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车间质量管理论文

车间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车间主管质量管理论文

车间主管应当完成的角色总结如下:导向和教育下属,精准辨认下属能力并进行合适教育和培训,准备评价培训项目结果并能充分调动人的才能,增加相互信任以改善协作;在工作方法和技巧上导向下属,推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根据标准进行工作并对工作过程进行合适管理,消除缺陷和缺失等并能制造出无缺陷的优质品,改善过程以使质量内置于过程、计划、设计;使用指定的材料、数量和标准时间制造产品、提高产量和生产率,通过时间-运动研究和过程分析减少工时,通过消除浪费来减少成本;有效使用夹具和工具,减少材料库存和中间品库存;保证产量,制定每日计划并监督过程,执行合适的过程分派,防止材料缺货和零件阻滞;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和进行新产品计划,建立销售路径和,开发策略以确保订单并积极销售商品;管理客户库、快速而有效地对待抱怨。除此之外,车间主管还应保证创建安全工作环境,教育下属安全规则并监督他们是否遵守,确保由专家进行的定期检查和由员工进行的每日检查得以执行,对生产过程和设备实施安全检查,组织完备的防错措施,如果确实发生事故,迅速采取改整措施并撰写报告,检查灯光、通风、噪音和其他工作情况,努力进行工作场所的5s管理。对车间主管的角色和基本态度要求如图1所示,图1中的PDCA循环含义为:Plan计划,Do做,Check检查,Act行动。总而言之,车间主管需创造能者上的工作环境,发展工作场所中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增强、激励并创造士气高的工作场所,掌握领导艺术并成为值得信任的管理者,鼓励员工提交建议,支持下属的个人成长和相互发展,确保下属能意识到问题,并积极开展问题解决活动。

1.问题解决态度

生活就是一系列的问题,人们一个接一个地遇到困难,麻烦就在人的周围。人们用尽最大努力解决问题后,这使他们高兴;有时人们未能解决问题,他们为之沮丧。人是由不同个性构成的,人与人不同,没有两个人相像。分析人们看待解决问题的态度时,可以将人分为以下4种类型。类型1,自我否定、沮丧型。每当这些人遇到问题时,他们相信自己无法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缺少才能,缺乏自信心。他们半心半意地对待问题,持续地担心微小的后退,如果问题看起来无法解决时,他们因为自己的无能力而责备任何人。如果让人们相信自己是无用的,就会想“我做不成”或“这不可能”。无论处于何种情况,这种消极想法注定会变成自我否定的预言,证明当事人无用或无能力。美国管理国家PeterDrucker说过一个从未失败过的人是从未尝试过的人。当然,什么也不做是所有失败中的最大一次失败。逃离这种自我破坏,无助心境的第一步是做点什么事情,不要消极地看待事情,不要害怕失败,而是要努力抓住问题。当你面对问题而能翻越第1个障碍时,你会看到希望之光。类型2,别人的错型。这类人从未反思自己的缺点,而总在责备他人。无论发生什么问题,他们下定决心认为这是其他部门或其他人的责任。无论何时发生问题,他们总认为这是别人的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采用观察者的姿态,从来不尝试自己去做点什么。他们忘记是自己的错,他去责备同事、老板、其他部门,以及任何一个他能想起来的人。他们坐在后面大声质问,吵闹多嘴,但是给不出建设性意见。他们的行为无法饶恕,简单地说,卑劣而胆怯。一个问题无法解决,除非人们注意到它,接受解决问题的挑战并能主动去解决它。如果有人试图把责任甩到别人身上,这种行为不可能解决问题。有责备别人习惯的人必须意识到使人恼火的是他们自己,必须主动解决问题。当他们这么做,当他们去解决“他人错误问题”的时候,他们不仅会使自己惊讶,并且会体验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的自豪感。类型3,鸵鸟类型。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像个鸵鸟那样把头埋进沙子里,他们认为现存情况不可能得以改善。虽然他们遵从命令,按照标准做事,但他们从未试图脱离现在状态或试图改善自身环境。当所有事情平和安静,没有多少变化发生时,这种做法还可以接受。但像现在什么事都变化很快,这种做法不太有用。如果我们只是维持现状并消极等待,我们最终也会因为削弱而消失。类型4,问题解决类型。这种人的头脑中有特定目标,他们积极寻求问题去解决,积极而有力地抓住问题、藐视问题。当他们设定解决问题计划时,他们柔性化,发挥全部能量去解决问题。好的问题解决者有自己目标,他们设置这些目标为稍高于现有能力并有强烈愿望去实现他们。

2.强有力的车间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一系列问题。在车间内制造产品,在商店内销售商品都可描述为某种类型的问题解决行为。所有车间面临的问题可大可小,例如:慢性长期的商品缺陷和难以追溯的修补成本;频繁机床故障而无法达到生产目标;即使采取行动也无法降低材料损失;员工需要学习系统最新进展,但他们没有时间这么做;自动化减少了车间内员工数量,没有几个人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每个人都有特定责任,因此作为小组时,没有共同话题;人的工作复杂化,他们在无外界帮助时无法解决问题等。强有力的车间是能够认识到问题并开始解决问题的车间,尽管现在的车间又为各种各样的困难所困扰,但员工必须努力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质问为什么未解决问题,人们需要思考如何使事情发生而不是什么可以把事情弄糟。说“这不好”或“无法做”无益,人们必须将自己转变为问题解决类型的人,经常去思考如何改善现状。为了适应以后生存,不仅要积累片断化的知识,而且要持续发展个人能力,在遇到新的、更困难问题的时候不会被传统观念墨守成规。

3.问题解决和全面质量管理

虽然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主要用于制造业,但它现在广泛用于其他行业,包含建筑业、电力和零售业,并逐渐在服务业中站稳脚。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2008中将质量管理定义为,以符合顾客需求品质的方式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为有效进行质量管理,企业全部员工从董事长到经理、厂长以至于普通员工必须参与到企业活动的每个阶段,包含市场调查、研发、产品计划、设计、制造准备、采购、分包、制造、检查、销售和售后服务、金融、个人事务、教育培训中,以这种方式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称为公司范围质量管理。

3.1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全文阅读

搞好车队建设及车辆管理的几点体会

【摘要】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运输车辆管理办法的日益完善,将重型卡车作为2005年重头戏的汽车生产厂家在推陈出新中展开了悄然扩张。本文将围绕重型卡车车队建设及车辆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字】车队建设车辆管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F40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重型卡车的相关介绍

例如,随着“中国第三代重卡”德龙F2000系列车型的震撼登场,以及8X 4、10 X 4系列多轴载货车的重拳出击,陕汽重卡成为了“卓越品质、物超所值”的代名词,以质量过硬、高效运输、超强承载、出勤率高而备受赞誉。“德龙F2000”是陕汽与德国曼公司合作的结晶,代表着目前国内重卡的全新水平,是我国出口欧洲的重卡产品。外表雍容华贵,驾驶室秉承欧洲风格,专有四点全浮式悬置机构,电动天窗、恒温空调、车载电话、VCD等高级配置营造了高级轿车般的驾驶氛围。进口驾驶室本体、7.5 t曼技术前轴、德龙专用发动机、专用变速箱等国内外优质组合实现了更佳匹配。大开门设计、实用宽敞的卧铺、双夹层顶盖等充满人性化的设计风格,280至450马力的强劲动力,使德龙F2000实现了真正的升级。

二、车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由于重型卡车任务不断增加,任务执行区域扩大,油耗大大增加。往往都是驾驶人员单独执行远途任务,这就造成了对驾驶人员的用油的管理难度增加。

全文阅读

项目管理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摘要】在汽车的研发当中,项目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项目管理凭借着科学的管理,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能够缩短汽车的研发时间,有利于企业新型汽车产品的出现。为此,本文论述了项目管理体系在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项目管理;体系;汽车研发;应用策略

1、成本管理

汽车研发的成本管理重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汽车研发中的研发成本,另外一个部分就是汽车子系统零部件的成本管理。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的成本,在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策略上都是一致的,这主要有成本状态的监控、成本的优化与细化、成本前期目标的设定,以及成本最终目标的确认。结合汽车的研发成本,先要在项目的前期对其它的一些项目研发成本进行参考,且要根据项目的内容进行对比,对汽车所要求的研发成本进行初步地确定,在实施项目之后,应当对汽车的研发成本进行优化与细化。在这个时候,一种非常重要的成本管理手段与形式就是制定及监控预算。因为牵涉到的部门比较多,并且企业的汽车研发项目也是比较多的,企业需要创建统一性的预算模板,以便于项目团队人员设定与监控预算。在规划预算的过程中,应当细化到月和周。为此,为了保障汽车研发成本预算的正常实施,要求设置审批的环节,以更加有效地应用各项成本,且能够定期地监控项目的成本状态,以保障汽车的研发成本不会超出成本目标范围。结合汽车子系统零部件的成本管理,重点也是在项目的前期设定汽车成本的子系统目标与总目标、零部件与子系统的设计方案的成本对比、优化和比较、采购点的谈判、成本的最后确认,以及以后的工作更改评审与成本状态的监控等方式来实施维护和管理的。借助上述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手段,能够对汽车的研发成本投入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有效监控和优化汽车本身的成本,尽量地在保障汽车研发进度与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汽车企业的经济效益。

2、质量管理

制造出汽车并且投入市场是汽车研发的最终目的。在确保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汽车的质量愈高,就愈具备竞争上的优势与得到好的口碑,最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汽车研发的特点是零部件和子系统比较多,开发的时间比较长,供应商比较广,客户的应用时间长与应用条件复杂,不但应当跟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符合,而且还应当减少或者是防止客户抱怨汽车的质量。为此,在研发汽车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汽车的设计质量,且要严格地监控与管理汽车的质量。总之,汽车研发当中的质量管理内容是汽车及其子系统的质量管理与汽车研发项目得以运行的质量管理。对于汽车及其子系统的质量管理来讲,根据项目的研发时间能够划分成以下的几个阶段:在项目的初期确定汽车子系统零部件级别的质量目标和总体的质量目标;在项目的设计周期与前期优化设计汽车子系统零部件,像是交流学习经验和教训、应用DFMEA和DFSS等一系列的方法提高和优化设计质量,以及质量评审;项目的中后期是验证汽车及其零部件子系统和法规申报;最后就是售后质量问题的跟踪与解决。对于汽车研发项目得以运行的质量管理来讲,重点是管理汽车研发项目本身的质量,是结合项目的研发规划和时间来进行的,能够对长期规划的一些重大节点实施质量评审,需要重大节点上的市场、物流、制造、采购和研发等部门需要递交一定的交付物,且要评定交付物的质量情况,倘若发生不利于项目质量提高的内容,那么就需要实施工作补救规划,且跟踪问题补救规划。在对质量评审进行闭环控制与过程控制的前提条件下,可以保障汽车研发的整体运行质量状态。在实施上面的监控和管理之后,能够大大地提高汽车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3、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要求以往系统和全面的项目经验与计划准备。风险管理想要实现理想的效果,就应当跟项目计划一起实施。在运行项目计划的过程中,激励项目工作人员对风险点进行分析,想象到最差的情况,提供方案分析,事先准备好风险点的预备策略,这也被叫做项目的DFMEA。风险管理应当同时思考成本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资源风险,以及时间风险等。在出现不可以控制的风险的时候,根据风险的难度系数,让所有的项目工作人员一起分析和评估风险,从而使得风险消除。尤为关键的一点是,在难以由自身所处于的项目管理层面上消除风险的时候,一点要立刻将风险的管理级别上升。项目管理这项工作是异常复杂的,项目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任何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

全文阅读

进口汽车后市场质量安全监管的思考

摘要:本文运用“浴盆曲线”理论来探讨进口汽车质量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转变政府质量监管职能,以“后市场监管”的方式构建进口汽车质量监控网,维护国内消费者权益。同时,本文还对进口汽车后市场质量监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进口汽车 质量安全监管 后市场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经历了配额限制期、规范化期、快速增长期以及2012年之后至今的量化经营导致的供过于求状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海关总署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2015年,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1573.72亿美元,同比下降13.96%。 其中,汽车整车进口同比呈明显下降趋势,共进口110.19万辆,同比下降22.73%;进口金额450.88亿美元,同比下降25.98%。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以及现阶段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市场风险,直接推动了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进入市场结构的深度调整期。其中,除了国家政策以及经济形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外,进口汽车频发的质量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大众消费者的强烈关注,并成为能否顺利度过调整期的关键因素。

一、进口汽车的质量安全现状

从历年口岸检验的数据来看,进口汽车口岸检出的不合格数量与汽车进口总量相较,占比不高,而且检出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一般的安全项,这反映出进口厂商在质量安全方面还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新车对一般项目的合格性总体表现不错。另根据汽车消费网推出的2015年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榜来看,进口汽车质量排名也比较靠前。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进口汽车质量安全方面仍然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进口汽车缺陷召回数量明显增长。近几年来,消费者对进口汽车的投诉量大幅度增加,进口汽车在我国召回的频次和数量明显增长。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开的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共处置进口汽车缺陷1467例,涉及车辆60余万辆;实施召回84例,涉及车辆59.8万辆。近年来,进口汽车厂商对其商品的召回频次和数量的增加,分析其原因,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生产厂家对工厂的管理,包括对中国标准的理解和贯彻方面,有需要加强的地方;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随着国内进口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进口汽车的质量问题愈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二,平行进口汽车问题诸多。所谓的平行进口汽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买下,并引进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这种渠道因与品牌厂商授权国内经销渠道“平行”而得名。由于平行进口汽车不是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不是按照中国的汽车标准要求生产的,所以导致诸多问题产生。一是车辆存在部分项目不符合我国标准要求的情况,如:缺少后雾灯,转向灯为红色,仪表盘为英里等。二是平行进口汽车因为没有经过正规的3C认证,油品和发动机的本土适应性是短板,会给车辆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2015年6月,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部分2015年款进口福特玛斯丹(Mustang)2.3L汽车,召回原因为当车辆燃油箱和/或燃油蒸汽管长期暴露在车辆底部高温下时,会引起相关部件老化,可能导致燃油渗漏。在此后的半年中,陆续有8家平行进口车销售企业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缺陷汽车产品总数200余辆。

全文阅读

基于PDCA的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研究

摘 要:汽车是当前居民的主要消费品之一,汽车的质量决定着汽车企业的未来发展。但是,由于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不足,导致企业的质量意识薄弱,使汽车生产存在较多质量管理问题。为了提升汽车的质量与安全性,基于PDCA的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PDCA;管理思路;汽车产品研发;质量管理

本文针对PDCA的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研究,将从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问题定位入手,结合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优化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的思路。最后,本文将基于PDCA的视角,对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展开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的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问题定位

汽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问题定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客户的满意度较低。满意度不高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汽车在研发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级别的质量缺陷,同时质量缺陷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第二,质量目标落实效果不佳。这体现在汽车研发中,没有将产品质量作为最高追求,汽车在研发过程中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监管能力不足。第三,质量管理文件及程序混乱。主要体现在汽车研发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混乱,以及日常质量管理程序混乱。第四,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体现在质量体系与企业发展契合程度不高,质量方针与企业战略目标不一致,管理评审缺乏有效执行。第五,生产风险控制不足。体现在汽车研发过程的审核缺失、设备状态不佳、产品投放程序混乱等。

二、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问题产生原因

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问题产生因素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方面。具体包括质量管理制度、消除质量隐患的质量文化理念、质量责任的履行、质量监督情况等。第二,人员因素。包括员工的受教育情况、员工对汽车研发及质量要素的把控、员工的技术水平及操作熟练程度等。第三,机械设备的因素。包括机械设备的管理执行、机械设备的质量、机械设备的购买时间与保养维护。第四,材料因素。包括材料质量控制、半成品质量控制、构配件质量控制。第五,工作环境的因素。包括汽车生产车间的清洁度、材料仓库的温湿度等。

三、优化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的思路

全文阅读

普车实训车间教学管理方法的改革与探讨

摘 要 中职学校的实训车间存在着生产教学管理方法方式的不完善,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生产实习的质量和实训生产的安全,同时不利于车间卫生环境、设备的保养维护。本文根据中职的实训车间的管理现状和课程特点,结合中职学校实训技能的培养目标,探讨中职普车生产性实训车间改革,以期通过完善车间管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训技能和解决车间耗损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 普车实训 管理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普车生产性实训是中职学校机械数控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生产实习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普通车床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将产品加工工艺和实践过程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确保能够优质、高效、低耗地实现零件的制造过程。

1普车实训车间管理的特点及现状

普车车间的生产性实习中存在着一下的特点和现状:

(1)学生素质相对较差,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往往都是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厌学,自觉性、自律性薄弱,而普车实训车间在实训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不遵守纪律、在车间嬉戏打闹,严重影响车间的实习效果,尤其因为单位设备学生数多,任何的违纪行为都有可能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全。

全文阅读

企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本篇文章由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为您精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我们站不错的话,请把它加到您的收藏夹里面以便下次访问。

一、及时的召开了工长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矿六月工作会议精神,并号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要强化安全意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二、组织召开公司车间主任以上管理人员会议,研究制定了公司开展“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规划,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成员:*** *** *** *** ***,各车间也及时召开了职工大会,认真传达矿六月工作会议精神及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意见,要求广大职工要认真清当前安全形势,结合本职岗位实际,人人写出了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决心书。

三、组织开展了“三违”治理大讨论活动,建立了“三违”治理大讨论活动园地,张贴了相关学习资料及职工写出的优秀体会文章。要求各车间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排出各自的大讨论活动座谈会时间表,认真的组织开展了座谈讨论活动,并在讨论活动结束后,组织干部职工人人写出大讨论心得体会。 推荐链接: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四、加强安全、质量检查。公司活动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车间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现场落实整改。在验收工作中,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及验收员要深入到设备修理的全过程,对设备修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是否符合标准都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实现设备检修流程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杜绝低标准工程和不合格品出厂。6月份共查出检修质量问题4处,罚款350元,较好的促进设备检修质量管理工作。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五、加大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公司坚持每旬一次,车间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到人,并详细做好记录。6月份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条,现场全部进行了整改。

六、认真按照矿安排抓好职工的安全学习和业务技术学习,充分利用每周一、三、五安全学习、每日一题及安全技能考试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知识水平,增强职工的保安意识。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以及广播电视等形式大力营造保安全、促质量的氛围。

七、加大了现场管理力度。6月份公司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分片包管、明确责任,逐步形成公司保车间、车间保班组、班组保薄弱人员的“三级包保”机制。

全文阅读

中国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研究综述及启示

摘 要:梳理和总结近年来中国出租汽车行业政府规制研究成果,找出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以期为中国出租汽车行业政府规制改革及政策选择提供建议。

关键词: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213-03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出租汽车及出租汽车行业政府规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目前价格、数量、准入、安全、质量等多种规制都已不同程度地运用到这个行业。有关出租汽车行业政府规制的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1.出租车的市场特征定位和发展战略规划。对出租车市场特征和定位的进行讨论的文献不多,相关研究主要和出租车行业的政府规制研究相联系。张棋(2007)把出租车看做较“高层次的客运方式”,因此应该提高出租车的价格水平,降低出租车的数量。他认为把出租车作为居民日常出行普遍选用的代步工具,定位为一般客运方式是错误的。他的这种观点具有局限性。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不断进步,需要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高层次客运方式与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相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也需要机动灵活的客运方式弥补城市公共汽车和长途客运班车的不足,出租车可以充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胡军红(2005)明确了出租汽车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分析了影响出租汽车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出租汽车发展策略。另外一些城市和地区结合本地政治经济和出租车行业管理的实践相继完成了本地区出租行业发展的规划:如《沈阳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对策研究》、《北京市出租车的总量控制和租价的宏观调控研究》、《江苏省出租汽车发展规划》、《苏州市出租汽车发展规划》等,这些规划提出了提高出租车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其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促进了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政府管理水平的相应提高。

2.大部分研究都是探讨政府关于出租车行业规制的整体框架。较早对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进行理论研究的是郭文玲(2000),她梳理和评价了北京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发展的阶段,认为政府规制有效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对改进北京市出租车服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该文章对政府规制给出租汽车行业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没有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荣朝和(1999)则主要运用产权理论对北京市出租车行业以运营许可证为核心的行业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曹斌(2005)对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所产生的经济租金在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进行一般性的系统研究,并用北京市的出租车市场对其进行了验证。北京大学的唐睿(2005)则是通过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寻租理论界定了租金额度、租金耗散和非最优配置资源额度,分析了北京市出租车行业中所涉及的主体及其寻租活动,明确了政府规制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研究政府规制改进措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余晖(2003)、郭玉闪(2005)通过对出租车行业的实地调查得出结论:政府没有必要对出租车市场进行规制。政府规制会导致社会福利下降,出租车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数量和价格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自行决定,主张出租车行业可以取消政府规制并全面个体化。这一观点忽略了出租车服务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出租车市场并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的特点,可以说是片面的。

3.准入规制。刘欣然(2010)认为中国现行出租车行业市场准入规制制度忽视市场竞争机制的充分作用,规制效果差强人意。出租车市场应该引入竞争机制作为运行的基本制度,并辅之以必要的政府规制制度,以实现出租车市场健康发展的目标。李晓锋(2005)主要研究了准入规制对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基础上,对准入规制的效应进行分析,以探究政府废除准入规制的动力和改革措施。

4.价格规制研究。乘客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完备问题,消费者对出租车服务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矫正数量规制的某种缺陷是出租市场政府规制的主要理由。蒋洪和陈明艺(2004)认为尽管规制失灵客观存在,但价格规制确实是应对当前出租车市场缺陷的十分有效的手段。尤其在巡游类服务市场,服务地点不固定,加之时间有限,乘客既无法掌握出租车价格的更多信息,也不想花太多的时间讨价还价。他们还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固定价格上限、部分规制、区域定价和价格听政制度等方式来弥补现有价格规制的弊端。同样,政府与市场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完全测定市场的均衡价格,王骏涛(2004)论述了价格规制对损失福利、降低效率等弊端,并认为价格规制降低了政府对市场反应的灵敏性,延长了政府获取市场供需信息的时间,因此价格调整必然滞后于市场变化。还以舟山为例,证明议价能够比价格规制取得更好的效果。何贵勇、郝亚(2008)认为价格是价值规律的当然结果,政府不应予以规制,价格规制必须完全取消。

全文阅读

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

【摘 要】根据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人才的从业状况,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是“德为先,懂技术、精技能、通应用,会服务、擅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并探讨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汽车后市场 检测与维修 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09-02

据市场调研显示,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量的国家。据业内预测,至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给汽车后市场带来了许多商机。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检测维修与保养是汽车后市场最重要的服务项目之一。

一、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技能学习和训练,难以适合汽车后市场开展检测与维修服务的需求,因而在汽车后市场从事检测与维修服务的人员主要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健全,目前来自中职和高职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成为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人员的主力军。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突出,有较娴熟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研发及应用能力,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偏弱,在汽车新技术、新技能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难以从理论、技术和管理等层面去分析并解决汽车检测维修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是汽车后市场企业难以升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与高职专科培养“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的岗位技能型人才以及普通本科培养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理论、技术技能、工程实践、管理才能等方面均兼备的“德为先,懂技术、精技能、通应用,会服务、擅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他们能将汽车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有着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佳的服务和管理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与失败。对经济、社会、历史、心理以及政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等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第二,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拓展知识。除具备汽车专业方面的知识外,学生对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保险、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也应有所了解或熟悉,才有利于适应更多的专业岗位群,为今后向管理岗位转型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即具备汽车拆卸与组装、性能检测等专业基础能力;具备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汽车维修工艺编制、汽车维修质量监控等专业核心能力;具备汽车技术培训、汽车维修组织管理等专业拓展能力。具备良好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并拓展开发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能根据具备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并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已掌握的新技术或新技能进行二次开发,并应用到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工作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全文阅读

教学控制论视阈下的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目前,高等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考核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应试能力,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培养。高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以课堂面授为主,强调理论的理解,忽视理论的应用。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变的十分重要。本文采用一种将“控制论”引入竞赛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及教学方案,进而推动高等院校电类类专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控制论;竞赛;学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74-03

如今,高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以课堂面授为主,强调理论的理解,忽视理论的应用,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研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探索有益的教学模式,以与时俱进地适应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

将控制论应用于在高校教学管理,以之为基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1],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智能汽车竞赛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所从事的主要综合赛事,也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工科大赛。本文结合智能汽车竞赛活动[2],通过提出一种将“控制论”引入竞赛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及教学方案,推动高等院校电类专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思路的基本原理是:在竞赛管理中引入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观点是:系统的观点,反馈的观点,调控的观点以及最优的观点。即把整个竞赛培养模式看做一个系统,把学生当做被控对象,通过目标设定,控制环节,执行环节,检测环节,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实现竞赛结果的最优化。

一、控制论与教学控制系统

1.控制论的基本原理。维纳于1948年提出了《控制论》,自此之后,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控制论的核心就是对整个系统实现最优化控制,通过将控制论引入到教学改革中以达到最佳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在控制论中,需要将控制设备进行组合,组建控制系统,进而实施对被控对象的反馈控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