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茶戏

采茶戏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恋上采茶戏

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而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

在中国,有着丰富多变的地方文化,这些地方文化在加入了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后,派生出了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像茶艺、茶道、茶歌、茶戏等等,数不胜数。这其别要提到采茶戏,它一直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是民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这种戏,尤以当年我下乡插队的江西最为普遍,剧种也多。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有关它的最早记载,来自明王骥德的《曲律》(1624年):“至北之滥,流而为《粉红莲》、《银纽丝》、《打枣竿》;南之滥,流而为吴之《山歌》,越之《采茶》诸小曲,不啻郑声,然各有其致。”这说明采茶戏早在17世纪时就已盛行,并且影响深入南方各省。江西自古盛产名茶,其中安远所产的九龙山茶为清朝贡品,醇香清秀,远近闻名。历史上每年阳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都云集于九龙茶区,采购春茶。所以这一带的茶区每逢采茶季节,就会有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 而这种流行于民间的采茶歌,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江西采茶戏。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列举来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真正形成的时间,大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采茶戏的表演,有明显特点:通常为1男1女,或1男2女,后来才发展成需要数名至十数名演员的集体歌舞。表演者出场时一般身着彩服、腰系彩带,男演员手拿钱尺(鞭)充做扁担、锄头、撑船杆等道具,女演员则拿着花扇,充做竹篮、雨伞或盛茶器具,载歌载舞。采茶戏的舞蹈动作开始是以模拟采茶劳动时的动作为主,后来因为茶乡的经济发展了,茶农希望看到更精彩的内容,采茶戏演员们也就与时俱进,模仿起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少女梳妆、青年男女互诉爱慕之情等。有的地区在采茶戏的表演过程中,会穿插演唱与茶无关的小调,所唱的曲调和数量,视表演的时间和内容而定,一般为2~4首,往往还改编加入一些民间故事。采茶戏的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过门或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由于采茶戏的前身,是采茶歌和采茶舞,所以时至今日,有些地方的采茶戏在演唱形式上,还保留了过去民间采茶歌、采茶舞的一些传统。其特点是一唱众和,就是台上由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则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这些演唱、帮腔以及锣鼓伴奏,使采茶戏的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更有风格,让观众们倍感回味。可以这样说,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而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

对于茶产区的乡民来说,每一个有采茶戏演出的日子都是山村的盛大节日。左邻右舍的大嫂大娘们,往往刚放下晚饭的碗筷,就急匆匆地拿着板凳,拖儿携女地出门了。而采茶戏演出的地点,多在村里的祠堂或村庄的空地上,因为这样能容纳尽可能多的观众。“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却自有他的风致。”这是早年间鲁迅先生的话,正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采茶戏的特点:因为它土得掉渣,是田间地头的艺术,所以在旷野处搭台唱戏,才显出那一份铿锵的生命力,才会活灵活现,这也是接地气的另一种诠释。当夜幕终于降临时,锣鼓声开始咚呛咚呛地响起来,于是所有人都知道,戏要开演了。于是刚刚还在舞台下跑来跑去的小孩被大人拉进怀里,抽着烟闲话家常的老汉们,忘记了指间的燃烧。大幕拉开,披红挂绿的演员们伴着鼓点声声走起台步,朱唇间唱的一会是董永和七仙女,一会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一会是陈世美和秦香莲……一出出花好月圆的戏文、一个个惩恶扬善的故事,在这些荒村旷野的舞台上,一直幽幽唱诵,自古至今,从未停息。

戏曲演的是天上人间的故事,说的却都是生活中的道理,所以茶区的乡民们往往因戏感慨,叹息自己这一辈子的命运浮沉。可是感慨也好,叹息也罢,一场戏终了,人们还是要回到生活中,面对现实的种种。茶农们因为世代以茶为生,而对采茶戏有浓厚的兴趣与感情;然后又因为热爱这质朴的采茶戏,更离不开生长于斯、奋斗于斯的茶乡,于是这茶和戏、这人与人生,便在浸透汗水的清茗中融为一体,成为那青青山岚中永不落幕的风景!

全文阅读

浅谈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它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流行地区主要是赣南、粤北、闽西,也曾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江西省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学家流沙河曾说“赣南是采茶戏的老家”,赣南客家采茶戏就是赣南土生土长的采茶戏。

一、赣南采茶戏的起源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安远,信丰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土生的剧种,它是在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为戏的,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

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二、采茶戏的发展阶段

从唱采茶歌发展为采茶戏有几个阶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采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交钱。二月采茶……。”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主要唱调是【茶黄调】、喃茶歌】、【看茶调】、[报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戏迈了一步。

明朝,盛产名茶的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八个(或十二个)采茶女中分出二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轮唱六个月);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穿插打趣。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又名“茶篮灯”)的演出已是采荼戏的雏型了。

赣南的“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

全文阅读

载歌载舞采茶戏

茶通六艺,人们很自然地联想起琴棋书画诗酒茶,却很少有人把茶与舞蹈联系在一起。究其原因,大概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喝茶是安静的、内敛的,舞蹈是跃动的、奔放的。但是,事实上,在民间,茶和舞之间一直紧密相连。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的“茶灯”或“采茶灯”就是茶与歌舞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们活泼灵动,新鲜丰富。

“茶灯”与“采茶灯”大多表现的是在采茶过程中的情景,采茶姑娘或是采茶的小伙子在茶山上一边采茶,一边跳着舞蹈。同时,结合着不同地域山歌的曲调,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由此,诞生了颇有艺术感染力的“采茶戏”。

采茶戏是“时唱时和,锣鼓伴奏”,唱、做、念、打融为一体,配合默契。在浙、赣、皖、苏、闽、湘、鄂、川、黔、滇等省区,采茶戏都很普遍,是民间迎新春、闹元宵的主要节目。我国有很多以茶命名的戏剧剧种,如江西采茶戏、湖北采茶戏、广西茶灯戏、云南茶灯戏等。这些剧种都是在茶区人民创作的茶歌、茶舞、茶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作茶戏剧,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的地区。

壮族壮采茶戏

“壮采茶”流行于广西南宁地区及百色地区的一些农村。每逢春节,各村采茶班互相到邻村拜年表演。由于经常在广场演出,群众称其为“平地戏”,而将专门在舞台上演出的称之为“高台戏”。“壮采茶”的演出形式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一般由三人表演,一男二女,也有些地方由一男多女表演。男的叫“茶公”,女的叫“茶娘”,均舞花扇和手绢,有些地方女的拿灯笼(或花篮)和扇子。演唱时男女以哥妹相称,内容多是表现劳动和爱情。表演顺序各地大同小异,一般开端第一段为“开台茶”(或称“恭茶”),表示恭贺新年。接唱“十二月采茶”,表现一年中开荒、点茶(即播种茶)、摘茶、炒茶、卖茶等劳动过程。有些地区尚有九龙摆尾、六人斗金花、梳妆茶、花鼓灯、中秋茶、端午茶等歌舞表演。此外还有一些能单独演出的生活小戏,如《卖鸡》、《撑船》、《打铁歌》等,都很幽默风趣。其戏剧用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打击乐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壮采茶”的身段朴实健康,动作优美活泼,扇花丰富多样,舞步灵巧轻盈,融合了少数名族能歌善舞的天性,别具一格。

台湾三脚采茶戏

三脚采茶戏是客家地区最为人熟悉的小戏,另外尚有其它的小戏,如相褒戏和抛采茶等。三脚采茶戏的形式由大陆传过来,因所有故事场景都仅由二旦一丑呈现,故名“三脚”,在台湾所演出的戏码,多离不开“张三郎卖茶”的故事情节,因为剧情涉及采茶、卖茶,因此习惯称之“三脚采茶”。最初三脚采茶班的成员完全是男性,每个不到十人的小团体,在北部客家地区游走于各个客家乡民聚落,不搭戏台,不备砌末,在旷地广场里卖艺赚取赏钱,跑江湖,称为“落地扫”。

祁门采茶戏

全文阅读

粤北采茶戏寻源

采茶戏是全国惟一以茶文化发展而成的独立剧种。据史料记载,采茶戏最早形成于明末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左右)江西赣南的安远县。安远县九龙嶂盛产茶叶,于是就有了当地元宵、春节时的“九龙茶灯”。“九龙茶灯”与自粤东传入的采茶灯相融合,发展成赣南“采茶戏”,并分别经大余、粤北南雄梅岭古驿道及“三南”(赣南地区的全南、龙南、定南三县)传入粤北和粤中东江、韩江流域,再与当地山歌结合,最后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粤北、粤东采茶戏。

剧种之源

粤北采茶戏主要流行于广东北部的韶关、清远,它是在赣南“采茶戏”传入粤北后结合当地民间灯彩歌舞而形成的一种小戏,旧时称唱花灯、唱茶灯、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它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连阳调子等三种流派,后经民间艺人、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的相互交融,于1959年正式定名为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成长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长期以来,粤北采茶戏流行于粤北客家地区,深受欢迎。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政府人、财、物力的支持,粤北采茶戏得到了空前发展。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专业技术人才被集中在一起,并通过培训提高了水平;专业采茶剧团的建立,培养造就了一批新的人才一百多个传统戏得到了收集和整理,现代戏大量诞生。改编演出的传统戏有《补皮鞋》、《阿三戏公爷》等20多个;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则有近400个,其中《牛郎织女》、《刘三姐》、《晒茶》、《女儿上大学》、《称心花》以及近几年创作演出的《借婚记》、《月亮湖畔》等,均系有口皆碑的上乘佳作。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剧目对传统表现手法做了继承革新,并广泛借鉴了兄弟戏曲乃至话剧、歌剧、影视剧的长处,使粤北采茶戏不论是剧本、题材,还是作曲、唱腔设计、乐队配器,都得到了艺术价值的整体提高,体现出传统和时代的融合。目前,粤北采茶戏已成为既善于演绎传统戏、更擅于表现现代戏的地方剧种。

粤北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和外来人口众多,各地语言纷杂;而采茶戏艺人的艺术修养和水平也各不相同,他们在吸收内容和结合程度等方面也大有分别,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粤北采茶戏主要有连县、连山等县流派;南雄、始兴等县流派;曲江、翁源、英德等县流派等三大流派,其中以后者最为突出,在采茶戏的创作和演出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粤北采茶戏的题材绝大多数是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其语言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动听,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活泼风趣,风格朴实粗犷。解放以前,粤北采茶戏一直在农村演出,受其他剧种的影响不深,不像别的大剧种那样固定成型。正是这些原因,使得粤北采茶戏更灵活、自由地表现现代人思想行为的生活,像《借婚记》、《月亮湖畔》等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变化的剧目,大受欢迎,足以证明粤北采茶戏是一个可塑性很强、很有发展前途的剧种。

音乐之源

综观粤北采茶戏的音乐,大致可以分析出其三个来源。

全文阅读

情系赣南采茶戏

“我来办!”

邹福秀今年68岁,江西石城县人,她原是一位农村妇女,在石城老家办过民间灯彩剧团。20多年前,她随儿子到赣州市帮着带孙子。一个夏日的晚上,邹福秀和平常一样,忙完家务后就来到不远处的公园,和许多老年人一起唱歌、跳舞、学戏。与往日不同的是,平时教戏的老师那天情绪低落。邹福秀了解到这位老师是赣县一家民间剧团的成员,由于投资人经济困难,剧团无法维持,已经到了要关门散伙的境地,他因此心里非常失落。

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驱使,邹福秀当场脱口而出:“我来办!”于是,邹福秀从一位赋闲在家带孙子的老妪,变成了赣州客家采茶剧团的团长。

20多年来,邹福秀带领剧团深入农村、厂矿、部队为广大工农兵演出,并在赣州市长期租用一个剧场,一年365天除开剧团下乡外,每天都坚持演出。赣州客家采茶剧团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民间采茶戏一面耀眼的旗帜。

“这剧团不能散。得办下去!”

缺钱,缺人,缺场地!身为团长的邹福秀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为着这“三缺”张罗,真是费尽了艰辛。

最让邹福秀头疼的就是找钱。1700元、500元,这两个普通的数字是剧团在赣州期间一天的开支和收入。一天两天还能够坚持,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邹福秀竟然也这样坚持下来了。积蓄花光了,她就花儿子给的养老金:养老金贴完了,她就花女儿给的旅游经费……

经费的不足还可以想方设法把家底搭进去,可人才的青黄不接则经常让邹福秀无计可施。剧团长期处于人手不足的境地,每一位成员都是多面手,这其实也是被逼无奈。剧团好不容易培养出了几个有潜力的年轻演员,他们却因为收入低等原因跑到沿海城市去打工了。由于人员流动频繁,剧团成员一直不能固定,平时保持着十六七人,最多时也不过二十余人,绝大多数人都身兼多职。团长邹福秀在没人演没人唱的时候,就自己粉墨登场。

全文阅读

采茶戏研究论文:赣南采茶戏特点与发展思考

本文作者:杨淑琼 单位:江西省吉安师范学校音乐组

客家人向南迁徙的首站就是赣南,成为客家人最早扩散地。然而,近年来,由于客家人迁徙和不断扩散,客家人又将受人民大众所喜爱的采茶戏带入到所迁徙的各个地区,这正是赣南采茶戏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导致赣南采茶戏流传的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原因,例如:一方面,因赣南每届官府,特别是在清朝,采茶戏常被官府查禁,这样一来,便导致相关的采茶艺人远离自己的家乡,以艺谋生,这样一来,便加速了我国赣南采茶戏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最早时期的赣南客家人,主要以从事打铁、补鞋等为主,手工业者不断流动,会使得采茶戏的流传。

江西赣南采茶戏内容与表演形式

1.江西赣南采茶戏内容

对于传统的采茶戏来说,都是以反映劳动者生产和斗争、劳动和爱情为核心内容,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包含《挖笋》、《补锅》等。上述这些作品主要来源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出真实的社会,因此,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并且,又为采茶戏今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在采茶剧中,其主体都是劳动人民,内容结合劳动人民兴趣与爱好、利益和矛盾冲突等,从而真实反映出人们的一个现实生活。

赣南采茶戏剧目风格都以更加形象化、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并且还会大量使用歇后语、谚语等,也可以采用正话反说的形式。然而,对于那种痛不说具体痛状,愁不说为何之愁,给人们更多想象空间,思索“意外之意”的内容和风格,这成为采茶戏流传,受到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

2.江西赣南采茶戏表演形式

采茶戏传统剧目大多数都是由专业艺人所创作的,所以,拥有大量的生活语言,妙趣横生,这样一来,便形成一种带有浓郁乡土的喜剧形式。比如:在《补皮鞋》剧目中,作者所设情节都是相对简单的,戏中都是以生活中一些琐碎小事为主,仅仅依靠较为幽默语言、浓郁生活情趣,多种形式的唱腔表演都会使众多观众捧腹大笑。

全文阅读

赣南客家采茶戏探析

摘要:赣南客家采茶戏是我国戏曲种类之一,也是采茶戏中的重要支系。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采茶戏的地域性特征、音乐特点、表现手法等进行探析,研究它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采茶戏 客家 音乐分析

一、赣南客家采茶戏概述

江西采茶戏种类繁多,根据地区不同可分为赣南地区的赣南采茶戏、赣西地区的萍乡采茶戏和万载采茶戏、赣东北地区的赣东采茶戏和景德镇采茶戏、赣北地区的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和九江采茶戏赣中地区有抚州、吉安、宁都、高安等多种采茶戏。而发展最广最具特色的是赣南采茶戏。赣南,地属江西南部,由于江西南部绝大部分隶属于赣州市,所以赣南基本等同于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南采茶戏是在赣州地区土生土长的剧种,它是由赣南客家俗语和民间歌舞结合而形成的地方戏曲,是以当地的采茶歌舞和民间灯彩为基础而形成的,历史悠久。其中话白是赣州方言,内容主要是反映赣南地区农民的生活,以闹剧和喜剧为主,戏曲风格幽默诙谐。伴奏主要是用锣鼓和唢呐,采茶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勾筒”(胡琴)。在清朝时期,采茶戏被赣南政府屡屡查禁,迫使采茶艺人四处流浪谋生,正因为如此采茶戏才传播甚广。唱腔曲调分灯腔、茶腔、路腔、茶调这四类,以茶腔为主,弦乐伴奏。剧目多为丑旦合演的民间生活小戏。

二、赣南客家采茶戏地域性特征分析

(一)地理环境分析

赣南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为赣南客家采茶戏提供了丰富而有利的发展和传播条件。临近城市有: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这些城市都是采茶戏发展较旺的地区。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赣南客家采茶戏,尤其瘦湖南花鼓戏影响较深。赣南地区的地理环境、风俗传统、历史文化都造就了赣南客家采茶戏的独一无二。

(二)语言环境

全文阅读

浅论萍乡采茶戏――《黄海怀》

[摘要]采茶戏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地方剧种,地方色彩浓厚,而江西采茶是中国采茶戏的源头,并且江西采茶戏种目也较多,有抚采茶戏、吉安采茶戏、萍乡采茶戏等。现代人创作的《黄海怀》这部采茶戏不但具有传统的因素还明显具有现代的因子,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经典。

[关键词]采茶戏 传统 黄海怀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77-01

采茶戏是中国一个传统的民间地方剧种,而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的始祖,是一个在江西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江西采茶戏最早产生于明朝,与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剧种有关。江西采茶戏的种类较多,如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萍乡采茶戏等。因受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各地采茶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征。《黄海怀》是在今年第八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期间上演的一部萍乡采茶戏。《黄海怀》这部采茶戏不但主题鲜明、地方色彩浓厚,而且富有很强的抒情性。

一、地方色彩浓厚

由于采茶戏最先产生于江西赣南地区,后来经过不断发展漫延到江西各个地方,继而其他省份也产生了采茶戏。如湖北、湖南等省区也非常流行采茶戏。既然采茶戏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显然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所以不同地方的采茶戏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黄海怀》这部采茶戏,不但具有江西采茶戏的特点,还具有鲜明的萍乡地域色彩。首先在语言上,剧中多处使用了萍乡地区方言。如黄海怀在小时候遇到的那个老艺人叫他作伢子,后来人民都叫他疾情伢子,而伢子就是萍乡的方言,意思是小孩子。再如在黄海怀班上开毕业联欢会的那个晚上,他与他的同学文梦琴的对话中,黄海怀使用了一个词语“打野哇子”,这也是萍乡的地方方言,意思是开玩笑。其次,《黄海怀》这部戏曲多处采用了萍乡民歌,因此具有明显的萍乡地区特色。采茶戏主要以歌舞为主,《黄海怀》这部采茶戏也自然有很多歌舞。但这部戏中多处采用了萍乡民歌。如当白校长对黄海怀说文梦琴为了他而放弃了去上海文工团这么好的工作而修改志愿代黄海怀去内蒙古支边并帮他收集音乐素材的时候,黄海怀才恍然大悟,因而这个一直疾情于二胡的疾情伢子终于动情爱上了文梦琴。黄海怀当时心情非常激动,此时舞台上唱起了萍乡民歌:“……心里好似打战鼓。天上起了五彩云,地上狮子变麒麟。大山之中鸟追鸟,大路之上人追人,哥哥追妹好后生。”这首萍乡民歌充分表现黄海怀当时对文梦琴的爱恋之情。总之《黄海怀》这部采茶戏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歌曲上都鲜明地带有萍乡地区本地特色。

二、传统与现代之交融

采茶戏最早产生于明代,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采茶戏的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现代的采茶戏是在古代采茶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黄海怀》这部由当代萍乡艺人创作的采茶戏具有许多传统因子,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黄海怀》这部采茶戏传统性体现在:

全文阅读

阳新采茶戏研究构想

一、引言

谈阳新采茶戏,需从地方小戏谈起。

地方小戏是一个约定俗称的概念,所谓地方,指戏曲的流行区域;所谓小,指其相对于“昆、高、皮、乱”而言,没有那么严谨的表演体系和众多纷呈的剧本。其通常在民间歌舞或者民间说唱曲种的基础上,由“以叙事体为主、代言体为辅”向“以代言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转变,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角色以“一丑一旦”为主,或加一小生,常称之为“二小戏”或“三小戏”。

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性质决定了乡村文化与地方小戏是一种同文化的性质,或者说是一种伴生的关系。地方小戏建立于区域乡村文化的基础之上,为区域乡村文化的传播、强化和凝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区域乡村文化则对地方小戏在观众欣赏层面上予以相同的审美心理,使之发展、壮大,流传至更广泛的区域。

与此同时,区域乡村文化因为其区域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地方小戏的发展和流传。此时,地方小戏必然要扬弃自身的某些特点,以便更好地适应观众的审美。戏曲史之谓“弋阳腔”者,尽因其擅此道,“改调歌之”、“错用乡语”,故其流传于大江南北,落地生根开花,蔚为大观。然同时也必须看到,共性与个性的扬弃与流行区域关系密切,欲流传广泛,需消解个性,流传范围小者,个性突出。

阳新采茶戏隶属于地方小戏之范畴。幸甚,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湖北省重点扶持保留剧种。

追溯源流,阳新采茶戏于地方采茶歌舞之基础上发展而起,至迟,清朝中期,已经搬上舞台,现有清晰传代史十一代约两百余年,其传承关系十分明确。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盛,据调查,当时阳新县有剧团200余个,传统戏本达100台,被誉为湖北省的“戏窝子”,有民谚述此景:“阳新龙燕,四十八郾,抱起枕头一撂肩,茶戏爱看一夜天”。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国戏曲团体的不景气,阳新采茶戏也逐渐走向没落。据新闻报道,“阳新县采茶剧团是全省现存的惟一一家专业采茶剧团。被誉为鄂东南山区‘不败的山茶花’的阳新采茶戏剧团,也曾一度陷入“凋零”的境地,一年演不了几台戏。‘我们的精神食粮储备已经不多了!’目睹着采茶戏日渐萎缩的势头,李家高(笔者按:阳新采茶戏传承人)无比忧虑。据了解,阳新县采茶剧团现有在职演职人员四五十名,目前当家演员大多是1995年毕业于(湖北)省艺校的。由于经费不足,服装、背景更新慢、色彩陈旧,大戏已很难排演”。

全文阅读

浅论粤北采茶戏音乐

粤北采茶戏音乐是粤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粤北采茶戏音乐大多起源于民间小调、山歌、民谣、杂曲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曲调的内容都是讲述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如《劝夫调》《打草鞋》《出门调》《上山调》《茶调》《酒调》《摇船歌》《戒赌调》等。成百上千的曲调津津有味地诉说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景象,大到买田卖屋、迎亲送葬,小到柴米油盐、荷包针线,说的全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所以说粤北采茶戏音乐是粤北人民创造的音乐,是老百姓自己的音乐。

和所有的民族音乐一样,粤北采茶戏音乐是在“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又有了“六声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再后来发展到了“七声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粤北采茶戏现在采用“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相混合的形式,用得最多的当然还是“七声调式”。例如:

五声调式:《斑鸠调》

七声调式,即: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清乐音阶)(1、2、3、4、5、6、7)。

粤北采茶音乐粗犷热烈、纯朴优美、清新流利,是一种很富歌唱性,容易传唱,深受粤北人民喜爱的音乐。她深深地把根植在粤北大地上,植在粤北人民的心里。

上世纪五十年代,粤北广大农村几乎村村都有一个采茶戏班(那时叫合作社)。传统戏《补皮鞋》《钓》(:地方语言,即青蛙,钓即是钓青蛙)《借亲配》《牛郎织女》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有时社与社之间还来回互访交流演出。大人看戏,而孩童们像过年。“谁跟谁扮得真俏,谁跟谁唱得真妙”,谈论采茶戏是茶余饭后的一大乐事。记得八十年代还见过一个专门以演奏采茶音乐为主的“八音班”(专门为农村人家办喜事或丧事奏乐唱曲的小乐队。传统“八音”都是以唱道念经为主的),这新鲜事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在粤北人的生活中还能在公园、河滨等许多公共活动场所看见大爷大娘们七手八脚地支起话筒,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早到晚,乐此不疲。那不就是采茶音乐的最原始版么?这说明了一个道理:粤北采茶戏音乐在粤北大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虽然近些年来受到了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但采茶音乐的魅力仍然影响着广大粤北人民的心。

粤北采茶音乐的形成只是近代以来的事,不像大剧种那么久远,在表演和唱腔方面都还没能像大剧种那样“程式化”和“板腔体化”。粤北采茶戏还处在发展中的青春期,因此,她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不断拓展的扩充力,她像吸水的海绵一样不停地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养份,同时又把妨碍自身发展的因素挤出去,并且横向借鉴、移植甚至直接拿来兄弟艺术的精华成分,就像一种还没有成型的产品那样具有最大限度的可塑性和宽广的包容性。同时它也在不停地做着选择,比如在击乐方面是参照京剧还是粤剧?表演方面和行腔运腔方面是倾向于广东粤剧还是上海越剧?是黄梅戏还是其他什么剧种?当然它最终应该是发好酵的面团,尽管添加了这样那样的配料,任由搓、揉、打、压,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但始终不改麦面的味道。

所以,一个优秀的采茶音乐作品里面一定纳入了丰富的音乐元素,一定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特色性。像古装戏《皇亲国戚》、现代戏《人生路》、新编传统戏《阿三戏公爷》、现代戏《红云岗》等,就是这样的一批优秀作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