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标准》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了了勃勃生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便以其不可阻挡的势头渗透到教育领域,给教育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应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教学注重书本内容,学生主要是根据书本上的文字来学习的,而由于年龄阅历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仅仅只看到抽象的文字,则往往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领会。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直观,使学生形象地感知语文,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对于有些讲名胜古迹的课文,去过的老师可能还好讲点,没有身临其境过的教师就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正是老师弄不清楚,学生课后糊里糊涂。眼下有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网络下载或从光盘直播,对名胜古迹犹如身临其境,再读课文已是一目了然,不要老师再在讲台上费尽口舌,而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文字的分析和理解上。然后让学生对着大屏幕上的画面,结合课文内容,煞有其事的介绍名胜古迹,俨然一位当地的导游,说来头头是道,使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课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丰富课堂,大面积、大容量和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更能自如地增加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放映功能,收集与语文相关的各种影视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开阔文学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如今的学生可能对鲁迅及其所生活的年代较为陌生,直接让同学们阅读这篇课文,学生不仅无法理解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对鲁迅文学大师的形象也难以掌握,如果这时找来有关鲁迅的影片在课前为同学们播放,让同学们了解一代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风采,从而使同学们内心真正受到“颤动”,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对鲁迅的无限思念和崇敬中,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常常写作文是件令学生头疼的事情。将信息技术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

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人的许多感知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得来的。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感知事物、认识事物,把众多的表象,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使之按照特定要求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表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有目的性地组织学生观察事物,把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抓住事物的特点,就能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是统一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是思维活动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只有说得“清”才能写得“通”。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在练习说话时,教师借助课件,创设情境,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复述课文,编故事、想象说话等多种训练表达方式,启发学生动脑,合理想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语言与思维的训练。写是说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检阅。小学生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虽然有一定的说写基础,但把握不好尺度。通过声、图、文并茂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去说,然后再将心里想的,准备说的写出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主体人格

教育学家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主体人格即独立人格,它当然包含了人的独特性、个别性或个体性,还应包含承认自我、尊重自我独立存在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资格的自主性和情感道德。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从课文的分析引发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让其获取“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语文课文真正变为孩子们趣味盎然的精神乐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集图文音为一体,利用人机交互处理信息的优势,实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歌曲导入,会很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所以课一开始,教师利用大屏幕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听完以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非常明显唱到了妈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有的学生会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的头发。”有的会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教学活动中,只有给学生以主题地位,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主动参与自身的发展与构建,从而形成主题能力和主题人格,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学科系统,开放性是保证它充满活力的源泉,而信息技术为语文教育的开放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小学语文网络教学给小学生以自由学习的新天地,给小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到了更大的提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推动语文教学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颖峰.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