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政工作论文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政节能减排工作论文

摘要:夹江县巧用行政、财政和税收三大杠杆,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重点企业,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跟踪和管理,加大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建立GDP能耗公报制度,着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三大杠杆节能减排机制

夹江县是全国四大陶瓷生产基地之一,全县有陶瓷企业98论文家,生产线238条。随着全县陶瓷产业迅速兴起,全县每年天然气耗用近4亿立方米,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近年来,夹江县巧用行政、财政和税收三大杠杆,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重点企业,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跟踪和管理,加大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建立GDP能耗公报制度,着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三大杠杆促进能源往高处走(一)运用行政杠杆促使气电优化配置1.健全能耗目标考核体系。将节能降耗纳入对乡镇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实行规模以上企业能耗月报制度,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形成能耗工作问责制。2.强化能耗审核机制。把能耗水平作为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实行新、改、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新上项目部门联动机制和新开工项目公示制度。3.建立节能监察机制。成立县节能监察中心,对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机构的用能行为进行监察。4.实行气电联动机制。制定并实施《夹江县工业企业气电联动、同步供能实施办法》和《工业用天然气优化配置方案》,对全县企业从单位产值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进行统计排序,对能耗相对过高、排放相对过多的企业在用能上给予限制,特别是在削减电、气负荷时首先对排位靠后企业拉闸限电限气,避免了供能企业、工业企业之间不协调而浪费气电资源,促进了气电资源向单位能耗低、排放少的企业配置。

(二)运用财政杠杆撬动企业技术改造1.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在工业发展资金中设立80万元的节能降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能宣传和培训、节能示范项目补贴、节能新技术推广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支持陶瓷企业加大环保节能技术研发。2.财政激励引导升级。凡列入省市级重点节能示范项目的,免征其土地设施所涉及的县级行政收费,所形成的电力、天然气节约量,按照节约价值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列入国家、省、市节能示范项目的,帮助申请国债资金的补助和支持;对集中建设排污设施的,由县财政给予补助;对重点耗能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用于节能降耗项目改造的,由县财政给予3%的项目贷款贴息。米兰诺公司获省2008年第一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80万元,水工机械和汇丰陶瓷公司各获省2008年第一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10万元。3.搬迁关停强制节能。加大清理整顿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力度,公布淘汰企业名单及淘汰时限;落实节能环保搬迁补助资金,对列入关停、取缔名单的企业采取“五停”(停水、停电、停运、停贷、停气)等强制性措施,促进污染企业搬迁。规矩水泥环保搬迁已正式获省经委核准,7月30日已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6月底搬迁完毕。

(三)运用税收杠杆助推质量效益升级1.税收能源消耗挂钩制度。针对全县陶瓷行业均是中小企业且税务监控难的实际,由两税、统计等部门深入企业、气、电等能源供应部门调研,广泛收集企业产能、产值、总能源消耗等数据,测算出行业平均气、电、煤等单位能耗产值,结合行业实际分产品大类,将产品单位能耗作为税收的重要参考,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降低能耗。2.节能项目税收优惠制度。企业从事节能项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年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前三年县级企业所得税全部返还,第四年至第六年企业所得税减半返还;企业购买并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节能设备,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缴纳税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3.节能研发税收抵扣制度。企业为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年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三大特点凸显节能减排成效

(一)走出了一条政府多种手段调控能耗的新路子1.节能降耗初见成效。2008年1—6月,全县130家模以上企业,总能耗76万吨标煤,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285吨标煤,较去年同期下降8.08%,节约标煤6.687万吨。2.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率先在四川省施行环保信誉考核制度和乐山市在建立乡镇环保办,企业环保信誉考核制度和约见谈话制度不断巩固,网格式环境监察不断扩展,新万兴公司投资566.55万元,治理喷雾干燥塔5座、压制生产线5条和磨边生产线5条,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911.2吨。2008年1—6月,全县削减二氧化硫1021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84.96%。3.生态环境初步改善。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成片造林5000亩,四旁植树35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0.6个百分点,全县城区环境质量好于二级天数占总天数的93%。2008年1—6月,全县财政投入140万元,撬动企业和社会各界投入3.5亿元投入节能环保技术改造。

全文阅读

科学发展观财政工作开创论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树立和落实这一科学发展观,对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妥善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于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至关重大。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是制定发展战略、发展方针、发展规取向,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国家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财政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部分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增长偏快,加重了财政风险压力;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仍较普遍,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廓清理财工作思路,明确财政工作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我国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全文阅读

财政工作论文:财政工作完善路径

本文作者:杨建菊 单位:唐山市丰南区丰南镇人民政府

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申报、采购、配置与预算挂购的监管机制,推进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在政府采购管理上,按程序、规定由政府来采购,凡预算安排涉及政府采购的项目,资金直接划入采购专户,一律通过政府采购实施,结余资金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在监督内容上要全面,注重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实现全过程监督;加强对财政运行安全性、规范性的监督和财政运行绩效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监督体系上要完善,财政系统要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大监督”格局;在监督成果运用上,着力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研究解决发现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整章建制,强化内控,将财政监督检查结果与预算安排、预算执行等管理工作挂钩,着力规范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加大力度投入“三农”。重点针对农村教育、饮水安全、沼气、道路建设、卫生健康、农民就业等问题进行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财力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带动引领作用,支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严格按照区局制定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发放程序,确保专款专用和足额发放,并坚持张榜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涉农资金实行“一折通”发放,重点突出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村五保供养等惠民补贴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加提高,来推动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实现区乡同步发展。

加大力度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在支出上纠正平时疏于管理、疏于调度,年底突击花钱的做法,做到支出进度每月都超过均衡进度,确保财政支出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有一个大的转变和提升。在民生改善上,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推进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工程、高度关注和重视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就业状况,努力促进社会建设进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确保各级政府确定的各项惠民实事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的实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我们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政府采购改革、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会计集中核算和“金财工程”建设作为财政改革的重头戏,精心组织,全力推进。(1)在预算上,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严格控制和规范预算支出的追加,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避免财政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2)在制度上,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在完善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措施上,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制度,规范单位的支出行为,杜绝财政资金的截留,并严格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3)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完善专项资金的“报账制”管理办法,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4)依法实施财政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工作程序,逐步建立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制度。在加强财政自身监管的基础上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财经制度行为的依法进行查处。

全文阅读

财政税收工作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现状来看,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对财政税收工作进行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一、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的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缺陷

我国财税部门现有的财税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影响了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缺乏健全的税收种类与统一的税收标准,影响了社会企业的纳税,使得税收调节社会分配的功能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其次,一些诸如社会环境和资源等相关税收未纳入财税管理体系中,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再次,现有的财政税收体制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增值税及所得税,阻碍了技术的创新改革,不能发挥出税收的调节作用;最后,财政税收体制中分税制不够完善,主要是没有将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之间的收入比例划分清楚。

2、财政税收预算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财政税收预算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合理的预算体制,而合理的预算体制是保障财政税收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在我国财政税收的预算中没有建立健全的周期财政预算和中长期财政税收预算制度,且财政税收预算体制涉及的范围很窄,缺乏对整体的预算,致使转移、挪用资金的现象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除此之外,我国的财政税收预算体制中还缺乏相应的预算监督体制,使得财政预算结果的审批工作受阻。

3、财政税收的监督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中,逃税、漏税、偷税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虚开、伪造增值税的专用发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些现象都为我国财政税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而归咎其原因,很大程度来自于我国财政税收的监督体制不健全,财政税收的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此外,由于我国财政税收监督体制存在缺陷和漏洞,很多企业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纳税,甚至出现不纳税的现象;另外,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与经销商中,缺乏实际的经营指标,并将财务成果虚报给财政税收部门,在财政税收的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依然能都获利,这样就造成了财政税收的的流失,影响国家财政经济的发展。

全文阅读

基层财政工作中的会计核算论文

一、会计核算在基层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审核不够严格,凭证管理混乱

第一,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上,存在着不够认真细致、工作流程不规范的问题。

由于基层财政工作接触的都是各类繁杂的甚至细小的账目管理,一些原始凭证难以规范,甚至有些并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这也造成一些凭证无开票日期、开票人、收款人,还有的缺少项目内容和数量。

第二,账簿管理不细致,更正错误方法不规范

有些基层财政工作对于账簿的管理未有足够的重视,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有时不入帐,成为帐外资产。另外,对于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区分不明显,甚至两帐混记或者一本账多年度使用。同时,在账簿登记中,存在挖补、涂抹、刮擦,数字书写错误等不规范处理方式。

2.超支现象普遍存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

一方面,在有的基层单位,对于财政工作中预算外资金的使用不规范,存在将其列暂存款管理的现象,实质是占用财政性资金,目的是逃避财政预算监督,破坏财政预算的严肃性,造成单位间苦乐不均现象。

全文阅读

试论运用审计结论推进财会工作

摘要:审计结论是指在审计结束后做的工作总结,总结一年之中财政资金使用状况以及使用有效程度,通过此得出关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结论,这一结论不仅是对上一年财政工作的评价,而且对于在国家之后的财政拨款的发放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财政审计结论也可以推进财会工作的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并以此为基础促进财会工作的合理发展与监督。

关键词:设计结论 财会工作 推进

一、审计结论在财会工作的地位研究

(一)审计结论对财会工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审计工作作为政府财政使用效率以及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在政府财政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审计工作最后的审计结论,对于政府财政工作来说更是总结经验的重要数据化手段,而对政府未来财政使用的使用情况又很有借鉴作用。在现在审计工作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审计结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大大提升,这对于之后财政工作前瞻性发展的助益作用更加强大。在现在提倡“两学一做”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计工作,对于财会人员的操守有了更高要求,而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以及相应的职业操守在审计结论体现的最为明显,再加上审计结论在现在的财会工作中作为一种最终数据报告式的存在更是可以为财会工作提供最终的有效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提高政府财会工作的可信程度,最后通过工作报告的形式实现政府“威信”的提升。

(二)财会工作对审计结论有必要的刚性需求

财会工作尤其是政府的财会工作并不是简单地支出收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政府效能的发挥才是其重中之重,但是分散的财会工作很难让人直观且清晰地明了政府在上一财政年度,财会运作以及财会资金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原始的分散化的财会使用记录很容易被现在的复杂的数据化管理所吞没形成错乱化的财政管理体系,而且缺乏总结的财会工作很容易变成政府的呆账烂账,最后形成无底洞般的财政运作模式,导致财政资金使用的浪费。这是对政府信用的透支,同时也是对财政工作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身权利应用的不负责任,在财会工作方面必须建立一种责任政治的行政模式,而这样一种行政模式必须有相应的数据支撑,而这样的数据支撑最后就会归结到审计结论上来,财会工作的良好运行必须有审计结论的推动,所以财会工作对审计结论有刚性需求。

二、审计结论对财会工作的影响

全文阅读

基于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构建科学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强烈要求财政管理应走向规范化、公平化、科学化的道路。而加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有效的财政监督可以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积极顺应时展的潮流。因此,本文结合公共财政的概念,指出了基于公共财政框架下加强财政监督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基于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策略,旨在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效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共财政;财政监督;意义;策略

一、引言

为了净化和规范财政环境,国家进一步重申了加强财政监督以及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而且党在多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了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提升财政部门公共服务能力是现阶段财政管理的必要手段,并要求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加强财政管理监督工作,积极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扩大公共服务范围,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与监督意识,进而逐步形成公平化、科学化的公共财政监督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实施有效的财政监督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基于公共财政框架下加强财政监督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国家为了促进社会公平,需要利用政治权利合理的进行社会产品分配,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随着公共财政理论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财政监督与资源配置以及收入分配已成为国家经济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财政监督通过反映、监督和检查国家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来确保国家财政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稳定运行。

2.有利于规范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全文阅读

全区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我区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财政事业不断实现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根据财政部、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的统一部署,现就我区财政系统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践行财政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推动财政改革发展为目标,通过思考、提炼、总结和弘扬“财政精神”,进一步坚定财政干部职工敬业奉献的理想信念,夯实开拓进取的思想基础,凝聚干事创业的智慧动力,以财政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二、总体要求

“财政精神”提炼活动,是深入开展财政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总结和弘扬财政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实际需要,更是推动新时期我区财政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提炼“财政精神”活动要坚持“三个突出”的原则:

(一)突出思想性。以财政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立足财政发展、改革、服务、管理等方面,围绕好思想、好作风、好意识、好传统、好行为、好经验,总结提炼能够真正反映财政干部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的“财政精神”表述词句,使之成为财政工作的思想根基和财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二)突出专业性。突出财政部门自身业务工作特色,结合近年来我区广大财政干部职工在服务转型发展、推动城乡统筹、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财政改革等生动实践中所取得的骄人业绩,认真思考和总结提炼“财政精神”表述语,充分体现财政部门的专业特点,真正凝结财政干部的思想灵魂、行为规范,代表财政部门的整体形象,引领财政事业的未来发展。

(三)突出群众性。“财政精神”源于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具体实践,要充分发挥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财政干部踊跃参加,集中民智,汇聚民意,努力在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上形成最大共识,努力使提炼培育“财政精神”的过程,成为干部职工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全文阅读

财政分权下的减贫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政府有效的减贫政策需要考虑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方面,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要求财政支出分权,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求财政收入集权,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为地方政府提供均衡的减贫支出需求。因此,“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收入集权”的部分财政分权模式更适应于政府的减贫工作。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以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标志,可以分为完全财政分权和部分财政分权两个时期,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两种模式下政府的减贫绩效,部分财政分权优于完全财政分权。

关键词:完全财政分权 部分财政分权 减贫

财政分权与减贫问题研究文献概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广泛的财政分权实践以及同时期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财政分权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有部分文献研究了财政分权对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以及政府腐败等问题的影响。贫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财政分权是否对政府减贫工作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关注,然而,关于财政分权与减贫的研究还较为缺乏。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阐述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优势,Oates(1993)等认为这种效率优势可以动态化为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也有学者对此作用过程提出了一些质疑,实证研究同样存在着不一致的结论。然而就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而言,多数学者还是认为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林毅夫、刘志强,2000)。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直接途径,如果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对减贫也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增长衡量的是社会整体状况,而减贫却只考察社会收入处于最低层的部分人群,因此,经济增长并不能反映减贫的全部内容,财政分权对减贫的影响需要单独进行研究。

目前关于财政分权与减贫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已有的文献主要偏重于政治和制度分析,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特定的反贫困项目。M. Govinda Rao(1998)研究了越南的财政分权与减贫工作现状,认为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需要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别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地方政府减贫支出需求。Von Braun等(2002)分析了影响减贫绩效的环境制度条件,认为相关研究需要同时考虑政治分权、财政分权和管理分权,以及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分权政策的类型。Johannes Jutting等(2004)总结了19个国家财政分权与减贫的关系,认为在一些制度基础较差、政治冲突严重的落后国家中财政分权可能加剧贫困的发生。Galasso and Ravallion(2005)实证研究了孟加拉国一个特定的减贫项目――粮食教育计划,分析了分权减贫政策下目标人群发生扭曲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方面系统分析财政分权对减贫的可能影响,确定适合减贫的财政分权模式,并根据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进行实证研究。

全文阅读

财政干部精神文明座谈会讲话

同志们:

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讨论了重要文章和市委的文件精神,专题研究了局的实施方案,党员干部中开展以“解放思想求突破,创先争优做表率,科学理财上台阶”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活动的方案。

今天,我们召开全局职工动员会,局班子成员全部参加,机关退休党支部支委和老同志亲情式服务小组的老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要求,对我局开展以“解放思想求突破,创先争优做表率,科学理财上台阶”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进一步统一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和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大讨论大行动活动。

刚才党组成员、副局长同志代表党组宣读了我局开展以“解放思想求突破,创先争优做表率,科学理财上台阶”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请大家认真学习落实好。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解放大讨论大行动活动,是市委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全局干部职工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抓好这项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局党组决定在全局迅速启动了以“解放思想求突破,创先争优做表率,科学理财上台阶”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活动,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和“开放推进年”,推进我市财政深化改革与跨越发展,不断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个总开关,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雅安精神,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财政工作中坚决打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与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以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转变推动我市财政跨越的大发展。

第二,按照规划,雅安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今年要达到21亿元,在2015年实现40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半到两番。要实现新突破,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时间更紧,要求更高。我们面临着财源基础薄弱、财政增幅相对较低、完成“十二五”时期财政各项目标任务十分繁重的压力。面对压力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的实践经验,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市财政跨越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理财为主题,以争当财政跨越发展排头兵为目标,主动参与到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行动中来;也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大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在解放思想中振奋精神,在振奋精神中鼓足干劲,在鼓足干劲中开拓创新,在开拓创新中推进财政工作跨越发展;这就要动员全局每一名财政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新机遇,主动应对新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新的业绩。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