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人礼仪

成人礼仪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仪礼·士冠礼》解读古代男子成人礼的礼仪形式和文化内涵

摘 要:本文以《仪礼·士冠礼》为基本原始文献,阐释了冠礼的基本涵义,概况了周代冠礼的十个程序,探析了冠礼礼仪中“成人权见证”、“长者祝福”、“ 报答亲恩”和“效力于国”的四个核心文化内涵,并论述了冠礼蕴含的“礼让三先”、“东主西宾”和“以北为上”等文化习俗。

关键词:仪礼;冠礼;礼仪形式;文化内涵;文化习俗

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仪礼》之初名为《礼》,汉朝人称为《士礼》,相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仪礼》是中国古代与《周礼》、《礼记》并称“三礼”的重要礼制文化典籍,也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记载着周代士大夫的各种礼仪。

1 冠礼概要

众所周知,男子二十也称弱冠。这种称谓源于周朝的“冠礼”。《礼记·曲礼上》载:“二十曰弱,冠。”唐代的大学问家孔颖达对此解释为:“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表明古代时,二十岁的贵族男子,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冠礼”很可能源于古代早期原始社会的为“成丁礼”、“入社礼”,而周代之后直至明清成为男子成年礼的定制。古时候,不论男女皆须蓄留长发,男行“冠礼”就是要把长了二十年的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并佩戴冠冕以示成人。《仪礼·士冠礼》是记载贵族男子成人礼的权威文献,该篇详细记述了行冠礼的过程、陈设、仪式及行礼时所的辞。篇末的《记》,简要说明了三代(夏、商、周)冠礼的沿革、异同,论述了行冠礼的伦理道德意义以及所适用的范围。《士冠礼》不仅适用于“士”,而且也适用于包括天子、诸侯在内的一切贵族。一方面,行冠礼标志着一个贵族成员明确其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而步入社会的开始;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了父子相继的宗法伦理精神。因冠礼意义重大,故《士冠礼》在《仪礼》中被列首篇。

2 周代“冠礼”的礼仪形式

据《仪礼·士冠礼》记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主人”(一般是该男子的父亲,如父亡则代之以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冠礼的程序首先是“筮吉日”,即要在宗庙门口占卜吉日;其次是确定和邀请宾客,包括“戒宾”、“筮宾”和“宿宾”三个步骤,“戒宾”就是由主人通知参加冠礼的所有见证宾客,“筮宾”则指从中占卜出一名行冠礼时主持加冠的正宾,“宿宾”是迎请正宾提前来到宗庙。这前两个程序属于冠礼的前期准备阶段。第三个程序是“设洗”和“陈服”,“设洗”是指当日凌晨在宗庙的堂前设置供大家洗礼的设施,“陈服”就是准备行加冠礼时所需的各种特制服装和冠冕,有爵弁服、皮弁服、玄端三种,首先,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之后的程序是“迎宾入庙”,即恭请正宾和其他宾客进入庙门来到堂前。第五个程序“加冠礼”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仪式,由正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不同的帽子。“加冠礼”之后的程序是“礼宾”。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礼宾”之后是“拜母”,即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再后则是“取字”,即由正宾为冠者取一个寓意良好的“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第九个程序是“送宾”与“拜亲”,“拜亲”指拜见兄弟和姑姊,最后的程序是“拜君卿”,即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在乡有官位者)和乡先生(退休乡居的官员)。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冠礼也就逐渐没落而消失了。

3 冠礼礼仪的文化内涵

全文阅读

礼仪教育与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

礼仪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们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的稳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礼仪教育是德育生活化的突破点和基础工程,要发挥德育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展开未成年人礼仪教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学校还是以智育为中心,以分数、效益为中心,使未成年人在道德方面产生知行不一问题。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提到,学校德育应注重培养“道德观念”,使学生形成道德品格或道德意识,而不是培养“关于道德的观念”,[1]使学生仅仅了解道德的知识而没有遵守道德的动机。由此,为解决德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把德育融于生活与实践当中,即德育生活化。

礼仪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们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的稳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礼仪教育是德育生活化的突破点和基础工程,要发挥德育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展开未成年人礼仪教育。

一、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对礼仪教育的诉求

德育生活化主要是指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由此,德育生活化要求教育者关注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身心需求与主体感受,探索未成年人生活中的德育资源,运用直观、具体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使德育融于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礼”自古以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关系到古代生活秩序和国家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孔子也提出:“不学礼,无以立”。未成年人的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体性、广泛性和实效性,与德育的最终目的相吻合。

(一)德育生活化的根本特性要求开展礼仪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根本特性是以生活为中心,围绕生活展开道德教育。就如杜威所说,“道德是对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道德教育要回答的终极问题就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引导人们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2]德育只有围绕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来开展,才能够使未成年人在生活中感悟道德思想,发挥道德思想的真正力量。德育生活化就是将德育植根于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P注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具备的道德素质,通过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做出道德行为来体会道德思想,最后,构建自我道德体系的德育过程。

全文阅读

中国现代成人礼仪式服装的探讨

近年来,国家对于成人礼的重视有所提升,不论规模还是形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然而效果却是不让人满意的,笔者探寻传统成人礼,发现古代成人礼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进行结合,完整的表达了教育意图,这正是现代成人礼缺少的,值得被学习,笔者选择服饰为承载现代成人礼隐性教育的载体,这种服装应该是要重新设计,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细节部分需要糅合现代工艺和现代审美情趣的。

1.现代成人礼生存现状

为了更为详细地了解现代成人礼的发展情况,笔者制作了相关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参加过成人礼活动的人群大多处于25-15岁之间,90后大都在高中期间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成人礼,这说明近些年成人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你觉得参加成人礼对你有影响吗”的问题中却发现竟有79.87%的人认为“一般,没有太大的影响”和“没有,和没参加一样”,由此看出,现代成人礼显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功用。其实跟古代成人礼相比,现代成人礼规模大、形式多样,比如各学校组织的18岁成人教育活动、汉服成人礼、五四成人盛典等,但若深入追究会发现,现代成人礼缺少了古代成人礼仪式的全面和丰富。

现代成人礼的社会影响力与古代成人礼相比明显式微了,这是多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社会结果的,然而面对这些,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不用执意复古,而是要“事实求是地探寻其因果脉络,重新寻觅成人/成年礼与现代社会的可能交集,惟有如此,方要能赋予传统礼俗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2. 探寻古代成人礼的内在意涵

我国成人礼始于周代,被视为“礼之始”。男子为“冠礼”、女子为“笄礼”,《仪礼·士冠礼》中详细冠礼仪式,其仪式复杂,程序讲究,“加冠礼”为仪式的主体部分,行礼时,冠者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加换不同的冠帽及服饰,大致为一加、三加、四加,且一次比一次尊重。后世基本将此作为模本,虽有所增减,仪式主体变化却不大。这一仪式从表面看是要与对儿童时期的放纵和无忌决裂,是成人表象特征的具备,实质上是对于青年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期待以及身份、权力、义务的赋予。

从上述中不难看出,服饰俨然是古代冠礼仪式的物化载体、外在体现,人们利用服装传递了对即将成年的青年人的美好期盼,赋予其权力和责任;仪式中配以明确的提出成人德行的祝辞,两者相互配合,教育意图更为清晰,教育目的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一次完美结合。

3.选择现代成人礼隐性教育的载体——服装

全文阅读

现代汉族成人礼仪式的表现形式分析

现代汉族成人礼仪式的表现形式

1.以电视节目为表现形式――以湖南卫视《成人礼盛典》为例

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内容的基本单位和信息载体。第一,电视节目是有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构成的一种内容传播,一种现代视听传播。作为电视节目来表现成人礼仪式,湖南卫视的《成人礼盛典》就开创了先河。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说,《成人礼盛典》运用了大量的舞美灯光的效果,使得舞台丰富又生动。为了电视节目的效果应用了大量的创新科技的产品,如:灯光的使用,舞台的变换,以及混音的处理,声话同步等等,这些创新科技的运用本身就能更好的达到想要的效果。对于电视节目来表达传统的仪式,这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使得大众更能身临其境的融入到仪式中。第二,电视节目又是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精神产品。因此,这种视听传播含有文化的符号意义。电视节目是最贴近大众,也是最深入大众生活的的娱乐活动之一。中国人喜欢在重要的节日或者重要的时间聚集在一起庆祝,释放自己的情绪,表达对节日的重视,于是电视节目就成了纪念这种节目或重大时刻的载体。作为最广泛传播的媒介,传播正能量或者正确思想的晚会就尤为重要。湖南卫视的《成人礼盛典》就是借助电视节目这种媒介传播传统仪式的重要,让大众把摒弃的传统仪式在拉回大众的生活中。大众也是第一次通过新颖的电视节目的形式,了解了传统的成人礼文化,让年轻人更好的通过电视节目知道了成人礼文化的存在,对于大众去了解去学习成人礼文化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成人礼不但是我们不能去摒弃不能不重视的传统礼仪,还是我们现在应该倡导年轻人以正面的积极地重视的角度参与其中。

《成人礼盛典》的成功,除了湖南卫视强大的品牌效应外,节目本身的策划也独具匠心,思想深刻、形式新颖,尤其是各类嘉宾的现身说法让在场的青年观众们在震撼中受到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十八岁的青年正处于憧憬、迷茫、困惑的人生阶段,需要得到恰当的鼓励和指导。通过“成人礼仪式”的传承,可以使孩子从中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可以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得到灵魂上的洗礼。一个人从孩童到青年,再到成年,不同时期的责任也是不同的。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社会角色,没有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等到成人了却没有成人的基本素养。实行“成人礼仪式”后,可以让孩子在即将迈入成年社会时初期就能明白这些道理,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认知,比纯粹的理论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

2. 以学校举行成人礼仪式为表现形式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举办着形式各异的成人礼,但是最多举行最多的地方还是在学校。但是经过笔者的调查,许多学校的成人礼仪式都是非常形式化,只是如蜻蜓点水般,轻轻带过。趋于形式化而无内涵,并不能让青年人深刻感受到成人礼的意义。

中学举行的成人礼仪式,首先是奏国歌,校长讲话,学校也是以传统冠礼的形式给学生们加冠,这里的加冠竟然是给学生带了博士帽。学校也并没有很系统的考究过加冠到底应该是带什么样的帽子。紧接着就宣读成人的誓言。这些简短的仪式就是给学生们进行了成人礼仪式,没有在父母的见证下,学生们自己内心也没有深刻的感受,所以这样的仪式只是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很多学校举办的成人礼仪式大多都是这些,学校都没有深层次的研究过传统成人礼仪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就算参加了这样的成人礼也没有感受。学校并没有像孩子们指出,当你参加了成人礼仪式之后意味着什么?成长的意义和代价又是什么?他们也根本不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出对父母的感恩,对社会的回报。

3.现代汉族成人礼表现形式的优劣势分析

全文阅读

交际礼仪与经纪人成功之道

相互介绍的技巧:

一.介绍什么:

1.首先介绍职位较高的人或要人的姓名;

2.每个人的姓名只需介绍一次;

3.如果有可能,介绍一些有关个人的情况如兴趣、爱好、专长等;

4.介绍时通常的程序为:

把年青的介绍给年长的;

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全文阅读

八成北京人按传统礼仪过端午

端午节是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隆重节日,也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在2009年端午节前夕,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将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在为申遗叫好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端午的旧风古俗您知道多少?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弘扬传统文化该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围绕此话题通过电话访问的形式,对本市18个区县的2038位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北京人过端午愿意遵循传统礼仪。

■ 愿遵传统礼仪者居八成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插艾草,是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端午习俗。调查中,八成多被访者明确表示会在今年的传统节日里按传统礼仪过。其中,“包粽子、吃粽子”有98.7%的被访者提及,成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传统礼仪活动;有21%的被访者将会“在门前插艾草,并用艾草煮水洗澡”; 提及“在门口贴和端午相关的传统剪纸或图画”的有16.1%;“给女孩子带花线缠的香囊和百索”赢得了14.7%的支持率;“吃五毒饼”和“喝雄黄酒,给男

孩子脸上画雄黄图案”也分别得到了7.7%和3.2%的选票。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现代化生活的日益繁忙也影响了部分市民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在不按照传统礼仪过节的人群(18.2%)中,25.1%的被访者表示因为“节日加班,顾不上”庆祝节日;44.1%的被访者则表示“不知道传统礼仪”。

■ 超半数家长给孩子讲过传统节日的由来

调查结果显示,81.6%的被访者表示让孩子养成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习惯很重要;16.1%的被访者表示一般;仅占1.8%的被访者对此表示不重要。在认为重要的人群中,95.4% 和94.6%的被访者分别提及“社会影响,全社会都重视”和“家庭内部重视”是让孩子养成过传统节日习惯的有效方式;75.5%的被访者认为“媒体宣传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受访的1310户有子女家庭中,58.6%的家长曾经给孩子讲过传统节日的由来。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也呈现可喜态势:能够认知五至六个传统节日的占32.6%;认知七个以上节日的孩子达到了17.8%(见图1)。

全文阅读

中日比较视域下的现代“成人礼”仪式之建构

[摘要]成人礼仪式所富含的隐性德育功能使其日益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中日成人礼仪式的交融与发展、特征比较中进行解读与分析,探索如何构建现代成人礼仪式,更好地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成人礼仪式的建构需要遵循社会性与个体性结合的仪式理念,要多层次仪式目标与特色仪式内容的结合,以实现新成人主体下现代“成人礼”仪式的多元化呈现模式。

[关键词]冠礼;日本成人礼仪式;建构现代成人礼仪式

[作者简介]郑琼琼,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2008级研究生,德育原理方向;潘梅,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2008级研究生,高校德育方向

“成人礼”又叫成年礼、成丁礼、入世礼、成年仪式、加入仪式、入社式等,作为人一生中所需经历的重要仪式,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曾毫不例外地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过”[1]并通过“教导型、考验型和标志型”[2]等不同形式内容的“成人礼”仪式给予成人者隐形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成人礼”仪式作为个体成长历程中重要的仪式,是一生仅此一次的人生片段和人生体验,在个体受教育及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成人礼”仪式德育活动从萌芽、发展、兴盛、中断,到如今日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托与“成人礼”仪式盛行的日本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如何更充分地发挥我国学校“成人礼”仪式的隐性德育功能。

一、中日“成人礼”仪式的历史交融与发展

生命意义上的“成人”始于实际分娩时,但要完全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成人”则是在“成人礼”仪式之后。“成人礼”仪式是个体达到性成熟或法定成年期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以此来确认个体成年,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赋予权力、责任和义务。回顾历史,中日两国“成人礼”仪式经历了相互借鉴、交融发展的发展历程。

(一)日本“成人礼”仪式的汉化时期

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汉文化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初期占有绝对支配地位。随之传入的“成人礼”仪式首先被日本贵族阶层所接受,并成为日本最初的“成人礼”仪式――“元服”[3]。日本天武天皇11年(公元683年),模仿汉家冠礼诞生了结发加冠制度,规定成年时改“幼时的发型为成人发型,贵族加冠” 《续日本纪》中记载了圣武天皇加冠时的情景。

全文阅读

加强成人高校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摘 要: 成人高校加强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学员自身发展、提升能力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强化公民文明行为的需要。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强化师资和全员教育意识,发挥网络优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加强成人高校礼仪教育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 成人高校;礼仪教育;必要性;途径

收稿日期:2006―03―01

作者简介: 赵昆(1973―),男,汉族,山东即墨人,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政治与公共关系学院讲师,伦理学硕士,主要从事伦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及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频繁和深入,加强社会礼仪教育,已迫在眉睫。从空间上看,礼仪教育应包括学校礼仪教育、社区礼仪教育、家庭礼仪教育;从对象上看,应包括全日制学校的礼仪教育,更应包括正在走向繁荣的成人高校的礼仪教育。

一、加强成人高校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成人高校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开展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成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行为,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公众沟通,从面对面地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不见面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地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地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人际沟通的变化,对人类社会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条件下,要进行有礼有节的交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和”的竟成界,就必须加强礼仪教育,学会和运用礼仪。试想,在一个开放的,处处都讲协作、讲合力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不懂得礼仪知识的专才将会遭遇怎样的尴尬,陷入怎样的困境。

(二)加强成人高校礼仪教育是学员自身发展、提升能力的需要

全文阅读

基于人才成长的中专实习护生礼仪培训的探讨

摘 要:礼仪是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随着现代护理学、护理美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临床教学重视礼仪培训。文章基于人才成长,主要探讨中专实习护生礼仪培训。

关键词:中专生;实习护生;礼仪培训;做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63-01

为了促进人才成长,让实习护生更好地与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心理素质的人群进行沟通,必须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礼仪培训,让他们严格按礼仪规范要求自己。这样,一方面可展现自身的气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可向患者展示护士的文明风貌和优良品质,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获得愉悦。

一、实习护生礼仪培训方法

1. 理论专题讲座

实习护生下临床科室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医院可安排“护理优质服务示范岗”的护士长讲授护士道德行为规范、美学及护理美学基础知识、社交礼仪基础知识、护士语言礼仪、护士行为举止与仪表礼仪、护士妆的要求与化妆技巧等内容。

2. 应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

全文阅读

高三毕业典礼暨成人仪式校长演讲稿

一年不止有四季,

还有一种季节,

叫做毕业季。

比四季更美好,

更令人怀念,

但却意味着要面临分离。

5月28日晚,xx实验中学中学举行了20xx届高三毕业典礼暨成人仪式,校长杨宝钧在仪式上发言致辞。杨宝钧校长勉励大家要肩负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做好人生的三件事,读书、行善、尽孝,并祝大家高考旗开得胜。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家长朋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