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世纪初,国内外爆发出一连串的重大舞弊事件,舞弊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议论的重点。本文从预防、发现、调查和后续行动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对公司财务舞弊控制的要点。
关键字:舞弊,内部控制,审计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明确地提出,但是,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现象。就目前而言,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经济、分配、政治、文化教育、经济秩序等方面。纵观者多方面的因素,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和谐归根到底还是依赖于经济的和谐。然而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重大的舞弊事件(安然、世通、银广厦、科龙等)的层出不穷却破坏了这种经济的和谐。公司以及审计人员,对于这些舞弊事件又将如何应对?
非法获取他人财务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武力强迫他人交出你所要的东西;另一种是运用欺诈手段骗取其资产。前者我们称之为抢劫,后者称之为舞弊。由于舞弊具有多种形式,因此无法对舞弊进行绝对化的定义,这里将其统称为非诚信的行为。
在实际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企业都将大部分的时间和资金用于舞弊的调查。而调查只是与舞弊相关的主要活动之一。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来防范、发现舞弊的企业经常会成为舞弊的目标。在现实中,即使企业在舞弊调查方面取得了成功,他们通常也不会选择提出法律诉讼,而仅仅是与舞弊者终止往来关系,因为这是“最简单地解决方法”。但是,相对于严格执行舞弊处罚的企业,那些仅仅与舞弊者终止往来关系的企业还会发生更多的舞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完善的预防舞弊的方案应该同时关注四个方面:(1)舞弊防范;(2)舞弊发现;(3)舞弊调查;(4)后续的法律行动。
一、舞弊预防
纵观历史上的舞弊事件,我们可以发现舞弊的双方(实施方和受害方)都会受到惨重的损失。因此为了减少舞弊的损失,我们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即做足必要充分的措施来防范舞弊的发生。一般来说,舞弊调查的成本非常高,因此防范舞弊就更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中,由于成本效益等原因想要绝对的防范舞弊一般是不可能的,企业只能通过各种措施将舞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防范舞弊的主要措施:
(一)内控的建立、执行、评估、完善
摘 要:我国市场监管不力,而竞争却日趋激烈,产生了不少投机倒把者出现了不少中小企业做假账、进行会计舞弊的问题。会计本来是诚信为主,要求会计人员恪守诚实信用原则,贯彻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中小企业在利润的诱惑下,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所以,加大社会各层次对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监督力度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通过华吕汽贸公司财务指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舞弊,为运用财务指标分析辨认财务舞弊提供方法。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手段;财务指标;风险识别
一、研究背景
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由于市场的监管不力钻空的投机倒把者屡见不鲜,从一开始就受到虚假财务报告的严重困扰。不论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德隆系、格林柯尔系、操纵股价的琼民源、被大股东掏空的三九医药这类大型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还是中小型企业做假账进行会计舞弊都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造成大众对公司的诚信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公司的运作,最终损坏的肯定是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还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成果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国内外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研究有一定成果防治也达到成效,而针对中小型企业财务舞弊的研究比较匮乏。因此,本文就从财务指标研宄中小型公司财务舞弊的常用手段手段和如何识别财务舞弊。
二、文献综述
国外以美国对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最为深入,成立了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全美反财务报告舞弊委员会等机构都对财务舞弊有专门的研究,而其资本市场又有着悠久的历史,监管力度较中国市场成熟有效,为财务舞弊的控制及治理方向研究提供了条件。
国内学者以中国市场的财务舞弊事件为样本也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例如余玉苗、吕凡(2010)以财务指标增量信息的研究角度识别财务舞弊风险,刘桂良、叶宝松、周兰(2009)以2003-2007年度5645家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其中209家舞弊公司财务舞弊的影响因素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财务舞弊的治理。吴革、叶陈刚(2008)从已发表的文献中选取其中35个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报告舞弊特征指标,选取1998-2006年被证监会处罚的舞弊公司作为样本,从财务报表和公司治理,对特征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每股净资产差异率、非主营业务利润率、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等特征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对财务舞弊的行为都具有一定影响。
三、以某公司为例辨认财务舞弊
摘要:查错防弊是审计的基本职责。面对侵占资产等职务犯罪,面对手段繁多的偷逃税款,面对上市公司的虚假报表,社会公众及委托人期以审计人员能够识别财务舞弊,提出防范意见,以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财务舞弊;审计;应对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财务舞弊是指单位管理层、内部员工、外部人员采用欺骗的手段,提供虚假的财务数据,损害单位自身利益、投资人利益、债权人利益、国家财政税收利益以及其他各方利益的故意行为。
查错防弊是审计的基本职责。面对侵占资产等职务犯罪,面对手段繁多的偷逃税款,面对上市公司的虚假报表,社会公众及委托人期以审计人员能够识别财务舞弊,提出防范意见,以减少经济损失。
财务舞弊审计是为预防和发现财务舞弊而进行的专项审计。它运用专门的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审核与分析,寻找出财务舞弊的线索与证据。
作为财务舞弊审计人员应具备如下素质:(1)独立、客观、公正;(2)职业怀疑精神;(3)“嗅觉”敏感,善于发现异常;(4)掌握专业知识,包括:会计知识、审计知识、舞弊调查知识、法律知识、证据规则、犯罪学、侦察学、心理学等;(5)善于揣摩理解人的心理和动机;(6)良好的沟通能力与面谈技巧;(7)身体健康,能够承受相应的工作强度与压力。
进行财务舞弊审计,首先应了解影响财务舞弊形成的因素;其次要识别财务舞弊征兆;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财务舞弊审计方法,找出舞弊所在。
摘要:虽然财务舞弊在各国都普遍存在,但是在我国却尤为突出,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尚不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尚不规范,在此的背景下财务舞弊在我国呈现出高发以及频发的态势。财务舞弊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财务信息的失真,进而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损失,甚者会危害到整个资本市场的信任基础。本文通过对财务舞弊常见的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财务舞弊的动机,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预防和治理财务舞弊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最大限度地消除财务舞弊作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财务舞弊;预防;控制;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的财务信息者为了各种目的,有意识来扭曲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的行为。财务舞弊所造成的危害已是人所共知,究竟应采用何种措施才能够有效地遏制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正在不断地考验着各利益相关方的智慧。
一、财务舞弊常见手段
财务舞弊的手段多种多样,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总结财务舞弊的手段发现,以下集中财务舞弊手段最为常见:
1.利用不被允许的会计政策舞弊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影响很大,资产折旧、股权投资、费用确认等等,这些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会导致财务信息的差别巨大。举例而言,以资产折旧为例,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会违背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进行折旧方法的随意调整,从而影响企业的即期利润。还比如,一些企业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方面大做文章,使得企业的利润按照自己的意图随意增减,这都导致了财务信息的失真。
【摘 要】文章对财务舞弊的形成动因、表现形式、社会危害性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财务舞弊 产生的因素 解决方法
一、财务舞弊的种类
财务舞弊是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舞弊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毒瘤。财务舞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侵占资产;侵占资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或员工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使被审计单位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如:管理层或员工在购货时收取回扣,将个人费用在单位列支,贪污收入款项,盗取或挪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等。二是做出欺诈性财务报告,可能源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业绩或盈利能力的判断。美国安然、世通,我国的红光实业、银广厦,琼民河等舞弊案件均属于这一种类,如以下情况:
1.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原始凭证或相关文件记录的操纵、伪造或变造。
2.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3.对交易事项或其他重要信息在财务报表中做出虚假不真实的表达。
4.故意或蓄意使用不当的对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摘 要] 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由来已久,而且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财务报告舞弊是世界范围的一个毒瘤,各国都在寻找良方医治,本文通过对引发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分析,在各学者的经验基础上,得出在我国制度背景下,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出具虚假报告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针对性地解决策略。
[关键词] 舞弊 动因 治理
一、问题提出
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由来已久,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很多学者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此问题上,试图找出一种有效的识别和治理财务报告舞弊的途径。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理论有:德劳伦斯・B・索耶的“舞弊因子学说”、艾伯伦奇特(W.Steve Albrecht)的“三角理论”、G.Jack Bologua, Robert J.Lindquist和Jiseoph T.Wells的“GONE”舞弊理论和伯洛格那的“风险因子说”。
而在实证研究方面,中外学者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财务状况等方面对影响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然而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各国学者的研究结论有所差别,比如: Warfield等(1995)、Laeven& Levine(2004)等认为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舞弊正相关,而我国学者梁杰、王璇等(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舞弊显著负相关;又如:Fama&Jense(1983)、Forker(1992)、Dechow(1996) 、Chtourou(2000) 认为外部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次数均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负相关,而孙永祥(2001) 和沈艺峰等(2002)发现董事会规模和财务报告舞弊可能性正相关,李常青(2004)通过实证检验,表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财务报告舞弊成显著的正相关。
这说明由于各国制度和文化的差异,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等原因,使得我们不可能照搬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而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使其蒙受经济损失,也是对国家法律严肃性的挑战,破坏了市场规则和投资者的信心。因此,为了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就必须解决财务报告的舞弊问题。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舞弊动因的分析
1.信息不对称理论。现代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使得经营者可以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独立自主地对企业资产进行经营活动,这样经营者成了企业的“内部人”,而股东则成为了“外部人”。经营者作为财务报告的直接提供者,与股东在财务信息质量上拥有不对称信息。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交易中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情,而且不知情的一方对他方的信息由于验证成本昂贵而在经济上不现实。这样,当公司经营情况不理想,人没有很好的完成受托责任时,似乎利用信息优势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就成为他们不错的选择。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人为性,而由于现行会计准则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的寻租成本。会计信息寻租包含了
会计变更寻租、财务舞弊寻租和审计意见寻租三个内容,本文主要研究财务舞弊寻租的内容。
关键词:财务舞弊;寻租
一、财务舞弊寻租概述
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稀缺资源主要是政府依据上市公司的“报表业绩”进行配置,致使许多公司在无法通过“实质业绩”实现“报表业绩”从而丧失资源配置的资格时,往往
会利用会计选择权重组“报表业绩”以实现其在股票市场上的再融资,但会计准则的可选择空间有限,通过会计变更可能不足以使上市公司顺利完成寻租行为。面对资本市场上“
巨额租金”的诱惑和融资管制的约束,上市公司可能会转向使用财务舞弊的手段,即便这种做法会有一定的风险。近年来,资本市场上接二连三的出现一些骇人听闻的财务舞弊案
件,也是因为受到资本市场上高额租金诱惑的结果。先是90年代初期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验资)案件”,随后1997年到1998年又发生了新“三大
舞弊一直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内部审计职业界和法律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舞弊现象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外就发生了多起震惊世界的舞弊大案。安然事件导致了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之一安达信的倒闭,而银广厦事件则导致了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解体。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也一直不断,“诚信危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目前舞弊的手段五花八门,这些舞弊无一例外地涉及财务报表的造假。从理论上来说,舞弊最终必然要通过财务报告体现出来,掩盖舞弊也就是掩盖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会计舞弊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过程:第一是会计确认,例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第二是会计计量,最常见的就是会计估计,凡是存在会计估计的地方就是可能存在会计舞弊的地方;第三是会计披露,会计确认与计量都没问题,但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如实披露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隐瞒关联方交易、隐瞒或有负债等,同样属于财务舞弊。
具体的财务舞弊手段如下:
(一)虚增销售收入
通过收入来粉饰财务报表是舞弊者最常用的手法,而且虚增销售收入也有多种不同的手段,以下列示几种最常见的虚增销售收入的舞弊手法。
(1)提前确认收入
这一舞弊手段经常与会计人员错误的职业判断联系在一起,即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确认为收入。主要包括:①在尚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就确认收入;②对发出商品以及委托代销等业务提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③将向附属机构出售产品确认为收入;④在客户对该项销售有终止、取消或递延的选择权时过早确认收入。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成为重要的企业资源,对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也逐渐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管理者也意识到会计信息的重要性,采用舞弊手段掩盖财务报告真实性的现象越演越烈,对公司舞弊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防御能力,而且能够为利益相关者识别舞弊信息提供线索。
关键词:舞弊手段 财务报表 舞弊控制
舞弊一直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内部审计职业界和法律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舞弊现象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外就发生了多起震惊世界的舞弊大案。安然事件导致了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之一安达信的倒闭,而银广厦事件则导致了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解体。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也一直不断,“诚信危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目前舞弊的手段五花八门,这些舞弊无一例外地涉及财务报表的造假。从理论上来说,舞弊最终必然要通过财务报告体现出来,掩盖舞弊也就是掩盖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会计舞弊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过程:第一是会计确认,例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第二是会计计量,最常见的就是会计估计,凡是存在会计估计的地方就是可能存在会计舞弊的地方;第三是会计披露,会计确认与计量都没问题,但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如实披露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隐瞒关联方交易、隐瞒或有负债等,同样属于财务舞弊。
具体的财务舞弊手段如下:
(一)虚增销售收入
通过收入来粉饰财务报表是舞弊者最常用的手法,而且虚增销售收入也有多种不同的手段,以下列示几种最常见的虚增销售收入的舞弊手法。
摘 要:界定财务舞弊,同时论述财务舞弊的特点,并从利用收入、成本和费用的不合理确认与计量,应收(付)账款,关联交易,虚拟和假造资产,地方政府援助等五大方面论述了舞弊的手段。
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特点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181-0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泛滥,既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挫伤投资者的信心,也破坏了证券市场 “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致使证券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财务舞弊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公害,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严厉打击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的浪潮。如何识别财务舞弊行为继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是当前近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净化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就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手段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及特点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
国内外对财务舞弊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于财务舞弊内涵的界定却不尽一致。以下是不同的机构或组织对财务舞弊的含义,分别从财务报告舞弊和财务报表舞弊进行阐述。
1.《国际审计准则》指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包括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导致的错报和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