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文本误读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文本误读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误读,是指读者在阅读时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个好、知识储备等各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他们的审美关注与获得的阅读感受就会不同。因此,学生在阅读时产生误读现象也就在所难免。阅读教学时,面对学生的误读,教师在宽容的同时,还要积极应对,从而设法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领悟文本的真谛。本文从几个案例出发,谈谈应对学生文本误读策略

1.引申归谬

《 狐狸和乌鸦 》是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它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强烈的教育性。一位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快要结束时,让学生交流学习后的感想,一位学生说:“我觉得狐狸很聪明。”显然,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偏差。此时,教师没有立即给予评价,而是反问道:“那么狐狸的聪明是做好事,还是干坏事呢?”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狐狸越聪明干的坏事就越多,应当说“狐狸很狡猾”。

由于受认知水平的制约,学生只关注到了故事中狐狸点子多的表象,而没有顾及这样的行为是为了欺骗乌鸦,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而放弃价值引导,也没有因学生误读而予以简单否定,而是激发学生引申思考,自悟观点的荒谬,自然而然地明辨是非,领悟到文本蕴含的价值取向。

2.回归文本

在《 草船借箭 》的课堂上,一位教师正在引导学生总结诸葛亮是如何神机妙算的,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诸葛亮并非‘神机妙算’,而是冒险。因为如果曹操放火箭,诸葛亮和东吴的士兵就会被烧死。”面对出乎意料的解读,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结合有关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很快,学生纷纷发言:“诸葛亮是靠近曹军水寨才命令士兵擂鼓呐喊的,太突然了。曹操真以为东吴大军杀到近前了,所以仓促之中只好用箭去射,哪里还顾得上准备火箭呢?”“诸葛亮让船一字摆开,更造成了大兵压境的阵势,曹操既不敢出击,又怕东吴军上岸,所以只好射箭。”教师就势引导:“诸葛亮准备充分,布置周密,又有大雾掩护,所以才‘借’箭成功,这正说明了诸葛亮……”生齐答:“神机妙算。”至此,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领悟更进一层。

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学生出现“诸葛亮在冒险”这类的错误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带着问题对文本再次细读,在对文本的阅读感悟上就能从偏狭、肤浅走向全面、深刻。

3.巧借“外援”

教学柳宗元的《 江雪 》一课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捕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老翁遇上什么伤心事了……显然,这些“发挥”与诗意相距甚远。教师对此没有马上评判,而是借助课件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柳宗元的生平简介。当学生了解了柳宗元的生平后,对课文有了新的理解。最后学生普遍认为,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永州时写的,是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忧愁、苦闷以及孤傲的心情。

如果从学生已有的人生阅历来看,一开始的感悟无疑是独到的,而且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 江雪 》这样一首寄托了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思想感情的诗篇来说,这样的感悟无疑是浅薄的。面对学生的“误读”,教师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生拉硬扯到自己的思路上来,而是通过对诗人生平资料的介绍,以“外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了解诗人身世的基础上,与诗人心灵对话,从而感悟到了诗中蕴含着的情感。

4.设置情境

《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中的王熙凤是曹雪芹着意刻画的艺术形象。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阅读了描写王熙凤和林黛玉见面情景的内容后,让学生说说对王熙凤的印象。学生有的说她热情,有的说她关心人,有的说她非常喜欢林黛玉。学生被王熙凤精彩的表演迷惑了。教师不动声色,以文中王熙凤的最后一番话为依据,随意指着一女生发问:“这位小王熙凤,请问,你知道妹妹几岁了?”学生答:“不知道。”教师再问:“她可曾上过学?”学生又答:“不知道。”教师继续问:“现在吃什么药?”学生仍答不上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读王熙凤的语言,终于发现王熙凤问话根本就没有给林黛玉回答的机会,认识到她只是在讨贾母的欢心,在炫耀自己的地位,对林黛玉其实并不关心,也不喜欢。这样,学生终于透过迷雾,认清了王熙凤的庐山真面目。

开始阅读时,学生对王熙凤的认识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无法感受到她的话里有话、画外有音,毕竟学生才十多岁。面对学生的误读,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答案,而是别具匠心地设置对话情境。通过对“小王熙凤”的一问三不知,将王熙凤的假关心、假热情形象而深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文本,学生终于从王熙凤的语言中读出了她的阿谀奉承、喜欢炫耀和虚情假意。相信经历这样一个读书过程,学生不但深刻理解了人物形象,而且对名著肯定更多了一份喜爱和敬畏。

5.顺水推舟

在《 可爱的小蜜蜂 》一课的教学中,有位教师在学生读到“一只工蜂最多能活6个月,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回不来了”时,让学生说说对“限数”的理解。一学生站起来说:“‘限数’就是小蜜蜂完蛋的日期。”显然,这个学生的回答,与文本的价值导向相去甚远。教师故意加重语气,顺势发问:“既然完蛋的日期就是‘限数’,课文为什么不用‘完蛋的日期’?你们觉得能用‘完蛋的日期’吗?”经教师这一点拨,学生争相发言,有的说“完蛋”只能说坏人,小蜜蜂是好样的,不能用“完蛋”一词;有的说如果这里用“完蛋”,就表现不出老梁对蜜蜂的感情了;有的说工蜂的精神很伟大,把它说成是“完蛋”,是对工蜂的不尊敬。学生终于认识到,不能用“完蛋的日期”来解释“限数”,因为文中的小蜜蜂是作者赞美的对象,是令人尊敬的。

面对学生对文中“限数”词意的误读,教师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顺势而导,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不用‘完蛋的日期’”。学生结合课文的情感倾向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很快就悟到如果这样理解“限数”,就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不一致。教师就这样成功地、悄无声息地将学生从“误读”中引回了正途。

(作者单位:东台市第一小学,江苏 东台,2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