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工程地质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精选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环境地质 城市地质

0前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剧增,环境问题已经是全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很紧迫的问题之一。我们生存的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空气污染,气候恶化,臭氧层耗损,全球温室效应,耕地减少,土壤污染,森林锐减等等。由于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体现,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也是人在城市的空间使用与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严重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水资源开发相关的环境地质工程问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前对地下水无序大量的开采,造成了全国缺水城市已达2/3。水资源的日趋短缺及由此引起的诸多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我国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许多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倒灌及泉水枯竭等诸多环境地质工程问题。其中城市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问题则是尤其严重。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对城市建设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对城市规划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城市地下水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的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现在已经引起了很多人重视,采取了多种补救的方法,我们现在很多城市已用法律法规的方式规定了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这样就为治理提供了法规依据。在技术方法面采取了地下水人工回灌为主的方式,而且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由此可见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规划,不仅对我们自己城市建设至关重要,而且对我们后代的生存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2.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引起的环境地质工程问题

城市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废料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城市垃圾问题也日益突出。在2000年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就达19000多万吨。如此大的垃圾如存放不当,将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如遭受雨水冲刷,阳光作用,将会使地面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及土壤土质恶化。这样不仅对城市生活用水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且酸性污水对城市建设的基础结构,如桥梁,桩,沉箱以及基础中的钢筋混泥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造成很大危害。人工废弃物存放的不合理也会引起很多环境地质问题,如滑坡、泥石流、淤积等。若这些地质灾害发生在城市,则会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如“舟曲8·8特大泥石流”遇难1434人,失踪31人。

目前,城市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围海造田,分类回收等。最常用的方法则是填埋,即把固体垃圾在处置场内分层放置夯实,并用粉质粘土进行覆盖。

3.城市地表工程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城市工程建设的时候,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形的影响是厉害的,修筑堤岸、堤坝、筑坡、挖掘等可以产生地形改变,导致城市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再者,城市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大重量则影响原来地下水流场的变化,也容易造成地表之下的水土流失。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在提速,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也就日益加大,而有些山地城市原有平地本身比较少,因此许多城市建设者把目光投向了对山体的改造。从而形成了很多的人工边坡,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建设对坡脚开挖,建筑物使得坡体上部荷载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使边坡失稳的概率加大!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城市环境地质工程问题,无数的灾害表明,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地质环境,人类的发展同样要与地质环境协同发展,其核心问题是谋求在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中,注意论证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且必须考虑保护和利用环境。所以工程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工程建设应充分应用工程地质环境的规律和特点,做好经济建设、 社会与环境的综合协调,努力做到既要把地质环境潜能用足, 又不超越地质环境容量的负荷能力, 给其留有适当余度。

2.开发性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对现实地质环境中存在的负面效应,应充分考虑通过人工技术的地质改造作用在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对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

3.预测性原则

在城市规划中不仅重视地质环境的现状,而且必须认真考虑到未来地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力求做到使工程建设即能满足现实的建设要求,又要适应未来发展变化。所以, 工程建设应该体现对地质环境变化的预测性要求。

4.保护性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对那些目前技术水平尚无法通过人工控制和改造的不良地质环境问题,宜通过规划进行保护。特别是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 生态环境等敏感性极强的环境问题,则应遵循保护的原则进行协调。

城市环境与地质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因素,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本城市的地质环境状况特点,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努力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防的目的,确保城市建设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曾丽,王晓明. 我国城市地质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北京:国土论坛,2007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岩土地基工程 地质条件 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类居住的环境是建造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的,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天然地基,这样就需要了解不同的岩土地基形成的原理和主要特点,才能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在城市工程中由于工程地质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

一、城市岩土地基形成的特点

城市岩土地基的特点是经过漫长的时期逐渐形成的,每一种岩土由于其形成条件有所不同,在城市工程建造中就起着不同的作用,施工的地质问题就有所不同。

具体来看几种主要的岩土体。残积土体的形成是由于基岩经过风化并且没有受到搬运力的作用而在原有的岩石风化壳基础上逐渐积累起来的,所以这种土体的外层结构通常是土壤层,具有较大的孔隙,土体整体的强度不高,但是具有很好的压缩性。一般情况下,残积土体的下部是带有碎石和砂砾的粘性土层,相对来讲强度比较高。

坡积土体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重力的作用,还有的是被短期性水流搬运沉积而形成,一般容易在山坡或坡脚处形成大面积的聚集,所以被称为坡积土体。该土体的最突出特点是内部的土粒大小不一,层次性质差别比较大,通常还和残积土体形成逐渐过渡的趋势,在城市地基工程的施工中遇到的地质问题亦有雷同之处。总体来看,坡积土体的上层部分的颗粒比较细,粘性土成分居多,中层部分一般是带有砂土或者夹杂有粘性土的碎石土和角砾土,下层部分是基岩结构。

洪积土体往往在山麓位置容易形成,当残积土体和坡积土体受到洪水的冲积作用就会在距离山口的位置沉积成具有分选性质的土体,所以被成为洪积土体。该土体的上层部分一般是粗碎的屑土,土体的强度比较高,压缩性能比较低,往往是进行工程建筑的良好场所。在城市地基工程的建造中要注意做好防水的工作,因为洪积土体的孔隙很大、具有很强的透水性、而且水量颇为丰富。

二、城市岩土地基工程的特点和功能区的用地规划问题

(一)城市岩土地基工程的特点

区位不同的城市在具体的地基工程的建造中对土体地基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地基工程的地质问题就有着典型的差异,沿海岩土地基的形成过程与特征与内陆岩土地基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有着质的区别,这也是二者在工程地基施工中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沿海城市的岩土体的种类一般由两个,一是单一岩土体结构类型,二是多层岩土体结构类型,这二者的主要分布位置和特征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单一岩土体结构类型还可以划分为单一的岩体结构类和单一的土体结构类型。在沿海山地型城市和沿海平原山地型城市中的地基类型主要是单一岩体结构类型。这种地基的主要特点是基层岩石的质地非常坚硬,且岩石的内部结构比较整齐划一,纹理也非常具有规律性,一般是块状构造,拥有十分强的抗剪力性能,抗拉强度也颇高,具有良好的区域稳定性,是比较理想的天然地基。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受到地形的影响,一般不适合建造工民用建筑,多建造隧道工程或者坝基工程以及其他一些特殊工程。沿海的平原城市的地基结构一般都是单一土体结构类型,例如上海和天津。这种土体结构具有很大的厚度,最厚的部分甚至超过1000米,是建造工业区和住宅区的良好用地。

多层岩土结构类型的地质构造一般比较复杂,主要的组成成分害是松散砂砾石土、粘性土和种类繁多的岩石体,在地丘陵台地的边缘最为常见,也会出现在沿海的河谷平原中。

内陆城市的地基构造与沿海城市的构造有着明显的区别。典型的城市是山西大同。按照区位和性质的不同以及地貌特征的差异可将内陆城市的岩土地基分成以下几个区域,一是山前倾斜平原结构区、二是冲湖积台原结构区、三是河谷阶地结构区、四是基岩山地结构区。

山前倾斜平原结构区的分布特点是呈带状,它的形成原因比较多,且形成过程也比较复杂,主要就是由冲洪积扇群、坡积土体、风积沉淀物一起组合而成,所以岩土体底层的水量非常丰富,在此基础上建造居民建筑要注意的地质问题是防水,以及地基处理不力形成的塌方问题等。

冲湖积台原结构区主要的组成结构是冲湖积粉土、粉质粘土和砂砾石层,整体的特征是非常开阔和平坦,作为建筑用地是非常理想的。在建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处理好人工填土和地质裂缝的关系,保证地基的质量。

河谷阶地结构区的构成成分是粉土和较厚的砂、卵砾石层,这种土体具有很高的承载性,而且地下水的深埋程度比较小,储量也极为丰富,是中心城区建设的理想区域。在工程的施工中要做好洪水的防范工作,同时还要保护好地下水资源不受污染,以免影响到整个城区的用水质量。

基岩山地结构区又可以分为两个种类,一是变质岩结构,二是沉积岩结构。变质岩结构主要是片麻岩、麻粒岩、大理岩等结构,岩石的纹理比较细密,岩石的整体结构很完整,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同时具有很高的边坡稳定性能;沉积岩结构成分主要是砂岩、砂页岩和石灰岩等,也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能,而且工程的施工条件好,地基稳定性较强。

(二)城市岩土地基工程功能区的利用规划

1.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需要借助良好的自然坡度,要符合厂区的运输方式和工艺特点,还要了考虑适当的排水坡度,为交通运输和工业实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建筑环境。工业用地需要占有很宽广的区间,通常需要比较平坦的地势,面积的大小也要根据实际的地貌来考虑。工厂的建设也要尽可能能源产区,且附近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为大量的工业用水提供保证。工业用地要避开7级以上包括7级的的地震区,更不能建造在地质断裂带上或者其附近。工业用地地基的土壤强度要等于或大于1.5千克∕米。

2.居住用地

城市居住用地对地形要求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居民区建筑的坡度应以<6°为宜,坡度不能太高,如果太高就不利于地表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建设,而且差异太大也不利于居住区的基础设施的设置。居民用地最重要的条件也是要满足日常生活用水的要求,所以选择的地段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水源条件,要选择具有储水性能的岩土体地基层。居住用地压要避开7级以上(含7级)的地震区,和断裂带距离要大于1千米,土壤的强度控制在2千克∕米。居住区域要做好地下的防洪和防汛工作。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合理性离不开对城市岩土地基的开发和利用,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地基的选择和处理上。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岩土地基的性质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做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也才能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广献.城市岩土地基工程地质结构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1(9)

[2] 王子生. 宁阳城区岩土工程地质及钻孔灌注桩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2005(9)

[3] 盛连成.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地质环境评价[J].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环境岩土工程),2011(9)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3篇

【关键字】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岩石工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地下空间开发刚刚起步,空间利用技术还不成熟,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城市地下建筑的工程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本文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岩土工程和实施工程的地质进行介绍,探讨具体的工程实施措施,以促进城市空间开发安全有效进行。

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概述

(一)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主要解决各种与人类活动或工程建筑相关的地质问题,作为研究地球的一门学问,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对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估,确定兴建地面或地下建筑工程的不利条件和有利因素,以正确选择适宜的建筑类型和建筑场地,促进工程建设安全高效地进行;其次,从工程建筑的角度考虑地质条件,根据两者的相互作用,论证工程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预测地质问题发生的机率及规模;再次,通过研究地质对其土质和岩层进行分类,以制定出具体利用地质条件的方案和有效避免或预防工程地质问题的措施;最后,工程地质学要研究人类外在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

(二)岩土工程

作为在土木工程的实践中新建立起来的技术体系,是岩体力学、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的结合体,主要是解决土体工程与岩体工程中土体或者岩体变形问题,具体的应用方向是:制定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策略,以及具体应用于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对地基模型的计算方法及处理地基问题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工程附近的建筑受地基开挖的影响程度和新型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与地下空间工程间的关系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主要目的是通过在地下建设交通路线、铁路隧道和房屋等工程以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在地下空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无论在预测、设计、施工还是维护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与地下空间工程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

(一)工程地质学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意义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地质结构,因此工程地质学对工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工程前期的规划设计、工程使用阶段的管理和工程后期的维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作为地下工程,与地面上的建筑工程有很大大的不同,因为地下工程的周围是水、岩层和土层,所以需要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结合对岩层稳定性的考虑,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方案,以实现工程的安全和环保。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工程地质学综合考虑工程实施的地质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产生。

(二)岩土工程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

岩土工程主要处理岩体和土体的关系,应用得当会有效解决土体或岩体变形、渗漏的问题,制定出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策略。但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在含水很不稳定的粘土地层上,使用盾构法对隧道进行施工,隧道附近或上方的地面极易沉降、变形及坍塌等问题;在地下建设大型的停车场或地下商店,需要开挖又深又大的的基坑,很容易改变土体的应力场,从而导致基坑支架结构的变形、基坑的失稳;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开挖后,会形成地下洞室空间,原先质密的围岩在洞室空间里逐渐膨胀,当洞室围岩的应力超出岩体的强度时,岩洞围岩就会出现失稳进而引起顶板坍塌、侧壁滑塌、底板隆破。

如何合理利用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节约资源,扩大城市空间,推动城市化过程的的新途径。在地下建设工程还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缩短城市资源的运转周期,具有很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改进和新的建筑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工程地质学和岩土工程力学研究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挖和规划设计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一)工程地质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

工程地质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岩土地质的类型及分布规律、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等。

1.工程地质在地下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无论在地下工程的设计还是实施阶段,周密精确的工程地质勘测,对于工程的安全建设至关重要,否则,不仅增加工程投资,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地质的工作,具体的措施首先要认识基本的地质工程概念有,如:“场地”从工程的勘探角度看不仅是建筑所占的土地面积,还涉及到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和岩土体稳定性的问题;其次,工程地质对建筑区的地质条件勘测必须深入细致,才能选择出稳定的建筑场地及合适的建筑形式,才能科学论证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才能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依据工程地质勘测的数据进行工程的设计和工程地质材料的选择。

2.工程地质解决地下工程灾害的应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地质灾害主是,地下水的不稳定引起基坑突涌的问题、粉性土引起的流砂灾害,岩土体的性质发生变化等。工程地质为避免或预防此类灾害的发生必须确定城市地质的构造带特别是断裂带的活动情况;准确勘测出城市各地段地基的承载能力,确定地基的掩埋条件和地下工程地质的性质;对斜坡的稳定性进行准确分析,以实现对岩土体崩塌、变形的预防。

(二)岩土工程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在地下空间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基坑失稳、洞室的围岩不稳定等问题。所以有必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岩土工程安全高效的工作进行探索。

1.岩土工程做好勘测工作。地下工程的安全与工程所在的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地下工程的开挖会破坏岩土体的平衡性,会引起土体的内应力进行重新分布,接着产生土体的移动、变形。因此,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必须深入地对岩土进行勘察,以确定岩体的工程特性及建筑地的地质地形特征。

2.岩土工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工程监测。信息化的施工技术就是现代施工的一种管理方式,包括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反馈等内容。地下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仅仅靠理论的分析及经验的积累很难把握地下空间的开挖条件,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动态了解工程的变化趋势。所以,当工程出现地质险情时,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安全储备空间过大时,可以及时通过消减围护、修改设计的措施,提高工程的施工水平。

3.岩土工程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传统的地下工程为了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必须进行现场考察,研究同类工程的深基坑工程的设计,然后才进行工程设计,严禁不顾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设计。经过实践的证明,岩土工程通过使用基坑内部降水、加固坑内侧土体、增加挡墙入土的深度、分部开挖等技术和方法,对于提高基坑的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社会的发展追求可持续,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为实现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生态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康道阳,王磊,李明纪,等.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分析[J]. 大观周刊. 2012(24): 85.

[2] 彭苗枝,包海玲,刘道彬,等. 地下空间工程地质适宜性灰色评估[J]. 采矿技术. 2010, 10(3): 114-116.

[3] 黄静莉,王清. 基于GMS的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工程地质地层建模[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3(1): 74-77.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工程地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地下建设工程的环境地质效应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开发,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会影响城市的开发建设,因此,研究地下工程的环境地质效应及其防治技术,有助于进~步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一、关于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影响环境工程地质的表现

1.地面变形在城市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或是竣工后,地面变形是经常引起地质环境问题的首要原因。不论是采用盾构、沉井,以及基坑法,都会使施工地点及其附近的土层受到扰动,进而促使软土层蠕动,引起饱水砂性土的管涌、地面变形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2.围岩失稳在影响环境工程地质中,另一个很明显的表现要属洞室围岩失稳。围岩失稳带来的破坏,几乎都是沿原有的结构面产生,并形成新的断裂面。近年来,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在开挖隧道的施工项目中,经常因为风化裂隙发育带、断裂带、岩脉等多与围岩接触,而导致在开挖过程中引起围岩失稳事故的发生,进而致使地表环境受到地表坡体变形、地表塌陷等突变出现。

3.地下水环境变异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要采用人工降水的方式,来保证开挖面的稳定。但在此过程中,由于人工降水“漏斗式”的渗透和混合,会使地下水的动力场和化学场受到影响,进而引起地下水中某些物理化学元素发生变化,导致地下水环境受到污染。而且,由于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有“滞后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引起突变,造成诸如地铁与河道相截、隧道与河道相正交等问题,并且其影响范围之大,也会给地下工程建设、环境工程地质、人们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4.地质生态环境恶化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要将挖出的大量砂石进行堆积处理,会对施工附近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若是弃土超荷,甚至会引起隧道下沉,影响地下工程的建设。此外,如果弃土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在开挖或运输过程中,引起扬尘污染,影响城市大气和生活环境。在地下工程建设中,还经常使用化学灌浆来加强护壁或堵漏,而化学灌浆具有一定毒性,混入地下土层中,不但会影响地下水环境,也会在工程运输弃土时,给城市带来污染。

二、关于解决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关键

1.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和分区在城市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和分区中,应该注意对地形地貌、岩土性状、岩土体的隔热、抗震、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等的分区,并对整个地下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立体分区。

2.明确岩土体的结构及区别要明确城市地下工程的地质构造及其区别,认识城市岩土体的空间变化,从而方便科学合理地进行不同类型的场区划分,进而对岩土体立体结构进行分区和规划。

3.了解区域的稳定性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对于规划选址的问题,需要了解影响区域的稳定性因素,以及该区域是否达到施工的稳定条件。在确认其稳定性不大后,才能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保证技术得到科学实施,从而避免受到地壳剧烈升降、地震、断裂复活等地质构造的影响。

4.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要随时对工程地质进行勘察,包括在工程的选址上、规划上,以及设计和施工中的不同阶段。通过记录详尽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时掌握不同阶段中施工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要素,是施工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而且也能帮助制定出一个最佳方案进行施工。

三.关于环境地质效应的防治措施

1.开展有效的工程地质勘察,通过详细的勘察为设计施工提供相关的参数和指标,确定合理的挖方案、步骤。如果勘察工作所提供的数据不详细,势必给支护工作留下隐患。对深基坑注意查明以下几个方面: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等:对场地地层进行划分:调查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侵蚀性及土层的冻结深度;测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调查基坑周围地质环境。

2.优化开挖方案,地下工程的开挖方法很多,大型地下工程施工不可能全断面一次成洞,实际上是根据出渣运输洞不同、施工机械类别和岩石特性等条件,选择开挖施工方法。这样就决定了大型地下洞室是分层分块开挖,逐步形成洞室设计体系的特点。

3.科学的降水设计方案,要降低地下水位,就要合理的选择降水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降水的方案设计。人工降水方法的选择是人工降水成败的关键在降水技术方法的选择时,应注意考虑以下几点:降水场地的水地质条件;含水层的透水性:地下工程开挖的深度及技术要求;水场地的施工条件和施工设备的能力范围;选用的方法是否经济理便于施工;可根据条件将多种方法组合使用,充分发挥不同方之间的互补性。

4.加强对临近建筑物的保护,在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附近设置新的基础和开挖基坑时,应考虑有建筑物的影响。在设计和施工前,应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查:质原有建筑物基础、上部结构可靠度和地基基础变形的要求。据情况制定以下对策:一是对已有建筑物进行变形和裂缝的观测,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二是设计方面不需要特殊考虑,但施工法要采取有效对策:三是设计和施工都要采取有效的特殊对策,工程计划开始就采取对已有建筑物不产生有害影响的对策和护工程,同时要进行变形和裂缝观测。

5.加强岩土体变形的理论研究,由于地下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实践中有超出理论的现象,也有现论不能有效指导工程实践的现象。因此,针对工程实践的具体况,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深基坑工程,要应进行如下一些研究:地基中卸荷一再加载的变形特性以及土的蠕变、应力松弛特性;支护结构的变形原理;基底的隆起规律基坑的失稳和演算方法;支扩结构变形、基底隆起和地表沉降之的关系;地基加固效应;水土相互作用等理论问题。

四、结束语

城市地下建设工程的环境地质效应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开发,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会影响城市的开发建设,因此,地下工程的环境地质效应及其防治技术,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喻卫奇.我国水电项目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水电站建设,2007.7.(06)。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一、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分类

1.地表出现变形或移动

地下工程建设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中较为常见的为地表出现变形或者位移,其主要受到工程中深埋、施工方式或者断面尺寸的影响,同时一定自然地质条件的影响也会造成相应的地表变形或者位移。

2.围岩出现不稳定现象

地下工程建设必然对周围岩土体造成影响,降低围岩的稳定相,导致坍塌、下陷等事故的出现,并且考虑到岩土自身的重量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并不能保证相应平衡状态,从而施工过程中围岩不稳定现象较为频繁。

3.地下水环境出现异常变化

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会对地下水水位进行相应的人工处理,以此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下水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会对施工区域内岩土进行改造,其变形会影响地下水的径流或补给情况,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如果地下水的调整难以适应岩土体变化则很容易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成因

1.地下工程施工造成岩土体失去平衡状态

在地下工程建设中主要针对岩土体开展相应的施工,在一定措施作用下岩土体会受到一定扰动,丧失原有的平衡状态而转化为新的平衡状态。这一过程中不论埋深大小如何,都会出现上述情况。但是如果工程中埋深较浅则会影响到地表,造成变形或者沉降问题,甚至影响原有建筑或者已有管道的正常运作。

2.地下工程开挖造成大量废弃物

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中会进行开挖作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并且存在相应的安全与污染隐患。如果遇到特殊天气,尤其暴雨等天气废弃物堆积会出现一定的滑移或者坍塌等问题,对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会产生一定的威胁。

3.排水系统施工中引发的相关问题

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如果项目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则需要启动相应的排水措施,对其进行人工方式处理,强行降低地下水位,如果地下水压较高则会造成突水现象发生,对施工进度或者人员安全造成一定影响。除此之外,排水过程中也会出现海水入侵等现象,污染地下淡水资源,破坏现有的生态水环境。

三、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防御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1.开展及时合理的勘察工作

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施工开展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细致勘察,收集相关地质信息资料,为具体施工的开展提供规划与建设依据。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详细的资料,会造成施工计划的不完整性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要对地质环境、自然地理、地下水位和含水层、隔水层进行综合勘测,从而得到系统的地基、地表水文和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基本情况,其中地下水位的勘察是整个勘察工作的重点,其中主要对近几年来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最低、最高水位变化情况,地下水补给和地表水补给等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工程所在地含水层分布及其厚度和深度,并开展相应的试验了解其渗透情况,最终形成具体科学的勘察报告。

2.优化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对整个工程起到规划和指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勘察资料的支撑下要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以此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建设中要设计科学的挖掘方案,根据工程和地质情况的差异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挖掘方法,其中主要应用的挖掘方法有中心岛式和分层式开挖,在具体工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尽量将地基或者路面的破坏降到最低。除此之外,要设定合理的人工降水方案,充分考虑地下水供给能力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降水方案,保证建设过程中水资源的充分有效供给,同时考虑相应的经济效益,避免建设成本的提升。

3.运用先进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应的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中对技术要求有所提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引进先进技术具有重要的技术。例如在解决因地层移动造成的已有建筑或设施破坏问题时,可在软土施工中引入时空效率规律,利用软土自身控制其自身移动的潜力来实现土体保护作用。在软土开挖过程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减少土方开挖的空间尺寸,并对软土的暴露时间进行相应的削减,在此基础上解决软土深基坑稳定性受到干扰的问题。

4.完善施工监测工作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及其相关地质问题存在动态变化的特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能单靠相关理论或者预期结论进行整个施工过程控制,为了保证其工程稳定性必须进行有效的监测工作,以此确保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对具体工程实施全面的监测工作,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设置具体的监测部门,并采取先进的计算机监测技术,在分析计算、制图、坑基设计和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详细的收集与记录,及时发现施工条件的变化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相关问题的恶化,保证及时有效地出台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及时性与科学性,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地质问题主要集中在地表位移或者变形,地下水环境变化和围岩失去稳定性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御与控制措施,从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到具体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再到监督工作的开展都要保证一定的完善性与合理性,进而确保有效防御和控制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提升工程的整体水平和有效性。

作者:蔡新滨 单位: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参考文献: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地质,现代城市,研究方法,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城市是社会人口的聚集中心,是现代文明和杜会财富的发探地,也是人与自然地质环境产生冲突最剧烈的场所。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规模的空前巨大,大型城市的不断出现,大型的和新型的工矿企业的大量兴建,大型水利水电或新型能源工程以及大型的或新型的交通运输工程的大批建成投产,其对工程地质环境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1] [2]。如此巨大的,越来越严重的集聚型人口压力,不仅给防范突然性的、难以抗拒的地质灾难带来困难,而且加剧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时自然环境的破坏,不断引起迭加在自然灾难之上的人为地质灾害的产生[3]。

环境工程地质正是传统工程地质在环境科学中的重新认识和确立。环境工程地质是在区城工程地质研究的墓础上,主要研究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造成的影响[4]。其目的是为了改造,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城市环境工程地质是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现代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城市是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最为强烈的地域单元,现代城市的工程建设,已经引起或遇到日益严重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5]。

2.1城市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我国许多城市由于超采地下水,而引起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我国上海、天津、西安、太原、常州、宁波等城市均出现地面沉降,其中上海累计沉降量达2.63m,天津1.78m。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因开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塌陷已多达800余处。

2.2 城市地表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用地短缺,城市建设在中心区大量建设高层建筑的同时,有的山地城市建设还向山坡开发土地,有的是占用农业耕地,摊大饼式的发展。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边坡失稳及软土地基问题时有发生。

2.3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城市地下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对地质环境也有影响,主要有地面变形、洞室围岩失稳、地下水流场改变和地质生态环境恶化。

3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3.1 工程体系的复杂性

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庞大复杂的工程体系。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工作就其总体而言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观点。在空间上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在时间上要强调超前性、跟踪性和阶段性,在资料积累和使用上要注意系统性,连续性和同后期多用途开发性。

3.2 地质评价和优化的提前性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解决地质环境资源利用和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的意向和方案进行,同时要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对城建选址,土地、水源开发, 地墓处理, 废物堆放及各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都要从地质方提出优化意见。

3.3 以防为主的重要性

在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中, 要始终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有防止外来地质灾害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和防止城市工程造成的社会环境危害两个方而。防止外来地质灾害的最大机会存在于城建选址之中,对重大的灾害危险以躲开为上策。当然, 选址之后以及城市运营时期, 也要及时发现和制止邻近地区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对本城市可能造成的工程地质灾害。治―需要工程措施与社会措施并重。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当灾害危险已经存在而又难以消除时,包括采取治理措施,应根据其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社会防灾措施以达到减轻灾害的目的。社会防灾措施应采取的时机和程度取决于对灾情危险性的正确预测。所以做好地质灾舍的预测预报工作是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的一项重要任务。

3.4 规律与机制研究的相辅性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途径必须遵循性状表现一发育规律一成因机制一防治措施的科学轨道进行。客观地、全面地搜集阐明问题的性状表现、(初始的和变化的)是正确研究一切问题的基础。发育规律是指问题的性状(性质、强度等)表现随时间、地点和特定条件的变化规律。揭示、反映这种规律要靠足够数量的观察对比和相关分析。摸清特别是谁确掌握问题表现与主要关键性条件的相关性,是判断问题成因的基础。而解释规律和最终确定成因必须要搞清问题的形成机制。所以规律研究和机制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同时并重。

4 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是工程活动不断加剧的必然产物,为了在城市建设的同时,保护地质环境,使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今后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应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4.1 建立与完善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数据库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有明显的拓宽,工程地质数据库、专家系统及制图技术得到更多研究着的重视,许多城市的工程地质数据库系统都已建立,并逐步投入使用。但目前尚未建立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数据库,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4.2 开展城市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胡广韬,1992)。随着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不断出现,相应的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多,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动态大系统,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这种影响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工作不仅要对工程地质条件中的各个组分的质量作出定量评价,而且还要将人类工程活动、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成一个系统一并考虑;不仅要进行二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而且随着地下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还应积极开展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不仅研究城市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还要研究岩土体的保温、隔热、抗震性能。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佳土地使用方案、最佳工程建设区,并指出不利的工程地质条件分布区。

4.3 研究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度的制定理论与方法

怎样更好地定量表述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改造程度是当今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而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规范与标度理论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突破口,为此,应加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度制定理论与方法研究,使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4.4探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系统调控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理论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是环境问题的重要类型,而且其危害性往往是巨大的,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也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城市工程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避免、减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因此,现代城市的建设,应探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系统调控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郑天恩,沈小珍. 西安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 西安公路学院学报.1984.9, 3(2): 19-29.

[2]林宗元.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兴起与发展[J ],勘察科学技术,1990,2:32-35

[3]李国峰. 唐山市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2, 27(1): 121-124.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1 环境工程地质研究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环境工程地质是研究建筑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可以为制定保护和改造地质环境的具体实施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环境工程地质的着眼点体现在利用、改造、保护三个方面,也就是在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在该区域内防止和保护工程地质条件的恶化,保护有利的工程地质环境,或者通过对地质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创造出对人类有利的新的地质环境。 其研究目的是预测地质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强度,确定拟开展城市建筑区域的地质条件,对相关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和判断,并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挑选出最佳的建设区域,并提出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的措施和方案,为合理开发、利用、 保护和改造地质环境提供工程地质论证资料。可见,环境工程地质可以对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因地质问题对人类生命安全、生产生活、建筑自身等方面产生的危害与影响,可以保护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有利于城市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和防护。

2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内容

2.1 水资源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属于缺水性国家,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又极其不均,从而导致地下水含量明显降低,对地质结构也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所以,环境工程地质注重研究水资源问题,包括城市建设中地下水源的分布和走向研究,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的选择和利用研究,还包括对地下水源的保护研究等,从而综合评价城市水资源,使之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同时又要起到相关的保护作用,进而实现在城市建设中,水资源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2 地基结构相关问题研究

城市建设中,地基结构作为整个建设的核心设施,其作用尤为重要。而环境工程地质对于地基结构问题的研究更为细致化,涉及地貌结构研究、岩土结构研究、水文地质研究和相关力学结构研究等,从而全面细致的研究地基结构,使得城市建设更加稳固。在城市建设实施前,对地基结构做到详细周全的研究,会全面的提高建筑的质量安全,确保地基稳固,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全面的保证城市建设顺利实施。

3 城市环境所引起的地质问题

3.1 水质污染问题

水污染的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一项重要问题,不仅如此它还是中国当前环境规划中地质问题中具有较强的突出性。水质污染不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众所周知,污染过的水质是不可直接饮用的,这样一来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水的供给,进一步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当中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三废”问题,“三废”对水质的污染有着绝对不可推卸的责任且要负主要责任,尤其是工业废水的排放方式的不恰当,废水的排放是严禁排向江河、海洋的,所以只有通过排水渠、排水沟或污灌等方式来排放出污水,但是这样一来便严重影响到了地下水质量,有些工业废水甚至会影响到供正常饮用的地下水,工业金属垃圾的长期排继而损害了土质与地质,如矿压矿层、工业废渣以及各种固体废物,这一系列垃圾都是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3.2 供水条件及水资源保护问题。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供水量不断地增加,因此,城市水资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属贫水国家。水资源的日趋短缺及由此引起的诸多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由于超采地下水,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倒灌及泉水枯竭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供水条件及水资源保护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评价,地下水的调节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地下水人工回灌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方法。因此,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计划,不仅可以节减工程建设资金,还将对水资源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3.3 环境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

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现代化也随之如火如荼地开展,公路、铁路、机场、码头、厂房等建设也日益兴起,正是这一系列建设而引起了各种环境地质问题。如果在此类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地质条件就大大增加了遇到流沙、淤泥、含盐底层、软弱夹层等特水地质复杂情况的可能性,继而会导致所建设的建筑物出现变形的情况。中国当前有部分地区在修建大型水利机构和与水利建设相关的具体施工等一系列工程,比如黄河灌溉,此类工程更是加剧了从前地质的越发盐碱化,且面积也进一步扩大。环境工程的地质问题如果不能对之进行有效解决,人们的生活质量、工农等各行业的顺利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大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无论就哪个方面而言都就此会受到影响与阻碍。

4 改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措施

4.1 建立人与地质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务必要合理处理人与地质间的关系,对环境要有个完整的认识。人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总是会犯一些目光短浅的错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忽略整体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长久利益,即未能充分遵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正是此类人对环境保护的片面认识继而导致对城市地质环境的保护,地质环境也因此渐渐陷入泥潭难以自拔。引起地质问题的原因在于人,所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是人类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第一要完成的任务,且此项任务任重而道远。

4.2合理控制城市发展与地质容量

城市发展固然可以带动经济提升,但是,每个城市的发展要兼顾地质的容量,也就是要考虑地质结构的承受力度,不能过去开发,忽略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时,要考虑城市地质结构的承受水平,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以保护环境为首要条件,在地质容量正常的情况之下,稳健的发展城市建设,有效的控制城市污染,降低城市废弃物带来的环境破坏,从而保证地质容量得到有效利用和监控,城市发展又可以实现稳步前进,使得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5 结论

总之,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因此应建立综合评价系统对环境地质进行综合的评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根据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状况,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努力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防的目的,确保城市建设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田野.浅谈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作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8).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8篇

环境工程地质属于一项综合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地质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涵盖地质结构的相关影响因素等,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多,对地质结构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从而使得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范围日益广泛。

1、水资源相关问题研究我国属于缺水性国家,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又极其不均,从而导致地下水含量明显降低,对地质结构也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所以,环境工程地质注重研究水资源问题,包括城市建设中地下水源的分布和走向研究,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的选择和利用研究,还包括对地下水源的保护研究等,从而综合评价城市水资源,使之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同时又要起到相关的保护作用,进而实现在城市建设中,水资源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地基结构相关问题研究城市建设中,地基结构作为整个建设的核心设施,其作用尤为重要。而环境工程地质对于地基结构问题的研究更为细致化,涉及地貌结构研究、岩土结构研究、水文地质研究和相关力学结构研究等,从而全面细致的研究地基结构,使得城市建设更加稳固。在城市建设实施前,对地基结构做到详细周全的研究,会全面的提高建筑的质量安全,确保地基稳固,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全面的保证城市建设顺利实施。

二、城市建设环境引发的地质问题

城市建设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尤其引发了较多的地质问题,从而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1、水质污染加重环境地质压力我国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使得很多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逐步减慢,再加上近些年由于各项建设的实施,对水资源造成较大的污染,从而加重了整个城市环境地质压力,使之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有些地区对水资源过渡浪费,造成水资源短缺现象加剧,使得当地的城市发展脚步缓慢,发展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相对降低;而有些地区,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较差,工业垃圾导致水质污染情况严重,使得当地的水文条件首要严重威胁,致使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加重。

2、环境工程建设影响地质结构城市要实现快速发展,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就必须要增加施工项目,而这些建设工程对地质结构的破坏程度却在逐步加剧,有的地区由于施工时前期勘测不规范,使得建筑施工时大量的挖掘泥沙,从而对地低下岩土结构带来变化,使得地基稳定器降低,岩土松软,建筑物容易塌陷;同时,城市建设中的废弃物也影响了地质结构,一些化工生产和生活垃圾的堆砌,造成环境污染加剧,有些高污染的液体流入地下水,从而对整个地质结构带来不利影响,使得环境遭到破坏。

三、改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措施

只有重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真正的保证城市建设发展有条不紊,使之与环境协同并存。

1、城市发展与环境地质和谐统一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过于追求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环境的影响,要充分保障二者和谐发展,统一有序。城市建设时,既要保证建设的质量合格,也要兼顾建设施工对周遭环境带来的破坏,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出,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要做好工程前期勘测工作,保证岩土结构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建筑物更加稳固,进而实现城市与环境和谐的发展。

2、合理控制城市发展与地质容量城市发展固然可以带动经济提升,但是,每个城市的发展要兼顾地质的容量,也就是要考虑地质结构的承受力度,不能过去开发,忽略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时,要考虑城市地质结构的承受水平,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以保护环境为首要条件,在地质容量正常的情况之下,稳健的发展城市建设,有效的控制城市污染,降低城市废弃物带来的环境破坏,从而保证地质容量得到有效利用和监控,城市发展又可以实现稳步前进,使得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四、总结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 规划 环境工程地质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10-2

城市规划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十分关键,这不仅是由于我国目前人多地少的情况越加严重,更是由于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推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工程地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规划有着积极的作用,无论是从其研究内容还是从其工作方法上看,城市规划工作都需要加强环境工程地质的影响力,推进城市功能区建设的合理。

1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问题

1.1城市规划概述

城市规划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在目前我国的定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城市各功能区的规划,其二是对城市中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两个方面涵盖了城市规划中的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城市全面的发展,并且追求一定的美感和艺术性,要求城市建设能够做到效益的共赢。

在进行城市规划过程化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五方面内容来开展工作,包括城市各关系各方面发展的整合、城市建设合理经济原则、城市居住环境安全原则、城市整体艺术美感原则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原则。

目前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纲要》中,着重强调了城市与乡镇的和谐发展,这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2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问题

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各项工作并不能够被工作人员全面的考虑到,因此,还存在着某些问题。

1.2.1水资源

水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一方面,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水,另一方面,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水资源问题已经逐渐的凸显。从城市环境来看,有工厂生产带来的水质污染不仅使水生物逐渐灭绝,更加危害到人们的饮用安全;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在推进城市各项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开发地下水资源总量并没有相应的增加,由此,人们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加重,而在进行地下水的开采过程中,由于保护工作没有得到落实,地下水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水资源现状导致了诸多的后果,例如地面沉降、塌陷、沿海城市中海水倒灌现象频繁等。

1.2.2环境污染

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是影响城市周边环境的最大影响因素。城市垃圾中不仅有生活垃圾,还包括一些工业废弃物。部分垃圾由于其特性不能够被大自然降解,另外,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这无疑对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目前,尽管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但尚没有技术能够彻底的解决城市垃圾问题,部分城市垃圾随着雨水流入地表河流中,对水质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同时,在自然循环系统作用下,城市气候也相应的有所变化。这些都间接的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

1.2.3建筑地基

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地基建设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当地的土质情况等,只有在综合考虑了土壤的物理性质、水文条件后,地基施工才能顺利进行,进而保障建筑的质量。另外,由建筑用地的不合理规划带来的后期土地利用率降低等都会导致城市用地的荒废,这对于城市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1.2.4不合理使用

城市规划后,在城市内部进行生产生活的居民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最大因素。我国的城市居民综合素质水平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时,人们没有形成对城市的重视意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合理使用等现象频发,导致城市治理工作的任务艰巨。

2环境工程地质的工作方法探究

2.1调查制图

为了更好的研究工程环境和地质条件的作用因素,编制人员需要进行调查制图。调查制图作为比较直观的地质条件观察图,需要工作人员开展较为细致的工作。首先,编制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环境及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综合考虑当地地质环境、地质危害,分析该地质环境容易引起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对措施的制定;其次,编制人员要将调查的内容进行图形的绘制,图形内容可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编制人员在进行地质勘查时,就只需要绘制地质图,若是进行工程环境分区调查,就需要编制人员对各区地质情况都进行图形的绘制。

从调查绘图的目的来看,编制人员根据地质调查的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图形绘制。例如进行水电站等地质勘查以及小区地质调查等工作时,技术人员需要结合不同的要求开展工作。

2.2工程地质评价概述

环境工程地质评价包括多方面内容,笔者将在下文作简要的介绍。

第一,技术人员要做好土地评价工作。土地资源的评价不仅包括施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更加需要工作人员对该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测试该土地资源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对相关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为新工程的建设提供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

城市工程地质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 建设 环境 地质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环境地质作用

城市地质作用受区域地质环境、气候分带条件和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具体可分为六大类:由城市热力场变化引起的地热地质作用;由地下水圈变化引起的水成地质作用;由静力负载引起的重力地质作用;由动力负载引起的岩石动力地质作用;由开采矿产和地下建筑引起的地质作用;人为的岩石成因作用。从城镇的类型和功能看,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城市,其地质作用的侧重点和强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山区城市,挖填方量大,诱发重力地质作用显著;平原城市,常因过量抽汲地下水而诱发地面沉降;老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多,人工堆积物作用显著;对于新城市,当有较好规划时,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少;矿业城市,人为改变渗流场,形成采空区,改变应力场,恶化水质, “三废”污染严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多;风景旅游城市,城市用地往往紧张,地质环境承受城市地质作用的能力较弱;海港城市,间歇性动荷载较大,等等。

二、城市环境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

1、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区域稳定性主要指现代构造运动、地震运动以及岩浆活动影响下地壳的相对稳定程度。它是城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涉及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构造成因的地裂缝、火山活动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的强度等方面。地质资料表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地球岩石圈进入了新的强烈活动与调整时期(地史以来的第五个强烈地震活动期,其延持时间很可能超过未来人类历史),致使不少城市均发生由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裂、地陷、滑坡、危岩、崩坍、泥石流、地震及地下水异常(包括地下水水位及水质等异常变化)等各种地质灾害。决定地壳稳定性的最突出因素是地震活动。我国地震烈度超过7度的大、中城市已达l10座之多,因此,加强地震预报和提高城市整体的综合抗震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2、地基条件的勘察。

地基条件的勘察主要包括微地貌、岩土体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我国特殊土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如软土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城市,天津、塘沽、长江三角洲、浙江、珠江三角洲以及福建的沿海城市。软土具有松软、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和强度低的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经常遇到一些工程地质问题,最常见的是墙体开裂、地面裂缝、基坑边坡塌落或桩基位移、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作为一个易变因素,当其发生变化时经常引起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因此,为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及建筑的安全使用,查明地基土体的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尤为重要。

3、供水条件及水资源保护问题。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供水量不断地增加,因此,城市水资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属贫水国家。水资源的日趋短缺及由此引起的诸多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由于超采地下水,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倒灌及泉水枯竭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上海、天津、西安、济南、太原、杭州、青岛等。供水条件及水资源保护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评价,地下水的调节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地下水人工回灌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计划,不仅可以节减工程建设资金,还将对水资源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4、城市垃圾等废弃物。

城市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废料。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业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日益积累,对城市构成了直接和潜在的危害。这种危害可分为三个方面:地表污染、地下岩土体中渗流运移污染和酿成泥石流(垃圾流)等灾害。人工废弃物存放的不适宜会引起诸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滑坡、泥石流、淤积等,造成地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降低,从而使环境发生恶化。生态学家指出,超大规模垃圾山的形成已使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产生严重影响。堆放的垃圾通过自身分解,并接受大气降水的淋滤,其污染物必将随同渗出液一起,以不同的运移方式(下渗式径流)间接和直接地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此外垃圾对土壤也可造成污染,大气降水及地下水径流的淋滤作用.使垃圾中的易溶有害成分,渗入土壤中,使土壤土质恶化,危害农作物生长。

三、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是工程活动不断加剧的必然产物,为了在城市建设的同时,保护地质环境,使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持良好的坍调关系,今后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应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建立与完善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数据库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有明显的拓宽,工程地质数据库、专家系统及制图技术得到更多研究着的重视,许多城市的工程地质数据库系统都已建立,并逐步投人使用。但目前尚未建立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数据库,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2、开展城市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不断出现,相应的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多,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动态大系统,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这种影响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工作不仅要对工程地质条件中的各个组分的质量作出定量评价,而且还要将人类工程活动、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成一个系统一并考虑;不仅要进行二维空问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而且随着地下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还应积极开展三维空问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不仅研究城市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还要研究岩土体的保温、隔热、抗震性能。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佳土地使用方案、最佳工程建设区,并指出不利的工程地质条件分布区。

3、研究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度的制定理论与方法

怎样更好地定量表述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改造程度是当今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而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规范与标度理论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突破口,为此,应加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度制定理论与方法研究,使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4、探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系统调控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理论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环境工程地质坷题是环境问题的重要类型,而且其危害性往往是巨大的,对待这样的坷题,我们认为也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城市工程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避免、减缓环境工程地质坷题的发生,因此,现代城市的建设,应探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系统调控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理论。

结论

城市环境与地质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因素。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因此应建立综合评价系统对环境地质进行综合的评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根据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状况,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努力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防的目的,确保城市建设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