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

编辑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形势下对策划编辑工作的新认识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版社面临的竞争愈加激烈,在此形势下,策划编辑工作在出版流程中的作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总的来看,策划编辑工作在出版流程中地位的变化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作用的。一是随着出版业社会化分工加剧,各工种细分,必然要把策划这一环节突显出来,使之独立性加强。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激烈竞争必然要求在原有的单纯文字编辑中分离出一些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来专门从事整个图书运作,即所谓的策划编辑。新的工作特点要求这部分人必须具备更全面的知识结构来适应此项工作的挑战。

【中图分类号】 G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303-1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策划编辑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

(一)选题捕捉能力。这也是策划编辑工作最基本的职能要求。策划编辑作为选题灵感的始动者必须要对图书选题有敏锐的把握能力,不仅要在工作中探讨研究各类图书选题,更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细节,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会灵光一闪,有好的选题点子冒出。如果只是有了好的点子,确定了图书选题方向,这也只能称得上是传统的策划编辑。新形势下,策划编辑在确定图书选题后,头脑中必须要有一个相配套的图文设计、印制、装帧、宣传及发行的初步方案,这就要求策划编辑还要懂装帧设计。

(二)熟悉图书装帧设计与印刷工艺。策划编辑在头脑中形成选题点子后,紧接下来就应该立即想到如何配合选题的主旨对内容实体进行装帧设计,如选择何种纸张、使用何种印刷手段、需要哪些特殊工艺、整体的设计风格应如何与选题定位相适应等。这就要求策划编辑了解出版工艺,熟悉印刷流程,头脑中对每个产品的形象都要有一个初步的设计定位。而这个设计定位一方面要服务于图书选题的整体特点,另一方面要考虑市场受众的接受程度。这样,对图书本身有了明晰概念后,策划编辑就应结合选题定位及外观形象着手考虑图书发行问题了。为此,这又要求策划编辑必须懂市场会发行。

(三)掌握市场营销知识。这是新形势下对策划编辑的新要求。现今策划编辑的意义已不仅局限于策划选题点子的范畴,甚或是对稿件的编辑加工,而已拓宽到市场经营上了。这是因为,选题的好坏不能只凭内容质量来评定,市场也是重要的检验标准。图书在营销学的范畴来讲它就是一种产品,只是与其他产品不同,图书是一种同时具有精神与物质两种属性的特殊产品而已。普通产品设计成功与否靠的是市场检验,而图书产品的双重属性又决定了评价图书策划水平的双重性,即,要看图书出版后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鉴于此,策划编辑在有了好的选题点子后,不仅要对图书内容进行必要的把握,更要考虑到此类选题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

(四)具备组织协调,统筹运作能力。因策划编辑的工作要跨越多个部门,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策划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统筹运作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调,更加有效地利用团队的优势完成图书出版的构想,把自己的策划方案转变成真正的产品,并在市场中取得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从策划编辑工作职能要求来看,传统意义上的编印发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不太可能完全胜任此项工作。他们可能在各自本环节内游刃有余,但对于策划编辑岗位基本职能要求来讲却又有所欠缺。而在这几个环节中,编辑处于出版流程中的龙头位置,应该是最有可能产生出策划编辑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地方,这也许就是“策划编辑”这个称谓的由来吧。但我本人对采用这个称谓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全文阅读

编辑工作中职能和分工论文

摘要:本文表述作者对图书编辑业务流程各环节的内容定义,并从各个层面上简析图书编辑业务体制中按学科分工确定岗位的种种弊病。在此基础上,提出职能编辑的概念,提出按编辑个人所长、所好为主构建的职能分工的业务体制方案。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本文最初于1986年左右在科学出版社成稿。是较早提出组稿编辑进而策划编辑理念的文章之一。

多年来,国内相当一部分出版社(非凡是自然科技类出版社)实行按学科分工确定岗位的编辑业务体制。以学科划分编辑室,在编辑室中往往再划分学科组,按人头再细分各人分管的分支学科,责任编辑负责自选题至发稿全过程的业务。

在这样的运行体制下,为了“多出书”,不少出版社仍然以年发稿字数、附加品种数等作为对编辑人员个人的主要业务考核指标。组稿、审稿作为编辑加工的“编前工作”,难以和发稿字数平行地计算工作量,客观上淡化了策划、组稿、审稿的意义。显然,这不利于出版社的整体发展。

而且,编辑人员受学科分工的限制,为了完成发稿任务,即使有意愿、有热情,也不太可能主动进入相邻学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策划、组稿业务。在图书出版业日益激烈、跨学科全方位的竞争面前,尽管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却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造成潜在的策划效能浪费和市场效益缺失。

在这样的运行体制下,图书编辑室组什么稿、出什么样的书,书稿质量的评价,加工质量的控制几乎都完全取决于责任编辑个人,很难从整体上导入市场竞争意识进行有效的营销管理和指导性干预。“责任编辑”的意义从出版社内部来看,以不仅仅是某一部书的特定责编,而是出版社该学科的责任编辑了。换句话说,出版社某一学科图书出版状况,其整体规划上的独创性、系统性,其学术水平,其编辑构想,其稿件加工质量等等,无不取决于分管该学科的责任编辑的个人业务素养,而往往并不都准确地体现出版社的整体素质。例如,让一个具有多年工作经验且有进取心的编辑甲,或者让一个才工作不久、又对编辑工作缺乏全面熟悉和热情的编辑乙来分别掌管同一学科的编辑出版业务,两者的工作所反映出的、被读者认为是代表出版社水准的面貌会相差很远;或者是当主管A学科的责编的素质才干明显强于主管相邻的B学科的责编乙时,出版社A学科和B学科图书的选题质量、出版物质量就会出现明显差异。读者自然因此会认为摘要:该出版社的A学科的图书质量高,B学科的则不行,造成出版社整体品牌形象的缺损。

再者,“编辑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工艺”。仅仅于此还不够,我们说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它的创造性体现在编辑人员构成用于指导完成选题、组稿和审稿的、带有独创性的选题构思、组稿构思和审稿构思(统称为编辑构思)上;编辑工作又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它的技术性体现在编辑加工、版式处理过程中严格维护出版社特有的格式、体例和整体质量水平,从而体现出版社出版物的整体个性即品牌特色上。

谈到编辑构思,一部书的作者在写作伊始,要先构思书的结构、取材和叙述方法,那么,编辑在编书之前,是否也有必要先完成一个构思呢?“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乎无算乎。”虽然选题还未列选,编辑人员的包括该学科出书规划、该书对应于特定读者对象的策划及其内容的编排结构、作者的物色及对其写作上的要求、该书的装祯设计思想、营销宣传方案等构思就应当初步形成了。从本质上讲,编辑构思同样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体现了因人而异的风格和个性。同样的选题,即使是为名家出专著,也同样可以提出不同的编辑构思,而按不同的编辑构思编出来的书,其风格、面貌和质量、水准都会有很大差别。假如只有作者的构思而没有编辑构思,编辑工作就成了只是技术性的加工整理工作,编辑活动成了被动盲目的行为。依靠于等稿上门,创造性便无从谈起,创造的喜悦和乐趣也随之消失。这正是编辑家和“匠”的区别所在。和过去相比,在今天图书出版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编辑工作早已不再仅仅是“为人作嫁”了。

全文阅读

图书编校再分工及编校流程重组浅思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得到迅速发展,图书品种数从1994年的10万种,发展到2011年已达到37万种,而且是在从业人员并没有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为了适应出版形势的发展,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提高图书质量,我们有必要对图书编校进行再分工,对出版流程进行重组,并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图书生产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图书编校 再分工 流程重组 质量效率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ince 1990s, China's book publishing has developed greatly. The variety of books published has increased 370000 in 2011 from 100000 in 1994, but the employee didn't increased accordingl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 editing quality of books, it is necessary to re-divide the work between employee ,restructure publishing process and make use of social source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book-publishing.

Key words book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division; process re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socializa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广泛用于写作和图书出版制作,我国图书出版业得到迅速发展,图书品种数从1994年的10万种,2004年的21万种,2009年突破30万种,到2011年已达到37万种。①而这是在从业人员并没有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现在的编辑发稿压力不断增大,十年前一个编辑一年的发稿量可能只有几万字,而现在一个编辑的发稿量至少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②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是“责任编辑一年用的书号远远超出5种,多达20~30种,工作量多达1000万~2000万字!如此大的工作量,按照‘三审三校’制的要求来运作,编辑校对人员不吃饭、不睡觉也难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进行改变,图书质量可想而知。有鉴于此,不少业内人士对解决图书生产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张要从“调整出版专业分工,由出版单位和出版管理部门共同确定出版范围……优化结构,控制品种数量,提高质量,增进效益”③,“积极开展组织制度创新,引导和推进图书编辑环节合理的社会化分工;提升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扭转广种薄收的增长方式,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图书的经济效益;加强生产流程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强化责任编辑的质量责任;建立健全社会质量监督体系”④等。这些对于出版工作起到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也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下面准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图书编校再分工以及编校流程重组的看法,求教于业内先进,集思广益,共同做好图书的编校工作。

1 编校的再分工

1.1 编校为什么要再分工

全文阅读

策划时代编辑主体功能和作用的转型

“策划编辑”作为在人力资源的优化与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编辑理念,是近年来出版界和报刊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出版业已经进入“策划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时代呼唤新的行为主体,作为行为主体的策划编辑怎样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实现自身的转变,已成为策划时代搞好编辑工作的关键。

传统编辑是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根据领导的安排,对来稿进行后期的加工和编辑,有时也根据需要对来稿进行细微的修改。编辑同仁不无调侃地称自己为“文字工匠”,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是“剪刀加浆糊”的工作。尽管在传统的编辑工作中也不排除有工作的创造性,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中,报刊的价值主要都是由作者创造的,编辑仅仅是这种创造活动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实际上,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编辑在原来的管理模式中确实没有起到能动的、创造性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一系列新的经营管理理念的引入,报刊出版不再是等待领导的安排和把精力花在作者的稿件上,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广大民众的需求来策划选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报刊业越来越市场化,编辑工作已经真正进入了策划时代。

策划时代的编辑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工匠”,他们的工作也不再是仅仅“为他人作嫁衣裳”,他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大众的需要,调动自身的思维智慧和调查研究获得的各种信息,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影响媒体的出版走向。

首先,传统编辑工作的重心是对稿件的加工,虽然传统编辑有时也会偶尔地涉及到策划选题、组织稿件,但是这些工作在其整个编辑过程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反,策划时代策划编辑的工作除参与一部分稿件的文字加工工作之外,其工作重心应该是策划符合社会和受众需要的选题,考虑报刊的整体运作。

其次,传统编辑大部等稿上门,他们一般情况下仅仅从事文字工作,许多人都是语言、修辞方面的专家,或者是某一个具体学科的学者,是学者型的编辑。而策划时代的编辑已经不再被动地等稿上门,他要紧紧地把握当前的市场,主动地去策划选题,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发现、物色与各种选题对路的内容,与作者和经营者共同创造文化产品。在文化作品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其策划活动形成某一报刊品牌。

再次,传统的编辑最关心的是他加工的稿件能否通过总编辑的认可,作品的导向是否正确,至于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他并不关心。策划时代的编辑不仅要关心内容和文字,而且还要关心报刊的经营、生存和发展。实际上,策划编辑又是报刊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策划时代编辑主体的工作与传统编辑有很大的不同,与此相应,策划时代编辑主体的功能与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辑的工作重心从传统的加工整理转向了运作策划。

全文阅读

简论期刊集稿的意义、作用和对策

摘 要:组稿、自投稿、推荐稿、内稿等是期刊文稿的重要来源。近几年,产生了一些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集稿方式,有的把主动的组稿与被动的自投稿相结合,产生新的集稿方式;有的借鉴其他媒体的集稿方式;还有是根据自己期刊的特点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其他方式。

关键词:期刊;集稿工作;编辑;组稿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178-02

集稿就是通过各种渠道积聚和收集作者投来的稿件,包括组稿、自投稿、推荐稿、内稿等。组稿是集稿工作的重要来源。

一、组稿的意义和作用

一般来说,一本期刊都有着自己的宗旨、定位、特色、风格,同时期刊是由人来编的,人又是有思想、有意志、有追求的,所以集稿是一项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集稿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首先,由于组稿是集稿的重要来源,那么组稿的最大优势便是有利于实施选题计划,贯彻总体编辑构思,塑造期刊的风格。一般来说,自投稿和推荐稿具有很大的不固定性和盲目性,选题策划确定后,如果“守株待兔”“等米下锅”,那么会有什么稿件投来,什么时间投来,来的稿件能用上多少……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未知数。而主动组稿就会避免这种盲目性,会使一些重要选题的落实有了可靠保证。同时,由于组稿的对象大部分是编辑部熟悉和了解的作者,所以很容易保证稿件的质量;由于一般都有时间上的限定,所以也容易保证出刊的时间。

其次,期刊的自投稿部分虽然是一个变幻不定的未知数,但也是与组稿部分并驾齐驱的重要来源。虽然这些稿件具有一定的零散性,但却可以成为丰富、充实期刊总体构思的一个力量;正因为他的变幻不定,才能使编辑部经常获得新的信息来源,拓宽编辑部思维的取向,使期刊保持活力。同时,由于自投稿的作者范围广、变化大,更利于编辑部发现新作者、培养新作者。

全文阅读

谈专业期刊的编辑工作

据统计,我国现有专业期刊8 000多种,从事期刊编辑人数超过10万人,其中从业五年内的新手占三分之一强。尽快熟悉编辑业务、做一个合格编辑,是当务之急。本文结合编辑的主要业务流程,谈谈如何做好专业期刊的编辑工作。

一、学会整体策划

整体策划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确定期刊性质和读者对象定位,制订年度出版计划,进行栏目设置;二是指在期刊选题、立项时,对选题内容及期刊编辑、制作、营销全过程所做的战略性筹划。实施整体策划的目的在于:在重视开展调查研究、培养编辑策划能力和形成有利策划工作的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将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合理组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不断创新的编辑策划机制,从而出精品、创品牌。

整体策划阶段主要工作及有关事项如下:一是制订计划。包括选题计划、出刊计划、封面设计风格,以及版式设计格式等。二是栏目设置。期刊的栏目设置关系到刊物个性特色的发挥和社会目标的实现,栏目设置的重点在于要有独立的风格,拟订年度栏目设置计划,经编辑部门、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集体讨论通过后实施。三是选题策划。选题策划从信息采集开始,信息采集从社会调查入手。编辑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调查,搜集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行业信息、期刊市场信息、作者和读者信息,掌握大量一手材料,并使用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分类、综合、分析,从中寻找选题方位,进行选题策划。四是实施方案策划。对期刊项目从设想到成品制成的全过程做出宏观的、大致的考虑。包括人力、财力、进度方面,以及营销方案策划、选题立项、增刊策划等。

二、积极做好组稿和稿件处理工作

期刊的稿件主要包括自采稿、约稿和投稿三类。其中约稿的主要工作及有关事项有:选择合适的作者,与作者商讨撰稿事宜,与作者签订约稿合同,关注作者写作情况,按约定时间收稿等。在做好组稿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做好稿件的处理工作。处理投稿的主要工作及有关事项有:公布投稿地址或邮件地址,由专人定期对投稿进行初选,通过初选的投稿根据其选题分配到期刊的相关部门,并确定该稿件的责任编辑,由责任编辑按照流程提交选题,进行审批立项。

三、认真审稿

审稿是编辑流程的中心工作。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审级、两道程序、六个环节。三个审级是初审、复审、终审;两道程序是审读、审订;六个环节是初审审读、复审审读、终审审读、初审审订、复审审订、终审审订。作为新手或一般的编辑,要熟练掌握初审、初审审读等环节的基本技能,适当了解和学习复审、终审技能。

全文阅读

江苏省出版业副编审职评要求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资格标准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某学科有较系统的研究,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熟悉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政策;有较丰富的编辑出版工作经验,能策划并组织实施国家、省重点出版物选题,或独立负责的报刊版面(栏目),或在校对重要书稿中发现并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中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跟踪、掌握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组织和指导本专业业务工作和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具有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恪守宣传工作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经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期刊、学报、专业报纸(指不以新闻为主的报纸)等出版单位中,从事文字编辑(含图书宣传)、美术编辑(含美术创作、装帧设计、封面设计、美术摄影)、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编辑管理、技术编辑、校对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凡符合出版专业副编审申报条件,现与出版单位订立聘用合同,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人员,按照个人自愿原则,也可以申报不作为改变其离、退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恪守宣传工作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编辑(技术编辑、一级校对)资格后,年度考核合格(称职)以上。

全文阅读

编辑部门绩效考核方案设计与实现

一、效益是主要考核目标

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1]目标管理属于结果导向性的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实际产出为基础,重点考评工作成效和劳动成果。企业管理必须为各部门和员工设定目标,使部门和员工被“目标”管理。出版企业追求“双效益”,这决定了出版企业中编辑部门的工作目标是打造一流的产品,“坚持高质量、特色鲜明、成规模、成体系、具有较好的前瞻性和市场适应性”,[2]开展内容和形式创新,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编辑工作是一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劳动。传统编辑工作包括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和相关辅文撰写等内容。迫于市场压力,出版企业纷纷将编辑推向市场,赋予编辑产品成本控制和推广营销的职能,因此,当今的编辑工作可分为产品研发、加工和营销三大过程。如果说目标管理主要考核结果,那么在设计编辑部门考核方案时,还要加上过程考核的元素。过程管理要求企业根据经营目标,优化业务流程设计,确定业务流程质检的联结和组合方式,并以业务过程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和机构设置,并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综上,我们认为,编辑部门的考核目标应该是:全面反映编辑部门工作实际,客观评估编辑工作过程以及由编辑过程创造的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部门是主要考核对象①

编辑部门考核应基于当前大多数出版企业编辑业务运作机制和机构设置,是出版企业建立企业考核部门、部门考核员工的责、权、利明确的考核体系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推动编辑部门更好地发挥在图书产品研发、制作和营销推广中的职能。

对编辑部门的考核,其核心和落脚点是绩效。所谓绩效考核,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职能部门和员工工作行为和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结果对以后的工作过程和结果产生正面导向。编辑工作的绩效分为编辑行为和工作业绩。编辑行为主要是指编辑在出版活动中付出的努力,业绩是指产品所取得的社会反响和市场表现。此外,由于分工不同,部分编辑部门还承担着对内、对外的服务职能,其服务质量也应该纳入编辑部门绩效考核的范畴。

三、考核方案的设计原则

全文阅读

论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工作的新特点与新思路

摘要:传播媒体的变化必会影响到各类传播媒介,网络传媒时代的到来,同样会影响到期刊编辑工作。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工作因为信息传递方式、沟通途径和受众群体的变化而具有许多新的特点。面对这些新特点的出现,期刊编辑就必须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从编辑工作的各个维度进行调整,以适应学术期刊网络化的时展进程。

关键词:网络环境;期刊编辑工作;新特点;新思路

惊人发展的中国网络业激活了正在形成之中的网络市场,改变了中国出版业的整体面貌,对期刊编辑工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工作因为信息传递方式、沟通途径和受众群体的变化而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1、选题策划过程中期刊编辑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更迅速、更全面的信息,包括学术动向、前沿热点、探索方向、专业人士队伍状况、受众青睐点等。

2、在确定选题后,编辑与作者的信息互通更为快捷有效,同时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主动联系期刊编辑。在学术期刊内容送审、主审等工作方面,期刊编辑可以通过邮件传递、MSN、QQ在线交流等网络信息渠道与作者、审稿专家以及编辑部内部工作人员同步进行多向联络与互动,从而极大地提升期刊的专业学术水平。

3、对于部分与学术期刊选题不符或因其他原因被退稿的情况而言,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因为回复的快捷便利而可以更有人文关怀。传统模式的期刊编辑常常会面临退稿带来的巨大工作量,部分的期刊编辑甚至因退稿量太大而难于做到与作者的有效沟通。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则可以在得到专家评审后,将原稿和专家意见退回给作者,以帮助其在学术研究等方面找到学习的方向,更有部分编辑会在退稿邮箱中加入对年轻作者鼓励关怀的语句模板,从而为学术期刊的后备力量积蓄奠定基础。

4、在编辑校对、清样和期刊信息反馈意见收集等工作方面,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也有着更为简洁、高效的特点。尤其在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方面,网络的便捷搜索和大量统计软件的诞生让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有了规矩。学术期刊的编辑在收到反馈信息后,可以通过关键词统计、词条搜索等简便明了地了解到手中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受众,为提升自身专业特色,打造专业期刊品牌做好市场调查工作。

5、任何一种媒体都是一种“眼球吸引体”。缺乏受众,媒体将无以立足。在受众群体方面,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工作也有着其特殊的状况。学术期刊的编辑与出版不同于网络文学创作,与网络新闻编辑也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学术期刊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一种传播媒体,其受众群体相对较少,但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受众的阅读习惯、阅读软件、搜索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原因,在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就必须尽量考虑大面积受众的基本状况,在考虑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技术含量,从而保证期刊内容相对较高的检索查阅、文献索引、在线阅读和下载量,以保证自身在海量网络信息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文阅读

对加强期刊策划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 期刊策划工作的实质就是始终在于创造性地整合资源。没有策划,就没有精品期刊的发展与兴盛。期刊策划是对期刊完整意义上的打造,包括选题策划、栏目策划、外部装帧策划等内容。加强期刊策划工作需要编辑人员树立策划意识,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与配合。

关键词 期刊工作;期刊策划;编辑策划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8-0005-02

策划(SCHEME)是现代公关学、广告学、企业管理学和CIS理论的重要概念。在市场经济大范畴内,策划理论和策划活动几乎可以渗透到所有的产业和事业之中。大到整个国家的远近期发展战略,小到单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都离不开“策划”二字。策划工作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各个层面和角落[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出版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众多期刊逐步从政府包管包办、不计盈亏的事业型单位转变为完全推向市场、自负盈亏的企业型单位,期刊出版的竞争程度必将日益激烈,这将是国内期刊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期刊策划工作是编辑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是现代期刊的中心环节,是期刊出版工作的灵魂。在市场环境下,编辑的期刊策划工作直接关系到期刊的质量,有时甚至会决定一个刊物的生死。下面笔者仅就加强期刊策划工作谈几点认识。

1 加强期刊策划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策划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所谓策划,是指筹划、计划、打算、谋划,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规则、规律对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的设计。在期刊出版领域,期刊策划工作包括很多种:如对期刊编辑方针的设计;对期刊选题的设计与实施;对期刊各个栏目的设计;对期刊内容的编排设计;对期刊广告的设计等。这种策划工作是期刊编辑人员在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对读者需求、市场前景和自身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周密思考后,逐步形成的对期刊内容和期刊形式等方面的设计、规划,是编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期刊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是对期刊内容和形式进行的总体设计。因此,编辑策划最能体现期刊的性质、宗旨和特点,最能反映编辑人员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创造才能,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主导性,它要求对期刊的发展方向、期刊的版式设计、期刊的定位等有预定的构思,对期刊拟登内容、开设的栏目等内容有所限制;二是具有选择性,它是根据市场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后,把最新、最急需、最有用的信息作为选题;三是具有针对性,选题不是盲目的,而是针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的。期刊策划工作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编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提高期刊质量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策划行为,能给期刊在内容上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形式上赋予时代的气息。如果缺少策划,就等于缺少了期刊活的灵魂,即使审读编校等后续工作做得再好,也注定是平庸的。因此,要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期刊策划工作。

2)加强策划是期刊立足市场的重要保证。期刊能否在市场中立足,关键取决于读者。在市场环境下,期刊生命力最终根植于广大受众的认可程度,而不是根植于领导意见和长官意志。期刊要想打动读者、赢得读者,只有栏目设置更加合理,文章更具有可读性,版式设计更加美观、更有时代感。因此,只要是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杂志,就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阅,接受读者的评价和裁判。罔顾市场规律和读者需求的杂志只有关门倒闭,死路一条。而要办好读者喜欢的现代期刊,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期刊策划工作。从期刊的受众定位、杂志风格、特色品位到选题设置、版面编排、印刷装帧、发行销售等,都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周密策划。可以这样说,一份杂志是否办得成功,主要取决于策划工作做得怎么样。如果整个生产环节和工作流程策划好了,剩下的任务就是依照“图纸”付诸实施,赢得受众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说,期刊策划工作是期刊立足市场的重要保证。

2 期刊策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