇自由及由此构成的乡镇精神奠定了美国民主的基础。在他看来,一个没有国家意志干预的地方,恰恰是人类文明理想的梦境――纯粹的自由和自治的生活。他带着无限迷恋之情对美国新英格兰乡镇的自治生活进行了赞美:“国家是人造之物,而乡镇是上帝之造物”,“如果说建立君主政体和创造共和政体的是人,而乡镇却似乎直接出于上帝之手。”在托克维尔笔下,新英格兰乡镇居民对自己的乡镇生活怀有自豪和坚信、依恋和爱慕。托氏对新英格兰的研究恰好验证了霍华德的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社会的结构之下,不可能完美实现自治民主,即便实现,也不可能同时保有乡村社会的自由、交流和合作,而乡镇社会却有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平等意识、公共参与和商讨共享等――都可能在乡镇社会成为社会习俗和教育的主流价值。

对于中国的传统乡村来说,自治既是乡村社会的生活态度,也是乡村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乡村社会的存在不仅构成了中国乡村的教育基础,同时也确立了乡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古老的村庄自治实际同样早有存在,只不过依循着完全不同的模式。乡村自治依靠寺庙、家族、行会的教育和治理,乡村社会的一切问题,包括道德纠纷和社会教化都可得到解决。在那里,老子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的理想,在乡镇社会中得到不断重现,在那里,老子的思想和灵魂得到了延续。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专门讨论了中国古代的乡村社会,认为在中国古代,国家基层组织的责任主要表现为征税、公共秩序、美德教育、司法等,但这一公共事务“国家化”的目标却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大部分公共事务被转化为民间责任。在这里,中国的村庄承担着远比我们想象和已经认识到的要多得多。在他看来,村庄没有国家权力,村庄的公共事务是由家族、商业和行会、寺庙和宗教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到,霍氏的田园城市及其合作公社和自治社区,演绎着古老农业文明的村庄体验,并让这种体验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不断延续和拓展。

三、霍华德的乌托邦教育计划

(一)希腊式的城市政治――理想主义的市民教育

霍华德,这位城市社会的梦想家,自治文明的规划大师。其城市理论告诉我们,城市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政治文明和伦理态度。因此,田园城市作为一种进化的乡村或理想的城市,可以并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态度、市民精神和政治结构。在这一社会条件下,应当无需巨型城市复杂的社会模式和政治制度,可以并应当实现人类社会的政治理想和伦理信仰,一种类似古希腊式直接民主的自治生活。在这一方面,霍氏田园城市中的有限城市理论及其共同体意识与托氏新英格兰的乡镇精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霍华德通过城市环境的设计为这种以自治伦理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奠定基础,而托氏则是从另一角度设计了在乡镇环境下与霍氏具有同样宗旨的自治共同体。应当说,霍华德主要建构了一种乌托邦理想,而托克维尔则按照这一乌托邦想象寻找到一个现实版本目标――新英格兰的乡镇自治共同体。这种自治精神不是一般的市民信仰,而是具有希腊城邦理想的古典市民精神,即可能直接参与的民主社会和市民道德,全体市民可以直接交流的公共生活。这种古典市民理想不是现代城市政治中,以陌生人为主体的间接民主,以及以强大制度体系建构的社会结构。在霍氏的社会城市中,全体市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生活。有学者在论及小城镇社会生活时,表达出对霍氏这种有限城市理论的欣赏,认为乡镇社会的公共生活及其公共服务性更为直接,公共生活为社区成员所共有,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管理。应当说,从小城镇社会的特点中,我们可以体验到霍氏城市理论的立场和出发点。

在霍氏的城市构想中,尽管充满对乡村世界的迷恋,但他的田园城市并非纯粹的村庄,而是一个经典的城市。他的合作公社和自治社区所包含的自由、合作和交流等理念,看起来是一种纯粹的乡村伦理。然而,在其背后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标准的城市精神――希腊式的参与和自治――这种精神既不是单纯的乡土依恋,也不是纯粹的城市道德,而是一种理想化希腊式的民主精神。霍氏社会城市理论中的基本元素是田园城市,无论从规模或是政治设想上都是一个典型的雅典式城邦。霍氏的田园城市是最接近希腊城邦政治构想的一个现代版本,在这一构想中有可能真正建立起符合自治伦理的政治生活,让所有居民的共同参与和自我管理这一希腊式理想成为现实。

霍氏的社会城市理论,既是一种政治建构,也是一种教育计划,而不是单纯的城市设计。其城市理论强调的合作、交流和平等,就是最理想的教育信仰和目标,而田园城市是实现这一教育计划的学校和场所,由田园城市构成的社会城市及其城市生活,是奠定这一教育理论的基础和主体。在这种社会架构中,一个可能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想被确定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个宏伟的教育计划。

(二)小城镇的社会工程:霍氏的乌托邦教育实验

从某一角度看,霍氏的城市构想及其希借式的理想主义市民精神,似乎恰好可以安置于小城镇社会之中,可以按照希腊城邦有限城市概念完美建构相似的社会理想。因此,霍氏的田园城市为小城镇治理及新农民教育提供了启示,可以视为在小城镇也只有在小城镇实现的现代市民社会的生活世界。小城镇社会的有限规模和自治信仰,恰好是培育这种理想市民精神和自治伦理的理想之所。霍华德以田园城市为基础所形成的社会城市,是一种基于小城镇构想的“城市乡村”,她为建构一种具有理想主义的政治乌托邦世界奠定了重要的社会结构和生活基础。

与此同时,这种乌托邦设想也为小城镇新农民――乡镇市民――的教育创造了可能。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霍氏的田园城市也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计划和工程。在田园城市,乡镇市民(新农民)接受自治伦理的教化,实现古典市民精神的陶冶。在小城镇社会中,既有乡村背景的支撑,又有城市社会的政治可能――自治伦理和民主公民。霍氏的理论给予我们巨大的政治想象――在乡镇社会实现理想市民的训练可能比城市社会具有更大的可能和优势。在这一点上,托克维尔的乡镇自由理论已经给予霍氏田园城市理论作出最好的诠释和注解。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为实现这一现代版城邦想象提供了宝贵资源。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理论视角;城市融入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25-02

一、基于制度依赖理论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的身份制度[1]是造成农民工身份认同和其特殊社会阶层的最主要的原因,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的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的不平等,是城乡差距巨大的最根本原因,其进而体现在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对于这种不平等的感知深深地影响着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有部分学者认为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结构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而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体都没有改变现行制度的激励。农民工也就慢慢地放弃了其改变身份的努力[2];也有学者认为是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农民工现在的特殊地位[2]。

针对城乡二元分割的现状而导致的影响,李强教授提出了“三元社会结构”,在传统的城市居民和农民身份外的一种新的身份群体——城市农民工,这类群体与农民相比是一个占有一定社会资源的群体,但同时也是被排斥于正式的城市居民之外的非正式城市群体。周大鸣教授提出了“二元社区”的概念,他从分配制度、职业分布、消费娱乐、聚集方式和社会心理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导致了城市本地人和外地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系统。

随着改革开放和户籍制度的改革的逐步推进,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也在逐渐的消弱,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在经济上的身份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但是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消失,它们的存在使得进入城市的农民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出现了困境,可以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是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

二、基于文化融合理论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学者帕克(R.E.Park)通过研究美国著名移民城市芝加哥发现,移民一般要经历定居、适应和同化三个阶段。在刚进入迁入地时,由于不懂或不能熟练掌握当地语言,因而缺乏进入主流社会的通道,他们只能在边缘地区暂居,通过从事廉价的体力劳动求生。后来他们逐渐地接受主流文化的影响,认同于主流社会族群,进而实现城市的融入。

帕克对于移民身份和文化强调的是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同化,也有学者主张“文化多元论”,与“同化论”强调移民对当地主流文化的认同,对原有社会习惯和传统的抛弃不同,“文化多元论”强调不同群体有保留自己独特的社会习惯和传统习俗的权利[4]。

对于进城农民工来说,同样存在“同化”还是“多元”两种情况。进城农民工如果在社会交往方面非常积极、与城市居民的交往活跃,以大众传媒接触或者其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城里人”为参照群体,从生活方式到消费习惯上对参照群体进行模仿,其最终可能是实现了与城市文化的同化融合。而“多元”的情况其实更为突出,部分进城农民工在进城之后依然保留着家乡的生活习惯,交往对象也大都是同乡,这种行为就是在城市里重建乡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5]。农民工最主要的社会关系网络还是其同乡,主要的社会交往对象也是同乡,虽然在城市里工作,但是与城市人有限的交往使得他们选择保留着家乡的各种习俗和生活习惯。

三、基于社会适应理论

进城农民工要适应城市社会的生活,可以归纳为经济、社会文化、自身心理这三个方面的适应。目前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仅仅停留在经济方面,由于农民工特殊的身份、有限的受教育程度等自身特点,他们无法在社会文化和自身心理方面进一步的适应城市社会,因此逐渐形成的过客心理,使得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从而在主观上更加认同自己的“农村人”的身份[6]。

有学者认为绝大多数农民工仅仅是完成了社会角色(从农民到工人)、资源获取方式(从依赖土地到不依赖土地)和空间位置(从农村到城市)的改变,而并没有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和自身心理层面上的转变,因此他们尚未完全融入城市[5]。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从事二三产业与第一代农民工主要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相比,他们在资源获取方式上更加地脱离农村依赖土地的方式,与此同时,他们更多地接触到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更多地接触到媒体提供的各种社会文化方面的资讯,他们对于城市的主流社会文化有了更明晰的理解,对于城市现代性有了更多的向往,或许这也会促使他们从自身心理方面去改变,进而适应整个社会,但同时乡土世界、农民工脑海中的想象世界、真实的城市世界和具体的工作生活的实践世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四个世界的巨大差别,新生代农民工能否有效的适应,抑或是这四个世界的巨大差别,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

有学者认为,乡土性在他们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较大的路径依赖作用,获得一些现代性特征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适应、融入城市[7]。

四、基于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是一些个体因为地位、能力、社会资源占有的缺乏或只是因为歧视而无法公正平等地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处于社会边缘的过程。社会排斥的种类多种多样,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排斥,同时也包括个人、群体和空间的排斥。

在农民工研究方面,农民工赖以生存的就业情况是研究的热点,因为农民工不具备定居城市的身份、缺乏合法的就业资质,往往被阻挡在正规部门劳动力需求的门槛之外[8]。“次级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就是来阐释农民工在就业市场方面的社会排斥,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的隔绝,形成了一个以城市农民工为主体的次属劳动力市场,这是一种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

此外,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以往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农民工和市民的关系紧张,农民工受到市民的歧视,这也是他们和市民起冲突时非常重要的原因[9]。随着越来越多的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出台,加之大众传媒的宣传,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紧张关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除了在就业市场和与城市人交往方面感受到的社会排斥外,部分有孩子的农民工还会感受到子女在受教育问题上的社会排斥。新生代农民工掌握的知识更多,维权意识更强,他们更能感受到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受教育权利、劳工权利等方面的社会排斥,这对于他们对城市市民身份认同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和障碍。

五、基于社会建构理论

“‘社会建构’一词最早是由Berger和Luckmann提出,他们的研究致力于探索社会现实与社会现象被建构或者被创造的方式。现实的社会建构被看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谓的‘现实’是根据人们的解释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认知行为再生产出来的。[10]”

人的身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人的身份认同受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共同建构起主体的身份认同,正如霍尔所说,“社会学中的身份认同是人、机制和实践之间交互作用的建构和结果;我们先不要把身份看做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

农民工进入城市,意味着生活的物理空间和场域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他们自身的身份认同面临着一个重建的过程,杨嫚通过对武汉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的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通过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来极力使自己摆脱传统“农民”的形象,并尝试着建构自我“新生代”的形象[11]。

有学者从“市民权”概念入手,探讨城乡迁移人员成为“非市民”的制度背景和身份建构机制,作者认为,作为中国社会中的第三种身份,“农民工”的被建构和被广泛认同,既构成了现有“农民工”制度的合法性基础,也影响了城乡迁移者的权利意识和利益表达行动[12]。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从消费方式与身份建构方面开展研究,有学者通过研究DM杂志《头等舱》,发现此类杂志通过各种消费时代内容的呈现,实现受众的自我身份想象性的认同[13]。

参考文献:

[1]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徐林清.我国农民工现象的制度分析[J].岭南学刊,2002(3).

[3]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2000(2).

[4] 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5] 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3(5)

[6]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7] 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J].社会,2006(2).

[8] 潘泽泉.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市场排斥与边缘化研究[J].天府新论,2008(4).

[9]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4).

[10] 赵晔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J].社会,2007(6).

[11] 杨嫚.消费与身份构建——一项关于武汉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6).

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现代城市规划 理论和实践 核心价值

一、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包括城市分散发展论;城市集中发展论,城镇形成网络体系的发展理论以及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等。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是通过在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主要包括田园城市论,卫星城理论和有机疏散理论等。其中卫星城和有机疏散理论已经成为现实,并且成功的应用到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合理的规划起到重要作用;城市集中发展理论是由法国人勒.柯布西埃提出的,理论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产生的聚集效应推动人群向城市集中,是城市的中心地位突显出了,从而达到城市化的效果。现在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成功的实践,我国现在正朝着城市化迈进;城镇形成网络体系的发展理论指的是在思想上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形成完善的逻辑框架,加强城镇之间的联系。城镇形成网络体系的发展理论在西方得到成功的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有助于城镇的快速发展,这个理论在我国称为城镇一体化,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指的是对城市内部各类土地使用配置有一定的模式和运行规律,主要包括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以及多核心理论等。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在世界各个国家和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对科学的规划城市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从中可以充分的了解到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二、 对基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城市规划核心价值分析

通过对现代城市理论和实际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可以看出,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对进行城市规划,能够充分体现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

(一) 城市规划的社会理性。

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源配置的公正与公平,坚持社会理性的主导作用。城市规划是对城市中各个利益主体在空间资源占用上的重新分配,各个利益主体公平的占用城市资源,尤其是城市的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在城市规划中以社会理性为主导,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使城市中各个利益群体平等的占用城市资源,尽可能的保证社会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平衡,从而保障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由此可见,在城市规划中坚持社会理性的主导作用,有助于体现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

(二) 城市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城市规划的重要思想基础是认识城市和组织城市。现代城市规划也是将城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规划,使各个要素能够相互配合,将各个要素紧密的联系起来。例如,城市的经济中心、住宅区、办公区、城市交通、工业区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各个功能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保证城市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由此可见,应用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城市规划,可以从分体现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

(三)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城市规划核心价值体现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明确城市的性质、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而且还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文化质量和城市风貌形象质量。

(四)体现城市在地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充分体现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城市是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是物流、人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聚集和辐射的中心,对周边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因此,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由于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合理的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完善城市的经济功能布局,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保护城市有价值的文化古迹,体现城市的文化价值,有助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合理的规划城市的产业布局,有助于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发挥城市的优势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基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城市规划核心价值的分析和研究,深刻的认识到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充分体现出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通过对现代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通过对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的分析,充分的认识到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使城市得到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充分的体现了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强.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的演变和发展[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