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文化渊源

茶文化渊源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佛教与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根据史料记载以及民间传说,我国古今众多的名茶中,有不少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炒制的。如四川雅安出产的“蒙山茶”,亦作“仙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亲手所植,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贡品。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前身叫“乌龙茶”,该茶以寺院采制的最为正宗。僧侣按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3种名茶。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采制的“水月茶”,即现今有名的“碧螺春茶”。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僧人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的“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此外,产于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安徽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佛教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佛教寺院,寺院经济也有了突出的发展,茶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唐朝是我国茶叶的兴盛时期,是在佛教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行起来的。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

在我国的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是在南方寺庙,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这些“德”有助佛门修行。这也许是佛教倡茶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魏晋甚至更早的时候,茶叶就已成为我国僧道修行修炼时常用的饮品了。如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多次引述了两晋和南朝时僧道饮用茶水的史料。其中引录的《释道该说续名人传》称:“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又摘引的《宋录》称:“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这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僧道已有尚茶之风。

我国寺庙还是生产、宣传和研究茶叶的中心。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因为寺庙都有一定的田产,僧人一般不参加劳动,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的采造、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宣传茶叶文化,所以,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

佛教寺院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技术,而且十分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是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另外,寺院还专设“茶头”,专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用途有三:供佛、待客、自奉。据史书《蛮瓯志》载,寺院僧人待客以中等茶、自奉以下等茶、供佛以上等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矩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堂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我国的不少佛门圣地、名山寺庙都种有茶树,僧人自采自制,饮茶念佛,修身养性,高龄僧人无数,究其长寿原因,与长期饮茶有关系。

统而言之,无论在茶的种植,还是在茶宴形式、茶文化对外传播方面,佛教都有巨大贡献。

全文阅读

我国古代茶文化论文

一、茶文化的发展对涉“茶”词语发展的推动作用

茶文化的物质基础是茶叶,茶叶的发现很早,仅从文献记载来看,至迟在汉代即已出现,如《尔雅窑释木》院“骮,苦荼。”眼源演这里的“骮”与“荼”均为“茶”的不同名称,其中“荼”这里读音为“糟澡佗”,即“茶”的古字。由于茶《的出现及茶文化的发展,表“茶”义词语得到大力发展。就单音词而言,主要有“荼渊茶冤”、“骮”、“?”、“茗”、“”等,正如陆羽《茶经窑源》院“茶者噎噎其名一曰茶,二曰骮,三曰?,四曰茗,五曰。”眼缘演而双音词则较多,如“茗”、“骮骯”、“茶茗”、“茗雪”、“茗柯”、“茗饮”、“茶”、“苦茗”、“苦茶”、“绿片”、“苦荼”、“森伯”、“绿华”、“青粉”、“绿英”、“绿乳”、“绿茗”、“山茗”、“青蓼”、“青翦”等,其中有些是“茶”的别称或类属名等。另外,古代还有不少虽不是表“茶”义但却与“茶”关系密切的词语,也是古代茶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这些词也不少,如“骮骯”、“茶榷”、“茗汁”、“茶几”、“茶座”、“茶匙”、“茶夫”、“茶令”、“茶托”、“茶坊”、“茶花”、“茗粥”、“茶市”、“茗渤”、“茶社”、“茶杯”、“茶具”、“茶油”、“茶房”、“茶客”、“茶博士”、“茶旗”、“茶筅”、“茶粥”、“茶肆”、“茶枪”、“茶卤”、“茶户”、“茗铛”、“茶仙”、“茶点”、“茶礼”、“茗花”、“茗舌”、“茗战”、“茶寮”、“茗糜”等。

二、从数据统计来看古代“荼渊茶冤”的使用优势

茶文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涉“茶”词语的发展,也推动了某些词语的更替。从汉语发展史的情况来看,后世表“茶”的单音词最终主要为词语“茶”所更替,双音词则为“茶《”所更替。这里主要来说说单音词的情况。《茶经》以前,文字“茶”写作“荼”,《茶经》以后,“茶”才逐渐替代“荼”,这个问题下文还将详加分析,此处从略。下面以《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渊二冤》所提供的语料进行粗略统计淤,来看古代“荼”、“茶”的使用优势。从表员不难看出,古代“荼渊茶冤”的使用频率相对“骮”、“?”、“茗”、“”等占据明显的优势,说明“荼渊茶冤”是古代最主要的表“茶”一单音词。

三、“荼渊茶冤”战胜其他表“茶”单音词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知,在表“茶”义的几个主要单音词中,“荼渊茶冤”自出现以来,在使用频率上一直独占鳌头,将其他几个词远远甩开。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词在承担“茶”义上功能职责不一样。“荼渊茶冤”是古今表“茶”义的主要单音词,而“骮”、“?、“茗”、“”等虽也有“茶”义,但这几个词称代“茶”时要么是别称,要么是泛称,不如“荼渊茶冤”主称“茶”功能强大。其中“骮”、“?”是“茶”的别称,如《汉语大词典》院“骮,茶的别名。”又“?,茶的别名。”又“唐陆游《茶经窑事》院耶蜀西南人谓茶曰?。爷”眼远演“?”可能最初是蜀西南一代的方言俗语。“茗”、“”二词是“茶”的泛称,《说文窑骲部》院“茗,荼芽也。”眼苑演《尔雅窑释木下》“骮,苦荼”郭璞注院“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眼远演《汉语大词典》院“,晚采的老茶。亦泛指茶。”眼远演别称及泛称之类词的使用频率显然很难与主称匹敌。另外,“骮”、“?”二词的词义也较多,这也不利于其“茶”义使用的频率,意义太多会造成使用者及读者选择和区别的困难。“骮”的意义除表“茶”外,又有他义,如《汉语大词典》院“骮,即楸,落《乔木》”“用骮木荆条之类制成的刑具笞打。”眼远演“?”的意义除表“茶”外,也有他义,如《汉语大词典》院“?,草香。”眼远演“荼”虽然也有“苦菜”等义,但后来“荼”产生“茶”义后,读音也发生了变化,专门出现“糟澡佗”音,这样有助于与“苦菜”等义之“荼”的区别。

四、从数据统计来看“茶”对“荼”的使用优势

下面来说说“荼”与“茶”的关系,上文交代过,二者其实是一种文字关系,即古今字的关系,而非词语之间的关系。唐代陆羽《茶经》以前没有“茶”字,自《茶经》中将“荼”省笔作“茶”,“茶”字才出现,郝懿行《尔雅义疏》院“今茶字古作耶荼爷噎噎至唐陆羽《茶经》始减一笔作茶字。”眼愿演“茶”字虽然出现较晚,但其使用频率却自唐代开始就居高不下,据粗略统计,《茶经》中“茶”字共出现员员园次,表“茶”义的“荼”字仅出现源次,且都出现在《七之事》中《本草窑菜部》的有关引文中曰又如《全唐诗》中,“茶”字共出现缘猿源次,表“茶”义的“荼”字仅出现员远次。为了更直观说明问题,下面仍以《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渊二冤》所提供的语料进行粗略统计,来看看“茶”对“荼”的使用优势。从表圆不难看出,自唐代起,“茶”的使用频率相对“荼”占据了绝对优势。“茶”字出现后,虽然最初一段时间可能“茶”、“荼”大量兼用,但从表圆统计数据来看,显然很快“茶”字就战胜了“荼”字,表“茶”义的“荼”也就逐渐淘汰了。唐以后只有少数用“荼”的情况,如《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二十九回院“然后你下山去,去不上一盏热荼时候,翻身折回来。”而“茶”字则常见于文献之中,如白居易《北亭招客》院“小醖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储光羲《吃茗粥作》院“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院“花醗和松屑,茶香透竹丛。”项斯《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一院“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祖堂集窑一宿觉》院“屈老宿归房里吃茶,还得也无钥”《祖堂集窑荷玉》院“师云院耶大家吃茶去。爷”吴礼之《浣溪沙窑橄榄》院“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西游记》第九十一回院“及至关东厢,见那两边茶坊酒肆喧哗,米市油房热闹。”《海上花列传》第二十九回院“爱珍亲自移过两碗茶,放在烟盘里。”《七侠五义》第六十回院“他闹了个吃饱了食困,刚然喝了点茶,他就张牙咧嘴的哈气起来。”《曾国藩文集窑家教篇窑寄回圈改之文》院“去年寄来之茶,不甚好也。”

全文阅读

何钰海:做最好的都匀毛尖

梅渊公司已成为黔南州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梅渊”牌荣获贵州省著名商标,成为贵州省行业十大品牌以及区域行业第一品牌。

“75公分的炒锅,一次投放8两茶青,茶叶受热最均匀,加工出来二两干茶品质最好。这是我们反复测试过的。”9月7日,在黔南州梅渊商贸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总经理何钰海指着顺墙一溜整齐排列的30多个炒茶锅对记者说。

每年春茶采摘季,何钰海天天待在茶园基地加工车间,每出锅2两新茶,他都要亲自验看。他说,做最好的都匀毛尖,是公司的金字招牌。

2002年,何钰海成立了黔南州梅渊商贸公司,做茶叶销售。每年收购新茶,品质参差不齐,价格无法保证。“名茶生产应该是标准化、规模化、清洁化的生产,作为十大名茶的都匀毛尖,一定要有一流的加工厂与之匹配。”何钰海决定从原料到成品,自己动手干。

2005年,何钰海在毛尖镇螺丝壳山上承包了300亩荒山种植茶树,并不断追加投资扩大茶园面积,目前,公司已拥有茶园种植面积2378亩。2012年,参照药厂建设标准都匀毛尖茶生产加工厂在梅渊公司茶园基地建成。

“真正要把茶叶这条路走下去,就要建茶园、建基地,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把关质量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品牌的创建。”何钰海说。

从2005年起,何钰海就开始潜心学习品茶和茶叶加工。如今,看一眼刚炒制好的茶叶,他就知道哪个环节是否把控得当。厂里负责茶青收购的技术员也是眼力够“尖”,一眼就能认出刚采摘的茶青嫩叶是不是螺蛳壳山上种出来的。至于炒茶师傅,更是个个了不得。2015年,公司派出3名炒茶师傅参加都匀市“金手指”炒茶大赛,三人分获金、银、铜奖。据公司加工厂厂长刘文峰介绍,厂里的30多个炒茶师傅在上岗之前都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手工炒制技能其实不相上下,这次派出参赛的工人算不上是突出代表。刘文峰本人也是有着20多年茶叶生产加工经验的“老行家”,一片毛尖,从茶园到茶杯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他样样精通。

茶叶好不好,开汤见分晓。

全文阅读

漆话茶语说渊源

摘 要:漆与茶具密不可分,茶具与茶文化密不可分。因此,本文拟在解析漆、茶历史渊源的基础上,剖析当代漆器回归当代生活的可能,从而以具体的个案对此进行客观地解读。以期实现对漆、茶与艺术、生活的渊源详细的解说。

关键词:漆;茶;渊源;例说

漆器的回归,不仅是传统茶文化的再现,而且也是当代文化传承的一种客观需求。因此,结合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探讨漆器与茶文化的渊源,分析漆器与国人当代的审美需求,既是对茶文化渊源的回顾,也是对以茶为媒介的漆器与生活相互影响的分析。

1 漆与茶具的渊源

漆器在中国古代文化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者称,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相关漆器的出现。漆是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天然汁液,刚割下的汁液是乳白色的,流出来的漆液与空气接触后起氧化作用,表面逐渐变为栗褐色,最后变为黑色,而红色与黑色在中国传统的美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红与黑的色彩搭配,让大漆从使用之初便体现出一种具有东方气息的哲学精神和道的力量,大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生活,也便有了不解之缘。

茶具是传统茶文化的媒介。甚至可以绝对一点地说,没有茶具就没有茶文化的传承,没有漆器的参与,传统的茶文化也就会失去其诸多的艺术魅力。因此,漆器与茶具的渊源是最应该详细说明的一个问题。而漆器与茶文化的传承则大约是在唐宋时期。这些漆器的制造者根据所需,调制不同的颜色。虽然它并不直接用于茶饮,但它却为漆器参与茶文化提供了可能。因此,当以茶具为标志的奢侈茶饮文化过后,瓷制茶具步入了茶饮文化。从而使漆与茶具的结缘变成了一种客观现实。特别是秦朝与汉朝之后,漆制茶具的生产都具有一定的规模。直到清朝以后,脱胎漆器茶具才得以在福州制作成功。

2 茶与道

有民俗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在此“茶”排列在最后一位,但茶对于生活的影响,或者说茶与生活的渊源是极其深的。茶艺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之所以说茶艺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那是因为茶艺涉及全部的饮茶过程。而茶具仅是其中一项内容。

全文阅读

“甬为茶港”与“杭为茶都”珠联璧合

宁波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南宋和明初时期,是两朝首都临安和南京的门户港,一直以来是浙江对外交流和通商的重要口岸。据史籍记载,唐贞元廿一年(805),来中国学佛的日本高僧最澄,从明州(今宁波)回国时带去天台山、四明山茶籽、茶叶和茶文化,这是中国茶种传播海外的最早记载。唐、宋、明、清乃至当代,宁波一直是中国茶叶、茶具输出海外的主要港口,尤其是近年来,每年通过宁波港输出的茶叶为12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出口量的40%。

当然,“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的提出,不仅在于宁波是中国茶和茶文化对外交流通商的重要茶路和茶港,还在于它很早就有种植茶树,烧制越窑青瓷贡茶具和饮茶文化的茶之渊源。10年前,宁波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山茶属树根,被专家认为浙东6000年前就有种植茶树的可能。唐代时高僧最澄从明州带去茶籽、茶叶,也说明当时四明山、天台山地区已盛产茶叶,并以茶为饮。1987年,陕西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13件首次发现的奇特瓷器,经专家考证就是浙东上林湖越窑秘色瓷。由此可见,茶青瓷与茶根源、茶人流与茶饮乐,体现了“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的丰厚底蕴,使茶文化的丰富外延与殷实内涵圆满融合。

“甬为茶港”与“杭为茶都”珠联璧合,互为优势,各有特色。打造当代“茶港”与“茶都”,是浙江茶人的重大担当,务必精致雕琢,提升完善,为“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奋力而为。2005年,在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杭州被授予“中国茶都”。曾有人这样戏解“杭”字—就是草木之旁大树之下有一张桌子,而“几”上面一点,就是那把令人不忍割舍的“茶壶”。我也想斗胆戏解“甬”字—就是有一张用途颇多的纵看是木桌横看是木船的木制器具,木桌上面就是那个上林湖越窑秘色瓷的宝贵“茶碗”。这些年,宁波市先后举办三次“海上茶路”研讨会,许多海内外专家确认宁波为“海上茶路”启航地,并于2009年在市区三江口设立“海上茶路”启航地主题景观,去年宁波茶文化专家又提出了“甬为茶港”的好创意。我认为,茶历史的渊源、茶文化的底蕴和茶经济的规模及影响,均是“茶都”、“茶港”可以立足的根本。而“茶都”、“茶港”的打造,我们既要在茶历史的渊源、茶文化的底蕴和茶经济的演进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传承,使其根深叶茂。更重要的则是要在当代“茶都”和当代“茶港”的打造上花力气、下功夫,使其名至实归。“茶都”与“茶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丰厚的茶历史、茶文化之上的,有着较大的茶经济规模和影响,曾经具有高度繁荣的茶贸易、茶馆业和茶之饮等。但是,作为“茶港”来说,它还具有“海上茶路”、“港上茶埠”、“城中茶客”、“乡里茶农”等诸多特点。打造当代“茶都”和“茶港”,最迫切、最重要的要做好几件事:一是要在茶的品牌文化创造中实现特色发展。当前,中国茶不缺产品,不缺数量,缺的是品牌,是文化。没有品牌文化走出去的茶产品只是原料,只有特色鲜明的茶品牌文化才能走向世界,争得世界茶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茶路”、“茶港”才能繁荣兴旺;二是茶为国饮尤其是茶馆业要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今时代,茶、咖啡、酒和碳酸饮料共融其间,竞争激烈。咖啡的时尚,酒的潇洒,喝着碳酸饮料长大的年轻人,再加上浙江人喝茶没有形成像广东人喝早茶、福建人喝功夫茶、成都人喝盖碗茶那样有明显风格和深入骨髓的习俗,使茶之为饮及茶馆业步履艰难,处境尴尬。因此,要大力推进“茶为国饮,健康消费”,广泛开展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四进”活动,使茶和茶文化在多元饮料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争得竞争优势,为“茶都”、“茶港”的打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系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

全文阅读

武夷茶事 第9期

“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走进深圳

借南航深圳—武夷山航线即将开通之际,“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走进深圳。

2012年8月2日,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内举行深圳—武夷山航线的开通仪式。精彩墨舞《武夷山水》、武夷茶艺展示等武夷山茶歌舞表演以及武夷山漫游卡、武夷山大红袍、豪华武夷游等别开生面的赠品,为来宾提供丰厚的茶旅盛宴。

2012年武夷山天心村岩茶民间斗茶赛圆满举办

2012年8月21日,为期4天的天心村岩茶民间斗茶赛成功落下帷幕。

经过3天的初赛和半天的决赛,专家和大众评审们精挑细选,从493份参赛茶样中评选出了水仙、肉桂、大红袍、品种四大系列状元各一名和金奖、银奖、优质奖若干。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当场启封评选号对应的密码,确认中奖茶企业的名称并当场公布。在场领导一为获奖茶企业代表颁发了奖金和奖杯,并合影留念。天心岩茶村民间斗茶赛在礼炮声和欢呼声中圆满谢幕。

武夷山天心村508户人家中有450户经营茶产业,可谓家家户户种茶、做茶、卖茶,做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斗茶之风代代相传,斗茶赛的浓厚氛围吸引着各地的茶商、茶友、游客和各级领导齐聚天心村。本届斗茶赛除了能现场观赏斗茶过程外,还能欣赏到古乐器合奏和优美的歌舞表演,大家在斗茶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制茶技艺,与世代做茶的茶农交流学习品茶心得,共同体验武夷山悠久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武夷山大红袍”与“正山小种”

全文阅读

中日茶文化之对比分析

摘 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文化上有诸多渊源,但也有各自的不同,本文从中日两国茶文化的起源谈起,旨在通过分析两国茶文化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使我们更深刻了解两国茶文化渊源,促进两国文化更加广泛的交流。

关键词:中日茶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对比分析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原产地。茶的起源,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据考证,该书大约成于战国时期。据有关资料考证,我国发现茶树并使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茶叶最早是作为一种药材使用,是在唐朝,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茶作为一种文化,则出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那时,佛教兴盛,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茶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唐朝,由于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茶文化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茶叶开始传到日本。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茶文化的鼎盛,促进了茶文化的普及,市民茶文化兴起。明朝,制茶工艺得到长足发展,一定程度上对茶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今,茶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及发展

中国唐朝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强大的国力吸引了日本前来学习。大批日本僧人随遣唐使来唐学习佛法,他们在回国时把佛教文化和茶一同带到了日本,茶开始传入日本。但那时,日本的茶叶主要还是依赖于从中国进口,主要流行与僧人与贵族之间。之后,唐王朝衰落,两国交流中断,日本由“唐风文化”向“国风文化”转变,日本的茶文化也开始了一段时间的沉寂。

南宋时期,日本向南宋派遣僧人学习禅宗,促使了禅和茶一同传到日本。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日本僧人荣西。他不仅将茶种带到了日本,而且还系统的将中国的制茶方法介绍到日本,并介绍了茶的功能,种类,及茶具,对日本茶道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明清时期,中国的炒茶技术及泡饮方法(在这之前日本为煮茶)也传到了日本。如今,日本茶道已经成为为人所熟知的日本文化一大元素。

全文阅读

游桃花源有感

[一]

公元421年,晋恭帝刚刚被废,一场战争正在向另一场战争过渡。此时的陶渊明正在自己的屋门前喝着闷酒。突然,马蹄声乱,奔向陶渊明简陋的草屋,扬尘四起。陶渊明见状,惊喜万分。他当然会惊喜——一个人长年累月隐居山林,就算日夕的山气再佳,林中的山水再清秀,只要一次绵绵的夜雨,只要一群暮鸦的嘶啼,只要晨钟与暮鼓的低奏,那么形单影只者就多少会显得可怜,多少会按捺不住孤寂。于是他立刻备觞斟酒,待与友人共醉。友人纵身下马,作揖以礼,说:“五柳兄,我今日所来并非玩乐,而是有事相告。最近听说刘裕害死了天子,实在不仁不义也!”陶潜猛然一惊,满腔怒火,之后又满脸黯然。“欣欣以向荣”的林木也跟着黯然了,“涓涓而始流”的清泉似乎也正在呜咽……一切都归于死寂,一切又都在呐喊。今天,不会再看到那个“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陶渊明。

如血的残阳沉没了,黑暗侵蚀着大地。陶渊明的房间里青灯昏暗,照出一个微屈的背影,正奋笔疾书。青灯灭了,黑暗中出现了四个光灿灿的大字——桃花源记。

一篇传世奇文就这样默然诞生了。没有奉承,真正美好的东西从不需要奉承;没有宣扬,宣扬是心虚的昭示……然而从此,终于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将心灵安放;终于有那么一方净土,在浊世中散发光芒。

[二]

去桃花源时是晚春,绵绵的丝雨铺天盖地地下着。于是只得撑伞,以更为虔诚的方式去探寻那浩大的文化盛宴。

在门口时我还在想,桃花源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它只是出于陶渊明的虚构,按理来说并不存在;但若以虚构的桃花源来说,它则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门后是一条小道,两旁栽满桃树。桃花都已败落,枝干突兀,不过确实是“中无杂树”。文中渔人缘之而行的小溪并未见到,委实有点遗憾。继续向上走去,终于看到了一条小溪。说是小溪,其实最多只能称之为泉罢了!之后就到了陶潜祠堂与高举阁。祠堂应该是新近修建的,高举阁内则空无一物。我对于“古韵”的期待立即荡然无存。而我最期待的还是那个“秦人洞”,就是那个“初极狭,才通人”,走出后“豁然开朗”的洞。想着会看到那样一番景象,心中不免狂喜。走近了,发现洞确实如文中所描绘的。走出洞后的那个天地却令我大失所望,不过是一块小小的方坪。站在那里,可以看到一侧有一个狭小的山谷,那就是文中所说的“世外桃源”了。虽感失望,但我很快又自我安慰起来:“世外桃源”到底只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一个理想圣地,若是真有那么一个地方,那才真的奇怪呢!

全文阅读

试论宜兴紫砂壶与佛教渊源

摘要: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紫砂和佛教的关系问题也都进行过探讨,并形成了有质量的成果。本文探讨紫砂壶在承载佛教文化方面的作用,揭秘佛教与宜兴紫砂壶的渊源,从而促使人们更深层次地认识紫砂壶。

关键词:紫砂壶;佛教;渊源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406-1

宜兴是千年古陶都,作为宜兴陶瓷的后起之秀―――紫砂一直在发展着。到了明代,由于陈曼生的出现以及其后无数文人雅士的参与介入,使其逐渐从日常生活的实用器皿,发展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完成了紫砂从民间制作向艺术创作的嬗变。而作为紫砂艺术的杰出代表―――紫砂壶,历来为人追捧,究其原因除了其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外,还在于紫砂壶蕴含着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佛教人物、佛教思想和佛教文化均与紫砂壶存在着深远的渊源。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紫砂和佛教的关系问题也都进行过探讨,并形成了有质量的成果,如:王宙元先生在其《试探宜兴紫砂壶与佛教渊源》一文中曾就紫砂壶与佛教的渊源进行过探究;孟勤同志在其《宜兴紫砂的佛教文化意蕴》一文中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吴越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佛教的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佛教史上天台宗的创立,禅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的发展,乃至近代“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等佛教思想的提出,都与吴越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吴越文化涉及范围较广,对物质影响较为明显。在千年江南古镇―――“陶都”宜兴,吴越佛教特别对赋予吴越文化所代表的紫砂壶影响较为显著。

紫砂壶在茶道与佛道之间一直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它其实是一座联系茶文化和佛文化的桥梁,也是一条维系茶佛共融的纽带。紫砂壶以其兼容并包的伟怀,不单装纳了意蕴深远的茶文化,更承载着佛家那一颗“普渡众生,教人为善”的佛心。众所周知,佛教最初是与茶结缘的。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在方家眼中,茶道亦即佛道,我却说佛道即壶道。正所谓“茶佛一味靠紫壶,一片佛心在紫壶”。佛教之禅宗极力主张“圆通”,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说,所谓“圆通”就是指佛教能与其他传统文化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最终相互融合。

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饮茶方式经历了由普通粗质的陶碗向小巧玲珑美观的紫砂壶而转变。佛家有一重要的派系被称为涅派,他们因反对偶像崇拜、反对净土信仰而被广大佛教信徒而接受。他们认为,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当然,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要获得顿悟真的特别难,有些高僧认为手捧紫砂壶细细地品着香茗,找到了用普通陶碗所没有的感觉,心胸开阔得好像拥有了整个大千世界,更好似顿时领悟到通过一张泥凳、一陀紫泥,运用几把朴素的工具捶打捏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点、线、面的世界里,紫砂先民们青灯白壁潜心修行,与那朗诵金文、虔诚信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深刻内涵。也曾因此,紫砂与这些领悟佛门之道的僧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代还有释如曜师徒与柄卧轮紫砂大壶的故事。《阳羡砂壶图考》之《雅流》篇中,记录一位爱壶方外之人―――释如曜。文中写道:“释如曜,字昱光,定海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住持普陀落伽山白华庵。……其徒性珠,字朗彻。弱龄入山,大朴不琢,……昱光、朗彻师徒,蓄金石、书画、文玩、茶具皆富。”释如曜师徒不但爱壶、藏壶,还热衷于定制紫砂壶。《普陀山志》中曾记述到一柄卧轮紫砂大壶。在其“盖内铭‘白华庵’阳文小篆方印,底刻楷书铭四行,铭曰:‘清人树、涤心泉、茶三昧、赵州禅。佛生日、丙申年、释如曜铭、赠天然。’”由此可见此壶是由“白华庵”定制的,由释如曜禅师所撰的铭文,于“万历二十四年,佛生日”亦即1596年农历四月初八赠送天然禅师的。“释天然,少年入佛门,谒见石头禅师,立名天然。”“唐代宗大历年间,天然由儒归佛,并拜慧能三世法孙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为师。唐玄宗元和年间(806-820),天然居洛阳龙门香山,与自在和尚交好,天然极力宣传慧能的‘顿悟说’,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天然禅师也是一位钟爱紫砂壶的高僧,在《庐山天然禅师语录》之第五普说卷中专有茶话卷,其中论述了茶与佛、佛与壶的关系。

全文阅读

石雕茶具让品茶回归自然

我国很早就有石雕,但多以建筑雕刻、陵墓雕刻、宗教造像等艺术形式存在。取石头雕刻成茶具,是一种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创新。石茶具的题材非常丰富,大多源于现实生活,有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皆可入石。

石与茶的渊源

石不能言,却自然造物,茶出山涧,承天地雨露,饮者益知。

说起石与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先民有一种原始的烹饪方法,名为“石烹”,即以石板、鹅卵石作炊具,将之充分加热,煮熟食物。或需良医成药,便可加以苦茗烹煮。

古时文人墨客嗜茶成痴,又好在山野中品饮。堆积柴火投石其中,烹石,而待石热,着清泉溪水沏茶,一时间,清泉、自石、绿茶交融合三为一,个中味道使得山嫉水妒。如果与几位同道中人结伴。不仅有拾柴积石之趣,又能以茶代酒推杯换盏,要知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而且是入心而醉。清寒之石,可祛茶燥,高山之水清澈甘香,若得其水。且煮之得其宣。当然,一切在心,品尝者自知。

石与茶渊源颇深,无论是“烹石煮茶”,还是用石器盛茶品饮,石在茶的面前总是扮演着“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角色。

石雕茶具制作

石茶具的制作。重在选材和设计。从开采出来的形状各异的石块中,根据自己需要,用机器裁下所需部分。选材时要仔细观察,注意选取没有裂缝、杂质的质材。接着。是设计构思,要根据不同的形状、纹理和图案因材设计。目睹今人的许多优秀作品。往往在因材制作上下了功夫,造型上有仿古、仿生之作,色调上有酷似紫砂甚至难分彼此的。除去追循紫砂壶的风格外,石壶自然也有自己的特性,如天然纹理、质感等,这又是紫砂所不具备的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