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监控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精选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监控机制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当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面临着日益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为此企业要完善财务监控管理机制,以此来更好规避财务风险。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企业自身;另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财务风险的到来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一、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将价值运动形式作为主体的,并且该项管理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综合性的特点。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好与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财务控制乏力,容易造成财务风险;虚假的财务信息隐藏了财务风险;较低的理财技能导致无法及时化解财务风险等等。

(一)财务控制乏力,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所谓财务指的是企业资金流入、资金流出的阀门。通过有效的控制财务,不仅可以将财务风险化解掉,还可以达到预防财务风险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此时财务控制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在办理资金流入、流出手续的时候,由于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再加上法规资料不够完整,这就会给企业带来资金上的浪费;用报销来代替管理,管贷款不管收款,这种不及时回收资金的现象会出现很多的呆账以及坏账。除此之外,财务控制力度不够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自身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上级财会部门不能及时的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这就导致中央的政策法规无法被贯彻落实下去,严重削弱了的企业的集中管理,从而加快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虚假的财务信息隐藏了财务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必须要遵循真实性这一原则,将真实的财务信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真实的财务信息既可以将企业当前的业务发展状况反映出来,又可以了解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以及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风险以及问题寻找相关的对策,以此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然而在财会工作中,有很多会计人员会加入虚假因素,这一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较低的理财技能导致无法及时化解财务风险

一直以来,有一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日常记账、日常算账、编制会计报表,这些财会人员每天将时间花费在这些琐碎的工作事务中,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因此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较为落后,业务水平较低,理财技能较低。鉴于此,企业的财会人员无法帮助企业缓解债务负担,也无法帮助企业重组资产等,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始终存在。

(四)不规范的内部财务组织制度

由于企业的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的管理较为落后以及企业中的少部分财会人员挪用公款等,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从中可以发现,如果企业缺乏完整的内部财务组织制度,那么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的内部财务组织制度较为完整,那么企业就可以长远发展下去。企业要想预防财务风险,那么其要设计好、建设好内部财务组织制度,真正将审核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

(五)对购销合同审核监管不力所引发的财务风险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总会出现买与卖这两种行为,很多企业往往安排业务部门来管理这两种行为,并没有让财务监管审核,因此在合同中经常会出现损害到企业利益的潜在风险。比如:在销售过程中赊销缺乏担保、缺乏抵押,当对方无法支付款项的时候,那么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强化财务监控机制,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为了能够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财会部门要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财会人才的理财意识,构建一套与企业发展情况相符合的理财管理机制,以此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完善财务决策机制

在企业决策中,财务决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借助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来确保自身决策的合理化。首先,企业财会人员要树立新的决策意识,比如:综合决策的意识、风险决策的意识等。其次,组建一支财会咨询队伍。通常情况下财会咨询队伍往往是由高素质、经验丰富的财会人员组成起来的,然后让财会资讯队伍定期分析财务报告,根据报告中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关的决策。再次,不断完善约束机制。企业的总会计师要管理好资金,防范财务风险。最后,企业的财会部门要构建投资、融资、信用管理制度等,真正了解到企业的业务状况。

(二)强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制度的控制。企业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定,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制定财会制度。同时在财会制度中要明确规定会计核算、成本费用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企业还要定期举办培训班,通过培训财会人员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培训中还要让财会人员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学习企业的财会制度,只有考试合格的员工才可以上岗。对于那些考试不合格的员工要继续学习,直到考试合格为止。

第二,把好审核关。在办理每一笔资金进出、资金变动手续之前,财会部门要了解情况,要求提供真实的信息、齐全的资料以及齐备的手续。在办理手续之前,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那么要中止手续的办理。等弄清楚了这些盲点才可以继续办理手续。

第三,采取跟踪控制。企业要安排审计等方面的人员来进行评价,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

(三)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企业为了能够规避财务风险,其要管理好货币资金,制定管理、控制资金的方案,实施合理的监控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要重视对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定完整的融资方案,合理配置资产负债,保证财务的安全性。同时企业还要 严格把控好现金的收入、支出预算,把握好资金支付风险。在集中管理资金的过程中,要动态监管、控制存量资金,将资金的整体优势都发挥出来。如果企业并不重视对资金的管理,那么资金并不能得到最大化的配置,也会造成资金的浪费。

(四)强化审计监督

企业的审计监督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部审计;第二部分,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借助会计控制来减少的行为。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往往要将其与外部审计结合起来,如果发现违反了会计制度的财会人员,要严格处理该人员。外部审计对防范财务风险具有明显的作用,具体如下:第一,借助外部审计可以控制企业内部所发生的的行为,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可以将实际的财务状况反映出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二,外部审计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起到公证的作用。社会利益关系人往往会认可真实的财务状况,并且他们也会支持企业的各项发展。

(五)构建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组织

一般往往是由财会部门带头构建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组织,在构建该组织时他们会尽可能选择优秀的、专业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组织要定期将相关的分析报告、建议提供给相关负责人。在整个预警体系中,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可以准确了解到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从而为企业领导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最终避免了风险的发生。

三、结束语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要想防范财务风险,其必须要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将财务的管理职能、财务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文献:

[1]尹馨.建筑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监控影响因素及监控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

[2]郑玉玲.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控制;内部控制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介绍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含义

1、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经营总是有风险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风险的特征包括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风险就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但又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人们在风险面前,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而不能根治、消除风险。

第二,风险存在的普遍性指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第三,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因素的作用时间、方向、强度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顺序等必须都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引发风险。而这些因素在风险发生之前,相互却无任何联系,许多因素出现的本身就是偶然的。就个别风险来看,其发生是偶然的、无序的、杂乱无章的,然而,对大量发生的同一风险进行观测,明显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使人们能准确把握大量相互独立的风险运行规律。

2、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从偏离的趋势看,出现偏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财务状况的变好或变坏。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1、财务风险的分类

从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来看,企业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使用过程的风险、资金收回的风险、资金成本的风险及利润分配的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能否分散考察其外延,财务风险可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是重要的,我们研究财务风险,目的是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

第二,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从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出风险的可控制性,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总的来说是有限的,虽然其中部分因素(如企业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但另一部分因素(如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是可能控制的。

第三,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

第四,系统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

第五,进步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各个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并通过购、产、销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在竞争中,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是不平坦的。各个生产经营者除了要到处争取市场,还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力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根据湖北联通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2005年的年报资料,从基本的财务比例和现金流量两个方面对湖北联通公司的2005度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湖北联通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报表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很多有意义的比例,这些比率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选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股东权益比、流动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湖北联通公司近期偿债能力指标如表1:

年度2006.32005.122005.92005.62005.3

流动比率0.960.951.021.021.06

速动比率0.600.580.680.720.70

现金流动比率3.5610.9815.196.884.68

股东权益比24.6124.6725.8425.9829.74

流动负债比99.0498.9594.7594.1790.64

负债权益比295.07293.37276.56274.09228.00

资料来源:湖北联通公司公司年报

第一,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短期债务,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

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才会有保证。2005年年报显示,ABC的流动比率为0.95<2,偏低。

第二,速动比率分析。企业在不希望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可信。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速动比率为0.58<1,偏低。

第三,现金流动负债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为10.98%,同行业平均现金流动负债比为84.23%,湖北联通公司明显偏低。

第四,股东权益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股东权益比为24.67%,可看出该比率偏低。

第五,流动负债率(%)。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流动负债率为98.95%,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第六,负债权益比(%)。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负债权益比为293.37%,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2)流动性分析

第一,流入结构分析。流入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入结构和三项活动(经营、投资、筹资)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入中经营流入占62.57%,是其主要来源;筹资流入占37.06%,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流入占0.37%,明显偏低。经营活动流入中销售收入占了94.47%,比较正常;收到的税费返还也占到了5.44%。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占67.85%,比较正常;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占32.15%。

第二,流出结构分析。流出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初中经营流出占57.89%,投资流出占3.72%,筹资流出占38.36%。可以看出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很大的比重。

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84.4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占5.67%,税费及其他9.91%。投资活动的流出中,构建固定资产占90.17%,权益性投资所制服的现金占9.83%。筹资活动中偿还债务占97.35%,支付利息占2.65%。

第三,流入流出比分析。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为1.1,表明企业1元的流出可换回1.1元现金。此比值越大越好。

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1,表明公司处在扩张时期。发展时期此比值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该比值大。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98,表明企业基本处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平衡时期。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湖北联通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漫游费的下调使得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更大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困难。湖北联通公司目前建立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理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目前,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欠清晰

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湖北联通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内部各公司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湖北联通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本身就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一般来说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财务结算中心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第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湖北联通公司的预算考核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预算编报质量和上报的及时性,对预算编报不合格,上报不及时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严格考核预算执行过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对先办事后预算等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对有关企业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处罚;三是将预算执行结果与考核兑现挂钩;四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对完成预算好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预算的企业和个人提出批评和处罚意见。

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完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湖北联通公司在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应当从信息报告质量评价入手,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控制严格、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在财务信息质量上应根据各子公司自身情况,并结合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性这两个墓本特征,制定出各自的财务信息、质量标准。同时,公司应本着既能满足对财务信息质量监控的需要,又能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效率的宗旨,对核心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即内容翔实,而且有详尽的因果分析和前瞻性影响预期;对相关非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与限制性报告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即仅仅对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项目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其余的则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即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需达到规定的重要水平即可;对于相关业务财务信息,基本上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

第三,建立与完善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资金的整个运动过程。湖北联通公司涉及业务范围、投资数额大、接触金融机构多。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高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财务结算中心在公司的发展中可起到如下重要作用:①通过财务结算中心的有效运作,可实现公司内部资金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②由于财务结算中心将公司内分散的资金结算业务集中起来,可以有效地增强公司在银行的融资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③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资金营运和业务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

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使各子公司的资金收付都通过该结算中心办理,该结算中心对各子公司进出资金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对资金的流量与流向、使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可以根据结算中心章程加以审查与核对,从而使各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监控之下。

(二)建立湖北联通公司内部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奖励制度,其基本目的是将子公司管理者的个人报酬与企业目标成果联系起来。传统上,企业往往使用从财务会计系统中获得的指标,如将子公司利润为衡量子公司业绩和奖励子公司管理者的基本依据。这样的考评与奖励制度有助于刺激子公司为总部贡献更多的利润,但是,由于利润通常反映短期的经营成果,子公司管理者极可能为获得更多的短期利润而牺牲公司长期业绩,以便得到更多的奖励。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建议湖北联通公司设法依据综合业绩指标对子公司当期业绩进行奖励,或者使子公司管理者所获的奖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期权。

另外,在建立内部奖励制度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即确定报酬究竟应以个人业绩还是以集体业绩为基础?以个人行为基础的报酬制度很明显不会促进集体行为的形成和完善。但另一方面,如果以集体业绩为荃础,则个人行为对集体报酬的影响又不易识别,因而会削弱奖励的效果。根据湖北联通公司目前情况,建议将集体报酬建立在集体业绩的基础之上,同时根据个人在实现其业绩[1标中的贡献确定其在集体报酬中应占的份额,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

1、筹资风险的管理

企业在向银行举债时,应制定合理的还款规划,在保证按合同要求按时还款的前提下,保证资金不出现过分紧张的情况。湖北联通公司可根据自身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在借款合同中写明是采用到期一次偿还,还是定期偿还相等份额的本金或是分批偿还的还款方式,并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计提一定数量的风险基金,以降低筹资风险。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股票筹资将会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这是因为,不管企业经背情况如何,企业都不担心投资者抽回资本,另一方面,企业终止与清算时,如果无剩余财产,可依法不分给股东财产。因此,从以上意义来说,湖北联通公司在未来筹资时,应充分利用股票来筹资,以减少公司的整体筹资风险。

另外,湖北联通公司大量的闲置设备等资产,可以考虑采用融资租赁这一筹资方式,这样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获得了一定的资金。

2、投资风险的管理

湖北联通公司首先应对利用技术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尤其是非经营性资产,以收回以往的投资资金,降低公司整体的投资风险。与此同时,湖北联通公司集中资金投入到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上,如航运企业目前可以投资市场看好的集装箱、滚装、海运船舶,重点发展这些高附加值运输,还可以进行运输产业物流化及产业升级的投资。以上这些方面的投资收益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整体投资风险。

3、经营风险的管理

应收帐款管理属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内容,能否有效调控应收帐款,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销售和营运资金的周转。经调查,湖北联通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主要是山各子公司收入科和总公司风险处共同管理,尽管机构设立表明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较为重视,但其管理成效并不显著,因而,湖北联通公司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与完善应收帐款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按照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在总公司的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的核算与监控,对每一笔应收帐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帐款帐帐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第二,改进内部核算方法,科学划分帐龄段。目前,我国部分湖北联通公司将应收帐款的帐龄划分为四段:即1年以内、1年至2年、2年至3年和3年以L。这样划分,一是忽视了应收帐款帐龄的特点,即帐龄越长,回收的可能性就越小:二是忽视了应收帐款的性质,即应收帐款是流动资产而不是长期资产。因而,随着应收帐款帐龄的增加,可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将1年内的应收帐款细分为30天以内,30—120天,120—360天三段。

第三,严格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区分“未收款”、“拖欠款”和“呆坏帐”。未收款的处理:当月应收帐款未能于规定期限内收回者,财务监察小组应将明细列表交各子公司的收入科核准,再由收入科交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负责催收。拖欠款的处理:未收款未能如期收回而转为拖欠款者,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应在未收款转为拖欠款后几日内将未能收回的原因及对策,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收入科核示:应收帐款列为拖欠款后,营销部门应于30日内监督有关部门解决,并将执行情况向财务监察小组汇报。呆坏帐的处理:呆坏帐的处理主要由财务监察小组负责,对需要采取法律程序处理的由公司另以专案研究处理。

第四,对应收帐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负责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负责人是否调离本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

第五,定期对主要子公司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检察和内部审计,同时不定期对应收帐款数额较大,问题较多的子公司进行审查,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2)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进行科学的内部评估

湖北联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公司在评估客户资信程度时应包括如下资料:客户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本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客户的资本实力、资金运转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客户的经营性质、规模、营销能力、经济效益等。在进行内部资信评估时,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作为信用判别标准。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3篇

一、健全财务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有章可循,是做好学校财务工作的前提。各级学校应建立《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会审会签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制度。对教职工较为敏感的接待费、差旅费、培训费和会务费的报销等问题也要做出严格的规定。通过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学校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推进学校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业务培训

1. 加强对校长的培训。校长是学校财务的第一责任人,由于校务繁多,校长的财经知识并不全面,其财务管理工作蕴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对校长进行财经知识培训既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学校财务人员的份内工作。财务人员平时应通过汇报、沟通等不同方法,向校长普及国家的财经政策、财务制度等相关知识,如报账知识、发票鉴别知识等,提高校长的理财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2. 加强报账员培训。报账员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关键人物,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经济活动的质量。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其进行国家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丰富财务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做好财务测评

1. 预算管理测评。学校在年初应编制当年的财务预算方案,对各项收支做出全面计划,重大项目还须经教代会讨论。预算一旦通过并报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批复后,财务人员就应着手对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测评,从“三公”经费、培训费的比例到水电费、办公费的生均、师均数额以及用于发展的资金比例等,均给予量化评价,以督促学校严格执行预算。

2. 日常管理测评。为做好日常财务管理,学校要把票据的鉴别、会审会签、报账单填制、报账时间及质量、及时对账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考评,这样既能提高办事效率,也能保证财务管理的质量。在专项经费支出上,财务人员要认真领会相关政策,严格执行预算,保正专款专用。按月、季、中期编制上报专项经费决算报表,为领导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及时的财务信息。

3. 年终决算测评。学校的财务管理应该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结合预决算测评和平时测评,建立和完善年终财务工作测评制度,保证学校的财务管理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通过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监督管理的网络体系,力争构建“有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有教师监督”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四、加强财务监督

反映、评价、管理、监督是财务工作的基本职能。学校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员也要注重自身的监督职能,特别是要对每个部门每笔开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监督。

1. 公示制度。学校应注重财务公开制度,不但公开收支情况,而且公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票据鉴别知识、教职工调资结果、大宗物品采购情况等,同时也应将热点问题如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的扣缴标准进行公示,加强群众监督,在教职工和财务管理人员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消除误解,减少矛盾。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4篇

一、财务分层管理理论与财务风险的层次性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来看,公司财务管理是分层次展开的,管理主体及相对应的责权利是不同的。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三位教授分别提出了经营者财务论、出资者财务论、财务经理的财务观以及财务管理的分层管理体系。这一理论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按主体划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其中,出资者财务是以股东及股东大会决议名义直接行使的对重大公司财务事项的管理,出资者财务的目标是其所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经营者财务是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层行使对公司日常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和重大事项的制定权、执行权,其管理对象是全部的法人财产,经营者既要承担对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又要承担对债权人还本付息的责任。财务经理财务则是经营者财务的具体操作性财务,它属于较低层次的财务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短期资产的效率和短期债务的清偿。

公司财务风险是否具有层次性特征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能否采用分层管理的关键。结合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和财务分层管理理论,我们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具有层次性特征的,理由如下

1财务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财务目标有着不同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具体到不同管理层次又有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出资者、经营者和财务经理目标不同,风险各异,目标的层次性决定实现不同层次目标有着不同层次的风险,尽管某些风险影响因素可能影响各个层次,但每个层次对这些因素的反映以及应该发挥和所能发挥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

2财权在不同管理层次之间的分配决定着不同管理层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不同。层级化的组织结构决定了不同管理层次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职责权限不同,各个管理层次的财务权限不同,承担的职责也就不一样,在风险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3导致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层面不同也表明财务风险具有层次性。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风险因素在财务上的集中体现,由于企业各个财务管理层次上权责清楚,职责明确,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各种风险因素发生作用的影响范围和深度不同。

笔者认为,公司财务风险可以根据公司财务管理层次划分为出资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风险和财务经理财务风险三个层次,公司财务风险应该是各个层次财务风险的总和,各层次的目标不同,存在各自的风险,他们的风险累加起来构成了企业财务总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将财务风险层级化并不否认某些风险因素自上而下影响各层各级;也不排除某一层次风险控制不力而加大其他层次风险,产生连环效应;更不排除在对待某些风险时各层级之间的协调作战。强调分层管理,我们认为更有利于分清职责和各层次实现目标的业绩考评。

二、不同层次财务风险的特征及责任主体

基于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和上述财务风险的层次性特征,将风险管理理论和分层管理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出资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风险、财务经理财务风险三个层次进行分层管理就成为解决目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权责不清、效果不理想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也是现代企业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后管理更科学的必然要求。

(一)出资者财务风险的内容与特征

这里所说的出资者财务风险仅指出资者与特定受资企业之间形成投资与受资关系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不包括出资者自身经营活动和其他投资活动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资本经营财务风险、获取股利风险以及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五个方面。

首先,财产所有权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经济权利,企业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财产所有权的维护和扩张。因此,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其风险程度在企业中是最高的;其次,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生产经营活动交由经营者决策和执行,出资者对企业风险的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监控机制来实现。因此,出资者重视的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非过程,所以,这种风险具有一种静态性,再次,由于出资者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参与程度低,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一些制度性手段来实现,因此,出资者财务风险是一种制度性风险。针对出资者财务风险的特点,我们认为,出资者应对上述五个方面的风险负责并采取相应的、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二)经营者财务风险的内容与特征

经营者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经营者财务决策失误或财务组织不当或财务协调不妥所带来的风险。其中,财务决策最为关键,财务决策中诸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政策等长期财务决策是经营者财务的管理重点,由此而产生的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投资活动风险和收益分配活动风险就成为经营者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与出资者财务风险相比,经营者财务风险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企业经营者担负着出资者资本保值增值和对债权人还本付息的责任,因而必须从出资者和债权人双方角度综合考虑企业财务风险。其次,经营者财务涉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现金流转的各个环节,风险存在于现金流转的各环节中,由此引出的经营者财务风险管理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再次,经营者财务权既包括了企业出资者财务决策的执行权,又包括了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决策权和操作权。因而与出资者财务相比主要是制度性规定不同,经营者财务是制度性与操作性的综合,与此相适应。经营者财务风险包括了与企业财务相关的制度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

(三)财务经理财务风险的内容与特征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财务风险 软件企业 风险与监控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其可以作为一种经济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一个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全面了解企业财务风险,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与监控系统,从而达到高效管理,在企业决策方面也会使得企业决策更具有经济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对于软件企业来说,它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征,例如在经营方面主要表现在:软件企业的产品具有服务的特征,软件产品的价值主要产生于研发与服务阶段以及人力资源是软件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这些特征决定了软件企业财务风险与监控系统构建方面具有与其他企业共性的同时,也有其独特性和侧重点。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监控

1、企业财务风险与监控分析

(1)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第一,筹资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资金供需市场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第二,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使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第三,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供、产、销等各个环节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企业资金运动的滞后,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第四,存货管理风险。作为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其能否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至关重要,但最优库存的确定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少,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存货过多,则会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进而加大。第五,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

(2)企业财务监控的内容。在具体的财务监控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核心财务指标是指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财务指标,例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销售净利率、销售获现率等指标。其次,财务支付风险的监控。考虑其现金流动能力、资产变现能力和逾期负债率等指标。最后,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控。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应收账款结构、非周转性债务负担等是其主要监控的指标。

2、软件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软件企业财务特征。软件企业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经营特点不同,其财务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征。第一,资产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资产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在软件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无形资产主要体现在智力劳动方面,例如专利权、商标权、版权、技术秘密、专有技术等等。而软件企业的资产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体现出来。第二,收益的不确定性。软件企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其发展的周期较短、回报较快、利润较高,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对于软件企业来说也不例外,主要体现在:市场的不确定性,软件市场变化快,产品易被淘汰,这进一步加深了软件企业价值上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核心技术和人才是所有软件企业的关键,是其发展的软肋,对于掌握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动,将会对技术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带来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第三,融资的单一化。我国软件企业的融资途径狭窄,一般可以通过银行贷款、风险投资、转让股份和股本融资等方式。然而这几种融资方式中又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银行贷款有难度,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对占软件企业资产主要部分的无形资产评估无法做到准确、有效;风险投资弱,在我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上市有困难;投资主体多元化等,目前采用最多的途径就是股权转让。

(2)软件企业财务风险内容。根据软件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财务特征,总结其独特的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人力资本风险。作为无形资产的人力资本主要存在的风险:技术风险;风险;人员流失风险;人员配置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原因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其表现为企业技术缺失、落后或者技术与市场脱节。风险是指开发与设计人员(人)行为与软件企业(委托人)要求发生偏离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人员流失风险主要是指技术人员流失而引起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人员配置合理是是指工作人员与工作岗位相互匹配和契合,而人员配置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员工作效率低下,造成人力成本的浪费和相关岗位人员的缺失。第二,资金回收风险。以开发软件作为主营业务的软件企业必然存在软件项目开发的成功与否的问题,进而给企业资金回收带来了不确定性。即使开发成功,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效率的问题,若效率低下会使企业增加成本,同时还会产生资金折现率风险,这些将都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回收。第三,筹资风险。软件企业筹集到的资金是借入资金,借入资金就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本付息,这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而软件企业一旦软件开发失败,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若到期无力偿还,企业将面临着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处境。同时其融资方式的单一化,使其在能否获得融资上也存在不确定。

二、软件企业财务风险与监控系统的构建

财务风险监控系统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软件企业财务风险与监控系统是以企业的战略计划、企业内部的信息以及企业外部信息等基本信息为依据,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理论成果,将财务监控的指标和模型信息化,从而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将产生的风险报告以信息反馈的方式提交给管理当局,管理当局根据反馈的信息以及系统中存在的方法库、模型库和对策库对各种财务问题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控制。完整的软件财务风险与监控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和底层数据库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

1、数据库

(1)基本信息库。基本信息库是负责整体信息的收集,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例如对财务部门提供的财会信息、营销部门提供的营销信息、技术开发部门提供的开发进度信息、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人员储备信息、相关外部市场信息、同行业竞争情况信息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和法规变更等信息的整合。其中人员储备信息和开发进度信息对软件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应加大关注力度。

(2)财务指标库。主要就是储存财务中所关心的各项指标,尤其是核心指标,并储存其警戒值。警戒值的选取应根据软件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决定,例如无形资产的流失警戒值,以便全面地反应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真实状况。

(3)方法库和模型库。主要储存目前理论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而来的方法和模型,包括各种算法和判定模型,从而使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最优的模型,软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特性和历史数据,采取数照组,结合确定的核心监控指标,界定出最具区别力的指标组合,利用现有统计软件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综合监测模型,使其更适合企业自身财务风险监测的需要。例如针对无形资产的特有方法和模型的储存。

(4)对策库。主要储存在各种风险条件下的应急对策集合,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等,同时在每有效处理完一次财务风险时,将其处理措施添加到对策库中不断丰富其对策集合。

2、财务风险识别系统

财务风险识别系统主要是根据基本信息库提供的数据信息,从定性的角度具体识别出风险的特征和类别,并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确定财务风险,在风险识别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识别结果进行定性评价并输出评价结果。

3、财务风险监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利用数据库中的基本信息库、财务指标库、模型库和方法库,从定量的角度测度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最优的风险模型和方法,进而结合风险识别系统中的风险评估得出风险报告。将风险报告提交给最高管理层和财务风险控制系统。

4、财务风险控制系统

财务风险控制系统根据提交的财务风险报告,依靠对策库,辨别出风险所属的类型、性质以及应该采用的对策。若可以成功地找到控制方案,进而实行控制;若找不到合适的控制方案,可以采用模糊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提交给最高管理层,由其进行控制方案的决策。

三、构建软件企业财务风险与监控系统的建议

1、提高经营者财务风险意识

对于经营者来说首先要有财务风险意识,在意识的驱动下才可能进一步地制定相应的机制,进而实现财务风险与监控系统的构建,所以第一步就是提高经营者的风险意识。企业的经营活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资金流动,只要资金流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有些经营者不能客观地分析自身财务状况,不能有效地进行财务规划,盲目地进行融资、投资、营销等等,从而加大了其经营的风险。例如,企业在自身财力匮乏的情况下多头举债投资,这种融资投资的方式存在极大的风险性,若投资失败,企业将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经营者必须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认真贯彻于企业经营,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2、加强财务风险监控机制的建设

(1)财务风险监控的组织机制。它主要由财会人员,企划人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管理咨询专家等组成,其独立开展工作不隶属于任何中间层机构,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任务是将系统分析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风险报告直接汇报给企业最高管理层,供其进行高效的控制决策,保证了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2)风险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风险监控组织机构中应指定专人利用信息网络搜集风险识别所需资料,这些资料遍及到各个部门,这就要求一种机制清除收集过程中的障碍,以保证能够顺利地收集到信息,将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实时地反馈给财务风险监控系统,以便能做到实时监控、有效监控。在这个机制中应强调人力资源信息收集的重要性。

(3)风险识别与分析机制。在制度上确定一种机制,要求财会人员和监督人员彼此进行恰当的沟通,更好地确定核心监控指标的临界值,以及综合指标警戒区域的确定,不能由于两者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财会人员对监督人员工作就存在抵触行为。从而为系统中进行的风险监测提供制度支持,保证系统的有效进行。

(4)风险处理机制。在风险因素分析清楚后,应立即制定相关的预防、转化措施,实施各种控制方案,协调系统中的风险控制系统,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3、财务风险监控行为的目标导向及激励机制

财务风险监控实质上是在财务监控机制的约束下,要求财务监控对象向财务目标努力。由于财务监控对象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因此在设计财务风险监控体系时需要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引导财务监控对象的行为趋向于企业的财务目标,以便各个部门人员的有效配合构建财务风险与监控系统。

4、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与财务风险监控的互动机制

在实施企业财务风险监控过程中,必然会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冗余监控环节和疏于监控环节。通过财务监控,企业可以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流程改造,降低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监控系统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与财务风险监控的互动,提高财务风险监控系统的运作效率,充分发挥财务风险监控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金钰: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其监控[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4).

[2] 郑艳丽:企业财务风险监控与防范[J].北方经贸,2007(5).

[3] 王京:软件企业的财务规划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6篇

中小软件企业的经营特定与一般企业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比如说,中小软件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具有服务性质,软件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是产品的研发与服务阶段,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也是最为宝贵的资产之一。因此,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人力资本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融资风险。其中,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产,如果对它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技术风险以及人员风险等,从而对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主要就是指中小软件企业的主要业务就是开发软件,而软件项目能否成功会直接关系到资金的回收状况。一旦回收不利,就会引发财务风险。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中小软件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化,另一方面则是中小软件企业的融资利息较高以及软件项目开发周期长短与结果如何。

2中小软件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与企业的发展规模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当企业发展规模较大的时候,其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大。那么,中小软件企业由于发展规模不是很大,因此,它面临的财务风险并不是最大的。然而,由于中小软件企业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较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比一般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大。就上述所言,中小软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人力资本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融资风险三种。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其特征进行详细的解析。具体来说,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表现为:软件企业资产组成的不确定性、软件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软件企业融资的单一化。这些都是造成中小软件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根源。

3中小软件企业财务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

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监控与一般企业有着很多类似之处。具体来说,中小软件企业可以通过对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对财务支付能力的监控以及对财务结构的监控来对整个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其中,对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主要就是指对企业现金比率、流动比率等指标的监控,对财务支付能力的监控主要就是指对企业资产变现能力等方面的监控,对财务结构监控则是指对企业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等几个方面的监控。

4中小软件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控防范措施

(1)中小软件企业应该切实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中小软件企业作为一个受到科学技术影响较大的企业,其财务风险的监控防范必须要从领导层与经营管理者方面入手,切实提升他们的财务风险认识水平与监控防范意识,引导他们充分意识到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要让他们在风险防范意识的指导之下,着手去采取一些有效监控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比如说建立相关防范机制,建设相关防范制度等,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监控防范的执行能力。此外,中小软件企业还应该聘请专业的风险防控人员来企业进行相关的讨论,并给出一些可行性报告,比如说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或者在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和营销的时候,软件企业可以聘请财务分析师来对潜藏的财务风险进行专业评定,并设计出几套有效方案,根据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把资产负债比例与结构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当然,中小软件企业还应该充分加强全体员工对于风险防控的科学认识,引导软件开发人员随时关注财务风险的防控工作,不断提升软件开发质量与运用效率,并建立一个配套的财务风险防控监督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全体员工的风险防控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降低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

(2)中小软件企业应该做好财务风险的事前评估工作。

这就是说,中小软件企业在进行软件开发与投融资的时候,应该做好相关的事前评估工作,并让整个评估过程做到全程化与规范化,还应该有选择性的借鉴其他成功软件企业的先进经验与科学理念,提升财务风险评估人员的评估水平与能力,并引导他们使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在评估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评估方式,让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具有可行性特征与全面性特征。当然,这种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行性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效实施,离不开财务风险的正确识别与有效评估工作。这就需要中小软件企业的领导与财务人员做好相关经济环境的认真分析,并严密监控企业财务活动与软件开发活动中的各种潜在风险,还应该预测并评估好有可能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冲击的风险,提前做好财务风险的监控防范准备工作。

(3)中小软件企业应该做好事中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

这就是说,中小软件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首先,中小软件企业应该控制好投资风险。这就需要中小软件企业尽快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财务风险监控防范体系,并通过该体系的运用来有效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预测与预警工作。那么,中小软件企业就应该提前对对方公司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分析工作,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察对方公司的资信状况,最终让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被控制在最小化范围以内。其次,中小软件企业还应该做好融资风险的监控防范工作。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不少中小软件企业的开发资金更多的来源于自筹资金,然后才有一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而中小软件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企业在融资前做好相关的融资预算,充分考虑清楚融资的资金规模与来源渠道,并基于此来进行整体融资方案的确定,以更好的应对各种融资风险。当然,中小软件企业还应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融资方式,并设计好融资结构,尽量把融资成本与风险控制在最小化水平。再次,中小软件企业还应该做好资金回收工作。这就是说,中小软件企业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财务核心指标进行监控与管理,关注企业的现金比率等多个指标,确保软件企业的财务监控,有效监控防范财务风险。此外,中小软件企业还可以设立相关的专门部门来进行回收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也可以更好的促进财务风险的弱化。只有中小软件企业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事中财务风险控制,才可能真正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4)中小软件企业还应该做好业务流程再造工作。

中小软件企业财务风险监控防范的重要障碍物之一就是企业的一些经营管理环节是冗余的,一些业务管理流程不够规范。因此,中小软件企业就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自身的业务流程与业务系统进行全面且系统化的调整与重塑,并对未来的业务发展趋势进行及时的关注与有效的监控,尤其是要在及时监控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再造和重组业务流程,切实提高中小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监控防范系统的整体作用与效果。

5结束语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财务监督;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对金融风险的监控在前几年国家就已经提出,并在此方面加大了投入。但就目前企业运营而言,多数企业仍存在监控力度较低,效果较差现象,让企业在面临金融风险时无法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应对。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市场调节与竞争压力等方面都会造成一定风险,如何规避风险成为了企业长期研究的主题。本文从财务监控角度出发,分析了金融风险的规避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一、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信用风险。在将资金贷款给其它企业或是商业主体时,通常存在着一定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偿还能力以及偿还意愿方面。贷款方可能会存在恶意拖欠情况,此时就应合理应用财务监控体系,找出恶意拖欠证据。

(二)利率风险。在资金处于流动过程中的时候,此时若利率产生变化,会为交易主体的其中一方带来损失。就目前金融市场经营状况而言,利率变化带来的风险会经常发生,相关交易主体理应清楚了解这类变化,通过监控达到对变化的合理预测,减轻利率变动带来的经济影响。

(三)政策风险。顾名思义,这类风险是由政策变动带来的。例如,国家迫使银行针对某一存在亏损情况的企业展开扶持,也就是办理政策性贷款。这种贷款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较大投资风险,多属于市场价格变动造成。

二、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

(一)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状况理应清楚表明,但一些企业为了减少赋税支出或是掩盖某种贪污、挪用行为,会将一些财务账款隐藏起来,造成账实不相符情况。目前我国此类现象普遍存在,在监控力度上不容乐观。财务信息必须建立在及时性、相关性以及明确性的原则之上,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正确经济决策制定方向,成功规避风险。

财务信息失真多在于经营者希望企业资产负债比处于正常状态而进行的人为调账,但信息的失真是切实存在的,企业在经营中产生的决策错误或是经济亏损终究会暴露。在这种不顾企业长远发展以及不顾国家整体利益的行为也是金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偏低。财务人员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目前一些企业过分追求账面效益,忽视了对财务人员思想观念的培养。在法律意识欠缺的状态下,财务人员可能会出现挪用公款或是制造假账情况,不仅让企业与国家蒙受了损失,自身还触犯了法律。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理应随着新会计制度的下达以及企业经营状况不断优化,通过培训或是相关等级证书考核提升自身能力,但目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财务人员少之又少。主要原因在于其日常工作内容上只需要记账、算账与财务报表的编制,对于新业务没有动力去学习,致使能力停滞不前。

(三)财务机制的不完善。财务体系建设上的不完善很大程度的加大了金融风险产生几率,造成财务制度与监管上的松散、虚假与弱化。由于财务管理的不完善,企业在展开经济活动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无法做到妥善管理,造成资金支付不按流程进行情况,从而导致账务滞留或呆账产生。

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财务管理措施,但由于实施上缺乏有效监管,造成制度成为一纸空谈。在重形式、轻执行的状态下,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力度逐渐减轻,金融风险有了较大漏洞可钻。

三、加强财务监控,减少金融风险

(一)建立完善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科学合理化。财务决策很大程度决定了金融风险的影响力度,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决策制度,通过决策意识、方式的培养让决策制定更为科学合理。

1.加强决策意识培养。决策意识的培养包含较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有风险、效益以及综合决策意识这三种。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要想成功规避金融风险,就应将经济决策远离风险可能出现的地方,确保及时遭到风险,风险的力度也比较小。

2.组织财务决策队伍。决策队伍的制定不应仅局限于几个人,队伍应由专业财务出身并且资历较老的人员组成。对于一向财务决策的制定,应先通过这支队伍的监控,在提供详细可行性报告后再实行。

(二)建立相互监督模式,促使各部门完善管理。金融风险的产生因素较多,企业除了要加强财务部门自身风险监督与预防工作之外,还应督促其它部门的运作流程,让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例如,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以及金融政策将各部门制定的发展方向、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反复权衡,制定完善的财务计划。同时对于企业运营中的资产管理做到全面监管,尤其是负债比例方面,不能让企业长期在负债环境中发展,否则一旦遇到金融风险,很可能会造成毁灭性损失。

(三)加强监控机制建立,完善财务监控方式。对于财务往来以及资产变动应做到全面管理,通过制度上的完善让不法分子无漏洞可钻。在此方面财务人员首先应加强自身财务能力的培养,对于资金的变动做到实时监管,账目登记做到手续齐全,确保财务监督的高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金融风险的提前预知与有效规避。

金融风险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较大,国家在近年来反复强调加强财务监控的重要性,各企业也应注意在此方面的投入力度,合理运用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监控机制,正确规避风险,确保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梅.健全财务监控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

[2]李世哲.浅析金融风险与财务监管机制[J].才智,2013(14).

[3]刘红霞.衍生金融工具创新财务风险监管框架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05).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营状况分析 规避风险 风险监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52-01

一、研究财务风险监控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一部分上市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逐步由资产经营为主转变为资本经营为主,率先进入财务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不久我国大多数企业将逐步进入财务导向型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企业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只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才能为企业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因此,研究财务风险与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就显得尤为必要。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为举债经营而导致的风险,它主要表现为财务支付风险和财务结构风险。在具体的监控和防范措施上,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预警模型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财务支付风险的监控和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控。

二、财务风险监控的分类与对策

1.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核心财务指标是指那些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财务指标,具体说来,包括财务预警模型中的预警指标和其他一些核心财务指标。在监控判别标准方面,除了判别数值可以作为监控依据之外,还可以选择预警模型判别法。而且,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不仅要监控其动态的变化过程,更要关注变化幅度和导致原因,以便准确地判断警度,寻找改进良方。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是财务风险监控与防范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大多数企业财务风险都是从核心财务指标的恶化开始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一环节严把关口,就能够有效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尽早发现财务危机的苗头,将财务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2.财务支付风险的监控。财务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加以监测和控制:

(1)现金流动能力。现金流动能力是指企业年度现金流入总量能否保证各项生产要素购置以及交纳税费、利润、结欠的购货款和偿还货款本息等现金流出的需要。如果不能保证需要则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注意。主要考核的财务指标是企业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2)资产变现能力。资产变现能力是指企业在需要支付现金时能否及时将资产转换为现金。分析企业的资产变现能力需要分析流动资产各构成项目的质量和比重,是否存在应收账款数额很大,账龄很长或大量未处理的存货。如果有,也应该引起企业监管层的重视。主要评价财务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3)逾期负债率。逾期负债率是衡量企业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企业逾期债务与总负债的比值,具体包括:未能在法定期限内付款而欠缴的税费、欠付投资者的利润、欠供应商的货款、欠银行的贷款本息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发生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企业发生危机最直接表现。它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最终会导致企业破产。所以管理层应密切关注企业是否存在大量逾期负债。

3.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控。财务结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各财务项目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匹配而导致财务调度不灵、现金支付困难、资产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等风险和损失。财务结构是否合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合理的财务结构会引导企业进入良性循环,而不合理的财务结构则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协调,最终滑向恶性循环的不归路。所以,管理层应该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注意企业以下几方面是否合理:

(1)资产结构。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短期资产与总资产、长期资产和总资产、对外投资与总资产的比率是否合理等。资产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也隐藏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原因如下:其一,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企业为了追求高盈利并防止偿债风险,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流动资产比重偏低,资产的流动性不强,就有可能会出现短期偿债风险;流动资产较多,企业就会因为资产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而影响其盈利性。而且,企业的流动资产比重较大,很可能说明企业存在大量存货积压或者存在大量的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其二,如果对外投资数额过大,不仅企业的主业不突出,而且也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对外投资本身也是一类风险极高的资产。其三,各类资产内部的各个项目也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否则,同样也存在风险。

(2)负债结构。由于财务杠杆效应的存在,企业举债经营对于扩大经营规模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经营策略。但是,如果企业过度举债,不仅会因财务结构存在风险而造成再融资的困难,而且沉重的举债成本也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进而会影响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然而,企业在起步阶段或者周转不灵时往往倾向于过度负债,这往往是企业危机爆发的根源。同样地,在关注整体负债结构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每一项负债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

(3)应收账款结构。应收账款结构主要是为了衡量企业的坏账风险。坏账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持有的各种债权到期收不回来的风险。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的账龄分析,了解企业存在坏账风险的程度和比率,提醒或者建议管理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企业债权的管理。

(4)外汇债权债务结构。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越来越大,使得不少企业为此蒙受巨大损失。合理的外汇债权债务结构对于防范汇率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企业是否持有过量的外汇资产或者外汇负债,因而面临着直接或者间接的汇率风险,同时还需要关注企业有无避险措施。

(5)非周转型债务负担。周转型债务负担是指企业为了正常经营活动周转的需要而发生的负债,而非周转型债务负担则是由于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或者经济效益低下而发生的超正常业务需要的债务负担。因此,我们经常会采用非周转型债务负担来衡量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其计算通常将企业负债进行分类,看哪些负债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引起的,哪些负债是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主要应关注企业是否存在“短债长投”的行为或者存货积压占用资金的现象。

针对企业的风险点,一般采取的风险监控措施很多,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应当注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措施的制定,不可以盲目实施,否则会起到相反作用。

参考文献:

1.工银霍报字(2009)第21号

2.郑艳丽.企业财务风险监控与防范.北方经贸,2007(5)

3.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朱元年等著.企业集团财务理论探讨[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王静.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4

6.王旭.论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建设[J].上海经济,2001(2)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文章在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指出目前国有企业面临集团化、信息化不断加强的趋势,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监控方面的财务造假、资本运营和内部人控制等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理念指导、制度安排和流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监控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中央企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效益迅速提高,2007年7月13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500强企业名单,内地企业有19家,其中中央企业就达13家。但是,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集团的组建,国有企业的发展又面临新的问题:即集团化发展趋势下的财务管理模式、风险监控和管理等,探讨如何在目前经济日益发展、业务日趋复杂的形势下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 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国资委于2006年12月颁发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其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推进国有企业强强联合,强强联合要遵循市场规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形成合理的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2. 集团化趋势加强

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就强调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重组:通过简化企业组织机构,对层级过多的下属企业进行清理、整合,通过关闭、破产、撤销、合并、取消企业法人资格等措施,完善大企业的母子公司体制,强化母公司在战略管理、资本运作、结构调整、财务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对业务和资产的调整或重组,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3. 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

国资委2007年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实现中央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集中控制能力。充分运用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所属企业的战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管理,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决策与执行效率,支撑集团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 财务造假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了在考核中过关或多拿奖金,一味粉饰经营业绩,做假账,虚报利润,导致资产不实,恶化了企业的资产质量,不断滋生潜在的财务风险。从管理上看,由于企业集团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衰变程度严重,导致集团公司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2. 资本运营问题

资本运营是企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的分配。目前,有些企业集团采取非关联性的多样化经营,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而企业集团自身管理能力又较差,导致企业资金回报率低,甚至出现亏损。一些企业投融资管理混乱,乱投资、乱担保,或只投不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损失;有的企业不严格执行有关会计核算制度,该提留的不提留,该调整的不调整,该入账的不入账,或私设小金库,违规操作资金。

3. 资金管理问题

有些企业集团公司的资金流动与监督控制严重失调,出现大量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资金管理失控。一是部分内部人员利用权力擅自挪用转移资金,使企业集团原本有限的资金分散、沉淀、闲置;二是子公司都掌握一定数量资金,而这些资金大部分由母公司贷款获得,如果母公司对贷款难以及时调回会影响母公司的财源和资信;三是集团公司内部整体资金调剂无序,资本经营意识不强。

4. 内部人控制问题

有的企业经营者相互勾结,通过多种渠道向外转移国有资产,或披着合法的外衣,肆意将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监控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出资者职能不到位或者虚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三、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控的对策

1. 创新理念,提高风险监控意识

在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应当将国有企业集团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各项基本制度保障、风险监控工具、风险监控机制、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解决措施等。其核心思想是"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风险监控--通过采用合适的风险监控制度安排和工具应用对各个领域的财务风险进行监督;风险管理--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和管理活动来实现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由此可见,风险监控在集团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提高风险监控的意识。

2. 注重财务风险监控制度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对一个大型企业集团而言,要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活动的有效监控,单靠一两项制度、措施是很难达

到的,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监控制度体系。国外大型公司都十分重视监控体系的整体性和层次性。譬如一些跨国公司,其内部的财务监控,审计委员会、财务总监、委派会计和内部审计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通过多种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监控制度的设计,形成了互相牵制、互相补充的体系,发挥出了较好的整体效率。

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监控机制的运作效率

通过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客观性,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快速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从而保证监控机制的有效性。

4. 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设计

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的重要部分,需要对风险监控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职能和流程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

一方面,结合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具体来说应该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五大步骤。内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集团面临的全球经济环境、所处行业状况和企业经营环境;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的分析,制定与企业愿景相适应的战略目标,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各项财务或经营报告目标以及指导企业业务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制度的合规目标;通过内外环境的分析和企业制定的各种目标可能或已经实现的程度,动态的对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评估主要是分析评价潜在风险可能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程度;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需要进行控制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包括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险和接受风险等。

另一方面,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它需要确立明晰且被企业全体成员认同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级;需要系统的组织体系和明确的职能来保障执行;需要相应的工作流程、制度、考核、信息管理等进行支撑;并需要通过文化的培育、人才的培养形成一套企业内部的长效机制。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参照国资委2006年6月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关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等主要内容,规划企业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树军. 母子公司财务监控系统研究[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3).

[2] 段富贵. 论国有企业集团采用混合财务监控模式的必要性[J]. 科技信息,2007(02).

[3] 王日丹. 国有集团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 金融经济,2006(22).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10篇

一、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国资委于2006年12月颁发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其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推进国有企业强强联合,强强联合要遵循市场规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形成合理的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2.集团化趋势加强

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就强调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重组:通过简化企业组织机构,对层级过多的下属企业进行清理、整合,通过关闭、破产、撤销、合并、取消企业法人资格等措施,完善大企业的母子公司体制,强化母公司在战略管理、资本运作、结构调整、财务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对业务和资产的调整或重组,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3.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

国资委2007年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实现中央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集中控制能力。充分运用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所属企业的战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管理,规范管理流程,提高决策与执行效率,支撑集团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财务造假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了在考核中过关或多拿奖金,一味粉饰经营业绩,做假账,虚报利润,导致资产不实,恶化了企业的资产质量,不断滋生潜在的财务风险。从管理上看,由于企业集团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衰变程度严重,导致集团公司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2.资本运营问题

资本运营是企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的分配。目前,有些企业集团采取非关联性的多样化经营,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而企业集团自身管理能力又较差,导致企业资金回报率低,甚至出现亏损。一些企业投融资管理混乱,乱投资、乱担保,或只投不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损失;有的企业不严格执行有关会计核算制度,该提留的不提留,该调整的不调整,该入账的不入账,或私设小金库,违规操作资金。

3.资金管理问题

有些企业集团公司的资金流动与监督控制严重失调,出现大量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资金管理失控。一是部分内部人员利用权力擅自挪用转移资金,使企业集团原本有限的资金分散、沉淀、闲置;二是子公司都掌握一定数量资金,而这些资金大部分由母公司贷款获得,如果母公司对贷款难以及时调回会影响母公司的财源和资信;三是集团公司内部整体资金调剂无序,资本经营意识不强。

4.内部人控制问题

有的企业经营者相互勾结,通过多种渠道向外转移国有资产,或披着合法的外衣,肆意将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监控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出资者职能不到位或者虚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三、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控的对策

1.创新理念,提高风险监控意识

在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应当将国有企业集团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各项基本制度保障、风险监控工具、风险监控机制、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解决措施等。其核心思想是"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风险监控--通过采用合适的风险监控制度安排和工具应用对各个领域的财务风险进行监督;风险管理--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和管理活动来实现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由此可见,风险监控在集团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提高风险监控的意识。

2.注重财务风险监控制度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对一个大型企业集团而言,要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活动的有效监控,单靠一两项制度、措施是很难达到的,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监控制度体系。国外大型公司都十分重视监控体系的整体性和层次性。譬如一些跨国公司,其内部的财务监控,审计委员会、财务总监、委派会计和内部审计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通过多种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监控制度的设计,形成了互相牵制、互相补充的体系,发挥出了较好的整体效率。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监控机制的运作效率

通过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客观性,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快速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从而保证监控机制的有效性。

4.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设计

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的重要部分,需要对风险监控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职能和流程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