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段式历史教学法

【摘 要】三段历史教学法是一种按照教学大纲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的程序式教学法。具体说来,即把一堂课大体上分解为自学、精讲、解疑三大段组织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学;精讲;解疑

一、自学

自学主要有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项基本功。不少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不注意认真阅读教材,只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有些“差生”甚至从来也未认真阅读过教材各章节。因此,在组织自学时,首先必须向学生反复强调认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时必须注意:

1.精读与粗读结合

在掌握了基本论点、抓住了要点的情况下可以粗读。至于精读,那是相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而言。

2.读思结合

全文阅读

高考全国卷对历史教师的新要求

摘 要:从2016年开始,福建省高考采用全国卷进行考试,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研究高考大纲和考纲说明,深入探讨高考全国卷试题,努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将通史复习与专门史复习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全国卷;历史;教师;新要求

从2016年开始,福建省高考将采用全国卷进行考试。作为高中历史组教师,要适应从省卷到全国卷的转变确实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认为高中历史组的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充分利用教研和大备课组活动时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历史组教研活动每周都要进行,我们会针对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了应对高考试卷的变化,从2015年开始高中大备课组就把教研的主题定为“如何应对高考全国卷”。2015年以来我们高中大备课组主要活动有:第一,全体高中教师深入学习考大纲以及考纲的说明;第二,深入研讨近五年来全国卷的高考试题;第三,每个高中组的教师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并且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第四,请高中毕业班的教师介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适应高考试卷的变化;第五,在教研时间做高考试卷真题,然后大家共同探讨试卷中的一些题目。通过开展大备课组活动,每个教师都能够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因此,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

2.历史授课应当依标不依本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教育部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而出版的书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根据这一课程标准所通过的教科书有很多版本,其中主要有人民版、人教版和岳麓版这三个版本,每个版本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我认为教材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应当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授课,在适当的时候有必要增加一些历史课本中所没有讲到的内容,以此来丰富课标对历史知识的要求。此外在高考复习时还应当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来进行高考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3.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全文阅读

历史复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高三是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每一个考试科目对于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可是即使进入高三生活,即使现在复习的内容在高一、高二都早已学过,也有很多的学生对于历史这一科目的学习仍然没有掌握精髓,客观地说大多数学生在主观上还是想学好历史这一科目的,从历史老师的角度来说,这就需要在教学策略上多下一些工夫,以便提高学生的得分,经过几年的教学,从备考方向、导学提纲、重要考点内容整合、课堂有效提问、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几个角度对高三历史复习课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备考方向;导学提纲;重要考点;内容整合;有效提问;认识水平

一、明确备考方向

高考历史备考方向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科书,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仔细研读,对于里面要求的主要历史事实、主要观点、知识关联、逻辑联系都要弄个清清楚楚,也要给学生讲个清清楚楚,并且要求学生把每课的课程标准要求都写在教材相应的位置以便学生自主复习时再次研读。高三一轮复习主要侧重打基础,具体的步骤和安排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可以按照一、二、三、四、六、七、五、八单元的顺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唤起高一、高二学习历史记忆的同时,对教材做了小小的整合。历史二轮复习主要是将教材专题史的形式转而采用编年史的方法进行复习,将历史知识通过另外一条线索穿起来,从而有利于我们看到具体某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的发展情况,以及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我们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提纲,“学(讲)思练”结合

“导学案教学”在课堂使用的流程包含以下基本环节:一导学,即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课前对教材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一些问题;二探究,学生围绕“导学案”进一步探讨问题;三检测,通过当堂达标测试,发现还存在哪些问题;四总结,指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五拓展,布置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与练习,并对完成作业与练习的数量、质量、时间,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高考中,对材料和解题思路的考查所占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对教材知识的考查。考纲可以告诉考生考试的内容,但不能告诉考生考的材料和思路。所以高三复习平时就要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提纲,注意培养学生“学(讲)思练”结合。

全文阅读

例谈历史课堂板书的设计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板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39-01

板书就好像课文的精缩版“名片”,好的板书能够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一般教师使用板书的情况如下:(1)课前,使用提纲挈领式板书,板书的脉络清晰、要点明确,上课前书写于黑板上,有助于学生在课始自读课文时迅速把握重难点。(2)课中,使用娓娓道来式板书,教师边讲边板书,与学生共同探索课文内容,变繁杂的课文为简单的提纲,有助于学生直击要点、深入课堂。(3)课即将结束,使用总结式板书,帮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抓住最有效的内容,回归课文本体,掌握主要内容,分清讲授内容的主次。在此,笔者主要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进行历史课堂板书设计。

一、数字框架式和大括弧式

数字框架式板书主要运用阿拉伯数字、中文数字、罗马数字等,把课文分为大小不等的几个层次,将单个分析与综合总结相结合,适用于内容比较集中、单一且层次比较清晰的课文。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的板书(见图1),这样的板书对学生理清课文的基本脉络有较大的帮助,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和最后总结时都可运用,是历史课堂中比较常用的板书形式。

数字框架式板书与大括弧式板书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是把课文内容层次化,不同之处在于形式的差别。如《》的板书也可以设计成图2的样式。两者相较,大括弧式板书的直观性更强,能更多地体现知识点的迁移和交叉关系。

二、表格式

全文阅读

教材目录与历史教学做合一

翻开中学历史课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的目录。目录居教材之首,可其作用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有的学生对目录熟视无睹、不屑一顾或者很少发掘它的妙用,甚至有的教师也没有体会到目录的潜在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去教学生利用目录。其实有效利用教材目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录,是正文前列出的篇章名目,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往往隐含着十分重要、相当丰富的内涵,与正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录是全书的总蓝图,也是教材的总纲,对整个教材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教材的每一个章目、节目是对该部分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历史教材目录的编排充分地反映了历史课程内容的相互联系,科学地体现了知识的相关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把握了目录也就是把握了整个知识体系,可以说目录是学习的一把金钥匙。科学、合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目录,将对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在新教材开始使用时,利用目录介绍全书内容、结构,做到“纲举目张”

从心理学上来讲,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接触教材的基本结构,从宏观上大概了解其内容,然后再去学习那些相关的具体知识,也就是从整体到部分,这样才利于理解和掌握,而目录正是教材的基本结构。因此,在开始学习新教材时,我们要让学生首先接触并把握目录。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为例,从目录上看,全书共8个单元,有27课,通过观察目录我们可以知道两点:1.《历史》必修一是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的。比如,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关注的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等,描绘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又如单元三探讨的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可以说,必修一中的每个单元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2.教材采取了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坚持了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整体性原则。让我们来看看必修一的目录,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单元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八“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很明显,我们可以发现教材是按照古代中外史、近代中外史、现代中外史的思路来编写的,目的是在时序上加强中外史的比较。

这样从一开始就利用目录对全书的内容、结构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程的内容和编排,从宏观上掌握教材体系,建构知识网络。了解了教材的大体内容和编排体系,再去学习具体的每个单元、每一课的内容,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二、在新单元开始学习时,利用目录介绍教材的章节结构或单元知识结构

通过目录小标题,可以揭示每章节与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晰本单元历史发展的线索。比如,单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和特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产生、巩固、完善、强化的演变过程。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步发展,到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了顶峰。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利用目录让学生了解单元知识结构,对学生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效果。

再如,单元八“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有三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本单元在内容设置上分三个阶段,展示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以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导致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而后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则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出现了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依然是一个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此可见,各课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只要我们注意和挖掘出这些目录中蕴涵的用意和宗旨,通过目录来理解内容,明晰历史发展线索,全单元内容就会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这将有助于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过程,加深对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理解。

全文阅读

如何指导高中生历史的复习

摘要:历史学科是一门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在错综复杂的内容中我们要让学生理顺关系并掌握有效的信息,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有必要对整个历史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而有效的复习方法,能做到事半功倍。

关键词:高中生 历史 复习

历史学科是一门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在错综复杂的内容中我们要让学生理顺关系并掌握有效的信息,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有必要对整个历史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而有效的复习方法,能做到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指导高中生进行历史的复习呢?

一、明确复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复习能起到巩固历史知识的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大脑半球皮层不仅具有保存形成暂时联系痕迹的性能,而且能够丧失这些痕迹。复习工作愈连贯、愈系统,这些痕迹以及痕迹与痕迹之间的联系就愈巩固。这就是说,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坚持不懈,就能够使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得到巩固。

其次,复习能够起到把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系统、提高的作用。历史现象纷繁复杂,但都有其起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各种历史事件之间还有相互的因果关系。这些,往往是在一节课里所不能够完全认识清楚的。通过复习,则可以把历史教材的有关部分联系起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学生认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第三,通过复习,还能帮助学生弄清过去学习中领会不深的地方,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第四,在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时,教师往往要带领学生系统地进行专题复习,这对于发展培养学生的智能、贯彻“三个面向”和党的教育方针的精神,是很有益处的。

全文阅读

高三历史复习的一些做法

【摘 要】学生学科成绩的好坏,是有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的。高三复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内容,从基础着手,做好三轮复习,力求做到精讲多练

【关键词】学习态度;立足基础;精讲多练

学生学科成绩的好与差,很主要原因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如何。学科成绩好我认为第一是充分信任老师,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起步比较早,学生较早进入状态,作为文科历史,就是学生早做打算,学校早操作分文理班。所以根据我校的做法和我的教学经验,下面我就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大家做个交流:

一、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文科一般是女生多,男生少。一般情况下,除个别男生历史知识面较广外,女生的历史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针对这种现状,我在备课时尽可能的补充与每一节课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习题评讲课外,我基本上每一节课都制作ppt,特别注意补充与内容有地图、图片、诗歌、对联等等;其中地图的运用尤其重要,学历史必须要掌握地图,才能培养历史的空间感,才能更形象立体地把握历史。而我班的学生基本上是东西南北不分,中国外国不清,为此,我的第一次历史作业是地理填图题―中国省区和世界大洲大洋图。

在讲课时我也尽可能地细致入微,我们的学生你课上少交代一句都不行,比如说在讲渡江战役的时候,我选用了渡江战役示意图,的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结果后来练习里题目问“百万雄狮过大江”里的大江是哪条河?答黄河的答金沙江的居然有七、八个人;还有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选了歌曲《松花江上》,那次我们校长去听了课,下课后问学生关内关外的关是什么关,学生也一无所知。

当然,课堂上我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不是对知识点的简单了解和记忆。

二、立足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全文阅读

把握新课标让历史深入学生内心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师,需要把握新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即教育目的、总体课程目标、具体目标。做到这点,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方向;把握时代性,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新时代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一、历史新课程“新”在哪

第一,对知识点要求定位清晰,识记、理解、运用三层次要求明确具体。其中识记层次,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等动词;理解层次,使用“概述”“理解”“说明”等动词;运用层次,使用“探讨”“比较”“分析”等动词。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新课程明确指出对知识要求的掌握程度,让教师、学生有了方向感。比如大纲只是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八个字来表述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到底要掌握什么,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甚至在大型考试之前盛行“猜题”风气。这样的大纲看似给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实际上是让偷懒的教师照本宣科,使负责任的教师难以适从。而新课程规定:“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要求明确,指导性强,既有利于教师教,又有利于学生学。

第二,突出课程理念,打破教材“圣经”般的地位。新课程实施之前,教材单一化,历史教师的任务往往在于将教材讲透,而学生的任务在于将历史教材与辅导书背完,“背多分”曾风靡全国。新课程首先要打破教材单一的局面,于是高中历史就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种发行较广的版本。各种教材的知识点几乎一样,但是知识体系、具体讲解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别,将任何一套教材背熟,都不能保证历史考试得高分,更不能证明历史学得好。这就“逼迫”教师从“以背为纲”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突出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新课程对历史教学最直接的影响。

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走向多元化,“授之以渔”。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评价学生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分析问题环节,应该交给学生,发动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课外书、网络资料等资源,解决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很多教师运用的分组学习法、讨论法,以及在全国很多地方流行的“诱思探究”学习理念,都是符合新课程的新方法、新理念。

第四,因材施教,多元评价。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新课程有不同的能力发展需求,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同时要使评价方式多元化。同等的教育条件之下,以“分数论英雄”有一定的合理性,倡导“失败是成功之母”,让低分学生因充满羞耻感而发愤图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却不是最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做法。发现学生的问题是必要的,看到学生的进步却更为关键,因为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当今有不少先进的评价方法值得借鉴,其中最具有启发意义的是黄牧航教授一直大力提倡的,由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斯(Biggs)教授创建的“SOLO分类评价法”。新课程促使多元评价逐渐发展,让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教学评价的目的并不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英美历史课程给我们的启示

课程设置目的应基于学生发展阶段特点。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将“激发学生对英国以及更广阔的世界的过去时代的好奇心”放在首位,接着“四个思考”,继而寻找证据,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当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个人选择、态度与价值观。英国的历史课程也注重学生关键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美国历史课程的理论依据是“持久性理解”,要让学生终身受益。

全文阅读

论世界历史教学的深入浅出

摘要:世界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有归纳、总结、理解能力;对教师而言,是化解难度,做到深入浅出。

关键词:世界历史;难度;深入浅出世界历史在整个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高中学生而言,普遍认为世界历史学起来有难度,主要表现在生、难、深、杂,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

世界历史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全新的,其难度是大量的国名、人名、地名,识记、理解起来有难度;世界历史不仅包含历史的基础知识,同时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也深奥难懂;世界历史教材是以编年为序,同时讲述不同地域的国家的历史,内容庞杂,线索难以理清。正因为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常会有很多困惑。

第一,深度难以把握。学生基础过于薄弱,深度把握不准,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但事实上,只达到大纲的标准学生在高考中难以取得好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历史高考内容不仅是知识上的,还要体现学生发散性思维,考题越来越难,也越来越活。

第二,弯度难以控制。世界历史有些问题有一定的弯度。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些名词很难懂,介绍的时候就不能简单地说说学生就能够理解,就能够掌握。比如世界近代史中“世界格局”、“沙文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等,都是应该既让学生掌握,又要让学生理解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深挖教材,把生涩难懂的历史知识通俗化、简单化,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教学中能够做到深入浅出。

第三,年代跨越大的历史知识难以驾驭。世界历史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内容上下联系,有的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书中不可能在每一个阶段都提及到,这样就会出现断代,要做到上下知识贯通,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度。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呢?

首先,对一些地名、人名等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比如在讲到历史上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尔吉尼亚、民主德国)的时候,可以用“南保波罗、捷匈阿德”,并解释为:波罗这个人很难保住,因为遇到的劫匪是阿德,同学在大笑中记住了东欧八国。

全文阅读

俄罗斯文学教材编纂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俄罗斯文学教材的编纂要概述从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文学的发展历程,要反映新时期、新形势下俄罗斯的社会生活,要折射出俄罗斯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要探寻俄罗斯人民的内心世界。目前,各高校俄语专业都希望编纂一本符合时代要求的俄罗斯文学教材。本文旨在对俄罗斯文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要遵循的原则进行略微探究。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教材编纂;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

课题立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民办高校俄罗斯文学教材的编纂与研究课题编号:HGJXHC110566

俄罗斯文学课程在高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的开设能让学生真正地接触广袤的俄罗斯社会,进一步了解俄罗斯社会思潮及历史事件,深入理解、感受俄罗斯人民的苦与乐。该课程的开设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不断积累其文化底蕴,开拓其视野、丰富词汇及表达方式。

俄罗斯文学课程的重要作用要求俄罗斯文学教材的内容要囊括俄罗斯社会各方面、各阶层;思想上要表现出社会的思潮和发展趋势;所选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应有代表性,也许,这里有不是一流的作家,不是一流的作品,然而,却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家和作品。因此,笔者认为,俄罗斯文学教材的编纂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俄罗斯文学教材编纂应注意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