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怎样开辟初中语文教学“第二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怎样开辟初中语文教学“第二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第二课堂”的开辟问题,着重论述了第二课堂的开辟特点及训练类型。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第二课堂”开辟特点 训练类型

“得法课内,得益课外”。课堂教学重在“教会”,课外活动的“第二课堂”则重在“训练”。“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扩充、延伸、强化,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实现知能转化。在平时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把课内外连为一体,在训练中实现知识迁移,知能转化。

一、“第二课堂”的开辟特点

1.开放实用性

“第二课堂”的开辟具有开放实用性的特点,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它能有效补充课内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2.自主实践性

“第二课堂”的活动教学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的过程往往以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仅得到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

二、“第二课堂”的训练类型

1.延展型

所谓“延展型”即直接把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篇目,情节集中,场景变换化不大,适宜演出。教师可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自编自排自演课本剧。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例:教完《孔乙己》后,我和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导他们把课文改成剧本,然后集中各组的优点汇成全班的定稿剧本,再分组演出,最后评议。在改写、演出和评议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步步深入,抽象的领会变为具体的体验,形象的接收变为理性的思考,对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孔乙己身上的病态性格、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手法等问题的理解,不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有了较深的感悟。

此外,我还经常组织学生给一些课文创作插图,把无形化有形,把文字美转化为艺术形象美。组织自评自测,把教师传授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的考查点,使学生获取的知识不完全是记忆型、输入型的,而是被自己吸收、融化了的活知识……这些训练,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在运用中培养了学生独立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了创造力。

2.扩充型

所谓扩充型即对课本知识作补充和扩展。课本知识是“精品”,是“例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向社会的需要,得从课外补充“营养”。然而课外知识浩如烟海,学生在五光十色的知识面前容易眼花缭乱,这就需要教师帮助选择和加以指导。我以“课内”指导推动“课外”,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补充和扩展训练。例: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与电影、电视有关,如《从宜宾到重庆》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解说词;《白毛女》(节选)既有原本歌剧,也有故事片;《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本身就是故事片。因此,我结合课文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要求,组织学生收看这些优秀的电影、电视,并引导学生听广播、读报、课外练笔等,定期检查,交流评比,逐步提高要求,促其养成习惯。有时还举办故事会、朗诵会、知识小竞赛,组织学生自办小报,开展种种模拟情景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加强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语言实践的“品位”和“层次”,增强了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

3.优化型

“优化型”课堂训练重在培养语文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写作尖子。

(1) 成立校园文学社

剖析校园中流行的“课桌文学”、“围墙文学”、“厕所文学”等现象,可以发现这些都是学生的内心需要得不到正常满足而无端发泄的自发方式。因此,学校应根据这些学生的需要,成立文学团体,创办文学刊物。可通过讲座、讨论、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活动,提高其写作能力,再将其文章在校刊上发表。写得特别好的可推荐给正规刊物。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校刊上发表,尤其是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时,成功的喜悦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和写作热情。

(2) 强化阅读和笔记

强化阅读和笔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积累知识的习惯,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意志毅力等心理品质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每学期开学之初,我都会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三本笔记本:日记本,作文本,摘抄本。然后规定每周写一则观察日记,每周写一篇由教师命题的小作文,每日摘抄一句格言警句。结合课文内容,我还规定学生在哪一段时间里读些什么书,写些什么作文或日记。如学到课本中的写人记叙文时,就可布置学生在课外读一些有关的记叙文,摘抄好的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句,并在作文中运用。为了使学生有物可读、有文可抄,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外读物征订方面的宣传工作,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阅览室或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

通过以上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中作文新秀不断涌现。在今年的省“创新杯”作文大赛中,我校所选出的10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5人获省一等奖,并取得省参赛权;2人获本市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学校获本市组织奖。

4.实践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因学校的―扇大门而把孩子们与世界隔绝开来。”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学生才能读懂“社会,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在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此外,我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采访民间吹鼓艺人、乡镇企业的厂长、种田大户、下岗职工、小商小贩、残疾人等,调查招牌广告中的错别字、老百姓对乡镇干部的看法、农民的致富经历等。这样的实践型活动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极大热情,而且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健康发展,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总之,开辟第二课堂,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当然,“第二课堂”的训练途径相当广阔,绝不限于上面所说的几种类型,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