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精选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43-01

1我国健康教育的形势

护理学科领域的扩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建立和发展护理健康教育学科则是当务之急。护理健康教育几乎在全国所有的医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一批护理健康教育专著相继问世,广大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护理健康教育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护士掌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犹如掌握注射、穿刺、换药等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一样娴熟和得心应手。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入院教育

2.1.1目标熟悉病区管理规定,适应病区环境,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

2.1.2教育内容1.病区环境介绍:病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辅助设施(食堂、卫生间、浴室、电话间)等,2.科室相关人员介绍:科主任、经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及病友,3.住院须知:作息时间、查房时间、发药时间、就餐时间等,4.等级护理要求,5.陪护要求,6.病区安全:妥善保管贵重物品,外出请销假,病房设施按规定使用(呼叫系统、空调等)。7.常规检查意义及标本留取方法:清晨及时留取大小便标本,交代放置位置。讲述做好各项常规辅助检查的意义8.病人的权利与义务:

2.1.3教育效果1.复述入院须知有关规定。2.了解病人享有的权利、义务,表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3.演示病房设施的使用方法。4.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及留取化验标本。

2.4住院教育

2.4.1目标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减轻心理负担。

2.4.2教育内容1.所患疾病主要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2.目前治疗方法及配合要点。3.目前医嘱用药主要作用,用法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4.各种检查的意义及配合要点。5.放松技巧。6.饮食与活动要求。7.疾病治疗进展。8.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概念。

2.4.3教育效果1.复述疾病相关知识2.演示行为训练内容。

2.7特殊检查与治疗教育

2.7.1目标提高病人配合检查和治疗能力。

2.7.2教育内容1.检查的方法及意义2.常见病并发症的预防知识。3.检查前准备项目及配合要点。4.检查后可能出现的反应、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2.7.3教育效果1.正确复述检查意义、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2.主动配合检查治疗。

2.8术前教育

2.8.1目标提高病人手术适应能力,减轻术前焦虑。

2.8.2教育内容

2.8.2.1知识灌输(1)手术麻醉相关知识。(2)术前准备项目、意义及配合要点。(3)疼痛评估与止痛知识。(4)戒烟意义与戒烟方法。

2.8.2.2行为训练(1)睡眠调节方法。(2)心理调节技巧。(3)呼吸功能训练。(4)有效咳痰训练。(5)放松训练。(6)上呼吸机手语训练。(7)床上排泄训练。(8)肢体功能锻炼。(9)适应训练。(10)康复操作训练。(11)术前戒烟训练。(12)疼痛评估训练。

2.8.3教育效果1.能正确复述术前准备相关知识和要点。2.正确演示行为训练技巧。3.观察情绪稳定、焦虑减轻和消除。

2.9术后教育

2.9.1目标提高病人术后配合能力,减少并发症。

2.9.2教育内容1.告知病人所处环境。2.安全防范措施。3各种生命管道的意义。4.各种卧位的意义。5.吸氧的注意事项。6.表述疼痛的方法。7.早期活动的意义及方法。8.饮食要求。9.伤口换药常识及保护方法。10.康复锻炼方法11.自我护理方法。

2.9.3教育效果1.正确复述相关知识和要点。2.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10出院教育

2.10.1目标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功能康复。

2.10.2教育内容1.术后活动、休息与睡眠要求。2.正确用药知识。3.饮食营养要求。4.自我护理知识。5.康复知识。6.功能锻炼方法。7.随诊与定期复查要求。

2.10.3教育效果1.复述与康复相关知识要点。2.理解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与方法。3.愿意纠正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4.运用自我护理和功能锻炼方法。

3健康教育的方法

3.1护理健康教育包括了以下5个基本步骤评估:收集病人需求的资料和信息。诊断:对病人及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计划:对健康教育活动做出安排。实施:将各项教育措施落到实处。评价:对教育效果做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3.2具体方法1.讲解有关知识2.演示行为训练3.推荐有关资料。4.播放专题影视录像。5.病人现身说法。6.参观监护病房。7.专题讲座。

4目前我国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4.1问题①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②健康教育的工作程序不规范,方法不当,流于形式,内容泛化,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③护士缺乏专业知识;④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及方法;⑤缺乏进行教育的时间。⑥管理相对滞后,由于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⑦出院后病人健康教育薄弱,缺乏连续性。目前,健康教育多局限于住院教育,门诊及出院后教育不够,缺乏督导,病人出院后随意性大,复诊、就诊多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要真正实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仅靠院内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只有通过建立院内外一体化连续性健康教育服务,才能实现。

4.2对策1.加强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3.健康教育制度化。4.健康教育规范化。5.加强沟通技巧训练,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

5开展健康教育对护士的要求

5.1主动性应积极主动向病人宣教有关知识,如疾病预防、用药作用及副作用、饮食等,目的使病人对自已的疾病有所认识,更好配合治疗护理。

5.2针对性护士要根据病人病情缓急、病人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如口头讲解、图文宣传、演示训练,个人宣教、小组宣教、座谈会等。

5.3科学性健康教育不是随便拉家常也不是盲目进行,它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宣教,并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全过程,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同时还要有质量监控措施,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5.4技巧性健康教育没有固定模式,但需掌握一定技巧,如安排先进行什么后进行什么,抓住重点那些内容需多说那些少说,控制时间注意效果,宣教后要询问病人接收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医学习惯用语,同时要掌握好分寸,防止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或因我们讲解不当引发纠纷。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进行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程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我们将护理服活动的健康教育内容以临床路径的形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病人和家属积极主动配合,参与治疗护理工作并在住院期间给予及时评价与反馈,收到满意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病区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7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男性17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8岁。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伴脱位畸形5例),对照组37例(男性15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6岁。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伴脱位畸形5例)两组病人均无手术禁忌症(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髋部的化脓感染,神经肌肉疾患影响髋部肌肉运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方法、给药方法、治疗原则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在手术前,安排一个时间段由责任护士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康复训练方法。试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自行设计路径表:将健康教育分为五个阶段(入院阶段、手术前一天、手术当日、手术后2~14天,出院时),同时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教育实施、评价,应用于健康教育中。由责任护士按照路径表的内容每天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主管护师、护士长按照路径表的参考时间定期检查,了解病人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定期组织健康专题查房。病人出院前进行总结评价,并发放指导卡及建立电话随访制度。

负性心理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共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项目,依据每个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率,分四级评分,≥50分为负性心理控制差,<50分为负性心理控制较好;健康知识及康复训练技巧的掌握程度,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评价,问卷中含相关问题10项(包含康复训练技巧的实践4项),能准确回答及实践5~8项者,评估为优良,准确回答及实践少于5项者为差;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包含满意、不满意;住院天数按不同病种进行比较。两组均在出院时当场发放,由病人完成后当场收回。发放的问卷全部收回。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病人负性心理控制、健康知识及康复训练技巧的掌握程度、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比较(见表2)。

3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实验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病人的负性心理控制程度、健康知识及康复训练技巧的掌握程度、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临床路径开展健康教育,使病人更易于接受健康知识及康复训练技巧,增强了病人及家属参与治疗、护理过程的能力。如通过康复训练,使手术疼痛减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快,更好地投入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试验结果表明护士在与病人互动的过程中,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使病人能领悟并主动参与护理,建立健康行为。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中,临床路径的实施,保证了医疗护理措施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97.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实习;注重;健康教育技巧;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090-02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就医观念及就医时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在得到病症诊治的同时更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指导,这就更加体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护理学走过了从单纯“护病”到全面“护人”的历史阶段,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缺少了健康教育,就不能称其为整体护理[1]。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方法,病人有权力享受这种护理服务。在21世纪,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这就决定了护士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做好健康教育、掌握交流技巧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职业训练和基本技能之一。然而交流至今仍是护生能力的一个弱项。临床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并使之巩固和加深的重要教学环节。临床带教教师在带教中应指导学生如何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在收集资料、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效果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一切机会对病人及其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带领学生一起探讨适当的健康教育方法,同护生共同实施、完成对病人的健康教育[2]。学生在护理活动中不仅要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而且还要切身体会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作用,并认识到自身价值与责任。医院健康教育的对象是病人及其家属这种特定人群。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中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 护患沟通技巧

良好的护患沟通会使护患关系更贴近,促进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护士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情商,还需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护患沟通首先要有共情意识,即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找准感情的共同点,情感上保持同步,有效沟通就有了良好的开端[3]。在护患沟通中,护士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倾听、表情、眼神、仪表、姿势等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

1.1 语言性沟通

语言性沟通中,护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注意言语的语气、语调和感情,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应学会根据不同的对象通过语言来有效表达自己的护理意图,使病人不仅能听懂,更要达到使其心悦诚服地配合并接受护理要求的目的;要善于使用美好语言,经常给病人说些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积极暗示性和健康指令性语言,就会改变病人不良的心理状况;绝对不能说那些伤害、攻击、讥讽的语言,要牢记“言语能治病,也可致病”的道理。

首先,要根据病人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准确恰当、有礼貌地称呼病人,避免直呼其名或用床号取代。接着,主动热情地做好自我介绍,同时耐心地介绍经管医生及住院环境,尤其是病人所关心的进餐、用水情况等,和病人及家属进行家常式闲聊。聊天也是一种治疗和护理的手段。通过聊天可以获得病人的许多信息和资料,制订出好的健康教育计划,增进护患感情;也可以通过聊天给病人一些治疗和护理的建议,及时调整病人进入角色,便于实施各种计划。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碰到病人对检查、治疗、护理、饮食等问题不理解、不合作或难以接受的情况。这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地解释和说服,在说服的过程中要注意从病人的利益出发,达到说服的目的。说服时要考虑病人的自尊心,不要随意批评。

1.2 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是指人的仪表、神态、行为语言。非语言交流是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姿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是无声的、持续的,它有着强化感情的作用。护患之间的非语言沟通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眼神、表情 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能够稳定病人的情绪,从而减轻病人入院时所产生的恐惧与焦虑心理。护士的微笑本身就是“安慰剂”,可以给病人以镇静和亲切感。

1.2.2 倾听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技术,护生必须学会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讲述,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检查和核实自己的感觉,及时做出点头、微笑等相应的反应。

1.2.3 仪表和技术 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和大方得体的装束,可以消除病人的心理疑虑,给病人以安全、信任感。这就要求护生掌握过硬的本领,苦练操作,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1.2.4 身体的接触 可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进护患的情感交流,但要因人而异,把握尺度。如抚摸患儿的脸,触摸发热病人的额头,晨护整理完床铺后轻拍病人的肩部等。

1.2.5 沉默 有些病人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这时护士就应保持沉默,让病人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等病人安静后再来安慰、鼓励病人。

1.2.6 要善于通过病人的身体语言来了解病人的要求 在临床实习中,护生要注意通过观察病人的表情、动作、手势等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及病情变化,协助诊断和治疗。

2 知识灌输技巧

2.1 讲授

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亲切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属进行通俗易懂的医疗科普宣传,介绍检查、治疗、护理内容以及有关的医学护理知识,帮助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树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阅读指导

指导阅读专科教育材料。用布置作业法指导病人有针对性地学习专科教育材料,对不懂的问题,待护士进行床边指导时再做解答。这种方法既调动了病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节省了护士的教育时间,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指导阅读应对病人学习能力、身心状态进行评估。另外,指导病人阅读保健书籍,掌握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3 视听教育

利用幻灯、录像、挂图为病人提供较形象、直观的画面。

3 行为训练技巧

3.1 行为训练分类

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自我护理能力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自数脉搏,自测血压训练,尿糖定时自测,自行注射胰岛素,自记尿量训练,人工处理训练和行走训练等。②住院适应能力训练:包括床上排便训练,咳嗽、咳痰训练,深呼吸训练,放松训练,叩背训练,引流训练,正确留取标本训练,上呼吸机后手语训练等。③康复能力训练:包括关节功能训练,协调运动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和语言矫治训练等。

3.2 行为训练方法

行为训练的主要方法是演示。演示的基本步骤是:①先解释操作的全过程,并示范一遍。②演示者再重新慢慢地示范并解释每个步骤、原理、方法及这个步骤与其他步骤如何连贯。③演示者重新示范全部的步骤。④请病人在演示者的指导下,先练习分解动作,再练习连贯动作,最后完成整个操作。⑤病人完成整个操作后,演示者给予讲评或鼓励。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要将健康教育溶于护理操作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人常抱怨工作忙,没有教育的时间;但又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在为病人做护理操作时总是三缄其口,很少与其进行交流。实际上,这时是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其教育效果远远高于用专门时间对病人进行说教。因为病人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护理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自身病痛的需要。在与病人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向病人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并得到安慰。因此,与病人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机会。

加强健康教育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客观要求,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的必然之举。总之,在现在知识与技术半衰期缩短的时期,我们要在临床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技巧,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参考文献]

[1]徐建鸣.全球化背景下的整体护理再认识[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29.

[2]丁炎明.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2003,16(5):75-76.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年轻护士;护理健康教育;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75-01

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以及人类健康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作为传播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增加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病人获取健康知识的具体操作者。护理健康教育是由护士针对病人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而实施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所以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而年轻护士更是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和新生代,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更是不容迟缓的重要任务。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现代护理不仅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和护理,还要为促进病人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病人与其疾病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对疾病防患于未然,增强防护意识,提高其生命质量。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因此,年轻护士必须转变观点,提高对护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对健康教育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2 加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

教育能力是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大多数年轻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她们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为此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了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如健康教育学习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一帮一互助组等,并在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由年资高、有经验的护理老师给予具体指导。让80、90后的年轻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及技巧,懂得如何分析和评价,具备一定能力和水平。

3 加强临床实践,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技能

3.1 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提高年轻护士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由于目前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掌握与健康有关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康复、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伦理学等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宣教对象提出的一些专业问题以及技术咨询等要能有较好的解答,以获得病人的信任。因此,年轻护士要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补充吸取新理论、新方法,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

3.2 掌握并合理运用护理健康教育基本技巧,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

3.2.1 护患关系技巧: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医院诸多人际关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中,要求护士态度和蔼,诚实守信,热情微笑服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教育信息并主动参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

3.2.2 护患沟通技巧:护患沟通是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它包括提问、倾听等语言沟通技巧和体语、触摸等非语言沟通技巧[2]。在进行疾病知识教育时,针对患者知识的接受程度,身体状况,学习动机等,因人、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过程中不要使用医学术语,讲解要缓慢,讲解的内容不可过多,随时反馈确认知识是否被对方理解和接受,正确使用躯体语言,如表情、身体姿势等,注意说话声音及语调不能太过大声或小声嘀咕,以免造成沟通无效。

3.2.3 知识灌输技巧:知识灌输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掌握知识对形成健康行为十分重要,而教育对象健康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护理教育人员的健康教育服务。常用的知识灌输技巧分为讲授、演示和阅读指导等,其中包括对文字教材、图画教材、板书教材、立体教材等常用教材的选择技巧,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以及电脑多媒体视听教具的应用技巧等。

3.2.4 行为训练技巧:在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为了帮助教育对象建立起有益于疾病康复的健康行为,护士必须掌握行为训练的技巧,以便教会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行为训练技巧通常包括自我护理能力训练技巧、住院适应能力训练技巧以及康复能力训练技巧等。例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指导其有效排痰及缩唇、腹式呼吸方法,并督促其有效训练每日4-5次,直至患者自觉遵行之。

4 做好效果评价,确保有效的健康教育

我科采取定期进行专业理论考试,操作方法示范,现场宣教考核,评价年轻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及时反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每周进行不定时护理查房1次,直接与患者交流,了解护士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年轻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努力通过各种措施、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年轻护士的服务理念得以更新,服务态度得到改善,健康教育能力得以明显提高,使她们真正懂得护理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内涵与重要性。

参考文献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 基础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15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42-02

引言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的方式,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知识和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地采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医学阶段,主要是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行为阶段,主要是进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社会环境阶段,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应该注重五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完善健康教育制度;改进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医护人员自身建设;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管理?

在基础护理中增加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促使病人及其家属了解基本的治疗护理知识,增进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有利于病人的诊疗和康复?

1?健康教育的实现目标

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促使病人及其家属自觉地采纳有利于治疗疾病和恢复健康的方法和行为,配合疾病的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得到康复?为此,可以分为几个教育阶段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病人入院时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建立遵守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方式?

病人手术前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手术的适应能力,减轻心理焦虑?

病人手术后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手术后配合治疗的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行?

病人住院时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住院适应能力,减轻住院期间带来的各种心理负担?

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功能康复,建立健康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针对健康教育不同的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有所不同?在病人入院时,可以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病区环境状况,告知科室护士长?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的姓名,介绍探视?陪护等有关规章制度,介绍病房检查时间?治疗护理时间?发药时间?体温测量时间等日常工作安排,介绍呼叫器?病床?床档等各项病房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安全防范内容等,介绍在医院期间的权利和义务,要求病人及其家属告知医护人员既往存在的可能造成自身或他人人身危害的疾病?

在疾病诊疗护理时,可以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症状?诊疗方法?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对涉及到的药品的名称?作用?副作用?用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介绍病人心理因素对疾病诊疗的影响并进行心理护理,介绍功能锻炼的方法,对饮食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对休息与活动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指导?此外,还可以介绍有关基础病和其它专科知识?

在病人出院时,需要在用药?情绪自我调节?饮食?休息与活动?疾病的预防和症状观察等方面进行指导,告知复诊时间等?

3?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

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首先是必须有利于疾病诊疗和康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建立病人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的良好关系,鼓励病人及其家属充分参与,采用循序渐进的直观的方法广泛地进行健康教育活动?

常用的教育技巧:沟通技巧?知识传授技巧和行为训练技巧?

语言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正确称谓病人,主动自我介绍,语言通熟易懂,婉转中肯,风趣幽默,保持适当距离,姿势和眼神接触,安排适宜交谈环境,尊重病人隐私和沉默的权利;不恰当的沟通,突然改变话题,不适当或错误的保证,过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连珠炮式的提问,说教,对病人的询问答非所问,对病人的行为猜测,恋情怀疑讽刺口吻?

非语言沟通技巧:体语;空间效应;触摸;沉默;倾听?

知识传授技巧:口头讲解(沟通式(随时随地?简单易行?针对性强?反馈及时)?被动式(方便灵活?沟通顺畅?信息损失少?沟通效果好)?主动式(与会人数较少,针对性强,可及时反馈信息));图文宣传(卫生标语?卫生传单?卫生小册子?卫生墙报?健康教育处方?卫生美术?卫生摄影?标本模型),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便于保存查,可以大量印刷广泛传播,覆盖面大影响广泛,内容详尽系统,表达准确,作用时间长;视听教材(广播?电视);示范训练(直观;病人及家属可参与实践;及时得到反馈;适用于操作技能方面的学习)?

行为训练技巧: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疾病康复能力训练;视觉模拟疼痛评估训练?

健康教育完成时间规定:普通病人2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危重病人24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病人入院3日内完成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手术病人手术前完成术前宣教;手术后2日内完成术后宣教;病人出院前1日完成出院宣教;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术后24-48小时回访病人?

时间安排:对健康教育时间要有计划;抓住与病人交往的每一时刻;健康教育要贯穿在护理操作中;利用非治疗和护理时间;利用探视时间.

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发病率和诊疗费用?

健康教育发展简史:医学阶段(70年代前),一般的卫生知识宣传;行为阶段(70-80年代),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社会环境阶段(80年代后),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

健康教育的主体:医护人员

核心: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善

主要任务:动员个人位促进自己的健康改善行为?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6篇

关键词: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双相情感障碍;康复;护理

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是长期服药的精神疾病患者通过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及专业训练后在院外自行管理药物的方法。目的是提高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它采用由翁永振教授等人改编美国利伯曼的《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程式》适合中国的训练程式[1]。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预后[2]。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兼躁狂与抑郁的常见精神障碍类疾病[3]。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4]。

2016年2月18日我院收治1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运用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逐步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目前患者在院能按时按量自主服药,配合治疗。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何某,男性,39岁,南京人,初中文化,未婚,因“发作性情绪高涨、低落交替出现2年余”于2016年2月18日第一次收治入院。因服药依从性差,先后三次住院治疗,诊断“双相情感障碍”,具体治疗不详。出院后不能坚持服,病情复发,2016年1月29日强制住院治疗后出院,2月18日再次强制送入院继续治疗。入院后诊断“双相情感障碍”,以碳酸锂联合利培酮控制精神症状。服药不配合,依从性差。患者病程12年,每次发作情绪不稳、闹事冲动,没有明显双相交替转换频次。与患者沟通自觉药物让他变的很迟钝。并且认为病已经好了,所以不需要服药;在家自行管理药物,常有漏服、不服现象。

1.2护理评估 体格检查:T:36.5℃ P:88 次/min R:20次/min BP:130/80 mmHg。意识清晰,发育正常,颈部软,心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活动自如、无残缺。肌力、肌张力正常。精神检查:接触好,情感适切,否认有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既往史: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病史。家族史:无特殊。家庭支持:父母离世,弟弟是其监护人,关系一般,平时不主动来院探视。量表评估:精神护理观察量表124分,自杀风险评分6分(中度危险),冲动风险评分6分(中度危险)。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自评2分(差)。

2 护理

2.1开展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2.1.1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目标 让患者了解药物相关知识,知晓服药原因,服药益处;学习安全、正确服药技巧和评价药物作用的方法等,最后能够建立良好的服药习惯,提高服药依从性。

2.1.2训练步骤

2.1.2.1成立培训小组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训练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取得配合。在管床医生及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由本人及另一名护士负责实施该项训练。小组共同讨论该患者的训练内容与流程,形成计划。

2.1.2.2理论培训 对患者进行药物相关知识宣教,时间从3月1日开始,3月18日结束培训内容为药物的相关知识等内容。共8次课程,60 min/次,包括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和督促服药的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2.1.2.3临床训练 按照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进程表,渐进式进行,采用讲解、示范、介绍、提问等形式开展辅助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内容包括介绍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的目的、意义等;介绍自行取药、服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口头测试;观看情景模拟训练等。完成每周的作业:书写出可以访问的电话号码及姓名,药物保存适合的地方,要求患者自行制定服药计划等。根据计划实施的同时开展药物自我管理实操,1 次/d。第1期:服药习惯观察期(3月22日~4月26日)护士发放药物时介绍药品名称、剂量、用法、服药时间患者复述患者按时向护士取药患者口述药品名称、剂量护士教患者认识所服药物及剂量患者自觉服下护士做好记录。在该训练过程中,3月23日及3月25日出现2次被动服药(注:如超过规定时间30 min患者仍未自觉服药,护士提醒后服药则为被动服药,提醒后不服药则为拒服药,1个月内未出现被动服药、拒服,则晋升下一期[5])。第2期:自行服药试服期(4月27日~5月26日)护士向患者讲解晋升后服药的方法、注意的事项遵医嘱将患者一周服药总量领回放于治疗室固定位置患者按时向护士取药、复述药品名称、剂量患者根据标签核对药物自行取用单次药量护士再次核对患者自觉服下患者填写服药时间护士对表现好予以表扬(第1期完成并有理想表现才可晋升到第2期)。

整个培训过程至5月25日初步结束。在近3个月的训练中,该患者干预前MARS自评2分,干预中分别在第2、4、6 w及干预后进行评分分别为:3、4、5、7分,自杀及冲动风险评分为低风险。

2.2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运用口头安全契约,住院期间内不采取自杀行为,有自杀意念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寻求帮助。由康复心理治疗师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建立信赖关系。

2.3安全护理 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风险评估,出现妄想引起的自杀、冲动行为时,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2.4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保持床单元清洁。料理个人卫生整洁。平时加强水果、蛋白质的摄入,睡前避免兴奋,目前每晚睡眠达8.5~9.5 h。

2.5注重健康教育,促进健康

2.5.1建立家庭康复支持系统 与其弟弟协商,每月来医院探视一次。在探视期间,请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情感及生活支持,学会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使患者体验到家庭温暖。

2.5.2学会识别疾病复发的先兆 利用家属探视期间为家属提供相关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帮助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向家属宣教如何观察病情,有复发先兆应及时就诊。

2.5.3患者的健康教育 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式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法,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矛盾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患者生活中应对能力和处理冲突的技巧。

3 总结

此个案患者的病情特点多次住院、病情反复,均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服药有关。通过近3个月的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患者从开始时的拒绝不配合服药,到现在已经能够主动按时按量服药,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掌握了如何管理自己的药物,为出院后能坚持服药打下了基础。通过训练,增进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安全隐患,保证病房医疗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同时也为今后开展该项康复技能形成了一套系统而规范的技能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翁永振.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9:156-215.

[2]魏春香,楚平华,魏贵明,等.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训练康复效果的评价[J].现代护理,2010,25(13):2367-2369.

[3]龚玫芳,李典银,苏F,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4):160-162.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出院;准备服务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者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病学家调查表明:我国脑卒中患者数约500~700万,每年新发病例120/10~150万,年发病率120~180/10万,病死率60/10~120/10万,存活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肢体、语言、认知等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由于目前经济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患者在渡过急性期后会重返家庭、社会,患者仍需要大量的维持性训练,这个重担就落在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身上,相关知识的缺乏,有可能使患者已取得的疗效出现衰退。

出院准备服务是指医疗团队人员,从患者入院时就有计划地向患者提供适当的健康照顾,并整合其所需要的健康资源,使患者能安心出院,家属可以放心让患者出院,让患者在照顾环境的转换中,得到完整且持续性的照顾,开展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服务可以明显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护理人员可以自患者入院时就开始评估患者及照顾者的需求,制定并实施出院准备服务计划,进行出院随访,以使患者和家属获得持续且完整性的护理,使照顾者适应照顾角色,在患者回家后继续有效地护理患者。我院内科系统自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共收治脑卒中患者378例,本文将我院内科系统开展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体会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脑卒中患者378例,男214例,女164例,年龄33~94岁,平均68岁。

2 结果

本组脑卒中患者378例,其中23例在一周内死亡,71例未出现任何功能障碍,284例均不同程度出现后遗症,通过调查问卷、制定和实施出院准备服务计划、传授疾病护理知识和肢体功能训练技巧,有效减轻了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3 出院准备服务

3.1 了解脑卒中患者和主要照顾者对脑卒中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患者入院3 d内,由责任护士落实患者出院后的主要照顾者(主要照顾者:指配偶或兄弟姐妹等与患者有亲属关系的主要负担照顾工作的家庭成员),由护士协助主要照顾者填写一般资料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照顾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联系电话、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和需求。康复训练的方法,护理患者要注意的事项等,由护士和主要照顾者共同讨论制定出院准备服务计划。

3.2 组织相关知识培训 每周三次采用各种方式如:开展讲座、发放图片、发放资料等方法向患者、主要照顾者或家属宣传有关脑卒中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让家属认识到家庭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较多的脑卒中疾病护理知识,如在心理上给以安慰和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要让患者和主要照顾者了解:坚持服药的必要性及方法;疾病复发的原因、信号等;合理安排饮食、休息;保证居室通风、清洁;以达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3.3 协助主要照顾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在急性期指导照顾者对患者进行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在恢复期传授主动运动的技巧:例如:上肢运动控制训练; 坐位和站起训练;行走训练、上下阶梯训练、改善步态的训练等等依据患者病情确定训练项目。要不断鼓励患者,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坚持每天进行肢体的功能训练,告诉患者,通过技巧学习,使用辅助器具、锻炼等,仍可以恢复患者一定的能力。

3.4 告知患者家属和主要照顾者 患者出院后的家庭环境要做好接纳患者回家的准备;提供必要的建议;做好各种用物准备;辅助运动器材的准备等。

3.5 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要对主要照顾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尤其是训练方法有一个全面评价,哪些方面掌握的较好,哪些方面有欠缺,要在随后的回访中予以解决。责任护士要在患者出院后3 d内、2周内、2个月时电话回访,或举行脑卒中照顾者知识讲座,讨论相关的照顾问题,及时解决照顾者在日常护理中存在的疑惑,提高照顾技能,必要时进行家访,做现场指导。

4 小结

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承受着身体、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只有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和训练技巧,才能减轻照顾者的压力,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和照顾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状况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参 考 文 献

[1] 席淑华赵继军,赵建华,等.成功大学附属医院出院准备服务概况与启示.中华护理杂志,2007,4(4).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护理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现代的护理模式是追求身心护理、健康教育和院外指导为宗旨,而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要对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可增进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同时可进行身心护理,达到降低致病的危险因素的目的,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因而病人的健康教育具有深刻意义。为了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 护理健康教育形式

(一) 语言的交流 从病人入院开始,我们可以利用巡视病房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最近的身体情况,也可以利用护理的时候简单的进行询问病情。语言交流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不能拉家常。能正确运用倾听技巧,做到耐心诚恳,表情亲切,语气适宜,尊重理解、关心同情病人。

(二) 形象化教育 病人住院期间,我们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的实物图片进行针对性讲解。内容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针对不同病人,结合图片讲解,使患者易于接受和掌握。在病房大厅摆放黑板报,每月一期,宣传健康知识,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贴有健康教育标语、放置一些宣传疾病知识的宣传单等。

(三) 集体教育 利用电视机、影碟机、健康教育光盘、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召集一些病人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也可以与患者一起就护理知识进行讨论,进行示范操作,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四)个体教育 患者也要根据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更好的让患者康复。

2 护理健康教育技巧

护理健康教育是有计划的工作,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达到患者要求。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我摸索了一些基本技巧。这是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追求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医院诸多人际关系中,护患关系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要求为了健康这一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经过我多年护理实践证明,良好的护患关系会使病人早日康复,身心愉悦,使医院工作更好的开展,赢得百姓的称赞。如果相反就会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不信任,有不配合行为,造成病人投诉和医疗纠纷。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追求有效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有它的特殊性。护理健康教育就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要合理有效沟通,要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沟通,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身体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让他们康复。没有沟通就无法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提问、倾听等语言沟通技巧 做到耐心诚恳,表情亲切,语气适宜,尊重理解、关心同情病人。

(三)知识传授技巧。病人掌握医学知识对形成健康行为十分重要,而患者健康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医护人员的传授。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传授知识的一些技巧,我们利用电视机、影碟机、健康教育光盘、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对患者的健康需求进行分析、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四)健康行为的训练。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有益于患者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行为学习的方式包括模仿和强化训练两类。我们在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通常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以及康复能力训练等。

以上所述护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技巧,对护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需要护士认真掌握,并熟练地应用于健康教育的实践之中。通过临床实践的锻炼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以确保护理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

3 护理健康教育 意义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上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可见,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当今的现代护理模式,意义重要。

(一)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病人不再是单纯接受治疗,而是主动地和医护人员合作。通过健康教育,让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了充分认识,让他们主动学习接受健康知识。在这过程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我们应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二)健康教育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让患者满意,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并发症和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病员康复快。

(三) 健康教育促进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医疗护理知识,还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的发展。

健康教育是联系健康知识和健康实践的桥梁,也是促进人群健康的行为。通过健康教育对提高人们自护能力,建立健康行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拓展知识做到健康教育的多样化,专业化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了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我们说,医院不仅是医治病员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因此长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广大医护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让病人在医院感受 家一般的温暖。

参考文献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心理护理;康复

【中国分类号】 R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76-01

脑卒中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通常指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体征的临件。临床中发现脑卒中后大约有2/3的患者能存活下来,但却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本文对老年脑卒中的心理护理现状及康复做一综述。为脑卒中患者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及借鉴。

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改善不良心态,增强对治疗的依从性,建立治疗信心。

1.1 调动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吴善风的研究认为:护士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行为,加强患者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等的主观感受,对患者改善情绪,正确发挥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意义。

1.2 满足患者需要,调正患者情绪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满足患者各个方面的需求,能减少其消极情绪。护士对患者的举动,言行认真观察分析,使其感到护士和家庭对自己的关心,以降低自己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加强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紧张心理 分析和解释患者提出的疾病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正确对待老年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消除顾虑和悲观心理,克服自卑感。对患者取得的进步,反复鼓励,同时请病情类似,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使其战胜疾病的信念不断得到加强。

1.4 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帮助病人从认识上进行重新调整

(1) 实施因人而异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通过体察病人的心理反应,了解、分析病人抑郁发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去改善病人的不良心态,并给予精神支持。发现有妄想、幻觉的病人及时向医师汇报。对于重症有自杀倾向者要检查病人有无收藏危险物品,加强巡视,做"超前"的心理护理,并告知家属,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病程较长的抑郁病人对康复失去了信心,会产生投射性心理反应,有的将原因完全归因于客观情况(外向投射性心理反应),也有的容易责怪自己(内向投射性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告知病人疾病能治愈,但需要很长时间,说明积极主动锻炼的重要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向病人告知临床上有许多类似的正面病例,使病人增加信心,。

(2) 运用支持性心理护理,促进病人建立主动认知模式 疏泄:鼓励病人通过各种方式倾诉内心痛苦体验。理解:对病人需要给予确认和支持。安慰激励:给予病人安慰、解释与积极暗示,指导其从正面、有利的方面看待现实,增强心理应激能力.

1.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有效沟通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成功心理护理的前提。重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多用治疗性语言,避免伤害性的语言,重视语调、表情姿势及动作态度等非词语性沟通技巧。

1.6实施情志护理,调节情绪:情志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护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2 康复训练

老年脑卒中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和言语障碍,事事依赖他人,难以与人沟通,情绪会变得焦躁易怒,脾气怪异,固执不配合治疗,所以要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2.1体能训练 病情稳定后即强调瘫痪肢体的正确摆放,护理人员指导病人进行被动的或主动的全方位肢体功能运动,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等,同时还要及早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护理人员配合患者训练进食、穿脱衣服、入厕、洗脸、洗手、刷牙、剪指甲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活动,并把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让患者和家属早日看到康复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治疗的信息和康复欲望。

2.2 语言训练 绝大多数患者早期出现心理防御反应,对自己语言功能受损不能接受,心情悲观有的甚至封闭自己,此时护理人员适时采取适当方法诱导其发音,当患者发出正确音自信心就会增强。鼓励病人多练习,如读书、讲故事、唱歌等,经常与病人交流,并教会其沟通的简单方法和技巧,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先用书面交流,继而应用表情、手势、体态语言。选择丰富多彩,患者喜欢的训练内容,提高兴趣和积极性。训练过程中注意家属的培训指导,同时配合肢体的功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2.3 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相结合 康复训练别重视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疏导, 使其尽早摆脱抑郁情绪的阴影, 进人身心康复的良性循环中。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作为一种护理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它贯穿现代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健康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可促使脑卒中患者自觉建立健康行为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常存在各种心理应激和社会问题,导致生活治量下降。因此,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及原因适时、有效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注意各种护理技巧的应用,及时发现患者的情感变化,疏导因不良经历引起的负性情绪。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2] 吴善风. 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 护理师进修杂志, 2009,24 (1): 10~12.

[3] 代颖.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的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7 (10): 1579.

病人康复训练技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病程长,复发率高,且有衰退的倾向。为避免和减少复发,多数患者需要数年维持治疗。如何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这是精神医学界所关心和要解决的问题。对患者从恢复期开始开展家庭综合康复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康复医学为提高人的康复、促进人的健康、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作出重要贡献。作为精神科领域,在近几年,我国精神疾病康复工作迅速发展,在出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中,开展全面家庭康复的训练。在原来的教育、手工作业、文娱、治疗的基础上,目前又增加了健康教育和认知训练等,家庭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效果,有效地防止了患者的衰退。患者通过始动训练可有效缓解精神症状、活跃患者情绪、恢复学习和工作能力、延缓精神衰退[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前曾在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符合CCMD-3-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病程5a以上患者,年龄16~65岁,入组前患者的精神病阳性症状基本消失,存在阴性症状,社会及家庭功能差,目前在家庭生活且与照料者生活在一起并有能力接受教育的患者及其家属。共入选120例为研究组。

1.2方法入组患者出院后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剂量控制在维持量,患者及家属每月来医院一次,接受医师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指导者由具有5年以上的医生和护士组成,指导者固定不变;家属按照医师的指导回家后对患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适应能力开展以下方式的康复训练。

1.2.1家庭康复训练的内容如下

1.2.1.1基本生活技能训练①饮食起居。②家务劳动。③购物。④巩固正确的行为;家属督促和指导患者每日按时起床和休息,按时洗漱、吃饭,做家务,与家人一起购物做饭,锻炼基本的生活技能。

1.2.1.2工疗①刺绣、缝纫与编织。②皮革加工。③木工。④雕刻、塑型。⑤修理;家属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注定出工疗计划,编排每天活动内容,工疗的强度依据患者的体质从小到大,适宜增量,但强度不要过大。

1.2.1.3娱疗①绘画、剪纸与拼图。②室内游戏。③散步、游览与观赏。④演唱与演奏。⑤栽培种植。⑥体育竞技;家属根据患者的特长和爱好让其参加娱乐活动,要有计划,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

1.2.1.4健康教育和认知训练。对家属进行个别指导,主要内容:精神病知识指导,病情观察指导,心理护理指导,应激处理指导,患者与家属情感沟通指导,维持治疗指导等。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应加强对疾病的认知控制,向他们传授正确的医学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能力和某些精神症状的批判及分析能力,从而强化自知力;适时采用认知心理治疗:即结合病情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在病情缓解前,让患者思考现在与过去有无区别,有何区别;在缓解后让患者思考现在和症状缓解前有何区别,引导患者认识疾病,恢复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3讨论

家庭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主动性,对症状的改善起一定作用,如对缺乏活力、会话能力以及情感方面和对周围兴趣等社交功能都能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均有显著降低。提示家庭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社会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家务劳动不仅是生活技能训练的一部分,还有改善心境、调节情绪的良好作用,娱疗可以增强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展示才华,促进形象思维能力与理解力的发展。家庭教育对病情的减轻、缓解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有良好的作用[3]。在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家庭教育,使家属从中获得照料患者的基本知识,得到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对应策略;教给家属交流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改善对患者的态度,减少对患者的怨恨和批评,改善家庭成员间的交往方式,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激励患者对生活、工作的兴趣、信心和勇气,消除精神症状,改善患者情绪、焦虑[4],提高适应能力,尽最大可能使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疾病痊愈,防止精神衰退,激励患者对生活、工作建立兴趣,树立信心,减少家庭、社会的负担[4]。在训练技能的过程中,对患者做得正确的,应当奖励与表扬,做得不正确的,应及时帮助纠正。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5],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也同样受生物、心理、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对精神患者的健康教育已引起精神科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本研究显示,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AS)进行总分及因子分评估均有显著改变(P

家庭康复较为全面地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因为康复内容广泛可以全面地对各种病情不同的患者进行康复,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灵活调整康复内容,不同的阶段开展不同的康复,使患者长时间产生兴趣改变单调泛味、一成不变的康复形式,使患者全心投入到制定的康复计划中去。通过训练,本组患者SANS量表及DAS量表均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论证家庭康复训练对慢性症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郑志华,侯春龙,蔡广超.农娱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6):442-444.

[2]中华医学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39.

[3]张明园,严和锓,瞿光亚,等.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教育.上海精神医学,1993,5(1):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