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会类专业

财会类专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会类专业学生执业能力调查与思考

我国高校财务会计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的职业途径是取得会计师执业资格,从而在专业工作领域获得更大发展。但目前财会类专业的教学往往简单强调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而针对执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却很少。笔者围绕财会类专业的学科建设要求和市场人才需求,通过对用人单位和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从提高学生执业能力的角度探讨: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是市场亟需而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没有涵盖或较为薄弱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会人才的要求。

一、企业调查:社会对财会类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针对企业的调查,笔者没有选择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而是以企业的人才招聘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招聘广告比问卷更能反映出企业在人才需求和选拔上的真实意愿,且在信息的可获得性上,招聘广告比问卷要容易得多。为此,笔者从人才市场选取了91家以财会类本科毕业生为招聘对象的企业为调查样本,以其对财会人员的招聘条件作为执业能力要求的信息来源。通过对这91份招聘信息的汇总、整理、分析和归类,发现各企业因其规模、行业、性质的不同所提出的招聘要求有所差异,但依然有共性。经比较分析,共归纳、筛选出三大类、十五项指标来反映企业对财会人员的执业能力要求,见表1。

(一)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包括会计核算流程掌握能力;财会软件运用能力;登记账目、编制报表能力;税务申报及税务筹划能力;盘点、对账及票据审核能力;财务分析、预算控制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企业明确提出了“会计核算流程掌握能力”,为企业在各项要求中提出最多的一项。其次是“财会软件运用能力”,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明确提出此要求。再次是“登记账目、编制报表能力”、“税务申报及税务筹划能力”和“盘点、对账及票据审核能力”,明确提出这些要求的企业都在四分之一左右。最后是“财务分析、预算控制能力”,提出的企业不足五分之一。

(二)综合素质能力 包括办公软件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力;抗压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再学习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强调“办公软件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企业最多,都在三分之一以上。强调“团队合作能力”的企业次多,在四分之一以上。而强调“执行力”、“抗压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企业数均在12%~16%之间。

(三)职业道德规范能力 包括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财会政策把握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明确强调“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企业超过了一半,为各项能力中被企业最为看重的一项。而强调“财会政策规范把握能力”的企业也超过了30%。

从某种角度上说,作为一个财会从业人员,上述专业能力都应该具备。但在企业在招聘广告中,对某一能力明确提出要求,却没有明确提出另一项能力要求,对此,笔者认为,所有这些能力都是企业所需要的,有些虽没有明确提出,是因为企业认为那应该是本专业能力要求的“默认值”,不必特别强调。而那些被企业明确表达出来的能力要求,则反映出企业现有财会人员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亟待改善与提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之前培养的人才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远未能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从某一方面明确提出了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

二、学生调查:财会类毕业生执业能力自我评价

全文阅读

财会类专业 ERP 教学现实意义探析

摘 要:从财会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ERP教学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在财会类专业学生中开设ERP教学是必然需求。这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学生都是较为有意义的一项教育举措。ERP教学在财会类专业中开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企业的运作流程,提升学生对财务的掌控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上的能力;另外ERP教学的开展还能够降低财会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困难。

关键词:字数统计;ERP教学;必要性;现实意义

前言:“企业资源计划”简称为ERP,在当今世界各国的企业运营中都存在着重要的作用。ERP能够结合企业的具体特征对其发展进行配置和规划,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合理配置企业的现有资源,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总体竞争能力上升的目的。ERP教学是指利用软件、沙盘以及理论知识进行ERP方面的知识讲解。随着企业对ERP的依赖性逐渐,ERP教学的推广也成为了大势所趋,尤其是在财会类专业总的推广更是必然要求。现阶段ERP教学的背景是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误区,很多高校对ERP的重视程度不高。针对这样的教学现象,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具体论述ERP教学必要性,以明确财会类专业ERP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ERP是财会类专业学生的必然要求

财会类专业是一个注重应用型管理并且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有较高要求的专业,而ERP教学中的技能与方法培训正满足了财会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培训需求。

总的来说ERP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财务技能能力;另一方面ERP教学是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去对企业进行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并且在经营的同时应用不同的经营策略,分析不同策略的对财务状况的不同影响并且做出总结和利弊分析;同时ERP教学还能够交给学生进行财务预算、计划制定、管理企业、控制发展;ERP教学还能够从财务的角度理性的分析商业问题,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最终平衡一个企业的收支,实现财务合理化利益最大化;ERP教学的教学侧重点还在于能够使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具备财务分析和预算的能力,合理安全的对公司财务进行分配和投资。总之,ERP教学就是这样一种从财务角度出发,培养学习者的财务掌控能力,使其能够从财务的角度经营公司,提出合理的财务政策,使公司健康、有序、盈利的运营的教学。

ERP教学采取的最常用手段是沙盘实战演练训练,具体就是将一个企业的整体运营用沙盘的形势展现出来,使学院能够感同身受的体会到公司的经营项目和整个运营过程。整个ERP的教学过程都要求学院参与其中并且进行商业实战演习,ERP沙盘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企业经营是围绕财务管理进行的,其侧重点还是在于对学院财务掌控以及应用能力的培训。在ERP实战演习的过程中,学员要学会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最终达到使自身具备检验“企业”经营策略是否合理的能力。

目前各所学校对于财会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目标大都是培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财会类实务人才,要求具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但是这样的教育目标却忽视了适用以及操作能力,从财会类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学生日后的就业方向来看,对其实施ERP教学是十分有必要并且势在必行的。上文中已经明确了ERP教学的侧重点和具体的教学方式,与财会类专业的学习需求相比较后我们不难发现,ERP的教学理念和财会类专业的教学方向是基本契合的。因此开设财会类专业的学校要重视ERP教学并加以推广,使财会类专业学生能够更加具备财务掌控能力,这是设置财会类专业高校提高教学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的光荣使命。

全文阅读

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摘要:由于财会工作的严谨性和保密性、岗位容量小等原因,财会类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存在一定难度,校内实训缺乏真实职场氛围和真账实做训练,严重影响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培养,这已成为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瓶颈。本文从职业岗位(群)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对接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构建“四位一体、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的校内校外、模拟实操、内务外务、单项综合的结合,探索了一条突破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瓶颈之路,有效地培养了财会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财会类专业 四位一体 三阶递进 实践教学体系

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财会类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就业的接口,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财会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受财会岗位容量小和财会工作保密性强的制约,财会类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普遍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但由于校内实训缺乏真实职场氛围和真账实做训练,严重影响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培养,这已成为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如何把工学结合的理念贯穿在财会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建立符合职业技能提升内在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所有院校财会类专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就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立足浙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突出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服务的鲜明特色,从职业岗位(群)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对接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搭建课程实训、专业办企、引企入校和顶岗实习四个实践教学平台,围绕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四位一体、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的校内校外、模拟实操、内务外务、单项综合的结合,将动态化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体系中,探索了一条突破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瓶颈之路,有效地培养了财会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 搭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见图1)

1.真账实做平台。在校外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形成工学结合的示范性窗口和标杆,在校内,通过引企入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自建财务咨询服务公司,实现校内顶岗、边学边做,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真账实做的机会。同时,将这些企业的经济业务引入课堂实训,在校内开展连续3个学期历时15个月的“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结合专业课程进度,每月特定经济活动信息,学生根据这些源于真实企业的原始资料进行实训,连续3个学期的实训相当于积累一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本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难、校内实训缺乏真实职场氛围和真账实做训练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2.模拟实训平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推行了项目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分课程的单项实训,以此强化学生的单项技能。在单项实训的基础上,创新推行连续3个学期历时15个月的“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将顶岗实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引入实训中,突破了传统模拟实训在时间、方式和内容上的局限,构建了一条针对性强、仿真度高的动态会计专业综合实训链,同时出版了配套教材《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单项与综合结合的实训方式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全文阅读

财会类专业“UTSC”实习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很多高校的财会类专业是专业分流的热门专业,培养应用型的高级财会人才,必须提高财会专业实习质量,需要构建符合大类招生目标的财会专业实习模式。在分析现有专业实习方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UTSC”专业实习模式,即学校(U)、教师(T)、学生(S)、企业(C)四位一体的财会类专业实习模式。

关键词:大类招生;财会类专业;“UTSC”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28-02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有助于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统计,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关注的条件里,70.18%是综合能力,42.94%是潜力,30.42%是品德,专业成绩只占10.54%。财会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大类招生方式下专业分流时的热门专业,这种背景下要求高校所培养的财会毕业生需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因此,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经济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贯彻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原则,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内外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新的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实习模式。胡德风认为ERP沙盘模拟实验是财务管理专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杨蕾认为以撰写商业计划书为核心的财会专业实习方案是一种创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吴丽君等认为实验室案例教学模式、校外实地试验教学模式与多媒体网络化实践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所形成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中,德国实行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校企联合,互利双赢,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基地,企业为学校建设实践基地,该教学模式可以为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重视财会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比如开展综合模拟实训、ERP沙盘实验、建设实习基地等。但纵观各种财会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均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实习内容和时间的安排、实践教学体系、师生联系与校企联系等方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财会类毕业生的毕业质量。所以,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作为专业分流的热门专业,财会类专业亟需建立富有特色的、适宜学生全面提高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专业实习模式。

一、财会类专业实习方案现状及不足

1.实习时间总量比例较小。很多高校对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不够,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的现象,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课时较少、占比较低。据相关数据统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仅占总学时的8%~15%,即使以应用型为主的院校,实践课时也没有超过总学时的20%。实践环节课时短,再加上财会工作的保密性等原因,学生到企业实习也只是走形式,仅能了解表面上的操作,实习的真正意义没有得到体现,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在财会专业培养计划中,许多高校开设不同类型的专业实习教学环节。但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缺乏整体设计,存在“前后衔接度不够、层次清晰度不高”等缺陷。实践课程体系未遵循大类招生模式下“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规律进行全面设计。

3.师生联系不紧密。多数高校在专业实习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校外请假制度不严谨。校外指导老师由于自身工作的烦琐并不深究,只要学生请假就批准,难以保证实习质量与学生自身安全。其二,与校内指导老师脱离联系。校内老师对于学生的管理不够,难以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动态的、跟踪式的了解、监督和指导。

全文阅读

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训练专业技能、提升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评价的强化、“双导师”队伍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来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全方位保证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也决定了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财会类专业综合性较强,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实践教学重形式、轻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时间三年,除半年的实习时间外,在校时间大多是两年半。多数学校在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思想,大大压缩了实践课时,虽然高职院校一般都建有专业的实训室,但由于课时压缩,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质量都无法保证。

(二)实践教学综合性不强

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是按照各科单独开设的实践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单一,课程与课程之间往往相对独立难以进行业务交往,且实践教学大都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涉及的实践内容往往以制造业某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主,这使得企业中一些重要的实际经济业务和环节难以真正模拟,不能满足不同行业企业对财会类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培养。

全文阅读

我国财经类会计专业实践调查

摘要: 本文针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和理论深化,将新思想推向社会和市场,新理论付诸实践,在和谐的基础上求创新求发展。

关键词: 财经类;会计专业;发展;就业;调查;创新

1 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现状调研与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高校扩招在量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个社会劳动力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根据调查,近几年财经类成为无可争议的最热门专业。多所名校的高分考生集体追报财经类,导致财经类专业录取线一路走高。除了传统的财经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乃至工科院校的财经专业也成了考生青睐的目标。招生专家对此忧心忡忡,认为这太不正常,过热的报考意味着4年后就业的高风险。

据了解,河海大学今年在江苏一共录取了58个文科学生,最低分361,最高分370,而工商管理专业的最低录取分就是370分,高分考生大多报考了经济类专业。东南大学今年在江苏文科录取线是377分,而经济学类专业录取的文科最高分为387,最低分为379,绝大多数高分考生填报了财经类专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办老师马一鸥介绍,文科经济类专业一直都比较火,南航今年在江苏的文科调档线是372,金融专业录取考生最高分为381,有的考生志愿表上只填报了金融学这一个专业,也不接受专业服从。后来学校只好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财经类专业的计划数。“金融学专业从17个增加到了20个,会计学从13个增加到18个。”今年南财文科会计学投档线361分,最高分372分,是本一批次的最高分,文理科最高分考生都报考了会计学专业。

南大招生办主任赵鸣非常有感触:“今年南大的经济学专业高出了投档线十一二分,所有高分考生都填报了财经类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南师大财经类专业排序分都比较高,经济学文理科都是364分,金融学文科370分,理科367分,会计学文科367分,理科365分,财务管理文科363分,理科361分。高分考生填报志愿选择财经类专业的现象非常普遍。高校的人才培养的确有滞后性,也许今年社会岗位需求很大,四年之后随着人才结构、社会需求、宏观政策的调整,社会岗位需求量就减小了。而要从现在预判未来岗位需求的走向是非常困难的。

2 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研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的模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办学模式越来越优化,但是,财经院校会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现状依然严峻。根据调查,我国普通和非财经学院的会计专业的就业率跟重点财经类院校相差很远,考研率也相差较远。那么,非重点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就业如何拓展渠道,这就值得探讨和深思。

全文阅读

财会类专业资格考试调查

一、引言

财会行业可能是各种资格考试最多的行业之一,不仅各种国内从业资格、证书纷繁复杂, 常常会令人难以抉择;扑面而来的国际化浪潮,也让各类让人眼花缭乱的 “洋证书”纷纷涌入。不同的证书适用对象各不相同:哪个更知名,哪个更有权威性?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会计人又该如何选择?对财会从业人员及有意涉足这一职业领域的人员来说,要想通过考证而有所收获,首先应了解清楚不同财会证书的适用对象及含金量。

二、财会类专业资格考试调查设计

(一)调查类型 为此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和《财会通讯》杂志合作,调查了比较知名的29种财会类相关资格考试 (国内15种,国外14种),调查获得了1755个有效样本。本调查不包括会计研究生入学考试和MPACC考试等学位、学历考试。

本次调查涉及到的十五种国内资格考试, 涵盖了财会行业国家承认的主要证书,包括以下三类:(1)上岗证。进入会计职业的入门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上岗证),是国内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需具备的入门证书,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考试难度很低,通过率很高。(2)职称考试。包括会计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高级)。职称考试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对于初中级资格,国家实行考试授予制度,而对高级资格,国家实行考评结合的授予制度。参加职称考试对参考人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有一定要求,考试难度也从初级到高级逐步增大。(3)执业资格。财会类相关的职业资格包括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税务师/CTA、注册资产评估师/CPV、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土地估价师、价格鉴证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执业资格。执业资格是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行的准入控制,通过考试取得。不同的执业资格考试分别对报考人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有相应要求,考试难度也有差别。执业资格考试由国家定期举行,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时间。

本次调查涉及的十四种国际资格考试,都是由国外知名专业协会组织考试并颁发证书。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考试因相当高的难度和取得该证书的人的专业水准,大都赢得了较高的行业认可。有的可以在全世界通用,有的只在有限的几个国家通用。这些资格考试大多采用英文考试,对参加者有一定的语言要求。

本调查在中国会计视野网站新闻系统、中国会计视野社区,并且由@中国会计视野同时在新浪微博上转发,经过 @会计雅苑 @计兮 @天职国际 @东奥会计在线 @东郭二木 @excelhome等转推,共转发600余次。

(二)样本分布

全文阅读

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会计专业是目前财经类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随着社会经济和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大量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可是在这样人才供需两旺的情况下,会计专业毕业生却处于“总量过剩,结构不足”的尴尬境地。这与目前财经类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很大关系,大多数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本文将对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缺陷;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会计专业人才就业市场越来越广阔,而企业和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比以前的就业压力来说,会计专业人才面临的更多的是综合素质的竞争。但就目前来看,虽然会计专业处于人才、市场需求两旺的情况,但是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都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不完善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而有效提高财经类高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会对财经类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之提出解决对策。

1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随着我国企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再只是知识型人才,而是需要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办事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这对财经类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也应该调整培养目标来适应社会需求。但是很多财经类高校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招生上,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统筹,不能与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相结合。其培养目标往往注重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个目标定位非常不明确,以至于高校花了大量精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却不满足市场的需求,造成会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难以满足市场缺口,难以做到适销对路。

1.2课程安排设计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的界定不合理,学校在开设课程时不能将课程按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合理安排,急于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没有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一开始就学习较难的高级会计内容,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难以入门,没有头绪,进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在课程内容上不够丰富,范围较小,会计知识分为核算和监督两个部分,大多数财经类高校都偏向于开设财务会计类,将其作为重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监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很多高校针对这一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此外,现在媒体曝光的会计人员因职业道德的缺失造成财务方面损失的新闻屡见不鲜,所以,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素质培训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很多高校在设置课程时缺少这一方面的安排。

全文阅读

论财会类专业ERP教学的现实意义

【摘 要】ERP是当今世界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ERP教学虽然在全国各高校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但存在着许多问题。各职业学校多数将ERP等同于财务软件,软件模块部分成为摆设,闲置较多,相互间形成孤立分散的模块,并未形成企业资源一体化的整体;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材建设严重滞后。ERP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财会类知识的记忆、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ERP ERP教学 财会类专业 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43-02

ERP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当今世界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对企业来说,其价值在于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等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减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ERP教学是利用ERP软件、ERP沙盘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然而,现实中对ERP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在未来ERP应用中,尤其是财会类专业的广大师生,他们是关键群体、中坚力量,是主力军,因此,充分认识ERP教学及其现实意义显得十分必要。

一 ERP教学的时代背景

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ERP就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概括地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强,ERP越来越多地受到业界的认可和欢迎。因此,如何介绍ERP管理思想,营造一个模拟的企业动作环境,让学生就业之前了解企业运作规律,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具备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决策能力,以便走出校门后立即能与市场接轨,这已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以ERP为工具的管理现代化浪潮正席卷而来。在发达国家,ERP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普及。现在,选择ERP提升管理水平已成为众多中国企业自发的需求。据调查,未来三年将是中国中小企业ERP市场快速成长的关键性时期。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ERP应用将进入全新时期,ERP应用将从贵族式消费变成大众消费,中国将进入ERP普及的时代。各类院校将ERP列为经管类专业、软件专业及其他多学科专业的必修课。

全文阅读

财会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并剖析了我国财会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存在实训缺乏仿真性、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等不足,提出了提高会计实训课的“待遇”、改变现有毕业设计指导和顶岗实习“放羊”现象等改进校内实践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南洋理工学院 启示 财会类专业 实践教学 改进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核心教育理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是新加坡教育部属公办职业院校,其教学理念实施的核心环节是“教学工厂”,在工商管理系被称为“教学企业”。

(一)“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的特点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是给企业做“项目”的实训室,“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其目的不是生产和销售市场需要的产品,而是用来培养学生的实操和创新能力。“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一般要与知名企业合作,并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理念。教学工厂有其特有的教学方式,学生要进行企业项目的实习,在为企业开发项目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到了各种技术,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担任“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的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实际工作经验不仅要求在企业工作过,而且必须与教学岗位要求相符合)。

(二)“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的课程设置

南洋理工学院实施“2+1”课程模式:学习两年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一年企业项目实习和研究。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即在大课室、大讲堂进行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宽基础学习,到实训室做实训。第三学年专门开展企业项目实验、企业实习、校内项目设计研究等,不再到课室与讲堂上课。这种教学模式给了学生足够的亲身实践机会,使职业学院的学生不再脱离实际,而是亲身实践,不是关在学校里“死读书”。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