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7-2694-0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又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阶梯课。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上好病理实验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促进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加强素质教育都有重要作用。要上好病理实验课,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1 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丰富病理实验教学资源
上好病理实验课必须不断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不断丰富病理教学资源。我们学校病理学实验室配置了显微摄像闭路电视系统,实验开始,可以播放教学录像片,复习与实验相关病理学理论,并且可以把教学切片经显微摄像输入电视,教师辅导学生边看边听。形态学教学,如果只靠口头讲,学生还是不认识病变。随着教学现代化手段
的应用,边讲边看,大大提高了实验质量,受到学生的欢迎。
2 上好病理实验课,必须不断丰富病理学教学资源
多年来我们坚持从日常病理外检、尸检的标本中,并且自己动手,制作有机玻璃标本缸,标本制成教学标本,目前总计已达1100余件大体标本,造出典型病变蜡块,制病理教学切片,达到病理教学切片学生人手一盒,教师辅导后,学生自己观察,找出典型病变,并完成课堂作业。为辅导学生对病变特点辨认,我们已从教学切片中选择典型图像,经拍摄制成《彩色病理图册》,对每种病变或疾病拍有低或中、高图像,并注有文字说明。这些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为上好病理实验课提供了根本保证。
3 严格实验程序,加强实验课指导
摘 要: 为顺应新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作者对病理学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教学经验,为进一步开展形态学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病理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经验
新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潜力,以及能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医疗活动的应用型人才。为顺应新的发展趋势,本教研室对病理学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积累了教学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安排。2013级学生分成普通班和实验班,普通班是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学期内连续完成48学时的实验学习;实验班是新的两段式教学模式:实验分成两部分完成,病理学实验Ⅰ(总论16学时)和病理学实验Ⅱ(总论+各论32学时),在两学期内共完成48学时。实验中心集中安排实验教室,提供实验设备和相应的实验耗材,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实验技术人员根据实验项目内容进行相应的实验准备并指导教学。
【摘要】:通过对病理实验课教学的讲解,使人们对于病例实验室的课程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同时还探讨了病理实验室教学的改革,对于病理教学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病理实验室实验教学改革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了解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经过和转归,为认识疾病的本质及后期临床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有人称“病理为医学之本”,可见它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教育正处于从教师主讲逐渐演变为指导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中,病理学如何才能顺应发展很值得探讨和研究。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实验教学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的继续、补充和发展,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上好医学生的病理实验课,把学生培养成为动手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本学科的实验课教学提出几点设想。
为了能使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我们的实验课由多媒体示教,大体标本示教,切片观察,绘图作业和考试五部分组成,争取逐步强化教学效果。
1 实验课幻灯和大体标本的讲解
实验课幻灯的制作主要由大量的图片组成,图片所涉及的内容主要为理论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实验课幻灯图片的选择多为某种疾病的典型病理变化,同学们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及教师的讲解,可以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的临床知识。大体标本的观察比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观察更具有直观性。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的结合临床,实验课图片的选择除了以病理变化为主体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和临床治疗有关的有趣图片。比如,在同学们看完大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的图片后我们还选择了几张临床上冠状动脉搭桥的图片给学生看。在讲完心瓣膜病的时候,我们也选择了一张换金属瓣膜后的心脏标本的图片给同学们看,同学们对这些图片表现出明显的关注,普遍反映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本病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症状,提高了病理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更好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疾病谱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要及时的调整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临床疾病不断变化对病理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
【摘要】病理切片资源有限,但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在病理切片短缺时,可以使用数字虚拟病理切片,将玻璃病理切片与虚拟病理切片相结合,以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病理切片;病理学;实验课;应用价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2-02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科之一,主要是通过形态学研究疾病的成因与病理变化,探寻发病机制与临床症状。病理学教学中,阅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病理切片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病理变化的直接载体和重要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实践性。正确认识病理切片,明确切片中重点观察对象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提高病理实验教学效果,以及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疾病的能力。
1玻璃切片应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弊端凸显
病理学实验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阅片,病理学实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以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病变组织的玻璃切片为学习对象,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辨识病变组织的形态特征。但是,玻璃切片数量少不能满足教学的使用,并且在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观察怕拥挤损坏标本,畏手畏脚。质量过关的玻璃切片在制作过程步骤繁琐,保存稍加疏忽就会出现玻璃切片就易被毁损或造成褪色,对于典型病变的观察和示教的精确度产生较大影响。对于一些罕见病变,成型的组织切片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随着医学生数量的增加,实验课上显微镜病变观察教学的时空限制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在显微镜下的微观病变与宏观病变之间不同,造成学生对显微镜下的病变组织特征、与典型病变定位识别困难,学生依照病理学图谱用红蓝铅笔画观察到的病理切片镜下图,效果不是很好,感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调动起来,不利于在试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影响到病理实验教学效果。
2数字切片库应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便于资源共享
病理学实验课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学生应该消化吸收的病理学知识是固定的,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为突出的问题,这就需要以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取代显微镜,使用数字切片库实现教学资源实行共享,克服阅片观察依赖实验室中仅有的切片和显微镜的微观限制,打破时空限制,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摘要: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依据医学岗位职业需求,围绕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构建“一种模式,两个平台,三个体系,四种结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实践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医学专科院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医学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理论学习的延续、补充和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如何上好实验课,一直是该课程教改的重要目标。自2012年以来,笔者围绕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医学岗位职业需求,积极进行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1改革思路
设计“扎实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训练实践技能→开拓创新意识”的四步阶梯式教学思路,改良病理实验课教学模式、建设课程资源平台、实践创新型教学实验体系、采用结合型评价体系,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为切入点,以革新病理生理实验技术为突破口,以开展探究性实验为引导,构建“一种模式,两个平台,三个体系,四种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2改革内容
【摘要】病理学诊断是诊断猪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病死猪或濒死期的猪进行剖检,用肉眼和显微镜检查各器官及其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有些疾病除肉眼检查外,还须采取病料送实验室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本文简单介绍了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以为猪病的确诊提供依据。
【关键词】猪病;病理学;诊断;实验室检查
1 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是猪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病死猪或濒死期的猪进行剖检,用肉眼和显微镜检查各器官及其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某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病理变化,如猪瘟、猪副伤寒、猪喘气病等,通过尸体剖检,就可做出临床诊断。当然对最急性病例,往往缺乏特有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应尽可能多检查几头,通过对多头的检查结果,常能搜集到某一疾病的典型病理变化,支持诊断工作。有些疾病除肉眼检查外,还须采取病料送实验室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病理学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器材准备
包括胶皮手套、靴子、解剖器材(解剖刀、骨剪、外科剪、镊子和塑料袋等)、装有10%福尔马林的广口玻璃瓶等。
1.2 外观检查
对病死猪的眼、鼻、口、耳、、皮肤和蹄等做全面的外观检查。
摘 要: 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应开设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训练学生从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到论文撰写的全套科研技能,为学生日后加入科研队伍奠定基础。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创新性实验 分层次综合型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主要开设与课堂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的验证性实验。近年来,我们的教学由单纯的验证性实验教学逐渐向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相结合的方向转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开展创新性实验,通过开设具有探索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使我室病理生理学教学形成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者相结合的分层次综合型教学模式。
1.创新性实验的开展
创新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应用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2]。病理生理学是位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交叉阶段的一门桥梁学科。要完成病理生理学的实验,学生必须扎实掌握前两年半基础医学学习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也就是说,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因此,处于病理生理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是开设创新性实验最理想的对象。具体实施如下。
1.1教师队伍配备。
创新性实验通过“一带三”的形式开展,即一名教师辅导学生人数不超过三名,以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辅导学生。创新性实验的教师全部具备硕士以上学历且均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并具备多年的科研经验,完全胜任创新性实验的教学任务。
1.2参与教师的课题。
摘 要: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病理实验技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学生掌握病理切片制作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为本科生日后加入科研队伍奠定基础。
关键词: 病理学 《病理实验技术》课程 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近年来学科发展很快、教材翻新也很快,病理学的实验教学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调整改进,步入现代病理学的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开辟一条新的途径[1]。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主要开设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实验,包括病理切片的读片和病理大体标本的观察,通过这两类训练巩固病理学理论知识。近年来,我室的病理学教学已经由单纯的学生被动式学习型教学转向学生参与式的主动学习型教学。我们通过开设病理实验技术课,让学生学习病理实验室常规的制片技术、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技术,训练动手能力,不仅强化了理论教学,而且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日后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前期基础。
1.《病理实验技术》课程的开展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学科,病理医生的任务是阅片观察病变,切片制作主要由病理技术人员完成。近年来,随着医学生越来越多加入科研队伍,基本的病理切片制作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成为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开展《病理实验技术》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切片制作过程中培养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初步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具体实施如下。
1.1教师队伍配备。
《病理实验技术》课程和病理学实验教学一样,首先由教师讲授基本知识,然后分小组完成操作部分。教师均为有多年丰富制片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完全胜任实验的教学任务。
1.2课程设置安排。
【关键词】检验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59-1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机制,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在国内外的高等医学院校中都属于重要的主干课程。中医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学制内面对中医和西医两个医学体系的学习,时间之紧、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病理实验教学作为病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理论十分重要,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讲授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的病理学实验课分为形态学实验和机能学实验两个部分,现从这两个方面介绍如下。
1形态学实验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中医专业病理学实验课中,形态学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以往的形态学实验课包括组织切片观察和大体标本观察,其基本过程通常是:先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一些实验相关内容录像,然后由教师对切片重点讲解,之后学生观察切片并画图;教师先对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进行详细讲解,之后学生自行观察。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讲解的的过程中以自己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实验印象不深,达不到教学目的。为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做了以下调整。
1.1消除顾虑、解除恐惧心理上实验课前,我们先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病理组织切片和大体标本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潜在的危害性,讲解规范的操作方法,解除了一些顾虑。然后,再讲这些标本的珍贵性(我们教研室的大体标本都来自尸检,是多年的积累),使学生爱护标本,并使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大大提高其求知欲。
1.2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我校自2006年开始,病理学形态学实验应用多媒体、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每次观察标本之前我们都利用多媒体领学生复习相应组织器官的解剖、组胚相关基础知识,没有哪位同学因这些基础知识的不足而耽误了实验课程中的学习;实现了老师、同学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各种形式的交流、讨论的顺利进行。
1.3注重组织切片与大体标本观察相结合病理学的重点内容是基本病理变化,而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大体和镜下,因此大体和镜下的改变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在形态学实验讲授过程中紧密联系组织切片观察与大体标本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脂肪肝大体标本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表面光滑,呈淡黄色,质软,切面隆起,边缘外翻,触之有油腻感。当在光镜下观察脂肪肝病变时,可观察到肝小叶中央部肝细胞胞浆内观察到大小不等的界限清楚的圆形空泡,甚者肝细胞核被大脂滴挤向细胞的一侧,形似脂肪细胞,我们可以提示,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切面隆起,是由脂肪变性导致的肝细胞体积增大引起的。这样就把肉眼观察与镜下观察紧密的结合起来,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脂肪变性。
【提要】病理实验教学是重要医学高等院校基础教学基地,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知识点多、内容枯燥等弊端。开放性实验是指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完成的,且在其教学中所有实验资源向学生开放而不受实验室、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限制的一类实验形式。实验教学是一类需要学生自拟实验方案、查阅实验资料、提出设计路线和实验步骤,根据获得的实验结果,自己概括出实验结论的新型实验。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补充,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培养实用型临床医疗专业的本科生尤其重要。该项目致力于实施病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一定成果。
【关键词】教育,医学;实验室;教学方法;学生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临床诊疗、科学研究中均扮演重要角色[1]。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是对理论知识的印证、巩固和有益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对器官标本(又称大体标本)和组织标本(又称组织切片)进行全面细致观察[2],了解人体各系统主要病变的特点和诊断要点,为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病理学具体分为基础病理学和诊断病理学。传统教学偏重于基础病理学理论,病理学实验及诊断病理学教学较为薄弱。近年来,本院加强病理学实验教学,建设病理开放性实验室,增设开放性实验教学课程,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现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制订病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开放性实验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项目,在本科生中设立创新学分。开放性实验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实验,充分利用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3]。作者总结多年病理教学、实践经验,查阅多方资料,认真拟定《病理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讲义、授课计划等材料,由项目组多位资深教师联合审定,经院方批准,面向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影像学、预防医学、药学等多个本科专业开设病理学开放性实验课程。本课程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具体根据本院学生专业水平特点,制定“一体化、三层次”课程体系[4-5],因材施教。
1.1“一体化”病理学是医学院校多数专业都需要学习的课程,传统病理学实验课仅为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由教师指导,带领学生读片。但临床病理工作不仅“读片”单一操作,还包括观察手术标本、组织取材、石蜡制片、HE染色或特殊染色、生物医学摄影等多种步骤,学生需系统学习、实践。课程整体安排为:给予学生原始临床病例资料,带领学生从收集病史开始,研究病例,确定方案,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并联系临床症状,分析结果,最终作出临床诊断,讨论总结,书写实验报告。即为“病例导入式自主设计性实验[6]”。
1.2“三层次”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各有差异,在病理实验教学中,侧重的教学内容也应各不相同。为突出各专业特色,开展特色教学[7],实验教学内容设“三层次”:(1)基本技能培养层次,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所有专业学生均需掌握内容,重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2)综合能力培养层次,体现为由学生主导的完整实验项目,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操作,直至实验报告;此项要求较高,也属学生必需的实验内容,但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差异安排不同等级实验项目,激发学生自主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创新能力培养层次,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之外,根据书本知识点的先导、后延或学生专业特色、个人兴趣等,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创新项目,提供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此项要求最高,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2开展病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