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本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素质现状及对策

摘要对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素质状况进行详细地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对策,以期促进朝阳县农业中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状况;问题;对策;辽宁朝阳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93-01

科技实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县农业中心)是全县综合性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机构,为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对该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素质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1专业素质状况分析

朝阳县农业中心由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环保站、蔬菜站、质检站、农广校和办公室等8个站、室(校)组成。

从文化结构看,全体49名在职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占53.06%,大学专科占26.53%,中专及高中以下占20.41%,其中,全日制本科仅占2.04%。从农业技术职务看,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均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2.65%,初级职称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70%。从专业结构看,农学本科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3.06%,农学专科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8.37%,农学中专学历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12%,非农学专业学历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2.45%。其中,全日制农学本科仅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04%。从来源渠道看,人员仅占2.04%,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1.02%,党政机关及其他单位调入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8.37%,其他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8.57%。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24%,31~40岁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73%,41~50岁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0.61%,51岁以上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0.42%。从配置情况看,配置在业务站占技术人员总数的73.47%,配置在综合办公室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6.53%,其中,配置在领导岗位占技术人员总数的8.16%。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文阅读

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意见

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一项改革,也是专业技术队伍的一项长远的基本建设。由于职称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巩固和健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作。两年来,职称改革工作作为科技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对于克服平均主义、加强岗位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起了一定的作用。首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或任命)的实践证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方向是正确的、制度是可行的。

为了逐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结合两年来职称改革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一、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首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完成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转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各单位可按照合理的结构比例,在国家允许的增资幅度内,根据实际需要,每年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各单位因自然减员,人员变动等情况出现专业技术职务空额需要补充时,可随时进行正常补缺。由于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等因素,需要增设专业技术职务时,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定,可以增设一定数额的专业技术职务。

在经常化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各职务条例规定的条件,根据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决定是否续聘;在有条件的地区或部门,还可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实行向社会公开招聘。要加强对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离、退休制度,使专业技术队伍结构合理,保持生机和活力。

二、加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宏观控制

在首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根据岗位设置需要和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加强宏观控制,下达限额指标是必要的。这样做防止了在全国范围内失控,保证了首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健康稳妥地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转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后,事业单位实行定编定员和控制工资基金总额的办法,即在国家下达的工资总额和编制定员范围内,各单位根据其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合理的结构比例,按照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的任职条件和评审程序,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工作。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企业单位,在其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比例限额内,由厂长(经理)确定聘任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额,所需的增资额列入企业成本。其中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企业的增资指标,经主管部门核准后,可计入下年度工资总额基数。首次聘任工作结束后,国家不再下达增资指标。企业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评审程序、考核标准及聘任办法,亦应参照中央、国务院及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职称改革的文件实施。

全文阅读

农业局职务考核方案县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考核,是专业技术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进取,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搞好专业技术工作的有力措施。根据国家和省职改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际,在总结多年基本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确定考核等次,科学地使用考核结果,对保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在激烈的改革浪潮中,提高竞争能力和忧患意识,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自觉地提高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局的服务三农质量和工作效益。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成绩也是对其进行奖惩、调薪、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续聘、低聘及解聘的依据。

二、组织领导

1.全局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由局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局职称办负责安排日常工作。

2.单位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5~7人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2/3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专业技术人员选举产生,应尽可能代表级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工作。

3.考核小组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4.考核小组的职责:

全文阅读

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调研汇报

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十五”期未,**市编制了《**市人事人才“十一五”计划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发展目标。截止到2007年底,**市人才总量目标达到了37.5万人,增长约9.37%。各类型单位人才队伍的发展呈现不同趋势:国有企业人才总量逐年递减,党政人才和事业单位人才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乡土人才开发步入正规,非公经济领域人才总量较快增长,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较快,对推动全市科技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成为**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职务结构逐步优化,到2007年底,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9.77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2.75%,成为**市人才队伍的主要力量。

1、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逐年递增

自2001年底至2007年底,**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由15.22万增长到19.77万人,总量增长3.98万人,年均增长约为8.7%。其中,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由6.7万人增长到11.08万人,在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占有主体地位。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学历逐年提升

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全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逐年递增,从2001年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7.37%增长到2007年的29.11%。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数从1103人增加到1717人,占总数的0.87%。

3、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主力军

全文阅读

九龙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57人,聘任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有797人(其中:教师队伍498人,卫生队伍153人,农牧队伍104人,工程及其他人才40人);从专业技术职务看,全县在聘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2人,中级职务专业技术人员319人,初级职务专业技术人员413人,末聘专业技术人员260人,转管理岗13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数的4.91%、30.18%、39.07%、25.83%;从文化结构中原始学历来看,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拥有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198人、中专学历753人、高中及以下学历35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09%、6.53%、18.73%、71.24%、3.31%;从年龄结构看,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35岁及以下的575人,36岁至45岁328人,46至55岁144人,55岁以上10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4.39%、31.03%、13.63%、0.95%;从专业类别看,教学人员596人,卫生技术人员238人,农业技术人员112人,工程技术人员82人,其他技术人员29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数的56.39%、22.52%、10.60%、7.95%、2.54%;从层次结构看,专业技术人员在县直机关工作的456人,在乡镇工作的601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数的43.14%、56.86%。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社会经济已进入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也正在稳步成长壮大。但是,无论是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是专业术人才结构,都还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小、结构失调、年龄老化、知识更新不够、待遇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总量较小,人才密度稀少,平均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低

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人1057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82人,除教学人员596人外,每万人仅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9人,远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

2.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教学卫生人员就占总数的78.9%,农业等其他专业仅占21.1%,很多专业无技术人员,从技术职称来看,高级人才缺乏,全县只有52人,占总数的4.91%。

3.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已出现了断层现象。农牧、医院、林业等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部门,许多中高级以上技术人员都年龄偏大,面临退休,无中青年骨干技术人员,技术人才队伍出现断层现象。

4.人才流失严重。2008年县医院流失骨干医生3人,教师队伍通过不同渠道改行20人,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也有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流失较为严重。

全文阅读

农业局专业技术职务考核方案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考核,是专业技术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进取,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搞好专业技术工作的有力措施。根据国家和省职改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际,在总结多年基本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确定考核等次,科学地使用考核结果,对保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在激烈的改革浪潮中,提高竞争能力和忧患意识,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自觉地提高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局的服务三农质量和工作效益。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成绩也是对其进行奖惩、调薪、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续聘、低聘及解聘的依据。

二、组织领导

1.全局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由局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局职称办负责安排日常工作。

2.单位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5~7人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2/3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专业技术人员选举产生,应尽可能代表级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工作。

3.考核小组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4.考核小组的职责:

全文阅读

对县支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入手,提出了改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对策和方法,并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进一步完善基层人民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制度和办法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现状;对策

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人民银行中占比较高,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基层人民银行的履职效能,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我支行为例,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31日, 大余支行共有在职职工31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3.87%。

从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看,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6.92%;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1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3.07%;未取得专业技术资格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9.23%。

从专业技术系列分布看,经济系列具有专业技术资格1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3.84%;会计系列具有专业技术资格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3.07%;政工系列具有专业技术资格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3.07%。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及产生原因

全文阅读

卫生高级职称量化评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作为拥有9所三甲医院、50余所二甲医院及近百个二乙以下医院及卫生疾控、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大型企业,医疗单位分布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地域等条件不同带来了医疗单位之间卫生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在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中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1]。在应用专业化、量化、两级评审方法4年来,调动了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科学设计职业生涯、努力发展个人技术水平的热情,职称评审效果得到了各级职改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广泛认可,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评审方法

1.1 专业化评审

按专业类别将专业技术人员分为5个专业组组织评审,分别是临床医学、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医学辅助技术、预防医学、综合(药学、护理等)。如遇专业组申报人员少于10人,合并到其它专业组评审,专业组申报人数超过150人时,分成2个专业组进行评审。按专业不同制定侧重点不同的量化标准。

1.2 两级评审

1.2.1 推荐评审 各分支局级企业职改办组织所属医疗单位的推荐评审。首先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然后组织推荐评审会议,按量化标准对申报人的能力与业绩进行量化评分,得出量化成绩。

1.2.2 评审 评审会前,各局级企业将推荐评审成绩及申报人的评审材料上报到职称评审办公室,评审办公室组织专职人员审查上报材料,主要审查:①上报材料的真实性;②是否符合申报的基本条件;③对学历、资历、外语、计算机、文章、科研等业绩指标进行初步量化评分。另外,评审办公室还要将全部申报人员的材料按专业分组、按已量化成绩排序。评审会分为两程序:①专业组会议,5个专业组分别对本专业组的申报人员进行评价和量化评分,按量化评分结果淘汰一部分成绩较差的申报人员,形成专业组评审意见报评委会;②评委会,对5个专业组报送的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逐一进行审核,按比例再次淘汰一部分成绩较差的申报人,形成最终评审结果。

1.3 基本申报条件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全文阅读

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办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专业技术干部的资格评审、聘任、考核及评选优秀专业技术干部的程序和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专业技术干部

2引用标准

2.1人职发〈90〉第4号《关于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2.2人职改字〈87〉10号《关于在企业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实施意见》。

2.3晋纺科字〈97〉6号《关于山西省纺织系统科技功臣、科技先进企业评选办法》

3管理内容与要求

全文阅读

工程设计质量信息的处置

一、工程设计质量信息的采集渠道

有效监控设计质量的前提是及时采集设计质量信息。尽管国内各工程设计企业内部运作模式不尽相同,但其信息来源基本主要通过如下渠道:1)从工程设计开始至投产运行各个阶段,设计人员和所在部门通过施工配合等方式所了解、汇总的专业设计质量信息;2)各专业设计部门整理、提交的设计校审单、质量评定单等;3)项目总负责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逐渐获取的各类设计质量问题;4)施工图审图公司回复的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告知书;5)客户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的有关设计方面的信息;6)企业、部门两级机构组织的综合或专业性设计文件质量抽查结果;7)两级领导接受的有关工程设计质量投诉;8)企业技术质量部门通过设计质量回访和寄发征询函所收集和汇总的工程实际运行信息;9)技术人员向有关部门反映的各类设计质量信息。

二、工程设计质量信息基本辨析过程

由于来自各方的工程设计质量信息所涉专业不一、程度不同,所以需对其分门别类地仔细筛选和甄别,通过清晰、简捷的途径逐一落实。1对于设计文件中反映的质量信息设计文件是设计工作的重要成果、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据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对象。降低设计阶段失误率,消除质量隐患,是每位设计人员的责任。在筛选和甄别设计文件质量信息时,宜立足于程序规范性、结构安全性、工艺先进性、技术合理性、施工可行性等方面。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督促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认真查阅原始资料和检查设计文件,与相关专业人员仔细核对,追本穷源,明白无误地确认问题出处。2)指定项目校审人员全面审阅原始资料和设计文件,按质量体系要求逐一复核、填写检查内容。3)邀请企业技术专家重点审查,作出定性、定量的技术性结论。2对于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质量信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质量信息是反映设计质量最为直接和客观的内容,也是设计质量控制的末道防线。密切关注和牢固把握这一环节,妥善处理其质量信息,至关重要。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敦促设计人员即刻赶赴现场,与施工、安装、监理和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寻找问题症结。2)邀集企业各专业有关技术专家踏勘工程现场,收集资料,仔细鉴别,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发表评估意见。3)听取业主、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4)对于具有综合或普遍性的设计质量问题,宜提请企业技术委员会召开专题研讨会,集体讨论,作出评价。5)对于本企业范围内,在技术上难于界定或争执未决的设计质量问题,可委托所在地权威机构或业内技术专家评审和鉴定。3对于工程投入正常运行后出现的质量信息判定工程质量是否过关、设计是否合格,标准就是其是否经受了实际运行的考验。所以,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命运将与工程共存。对于采集的这一方面信息,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即请相关人员査阅设计文件,先行对问题有初步了解,同时作好资料汇总、专业协调等准备工作。2)及时组织企业技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赶赴现场勘查和分析,作出基本判断。3)若现场难于解决问题,回企业后应迅速组织技术论证,拟订解决方案。4由技术质量部门等收集、汇总的质量信息企业有关技术质量部门宜每年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实地考察部分在建或已建工程项目,对业主、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进行设计质量回访;或向有关单位寄发征询函,抽样调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际运行信息。对通过这一途径获取的设计质量信息,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核实并确定发生设计质量问题的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2)转发并责成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对质量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和妥善处置,并提交分析、处理报告。3)提请企业技术专家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起因,客观公正地评估质量严重程度。

三、工程设计质量问题的解决途径与防范措施及信息形式

工程设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项目来之不易,因设计失误而造成质量事故和缺陷,其负面影响绝不限于所涉项目,由此可能导致一连串项目的失之交臂。所以,无论是设计文件中反映的、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工程投入运行后出现的,还是企业技术质量或相关设计部门等采集、汇总的各类质量信息问题;无论是令人揪心的大问题,还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项目参与者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补偏救弊,周密拟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着力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断提高企业整体设计质量和水平。1解决途径面对具体的设计质量问题时,一些设计人员总是抱着消极、抵触的态度,有意无意地将设计与质量割裂开来,或敷衍了事,或避重就轻,或滥竽充数,或嫁祸于人,不一而足。诚然,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设计质量问题也许在所难免,但关键乃是如何及时、主动地予以解决。这里,一方面需要实实在在地提升企业有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则需循序渐进地完善企业设计质量信息快速响应机制,并基于主观与客观、个人行为与企业制度等方面的有机结合,达到解决设计质量问题的目的。其中后者的基本操作思路为:1.1工程施工前1)仅限于某一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应及时修改设计文件。2)对于涉及多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有关人员应在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协调下,经充分的技术探讨后,完善设计文件。3)对于较严重的专业设计质量问题,应在技术专家指导下,由相关设计部门领导组织技术研讨,拟订改进方案,安排人员修改设计文件。1.2工程施工中1)仅限于某一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有关设计人员应赶赴工程现场了解情况后,迅即以技术核定单的方式,或回工作单位后尽快以修改通知单的方式提交业主。2)对于轻微、但涉及多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应在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协调下,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共同制订修改方案,分别提供修改通知单或设计文件,并作必要的施工技术交底。3)对于较严重的专业设计质量问题,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企业级技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踏勘和分析,向企业主管领导作专题汇报,并结合工程施工和进度现状制定改进方案,安排人员修改设计文件,并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4)即使是一些查无实据或明显不属设计质量的问题,设计人员也应通力合作,责无旁贷地承担协助分析、解决的义务。5)各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提交修改设计文件后,应撰写情况说明,并在企业技术质量部门备案。1.3工程投入运行后1)由专业设计部门领导组织本部门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调研,制定整改方案,修改设计文件。2)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各有关专业的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调研,与业主方技术人员一起,通过技术交流与论证,制定整改方案,并安排相关人员修改设计文件。3)由企业技术质量部门组织企业级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调研,客观审视设计质量问题,通过广泛、深入的技术论证,集思广益,对症下药,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并安排有关人员修改设计文件,及时将分析和处理结果反馈给业主。4)各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提交修改设计文件后,应撰写情况说明,连同所有分析、整改方案等在企业技术质量部门备案,并向企业主管领导作专题汇报;同时,应定期了解工程现场整改和运行情况,在得到业主认可后,撰写总结报告,分别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2防范措施设计质量贵在严防。密切监控设计过程,规范执行预防措施,是确保设计质量的基本前提。其基本操作思路为:1)工程设计企业应逐步转变目前仍然普遍应用的设计项目与工作量挂钩多、与设计质量联系少的传统模式,在健全的企业设计质量体系框架下,高度重视和坚决执行设计质量管理记录和考核制度,设计与质量并举。2)无论处于何种状况,所有设计文件都应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所规定的校审程序,杜绝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3)为了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应以专业设计部门为单位,定期开展正常、规范和形式多样的专题技术业务学习,并形成制度。4)在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企业、部门两级须加强对设计质量的抽查或定期检查工作,并全面、认真地进行评估,使质量监控真正落到实处。5)各设计部门应有的放矢地抓好传帮带工作,义不容辞地履行对青年设计人员的设计质量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责任。6)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项目,相关部门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避免类似问题重犯。7)对于专业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通用或关键技术,各设计部门应组织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以科研或业务建设项目形式,进行集体汇编和攻关,然后在部门内推广使用,减少设计差错,提高设计效率。8)对于负面影响较大的设计质量事故,应予以全企业通报;对于相关责任人,应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和施以一定经济处罚。3信息形式质量信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于工程设计企业和人员来说,都应高度重视。尽管各个企业的信息传递、共享途径不尽相同,但在创造通畅的传播方式、宽泛的覆盖范围等方面大可作为,切实让设计人员有所积累,有所收获。其操作方法一般有:1)对于经技术专家筛选和甄别的、或已得到处理的典型设计质量信息,宜及时、动态地通过企业网站、通报等信息渠道,供设计人员浏览。2)企业网站宜设置设计质量交流信箱,便于设计人员随时提供信息和合理化建议。3)藉借每个企业一般均推行的定期设计协调会议之机,向有关部门领导通报工程设计质量信息。4)企业技术质量部门采集、汇总的各专业设计质量信息,经技术专家重点剖析与点评后,不定期通过设计质量简报或技术通报等形式予以。

四、结语

设计质量是工程设计企业的生命。控制工程设计质量是实现工程建设三大控制目标的关键,其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设计企业对其信息的采集、辨析和处置等过程管理是否到位和有效。为此,在健全企业设计质量体系的基础上,企业所有员工都应尽心尽责,共同疏通设计质量信息传输渠道,积极主动地采集信息,客观全面地进行辨析,干净利索地予以处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