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策略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策略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物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初步物理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科学探究对于物理研究非常重要,与此相应,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探究性教学也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探究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其实效。本文拟对当前初中物理课程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并针对其实效性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方面

笔者在长期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在实施探究性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尚存在不足,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思路狭窄。受物理基础知识功底所限,一些学生在思考一些物理问题时,往往不能拓宽思路,只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求某段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时,笔者注意到不少学生只能直观地想到把每个用电器的电功率相加,很少有同学能换一个思路,用总电流乘以总电压,或者用总电能除以总时间。

(2)结论不经反思,轻率定性。一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考虑问题不全面,不能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例如,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学生选取了两个相同的小灯泡并联,立刻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而忽略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3)急于求成,不注重过程。有的学生为了快点得出结论,不注意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出现的问题,很少进行探究的探究。例如,在解答“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因素和探究导体中电流的决定因素,哪一个应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一题时,笔者发现最多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得出正确答案。

(4)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总是希望教师能给予全程指导,碰到新的问题,却很难用自己的方法灵活解决。例如,学完由干电池作为电源的电路时,学生知道了电源有正负极,但对家庭电路中的零线和火线很难理解。

2.学校和教师方面

物理教师是探究性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学理念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不足都会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发挥,表现在:

(1)理念上不够重视。由于中考的压力,探究性教学在很多时候和很多地方或者对一些教师而言,只是一种传统教学的辅助或点缀。许多学生、家长都认为探究性教学没有用,不给予支持。学校也没有充足的探究性教学设施。有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重视探究性教学的作用,有的只是在教学检查、公开课的时候探究得很认真,平时还是注重讲解。结果是不少学生对探究性教学的步骤、要素倒背如流,但实验器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2)对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定缺乏审慎态度。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物理知识、内容都需要或者能够通过探究的方式来获得。物理知识有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其中很多的陈述性知识是无须花很多时间探究的;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学生都有能力探究。例如,在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时,学生能想到气体、液态、固体能传播声音,但是初学物理的学生们怎能想到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使里面变成真空呢?

(3)没有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些教师只是课前选定探究内容,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条件,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对学生指导不多,对于学生经过探究得出的结论只是简单地点评一下,对于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关注不多。有的教师为了尽快得出正确结论,甚至特意把学生向着结论的方向引导。如果发现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就会结束此次探究。

二 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1.物理探究性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

第一,科学选定探究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课程标准》把探究性教学分为七个要素,但实际上,所有的探究要素都让学生自主完成是不现实的。课堂教学也可涉及探究教学的部分要素。教师可以把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物理规律课程设计为完全探究课题;而部分探究内容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少,则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完成。

第二,教师要指导适当。探究性教学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承认教师的指导作用。如果所有内容都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并且有些内容以学生现有的能力还无法独立完成。因此要处理好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第三,注意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探究性教学最终更强调动脑。所以,尽管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但是理论探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它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高教师探究性教学的能力

第一,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要合理应用教材上现有的小实验、小事实,让学生们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要尽量开发网络多媒体资源,拉近师生距离,缩短知识应用的时空感;要多开发学生资源,既增加课堂容量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第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根据学情和学生的状态调整时间安排,做到收放自如。

3.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一,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心理特点,设置一种恰当的问题情境,提炼出核心问题,让学生体会探究带来的乐趣。

第二,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已学知识、经验或是直观感觉的基础上大胆猜想和假设。然后与学生一起对每个假设分析,留下有探究价值的,去除不科学的,但是对于提出错误假设的同学,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第三,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必备的资源,同时也要讲解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材。例如,在介绍某种仪器设备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看说明书和铭牌学会其使用方法。

第四,反思的能力。教师可以对反思内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就证据、推理和解释几方面进行反思和评价,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作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