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法

成本法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在管理会计学中,以成本性态可分为基本假设,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完全成本法而言的,它从无到有、从一开始不为人们所认识到被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应用,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本文通过比较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概括其差异。

一、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了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则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如表:

方法产品成本期间成本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全文阅读

目标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集成成本管理体系

在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成本管理工具,但两种方法在实施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运用目标成本法的企业往往很难有效实行成本控制,而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由于作业工作量大,程序复杂,在成本预测和计划阶段不能获得准确的成本信息。本文从成本管理体系角度分析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优缺利弊,在理论上构建一个可以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按作业中心进行成本优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全方位成本管理为内容,以作业成本与目标成本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为手段,并有严格奖惩考核机制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并探析其可行性。

一、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以目标成本法为核心的成本管理理论,通过市场调研计算生产新产品所需的整体目标成本,并将其分摊到各个产品上,形成各个产品的目标成本,最后由产品开发部门就目标成本与现有生产条件下实际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寻求降低实际成本的途径,并进行考核、落实奖惩的经营管理方法。但目标成本管理中仍以制造成本为管理重点,且对间接费用分配的标准较为单一,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不高,目标成本分解非常盲目,往往导致成本控制环节形同虚设。

(二)作业成本管理的内涵。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以作业成本法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概念更广,它从生产领域延伸至研究开发和售后服务领域,以作业为核算对象,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但作业成本管理中成本动因基础数据收集工作量非常大,相对应的计量成本高,同时在成本预测环节关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划分及成本库成本动因率的计算程序复杂。

(三)目标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集成的可行性。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主要表现为:首先,二者在成本管理的重点上都由产品层次深入到下一层次(工序或作业),都是试图把成本形成的过程作为成本管理的重心,这使得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时的许多基础工作基本一致;其次,目标成本管理往往局限在生产领域,且成本测算没有细化成本责任区域,目标成本无法分解,使成本责任无法传递,无法进行成本控制;而作业成本法能帮助企业以更加清晰的因果方法来分摊成本,是一种能支持企业分析优化的成本管理工具,可以与目标成本法实现互补。所以,我们通过建立作业层次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可以将管理范围拓展到非生产领域,并将目标成本标准数据按作业划分成本责任区域,层层落实,有效实现在目标成本体系下的作业成本管理,使二者优点充分发挥;最后,企业按作业中心进行成本优化可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因为作业时间的缩短、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提高都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成本。

二、目标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集成的成本管理体系基本模式

我们以目标成本指标的层层分解落实到作业层次,来控制作业成本,用作业分析与考核的结果修正目标成本计划,使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以实现对成本全方位的控制。目标成本管理过程包括目标成本预测、制定目标成本计划和对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分解落实;作业成本管理过程,包括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控制和作业成本分析与考核等。

(一)成本管理组织体系:有效实施成本管理的前提。首先总经理室应建立成本管理中心,主要对较大成本支出的决策问题把关;其次,以总会计师为主成立目标成本管理小组,专门负责组织和检查核实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审定年度目标成本管理预算和完成情况;最后,各基层单位成立成本管理活动小组,实施本单位涉及的目标成本即考核指标,并针对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向下分解落实到班组,分管领导及个人,这样就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级级把关的领导体系。

全文阅读

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

一、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原理

作业成本法于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是一种新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理念。它把最终产品看作是一系列作业链的集合体,同时也是价值链的集合体。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在计算成本时,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先把企业消耗的各种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再把各项作业汇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

作业成本控制是一种以作业为核心,由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分析过程有机结合的控制方法,其深远意义在于强调成本动因以及由此引起的作业链(Ac—tivityChain)——价值链(ValueChain)改善问题。作业成本控制一般包括确认作业、作业链和成本动因分析、业绩评价以及报告不增值作业成本四个步骤,主要采用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减低和作业分享来降低成本。通过对企业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进行分类管理,使管理者识别并消除那些不增值作业和浪费,更好地理解生产过程,抓住关键作业,选择成本最低的作业,减少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或耗费,尽量实现作业共享,为降低作业成本创造有利条件,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编制资源使用计划,重新配置未使用资源。基于作业管理的成本控制,按作业管理的要求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作为成本控制的中心,把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项作业上,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并促使改造作业流程,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增加企业的价值。

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传统的成本控制以产品为核心,按目标或标准来控制成本。作业成本控制则应把产品寿命周期总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现代产品的成本含义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它不仅包括产品生产的过程,还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消费使用等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消耗费用。前两个阶段消耗的费用称为生产成本,后一个阶段消耗的费用称为使用成本。生产成本会随着产品功能的提高而提高,使用成本会随着产品功能的提高而下降。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而用户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会考虑购入价格,而且还会考虑使用时的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必须考虑产品寿命周期总成本。因此企业成本控制不能局限于生产成本的控制,产品生产必须着眼于用户需要的必要功能使产品寿命周期总成本达到最低。我认为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影响成本,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产品研发和工艺设计。

1、重视产品设计,从源头进行成本控制

进行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减少完成某项作业的时间或耗费来实现,若要减少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或耗费,企业应该追溯成本发生的源头,真正达到成本的降低。产品设计是企业内部作业链的首要环节,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作业。产品设计对产品性能、所用材料、组织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成本乃至企业整体作业链———价值链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根据资料分析,产品成本的60%-80%一般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己决定了,在产品生产的后续阶段,降低成本的潜力已不大。因此,产品设计是企业最重要的成本动因,成本是由作业引起的,在产品设计阶段,作业成本管理要求产品生产要尽量减少作业数量,实现作业共享,或选择成本作业。

2、生产过程成本控制

全文阅读

成本会计之作业成本法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市场需求水平的上升,我国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制造环境的改变使传统的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信息高度失真,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求。作业成本法的出现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成本法在成本核算方面的不足,提供了相对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作业成本法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处十探索阶段,理论研究相对充分,实践经验却非常不足。 本文在作业成本法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指出了作业成本法的优越之处。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分析了阻碍作业成本法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即过多的成本动因使得采用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有鉴于此,本文对增加制造费用比重,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期望有助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传统成本法 制造费用 作业中心

一、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现状

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原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它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的依据。这种理论要求分配间接费用应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把间接费用的分配与发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在一起,把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作为重点方面,突破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就成本论成本的局限性,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是伴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情况而产生的。总体来说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制造费用占全部产品成本的比重比较高;生产经营活动复杂、产品品种结构复杂;企业拥有先进的核算信息系统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概念中闪烁着作业成本法的理念,但很多只是停滞在理论研究阶段,真正实践的还是少之又少,发展速度相当缓慢;第二,从总体上看,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比例很小;第三,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单一,应用的局限性较大。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仅仅处于一个理论研究阶段,真正进入实践的少之又少,所以它作为一种新的成本法传入我国,也必将经受很大的考验。但是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也有一定的优点,它不仅为企业揭示了生产成本产生的直接原因,同时其所提供的信息还可被广泛用在预算管理、产品定价、生产管理、业绩计量与考核、新产品开发、顾客盈利能力分析等诸多方面,使得作业成本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煤电企业激烈的竞争而其他竞争力量几乎持平的情况下, 企业创造效益的关键是如何降低成本,新的竞争点是如何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新时代下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控制和考核。霍州煤电集团是一个以作业分析为基本原理的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降低和作业分析,能够准确的提供成本信息,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水平将会大大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霍州煤电集团实行作业成本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此能够更好的降低公司的成本,全面提高预算管理,使霍州煤电集团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其竞争力。

二、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霍县矿务局,它始建于1958年,2000年进行了改制,2001年正式加入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成为其子公司。主导产品为冶炼精煤、电煤、焦炭共20多个品种级别。霍州煤电集团是一家以煤为主,煤—电—材、煤—焦—化两条主产业链综合发展多业并举的大型企业。该集团虽然采用作业成本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施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全文阅读

作业成本法成本管理

一、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设想

作业成本计算侧重于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信息的提供,而作业管理则强调作业的效率、质量和时间的改善以及系统整体业绩的最大化。作业管理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和业绩考核三项内容。

1.动因分析

寻求作业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管理作业。例如,通过作业分析可能揭示出材料搬运成本的根本原因是工厂布局。一旦找到了根本原因,就可以采取措施改善作业,如可通过重新安排工厂布局来降低材料搬运成本。

2.作业分析

确认和评估价值内容——作业分析是过程价值分析的核心,其任务是确认、描述和评估一个企业所执行的作业。具体包括四个步骤:企业存在哪些作业;有多少人执行作业;执行作业所需的时间和资源;评估作业对企业的价值,包括提出选留增值作业而消除非增值作业的建议。其中,第四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要划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如调度、搬运、待工、检验、仓储等就是非增值作业,由非增值作业及增值作业的低效执行引起的成本为非增值成本。作业分析的目的是要消除非增值作业及非增值成本。

3.业绩考核

作业业绩考核——通过业绩指标来评价作业的执行情况和执行后取得的结果。作业业绩指标集中于三个主要方面:(1)作业效率。作业效率可以用增值及非增值作业成本报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杠杆法等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如人均产出率、机器利用率、存货周转率等)来衡量。(2)作业质量。作业质量可以用质量成本及有关质量的营运性指标(如单位产品缺陷数、次品率、外部故障百分比、采购定单差错率等)来评价。(3)作业时间。作业时间通常可用按时交货率、生产周期、生产速度、制造周期效率(指加工时间占加工时间与移动、检验、等待等非增值作业时间合计的比率)来考核。

全文阅读

成本法企业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成本核算已经不能满足物流企业管理的需要,突出表现在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不能提供准确全面的成本信息,从而使成本核算失去其客观性和决策相关性。本文将针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物流企业的特点,对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一、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物流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物流及后勤保障服务的经营组织,生产的是一种无形产品——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两类:营运成本和非营运成本。其中,营运成本是指与物流服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营运间接费用。非营运成本主要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可以归结到某种物流服务产品成本之中的材料,如用于包装的纸箱和包扎带等;直接人工成本是指可追溯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人工费用,如专门为某产品录入、查核、跟踪各种单证的人员发生的人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是物流企业成本中除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以外成本的统称,在整个营运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装卸、运输、搬运设备的折旧和维修费等。由于物流企业一般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和营业部,物流成本常常是跨公司、跨部门发生的,营运间接费用比例高,客户需求呈现个性化。传统的成本核算不能提供准确、详细的成本信息,不能满足企业管理与决策的需要。下面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1.营运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扭曲了成本计算结果。物流企业的营运间接费用包含的项目范围广、种类多,在营运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大,如运输车辆的营运、维护,仓库的折旧,装卸与搬运设备的折旧、维修等。长期以来,物流企业采用单一的标准对营运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如以产量或人工工时作为标准进行分配,不能真实地反映成本的实际情况,扭曲了成本计算结果。2.成本费用责任不明确,不便于业绩评价与考核。大型物流公司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子公司与运输网络。物流企业从接到客户的货物,到将货物送到目的地,需要经过多个公司的多个部门,包括接货、打包、运输、送货等多个环节。由于物流成本常常是跨公司、跨部门发生的,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容易造成各部门、各环节的成本费用责任不明确,无法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成本责任制,不便于对各公司、各部门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3.不能按客户提供成本信息,无法针对客户进行成本分析。物流企业的客户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不同的客户对物流服务有不同的需求。物流企业的成本更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客户的需求,如客户交运的玻璃制品会特别强调防碎,那么可能就要在包装环节加大投入。由于物流作业是混合进行的,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无法将作业费用按客户进行分摊,那么对具体客户也就无法进行盈利性分析,很难测算出具体某一个客户或某一类产品的物流成本。因此,客观上可能存在为某些客户提供服务时并没有盈利甚至是亏损。4.不能向客户提供有说服力的物流服务收费标准,不能为定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物流朝着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发展的情况下,物流企业的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客户出于降低自身成本的需要或迫于降低产品销售价格的压力,也总是压低费用标准,给物流企业造成经营上的压力。传统的成本计算没有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拿不出具有说服力的成本计算明细,不能为服务定价提供科学依据。二、作业成本法对物流企业的适用性分析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是一种以作业(活动)作为基准的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资源的消耗。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础,其成本归集与分配是循着“资源成本作业成本产品成本”的顺序进行的。首先,根据作业耗用资源,将资源耗用量以价值量(成本额)的形式汇总归集到作业上,计算作业成本;然后,根据产品耗用作业,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作业成本法的观点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产生,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理论界的认同和实业界的重视,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作业成本法的兴起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①间接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②多样化产品生产。根据物流企业营运间接费用在营运成本中所占比例高以及物流企业的个性化服务要求高的特点,应当考虑采用作业成本法。下面对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应用的适用性进行分析。1.营运间接费用比例高。间接费用比例高的企业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往往造成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失真。作业成本法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提出的。物流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涉及的间接费用额远远高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成本额。在这种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较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这也是许多西方物流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最初动因。2.物流企业的个性化服务要求高。物流企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每个客户所要求的服务都是不一样的。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服务)品种多,工艺多变,经常调整生产作业的情况下尤为适用。对于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不仅可以按客户、按地区或按运输路线进行成本计算,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满足个性化服务管理的要求;而且可以辅助服务定价与客户盈利性分析等。3.物流服务过程的可分解性。物流服务过程虽然复杂,但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单独的活动(作业),比如可以把仓储分解为装卸、搬运、验收、加工、补货等,这为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基础。4.优化企业价值链。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不仅可以提供准确详细的成本数据,而且可以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作业分析,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企业价值链。5.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物流服务的成本,进而辅助产品定价、客户盈利性分析等,而且可以加强对各部门的考核与业绩评价,分析企业资源的利用情况,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将为物流企业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三、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步骤长期以来,在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中,物流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一直是困扰物流管理者的一个难题。传统的成本核算不能提供准确、详细的成本信息,不能满足企业管理与决策的需要。以作业为基础的作业成本法是核算和控制物流成本最有效的方法。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步骤如下:1.明确导入作业成本法的目的及成本计算对象。在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之前,首先要明确导入的目的,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是要掌握按客户、按区域或按路线计算的物流成本,还是要掌握按服务类别计算的物流成本。2.调查物流企业布局,分析业务流程。作业成本法的导入方案与物流企业布局以及业务流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调查分析,可以优化物流业务流程,为确定作业动因及作业成本中心奠定基础,为设计作业成本实施方案做好准备工作。3.界定物流系统中的作业。从接到客户的货物,到将货物送到目的地,需要经过多个公司的多个部门,包括接货、打包、运输、解包、送货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包括一项或多项作业。为了便于归集作业成本,必须对每个环节的作业进行界定。作业界定是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关键环节,作业数量过多会增加成本核算的工作量,作业数量过少会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此,作业数量的多少及作业范围的大小应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进行界定。4.确认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能直接归集到客户或服务(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资源(直接费用),如包装材料、直接人工等;还包括大部分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资产折旧、水电费等间接资源(间接费用)。这些间接资源是不同成本对象共用的资源,需先归集或分配到作业,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5.确认资源动因,并将资源分配到作业。对于作业耗用的资源,有的属于作业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作业成本;有的属于作业的间接费用,需要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成本。以订单处理作业为例,订单处理作业可能消耗的资源有人工费、电费、文印费、电话费、折旧费等。对于专门负责订单处理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及其福利费等可以直接归入订单处理作业;对于电费则按用电量来分摊。6.确认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客户或服务(成本计算对象)。作业动因反映了客户或服务消耗作业的逻辑关系,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客户或服务。如配送过程中的订单处理作业,其作业动因主要为订单数量;而仓储、拣货等作业的成本则由出箱数量决定;配送作业发生的成本由运输距离及运输重量(货运周转量)决定。7.计算客户或服务(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由作业成本库分配到产品或服务的间接费用,加上直接追溯的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费用,就可以得到客户或服务的总成本。四、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的问题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正确识别和合理划分物流作业。作业的划分不宜太细,也不宜太粗。作业划分太粗则难以揭示管理改善的机会;作业划分太细则会大大增加成本核算工作量,并且所提供的过于详细的成本信息未必与决策相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作业进行合理分解和整合。将作业项目设计到什么水平上,一般取决于企业需要计算什么样的物流成本。如果企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客户之间物流成本的差异,那么在计算这种物流成本时,要根据客户之间物流服务水平的差异来确定作业项目。2.合理选择物流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的划分并不是越细越好,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①获取成本动因数据的难易程度。如果数据容易获得,则该因素被选为成本动因的可能性就大。②成本动因所计算出的作业成本与实际情况的相关程度。相关程度越高,使用该动因的可能性越大。③成本动因对行为的影响。某成本动因所引起的行为作用越大,使用该成本动因的可能性越大。3.作业成本法应在企业逐步展开。除了少数自动化程度高、管理先进的企业以外,对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来说,在成本计算体系中全面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还不很成熟。由于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若干环节,每个物流环节本身是一个作业,每一个这样的作业又可以分解为许多低层作业,如果考虑整个物流过程,它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作业链组合,在物流企业全面实施作业成本法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可以先实施作业分析法,通过作业分析,消除不必要的作业;然后再根据作业的重要性与相关性,选择一些重要的作业实施作业成本法。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本降低的空间,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4.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需要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需要收集有关作业的大量数据;成本计算中的间接费用需要先归集到作业,然后再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工作量非常大。因此,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必须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否则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是不切实际的。通过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将包括资源及作业信息在内的物流业务信息采集到系统中,这样不仅可以对物流业务进行跟踪与控制,而且可以将资源及作业等信息传输到财务系统,便于作业成本的计算和分配。

全文阅读

分步成本法

一、分步成本法的含义

分步成本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简称分步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或车间。如纺织、冶金、化工制品、肉类加工、造纸等制造企业。

二、分步法的特点

分步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计算对象

在分步法下,成本计算对象是各个生产步骤的各种产品,因此,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需为每个生产步骤的每种产品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用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凡是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记入各成本计算单中;间接计入费用则应先按生产步骤归集,然后按一定标准在该步骤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成本计算期

在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里,成本计算期是定期的,即成本计算工作在每月末定期进行,因此,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而与会计核算期一致。

全文阅读

分批成本法

一、分批成本法的含义

分批成本法简称分批法或定单法,它是按照产品的批别来归集生产费用,并计算该批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机械、船舶、服装等制造企业,也适用于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性企业。

二、分批法的特点

分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本计算对象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购买者的定单或内部定单或企业事先规定的产品批别,并按每一张定单或每一批产品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对能按定单或批次划分的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各该产品成本计算单的有关成本项目;对不能明确定单或批次的间接费用,先按发生地点归集,然后采用当月分配法或累计分配法,按一定的标准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2.成本计算期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定期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一致,而与会计核算的报告期不一致。因为在分批法下,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产品成本要在定单完工后才计算,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期是不定期的。

全文阅读

作业成本法

关键词:作业,成本库,价值链,作业成本法,适时生产制度,制造成本法,责任会计制度,战略成本管理

第一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况

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第一节ABC的历史

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

(一)科勒(Kohler,EricL.)的作业会计思想。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这里指水源)成本都很低廉,而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很高,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其原因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指制造成本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如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科勒提出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业(activity),指的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个规划或重要经营事项的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类活动;作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此时才第一次被运用到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之中。

2、作业账户(activityaccount),对每一项作业设置一个作业账户,对其相关的作用(贡献)和费用进行核算,对作业的责任人,要能进行控制,即是说,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作业活动才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全文阅读

小议成本法

[摘要]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第2号具体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本文介绍了《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成本法的帐务处理方法。

[关键词] 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8项具体准则与1项基本准则,其中的2号准则是《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可以分为成本法与权益法两种。当企业之间存在下列两种关系时应采用成本法。

第一,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007年的会计师任职资格考试在即,作为考试大纲的内容之一,《长期股权投资》无疑是重点内容,在此,为了便于广大考生与实务工作者更好的理解“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的核算,我特向大家介绍一下“成本法”核算的简易方法,以供参考。

纵观准则原文,仅有第七条对成本法的核算予以了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由以上规定,我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归纳如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