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货币国际化道路的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货币国际化道路的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 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大幅增长,回流机制逐步拓宽,反映人民币国际化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通过怎样的路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没有现成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而且还存在着贸易顺差、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等短期无法破解的困境,因此,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还有很多争论和质疑,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考虑到历史上多种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特征,中国应该根据本国实际发展需要和新的国际环境,借鉴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循序渐进的差别化发展道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道路选择的基本原则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道路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货币是资金的载体,资金是经济活动的血液,货币国际化的根本目的应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减少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实力是该国货币国际化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同时,货币国际化的发展也应当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不切实际的本币国际化,极易导致金融泡沫膨胀和经济衰退,最终阻碍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多方面金融改革配套措施给予支持,包括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等,这些改革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虽然中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决定我们不能等所有配套改革到位后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发展进程势必与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紧密相关,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关系,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应与国内各项金融改革协调推进,相互促进。

三是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金融危机一次次暴露出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对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正在成为世界的广泛共识。人民币国际化应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规则的话语权,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国际地位。

二、人民币应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渐进发展模式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虽然在某些方面初步具备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前提条件,但必须承认,人民币目前还不具备在短期内跃升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基础。人民币国际化应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分步推进。首先,现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难以通过某种国际制度安排实现美元式的货币国际化。美元国际化具有很强的历史特殊性,不仅是通过全球性货币制度安排实现国际化的唯一案例,也是奠定在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基础上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当前环境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弊端重重,但美元金融霸权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变,因此,通过某种国际性制度安排建立一种以新的货币为主导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是不存在的,人民币国际化注定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其次,亚洲地区具备以区域货币形式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欧元国际化不仅是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现实实践,也是通过区域性制度合作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典范。尽管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蔓延导致欧元模式面临各种严峻挑战,但欧元在降低区内各国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实现经济一体化方面带给欧元区国家的利益仍是十分明显的。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异和政治差异,决定了亚洲在短期内尚不具备通过区域货币联盟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条件,但是,亚洲各国之间巨大的经济金融联系和密切合作的潜力,说明在亚洲有可能通过一定形式的政策安排和推动,以货币区域化带动货币国际化,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货币国际化的最优模式。当然,人民币要发挥在亚洲的领头作用,还必须妥善处理好与亚洲其他主要货币的关系。

三、人民币国际化在当前阶段应选择差别化推进的发展道路

当前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经济联系,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作用,决定了中国目前难以按照统一的路径在全球各个地区同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相反,中国应根据与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不同特点,通过空间区域拓展的层次性,选择贸易结算、资本输出和离岸市场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差别化发展道路。

( 一) 在亚洲重点推进 “贸易结算 + 离岸市场”模式

中国 在 亚 洲 地 区 具 有 利 用“贸易结算 + 离岸市场”模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原因在于:

第一,亚洲区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区域内本币结算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持续低速增长的背景下,亚洲地区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快的贸易发展水平。目前,亚洲经济体相互间贸易占其总贸易比重已超过 50%,而对美贸易所占比重则由30%下降至 20%,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依存度稳步提高。尽管如此,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80% 以上的亚洲区域内贸易是以美元支付结算的。美元汇率的无序波动,使得亚洲区域内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承担了较大的汇率风险,亚洲国家亟需在国际贸易中改为用区域内货币进行支付结算,以减少汇率风险,降低贸易各方的损失。

第二,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结构特征,为中国通过经常贸易渠道输出人民币提供了可能。亚洲地区新的贸易分工格局形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作为重要的加工生产基地,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中国加工生产成最终产品出口欧美市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而中国对韩国、新加坡及我国台湾地区等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在亚洲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新 “贸易三角”关系。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这一贸易结构特征,表明中国有条件通过经常贸易逆差的渠道将人民币输出到亚洲,人民币作为亚洲支付货币的前景值得期待,这将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重要的基础。当然,从最终产品角度看,中国目前阶段还不具备担任亚洲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的能力,美元在亚洲区域内贸易中的影响还将持续存在。尽管如此,近年来不断加快的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趋势,势必将逐步加快亚洲各国“脱美元化”的进程,从而为人民币以贸易结算方式在亚洲地区发挥更多的交换媒介、记账单位等国际货币职能,提供更多的可能。

第三,发展香港离岸金融市场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的过渡性安排。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可以在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为非居民提供进行人民币投资或筹资的手段,并有助于形成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指标体系。国际经验表明,欧美离岸金融市场在其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日本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则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因此有学者提出离岸市场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但是,我们通过对国际经验的研究发现,日元国际化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选择了离岸金融市场模式,而在于日本国内金融改革的滞后、内外市场发展的脱节等。因此,我们认为,在香港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处于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在国内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的前提下,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的过渡性安排,是适应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安排,也是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可行道路。

( 二) 在非洲重点推进 “直接投资 + 对外援助”模式

国际经验表明,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初期,直接投资和对外援助往往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通过有意识地引导投资和援助资金用于双边经贸合作和援助发展计划,可以推动本国货币快速进入接受投资国和受援国市场,从而有利于实现货币国际化的目标。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日本的官方发展援助 ( ODA) 在其货币国际化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非洲地区虽然经济普遍落后,但却拥有丰富的资源。非洲的铂、锰、铬、铱等矿藏占世界总储量的 80% 以上,黄 金、钻 石、钴、锗、磷酸盐等矿藏占50%以上,铀、铯、铝矾土等矿藏占 30%以上,非洲的石油资源也非常丰富,已探明的储量约90 亿吨,是世界产油区之一。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对非洲开展资源和能源的开采及加工合作,不仅能够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输出我国过剩的生产能力,改善出口贸易结构。由于人民币尚未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目前我国境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需要在境内以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等国际货币或投资国货币,然后再将外汇投资于当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逐步推进境外直接投资的人民币结算,将有助于简化投资手续,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随着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稳步发展,可以重点选择在非洲地区率先推进境外直接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以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该地区的发展。对外援助方面,我国对外援助资金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方式,从项目实施情况看,受援国在项目资金使用、本金偿还和支付利息等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以人民币结算。随着中国对非洲援助项目的逐渐增多,今后有必要继续推进对外援助项目资金使用的人民币化,尤其应逐步改变目前对外多边援助以美元结算为主的形式,加强人民币在国际多边援助体系中的使用,推动人民币以对外援助渠道更多地进入非洲等受援国市场。

( 三) 在美欧重点推进 “直接投资 + 金融投资”模式

中国与美欧国家的贸易结构不同于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亚洲国家都是以出口导向为主导的国家,出口增长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8 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调整步伐有所加快,尽管如此,美欧发达经济体国内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美欧依然是亚洲最重要的出口目标市场,因此亚洲与美欧市场贸易顺差的格局将持续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 “贸易结算 + 离岸市场”模式在美欧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较小。相对而言,通过投资方式推进人民币在美欧的使用有一定的基础。中国与美欧市场持续保持较大规模的资本项目顺差,在美欧的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均有较快的增长,如果能够在这些投资中开发出适当的人民币投资品种,将部分投资币种由美元结算转为由人民币结算,则不仅可以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也可以推进人民币在对外投资中的使用。从国际经验看,推进欧洲日元债券市场发展曾是日元国际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其重点主要是推进欧洲日元交易的自由化,该措施对于欧洲日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中国也可考虑在适当时机推出欧洲人民币债券或美洲人民币债券,拓展人民币在欧美市场发展的新的空间。掌握国际资本市场和各种金融产品市场的主导权,与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一样,是维系美元霸权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果能够逐步推进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交易和国际金融产品市场的使用,对于人民币通过金融投资渠道走向世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