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团场财务收支审计浅谈

摘 要:财务收支审计是团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团场财务管理合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团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财务收支审计的工作量和业务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本文在介绍团场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内容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团场财务收支审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团场收支 审计 公允价值 账面管理 审计模式

一、团场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

团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单位,其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同一般的企业有着较大差异。团场财务收支审计,涉及到的内容众多,成员单位也较多。其中主要是收入支出资金合规、合法性问题,以及账务管理操作程序是否正确等。因为团场内部包含的组织较多,审计工作量较大,所以团场财务收支审计也一直是团场管理工作的重要点。虽然近些年团场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做了不少改进,提高了收支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二、团场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团场收入缺乏完整性

团场的收入复杂却不够完整,由于团场内部分支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牧场、企业等较多,收入来源比较广泛,但是在实际收入审计工作中,缺乏完整的审计。一些收入来源的界定,有时也会混淆。

(二)成本开支范围混乱,致使成本失真

全文阅读

财务收支审计要点研究

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财务管理目标一致。所有者追求的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即最求更多的薪水、奖金等。其次,成员企业与集团企业的整理利益不一致。成员企业往往会以自身局部财务目标最大化取代集团整体财务目标最大化,由此带来成员企业经营理财活动过分独立或者缺乏协作精神的现象时有发生。集团企业在对其子公司、分公司经营者考核中,可能会采用与经济效益相关的考核标准,子公司、分公司财务管理者为了完成集团公司的财务指标,有很大可能性根据利润情况,操控会计政策及记账凭证从而人为的修改报表数据。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子、分公司经理可能会出于许多原因,不严格遵守会计法规、现金管理、借款、担保等的相关规定随意进行收支处理。如:个人借款清理不及时;超限额付款;借款、对外捐赠或对外担保不规范;甚至还有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存在等等。资产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货币资金内控制度不完善。如:个别单位全部印章一人保管;虽有货币资金内控制度,却无相应的内部稽核、监督评价机制的制度;或虽有检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但流于形式,以偏概全等现象。应收账款管理不严格。在审计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与公司客户对账不及时;回收货款不及时入公司账户,甚至挪用公款;长期应收款不及时清欠等。存货管理不科学。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订货随意,没有合理的经济批量,没有在存货的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储存成本之间合理控制存货的进销存数量,造成存货资金占用的不合理。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如:一些房屋建筑物年久失修、无人使用造成损坏、坍塌,但账务资产依然未做处理;设备采购把控不严,造成购回设备长期闲置,占用资金等。上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的问题,更加体现出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收支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好财务收支审计应把握好重点。

企业内部财务收支审计中的几个重点分析:

1.做好事前调查。事前调查是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审查工作的原始数据和方向性是否正确。要做好事前调查,一般采取的策略是张贴审计公示、走访相关人员及单位、现场勘查、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了解审查机构或单位的组织形式、财务状况、会计数据及资料等。同时还可以对审查单位的历史审计档案进行分析。总之,掌握的资料越详细,越有利于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实施。

2.加强财务收支真实及合法性评审。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评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真实性是指财务报告如实反映了企业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的重点在于资产项目和损益项目,查明有无隐瞒资产、少报资产或算假帐、搞虚盈,形成经营隐患的情况。合法性是企业是否依法经营,是否遵守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财经纪律和相关法规,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章措施,并有效实行。财务收支合法性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是否存在偷漏税行为,是否有违规转移和挪用企业自有资本的行为,是否有违反市场竞争规则获取非法收益的行为等等,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评审主要是围绕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质量指标体系进行审计评审。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评审的目的是要判明企业经营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由此可见,加强财务收支真实及合法性评审是企业内部财务收支审计的重要内容。

3.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延伸。(1)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延伸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而且具有服务的职能,可以说是一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职能。其监督的目的是维护企业整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企业活动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实现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是必由之路。(2)立足于“内向服务”。管理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工作重点,立足于企业内向服务,对于企业主要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真正服务于管理层;要发挥独立的监督、评价职能,正确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坚持独立审计与积极参与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内审贴近经营、熟知管理的优势。(3)强化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管理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延伸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评审主要是检查其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符合性测试,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实施具体的实质性测试。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及时有效地内控审计,可随时了解企业管理工作的动态和信息,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为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监督服务作用。

4.改进审计方法优化审计手段。(1)要正确处理企业内部财务收支审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结合各单位管理方式的不同在运用审计方法上要灵活、适用,将各单位的重点问题、突出问题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反映出来,为企业领导层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大力推广“信息化”审计手段。采用计算机处理审计资料;利用审计软件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质量。(本文作者:雷蜀青 单位:阳煤集团审计部)

全文阅读

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资产、资金量的逐年增加,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审计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审计部门首先要对被审计部门内部管理、制度、所在环境做充分的了解;之后从货币资金管理、收入、支出的方面,逐个讲述了每一项的审计过程、审计方法,为被审计单位在资金使用中发挥最大效益,提供更多合理的意见。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收入;事业单位支出;合法;合规

我在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现在,我将工作这些年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所学的财务知识进行整理,写出这篇关于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文章,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前几年由于事业单位业务性质单一,工作量相对较少,所以大部分审计人员把精力都投向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检查过程中。这种审计方式是围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来进行,需要审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检查、核对、加总和重新计算,同时也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簿记和会计知识。这种审计方法被称为是账项基础法。

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事业单位资产规模日益扩大,财务工作内容不断复杂,工作量迅速增大,需要审计的评估的资产也日益增多。原有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已难以很好地完成审计工作的需要。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越来越多的审计人员把审计的重点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检查转移到内部制度的可靠性上。这种审计方法被称为制度基础法。

一、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审计部门进入被审计单位后,首先要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同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通过这项工作,审计部门可以进一步为确定审计重点、并为审计抽样规模和审计程序打下基础。在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要看内部控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是否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本单位相关特点的规章制度。审计部门需要通过查阅文件、观察、询问和测试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内部、外部相关环境。在此基础上,审计部门还需要检查单位在授权批准、职责分工、会计记录、实物控制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否健全、完善,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并判断是否能有效地防止发生并纠正现存重大问题。如果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审计人员需要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就需要进一步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测试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审计

全文阅读

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汇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要求,我局派出审计组于2011年5月4日-13日、6月8日-10日对你局2010年度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按方案要求延伸审计了你局下属市水利水电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水电管理局、市水利水电建筑公司4个单位。你局及下属单位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一条及关于法律法规,现出具如下审计报告:

一、基本情况

市水利局是隶属于市政府的正县级行政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中央、省及市委、市政府有关水利水电等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水利工作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统一负责、管理全市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防汛抗旱、水电及电网规划等。局机关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在农行开设账户4个(零余额账户、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一般账户各1个)。

你局独立核算的下属单位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市水电管理局、市水电管理局和市水利水电建筑公司。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在职人员为自收自支,离退休人员财政实行差额拨款;和水库管理局部分事业编制人员财政实行差额拨款,其余人员为自收自支;水利水电监理公司和水利水电建筑公司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水利水电建筑公司目前在岗约30余人。现局机关在职人员88人,离退休人员65人,内设计财科、办公室、人教科、水政科、水保科、建管科、农水科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8个科室。

二、预算收支和财务收支情况

市本级水利系统2010年度总的经费收入合计1703.74万元,其中:市财政预算安排经费总额675.42万元,年度追加经费408.52万元,规费返还180万元,上级拨入专项资金439.80万元(水库10万元,水库429.80万元)。当年总的经费支出1782.13万元,当年结存-78.39万元,加上上年结转506.70万元,累计结存428.31万元。市水利局局机关2010年经费收入487.90万元,经费支出398.45万元,当年结余89.45万元。

2010年总的经费收入中,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和年度追加两项合计1083.94万元,占当年整个经费来源的64%。从审计的情况来看,由于年初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较少,在年度追加的经费中,除一部分带帽的资金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弥补机关公用经费。但局机关因近几年来为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办公条件等发生的费用较大而使得公用经费往往捉襟见肘,从而挤占专项资金已成不争的事实。预算收支详见附表。

三、2010年专项资金拨付情况

全文阅读

财务管理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

财务管理论文

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薄弱,从源头上给舞弊,腐败行为予可乘之机。同时造成了单位资产的流失,影响了利润水平,从而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为适应加入WTO的客观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单位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制度建设的首要课题。2000年国家先后了《会计法》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试行)》,从法律的角度对内部控制作出规定。意在规范会计行为,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升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效果,杜绝经济违法行为于未燃。

内部控制是保证单位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的政策和程序。其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经济行为,就需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单位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管理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得是否科学、完善,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影响重大。

一、制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如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如由非出纳人员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具体规定,其基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的原则

1、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单位必须对所有的财务收支进行全面控制。所谓全面是指三个方面,一是全过程的控制,不仅包括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中涉及支出类业务的审批,还包括如销售单、供货合同等收入类业务的审批;二是全员的控制,包括单位领导在内的所有职工;三是全要素的控制,包括办公费、投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所有费用项目。另一方面,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诸如基建投资、兼并等重要的财务收支项目,应实施重点控制,严格审批。

2、事前审批和事后审批相结合的原则。审批制度作为控制财务收支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包括事后的审批控制,还应该包括事前的预算审批。特别是对于一些发生金额较大或者重要的财务支出,必须进行事前预算。

全文阅读

新财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收支审计

2015年4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我国医疗事业的制度改革翻开了新的篇章。新财务制度的颁布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医院财务收支审计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必须不断进行深入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一、医院财务收支审计的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的根本。目前大部分医院虽然在名义上有设置财务管理制度,但大都不完善。医院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涵括一些关于费用报销审批和会计岗位责任制方面的管理。没有关于医院财务管理过程的完整描述,对医院的财务收支管理没有过多的指导意义。在医院的收入管理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收入和支出。医院经营的重要资金来源是医院的各种收入,医院的收入可以反映医院的效益情况也能反映各种补贴政策是否切实落实。现阶段医院收支的记录情况混乱,存在收入账目记录不完整或者是账目缺失的情况。

(二)成本失真,经济活动未履行法定程序。医院在支付医疗活动的耗费和开销时需要医院成本。医院成本的多少应当根据医疗活动实际所产生的费用来决定。但是现在很多医疗机构为了创造良好的效益或者是业绩存在虚报谎报成本开支的情况。正确合理的医院成本应当经过市场调查和考核后再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再进行成本核算。医院成本的不真实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损失,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效益。在对医院财务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求每一笔账目的往来项目都要符合法定程序。医院的基础建设需要严格按照流程,通过招标、投标的过程及控制建筑项目规模来进行。在医疗设备的购买及药品的购置方面,也应当严格参照政府采购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业务标准。但是现在部分医疗机构投机取巧,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制度之前,并未按照法定的流程进行经济活动往来。这种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从事违法活动的相关人士应当受到法律责任的谴责。

(三)会计核算及会计监督工作存在失误。据调查显示,部分医院的会计基础工作存在很大漏洞。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每一笔账都应当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作为记录。会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账账相符。部分医院并没有做到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及原始报表,部分财务人员存在道德失误的问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会计审核工作存在不准确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医院的会计监督工作也有待提高,良好的监督机制是会计核算,收支审计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四)非独立核算属机构收支未纳人预算管理。在财务收支管理活动中,医院举办的一些非独立核算分院的收支也属于医院财务收支,应当将这些纳入医院财务进行统一的核算和管理,部分医院在进行财务统计时并没有将医院举办的非独立核算分院的收支纳入,造成了医院财务收支情况统计的不完整性。

二、关于医院财务收支审计的改进意见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审计力度。财务是审计的前提,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之前,应先对财务制度进行审计。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才能够保证审核中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完整的。通过对财务制度的审计,可以及时的预防和发现财务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减少医院财务方面的损失,维护财务资产的安全。审查时应注意财务制度的制定是否合理恰当,制度内容是否健全,是否被医院严格的贯彻执行。健全的财务制度有助于为财务人员减轻负担,减少在审计工作时不必要的工作量,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供了准确的审计结果,同时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全文阅读

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刍议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主要方法,并提出了完善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财务收支;管理;审计

一、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主要方法

第一,转变观念,合理定位。目前,在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中,有些人对管理审计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管理审计是服务,财务收支审计是监督,担心管理审计会削弱审计监督的职能。事实上,管理审计是监督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财务收支审计与管理审计都兼有监督与服务的职能,监督与服务可以统一于一种审计形式之中。管理审计从财务审计入手,在搞好财务收支的基础上,先披露违纪违规问题,再披露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和方法,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因此,审计人员要引入先进的审计理念,树立管理审计的思想。

审计客体即被审计单位也应转变观念,不能认为审计就是查问题的,不能真正解决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审计客体必须认识到:审计行为真正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达到效益最大化,与管理者、被审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应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共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之,审计的主、客体应努力进行观念自我更新,建立审计监督与审计对象、业务部门的伙伴关系,使审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结合,避免孤军作战,使审计工作难以开展。

第二,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通过审计机构设置和审计的客观性来体现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在整个组织或单位中处于较高的权威位置,直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或授权。只有这样,审计业务才会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限制,从而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有利于审计的客观性。审计部门应独立于管理部门、经营部门之外,审计部门只有独立于被审计活动,才能做到审计结论的客观、真实、公正。

第三,内部审计要立足“内向服务”。管理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工作重点,立足于企业内向服务,对于企业主要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真正服务于管理层;要发挥独立的监督、评价职能,正确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坚持独立审计与积极参与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内审贴近经营、熟知管理的优势。审计人员要扩大视野,将审计视点和分析问题的着眼点从具体经济业务转移到管理过程上来,运用各种分析性审计程序,将传统的直观反映审计发现转变为分析评价内部控制,揭示经营管理、内控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审计服务质量。

第四,从内部控制入手,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一种管理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在进行管理及效益审计时,应按照内部控制评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功能性测试和遵循性测试,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从而促进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使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全文阅读

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应突破传统的审计思路,逐步向管理审计转移,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建立严密的、完善的控制系统,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畅通的运行机制。重点通过内容控制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过程审计,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改善经营管理,挖掘生产与工作中的潜力,全面分析、评价企业综合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财务收支审计管理审计延伸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中,管理审计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笔者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一、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必要性

首先,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早期,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查错纠弊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各种会计资料,主要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而且具有服务的职能,可以说是一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职能。其监督的目的是维护企业整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企业活动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实现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是必由之路。

其次,开展管理审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承担的经营风险日益增加,要求内部审计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并对经营决策进行审查,以降低企业的风险程序;企业面临的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对生产经营技术方面的问题加以评价,深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此,内部审计不但要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的管理当局报告有关查错纠弊和资产保护信息,还要针对企业在管理和控制上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二、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重点内容

1.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管理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评审主要是检查其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符合性测试,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相应调整审计方案,实施具体的实质性测试。内部审计部门应及时地、有效地、经常地开展物资采购内控审计,随时地了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动态和信息,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物资采购经营管理方式方法,通过开展物资采购内控审计,抓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点,找出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做贡献。2.经济效益审计。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末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组织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与评价,并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既要运用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还要结合某些非财务指标,如:管理控制、企业资产、劳动力资源和发展战略等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企业内部审计应围绕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企业内部审计应围绕经济效益作“文章”,把审计工作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对所发展的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要分析原因,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改进的建议及具体的措施,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开源节流、降低成本费用、挖掘内部潜力和提高经济效益,寓审计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切实做到“一审、二帮、三促进”。

全文阅读

财务收支审计如何向管理审计延伸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应突破传统的审计思路,逐步向管理审计转移,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建立严密的、完善的控制系统,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畅通的运行机制。重点通过内容控制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过程审计,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改善经营管理,挖掘生产与工作中的潜力,全面分析、评价企业综合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财务收支审计 管理审计 延伸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中,管理审计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笔者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一、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必要性

首先,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早期,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查错纠弊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各种会计资料,主要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而且具有服务的职能,可以说是一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职能。其监督的目的是维护企业整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企业活动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实现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是必由之路。

其次,开展管理审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承担的经营风险日益增加,要求内部审计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并对经营决策进行审查,以降低企业的风险程序;企业面临的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对生产经营技术方面的问题加以评价,深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此,内部审计不但要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的管理当局报告有关查错纠弊和资产保护信息,还要针对企业在管理和控制上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二、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重点内容

1.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管理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评审主要是检查其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符合性测试,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相应调整审计方案,实施具体的实质性测试。内部审计部门应及时地、有效地、经常地开展物资采购内控审计,随时地了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动态和信息,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物资采购经营管理方式方法,通过开展物资采购内控审计,抓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点,找出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做贡献。

全文阅读

国家审计中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质量衡量指标

[摘 要]国家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应该是被审计单位针对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检查出的违规行为进行整改的过程体系,具体包括应纠正违规金额、纠正金额、纠正类型以及纠正率等指标。本文主要在分析我国国家审计中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特点上,针对国家审计衡量质量的指标,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进而完善相关措施,使其快速的发展,发挥最大优势。

[关键词]国家审计质量;衡量指标;财政财务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71-02

国家审计又叫做政府审计,目前,我国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是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和人员进行审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具体规范。在我国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下,要想制定完善的国家审计质量衡量指标,必须从审计查出问题的本质出发,深入研究其问题的本质,将科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制订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管理方案、明确相关措施,督促被审计单位加以整改,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审计机关提升审计质量水平,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审计监督职能,达到审计的目的。

1 国家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的前提

要想深入研究国家审计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质量衡量指标,首先应当充分了解与国家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准则,只有在熟知并有效执行审计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审计准则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审计目标,突出重点,深入研究被审计单位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各种相关制度规定,制订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审计起来才能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和审计规律的需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否则会造成方案与实际脱轨,偏离或妨碍审计目标的实现,造成审计质量水平的低下或下降,以致无法探究国家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

(1)全面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按照依法审计的原则,在法律法规、规章的约束和指导下实施审计工作,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如果不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准则的约束,就会造成各种不规范行为的产生,给国家财政财务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一定要按照法律规范行使各种权利,履行相关义务,依法审计。

(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按照国家统一的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组织研究小组,针对现行形势下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制订更加科学、完善的审计方案,用于计划并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时刻按照规定和方案行事,规范审计行为,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同时要明确审计责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