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精选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在当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城市建筑越发增多,人口的密集度也在逐渐增加,大部分城市中的绿化覆盖分布不具备均匀度。如果在城市中发生一些大型灾害,其蔓延度较快。而在城市当中又缺乏大型躲避场所,人群疏散速度极为缓慢,极易出现人员损伤的情况。如果在城市中进行大面积城市园林的建设,便可在灾害发生时将其作为一个有效的防避场所,为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2城市园林的管理及创新

2.1创新管理观念,积极增强城市园林管理意识

在城市园林的管理中,大部分园林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自身并不具备科学的管理意识,其主要的想法便是:管理工作就是对园林植物进行浇水及除草等操作,确保其生存。这种管理意识是极不科学的,城市园林管理工作极具复杂性及系统性,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植物日常养护而已。针对此种情况,园林管理部门应做的便是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普及,促使其对园林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熟悉掌握,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准,将其作用最大化发挥。

2.2制定整体管理目标,突出城市特色

在城市园林管理中,应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园林建设条件等具体状况进行长远型目标的制定以及近期目标的安排,用一个整体全面的角度进行园林管理规划的制定实施。以漯河市为例,在城市中先进行绿化工作,之后将绿地的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化处理。在扩大绿地面积之后,对整个城市园林的绿化质量进行逐步提升,从而使得整个城市美观度得到提高。城市园林的管理创新务必要注重特色问题,从而使得各个城市的风貌能够在园林管理中得以体现。漯河市的秋天风沙状况较为严重,因此,其城市园林建设管理中应确保植物具有一定的防风沙特点,积极选用一些耐干旱的植物进行种植。在园林灌溉方式选取上,也应尽可能地采用园林节水灌溉技术,如对花坛草坪进行微喷灌,对绿化带植物进行养护滴灌。经过一段时间的节水灌溉,水、肥、药便能够得到较大幅度地节省,之后又可将其运用于一些必要的地方,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为园林植物的良好生长提供了最大化的帮助。

2.3健全完善城市园林管理体制

在城市园林管理中,应始终遵循科学合理的管理原则,对城市经济发展与绿化环保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调整。积极建立一个园林管理责任制,制定出相应的奖惩制度,实行随机的检查考核,将管理工作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另外,还需在对管理效率进行稳步提升的同时,对园林市场进行小面积开放,将城市园林的管理工作划分一部分,给一些具有专业养护管理水平的园林养护单位,之后再对其养护工作进行科学监管。

3结语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一、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体制方面的落后与不健全

首先,管理体制方面的落后与不健全主要是因为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依然沿袭着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尤其是政府一直在扮演着协调经济与社会的重要较色,这样以来就明显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其次是比较缺乏科学整体指导规划的指导系统。这是因为城市绿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如今已呈现了多元化趋势的局面,而政府主管部门却很难去控制和规范部分绿化的工程。比如:少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生态型楼盘时,从节约资金和降低成本两种角度考虑,就找人随便种上几棵树,铺点草坪,并借此来蒙混过关。然而整个开发的工程率却比较薄弱。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很多管理部门目前都尚未建立起考核和监督的机制,并且也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工作纳入到各级相关领导政绩的考核内容上去,甚而至于有的还未能列入到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这样就势必会造成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薄弱的监督机制。

最后是城市里的园林绿化管理目前还缺乏一整套比较统一且协调的管理体制。对于大部分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和管理以及建设,一般都遵循各自为政,比如城市里的各个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辖范围内,各企事业单位和各开发商等,这些部门里的园林绿化管理基本都是自成体系,在管理体制上也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同时也因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导致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最终使得有些城市整体的绿化环境遭遇到了严重的损害。

(二)规划管理的缺位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当前的园林绿化规划方面还缺乏长远性。一般而言,整个城市里面环境质量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的好坏,然而该城市园林绿化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又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好坏。通过这样的规划与设计,就可以使城市的园林绿化地在整个城市的建筑规划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保证有一定的比例,从而达到了最终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巩固和发展,并且为整个城市里的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已编制了合适本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但最终由于缺乏科学性和长远性的指导,使得整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不相协调,这样一来就造成远远不能达到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对现代生态型城市的要求。

其次我们应该都看到了不少城市目前还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由于缺乏这种较为长久以及稳定的规划系统来指引整个城市在绿化方面的规划,在进行城市园林管理的同时就没有可靠的依据,结果就会导致整个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编制方面与实际规划实施的脱节。就会让城市园林的绿地数量出现严重不足,也大大的滞后于整个城市生态发展的要求以及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发展对于园林绿地的要求。

(三)绿化管理理念与实践方面的落后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城市的政府部门基于园林绿化管理在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整个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功能认识不清。比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与整体园林绿化建设不相协调。表现在大多数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绿地预留面积的比例都相对不足,高标准的绿化景观也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数现在都不从城市建筑功能与市民生活的需要方面出发,在破坏绿色植被的基础上来构建人造景观,不少城市的园林规划过分看重城市绿化的最终景观效益,只知道一味盲目的追求覆盖率,却忽视了城市绿化的综合生态效益。并且我们也看到了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不能像其他的商品货物一样能够在短期内就可以直接产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而它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少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导致城市绿化管理实践和理念出现滞后局面。

二、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创新方面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推进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现代化的管理创新体制

首先便是基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各级管理部门务必要切实理顺管理体制。尤其是在体制上更要逐步完善分权分级管理,并且管理的重心一定要逐渐下移,调整其职能配置,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和谐且有效的管理机制;其次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管理体制;最后是需要建立起管理部门的责任机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在管理方面的工作任务量巨大、涉及面非常广,而且具体操作起来也非常复杂,这也就需要众多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团结一致来完成的一项社会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就要求各个管理部门必须倾力重视与关注城市绿化,建立起城市绿化管理责权。

(二)从严控制绿化建设的用地面积与配套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编制中,为了能更好地配合城市规划作了强制性的内容管理,应该对“绿线”进行特定的规划,以单独图来对它进行编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强城市绿线的规划设计要求。要为城市绿化的建设预留好足够的建设空间,以便能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并且城市的绿化工程必须要与建设里的主体工程项目规划、征地、验收、建设同步进行,要坚决抵制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现象和行为。并且有关部门应该采用法律以及经济与行政相结合的监督手段来保护和发展绿化成果,特别是要对违反城市绿化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要严肃查处,从根本上来切实维护和协助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工作。

(三)提高城市绿化管理创新方面的理念和实践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1.1对于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

社区体育的开展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调动与分配,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体育管理体系,为我国城市群众体育的普遍化、生活化提供组织保证。

1.2对于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管理

社区管理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社区成员对于体育锻炼的需要,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让社区成员真正投入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之中,并且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对于自身服务质量进行完善,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造福社区成员,提高成员的生活质量。

1.3对于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管理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社区体育资源的管理至关重要,如果能很好的做到开源节流,将资源用到关键点地方,就能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工作。社区体育管理的资金一般来源于国家体育部门,以及相关辖区单位、企业的赞助,开展体育管理需要加大的场地,需要购买相关的体育器材,雇佣工作人员,在很多环节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资金的合理分配,避免浪费,将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具有加高的要求,从事体育管理的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体育运动,拥有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经过专门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

1.4对于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

社区体育管理组织会定期的去组织举办比赛,或者开展日常体育锻炼活动,活动的形式虽然有所差异,但主要的目的均是加强体育活动的管理,让社区成员们实实在在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自己的身体。

2.保定市社区体育管理现存的问题

2.1主管机构有局限性

保定市社区体育管理机构主要是街道党工委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内的居民以及相关体育协会人员,但由于我国社区体育开展的时间较短,对于体育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政府,所以在工作目标制定上,体育活动开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2管理者良莠不齐

对于保定市23个体育社区的53位管理干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有32名,占61%左右,体育专业人员有9名,占17%左右,管理类的人员有5人,占9%左右,剩余7人则来自与之不相关的专业。虽然每个管理人员都参加了相关培训,但是对于体育管理整个学历专业机构情况不尽如人意,培养专业对口的优秀人才是体育管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3缺乏资金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保定市社区体育管理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由于体育管理事业的开展需要资金量较大,政府划拨的资金并不能保证社区体育管理事业的全面开展,各街道自身也在积极解决资金问题,寻求区域周边的企业参与赞助社区比赛,但企业赞助的资金有限,因此,解决资金问题对于保定市社区体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关于保定市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创新

3.1建立科学的社区体育公共管理体系

社区体育管理是以政府主管为中心开展的,但如今保定市的政府机构正在进行改革,提倡服务性政府,放宽了对于保定市社区体育的管理,赋予其一定的自治权利,保定市社区管理组织应当充分抓住时机,对于原来自身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提高自身体系的灵活性,转变以往管理体系的发展思路。

3.2创建社区体育管理从业人员上岗机制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要求:

1.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2.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3.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政策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政策造成初级加工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剪刀差,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初次分配上的不平衡。“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则使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及所提的折旧大量上缴国家,造成资源型企业及城市的积累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政策,使资源型城市只重视生产性建设,而压低一切生活性建设。这些政策长期共同作用,使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文教事业发展滞后、高级人才短缺与专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企业设备老化、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转轨时期,价格改革的不到位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损失;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负担。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要求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并重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

4.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大多由进行资

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由于生产方式、行政隶属关系等多种原因,城市中各行为主体在意识与行为上仍有浓厚的工矿社区色彩,难以适应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的实际需要。就城市政府而言,地方财政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严重依赖,使政府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型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没有较好履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也使企业难以摆脱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承担的多种责任,改变企业办社会和大而全的局面。就企业而言,企业办社会的长期结果是企业功能取代了社会功能,阻碍了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即不仅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就城市居民而言,由于多数居民的就业岗位、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福利系于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归属上认同的往往是企业与单位而不是城市与社区,这样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就业观,需要实现从工矿职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同时为应对城市竞争的需要,城市还需要从矿区文化向有特色的现代先进城市文化转变。

二、城市牛令型过程中的政府管国绝创新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为政府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基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不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发展规划。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方面,制订适宜的转型与发展规划,是确保有效转型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状况,往往使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迫切需要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大型资源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但它们多数由中央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管辖,其所从事的城市建设主要根据企业需要而展开,目的在于便利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不足的限制,往往难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建设。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城市地方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常设的协调与决策机构,由其统筹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整合企业、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各种规划,指导城市的有效转型和持续发展。当然,实现城市的转型是政府与资源开采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对于资源开发尚未进人末期的资源型城市协调机制尤为重要。应努力协调好企业与政府财政的近期利益与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关系。包括在资源开发进度规划应考虑适当拉长,以给发展接续产业与城市转型预留更多的时间,使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产业、发展多元产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协调一致。

2.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缺位,造成其自我积累不足、建设资金匾乏。因而,完全依靠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实现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需要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并重建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资源型城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促进区域外资金流向资源型城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3.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资源型城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办社会、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因而,资源型城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以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强化社会管理与优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等作为重要目标,为有效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学分设立的积极意义

大学主要是靠自学的,而且大学主要是学会怎么学习,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交通运输与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有诸如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大量的课程要学习,不可能每门课学完,一直能用到,也不能学完就忘不掉,这就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养成一种思维习惯,知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大致内容和脉络,以及主要核心思想。一方面,要记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关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相关理论加以应用分析。正如前文所述,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基于我国优先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大背景,同时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知识经济的日渐临近而引发的对知识经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社会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迫切需要大学里开设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并能够更快、更多地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创新人才,迫切需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内的各层次的高素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创造条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创新学分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本科生尽早接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科研项目、发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科研论文等,对于加快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或者为日后进一步攻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的科研都将大有裨益。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性比较强的特征,多思考多创新以进一步体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人性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学分是改变传统意义上由鼓励学生创新变为要求学生创新,最终达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新的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学分的主要内容,应当是以认真观察和仔细思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理论和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科技开发、调研(咨询)报告、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等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有密切关联的成果作为创新成果,通过对比量化而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一般强制性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必须获得最低两学分的创新学分,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经量化折算后的相应学分。除了上述方式之外,也可以通过让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多参加一些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讲座并写听后笔记的形式,增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对此可以量化,比如大学期间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前沿讲座必须要听满二十场,并且经过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院系的核实和裁定有效后,方能获得相应学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系列讲座可以让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获得相关学科的知识,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工作后需要面对的主要是乘客,要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英语、礼仪、服务、法律等等相关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高速发展大背景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学分制的条件下,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彰显。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创新项目参与与创新学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科研项目中去,通过设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学生在科研项目参与中的导师制,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眼光和视角以及方法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学生所从事的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题研究予以指导。而且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项目中,要创设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项目科研基金,鼓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题的研究,也可以开拓途径,安排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中去,让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领域的科研活动。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创新项目的积极参与,可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自身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能力,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理论研究的提升,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消化,同时反过来指导自身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领域的实践,真正绝佳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而且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未来的实际角度出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领域创新项目的参与,会为日后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领域的工作,尤其是进一步攻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以及申请到国外留学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深入研究都会因此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领域的研究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特别强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有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领域的创新项目恰好能够很好地反映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特长及能力。

四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学分的辩证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创新学分的设立和强制性要求获得只是一个目的,关键是希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能够在大学学习期间多去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相关的系列前沿讲座,积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积极参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高效运营的数学建模比赛等甚至有的高校规定的仅仅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英语六级之类。看似是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增加了压力,因为本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交叉专业,它是在交通运输、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做加法的,课业就很繁重,通过上述能够获得创新学分的渠道和途径去获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创新学分都是比专业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表征和体现,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学生日后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增加更多的机会。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管理创新;创新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深刻的影响着社会关系。创新系统是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市管理制度、技术与知识的综合创新。构建完善的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对管理创新活动加以整体性指挥和协调,使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更好的迎接挑战。

一、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构建的环境分析

1、内部环境分析

1.1、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就是变革治理理念,在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和利益冲突。在旧方式不能很好的整合各种文化时,就会造成原有落后的管理文化对新兴文化的阻碍以及社会主流文化间的摩擦等问题。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不仅可以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培育正确的管理观念;还可以开拓城市管理的思路,创新管理文化。

1.2、推进法治与民主的进程,可以使公众与政府的关系模式由传统管制型转向现代服务型。如果不系统的开展管理创新,很难完成新基础上的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功能的正常发挥。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发展战略选择的可靠性,通过对规划的执行、监督和评估,降低了城市管理系统转型的成本和风险,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1.3、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利用创新知识的优势为机构和部门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使政策行为与主体的权责、政策与目标群体、政策产出与预期效果相匹配,加速了城市管理系统的整合。

2、外部环境分析

2.1、技术进步使互联网改变了行政生态,打破地域限制和时间的信息传播方式,加快了社会管理对象,同时社会公众政治人格意识和利益主体意识的迅速觉醒。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有助于增强城市管理系统的利益整合能力,形成良好的管理观和技术观,缩短适应技术变革的周期以高效的服务于城市各主体。

2.2、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突破区域和国家的界限。作为重要经济主体的城市,市场经济基础性作用的日益强化使其加速融入全球市场之中,随之城市中各主体的相互作用和行为方式也变得更加复杂。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可以扩展城市管理视域,打破僵化的思维,强化战略管理和国际化管理。

2.3、知识经济打破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知识是唯一的优势来源,已经成为关键性的经济资源和支配因素。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加速知识的积累,通过知识的共享、加工和转化,为城市管理系统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促进城市的发展。

二、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知识储备不足,缺少适用的理论模型与模拟技术

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涉及到信息工程、管理学、创新学等多种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无论在设计、施工阶段,还是系统运行阶段,缺乏任何一种知识的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对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解释与挖掘,就算拥有先进的技术收集所需信息,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提取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面对数量庞大的信息仍然会束手无策,无法转化为所需的知识。创新活动成本较大且风险较高,有效的模拟可以提前发现方案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避免造成损失,而模拟手段与技术的不足更加恶化了这种情况。

2、系统构成人员组织内循环,构建过程缺少透明度和开放性

城市政府主导创新系统的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主体是输出人员,输出人员降低了城市管理创新系统获取新生血液的可能性。未接受创新专项训练的人员,不利于创新系统的组织建设和激发创新行为。外部主体被限制进入创新系统构建过程,系统自我封闭导致活动缺少透明度和开放性,不利于各主体对构建过程的监督,易产生惰性和腐败事件,同时也丧失获取更好的技术、方案和人员的机会,难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同。

3、管理主体对系统创新认识模糊,缺少构建创新系统的明晰思路

系统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完善才能够有效的指导行动,其重要性也有待于人们逐渐的认同和发现。城市政府对创新与创新系统在城市管理中作用的认识程度决定着构建的进程,主导着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过程。但是多数领导者由于未接收过专门的训练,管理创新与创新系统的相关知识有限,延缓了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没有全面分析创新系统构建的阻力和动力,规划与设计缺少连贯性与整体性,导致执行中的走样、歪曲和误解等,限制了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创新多为盲目跟随,缺少适合本城市实际的原始创新,且创新产出受限,都不利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

三、推进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构建的策略

1、推广知识管理,加速创新理论模型和模拟技术的本土化

知识管理可以增强政府的学习能力,促进知识共享,有助于城市政府的管理创新,使政府的知识资源得到有效充分和开发利用。建设知识导向型行政文化和学习型政府,让所有人员都参与,充分挖掘系统内部人员潜力,积极利用系统外部的智力资源。主动学习知识管理的知识,把国外成功的理论模型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重新验证和调整关键要素与变量,形成本土的有效理论模型。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成本,缩短周期,推进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利用计算机模拟减少资源的耗费,改进相关的模拟软件,避免有缺陷的方案的出台和实施。保留必要的传统技术作为补充,防止危机中断信息技术的模拟,还可验证模拟结果。

2、培养创新战略思维,完善创新系统建设规划

城市管理主体应该认清时展的形势,通过比较分析有无创新系统统筹管理创新的成效的差异,明确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积极意义。调整价值理念,吸取精髓构建新型的核心行政文化,促进管理创新。正视地区差异,逐步开展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建设。立足于城市实际,把握城市发展的战略架构和关键成长点,调整组织的职责与权力结构,设计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具有弹性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广泛听取城市各主体的意见,发挥专家咨询的作用,全面论证整体发展思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在实践中增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抗击突发危机事件冲击的能力。协调创新主体的行动,减少内耗,优化配置,共享资源。

3、加强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再造核心流程

借大部制改革的契机,完善创新促进委员会与创新咨询委员会的建设,切实发挥综合协调和咨询参谋作用。落实具体任务,细化创新岗位责任。在吸收专业人员的同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已有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不断学习最新的创新、现代管理、社会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等。重新识别创新活动的核心流程,打造精简的创新链,创新知识的流动和转化实现新的价值。优化行政生态,打破信息垄断,实现子系统的无缝链接,加速制度变迁,统一操作程序,整合并共享资源,构建一体化的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在保持跟随创新的同时,努力开展原始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保创新,实现良性循环。

结束语

通过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使城市管理系统不断吸收外部先进的创新成果,进而开展原发创新,步入“创新-转化为实用-再创新”的良性轨道。高效的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提升城市政府的服务效率和管理能力,同时增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推动和谐城市的发展,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郭淑芬.关于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7(4).

[2]孙柏瑛.我国政府城市治理结构与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8).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知识转化;知识城市;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3.014

在过去20年的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成为了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由知识推动的创新型经济体系的产生导致了“知识经济”的出现。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知识在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新型的资本,由此“知识管理”也应运而生。最初的知识管理主要应用在企业内部,后来逐渐运用到政府组织和其他一些组织机构,并进一步扩大到知识型社会。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在信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以知识资本为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的知识城市转型成为未来国际城市竞争的核心能力。知识城市的转型逐渐被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而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有效促进社会知识的创造和创新,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知识量,通过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来提升创造力。

一、有关知识城市研究的文献回顾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等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基础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知识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回报水平,反过来人们的知识水平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加。而这一过程是通过知识的创新来实现的,就是通过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技术来提高生产水平。在此基础上“知识经济”进入人们的视野。在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发表的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文章中第一次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1\]。随后学术界开始了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大多数的知识管理研究都集中在企业层面,Macadam认为有效的知识管理能促进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和内化,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创新的产生,知识管理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2\]。日本学者Nonaka研究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以日本成功企业为例说明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3\]。Carrillo则是首次划分了知识管理的层次,将知识管理的主体分为个人、组织和社会,从而将知识管理上升到了社会层面,并提出了基于知识的知识城市转型思路,重点强调了通过促进城市知识资本的空间联系来进行社会知识创新\[4\]。

国内研究方面,许妙玲等提出了城市知识资本的概念,将城市资本分为过程资本、劳动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发展资本等,并构建了城市资本的管理框架\[5\];陈搏提出并完善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在阐述社会知识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政府参与的角度构建了社会知识管理的框架\[6\];吴敏华强调知识城市的建设在国际上仍处于开始阶段,并选取了全球知识城市建设最成功的三个城市分析它们的发展路径,从而为我国城市提供了借鉴\[7\];另外洪江涛等则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知识管理、知识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得出知识管理对知识竞争力和核心竞争有着正的影响\[8\]。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和知识城市进行了一些基础理论研究,但具体的社会知识转化如何影响到知识城市的转型研究较少,这为本文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研究空间。

二、知识城市研究理论撮要

(一)社会知识转化理论

社会知识转化是基于社会层面的知识有效转化,仍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但管理的主体不再是企业内部人员,而是全体社会成员,是一种社会活动,作用范围是整个社会活动网络。我们可定义社会知识管理为通过社会的力量建立各种组织和平台,以促进社会知识的创造、交流和创新,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体系,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在这里范畴更广一点的社会知识包括社会各种无形的知识资本,具体包括市场、人力、技术、环境等要素。而社会知识的转化更进一步地强调社会知识如何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加快社会知识的创新,因此可以定义社会知识转化为促进社会各种无形知识资本创造、传播、创新的过程。

我们可以借助Nonaka的知识转化过程理论来更好地理解社会知识转化。Nonaka提出知识转化要经过四个过程: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外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连接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的创新。社会知识的转化同样要经历这四个过程,只不过知识创造的主体是整个社会成员,其传播范围是整个社会网络,具体的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社会知识转化过程

图1所示的社会知识的转化过程并不是单一的四个循环过程,这四个过程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模式,社会知识在隐性和显性之间不断交替变化着,相互作用,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知识水平的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人越多,则知识之间的交替转化就越多,知识的增量也就会越大,知识水平也就由个人水平上升至组织水平,从而跨越组织上升至社会水平,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一个社会的知识化程度不在于整个社会知识量的大小,而在于知识的有效转化程度及整个社会成员的参与度。

(二)知识城市理论

1.知识城市的内涵。“知识城市”理论始于20实际90年代,当时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着城市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一些列社会问题,从而以知识创新为发展宗旨的知识城市建设应运而生。知识城市可定义为:充分合理利用、整合社会资源,以知识创新为推动力,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变革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形成以知识产业为主导,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发展战略的城市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蓬勃发展,知识城市转型对城市发展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进行知识城市的转型。

对知识城市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其一,知识城市是一种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知识化”的社会。在知识城市中其成员必须拥有大量的知识,社会大多数的资源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去,社会成员能够经常努力地收集、开发和传播新的知识,从而运用这种知识来倡导和衡量他们的价值和目标。

其二,知识城市是以知识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社会。 知识的创新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由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知识型服务产业等,知识的创新成为该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其三,知识城市是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代表着一个世界的生成,信息科学技术代表着知识城市的生成。知识城市的建设注重城市的开放性和资源的整合性,优先构架城市网络,利用全球联网实现知识资源共享。

其四,知识城市是一个多元化社会。知识城市要求城市注重知识的开放性,在发展主导文化产业的同时兼容文化多样性,接受不同的文化在社会范围的传播,并逐渐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去,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

2.知识城市的衡量标准。知识城市作为新型的城市发展战略,如何有效衡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参考2004年的巴塞罗那《知识城市宣言》,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属于知识城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知识传播的基础设施完善;二是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较高;三是城市知识产业发达;四是市民平均阅读水平较高;五是文化服务资源丰富。在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属于知识城市时,通常由世界范围内的100个专家和学者组成的评审团对符合条件的城市进行提名,然后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严格评审,最终确定获得“知识城市”称号的城市。

三、知识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知识城市的转型已经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城市向知识城市转型有其客观必要性,这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知识城市的转型是时展的潮流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取代了劳动力成为了新型的资本,资本时代已经过去,知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在此环境下,城市作为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集中地,当仁不让地处于知识的衍生地。因此,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向知识城市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输出知识创新人才,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 知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知识型城市的转型

知识经济的发展衍生出许多知识产业,知识产业主要包括信息产业、媒介产业、设计策划产业等创新产业。在如今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中,这类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断改变着城市的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这类产业的兴起,推动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公众对知识产业的热情无形中为城市转型提供了条件。同时,这类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使得城市转型变得更加必要。

(三)知识城市的转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知识城市的转型要求整个社会实现全民自主化的创新,使社会成为一个开放式创新的社会。在知识经济的驱动下,知识城市的转型将改变城市的运行模式,会特别强调技术创新来提升城市的创造力,对知识进行有目的的培育,使得城市充满活力。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将知识城市的转型纳入了城市发展战略,并对一些城市进行了成功的转型,从而使一些旧的工业城市或处于“颓势”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我国知识城市的转型显得更加必要,只有加快城市的转型,吸引更多人才和先进技术的涌入,才能提高城市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知识城市的转型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在后工业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留下了诸多后遗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城市失业、城市基础设施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是城市工业化发展所导致的普遍性社会问题,并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而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城市的转型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整合城市资源,由产业升级所造成的环境危害更小。同时在知识型的文化氛围下,城市整体素质更高,社会矛盾得到缓解。因此知识城市转型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所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知识转化对知识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

知识城市的转型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知识的有效转化直接影响到知识城市的转型。社会知识转化从知识创造、传递、创新三个方面影响着知识城市的转型,其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

图2社会知识转化对知识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

(一)社会知识的创造影响着城市的知识水平

一个城市整个社会成员知识量的大小决定着整个城市的知识水平,是城市成功转型的基础。同时,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数量也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能力。实践证明,以知识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远超出其他产业。在知识城市中,知识的创造是全民性的,城市管理者要做的便是如何正确有效地指导社会成员进行知识的创造活动。知识组合和交换是知识创造的两个途径,通过对新的不同知识和资源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知识;通过不同主体知识和经验的交换实现知识的互补,从而加快知识的创造。城市主体同样通过两种不同的路径进行着知识的创造,从而实现城市知识量的快速增长。

(二)社会知识有效传递是知识城市转型的先决条件

知识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不仅仅在于城市知识量水平,更在于知识的有效传播,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知识的传播在于传播主体的自愿,而城市管理者的职责便是如何激励社会主体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知识的共享。只有使得社会知识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才能更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知识创新的效率最大化。在如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城市中,知识的传递更容易实现,也为知识性城市的转型提供了方便。城市管理者一方面要实现全民获取知识的便捷化,以提高城市居民知识量,同时也要鼓励高科技技术企业实现知识共享,以促进知识的创新。

(三)社会知识的创新是知识城市转型的决定性因素

最终知识城市的形成在于其创新能力,如果一个城市的技术、资本、资源等均来自于其他城市,则城市的发展必然会落后于其他城市。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知识城市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没有技术创新,城市生产力就无法提高;没有文化制度创新,城市资源将会流失。只有实现技术、生产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生产要素的转型,从而加快城市转型。

五、基于社会知识转化的知识城市发展路径构建

在知识转化的视角下,通过促进知识的创造、传递和创新,可以推动知识城市的转型。根据知识转化对知识城市的作用机理,可构建知识城市的发展路径。首先是社会知识的创造,其实现路径包括知识城市理念的宣传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其次是社会知识的传递,其实现路径则是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和完善及知识交易平台的构建;最后是知识的创新,需要构建相应的创新制度鼓励知识创新,同时注重城市多样化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知识城市形成要求城市经济结构、运行方式、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进行一系列的变革,这离不开政府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支持。只有充分调动整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发挥社会主体的创造性,才能更快地促进知识城市的全面转型。其具体发展路径设计如图3所示。

图3知识城市发展路径

(一)积极树立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城市新理念

随着经济时代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着。当知识取代劳动力成为新的生产力时,知识的价值观便逐渐形成。在知识城市的建设中,要树立人们知识城市的新理念,强调知识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促进整个社会知识观的形成,突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城市在理念宣传上,应树立人们新的知识价值观,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知识对个人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知识文化是站不住脚的,以此引导人们学习知识的价值观。

(二)完善促进社会知识转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知识城市的转型中,数字化城市建设是知识传播的关键。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谁拥有了信息,谁就能拥有主动权。信息化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最高层的标志,建设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规范的信息基础设施,利用先进的技术处理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城市知识资源加以收集整合,并完善城市知识体系从而促进社会知识的有效传播,转变城市的经济运行方式,与国际市场同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共数字图书馆、免费无线网络、文化交流场所等。

(三)建立社会知识创新制度体系

任何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体系加以保障。知识城市也需要相应的创新制度。制度的功能在于保障知识在创造、传播、共享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实现知识资本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从而保障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运转。社会知识转化制度体系是知识创新的血液。制度的制定以社会成员为对象,一方面规范知识的传播机制及知识型产业的合法经营;另一方面则是培育社会知识创造人才,鼓励社会创新。因此为促进知识城市的成功快速转型,相应的教育体制、科技创新体制、人才引进机制都要相应地作出调整,相关政策也要完善。

(四)为企业打造专业的创新交易平台

在知识城市的建设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知识创新的贡献是巨大的。政府部门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加快创新,同时也要为企业的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创新交易平台的构建,可以促进不同企业间资源的交换利用,在自愿交易和公平交易的基础上,推动实现整个社会的创新。同样,政府部门可以采用激励措施激励创新要素提供者自愿提供创新资源,在交易平台上实现免费共享,从而实现协同创新。

(五)塑造知识性组织,营造学习型文化氛围

知识城市拥有多样性的开放文化,文化氛围影响到知识城市的形成。积极打造知识型组织,营造学习型文化氛围,能丰富人们的知识水平,提高人们学习创造的热情,为社会知识的创造、创新提供环境。因此,知识城市转型建设进程中,要加大知识性组织的投入,实现全民学习的氛围,从而不断形成知识型企业、知识型社区,进而形成知识型城市。

六、结语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知识城市的转型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社会知识转化的角度研究了知识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得出社会知识转化从知识创造、传递和创新三个方面影响着知识城市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交易平台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知识城市发展的路径。本文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仅从社会知识转化的角度研究知识城市转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来支撑研究结论,同时不同的城市有其各自的资源优势,其知识城市的转型路径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今后我们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易凌峰,朱景琪. 知识管理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6.

\[2\]McAdam R.Knowledge management as a catalyst for innovation within organizations:A qualitative study \[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0,7(4):233241.

\[3\]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8586.

\[4\]Carrillo F J.Capital Systems: Implications for a Global Knowledge Agenda\[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2(4): 379399.

\[5\]许妙玲,赵今朝.知识城市与知识资本的管理研究\[J\].城市观察,2010(1):123129.

\[6\]陈搏.知识城市与社会知识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39142.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 创新系统 构建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1、创新系统的概述

创新系统是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信息收集与接收子系统、创新方案设计子系统、执行反馈与监控子系统构成完整体系,各子系统分别是负责某一方面职能并且相互的配合,充分的确保管理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因其城市政府内部机构关系的复杂以及管理对象的庞杂,在客观之上,充分的要求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具有一个比较高的权威,从而为城市管理系统与城市管理的总体创新制定了一个战略规划,指挥与协调具体的创新行为。在其组织的形式之上,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应该是以委员会的形式来出现的而不应该是作为职能的部门。

2、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构建的环境分析

2.1、内部环境分析

2.1.1、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模式是由传统的管制型逐渐的转向现代化的服务型,而且还冲击着城市政府的管理基础。假如我们没有系统地开展管理创新,则就很难以真正的保障在其新基础之上的城市管理系统功能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发展战略选择的可靠性,进而通过对规划的评估、监督与实施执行城市管理系统转型的风险以及成本,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2.1.2、治理理念的变革

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此过程之中难免就发生利益之间的冲突,在深层次方面就是文化的冲突。其旧有夫人方式不能够很好地整合到各种文化之中的时候,就会造成社会主流文化和管理文化之间的摩擦、原有落后的管理文化对新兴文化的阻碍等等的问题。

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一方面是可以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而培育其开拓城市管理的思路,吸收其中先进的因素,进而创新管理文化;另一方面正确、和谐的管理观念,进而减少价值取向个体因思想观念的偏差所产生错误行为。

2.1.3、城市管理系统的功能转型与结构调整

机构与部门具有了新的职责权限,也相应的改变着其行为方式。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充分的利用其创新的知识优势为机构与部门的改革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从而使得政策的主体与行为权责相互匹配,使政策的产出与预期效果相互匹配,目标群体与政策相互匹配,进而加速城市管理系统的整合。积累具体的政策创新,逐步的实现政策系统的整体创新,并且最终在其新形势之下积极的政策产出的最优化管理。

2.2、外部环境分析

2.2.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突破国家与区域的界限,其允许的要素在更加广阔的范围之内来进行流动。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逐渐的强化,使得作为重要经济主体的城市非常快速的融入到全球的市场之中,城市中各主体的相互作用以及行为方式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城市事件的影响通常是不再局限于城市的内部,在某些情况之下就会迅速的扩散到区域、国家乃至是整个世界范围之内,从而造成严重的现实或者是其潜在的后果。

2.2.2、技术进步的影响

互联网改变了行政生态,使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在社会中流动,冲击着社会结构与公众心理。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传播方式加快了社会管理对象,尤其是社会公众政治人格意识和利益主体意识的迅速觉醒。

2.2.3、知识经济的影响

知识在目前已经逐渐的成为关键性的支配与经济资源的因素,也许是唯一的较为有优势的主要来源。其从根本之上变革着生产方式,直接性的打破了原有的产业的布局与结构,这就得要求城市管理的系统调整执政理念,重视、突出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进而就进一步的加强其强化的服务的意识与职能。

3、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主体对系统创新认识模糊,缺少构建创新系统的明晰思路

系统创新在实践与理论之中均处于的是初步的阶段,我们只有不断地通过摸索以及完善才可以有效的指导行动,其重要性也是有待于人们逐渐的认同与发现。其城市政府主导着其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过程,其对创新系统与创新在其构建的进程受到城市管理中作用的认识程度的所决定。因其大部分的领导者从来没有接收过专门的训练,创新系统与管理创新的相关知识是有限的,或者是畏惧风险或者是认识不清,不敢创新或者是想创新却根本就无法创新,延缓而来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

3.2、创新知识储备不足,缺少适用的理论模型与模拟技术

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且系统性较强的工程,期间所涉及到信息工程、组织理论、管理学以及创新学等等多种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无论是在施工阶段、设计阶段,还是在系统运行的阶段,任何一种知识的缺乏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重则就是限制其功能的充分的发挥,轻则就是打断其建设的进程,而且这还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解释和挖掘,也就是即使拥有了先进的技术来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假如没有一个强大的知识提取的能力与信息的处理技术,面对数量庞大的信息依旧会束手无策,根本就无法转换为自己所学的知识。

3.3、创新系统的构建缺少高阶位的政策保障,资金投入有限

与创新建设相关的政策规定的大多为部门性的规定,而且还缺少其内在的一致性,政策之间的摩擦与冲突不断的增加政策系统的内耗,减低政策支持的效力。城市政府的制度供给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起更高层级的宏观政策供给非常缺少其可操作的配套政策的支撑。政策的保障是处于最基础的层面,政策体系内部的紊乱,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创新系统建设的无所适从。

4、推进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构建的策略

4.1、加强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再造核心流程

借大部制改革的契机,完善创新促进委员会与创新咨询委员会的建设,统筹创新和创新系统建设事务,切实发挥综合协调和咨询参谋作用。细化创新岗位责任,落实具体任务。重新识别创新活动的核心流程,打造精简、高效的创新链,通过创新知识的积累、流动、共享和转化实现新的价值。

4.2、推广知识管理,加速创新理论模型和模拟技术的本土化

知识管理有助于城市政府的管理创新,可以增强政府的学习能力,促进知识共享,使政府的知识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建设知识导向型与学习型政府的行政文化,让所有的人员都可以充分的参与到其中,充分的挖掘其系统内部人员的所有潜力并且可以积极的利用系统外部的智力资源。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管理的知识,科学、合理、高效的传递、加工、存储与收集,并且同管理创新相关的信息以及创新系统的构建,提取并且转化为所需知识,构成一个有力的智力支撑。借鉴国外成功的理论模型,然后再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来进行分析,重新的进行验证以及调整其中的关键要素以及变量,进而就形成了本土的有效地理论模式。

4.3、培养创新战略思维,完善创新系统建设规划

城市管理主体应认清时展的形势,通过比较分析有无创新系统统筹管理创新的成效的差异,明确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积极意义。调整价值理念,重新认识儒家文化在亚洲文化圈中的重要性,吸取精髓构建新型的核心行政文化,促进管理创新。

总之,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从根本上改变着生产方式,还深刻的影响着社会关系。城市政府若固守传统模式中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将难以在变革的社会中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迫切要求以管理创新作为新生动力,改进自身结构与管理方法,培养核心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新模式;数字化

城市数字化管理的创建,能够对城市市政、公用资源、城市园林、城市建筑、房产等设施、城市小吃、城市购物等城市管理对象进行科学高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还具有处理城市突发事件的功能,在建立数字化城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创建数字化城市中,科学技术无论是在开发、集成和应用,还是在电子政务、空间网络和地理编码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空间定位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城市的发展中,提出了数字化管理的新模式,创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基础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这项技术也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的基本技术手段。城市管理对象精细化管理和责任区域的精细化管理,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来讲是非常有效的,在城市化数字管理模式中GIS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GIS技术包括: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引擎、地理编码定位和单元网络定位。

(1)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引擎关键技术。这种技术主要运用于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以及信息采集员对各种事件的查询和定位。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引擎支持各种智能手机平台,具体的功能如地图浏览功能、读取GPS定位信息和引擎搜索功能等。

(2)地理编码定位。地理编码技术这种技术要进行数字化、空间化和规范化管理,在地址空间和地址实际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对地址空间进行定位。地理编码这种技术能够把城市中的各种资源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能够对信息进行整合。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可以对城市部件和时间进行分类管理、可以对城市进行精确管理。

(3)单元网格定位。对城市进行分层次精确管理,采用了单元网络这项技术,在城市管理的角度对单元网格进行划分,对城市的小区、道路和公司等等建立单元网格进行直接管理。在城市数字化管理中,可以运用WebGIS的查询功能,对城市进行定位,同时,可以通过坐标获得编码信息。

2.空间数据的应用和创新

在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中,最基本的工作是完善城市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在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大大提高了这种模式的效率。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并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含的空间数据主要有:数字化城市管理专题数据、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和相关的元数据。

对城市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建设,不仅仅要建立单元网格数据和部件数据,同时还要建立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能够为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提供公共空间数据集。第二,为部件和事件的精确定位提供支撑。

3.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城市通”设备的开发

“城市通”把手机作为基础,是为信息采集和传送而开发的主要工具,这种工具的功能具有很多种,具体的功能如下:可以拨打电话、能够进行短信群发和信息提示等多种功能。信息采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种这些功能与监管中心取得联系,对工作进行汇报,通过手机把信息传送给监管中心,还可以在“城市通”上对表格进行操作,通过手机传送给监管中心,能够及时地把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送给监管中心。

城市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工作,不仅仅要对部件和事件进行精确定位,并且及时进行工作汇报,在做工作时要把GPS定位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对技术进行创新。

4.标准的制定与创新

建设数字化城市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在推广时要以标准体系的建立为前提,如果对相关标准没有及时地进行,就不能发挥先进性、示范性和积极性,数字化城市管理就不能发展的如此快速。

当前,我国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创建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建设数字化城市中涉及八项标准,其中,有六项已经对外进行了。这些标准的,对建设数字化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这些标准的大力宣传,为我国今后建设数字化城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5. 总结

对城市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对城市进行高效、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管。本文首先分析了空间定位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其次对空间数据的应用和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接着对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城市通”设备的开发进行了说明,最后对城市数字化管理的标准的制定与创新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建设数字化城市提供了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刘助仁.数字城市基本理论与框架[J].云南科技管理,2002(02):78―96.

[2]罗建宾.谈谈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J].中国城市经济,2006(02):44.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升级 创新型城市 互动

创新概念提出以后,有关创新的研究不断推进,创新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并且不断纵横深化。索洛(S.C.Solo)、伊思诺(J.I.Enos)、林恩(G.Lynn)等经济学家分别对熊彼(J.A. Schumpeter)的创新进行了经济学的纵向深化;自20世纪60年代起管理学者们开始将创新引入了管理领域……由于创新理论的成功实施,人们意识到创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者从自己所从事的不同领域对创新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从而使得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

随着创新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以及实践中的日益重视,创新主体也逐渐从企业扩展至国家和城市,特别是面对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城市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经济功能呈现出由传统产业转向高新产业、由制造转向研发、由生产转向服务并迈向创新中心的趋势。城市功能和创新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引入城市研究之后,将“创新”定位为城市的核心功能或核心竞争力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得以不断推进。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研究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各地纷纷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积极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此后,全国有200多个城市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战略目标,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方面

胡树华、胡钰等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应把创新作为一种科学思想方法论和社会实践方法论,运用到城市整体建设中,将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到城市主导发展战略的高度,能有效整合城市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力等创新要素,与周边地区和城市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具有极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应包括产业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等。张志河等把产业创新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研究了产业创新系统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表现在产业创新系统通过产业创新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产业创新系统通过政策工具的使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方面

张文雷、姜照华等通过分析我国16座城市的科技体制与科技研发密集度相关的数据,对创新型城市模式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创新型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杨冬梅、赵黎明等认为从政府与市场的不同组合上看,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可以分为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和混合型发展模式。长远意义的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逐渐趋向混合型发展模式,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也有的学者结合典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践,总结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模式:深圳模式、上海模式、大连模式、南京模式等。

(三)创新型城市评价方面

从目前的文献成果来看,对创新型城市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石忆邵、卜海燕依据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构建了涵盖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和创新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北京、上海、深圳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主要特征与差异。李琬、张玉利等从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入手,在深入总结国内外有关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理论实践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第四代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体现了城市创新能力的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等建立了包括创新体系、创新基础条件、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效率、创新效益、创新支撑引领功能、创新辐射示范作用7个方面共41个指标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四)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方面

戚通过对国际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的比较分析,提出包括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加强制度创新等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范旭、谷飞分析了科研机构在城市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科研机构在城市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金融作为影响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具有筹集资金、分散风险、优化资源、信用约束等诸多功能。以金融来支持创新型城市发展,最为关键的措施是让金融市场参与者成为创新主体。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外研究

西方对创新城市的研究起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应对城市的衰退,二是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创新成为驱动城市竞争力的要素,是城市未来成功的决定因素。一批城市积极提出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口号,并从整体上实施了城市创新运动,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应运而生。

(一)典型案例方面的研究

比较早进行研究的是萨克森宁(Saxenian,1994)对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这两个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中心的比较研究。萨克森宁发现两地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组织结构环境:波士顿的128公路属于资本密集产业相关联的独立企业系统,而硅谷属于由众多中小企业构成的企业网络系统,在系统中生产者在深化其专业化能力的同时与其他竞争者也存在着合作关系。两种创新系统在相互竞争中此消彼长,最终以网络系统为标志的硅谷模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萨克森宁的研究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资料。牛津大学的James Simmie在其《创新型城市》(Innovative Cities)一书中,选取斯图加特、米兰、阿姆斯特丹、巴黎和伦敦五个典型的欧洲城市,主要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对创新与集聚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构成要素方面的研究

英国的C.Landry在其代表作《The creative city》中提出了构成创新型城市动力机制的7要素: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及上网机会。2005年,世界银行发表了关于“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其中提出了成为创新型城市的9大先决条件。美国Richard Florida教授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3T指标:技术、人才和包容度。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对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和讨论很多,如世界银行2003年发表的《创新亚洲:增长的前景》对创新型城市有所涉及。随后世界银行又在2005年发表了一份“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成为创新型城市的先决条件,如: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拥有充足的经营、文化、媒体、体育以及学术场所设施;拥有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拥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队伍;政府治理有效,服务高效;拥有多样化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服务;拥有多样化的、高质量的居住选择,等等。这是比较全面论述创新型城市的一个研究报告。

(三)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

在对几十个创新型城市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国外学者提出了许多评价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主要可以分为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硬件指标主要包括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和私人企业研究部门的研发能力、信息和通信的可获得性、信息和交通设施、城市的综合教育系统等。软件指标表现在城市历史、城市危机感、城市的组织能力、市民的价值体系或生活方式,以及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等。

综合来看,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成果。但结合各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践来看,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仍落后于其实践建设,尤其是互动发展方面的研究。从方法方面来看,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定量分析和理论模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尚属理论上的一个前沿领域,留下了较大的创新空间等待探索。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产业集群升级的互动

产业集群升级一般指集群中的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它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权重的演化;产业结构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之间依次演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演化;产业结构从低加工水平向深加工水平的演变。

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是当前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受关注的问题。实践中一些大城市已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例如北京等城市的学术主导型模式、南京等城市的学产双驱型模式、上海等城市的产学互动型模式、深圳等地的产业主导型模式等,对于要素短缺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问题,目前已有学者开始关注。由于各个城市都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和资源优势,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应在明确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差异化战略。但不论采用哪种建设模式,产业(集群)都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与产业集群升级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动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推动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发展,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互动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关注有关要素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主张构建良性互动发展模式。从现有研究成果及各地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来看,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与产业集群升级互动发展方面的关注还相对较少。

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在地域相关、主体相关、目标相关、资源相关等诸多方面存在关联性,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当前许多地方政府的目标之一。因此,应加强产业集群升级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之间的互动机制问题研究。研究视角包括大学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自主知识产权与创新型城市的互动问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互动发展、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企业发展潜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参考文献:

1.代明,王颖贤.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1)

2.李红玲.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0(9)

3.胡树华,牟仁艳.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与发展战略[J].经济纵横,2006(8)

4.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

5.张治河,丁华,孙丽杰,周国华.创新型城市与产业创新系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

6.张文雷,姜照华,李苗苗.科技体制与创新型城市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6)

7.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8.石忆邵,卜海燕.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1)

9.李琬,张玉利,胡望斌.创新型城市第四代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

10.宋河发,穆荣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