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理学

病理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诊断病理学

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管小琴,米粲,李圆圆

皮下多发性巨大类风湿结节1例 吕英志

细胞学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1例 庞建欣,崔娣,贺青,马正中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 孟凡青,黄志勇,乐美兆,戴晓波

女婴阴道内胚窦瘤1例 彭凤翔,罗进

肝转移性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 吴瑜,张志勇,党荣良

10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肉组织活检的电镜观察 陈保平,刘春新,方萍,陈道平,雷森林,陈敏诲

前纵隔巨腺脂肪瘤1例 张俊明,王秀荣,王传苓

全文阅读

浅谈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探索了一套病例分析教学法,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病例分析 教学法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该学科主要侧重于发病机制的研究,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使用了病例分析法,弥补了学生临床与理论的脱节问题[2]。

1. 何谓病例分析教学法

病例分析法是运用实际典型的病例或经过加工的有代表性的个体病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病例及问题教学法,尝试以多种形式的病例分析贯穿整个病理生理学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病例的采集与整理

我们在教学中所用的病例主要是来自于临床出院患者的病历、临床尸检病例以及相关的书籍网站等等,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筛选加工后,选择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启发性的病例作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整个病例以及相关的图片制作成教学课件以供课堂使用。

3.病例教学法的实施

全文阅读

中华病理学

高原地区胎盘的病理观察 谭德银,余良宽,刘健,戴鑫琦,潘钦,杨素琴

人乳腺癌裸鼠异种移植的初步研究 李志宏,黄信孚,李吉友,阳兰桂,何京生,姚丽华,吕允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转移的关系 郑世曦,阮幼冰,武忠弼,汤健

5例感染伴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尸检观察 蒋绍仟,陈显章

石蜡包埋整叶肺组织大切片的制作与体会 王德田,刘鸿瑞,严洪珍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方法进展 石胜军,夏照帆

bcl-6与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 陶琨,朱雄增

几种新型神经上皮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卞修武

全文阅读

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由于专科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学的特殊性,为解决专科教学中学生人数过多、师资严重不足、学时量过少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文中探讨如何从多方面构建专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一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属于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它们与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等有密切联系,同时它们又是学习后续临床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连接着正常人体机构和机能以及临床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都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及其临床表现和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的科学,从而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为疾病预防提供理论支撑[1]。但是两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病理学重点研究疾病的病理形态变化,属于形态学;病理生理学重点研究疾病机能代谢的变化,属于机能学。而疾病的整个变化过程,包括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因此两者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由于高职高专医学学习的学制时间短,因此病理学教学中病理学包括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其教材中分为两方面内容,上篇病理解剖学(即病理学)和下篇病理生理学。虽然专科教学中两门学科融合为一本教材,但整个学时并没有增加,反而比本科教学一门学科的学时还少,导致课程内容不断被压缩,并且两个内容课时分配不均。大部分专科学校包括该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是以病理解剖学学内容为主,导致学生对病理生理学了解内容少。这对学生以后临床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工作中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极其不利。因此根据专科病理学教学的现实情况,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急需真正把两门课程的内容融为一体,删除一些的重复内容,进行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容整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2]。

1教学体系的改革———理论课和实习课并轨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是先有专业教师讲授理论课,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上完之后,中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对理论课内容容易遗忘;再加上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病理学学时不足,实验课内容与理论课内容重复,造成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可通过显微数码互动教学把病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合在一起,首先由专业教师主讲理论知识,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面前的电脑中,实时看到课件;教师在讲解理论内容后,将实验课内容一并进行讲解,再由实验教师带领各实验室的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这样可以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操作,解决了病理学学时偏少,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与实验之间的知识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系统编排教学内容

传统的病理学授课内容编排为先上病理解剖学的内容,在上病理生理学内容,这样就使两门学科各自为政,没有系统地将疾病时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重新编排后将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将两门课中的一些相关章节放在一起交叉讲授,在讲授一个内容的理论课讲授完后,同时开始实验课的教学。首先将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交叉讲解,比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血栓形成这一内容,微循环血栓形成可能导致DIC,DIC则是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那可以安排讲解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后讲解DIC这一章内容。这样就可将机能、代谢和认识。在讲授病理解剖学各系统疾病时将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内容有机地融其中。例如消化系统疾病中各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都可能导致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因此从形态学的病变基础联系肝脏代谢机能变化来阐述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然后,再安排相关的实验,从内容的连贯起来将每一个系统疾病无论在疾病机制还是形态学方面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得以紧密结合,把学生从学习正常人体的有关知识,逐渐引向对患病机体的认识。

3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全文阅读

病理生理学医学分析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医学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我校医学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探索;问题与展望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精选教学内容;深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各院校在正确认识留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也均从语言、备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摘要:分析我国医学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并通过我校医学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探索,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总结教学改革经验。而且提出目前留学生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便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和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外国学生到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日渐增多,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医学专业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本科留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也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临床每个疾病或病理过程都与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所以掌握好病理生理学知识,无疑对留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病理生理学》一直被国内学生认为是一门较难掌握的学科,那么如何使用全英文授课,使留学生全面掌握《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我国医学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已有30余所医学院校招收自费医学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于印度、尼泊尔、南非、肯尼亚、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尽管这些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很强,但是他们的口语却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与“美式发音”及“英式发音”均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不同学生的英语发音差异非常大,从而增加了师生间语言交流的障碍。有时甚至出现“老师讲的学生听不懂,学生讲的老师也听不懂”的尴尬局面,这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由于社会、文化、教育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更为自信、独立、活跃。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对于一个问题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一旦有问题会随时提问,与教师具有很好的互动。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对留学生的教育仍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学生是被动地听,教师是“填鸭式”灌输,缺乏引导、启发,导致了留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容易出现思维混乱,接受错误信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这些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入学时水平差异较大,一些学生基础知识的缺乏,也影响了他们对新教授知识的理解,导致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针对以上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各大院校开展了深入的教学改革,采取多样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采用提问式教学,如在讲课之前,巧设疑问,给学生以悬念,然后讲解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在授课时逐渐渗透临床知识,通过病理生理学使基础与临床有机地衔接起来,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听课,从中寻找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来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中实践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来源于临床病例,从临床病例入手来掌握所需的基础医学知识,这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留学生喜欢提问的特点。针对留学生课堂思维活跃、气氛热烈的特点,教师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以利双向交流和及时反馈意见,因势利导,保证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除此以外,各院校在正确认识留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也均从语言、备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我校医学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探索

我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可以实施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医学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自200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开展医学本科学历教育,留学生教育也已成为我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多数授课教师从未踏出国门,英语表达水平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有限的师资力量条件下,帮助留学生学好病理生理学,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教研室每年承担的留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任务较繁重,每学年总学时数为89,其中理论课55学时,实验课34学时。通过近几年的留学生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就如何提高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全文阅读

病理生理学教学浅谈

Discussion on Teaching Pathophysiology

Xia Yan; Hai Chunxia

(长沙医学院,长沙 410219)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219,China)

摘要: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沟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性学科,要求教师根据其教学目的采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病理生理基本原理去解决与临床相关的实际问题。

Abstract: The pathophysiology is an important "bridge" discipline to communicate the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clinical medicine. It needs teachers to use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accordance with its purpose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help students learn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athophysiology.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教学方法

Key words: pathophysiology;teaching methods

全文阅读

炎症疾病的病理学研讨

病理检查

大体:肿块大小直径1.0~4.5cm,呈椭圆形或多结节不规则形,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灰褐色,质地韧,有弹性。镜下:主要表现为表皮下结节、涎腺病变及淋巴结侵犯。所有病变(软组织、涎腺、淋巴结)主要由增生的淋巴组织组成,伴有大小不一的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增生活跃(图1A);少数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部分生发中心内可见血管化和多核细胞,以及纤维化和嗜伊红物质沉积(图1B)。滤泡间可见增生的血管,形似淋巴结副皮质区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上皮样小静脉),内皮常呈扁平状,也可呈立方状或肿胀状(图1C);滤泡旁、滤泡间及血管周聚集大量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可形成嗜酸性微脓肿(5/7)(图1D);病变发生在涎腺者(3/7)均同时累及软组织和淋巴结,涎腺病变常位于淋巴结病变周围,病变腺体破坏,腺泡萎缩,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免疫组织化学

病变内位于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的淋巴细胞表达CD20(图2A)、CD79α和Bcl-6,Ki67指数为5%;外套层细胞表达Bcl-2;滤泡间淋巴细胞大部分表达CD3(图2B)、CD45RO,滤泡树突网CD21和CD23阳性,血管增生并大量分布在滤泡间,且呈CD34阳性表达。

讨论

Kimura病于1937年由我国金宅显医师首先报道,并命名为嗜伊红细胞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948年,日本学者木村哲二等对其作了较为系统的描述。1959年,Lizuka在文章中直接用木村哲二的英文姓Kimura来命名此病,并得以广泛使用。

KD的命名曾比较混乱,有软组织嗜伊红色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性淋巴结病和嗜酸性粒细胞性滤泡增生症候群等病名。KD主要发生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很少发生于西方国家,发病高峰为30~60岁,男女比例约4~7∶1。临床常表现为头颈部皮下软组织或大唾液腺的无痛性肿块,可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是该病的唯一表现。30%~40%的病例呈多灶性,但多发生在同一区域。

也可见于腹股沟、胸壁和四肢等处。KD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可自行消退,也可复发,患者可有低热等全身性症状。病变早期被覆表皮色泽多正常,随病变发展,部分患者可因患处皮肤瘙痒而反复抓绕,致使皮肤粗糙、增厚和色素沉着。发生皮下者常为较深在的肿块,一般无触痛或压痛,边界不清,与皮肤可有粘连,早期肿块质地较软,随病程延长逐渐变为硬韧。实验室检查常显示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包括分类计数和绝对值),血清IgE检测也常超过正常范围。有报道该病可同时并发肾脏损害,其中12%~16%的患者伴有蛋白尿,肾病综合症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KD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CD4+T细胞免疫调节紊乱及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等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1~73岁,中位年龄57岁。肿块均位于头颈部,4例有EC异常升高,但未见有皮肤瘙痒及合并肾损伤者。

全文阅读

病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作为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它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是病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提高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采用了病例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病理学; 病例教学法;应用

1 何谓病例教学法

病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来学习病理知识的一种方法[1]。这种方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因而生动、直观、易理解、便于记忆。

2 病例的选择

2.1 病例设计符合教学目的 按教学大纲要求,反映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平时注意收集病例,可取材于临床出院患者的病历、临床尸解病例及临床外检病例等(病例中有完整的病史摘要、体检化验、入院处理等),并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筛选和加工,将具有典型性、适用性、现实性的病例作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整个病例及相关的病例图片、尸体解剖结果制成教学课件,以备课堂教学使用。

2.2 病例体现教学内容 病例内容主要围绕该病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病变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展开;在突出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联系的同时,注意对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运用及贯通。

2.3 病例要少而精 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虽然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自学能力,但是过多的病例冲淡了理论知识系统地讲解,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反而降低学习效率,因而病例设置要少而精。最好在一个病例中能蕴含多个知识点,既可节省时间,也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分析。

全文阅读

病理标本的病理学护理论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那为什么肝脏会破裂呢?那是因为某种原因造成了肝的脂变,肝脏体积肿大,呈土黄色,质地松软易脆。那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肝脏发生脂变呢?环环相扣的问题提出,让学生思维活跃,将临床生产实践中的现象与病变本质、发病机理等理论知识紧密联系,既巩固了本学科理论,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病理组织切片教学方法是老师仅进行简单的形态学描述,观察的任务就全面交给学生完成,由于形态学的内容较抽象,并且很枯燥。学生很难将文字描述与具体的形态学特征联系起来。因此在观察病理组织切片时,我们采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从低倍镜开始观察组织切片,通过观察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结构的不同、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所染的颜色不同来寻找和辨认组织的病理变化部位,再转换到高倍镜下,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详细地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注意将组织形态学变化与器官功能、临床表现相联系,培养学生延展性思维。如,在观察肝硬化病理切片时,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分割肝小叶,使肝小叶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小岛;假小叶无中央静脉。假小叶内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脂变,甚至坏死。根据组织学观察,我们提问:是什么导致了肝硬化?此病变会给肝脏带来什么影响?最终动物会出现什么结果?通过这一系列问题,使同学们掌握了引起肝硬化的病理学基础;肝硬化在镜下病理学的特征;肝功能障碍等等问题。最后,由同学们画出肝硬化的组织形态图,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过去在观察大体标本时一般由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观看,让他们自己描述时却无从下手。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观察病变和描述病变的能力,我们一般将每班分几个组,每组4名学生,由他们自主开展病例讨论,观察与描述提供病例标本的病变特征,并根据观察到的各器官、组织的病变特点进行诊断。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通过病例标本的观察与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在组织病例讨论前,教师要事先布置待讨论的病例,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接下来,我们将一些常见病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只贴上编号,让学生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进行病变描述,并开展讨论。例如我们将实验室收集的猪瘟、猪丹毒、猪链球菌、鸡新城疫、鸡马利克等畜禽常见疾病的标本分组,每类疾病标本贴上相同的代号,由学生对病理标本进行描述、讨论,并且根据病变组合判断病因,写出实验报告。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时,教师转换为主讲人,科学、严谨地分析病例。

3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动物病理标本室课余时间的开放,是解决动物病理学课实验内容多,学时有限的有效方法。我们将动物病理标本分类进行陈列,贴上详细的注解。在动物病理标本室课余时间开放期间,有许多同学拿着笔和纸进行记录,这样进一步巩固了课堂知识,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动物病理标本室的开放教学,明显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既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总之,开放动物病理标本室,建立了开放的自由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学能力。这样,既能弥补原有实验课学时不足的情况,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学习效果。

4结束语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临床不断有新疾病的出现,以及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动物病理标本的收集制作也要与时俱进,要求教师们不断从临床上收集和补充更多的病理标本,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的需要,为新形势下动物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分类培养[6]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如何灵活运用我们收集的病理标本;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新形势下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

全文阅读

病理生理学教学探索

1教学方法

1.1LBL教学法按照本科《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分重点、难点逐章详细讲解。

1.2PBL教学法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选取教材部分章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等,引入症状典型的临床病例并设定相关问题。临床病例资料尽量详细,包括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体检检查结果、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和转归等。问题的设定以病例为依据,融入教学大纲的重点与难点,体现基本病理生理学过程,难易适中,利于学生从中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从而能够提出合理的诊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课堂教学将每班分成6小组,每组6-7人,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针对临床病例设定的问题,进行推理、分析,然后整理讨论结果,推选一位代表对病例进行病因、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分析并提出诊断结果和治疗措施。讨论结束后,教师辅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对病例中设定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并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拓展思维,将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纵横联系起来,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1.3PBL联合LBL教学法将前两种教学法联合起来,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相关教材内容讲解后,引入临床病例进行PBL教学。

1.4教学考核采用问卷调查和卷面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考核。问卷调查按“肯定”、“否定”评价,主要从能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查阅文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卷面考试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由理论知识(80分)、临床病例分析成绩(20分)两部分组成。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珋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考核结果

2.1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平均满意度统计结果:PBL联合LBL组(93.23%)及PBL组(92.52%)明显高于LBL组(6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与PBL联合LBL组的平均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普遍反映占用了大量课余时间,学习负担加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