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客运站房是城市的重点工程,本次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建成一座能象征地域文化色彩和当代城市活力的车站,给淮南市民一座引以为豪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在站房设计中紧紧抓住“汉风古韵,文化新站”的特色主题,抓住古汉时期历史文化的传承,创造出与淮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气质相切合的别具一格的“新汉风”交通建筑风格。该站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2000人设计,隶属中型站,建筑面积7948.04m2,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其防火设计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一是合理确定站房的耐火等级;根据站房的用途,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耐火性能,实现安全与经济的最大统一。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主要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火灾危险性、高度及火灾荷载等几个因素。二是划分合适的防火分区;站房一层划分为5个防火分区,根据规范要求,候车区、售票厅、办公区、设备区、行李与包裹库,应分别设置防火分区,站房二层根据需求分别设置3个防火分区。站房防火分区划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站房的防火安全。但划分过小,势必会影响站房的使用功能。三是选用不燃及难燃构件和材料;站房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发烟性能和毒性,直接影响人员疏散和火灾控制。因此,做好材料选用工作,对预防火灾、提高站房的火灾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四是为站房配置有效积极的消防系统;如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淋、消火栓、防排烟、防火卷帘、应急疏散等。良好科学的消防系统,可以进一步提升火灾防控和火灾救援效率。要保证消防设备在火灾期间能够正常运行,用于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对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进行科学的、有效的防火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2消防配电线路的防火设计

在对站房消防配电线路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铁路电力设计规范》为设计依据,做了如下考虑。①淮南站属于中型站,消防设备按用电负荷等级划分应为二级负荷。规范规定,二级负荷宜由两回线路供电,设计考虑将其提高至一级负荷的供电标准,即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设双电源自动切换,从源头提高消防设备的供电可靠性。②为消防用电设备设计了专用的供电回路,从变电所低压出口处至消防设备最末级配电箱的配电线路,均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设置,即从变压器低压出口处分开自成供电体系,把消防负荷和非消防负荷分开。当站房内生产、生活用电等非消防负荷被切断时,仍能保证消防设备的用电。③消防设备均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消防设备的供电在末端配电箱切换,而不是在控制箱切换。设计由一个配电箱放射给多个设备控制箱供电,控制箱再给设备供电,这样,不需要在每个设备控制箱处设置双电源转换开关。④消防配电干线按站房的防火分区划分,消防配电支线不穿越防火分区。将站房消防设备的配电按防火分区划分,各自组成一个直接由变电所引来电源的配电系统,不互相交叉配电。⑤对于站房内普通的、非消防负荷,在第一级配电箱(柜)的出线端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主要指剩余电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备是火灾发生后的补救性的被动措施,为了减少损失,而专门针对电气线路故障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前期预警系统。⑥为满足消防配电线路在火灾时连续供电、继续发挥作用的需要,消防配电线路与其他配电线路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消防设备的供电干线选用矿物绝缘电缆。

3矿物绝缘电缆

本工程消防设备的供电干线选用矿物绝缘电缆,因为矿物绝缘电缆是目前为止真正安全、环保的电缆。矿物绝缘电缆于1895年由瑞士人研制开发获得专利,1934年法国率先将该技术转化为生产,1968年上海电缆研究所开始研发,20世纪末开始批量生产,具有耐火性能好、工作温度高、载流量大、耐过载能力强、防水防腐、机械强度大、无卤无毒、屏蔽性能强等优点。传统的有机耐火电缆因含有大量有机材料,在火灾情势下是个火险因子,电缆经过燃烧或高温散发有毒气体。矿物绝缘电缆全由无机物(金属铜和氧化镁)组成,即使在1000℃的高温下燃烧也不会产生烟雾、卤素和有毒气体,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卤无毒电缆,且自身不会燃烧,不会引起火灾,更不会传播火种。其裸电缆长期使用温度为250℃,在950℃~1000℃时可持续供电3h,为人员安全疏散赢得了珍贵的时间。矿物绝缘电缆的直径比其他额定电流相同的电缆要小,因此,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减小一个截面等级使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矿物绝缘电缆的过载能力可达到正常载流量的10倍,若电缆意外被过电压击穿,由于氧化镁成分不会被改变,因此电缆仍可恢复原来的电气性能,仍可正常使用。矿物绝缘电缆的铜护套是很好的屏蔽保护层,既可防止电缆本身对其他线缆的干扰,又可防止外界磁场对自身的干扰。由于矿物绝缘电缆具有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本次站房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干线选用矿物绝缘电缆,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结语

淮南客运站房在设计中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风格,力争构筑淮南市的门户标志。配合站房主体工程,消防的配电设计也从方方面面的细节考虑,合理优化线路,为火灾的前期预防与后期救援提供最大保障。良好的消防系统是现代化公共建筑质量的重要保证,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是整个消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配套内容,也是电气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和关键,消防配电设计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根据消防设备的不同功能、不同特点和要求,进行不同侧重点的配电线路设计,设计人员应该在实际的工程中逐步改进和完善消防设计,力争将建筑中潜在的消防隐患降到最低。

作者:傅瑶 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合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TB10063-201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

[3]TB10008-2015,铁路电力设计规范[S].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火灾危险性;消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电站厂房火灾危险性

水电站由于设备众多、线路复杂、带油设备繁多,发电机、主变压器、油浸变压器(电抗器)、油开关、电缆、蓄电池等电力、电气设备,柴油发电机、绝缘油和透平油系统等场所火灾危险性大。水电站厂房地下部分空间密闭,一旦发生火灾,宜造成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从而产生社会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后果严重。

二、水电站消防设计特点

1重点突出

水电站工艺布置与运行情况不同于其他工业建筑,主厂房空间高大,较长时间的烟气聚集不会影响到人员疏散,而且随着电站管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场所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人员疏散与民用建筑有所不同。因此在消防设计中,保证机电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疏散应是水电站厂房消防设计的重点。

2消防措施综合运用

在消防设计中,首先应突出“防”,争取将火灾危险性降到最低程度;其次合理布置各个功能区,有针对性的对火灾危险性高属丙类的场所、部位进行分隔,采取多重消防灭火保障措施。在预防-报警-灭火设施启动多重环节保护下,尽量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发生。

3立足自防自救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消防工作方针。水电站一般远离城镇,可借助的社会消防力量有限,消防安全立足自防自救。在确保消防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消防优势,尽可能与正常使用的设备相结合,重点部位采用先进技术,做到保障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

三、消防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西部地区水电站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通常为丁类。部分场所如中央控制室、油浸变压器室、油处理室、柴油发电机室、室外主变压器场等为丙类。在消防设计中通常根据厂房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危险等级,按照以下防火规范进行设计: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90、

(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年修订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6)《水力发电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 /T5165-2002)进行相应的消防设计。

(7)《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 154:2003

在水电站消防设计审查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将主、副厂房作为同样的功能分区,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丙类场所内部装修设计燃烧性能等级设计不合理。顶棚、墙面材料较多使用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的装修材料,地面、隔断使用B2级;丙类场所防火分隔中,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设计遗漏。

厂房内各部位火灾危险性定性不全、划分不准确,导致主变室、油系统、中控室等重要部位消防设计不完整。

安全疏散不能符合新标准要求,两座水电站都仅设置了敞开楼梯间作为安全出口,且地下层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作为工作人员主要聚集地的办公室只设有一条疏散线路,且设在主变室上方,无法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油系统事故排烟系统未独立设置,油罐和油处理室排出的油气火灾危险性大,易发生油气火灾,与厂房通风系统共用通风总管道,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火势向其他通风子系统蔓延扩大。

电站的消防电源均取自厂用电系统两端的母线上,一旦发生火灾, 则两端母线均无法供电,无法满足消防电源的要求。

对不同形式的墙、楼板、井在穿管、开洞时其防火封堵组件设计笼统,交代不清或设计不合理。

四、水电站消防设计建议

1防火分区和丙类场所防火分隔与内部装修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以下简称《水规》)规定:水电站主厂房和高度在24m以下的副厂房,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限,是指各自的防火分区面积不限,但并不是表明二者可以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第 2.0.20条、7.1.5条,在主、副厂房按照不同防火分区划分时,相邻之间应设置防火墙分隔,防火墙上门窗洞口应为甲级防火门、窗。

水电站厂房的丙类场所主要有:中控室、发电机配电装置室、油浸变压器室、油处理室、柴油发电机室、电缆夹层、室外主变压器等场所。根据《水规》第 4.1.1条规定,丙类生产场所应作局部防火分隔,防火分隔宜按照《建规》第 5.4.2.3、5.4.2.5条、第 5.4.3.2条规定,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不燃烧体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窗与厂房其他部分隔开。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95(2001修订版)第4.0.3条规定,电子设备室等丙类场所顶棚和墙面装修材料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A级,地面和其他部位不应低于 B1级。中控室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第 11.1.5条规定:控制室内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

2安全疏散出口、疏散距离和楼梯间

安全疏散出口:根据《水规》第2.0.2、4.1.1条规定,水利发电厂的主、副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水电站厂房的安全疏散出口宜根据《建规》第3.7.2.4、3.7.2.5条、《水规》第4.2.4条规定设计, 按照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厂房进行设计,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当“建筑面积大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超过 30人”或“地下厂房其建筑面积大于 50m2,经常停留人数超过15人”时, 应当设置两个安全出口。根据《水规》第4.2.4条规定,当副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时,且同时值班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安全疏散出口。

疏散距离:根据《水规》第4.2.5条规定,发电机层室内最远工作地点到该层最近的安全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根据《建规》表3.7.4规定,地下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为45m。

楼梯间:水电站厂房发电机层以下部分宜设置封闭楼梯间, 根据《建规》第7.4.4条规定,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完全隔开, 并应直通室外。

地下厂房的楼梯间宜按照《建规》第7.4.2.1、7.4.3.1条规定要求,按照防烟楼梯间设计。

3水喷雾灭火系统

根据《水规》规定,考虑用水作为灭火介质方便、经济,一般水轮发电机、主变、绝缘油和透平油系统、 大型电缆室、电缆隧道和竖井等部位采用水喷雾灭火装置。系统设备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手动或电动球阀、压力表、喷头、末端试水及管网等。以水轮机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为例:应按照《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29-95)要求,在发电机定子上下端各配一圈灭火环管,环管上安装水喷雾喷头,设计喷雾强度13L·min- 1·m- 2, 火灾延续时间应按时间40min计算, 最不利点水雾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0.35MPa , 发生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并自动打开电动球阀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灭火,系统反应时间不大于45s,喷头选用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 末端试水在厂内进行,用于日常系统检测。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电站保护对象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的特点, 将报警区域按照防火分区及不同危险区域划分。主厂房、副厂房、开关站,其中一级保护对象有:发电机、变压器、电缆管沟、油罐和油处理室, 其余为二级保护对象。每个报警区域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每个探测区域面积不大于 500m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划分和配置如表 1所示。

表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划分和配置

5消防给水系统

水电站消防给水通常有自流供水、水泵供水、消防水池方式。水电站适宜以水库水作为消防水源, 根据建筑体积和《建规》的规定, 确定室外消防用水量和室内消防用水量。在电站上游应设置一座消防水池和补水设施,通过高度差形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引两根消防主干管采用环状布置分别向下游厂区和开关站的消火栓系统和水喷雾系统供水。

根据《水规》第9.2.2条规定,当给水设施采用自流供水方式时,取水口不应少于两个,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保证消防给水。

在厂房周围及其它建筑外、厂房内各层按照《水规》第9.3.2、9.3.3条规定,合理布置消火栓。

6事故排烟系统

地下厂房、封闭厂房、坝内厂房的油浸变压器、油处理室、电缆室等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排烟系统,不得跨越其他房间。具体按照《水力发电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 /T5165-2002) 进行设计。疏散走道、楼梯间的排烟可与厂房内排风系统结合。

7建筑防火封堵

在水电站消防设计中,很少有针对不同性质的墙、楼板、井在穿管、开洞时做具体的防火封堵组件设计措施。大多仅在图纸说明中交代几句。没有根据《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对各类孔口、建筑缝隙的不同性质、位置画图进行防火封堵组件设计。因而出现防火封堵材料使用不当,防火封堵组件设计未考虑其结构本身的稳定、开裂、位移及耐久性。

8其他需注意的事项

水电站厂房灭火器配置,应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的规定,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按照建筑每个防火单元的面积,经计算确定灭火器配置数量和类型。水电站厂房火灾种类一般为固体火灾(A类)、液体火灾(B类)、物体带电燃烧火灾(C类)三种类型。灭火器可选择可扑灭A、B、C类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消防电源应符合二级负荷要求, 宜自备发电, 电缆布置都不得穿越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此外, 目前的水电站消防设计规范亟须修订,对水电站的专项消防设计应按最新消防技术规范执行。

五、结束语

水电站消防设计较为复杂,各专业应根据建筑内部功能火灾危险性及建筑空间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同时积极引进先进设计理念,采用科技含量高和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的设施设备,以适应新的形势和经济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水电站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以达到整个工程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改造的进程也在加快。在电网改造建设过程中,变电站的建设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站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的变电站,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在此种情况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变电站的各种消防技术措施及其工作原理和相应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消防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power grids oftheprocess is also accelerat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power grids, the number of substation construction is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To save space, reduce the building area, and control project cost , many substations are designed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full indoor or semi indoor layout. In such case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fire protection system for substation safety in produ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variety of technical measures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method.

Keywords: substation fire protection system, water spray extinguishing systems,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变电站消防系统的设计可分为:总平面布置及建筑防火、消防灭火设备系统、通风空调防排烟、消防电气、电缆敷设及防火阻燃等几部分内容,以下对各个系统的设计原则一一作简略介绍。

一、总平面布置及建筑防火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消防设计主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变电站内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且建筑面积超过3000m3的生产建筑周围宜设置环形消防通道。主变压器场地、高压电抗器场地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长边设置尽端式消防车道,并应设置丁字形回车道或回车场。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宜小于9m,道路上架空障碍物净高不应小于4m,可以满足消防车通道、运行、检修、安装等要求。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在每一建(构)筑物发生火灾时,消防车可直达出事地点。

变电站内的建(构)筑物与变电站外的民用建(构)筑物,变电站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间防火间距必须严格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规定,以防止某一部位发生火灾后殃及相邻部位的建(构)筑物,从而阻止火势漫燃至全站。

二、灭火系统

变电站内的灭火系统有消火栓灭火系统、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等多种形式。

1.消火栓灭火系统

变电站消火栓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保护综合楼、配电装置楼等。消火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里主要是冷却:将可燃物冷却到燃点以下,燃烧反应终止。用水扑灭固体物质的火灾时,水吸收大量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火焰熄灭。变电站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是依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和建筑物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物体积、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层数等选取相应的设计用水量。由于相当一部分变电站地处偏僻乡郊或山区,市政供水不能到达或距离较远,多采用深井取水以满足变电站生活和消防用水。故变电站室内外消火栓灭火系统给水方式多采用设置消防贮水池、消防水泵和稳压设施等组成的统一临时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

2.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

变电站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保护油浸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电容器、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其灭火机理主要是通过高压产生细小的水雾滴直接喷射到正在燃烧的物质表面产生表面冷却、窒息、乳化、稀释等作用。从水雾喷头喷出的雾状水滴,粒径细小,表面积很大,遇火后迅速汽化,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燃烧表面温度迅速降到燃点以下,使燃烧体达到冷却目的;当雾状水喷射到燃烧区遇热汽化后,形成比原体积大1700倍的水蒸汽,包围和覆盖在火焰周围,因燃烧体周围的氧浓度降低,使燃烧因缺氧而熄灭;对于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雾状水冲击到液体表面并与其混合,形成不燃性的乳状液体层,从而使燃烧中断;对于水溶性液体火灾,由于雾状水能与水溶性液体很好溶合,使可燃烧性浓度降低,降低燃烧速度而熄灭。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以及持续喷雾时间依据国家标准《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和相关行业标准有关规定选取相应的设计数据。由于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设备都是高压带电设备,所以喷头与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应根据带电设备额定电压等级选取相应的最小布置距离。油浸变压器的保护面积除应按扣除底面面积以外的变压器外表面面积确定外,尚应包括油枕、冷却器的外表面面积和集油坑的投影面积。以下为某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细水雾灭火系统,如图1所示。

3. “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

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是采用合成泡沫灭火剂,通过气压式喷雾达到灭火的目的。该系统作用原理是结合水雾灭火和泡沫灭火的特点,借助水雾和泡沫的冷却、窒息、乳化和隔离等综合作用来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且不易复燃。系统的启动方式是采用储存在钢瓶内的氮气作为动力源,直接驱动储液罐内的灭火剂混合液,经管道和水雾喷头喷出。故不需设置庞大的消防水池,同时由于灭火剂以高压氮气作动力源,也不需设消防水泵等装置。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布置紧凑,控制容易,维护方便。对户外独立变电站的油浸变压器特别是缺水或寒冷地区的变压器,可采用“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取代传统的水喷雾灭火系统。“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以及持续喷雾时间依据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规范》GB50151和相关行业标准有关规定选取相应的设计数据。油浸变压器的保护面积是按保护对象的水平投影面积且四周外延1米计算,与水喷雾灭火系统计算保护面积有所不同。以下为某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SP”合成型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如图2所示。

4. 排油注氮灭火系统

排油注氮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是:当变压器因内部故障发生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同时接到火灾探测器和瓦斯继电器动作信号后,立即打开快速排油阀,降低变压器油箱油位,减轻油箱本体油压,防止变压器爆炸;同时关闭控流阀,切断油枕向本体供油。经数秒延时,氮气从变压器底部充入本体,并充分搅拌,使油温降至燃点以下而迅速灭火。全部充氮时间在十分钟以上,可使变压器油充分冷却,防止复燃。整个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

5.气体灭火系统

随着卤代烷灭火剂在内的氯氟烃类物质在大气中的排放,导致对地球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变电站气体灭火系统已多采用七氟丙烷气体(HFC-227ea)灭火系统、混合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其灭火机里有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等。变电站气体灭火系统多用于封闭空间的油浸变压器室、高压电容器室、高压电抗器室等的保护。气体灭火系统主要依据防护区净容积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选取灭火设计浓度等以设计计算。以下为某110kV变电站电容器室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如图3所示。

6.建筑灭火消防器材

变电站各室外场地和室内各设备间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设置推车式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砂池、消防斧、消防铲、消防铅桶、活动式喷雾水枪等建筑灭火消防器材。

三、通风、空调及防排烟

变电站建筑通风、排烟应尽量采用开窗自然通风和自然排烟方式。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配电装置室及地下变电站则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变电站通风和空调系统应与消防系统联锁,配合消防系统进行防火隔断和排烟。火灾时,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定的程序联锁自动关闭通风和空调电源。

变电站GIS室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和气体灭火防护区域放出的洁净气体均为比空气重的气体,故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置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四、消防电气

1.消防供电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疏散应急照明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规定进行设计。

2.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

变电站主控制室、通信室、配电装置室、继电器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电抗器室、消防水泵房、建筑疏散通道和楼梯间等场所,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以及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变电站应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要求,设置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容量、性能要求以及相应接口均应按照远期规模考虑,火灾探测报警区域包括主控楼及主变压器等。根据安装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和原理的探测器。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感烟、感温探头、感温电缆、手动报警盒、警铃、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在变电站的主控室内,以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火灾报警信息,并可通过通信接口将信息送至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一旦火灾发生,工作站操作员可即时推出相应的报警画面,供运行人员监视。

五、电缆敷设及防火阻燃

为了防止电缆火灾事故,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主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以及长度超过100米的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并应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及重要性采取一种或数种的防火阻燃措施。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消防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各种新型灭火系统在变电站消防上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年

[2]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年

[3]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95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年

[4]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年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年

[7] 泡沫灭火系统规范 GB50151-2010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1年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5)32-0020-02

作者简介:余继兴(1980-),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变电工程土建设计工作

1引言

我国当前使用的传统变电站逐渐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用电需求,必须通过必要的改进、升级和重建。变电站的土建设计较为复杂,需要重视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工作,其中包括前期地址选择、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以及具体施工图设计等,注意考虑到防火、防噪音等特殊因素,才能为后期的变电站建设提供基本保证。

2变电站土建工程设计方案要点

2.1选址阶段

变电站的设计目标是为了解决电力的供应问题而建设的,因此变电站的位置必须靠近负荷中心,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许多因素在左右着变电站的选址,是需要进行慎重考虑的。

(1)从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出发,变电站的位置不宜占用农田,特别是那种经济效益好的良田,而应该选用荒地或者是土质不好的劣地。

(2)从城镇化建设的大局进行出发,变电站的位置应该尽量避免与城市的规划建设相冲突,并且应该注意要避开在规划中的主要的交通干道例如高速公路以及高铁线路等。

(3)从保障安全上讲,变电站的位置周边最好不要有军用设置。通信设施等敏感的设备。另外还应该远离风景区、陵园等等。因为容易对这些地方造成环境影响。

(4)变电站建设作为一项大的工程,因此会涉及很多类大型的设备,所以变电站的位置所处的交通状况应该良好。

(5)为了减少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袭扰,变电站的位置应该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带以及矿产开采的地带和地势低洼处。

(6)变电站的位置综合考虑出线条件,出线应该避开大跨越、穿越人口密集区以及线路的交叉和观景走廊等情况的出现。

2.2土建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

对于变电站土建工程设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工程占地面积设计。由电气专业根据系统要求确定主变容量、台数以及出线回数。在此基础上,合理布置各建构筑物单元,使变电站内不同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场地、主变场地、电容电抗器场地、控制室以及高压室在满足功能及规范规定的间距要求下,尽可能紧凑;合理组织交通。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布置主变运输道路,消防环道,相间道路等,尽量减少道路用地面积。一般主变布置在站区中央,主控室布置在站区中部靠近大门位置,高、低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场地分列于站区两侧,高压室及站用变与主变相邻布置,电容电抗器、消防间、事故油池布置在主变周边,当主变之间或主变与其他建构筑物间距不满足防火要求时,可用防火墙将其隔开。

(2)施工位置选择设计。位置选择需要全面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负荷量,网络结构还要考虑征地情况,城乡规划。要做到减少土石方量,尽量不占经济效益较高的土地,而占用荒地或坡地。要做到尽量配合规划部门和城乡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避免相互交叉的架空线路。此外,站址要靠近负荷中心,且要方便利用一些基础设施,地势平坦利于运输。

(3)地下情况处理方案。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还需要了解建设变电站位置的地下情况,如果地下存在防空洞、滑坡、要塞管道或回填区等,应当尽量避开。例如:某县变电站,在对选址处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发现地下是杂土回填区,以前发生过坍塌,不仅如此地下还深埋着主要污水管道,因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费用远远超出预算,最终决定另寻合适的地址。

2.3初步设计阶段

变电站土建的设计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2.3.1变电站的布置设计

(1)总平面布置对于工程的总平面布置,需要依照国家相关规定,遵循电力系统的规程,优化周边道路运输,着力于引接、进出线位置,关注安全距离,对已确认规模的建筑物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少占平面用地。(2)竖向布置变电站竖向布置可采用平坡式或阶梯式,平坡式布置能较便捷地布置个建构筑物单元,便于道路的布置及排水的组织,并能减少围墙内的占地面积。阶梯式布置相比较于平坡式布置,能减少站区总用地、土方、边坡挡墙、地基处理的工程量。当站址原始地形较平缓时,优先考虑平坡式布置。当站址原始地形高差较大,可考虑阶梯式布置,以减少变电站的总投资。

2.3.2建筑结构设计

①建筑安全性设计。如果想要保证土建构件安全性,需要严格地规定结构荷载量,认真确定材料强度、荷载分项系数大小等,另外还要求保证标准荷载下具备的安全度;②建筑的牢固性设计。要求建筑在发生局部破损时不会引发大面积坍塌,来减小灾难损失;③建筑的耐久性设计。要使建筑能够在荷载压力作用下,能够持久耐用,尤其是在应对混凝土的腐蚀的情况,更要做到较大的耐用性。

2.3.3施工图纸设计阶段

施工图纸的设计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其专业的交叉多,因此必须处理好结构、给排水、建筑以及暖通之间的交界处的矛盾,为此应该注意以下的要点:①制定不同专业之间资料的交互制度,从而促进专业之间能够有效的沟通;②使用标准化的设计,从而使得设计风格相对固定;③制定信息反馈制度,能够及时的收集到工程中的问题并且不断的完善标准设计;④对总平面的布置以及主要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应坚决执行会审制度,从而防止重大失误的出现。

3变电站土建设计方案的优化案例分析

3.1变电站土建部分工程概况分析

某110kV变电站的建设,考虑到供电范围主要是建设片区的工厂、企业等的用电需求,因此,该站址的选择应当满足位于负荷中心的基本要求;另外,需要与周边的其他110kV变电站遥相呼应,从而在满足分区供电规划要求的同时,实现变电站之间10kV配电网络的联络及转供电,大大提高该地区的供电可靠性。

3.2土建部分方案优化研究

根据该变电站对于站址的总体规划,以及对电气工艺的具体要求,决定采用半户内型的布置设计方案,其中的110kV设备采用GIS设备为本站主推荐方案。

3.2.1建筑分析

①功能布置设计。工程中的变配电装置楼,其总面积约为1040.0m2。一层的建筑面积550.0m2,层高5.0m,布置l0kV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安全工具间,消防器材间,警卫室等;二层建筑面积490.0m2,层高4.0m,布置二次设备室,接地变室,备品备件室,110kVGIS配电室(该室层高8.1m);②建筑装饰配电装置楼屋面采用平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一道2厚聚氨醋防水涂膜,一层3厚高分子防水卷材,并做保温隔热层;③门窗除卫生间采用铝合金门外,其余房间均采用乙级钢质防火门或变压器室钢门窗户均采用铝合金窗,靠内侧安装,玻璃为无色浮法中空玻璃(5+9+5mm);④一层窗户设钢护窗。

3.2.2结构分析

对于该建筑结构的拟建场地,设计其具备的抗震设防烈度达到Ⅶ度,并设计建筑场地类别属二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主控配电楼为地上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以10m×5.4m,5m×5.4m为主,跨度满足电气工艺要求。对于地基基础的设计,在场地的西半段,利用天然地基,运用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东半段主控楼、消防水池及水泵房、避雷针下部采用粉质粘土换填,换填深度3m,分层压买,压买系数不小于0.94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优先选用方案主控配电楼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约2m,以天然地基为持力层。

3.3具体设计要点

3.3.1通风空调设计

不经常有人值班的空调房相关设计,需要依据《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规程》(DL/T5035-2006)要求,夏季计算温度不宜高于32℃,屋内配电装置的夏季室温不宜超过40℃,变压器室室温不超过45℃,电抗器室室温不超过55℃通风设备应符合《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3.2给排水分析

①给水系统。采用打井取水作为供水水源,水质需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本变电站日常用水仅为值班室生活用水,最大日用水量按3.0t考虑,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小于25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不小于10L/s。工艺流程采用生活用水:打井取地下水-水泵-屋顶水箱-生活用水点消防用水;打井取地下水-消防水池-水泵-用水点;②排水系统。站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口和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排水管道收集至化粪池,再接入市政污水管;③排油系统。工程最终规模安装3台50MVA主变压器,单台主变参考油量18t,在站区西侧设置一座容量为15m3的油水分离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贮油池,主变油坑用DN150镀锌钢管与贮油池联接,贮油池的放空和清淤临时用潜水泵抽吸,事故油经油水分离后回收。

3.3.3防火设计

为主控配电楼设计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另外,所有孔洞进行防火封堵,拟采用防火板及防火堵泥等材料室内外消防用水量总和不小于35L/s,利用打井取水作为消防水源,在站内东侧设消防水池贮水。根据规范要求,火灾持续时间按3h考虑,设置有效容积378m3消防水池,室外消防用水配备一组消防泵与稳压泵,设置2个室外消火栓(型号SS100/65~1.6),形成环网;室内设环状消防管网,从室内消防泵引出,配电楼屋顶设6m3水箱供室内火灾前10min的消防用水量。化学灭火器拟采用磷酸按盐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因是无人值班,为便于监测,及时发现火情,建筑物内均设置火灾探测器,并将信号送至地调及警卫室,警卫室内设置一台火灾报警器,发生火警时,由门卫负责操作灭火装置。火灾报警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的规定。

4结语

变电站在社会基础建设工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将电能输送给用户的最重要媒介,因此,变电站的土建工程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并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电网安全。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变电站土建的设计工作,在设计环节全面考虑到工程建设所可能涉及的要点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变电站施工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和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农根.浅谈变电站建筑工程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35~36.

[2]吉超.对变电站土建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乡建设,2010:46~47.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供电 动力 变压器 变电站规划

1 绪论

回顾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电力网的发展,以及当 前我国电力事业的现状,并对我国未来电力事业的发展方向、力网的规模和技术前景展望和预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城镇、农村事业、企业单位顺势起步,用 电量不断增加 设备的陈旧,严重影响了电力的供应,从而制约了我国中小城镇、农村的经济增长,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2 变电站的规划与设计阐述

2.1 电气部分、土建部分

电气部分包含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电气总平面布置、变电站总平面规划布置、变电站建筑与结构站用电部分。

土建部分包含土建,水质情况、水文气象、综合楼的布置。

其中联合楼结构建议多采用多层现浇钢筋砼框架及现浇钢筋砼楼屋面结构,建筑整体刚度好,同时在门窗口设置水平拉梁及加强基础梁,以便适合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室内楼梯均采用现浇钢筋砼板式楼梯。根据所址的地质条件,建筑物基础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事故油池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主变压器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所区电缆沟为砖壁少量配筋砼底板结构,采用双面配筋的予制钢筋砼盖板。电缆沟纵向坡度≥0.5%。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综合地质情况和上部结构荷载要求,综合楼框架、主变和避雷针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端承型桩。

2.2 水工部分、消防部分

水工部分包括给水和排水。

变电所用水主要有生活、绿化及消防用水。平均用水量约3m3/d,给水由附近引接,距离约150米;所内消防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生活给水管采用φ150UPVC给水管。所区道路为公路型道路,场地排水采用组织排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至无动力污水生化处理池进行处理,经处理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区污水系统管道,排水管长度约为150米;变压器事故排油采用油水分离处理,分离出的水及电缆沟积水一起也排至污水管道。

消防部分要遵守一定原则,本工程消防设计只考虑所区的各类火灾的防止和扑灭,立足自救。本设计根据“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遵循立足国内,中等适用的指导思想,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火规范各标准,优先采用防火材料,在加强火灾监测报警的基础上,对重要设备采用相应的消防措施。要注意消防通道,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

2.3 暖通部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暖通部分是空调、通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还包含污水处理和绿化。污水处理措施变电所噪声主要表现为电磁噪声,来源于变压器。设计中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如联合楼内的房屋布置,都已考虑使噪声源对建筑物中运行人员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对联合楼内生产运行人员集中的地方,从建筑上考虑采用吸音材料,以减少噪声对人的影响。所内绿化重点在联合楼周围及围墙边,在联合楼周边适当位置种植经济合理的本地区植物。所内道路旁、空余场地等适当种植草皮绿化。变电所电气设备布置设计确保安全净距,同时采取防止电气误操作措施,以防止对运行人员的伤害。室内电缆沟入口处及地下技术层通至主控制室的保护屏等的电缆竖井和10kV电缆通至室外10kV电缆沟的孔洞采用防火材料封堵,电缆进入孔洞的两侧,涂刷1m长的防火涂料,以防止电缆起火的蔓延。所内所有的电力设备均应可靠接地。

2.4 施工组织大纲

施工组织大纲包含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施工方案、电气安装施工方案、冬雨季施工措施、施工进度、交通运输条件。

3 关于变电站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系统接线

避免采用2台充电机、1组阀控蓄电池的接线方式。某些变电站的典型设计中的直流系统采用了2台充电机、1组阀控蓄电池的接线方式,这种设计不太合理。2台充电机、1组蓄电池的设计是沿袭原来采用相控充电机、固定防酸蓄电池时的设计思想。殊不知设备情况已发生了变化。

3.2 馈线方式

变电站直流网络的馈线应采用何种形式更为合理,是目前尚有争论的1个问题。D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4.6.1条规定“直流网络宜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l3.3.1.1条规定“新、扩建或改造的变电所(站)直流系统的反馈出网络应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不应采用环状供电方式。在用设备如采用环状供电方式的,应尽快改造成辐射状供电方式。”

3.3 蓄电池的选用

目前变电站的阀控蓄电池主要采用2V和12V2种。各有其优缺点。2V蓄电池的优点是电池设计寿命长并且可靠性高。损坏1~2节时可将其短接,不会对系统电压有很大的影响;缺点是造价较高、维护量大、占地面积大。

3.4 非有效接地系统的消谐措施的设计

10kV、35kV等非有效接地系统多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Tv),因电磁式Tv是1个典型的非线性电抗,当系统发生接地、分合闸等外界扰动时,就有可能因参数满足谐振条件而产生铁磁谐振。

4 结语

变电站设计是个综合系统工程。通过关注变电站的规划与设计,实施模块化设计思路,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使设计方案得以优化,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节约占地面积,以致变电站的配置达到最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模块化设计理念为变电站设计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有助于电网提高建设和管理效率,有利于电力工程设计企业在电力市场改革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DLT5218-2005,220~5O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3]刘伟,许珉,杨宛辉.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图形程序设计方法[J].继电器,2003,3l(11).

[4]吴靓,斜珍贵.发电厂及电气设备[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3.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绿色变电站;节能设计;理念;照明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能源消耗巨大,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建设节能环保型的绿色电网,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电网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绿色节能变电站越来越成为绿色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广东电网公司绿色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环境保护的设计角度出发,对建设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高效低耗、环境友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变电站设计要点进行论述。

一、绿色节能变电站设计理念

节能型变电站,是指变电站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安全、适用、健康的工作环境,高效低耗、环境友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变电站。

为建设绿色电网,在绿色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内需要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从安全、环保、耐久、经济、美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即,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应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前提下,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合理控制造价,力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作者简介:徐辉(1987-),男,江苏宿迁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变电站设计工作。

二、绿色节能变电站设计要点

2.1节地与土地利用

在变电站总体规划时,变电站用地应符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划要求,做到与当地城镇规划、工业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或旅游规划区规划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节约用地。

变电站的站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合理使用土地。不占用基本农田耕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经济效益高的土地。鼓励通过对废弃场地或被污染的场地进行改造处理,使之符合变电站的建设要求,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站外道路宜用已有的道路或路基,尽量减少桥、涉及人工构筑物工程量;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地下采空区,不压矿藏资源;宜利用当地的社会交通运输资源,做到沿线厂矿企业共同应用,并兼顾地方交通运输的要求。

2.2 供电照明节能设计

根据美国能源部资料,每节约1kWh的电能,可减少大量大气污染物,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节约电能,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

变电站可采用绝缘铜管母线、高效节能照明灯具、节能变压器等进行节能,具体如下:

(1)采用绝缘铜管母线代替矩形母线。绝缘铜管母线导体采用空心铜管,表面积大,导体表面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因此,铜管母线特别适合工作电流大的回路中使用。它具有允许应力大、可承受的短路电流大,机械强度高,导体表面电流密度分布均匀,集肤效应系数低等优点;在同等条件下,三相长度3m的绝缘铜管母线电能损耗是51684kWh/年,常规铜排三相长度3m的电能损耗是94608kWh/年,节约电能45%。

(2)积极推广光效高、寿命长的金属卤化物灯。变电站户外照明常规设计采用普通园林灯,由于灯具工作环境恶劣,如:高腐蚀(盐雾、酸雨)、台风侵(2)变电站设置2.5m的围墙,围墙除起到防盗作用外,也可以起到一般性的隔断噪音作用。

2.3 供水节能设计

建筑物供水采用水表计量,加强计量,同时在变电站建筑设计时,采取雨水收集系统,对电站周围绿地进行浇灌,节约用水。

2.4 环境节能设计

2.4.1 噪声控制

变电站的噪声源主要有断路器、变压器和轴流风机。断路器有电冲击或电击噪声,变压器有持续交流噪声,轴流风机有机械振动噪声,为减弱噪声,应选用低噪声设备,主变压器采用室内布置方式,底部加装弹性防振支架或刚性弹簧消振,在变压器的进风、出风口配置消音设施,同时在变压器室内墙面应加装吸音板、吸引砖、增加吸声系数。轴流风机布置于室内,采用低噪声轴流风机,外加消音防护弯头后,轴流风机产生的噪声比主变压器低,在轴流风机上应安装消声器和吸声管道,使排风口的噪声降到最低程度,再经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对厂区的影响很小。

2.4.2 污染物处理及防护

(1)“三废”处理

1)废气处理。SF6是一种变电站开关设备广泛采用的绝缘气体,因具有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在电力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但SF6气体是一种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气体,在大气中可长期稳定存在,其只能通过缓慢光解和沉降进行分解。因此减少SF6的排放,应用SF6回收技术,重复再生使用SF6气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SF6设备检修时,气体应回收,严禁直接排放。回收SF6气体可以采用回收装置液化SF6装入钢瓶等措施或使用净化装置处理后的SF6后再次使用。

2)废水处理。变电站建设过程中主要废水来源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车辆、设备冲洗水。车辆和设备冲洗水等成分相对比较简单,污染物浓度低,水量较少而且一般是瞬时排放,通过施工现场设置的沉淀池将冲洗水等经简单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会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3)固体废物处理。变电站应建设紧急事故排油坑,一旦发生事故,变压器油可通过管道排入事故贮油池。废油由电力部门回收处理。正常情况下,没有废油排放。同时电站建设应使用的直流电源为全密闭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组,使用寿命约8~10年。正常使用期限内属于免维护运行,使用到期后将整组更换,废旧电池将由厂家负责回收。

(2)电磁污染防护

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我国交流输变电设施的频率为50赫兹,即工频。工频电场的特点是随着与导线距离的增加或受到树木房屋等物体屏蔽,电场强度明显降低,降低电磁污染的措施包括:

1)电磁屏蔽:将电磁辐射限制在一定空间,包括对主变辐射源的屏蔽和工作空间的屏蔽。

2)对于产生电磁污染的设备,可采取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等。

3)个体防护:人员对设备操作时为应穿戴防护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服装等。

4)植树绿化:在变电站区域周围应种植花木,可衰减辐射场强,保护人体健康。

2.4.3 绿化环境设计

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为了改善变电站的城市印象,变电站建设用地内鼓励采用屋顶绿化和墙面绿化等方式进行绿化布置。这样既能切实地增加绿化面积,又可以改善屋顶和墙壁的保温隔热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变电站将在“绿色发电―绿色供电―绿色用电”的绿色链条中发挥原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慧玲.浅谈我国电力体制改革[J].广东科技,2011(5).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玉林市;防静电地板;建筑、结构设计;绿化

1 变电站建设规模及建设意义

新建的110kV泉东变供电面积约18km2,2015年最大负荷将达 49.56 MW,用电量为222.93 GWh。2020年最大负荷将达123.9 MW,用电量为557.6 GWh。变电站采用3台主变(额定容量50MVA)、双绕组、110kV终期3回出线,户外常规布置、扩大内桥接线的方案。工程动态投资概算为4131万元。

110kV泉东变的建设对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成立于2006年4月15日,面积12832平方公里,随着该实验区建设的顺利进展,“示范园”北片区“科技产业园”负荷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该片区没有110kV变电站分布(“示范园”北片区直线距离110kV茂林变大于10km,),仅靠35kV大卢变1条10kV线路906(和兴线)供电无法满足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根本不能满足该片区负荷的发展需要。新建的110kV泉东变电站不仅满足该区域供电潜在负荷发展的要求,而且促进整个玉林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玉林市东北部电网构架比较稀疏薄弱,仅有一条用110kV户专线(线径仅为LGJ-95),无法覆盖该片供电区域。而35kV大卢变容量小,不堪重负。新建的110kV泉东变电站对建设玉林市电网构架、优化电网结构提供供电可靠性的需要。

因此,为了适应示范园区经济的发展,满足该供电区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优化该片区的电网结构,110kV泉东变电站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 站址选择

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等要求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应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宜利用劣地、荒地、坡地,并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根据城乡规划,统一规划线路走廊, 避免或减少架空线路相互交叉跨越。结合规划部门和国土部门的要求,同时应靠近负荷中心,选择地形平坦、道路连接短、拆迁量少、能直接利用水源、市政设施的区域,对高差过大的地形应尽量避开。

拟建的110kV泉东变电站位于广西玉林市茂林镇以北约10km,玉林至北流二级公路旁,桂台农业试验区(广西玉林)科技产业园规划用地内,在一期工程对面水塔岭(玉林市园艺场内,该地块属性非基本农田保护用地)。该工程长约为96.3米, 宽约为75.0米,总征地面积约为7412.0平方米;其中围墙内征地面积约为7341.0平方米, 道路征地面积约为71.0平方米。该水塔岭站址须拆除园艺场内一层砖混居民平房2栋,共计850平方米,修缮4米宽进站道路约180米长,回建4米宽机耕道路约175米长。结合场地现状高程,本变电站高程平整标高为101.5米,所区百年一遇洪水位:89.50m,所址场地无区域大活动断裂通过,为断裂活动相对稳定区域。所址区地貌为丘陵缓坡,地面高程101.2m~107.3m,自然坡度5°~8°,部分地块种植桉树、龙眼树、竹子等。场地内上覆盖土层为第四系植物层、冲积层,下伏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建(构)筑物基础均可采用天然地基;建筑场地类别属II类,所址场地无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满足建造本工程要求。

3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以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美观大方及工业化为原则,力求简洁大方,体现南方电网的企业文化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方便运行、施工。总结以往110kV变电站的工程实践,对站区建筑进行了细致认真的优化设计。

3.1 外观设计

本变电站分为五大区域:110kV配电装置区、主变区、10kV配电室、无功补偿区、主控楼及门卫室区。其中10kV配电室建筑面积为288.4,占地面积为288.4;主控楼建筑面积为446.2,占地面积为223.1。根据征地所得的平面,从运行、检修、安全、方便、经济合理等各方面考虑,对各功能区域进行优化布置。

设备房间根据使用功能选用钢质(甲)乙级防火门,优质木门、防盗门或塑钢门。楼地面:楼梯间地面采用普通抛光防滑地板砖。二次设备间(即主控室)采用全钢陶瓷防静电地板。10kV配电室、通信室、全安间、备品间、工具间、门厅及休息室等采用面砖地面。卫生间内地面为耐磨防滑砖贴面;内墙面:10kV配电室、通信室、全安间、备品间、工具间、休息室及主控室等内墙面均为水泥混合砂浆抹灰双飞粉腻子加乳胶漆面,颜色为白色,卫生间内墙贴瓷片;天棚:二次设备间(即主控室)的顶棚采用配套金属龙骨, 600X600铝扣板吊顶。其余房间顶棚均为结构楼板底面清扫干净,水泥膏打底,双飞粉腻子加刷白色涂料一底二度,颜色为白色;楼梯的扶手和平台栏杆均采用不锈钢扶手。

为体现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建筑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按照南方电网装修标准要求,建筑外部进行统一标识。本设计建筑外墙局部采用统一的企业标识色和建筑符号。主墙面为外墙弹性涂料,色彩按立面设计,建筑显著位置安装吸塑发光“中国南方电网”标志徽章。

3.2结构设计

所有主要建筑物均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混凝土等级采用C25或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25级钢。根据地质条件fak=205kPa,独立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抗震等级为三级,240mm厚砖墙填充,地下夹角层采用Mm10机砖,M5水泥砂浆砌筑,主变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并设有事故排油坑。事故发生时,油可以从油坑经排油管至事故油池。事故油池采用钢筋砼结构。构、支架均采用Φ300等径钢筋混凝土环形杆。电缆沟采用砖砌沟壁,混凝土压顶形式。

3.3消防设计

消防既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也是经济的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划分消防空间,做到经济而不浪费是设计的第二大问题。

本站区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按规范要求在建(构)筑物内及附近配置消防系统及消防砂池。消防灭火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系统、灭火器配置系统及自动报警系统。

3.3.1 消防给水系统“水喷雾消防系统需要”

消防给水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变电站综合楼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且建筑体积未超过3000立方米(实际1807立方米),按照建筑防火规范和变电站给水排水设计规程要求,不需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

3.3.2 灭火器配置措施

楼内各楼层按照严重危险级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主变压器附近配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消防砂池或消防铲。主变压器设置事故油池,当发生火灾时,将变压器油排入事故油池安全存放,切断变压器火灾的燃烧源。

3.3.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全站集中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编码传输总线制火灾报警系统,一般包括自动报警控制器、各类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隔离模块、信号模块、联动控制模块等设备。 火灾探测报警范围包括主控制室、10kV配电装置室和主变压器等处,并根据安装位置的特点和电气设备的特性选用不同的智能火灾探测器。

3.4 采暖通风机照明设计

10kV配电室采用钢百叶窗自然进风,采用防爆型轴流风机机械排风。二次设备室、警传室、通信室等采用风冷分体空调机,以维持室内温、湿度要求。所有卫生间、厨房设置家用换气扇。

变电站工作照明由站用电交流屏供电,事故照明由站内直流系统供电,由事故处理人员到达现场后人工开启。电源容量满足维持事故照明2h。全站配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系统装置各一套。平时正常照明系统由交流电源供电。事故情况下由事故照明系统由直流系统供电。110kV配电装置、10kV配电室、电气二次设备室、变压器附近分别安装动力配电箱或电源箱, 供给检修、试验和照明电源。屋外照明采用防雨型汞灯, 屋内工作照明采用荧光灯, 事故照明采用白炽灯。

4 变电站的绿化

规划设计绿化是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措施之一,它具有净化空气、衰减噪声和电磁波、保护水土以及防尘等作用。本站区按统一规划、合理布置的原则,以站前区为重点,站前区的绿化应体现变电站的清新所容。站区内,在围墙边、道路两旁以及主建筑物附近种植低矮花木且以花草为主。

5 结束语

110kV泉东变电站本着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及减少对外界的干扰,以合理紧凑的布局、先进适宜的设备,实现了变电站的功能。为满足该供电区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优化该片区的电网结构起到巨大作用;对于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促进整个玉林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第四卷110kV变电站综合卷

(2) 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图集【1】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10kV变电站;消防电源设计;消防系统;消防设备;消防负荷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41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4-001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289

在10kV变电站的设计工作过程中,消防电源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火灾事故频发,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且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随着科技的发展,消防系统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各种新型探测、报警、喷淋等设备层出不穷,因此消防电源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消防电源的设计,主要有两本规范进行了规定。其中《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11.1.4条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中9.1.3条中也有类似规定。其用意是:根据实战需要,消防人员到达现场进行灭火时,要切断电源以防止火势蔓延以及避免触电事故。如果消防电源和其他配电线路混合敷设且无明显标志时,则消防人员不得不切断全部电源,致使建筑物内的报警、广播、喷淋灭火等消防设备无法工作。因此,在10kV变电站的设计中,往往将消防负荷设为单独的一面或几面配出柜,并有明显的消防电源标识。此外,由于消防电源也分为一、二、三级负荷(具体划分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11.1.1条)。其中的一、二级负荷应有双电源供电,以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下面将两种我院设计的消防电源供电方式列出,并加以探讨。

1 常见的10kV变电站供电主接线

常见的10kV变电站供电主接线如图1所示:

图1 常见10kV变电站供电主接线

图1中变电站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形式。消防电源一路由变压器提供,一路由发电机提供。有双套变压器的变电站第二路电源则由2号变压器提供,满足一、二级负荷双电源的要求。双电源设置自动投切装置,并有机械和电气联锁,以防止并列运行。图中消防负荷配出均为双套开关,在消防配电线路最末一级的配电箱处设置自动装置进行切换,以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11.1.5条的要求。当发生火灾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切断除消防负荷外的三级负荷,以防止发生火灾蔓延及触电事故。如果事故发生后发现主变压器已经失电,则应立即启动发电机(如发电机设置自动启动,则应满足在30秒内供电),保证消防设备及一、二级负荷的供电需求。这样的设计笔者认为是满足规程要求且比较合理的。

2 根据消防部门意见修改的10kV变电站供电主接线

根据消防部门意见修改的10kV变电站供电主接线如图2所示:

图2 根据消防部门意见修改的10kV变电站供电主接线

图2为按照消防部门意见修改的10kV变电站供电主接线。与图1相比,变压器的低压侧增加了一面主受开关柜,用以单独控制消防负荷。经过咨询消防部门,其依据为由《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合并而来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意见稿)》中12.1.7条之规定: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应该在变压器的低压出线端设置单独的主断路器。此新版规范尚处于报批阶段,并未作为新版标准颁布。且这样设置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尚待商榷:

第一,如图所示,变压器所带非消防负荷及消防负荷分别由两面主受柜馈出。表面上看对于消防负荷的操作比图1方式更加简单明了。但消防人员并不一定了解火灾现场的电气运行方式,且火灾情况紧急,到达现场后势必只保留消防负荷的主受开关而断开另一主受开关。致使变压器所带的非消防负荷中的一、二级负荷断电,这显然是不允许的。因为火灾初期往往发生在有限的范围内,停电的范围应该以不影响火灾的扑救以及危险区域人员及设备安全为界。而一、二级负荷的定义是:停电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政治、经济损失。断开一、二级负荷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比小范围的火灾更加巨大。

第二,如图所示,这样设计消防电源需增加一套主受开关柜。而10kV变电站的变压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大,2000kVA、2500kVA、3150kVA的容量并不少见,其低压侧出线电流往往达到3000~5000A。达到此级别的主受开关多为框架式智能断路器(如正泰NA8系列、华通ZW1系列),价格昂贵。与之配套的柜体及隔离刀闸等配件均是一笔不小的投资,给用户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况且消防负荷正常情况下并不工作或仅有少量负荷(如监视、遥感、报警等回路)工作。由此可见,单独设置一面专供消防负荷的主受柜是十分不经济的。对于变压器低压侧双主受开关的设计,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配电分册)》中并无涉及,短期内也没有运行经验。其运行稳定性、开关操作流程、维护难易度等还需要时间验证。

综上,图2的消防电源供电方式增加了设备投资,操作维护复杂,降低了运行可靠性,增加了一、二级负荷的供电风险,并不值得落实推广。但遗憾的是,根据近期客户反映,如不按照图2所示进行设计,往往得不到消防部门的认可,验收难以合格。这也是设计部门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迟迟难以出炉,也应有此因素考虑。希望电力设计主管部门协调消防部门加以解决,找到一条满足各方面需求,同时具有安全性、可行性、投资合理、运维可靠的方法。

最后,关于电气设计中的消防安全环节,笔者认为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10kV变电站设计的初期就应该结合现场实际做好消防负荷的统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科学的预测。从设备的选用、现场施工安装到最后的验收投运等各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标准及强制性条文,把电气火灾的隐患消灭在萌芽

状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主管单位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新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厂矿企业以及高层建筑或人员密集场所中。此系统具有消防联动设计,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可以首先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而后进行自动喷淋、消火栓启动、打开门禁、降下防火门等一系列后续动作。这样基本省掉了值班人员或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人工断电的步骤,也就没有必要纠结于是否应该“在变压器低压侧出线段单独设置主断路器”。由此可见,一个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消防系统,完全可以做到在火灾出现的初期就迅速报警、广播,并进行灭火。给消防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消防电源的设计看似仅为10kV/0.4kV配电设计中一环,但是其合理性、重要性却是电气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如果设计不合理就可能带来消防隐患,造成重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为此,及时与消防部门协调沟通,不断掌握更加先进的消防自动化系统知识,这是广大电气设计人员应该引起注意和不断加强的。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变电站工作的流程,根据变电站建(构)筑物的不同特点,解析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变电站土建工程中基础的几种处理技术。

关键词:土建 处理 地质

变电站在电力网络中的地位很重要,且供电的需求决定了对其工程质量的高度要求。不过变电站的质量除了其自身原因影响外,另一个对其质量影响很大的因素是不良地基,所以,本文将重点根据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浅谈对变电站土建的基础设计及相应的处理技术。

1、变电站工程设计阶段

1.1前期工程阶段

1.1.1工程的选址及选线

选址工作,首先要明确负荷中心位置。一般主要从以下因素考虑,若存在如下情况,就要经过相关协议或批准后再建站:1)要明确站址所在地是否违反城建的相关规划;2)要重视土地征用等是否可行,变电站选址应从节约用地的原则出发;3)还要注意考察站址的周围是否有通信设施及风景旅游区等。选址与选线是相辅相成及协调统一的关系,每一个站应有相应的线路走廊方案。从成本角度看,线路走廊方案是否可,在前期阶段获得上级的批准起到不容轻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选线过程要注意其一,选线能绕开自然保护区或等特殊区域时就绕开,这样可尽量避免因房屋拆迁赔偿或减少线路走廊对景观的破坏等;其二,合理选择或铁路的跨越,这样可降低跨越风险和投资;其三,站址摆放要充分考虑出线条件,尽量留出开出线走廊。

1.2变电站的站址及线路方案对比选择

上述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根据调查到的资料,站址及线路方案就有多个可供选择。在这些方案中,应从经济性比高及技术允许的原则出发,再上报,得到批准后站址及线路走廊基本能确定下来。

1.3变电站设计的初步阶段

1.3.1站区的规划设计

工作时,要先做些准备工作,如先考察一下站址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站区规划。此外,工艺布置的实际情况也要重视分析,如施工或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当这些工艺条件达到要求时,工程施工方案还要尽量做到不污染环境及节约资源。

1.3.2变电站土建的总平面布置设计

在满足总体规划要求的同时,总平面设计应根据电气总平面进行布置,同时,尽量按照“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方便”的原则进行站内工艺布置。总平面一般采用模块式布置,将变电站站区划分为多个功能主变等场地。考虑到节约用地的原则,一般各建筑之间尽量紧凑布置,可通过站内道路将各个功能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1.3.3站区的竖向布置设计

站区场地设计标高首先需根据电压等级,在满足洪水水位及内涝水位后,再对土方进行综合平衡计算,进而确定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竖向布置无论是采用平坡式还是阶梯式,都应以减少不必要的土石方工程量为原则进行设计。

1.3.4变电站的主要建构方案设计

建构方案设计:一般包括建筑平面、立面方案设计、暖通风及水工方案、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结构及基础方案设计。变电站建筑常采用联合布置形式进行设计,目的是节约用地。在结构方案设计上,变电站的主要建筑物几乎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构架及支架几乎是采用钢结构,不过其设计还要考虑变电站的重要程度及站址的抗震设防烈度。平面设计方案,一般要做到两点:一是保证各功能房间有足够的空间;二是建筑立面能产生美观的效果。建筑基础形式需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当地质好时,用天然地基处理技术即可;当填土较厚时,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强夯;当地质是较厚的淤泥时,处理技术是灌注桩管桩或水泥土搅拌桩以及预压法。暖通风方案设计,其设计一般能达到设备运行及消防的需要即可。

1.3.5站区排水及消防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前,要从水源条件角度分析设计方案。由于变电站生活用水量及消防补水量都比较少,若条件允许,供水方案设计时,可优先考虑能否通过市政来供给。给水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和生活给水这两个系统,但两者宜分开而独立设置。排水系统中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在消防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认真考虑建筑物与建筑间、设备与设备间、设备与建筑物间的距离;考察其间距是否达到消防规定的间距标准,如果达不到就应当采取防火窗或防火墙等措施进行替代处理。

1.3.6站址的方案比较

根据上述情况,对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进行经济比较,然后,由专家对此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评定,在评定过程中要重视审查的意见及建议,从而筛选出最优方案。同时,对最优方案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

1.4施工图进入设计阶段

在此次阶段,是对选出的方案开始进入到具体实施的环节。在专业交接处容易发生矛盾,所以沟通工作一定要做好。因此,为了提高施工图的质量及施工效率,应重视以下几点:1)对变电站内建筑的设计进行标准化处理;2)要加强专业间沟通环节,从而减少专业接口处的矛盾;3)要规范质量信息反馈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工作,不断完善相关的标准设计;4)制定与执行会审制度,应在土建专业内进行会审,以避免重大设计失误的发生。

2、不良地基条件下基础的处理技术

2.1建筑基础的处理

在设计前一般会对整个站址进行地质勘察,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其适合的基础形式。变电站的建筑物基础形式有两种:即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基坑(槽)挖至设计标高明地的问题,就要对基底土质采取触探实验的处理措施,如果实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时,则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若实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就要采取相关处理措施:1)片石垫层:若出现的情况是该处基础填土区域填土不深时,可用M10水泥砂浆和片石砌筑至设计标高,且开挖至符合设计要求的持力层;2)扩大基础的底面积处理方法,此处理方法是针对当地基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相关不大时的情况;3)挤密桩处理技术,该法是针对于基础部处于软弱土层且无法判断该土层厚度时的情况。

2.2变压器等基础的处理技术

变压器、构支架基础都属于独立基础,不同的是其上部的设备和管线都是相连的,据此,设计处理时有必要将其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其沉降控制范围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调控。如果出现基础不良地基,建议采取片石垫层或其它有效的处理技术;而如果出现大部分构支架基础处理较深的填土无时,建议用桩基础处理技术。

2.3围墙基础的处理技术

围墙分布在变电站的四周,挖土区的围墙基础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填土区填土厚度不大时,设计时围墙可砌在挡土墙上,这样可节约用地。情况相反时,即填土厚度较大时,这对挡土墙设计和工艺要求,却相对要高,无疑这会增大工程造价。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土楼消防规划

消防布局“抓主线,点对点”由于土楼地处山区,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土楼群之间距离远,分布面广,布局分散。随着经济发展,村庄新建建筑增多且没有规划,现有的土楼处在新建建筑的包围中,村道窄小,消防车无法进入,势必贻误灭火时机。因此,在进行土楼消防布局中,应统筹考虑,跨镇区甚至跨市统一管理,并考虑“抓主线,点对点”的布局格式。“抓主线”指在交通较好的重点土楼群所在地进行详细的地形测绘,选定一个能较好辐射到各个土楼群的位置建设消防站。点对点是指在交通不便、土楼数量较少的村庄建设小型消防中心,配置基本消防设备,指定村庄、各座土楼、楼层消防安全管理员,并对本村部分村民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练。同时依托农村水饮工程建设基本的消防供水管网。消防站规划2005—2007年,漳州共发生3起土楼火灾,由于道路遥远且难以通行,贻误了灭火时机,等到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土楼基本已烧毁。消防站的规划建设可以从空间上缩短消防队到土楼的距离,从而争取到最佳灭火时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消防站的布局一般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min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辖区面积不宜大于15km2。如图2所示,在南靖县书洋镇建设的消防站辐射保护云水谣、河坑土楼群、河螺坑土楼群和塔下生态村等土楼点。同理,考虑到未来土楼消防保护和农村消防安全,可分别在平和芦溪镇(图2中间下方)、龙岩永定湖坑镇、下洋镇和华安仙都镇分别设置一个消防站,辐射保护临近的土楼。此外,在选择消防站设置点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土楼地处山区,道路蜿蜒难走,对消防车的到位时间造成的影响。以南靖县书洋镇为消防站点,实际道路到塔下村为15km,22min;到裕昌楼为17.3km,22min;到河坑土楼群为12m,21min;到怀远楼为7.8km,11min。实际消防辐射距离远超图1所示。可考虑在梅林镇和塔下村增设消防点。消防供水规划土楼的消防管网建设可以依托于在建或将建的农村饮水工程,在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并严格保证消防供水。在进行农村饮水系统设计时,考虑消防需求,设置成环状供水管网。除按GBJ39《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置室外消火栓外,应考虑在土楼外增设消火栓,每个点不少于2只。消防水池的设置应能保证2h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用水量,可以适当采用天然水源代替消防水池,若水池设置高程无法保证管网压力时考虑增设消防水泵等增压设备,其关启控制可结合土楼消防监控与报警系统设置。考虑到每座土楼均设置消防水池成本太高,可以土楼群或土楼所在村庄为单位,选取适当地点设置消防水池,容积以最大的土楼体积作为基准计算消防水池的容量。在布置消火栓时,按照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室外消火栓不能超过120m的间距和150m的保护半径布置。受饮水管网管径限制,消火栓可采用50mm口径。而在实际设置中,要考虑到土楼必须立足于自救,可考虑在重点土楼内设置消防卷盘,间隔50m设置一个每层2~3个。或在饮水管网设计时考虑消防需求,以室外消火栓进行供水灭火,消火栓应能保证有2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土楼内任何部位为宜。考虑到土楼院落内要铺设消防管网和消火栓成本高,施工难度过大,经济性不好,宜设在室外。由于土楼楼体直径大,用常规的消防水带无法保证,水带可采用30m长的50mm麻织水带,若长度不足,可在管理室储备3~4捆水带。

消防设施规划

在考虑土楼防火保护时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土楼的使用用途和人文景观价值不同采取不同的消防技术措施予以保护。如果要保护的土楼内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或图片资料,如华安二宜楼,扑救这类建筑就必须考虑水渍的负面影响,要研发和采用水渍少、节水型的灭火设备或者无水渍的气体灭火系统,以达到既灭火又不损伤重要文物的目的。对于改造成为土楼旅馆、土楼餐馆等让游客住宿、休息的土楼,建议强制要求设置室内喷淋和消火栓系统。对于仅供游客参观、采风的重点保护土楼,则不宜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宜增加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大型土楼的火灾荷载较大,可以考虑设置适当数量的推车式灭火器。考虑避雷设施随着电器、手机等的使用,土楼地区雷击起火的危险性大为提高,避雷设施作为预防土楼建筑火灾事故的有效手段,必须加以考虑设置。据实地调研,多数土楼建筑没有设置防雷设备,存在一定的雷击火灾隐患。加强用电管理土楼内使用电气频率、功率与日俱增,需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改造敷设。首先应对土楼的电气线路进行摸底,排查老化严重或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电气线路,经土楼管理部门和消防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由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和居民三方共同出资进行电气线路改造。新安装用电设备需进行电力负荷计算,选用符合电气设备荷载要求的线路,并由专业人员负责安装。严禁私自接拉电线,尤其是大功率电器产品供电线路。线路敷设时采用明敷,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采取防护保护措施。消防通信规划部分土楼已建有“天眼”监控中心,可在这套系统上增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内容,并考虑增加保护功能,和广播系统、疏散指示系统、消防联动系统整合在一起,形成整体保护体系。如条件成熟,甚至可以考虑将各地的土楼报警系统进行整合,在省内形成完整的土楼管理系统,做到资源整合,节省管理成本,3.6保障消防车道畅通清理被占用道路,保证主通道的通连能力,同时应加快土楼所在村落内部道路建设或拓宽村道,以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实现“由长变短、由慢变快、由陡变缓、由弯变直、由窄变宽”等5大变化。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