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访发言稿

采访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物专访及其文稿写作的流程分析

摘 要: 人物专访是一种可读性很强的纪实性新闻报道,本文从流程化的角度分析人物专访的采访前准备、采访过程、文稿写作各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并就文稿结构、信息挖掘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人物采访 情报 视角 细节

人物专访即对新闻人物的专题性访问,从分类上看,人物专访隶属纪实性新闻报道。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人物专访本质上是对被访人经验智慧的挖掘、整理和分享。其中挖掘是一个信息采集的过程,采集方式是采访人与被访人(下文将以这个称谓指代采访活动的参与双方)之间的交流沟通;整理是信息整理的过程,由采访人根据采访底稿按一定行文规范整理成记录形式科学、阅读方式便捷的信息载体;分享起始于对整理文稿的发表,经由新闻媒介把人物采访稿传播出去,达到宣传人物、分享知识的目的。现我结合实际工作,就人物专访活动及其文稿写作的流程进行拓展讨论。

一、采访环节:准备、沟通与整理

采访是人物专访活动的第一个环节,采访质量的深度、宽度将直接影响最终采访稿的文章质量。应当注意的是,采访环节并不只是采访人与被访人之间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亦可以再行分类,在先后顺序上,采访可以分为采访前的情报准备、拟定采访提纲、采访过程沟通和采访稿整理四个步骤。

1.采访前的情报准备

采访不同于日常交流,后者话题具有随机性,且不保证产出既定成果,采访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设定采访任务,聊出“成果”。为此目的,采访人必须充分做好功课,首先要围绕受访人展开情报调查和分析工作(之所以用“情报”这个概念,是为了凸显人物信息的重要性),对于专家学者的受访对象来说,情报调查对象至少包括人物简历、人物新闻、论文课题、工作概况、所在部门、行业参与等。情报本身是静态信息,需要采访人进行消化理解、分析整理。

2.拟定采访提纲

全文阅读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探讨

一、保证新闻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如果一篇新闻稿件发表不及时、信息来源不可靠以及内容存在虚假,那么这篇新闻稿件就没有其价值意义,就像放在博物馆里的假古董,即使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最后发现是假古董后,那么被关注的这段时间也不过是假象而已,毫无意义可言。新闻稿件也是如此,当被发现是虚假信息时,只会引来群众的愤怒和不满,或是一笑而过,当成饭后余谈,让人觉得可笑。因此,新闻记者在写新闻稿件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负责的赋予其真实性,不能虚假乱造,轻则影响自身和企业的声誉和利益,重则导致社会矛盾纠纷。

二、采访技巧

(一)善于观察

观察,就是通过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度,在采访现场过程中,根据采访对象的话语,获取关于写新闻稿件的价值信息,以此丰富写作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还要捕捉采访对象当时的情绪状态和表情状态,及时调整话题内容,以此更好地获取自己所需的新闻信息。2013年,记者到广州采访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时,其中了解到其作品还曾到澳大利亚等地参展。记者马上策划了《许鸿飞“肥女人”亮相悉尼》《雕塑家许鸿飞携“肥女人”走进意大利》《许鸿飞赠送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雕塑》等系列稿件,让观众全面了解阳江籍雕塑家及其作品,为宣传阳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是倾听者对述说者的表示尊重的方式,一个新闻记者如果能在采访过程中善于倾听采访对象的述说,会很容易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感,对你敞开心扉,滔滔不绝地对你述说,这样可以是你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取更多新闻的亮点以及有价值的信息。在倾听的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十分注意采访对象的情绪,当对方对某些话题感觉难以回答时,记者可以通过鼓励等方式平缓对方情绪;当对方处于悲伤的情绪时,记者可以通过疏导对方的焦虑达到缓解情绪的效果;如果遇到一些采访对象由于紧张而无法用语言来让你理解他的意思,这时记者要耐心的帮对方理清思绪,消解对方的紧张情绪,最后获取有效的新闻信息。

(三)善于提问

全文阅读

浅谈人物专稿写作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0—0026—01

人物专稿是以反映特定人物的事迹和思想风貌的专稿样式,它是最常见且影响深远的一种专稿体裁。人物专稿可以通过展示特定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更加生动、深刻地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一篇优秀的人物专稿,可以超越时空,流传久远。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一篇篇优秀的人物专稿不仅让人们从中吸取营养、受到感染和启迪,更能起到“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的作用。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努力把视野投向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优秀人物和他们的崇高精神世界,不仅记录历史,更为推动社会进步,唱响时代主旋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对写好人物专稿的粗浅认知。

人物专稿的特点

人们通常将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统称为人物专稿。与人物消息相比,人物专稿可以用更多的笔墨,更详尽、更生动地描绘新闻人物,可以用叙述、描写、议论与抒情等多种方法并举的方式写人记事,这是人物专稿的总体特性。

一、文字简洁、内容充实

人物专稿毕竟是新闻,它可以比人物消息用更多的笔墨详尽地报道新闻人物,但它毕竟不是报告文学,不是传记。作为新闻产品,它要适合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采用,应该像大多数新闻一样,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做到用字简洁、内容充实,让人觉得是高度浓缩的产品,是精华。正如鲁迅曾说过的: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要用最俭省的笔墨勾勒最感人的故事片断。

二、突出新闻性

人物专稿是新闻,作为新闻工作者在采写人物专稿时,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注重把握历史进程的脉搏,努力用新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观念去捕捉、选择好人物专稿的题材。人物专稿的采写中,无论是报道对象的本身还是报道成为新闻的人物都与新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更需要新闻工作者发现其新闻价值与时代价值的美,更好地展现其新闻性与历史性。

全文阅读

从胜诉案例谈记者自我保护

2014年是我跨入媒体行业第九个年头,身边常有人会问“你们的工作是不是很危险”,对此我总以微笑应对。事实上,记者行业近年日益成为一个高风险行业:既有来自于记者本身的,比如有偿新闻诱惑或陷阱下的职业操守、违法犯罪风险;也有来自采访对象,如因报道遭受利益相关方投诉、诉讼的侵权风险,甚至因“负面”新闻被报道对象打击报复的风险等。

从业过程中,我参与了大量新闻调查类稿件的采写,也曾受到采访对象的利诱、警告和威胁。让我感触最深的是,2011年因采写关于“杭州某文物检测机构将假文物鉴定为真”的系列稿件,我被该检测机构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告上法院,并遭30万元巨额索赔。该案经过一年多审理后,最终在2012年11月以“驳回原告所有诉讼请求,一二审诉讼费用均由原告承担”的二审宣判尘埃落定。

说实话,《花800元假文物被“专家”鉴定为真》和《中国收藏家协会不认杭州实验室》这两篇稿件,调查难度并不大、社会关注度也一般。恰恰是这两篇稿件的普通性,从因此被诉到最终胜诉,对我而言更具典型性和警示意义。因为日常采写的任何一篇稿件都有被、遭质疑的可能。下面我以这两篇稿件中的具体事实,结合一些从业经验,谈谈记者如何在工作中学会自我保护。

坚持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每个记者日常接触的新闻选题类型五花八门,而即便是同一个选题,因为采写角度不同,成稿往往大相径庭。在报道过程中,记者也无法确保报道完全准确无误,甚至会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与实情不符。如何把握好每个选题并选取合适角度,成为记者要最先解决的问题。于我而言,选择一个选题的基本准绳是稿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如果侵害公共利益则坚决舍弃。

2011年7月,我和另外两家媒体同行接到爆料“杭州藏友邱先生购得的18件瓷器,前往杭州某文物检测机构鉴定均为真品。但他将这些瓷器向藏友和专家请教时,被告知均为赝品,他怀疑该检测机构存在问题”。当接触到该选题后,我立刻联想到201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虚假鉴定文物利益链中,有“只要出鉴定费,就可以任意开具鉴定证书等不良现象”的内容。由此,我判断该机构或存在这种行为,长此以往可能会误导更多藏家,给藏家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决定对该机构进行调查。

事实上,在选题的取舍上、在采写过程中坚守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可以有效杜绝在采访过程中他人的利诱或设陷,避免有违职业操守甚至违法犯罪的风险。坚持公共利益至上,也会让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无所惧怕,对新闻的调查更有底气。同时,有利于公共利益维护的稿件,社会各方对稿件出现瑕疵或错误的容忍程度会更大。而近期发生的有关记者的负面消息引起大众强烈不满,很大程度是因为记者在稿件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将个人和机构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甚至成为个别机构的代言人。

谨慎对待单一信源

全文阅读

广播新闻节目采访与制作技术分析

一、广播新闻节目的采访技巧

广播采访存在于所有的广播新闻中,其通过声音向受众传达新闻,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交互性。[1]优秀的广播记者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掌握娴熟的采访技巧。

(一)积极落实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古语有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极其重要。具体的采访准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即将采访的对象做好全面的了解:个人发展经历、教育背景、生活现状、性格、爱好等。其次,制定好采访计划,主要包括采访任务、对象、时间、地点等。再次,调整好采访的状态、心理,遇到棘手的问题要从容、淡定,能够很好地把控现场。最后,配备好采访设备,确保设备符合正常运转条件,某些必要的设备可多准备一份,防止出现紧急状况。例如,若采访对象是莫旗曲棍球比赛归来的冠军队员,记者就可以先熟悉了解其背景资料及这次比赛的相关资料,然后列出采访问题。

(二)把握好采访情感的度

采访开始时,记者应适当与嘉宾礼貌地寒暄。此外,记者须注意自身的着装、言行举止,以良好的形象面对嘉宾。由于采访时间有限,记者应巧妙地直接切入采访主题,通过简单的聊天,以深入获取与采访紧密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一般嘉宾面对镜头的时候大都表现得比较紧张,这时,记者理应通过聊天等方式缓解嘉宾的紧张情绪,使其能够自然地与记者进行交流。

(三)利用好嘉宾的情绪

察言观色是优秀记者必备的职业素养。掌握这项技能可以帮助记者抓住嘉宾的心理、感情变化,进而更好地将嘉宾带入到采访话题中。另外,记者设立的问题应该具有巧妙、精炼、直击主题的特点。

全文阅读

网络采访的兴起及其特点

网络的出现,使新闻记者大受其益,比如外出采访成稿后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将稿件迅速传回,这种传输方式方便、快捷、安全,而且交互性强,费用低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记者在更多的时候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完成特定的采访,即所谓网络采访。网络采访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依托网络环境,寻找新闻素材,完成对新闻事件的采访,并通过下载和编辑等方式整理、补充有关新闻要素,最终完成新闻文本。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网络新闻资源越来越受到传统媒体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都市类纸质媒体开始利用网络,即以网络为平台,推出了“新闻QQ”、“新闻博客”、“网络留言板”等栏目,以此开拓新闻资源。可以说,在信息时代,谁更好地掌握了网络新闻资源和网络采访,谁就在新闻资源的开拓上更深入。

网络采访有以下特点:

采访工具的数字化。没有网络即没有网络采访,所以网络采访的天生特点是采访工具的数字化。网络采访的网络工具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前者包括电脑和与其相连的其他使网络运行的硬件设施,软件包括文字、图像、音视频、表格的接收和处理软件,电子邮件、BBS、聊天工具以及搜索引擎等等。在软硬件齐备的前提下,网络记者可以实现虚拟网络世界里人与新闻要素的接触,完成新闻线索的搜索、采集和对新闻事件及人物的采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新闻稿件及其传输工作,从而彻底实现新闻采写的无纸化办公。因为采访工具的高度数字化,这就要求网络记者必须熟悉网络环境,熟练掌握网络采访所必须的软件的应用,所以,网络记者除了像传统记者一样要有新闻敏感性和较高的写作能力外,还必须用网络“武装”自己,使自己在网络方面能有“一技之长”。

网络采访空间空前扩大。网络采访的数字化使采访突破了空间限制,从理论上讲,网络采访可以使采访范围扩大到全球。事实上,很多媒体已经开始利用网络采访发生在全球角角落落的事件,这些采访有的是和朋友联系,有的是直接采访当事人,有的则是进入当地一些聊天室与当地人进行聊天式的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可以使记者在国内或者在办公室就可以了解、采访发生在某一处的特定的事件或人物。2006年4月笔者在《沂蒙晚报》刊发一则报道《爱上血管瘤女孩我无怨无悔》,该文采访完全是通过网络:在西祠胡同发现故事线索,通过QQ与故事主人公取得联系,随后通过QQ完成了对当事人的采访。

网络采访便捷而迅速。网络采访可以突破空间限制,这一特点除了使本来不可能实现的采访成为了可能外,还使采访速度空前提高,使采访更加便捷一一利用传统的采访方式可以解决的采访,在网络记者手里可以使采访变得更及时。2007年3月,本人接到报料称一名女大学生打工挣钱为患尿毒症的男友治病,事迹非常感人,而且男主人公陈雷急需救命的透析费用。接到报料后,本想立即前往采访,但是陈雷因病暂时不方便接受长时间的采访,而他女朋友小魏又要上班,下班后又去做兼职和照顾男友,她什么时候有时间接受采访都不确定,而且我们距离又比较远,有几次约好见面,但是当我赶到后她又忙起来了。时间一分分过去了,得不到透析的陈雷越来越痛苦,为了尽早而负责地完成采访,我开始和小魏用QQ联系,这样,她可以利用工作休息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我们即使不在线也可以互相留言。经过紧张地“QQ”采访和前后几次见面,两天后一篇长达6000多字的稿件及时完成了,稿件写完后,又在第一时间传给小魏审读、补充,第三天稿件就见报了,故事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为陈雷捐款,在危急时刻,大家帮他度过了一个难关。

网络采访开拓了素材来源地。网络采访除了突破空间限制、迅速实现采访外,网络记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开拓新闻资源,在网络世界里寻找新闻素材。这一点,在特稿记者和撰稿人那里用得比较多,比如为《知音》等纪实类刊物撰稿的作者就常在网络上寻找素材,然后进行深度挖掘,有时作者甚至可以直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有关的新闻人物或事件,更迅速地、更全面地了解有关新闻信息。笔者所在的《沂蒙晚报》开办的“教育QQ”、“讲述博客”、“市民QQ”等栏目,利用网络平台开拓了新闻资源,读者可以在QQ、博客上反映问题,记者可以与其进行在线交流,并根据“聊天实录”或留言写出有关报道。从实际运行看,这种方式受到了年轻读者的欢迎,媒体新闻资源由此得到了很大开拓。

特定被采访人更愿意接受网络采访。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被采访人拒绝接受传统采访,不愿意通过面谈、电话交谈等方式接受采访。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采访也许对记者有所帮助。一些公众人物不愿意或没有时间接受来自传统采访方式的采访,但是他们有时候愿意通过QQ或电子邮件接受采访,这在一些娱乐、体育报道中是比较常见的;在其他一些采访领域中,网络采访往往可以实现传统采访无法完成的采访。笔者曾通过QQ采访过一些传销人员,相比于传统采访,对网络采访,这些人感觉更放心,更能放得开:而对于记者而言,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获得更多的材料,掌握更多的内容方面的信息,而且从人身安全方面讲,这也是一种更安全的采访策略。此外,《沂蒙晚报》设立讲述栏目后,不少读者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进行联系的,但是对随后的采访,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则要求在“网络”上进行,否则不接受采访。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采访已经成了传统采访必不可少的补充采访方式,甚至已经具有了其独立性。

全文阅读

如何做好县级广播电视台对上供稿工作

摘要:县级广播电视台在传达人民群众呼声,反映民情、民意方面,发挥了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县级广播电视台对上台发稿难的原因、好的新闻素材加上“三心”采访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对上供稿的关键、对上供稿“小窍门”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才能做好县级广播电视台对上供稿工作,有理有据,值得借鉴。

关键词:播出定位;新闻素材;软新闻报道;发稿率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154-01

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为当地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县级台的新闻宣传报道,尤其是对上供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级台从业人员的素质、软硬件建设等方面与中央、省台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做好县级台对上供稿工作不是件容易事情。

一、县级广播电视台对上供稿的关键

1.要想多用稿,必须有好的新闻素材。梁衡指出:“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了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作为县级台的新闻记者,虽然更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近距离感受生活的源生态,但也是整天苦于抓不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工作中如何扬长避短,找准报道点子,关键是要全方位地收集新闻素材。如何做好新闻素材的采集呢?我觉得要从“快”和“深”上下功夫。(1)“快”。《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在他的《总编辑手记》一书中写道:“快,是新闻的生命。快速反应,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拖拖拉拉、慢慢吞吞、五日一山、十日一水,是新闻工作的大忌”记者要学会快速写作。快到什么程度,最迅速的应该是“倚马可待”。要以早求快,以早赢得信息采集的主动;还要以勤求快,勤梳理,勤积累;更要以变求快,要区别不同情况,拓宽新闻报道渠道。这里的“快”,主要体现在落实中央、省、市惠民政策的出台、重要会议的贯彻和“四季”歌方面的稿子。在这里谈一个山东省广播电视台发稿的例子。奥运会开幕的前几天里,山东台根本没有县级台的稿子。在第三天的时候,我听到播发县级台的稿子了。当天晚上,加班制作《乐陵市儿童争做环保小卫士,为奥运添彩》的录音报道,结果第二天便给播发了。(2)“深”。一般来说,可以采集的信息离有价值的新闻有多远,我们的信息采集工作就要做多深。“新闻是通过真实地报道事实来完成自己使命的。”采集比较敏感的信息时,要力求真实、准确、全面,避开以偏概全。2009年8月份,在采访山东省乐陵市家境贫寒的王桂平要带爷爷一起上大学的新闻时,妇联的同志提供了一份材料,材料上说:“乐陵市黄夹镇小胡家村17岁的王桂平,以608分的成绩,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为免费师范生。为圆梦大学,为照顾年迈孤单的爷爷,她要带着相依为命的爷爷一起上大学。”材料中还提到:“1999年那个冰冷的冬天,王桂平外出打工的父亲和母亲不幸因煤气中毒身亡。”结果,在采访王桂平的爷爷时,老人说王桂平的母亲由于种种原因改嫁了。通过这个小小的事件,又一次体会到深入采访的重要性,只有深入采访,才能把稿子写的完美,增强在上级台发稿的“命中率”。(3)“精”。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工作者要对新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的梳理,挖掘新闻素材里含的真“金”。山东省德州市创城活动开展以来,作为县级市的乐陵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去乐陵市园林处采访时了解到,乐陵市今年城区绿化方面很有特色,写了一篇题为《乐陵市城区绿化三大工程打造“靓丽”枣城》的新闻,德州广播电视台当晚就播出了。2.要想多用稿,要用“三心”采访。采访是整个写作过程的第一步,稿子写的好与坏,采访很重要。如何将稿子写的真实和讯速,必须要有“三心”。(1)热心。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想多上稿,必须对新闻工作有热心。(2)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把坏情绪带到工作中。就采访而言,就是不要把坏情绪带到我们的采访工作中。(3)细心。在每次采访的某个对象时,我们大多事先打了腹稿,但往往在采访时经常有意外事件发生,使采访不能按照提纲走。这时需要细心观察,才能顺利完成采访工作。

二、县级广播电视台对上供稿“小窍门”

1.做有心人针对性供稿。首先要了解编辑最近发哪些或哪方面的稿件,只有关注上级台的发稿动向,结合当地的实际,再去采访也来得及。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增强对上发稿的针对性,有了针对性,发稿容易的多。2.投其所好。有的编辑喜欢用工业的稿子;有的喜欢项目建设的稿子,还有的喜欢农业方面的稿件,这就需要我们摸准编辑的脉搏,喜欢什么,就发什么,想不发稿也难。3.见缝插针。在这里主要是“四季歌”的稿子,到什么季节发什么样的稿,我们都懂,但其中有一点是要有新意,没有新意,哪个编辑也不喜欢用。县级广播电视台对上供稿工作既面临困难,同时又具有上级台不具备的优势。只要立足实际,把握好方向,坚持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们的对上宣传报道工作就会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满意。

全文阅读

我在《华盛顿邮报》当记者

我的第一个新闻学教授

1995年春天,我从北京飞抵华盛顿的当天晚上,就给我十几年前研究生院的老师泰德・葛普打电话。

46岁的泰德・葛普是个美国记者, 10多年前当他在《华盛顿邮报》当记者刚开始走红的时候, 突然鬼使神差, 自己申请了富布赖特学者项目, 从《华盛顿邮报》请了一年的长假, 携夫人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教英语新闻写作, 并且请人给自己起了个文绉绉的中国名字“葛闻达”。但是, 他的中国学生们还是习惯直呼其英文名“泰德”。

泰德像很多美国犹太人一样,非常勤奋和热情,他当年在《人民日报》9号楼给社科院新闻系上课时,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我的新闻ABC是从他那里学来的。他从新闻的导语和新闻的“五个W”讲起。从给我们上第一堂课起,他就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作业投给英文的《中国日报》发表,当一名自由撰稿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稿费很低,平均一条专稿《中国日报》才付20元钱。但是作为平均一个月只有50元补贴的穷学生,班上同学投稿的积极性非常大。我在两年多中从《中国日报》竟然挣了4000多元的稿费。我的同屋严文斌(现任新华社对外部主任)至今还开玩笑说,“难怪李希光敢在上学期间生孩子,有《中国日报》的稿费养着。”

1986年9月正逢逝世10周年,泰德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作业,题目是《毛去世的那天》,要求同学真实地记录10年前去世那天,你正在干什么,听到毛去世的消息后,你当时的感情是什么?字数限制在500字。没想到,一个月后《华盛顿邮报》的星期天副刊竟然刊登出了部分同学的作业。泰德用这笔稿费购买了一批书送给大家。

据说, 泰德离开社科院回《华盛顿邮报》后,曾以其在中国一年的教书和学习汉语的生活经验, 竞争该报驻京记者, 但因该报复杂的人事关系, 特别是在他来中国的要求中掺杂了很多他个人对中国的感情, 他败在一个对中国不甚友好的记者手下。一气之下, 他辞了《华盛顿邮报》的职位, 到《时代》周刊当记者。

自泰德离开北京后, 我们虽然再没有见面, 但我前几年曾在《时代》周刊上看到过他采写的好几篇封面文章, 如他在非洲热带丛林中采写的《面临绝灭的非洲象》和在北极采写的《北极熊跟踪记》。我一看见他署名的文章就会很兴奋,认真地去拜读。但是,近年来, 再也没有看到过他的大作。

全文阅读

新闻实习报告5

新闻实习报告

在香港,探路向前走

非常荣幸能够被学院选中,成为赴港实习的幸运儿。

去年寒假曾独自到香港游览了两天。坐在车上,黑夜茫茫的天然背景更加衬托出这座不夜城的绚烂和繁华。望着窗外的霓虹闪烁,高楼林立,白领精英穿著高雅穿梭在红绿灯之间,我顿时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无限的向往。香港,是一个适合年轻人豁出一切,用青春汗水打拼的城市。

今年1月14号,我与同伴们一起,再一次踏上了这片活力之都的热土。眼前的一切既新鲜又熟悉,我努力呼吸,想马上从最基本的生存活动来适应这座城市流动着的气息:繁忙、紧张却又充满活力、机遇。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时时刻刻,我感觉自己的每一个步伐都有种跳跃的冲动,恨不得加快自己的每一个节奏——在这里,我体验到了真正的年轻。

赴港前的准备——虽穷也要做财神

去香港实习不同在大陆,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要到自己户口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办理港澳通行证,并申请签证(P签),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好在证件我已有,只需叫家人帮忙办理签证即可。

全文阅读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电视民生新闻等综合新闻节目的编辑流程等问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编辑

综合新闻节目包括的种类较多,本文从访谈节目、评论节目和民生新闻节目类型分别探讨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编辑流程。

电视新闻访淡节目的核心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话语交流,编辑工作相对于其他节目更加特殊和烦琐,其编辑工作包括以下流程。

1.确立主题和采访对象。对访谈节目而言,编辑人员的作用不可忽视,电视新闻访淡编辑人员必须主动参与到确立节目主题的工作环节中,并为实现主题邀请哪些采访对象、嘉宾和现场观众出谋献策。对访谈节目来说,采访对象和现场观众的发挥关系到节目的成败,所以,编辑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拟定访谈文案。在确定了采访对象之后,编辑人员必须同主持人一道,进行相关资料准备,协助主持人查找与采访对象相关的材料和图片资料。结合主持人与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与主持人一起拟定比较详细的访淡提纲,确定哪些话题是访谈的重点。

3.监看访谈过程。有条件时,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编辑人员应全程监看访淡的全过程,并记下相关话题的顺序和大概时间。编辑要提醒导播多录制一些主持人、受访者和现场观众发言的空镜头以便在后期编辑中实现转场和反打镜头插入。

4.制定编辑方案。实际访淡过程与事先制定的访谈提纲和文案普遍存在较大差距,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编辑人员必须按实际访谈进程,制定比较详细的编辑方案. 比如,根据主题思想,结合不同话题的探讨,哪些内容应详尽,哪些内容可省略,节目的大体结构应是怎样的,表现手法如何丰富等,以保证节目整体结构的完整和节奏感的适宜,同时要提高后期电子编辑工作的效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